Ⅰ 任素汐張譯演的電影相遇在哪裡看
愛奇藝和優酷都可以觀看,我和我的祖國之相遇單元是任素汐張譯演的。2019年陳凱歌、張一白等執導的電影
《我和我的祖國》是由陳凱歌等7位導演聯袂執導,黃渤、張譯、吳京等主演的電影,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是慶祝建國70周年的獻禮片,以「歷史瞬間,全民記憶,迎頭相撞」的串聯手法,講述了70年間不同職業、背景及身份下的普通人在時代背景下發生的不平凡故事。該片獲得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特別獎。
Ⅱ 歷年國慶檔有哪些經典影片
歷年國慶檔的經典影片:
1、《我和我的祖國》
《萬里歸途》是由饒曉志執導,秦海燕、史冊、雷志龍、步京委編劇,郭帆、王紅衛監制,張譯、王俊凱、殷桃領銜主演,張子賢主演的聚焦外交官撤僑的電影,於2022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前駐地外交官宗大偉與外交部新人成朗受命前往協助撤僑,任務順利結束,卻得知還有一批被困同胞,正在白嫿的帶領下,前往邊境撤離點的故事。
Ⅲ 《我的祖國》電影講述了怎樣的故事,演員有哪些
電影名稱叫《我和我的祖國》上映於2019年的國慶檔,這部影片講述了由七位導演所演繹七個小故事。這幾個小故事見證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所發生的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歷史性的時刻。通過這些影片也能夠從側面反映出來,這幾十年的中國發生了滄桑巨變,也有著巨大的發展和進步,綜合國力在不斷的提升,在世界的舞台上也有著更加重要的地位。而且這部電影在未開播的時候就已經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度,受到眾多影迷的期待。
《相遇》的主演是任素汐和張譯,講述的是一對戀人的故事,在身份上,他們和普通的情侶有很大的不同。男方是研究原子彈的科研人員因此要時刻對自己的行蹤和身份保密,也正是因為科研項目遭受到了輻射因此生患重病。這也使得他無法與自己的愛人相認,這樣的愛情是令許多觀眾都十分感動的,為了事業無法與自己摯愛的人共同生活。另外《護航》、《回歸》、《白晝流星》的故事,通過這些故事也充分的展現了愛國情懷。
Ⅳ 《決勝時刻》觀後感4篇_建國70周年獻禮電影觀後感
《決勝時刻》講述的是1949年,黨中央領導人進駐北京香山,在國共和談破裂的千鈞一發之際,全力籌劃建立新中國。作為「中國驕傲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決勝時刻》值得大家去認真觀看!以下 觀後感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決勝時刻》觀後感一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9月20日,博納影業推出的「中國驕傲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決勝時刻》上映,三天時間就斬獲了4018萬的票房,為國慶主旋律電影吹響了「前奏」的號角。
平凡角度塑造「高光時刻」
《決勝時刻》講述的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偉大領袖進駐北京香山,和談破裂的千鈞一發之際,全力籌劃建立新中國的 故事 。電影用藝術的形式為觀眾呈現出了緊張刺激的一面,談判桌上的精彩辯駁,談判背後的心路歷程,歌頌了時代領袖非凡的大局觀和過人的智慧。《決勝時刻》的監制和導演黃建新,在執導紅色主旋律電影方面頗有 經驗 。大家熟悉的《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這一經典系列電影都出自黃導的手筆,而《決勝時刻》這一部電影顯然要比以往的紅色電影更具有感染力,它既可以呈現偉人的豐功偉績和時代的宏大,也可以展現平易近人的生活方面。以往的主旋律電影,我們看到的大多是說教的成分居多,在展現紅色經典的同時,也同樣讓人感覺到了乏味,而這部電影給我們塑造的更多是偉人平凡的一面。
唐國強:演毛澤東上癮了,70歲也演不夠
1996年的電影《長征》中,唐國強第一次出演領袖毛主席,獲得了觀眾的認可;隨後,在電視劇版的《長征》中,他再一次出演毛澤東,也奠定了自己「偉人專業戶」的形象和風格。《建國大業》《換了人間》等經典巨作,唐國強在熒幕中飾演毛澤東多達40多次,橫跨23年,如同劉勁飾演的周恩來、王伍福扮演的朱德一樣,都是觀眾心中的經典形象。而此次在《決勝時刻》中飾演的毛澤東果敢沉著,風趣幽默,為觀眾呈現出了一個不一樣的主席。
「他既是人民中的一員,又是人民中的領袖,同時還具備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
他可以大氣的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也可以富有情調的教導警衛員怎樣寫 情書 ;他可以鎮定自若的指揮戰斗,思考國家大計,也可以像年輕人一樣跑到街頭去品嘗風味小吃;電影中呈現出來的更多是他溫情和接地氣的一面,讓觀眾看到了一個摸得著的有溫情的時代領袖。如同唐國強曾經說的:
「自己演毛主席上了癮,即使到了70歲我也演不夠,因為毛主席太偉大了,需要一個演員用一生的功力去塑造。」
除了唐國強之外,電影的演員陣容是非常強大的。在《紅海行動》中飾演驍勇善戰,一往無前的「蛟龍小分隊」隊員,《破冰行動》中飾演智慧忠誠,英勇頑強的緝毒隊員黃景瑜,幾部大火的電影奠定了他「鐵血硬漢」的熒幕角色,在劇中飾演的是一位恪盡職守的警衛員,守衛在毛主席左右;《烈火英雄》中飾演錚錚鐵骨的消防英雄馬衛國的杜江,這次在《決勝時刻》中也擔任著重要的使命;同時,王麗坤、張涵予、濮存昕、馬曉偉、曹炳琨、秦嵐、馬天宇等老中青三代人為電影注入了時代的血液和脈搏,讓這部電影更為生動立體。
60億,讓主旋律電影燃燒起來
說到這一部主旋律電影,就不得不提於冬這個電影屆叱吒風雲的人物了。作為博納影業的CEO,他憑借著自己精準的投資眼光和過人的膽識,成功炮製投資了《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智取威虎山》《十月圍城》等主旋律大片,包括獻禮祖國70周年的「中國驕傲三部曲」之一的《烈火英雄》,都成為了高口碑劇作和時代的爆款。
在本世紀初,因政策的調整,香港和內地在電影方面的資本限製得到了放鬆,香港電影人北上合拍的浪潮隨即而來,和同時代電影人不同,他並沒有將更多的資本和精力放在一些大IP的大片上,而是走出了另外一條具有「於冬」特色的主旋律之路。
他將自己的眼光瞄準到了市場上的主旋律大片,在《十月圍城》取得了2.91億,年度第四的好成績之後,於冬在五年的時間先後投拍了《智取威虎山》、《竊聽風雲》系列、《一代宗師》等幾十部作品,並且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成績。在《紅海行動》播出之際,於冬就大膽預測,這一部電影「一定會逆襲」,結果,《紅海行動》以36億票房成績一躍成為年度總冠軍,影史排行第五。2019年,博納影業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推出了獻禮中國的」驕傲三部曲「,分別是致敬消防戰士的《烈火英雄》,紀念偉人和祖國榮光時刻的《決勝時刻》,以及國慶檔要上映的《中國機長》,從時代偉人到平凡英雄都涵蓋其中,用溫馨有人情味的鏡頭記錄了這個時代的主旋律。
在6月的發布會上,一如當年那個熱血奔放的青年,再度放話「中國驕傲三部曲,60億」對於《決勝時刻》,於冬大膽預測,這一部主旋律電影將超過《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和《建軍大業》,票房最少8億起步,看的出來,博納對這一部獻禮巨作還是寄予厚望的。於冬能夠說出這樣的預測,並非是對電影市場和自身能力的盲目自信,而是對於中國主旋律電影大片市場化,類型化產業流程的絕對肯定和支持。《烈火英雄》以過硬的口碑和電影題材取得了16.86億的好成績,而這一部作品目前的票房在主旋律電影中也是嶄露鋒芒;最後一部作品《中國機長》目前的預售已經達到了3197萬,勝利可期,不得不說,今年這三部獻禮劇作都贏得了市場的認可!相信,中國的主旋律電影一定會以更為理性的姿態和廣闊的視角在銀幕上大放光芒,展現國人的生生不息和時代精神!
《決勝時刻》觀後感二
最後幾分鍾原影像復原真的是看得我渾身起雞皮疙瘩,天安門廣場密密麻麻全是人,大家舉著小紅旗,太震撼了!
拋開影像再說電影吧,整體節奏就不行,主線劇情感覺都是隨便糊弄過去的,毛爺爺的生活部分卻充斥著整部電影。想突出主席的親民形象沒錯,可是一兩個片段就行了,畢竟這不是人物傳記,如果要拋開歷史人物身份但從電影角色來看,電影里所有的角色都沒立起來,劇情發展就像是流水賬一樣照著歷史書在拍。再說人物造型,三位老演員都是專業戶,但是妝發真的太太太出戲了,一點都不自然,毛的頭發,周的眉毛和時刻含淚的雙眼,朱一直皺起的眉頭,太刻意了。
挺好一題材的電影拍成這個樣子,給人感覺就像是為了國慶隨便拍一下給領導交差的。
《決勝時刻》觀後感三
很遺憾的是沒有採用建國大業原版對應演員。如許晴版宋慶齡。張國立版蔣介石。王學圻版李宗仁。
回想陳道明老師在建國大業中短短3句台詞精彩發揮。可見對角色理解之深厚。
青年演員戲份略多但也可以理解。特型演員不能斷層。青年演員在紅色宇宙系列中可能因年代疏遠更多表現力用在表情和情緒上。對角色的代入感還是還需好好鍛煉。觀看時並無太多感同身受。
這一版對毛爹爹的塑造多了更多人性體現與時代結合起來也另顯風趣亦不失偉岸。但同時帶來的是劇情雜糅的缺點。諜戰。和談。籌備。愛情。渡江戰役。空襲。相互穿插感太強。
決勝時刻的片名似乎是指向渡江戰役。但,相比於三大戰役,渡江戰役規模雖大也是解放戰爭中最為迅速的一次。並無「決勝」感。電影對渡江戰役中沒有太多大場面表現。但是從解放軍戰士從火焰中前仆後繼的局部犧牲畫面表現出來的視聽感受讓人產生極大心理震撼和情感共鳴、讓人也體會到與課本中百萬雄獅過大江強勢勝利感帶來了不小的反差。
另外這似乎是第一部紅色宇宙開放評分的電影。大家且評且珍惜……
tips:開國大典原版彩色修復加國家隊配樂帶來獨特的視聽享受在電影院一定要聽到最後。
《決勝時刻》觀後感四
什麼是好的愛國電影?一部好的愛國電影應該是能讓觀眾更直觀地面對歷史,更能體會當局者的心路歷程,更能深刻地體會到新中國的來之不易,更能激起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的電影。不得不說,我今天的的確確地看到這樣一部好電影,它的名字叫《決勝時刻》。說實話,我從來就沒有試過能夠在觀看一部愛國題材的電影的時候從頭到尾都在流淚,這部電影它做到了,雖說有些誇張,但的確在觀影的大半程,眼淚是沒有停過的。從一開始運用的部分城市解放時歷史資料影片,到北平解放解放軍進城;從渡江戰役前擊敗英軍紫石英號,到渡江戰役時解放軍浴血奮戰,部分戰士即使身著烈火也奮不顧身向前沖;從渡江戰役戰士拚死立起紅旗,到毛主席為犧牲戰士祭奠;從解放軍攻佔南京政府,到毛主席在中共政協會議高喊「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從任弼時同志邀四位好友拉琴獻給新中國,到最後真實的彩色的開國大典的錄像,每一個時刻都令我感慨和激動。影片通過對1949年建國前的一些重要時刻的描述,再現了那個年代的風卷雲涌,通過對部分小人物和建國重要參與人物的刻畫,以小見大,再一次重現了老一代中國人的革命精神和家國情懷。原本就被《毛澤東選集》中毛主席的通透所吸引的我,在觀看了這部影片之後更加地敬佩這位偉大的人民領袖。劇情部分令人滿意,而演員演技方面有眾多老戲骨坐鎮自是不用擔心,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陳有富的扮演者的演技和台詞能力不夠好,常常讓人出戲。不得不說,唐國強老師扮演的毛主席和劉勁老師扮演的周總理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與片末放出的彩色原版開國大典上的毛主席和周總理本人來比,已經到了七分貌似,三分神似的地步。而好久沒有看到濮存昕老師演戲的我,在看見濮老師的那一刻真的是無比驚喜。許多的演員都非常地神似歷史上的原型本身,特別是鄧穎超的扮演者,令我眼前一亮。而從人物塑造而言,電影的表達令我非常滿意。它不似以往只一昧宣揚共產黨的好和國民黨的壞,而是更多面化、生活化,每一位站在不同陣營的人物都有血有肉,不是 臉譜 化的好與壞。影片有許多令人捧腹的片段,比如毛主席陪女兒捉麻雀、毛主席喝醉坐一旁而周總理和朱總司令以及任弼時等四人把酒言歡等等都讓我看到了一群更真實的國家領袖們,從而更令我敬佩這些老一輩政治家、革命家的運籌帷幄的能力和海納百川的家國情懷。尤其是對國民黨陣營的人物的刻畫令我十分驚喜,舉簡單一例:即使是國民黨特務頭子,在自殺殉職之時,亦考慮到家人,並留信蔣介石求寬待家人。這些對國民黨陣營的角色的安排使得影片更客觀全面,非常好的嘗試。電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令我無比感慨,若說最貼緊而今的中國的,那便是李宗仁寄希望於英美兩國插手和英軍紫石英號不停勸阻執意橫行長江最終被擊敗舉白旗的部分,由史及今,聯想到已然關注了三個多月的香港局勢,很明顯,如老一輩所言,帝國主義忘我之心從來就不曾消失。亦慶幸最終的勝利者不是國民黨,難以想像,若落在了寄希望於英美政府的國民黨的手中,而今的中國,又將會如何地凄慘和悲涼。看完這部片,我深刻地體會到,身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我們有必要有責任為我們的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要堅信我們的國家和政府,熱愛我們的國家民族,這樣一個歷經滄桑的國家,她值得我們去擁護,因為,她的身後,承載了無數萬革命先烈的熱血和靈魂。感謝那些曾經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付出的無名英雄,感謝那些為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而拼搏的前輩們,沒有這群人的犧牲,就沒有而今屹立於東方的泱泱中華。我可以無比自豪地說:「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最後想說,雖然我知道電影屏攝是不好的行為,但在影片的結尾,看著那飄揚在空中的五星紅旗,我實在是忍不住拍下了它的照片。我愈來愈能理解國歌中每一句每一個字所承載的意義,愈來愈能感受到國旗所背負的重量(再次詛咒侮辱國旗侮辱國歌的廢青不得好死,此生必受盡人能受到的全部疾苦)。在影片結束散場的時候,我很認真地觀察了每一位觀影人的情緒,觀影的人很多,有鶴發老者、有中年男女、有如我一般年紀的同齡人、還有稚氣未脫的孩童,無一例外,大家的臉上都留有哭過的痕跡,坐我旁邊的陌生小姐姐曾不止一次地感慨影片看得她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最後的最後,我想說:「毛主席萬歲!中國人民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決勝時刻》觀後感4篇_建國70周年獻禮電影觀後感相關 文章 :
★ 2019《決勝時刻》最新觀後感
★ 《決勝時刻》建國70周年賀禮電影觀後感
★ 《決勝時刻》建國70周年賀禮電影
★ 《決勝時刻》觀後感5篇
★ 2019《決勝時刻》觀後感影評5篇
★ 《決勝時刻》電影觀後感5篇
★ 2019《決勝時刻》觀後感心得精選
★ 2019《決勝時刻》觀後感
Ⅳ 《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部電影又是七部電影
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部電影還是七部
《我和我的祖國》定檔在2019年9月30日上映,國慶節加上建國七十周年讓這部影片也是未播先火,很多人都看過這部影片的宣傳片,也知道這部電影是由七位娛樂圈中最為著名的導演共同導演的,這也讓很多網友好奇七個導演湊到一起該怎麼去導一個故事。還有網友以為這部電影有七部,其實電影只有一部,不過是由七個小故事組成的,每位導演負責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是建國歷史上的大事件。
電影由七件建國以來的大事件組成,分別是國家成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中國女排奧運三連冠、香港回歸、北京奧運會、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大閱兵,這些故事每一個對中國都非常的重要,他們見證了中國的發展也記錄了中國發展的歷程,是值得每個中國人都銘記的故事,而這些故事被幾位優秀的導演拍出來,再次加深了觀眾的印象,也引導著觀眾回到了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
看這部影片就像是坐上了一輛時間的列車,出發點便是偉大祖國的成立,看看這一路上的風風雨雨以及祖國迅速且穩健的發展,想看看過之後一定會讓人不由得熱血芬騰,感嘆祖國的強大也讓人榮幸自己能夠生活在這樣的國家。以此片當做建國七十周年的賀禮非常應景,在這樣的節日中,也讓平時疏忽與關注祖國發展的人看到祖國的發展,建立心中的愛國情懷。
電影不僅導演陣容強大,明星陣容也十分強大, 所用的都是娛樂圈中非常有名氣而且實力派的演員,她們將每個故事都演繹的生動真實,還原了大事件發生時的場景,用精湛的演技將觀眾都帶入其中,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這部電影都值得大家在國慶期間走入電影院觀看。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有幾個故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由7個故事共同組成。這7個故事背後,都是新中國成立後,那些偉大的可以載入史冊的歷史事件。
電影從這些歷史大事件背後的小人物、小事情著手,從普通人的視角帶我們回顧、見證那些歷史的偉大瞬間。小人物見證大時代,一定更能引起我們的共鳴。
監制黃建新,國內電影界極具威望的人物,很多主旋律獻禮電影都出自他手,或製片或執導。比如《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包括現在正在熱映的《決勝時刻》。
總導演陳凱歌,大家再熟悉不過,他還親自執導了7個故事中的最後一個《白晝流星》。
另外6個故事的導演分別是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他們當中,陳凱歌是50後,張一白、管虎是60後,薛曉路、徐崢、寧浩是70後,文牧野是80後。可謂,老中青三代導演齊聚一堂。
演員陣容就更強大了,幾乎網羅的國內當下老中青少所有一線明星。黃渤、吳京、葛優、張譯、馬伊琍、張嘉譯、周冬雨、惠英紅、任達華、徐崢、佟麗婭、雷佳音、張子楓、宋佳、王千源、歐豪、朱一龍、杜江、劉昊然、陳飛宇、彭昱暢、魏晨、耿樂、姜武、胡軍、梁靜、佟大為……所有名字打出來得有200多字。
接下來,按照7個故事背後歷史事件的時間順序,挨個幫大家做個簡單梳理。
友情提示:心急的小夥伴,可以直接拉到最後,一次性看全7個故事的預告片。
1、《前夜》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故事聚焦在黃渤飾演的一名工人身上,他要承擔一項艱巨的任務,保證開國大典毛主席摁下電鈕升國旗的萬無一失。
預告中,黃渤一開始就慫了,認為萬無一失保證不了。可這是中華民族重新站立在世界東方最重要的一場典禮,現場幾十萬國人要目睹五星紅旗第一次的升起,容不得半點閃失。
在那個百廢待興、物資匱乏的時代,這項在今天看似簡單的任務,充滿了難以想像的困難。可黃渤還是靠著信念,帶著同伴,想盡一切辦法去完成它。除了黃渤,歐豪、姜武、王千源、胡軍、耿樂、梁靜等出演。《老炮》導演管虎執導。
2、《相遇》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張譯飾演的是一名參與原子彈研發工作的科研人員,因為從事的工作涉及國家高度機密,這些科研人員都必須隱姓埋名。預告中張譯在公交車上遇到了自己的三年都沒有聯系的愛人,卻還要假裝不認識。
3、《奪冠》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首奪冠軍
提到中國體育,就不能不提中國女排。女排精神,直到今天還在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國人。
中國女排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更是連奪世界大賽冠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五連冠」。「鐵榔頭」郎平更是成為一代中國人的精神偶像。故事從上海普通市民的視角,記錄女排奪取奧運冠軍的光輝時刻。那個為了讓電視信號更清楚而爬到房頂扶天線的小男孩,最後的鏡頭中還手握著乒乓球拍。
中國的體育就是依靠女排、乒乓球、射擊等項目開始崛起,逐漸成為了體育大國。徐崢導演,並親自參演。吳京、馬伊琍、劉濤主演。吳京扮演了一名乒乓球運動員,不知道是不是長大了的小男孩。
4、《回歸》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
故事圍繞在回歸日零點的那一秒鍾展開。英國認為0點0分0秒之後才降英國國旗,我國外交官決不退讓,必須在那0秒的一刻升國旗、奏國歌。我國這邊,在回歸儀式現場,升旗手、導播等人員緊張有序的准備,並做好了英國拖延時間的准備。最終,《義勇軍進行曲》在1997年7月1日0點0分0秒准時響徹維多利亞港,鮮艷的五星紅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冉冉升起。
香港那邊,惠英紅扮演的警察與英國警察做著交接,任達華扮演的鍾表匠熱淚盈眶。這么重要的日子,一秒鍾都不能錯。想想現在香港的亂象,真是讓人感慨。朱一龍、杜江、王道鐵等參演。《北京遇上西雅圖》導演薛曉路執導。
5、《北京你好》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
2008年,是讓所有中國人記憶猶新的一年。有奧運喜事,也有汶川災難。但那一年絕對是這個民族空前團結的一年。國寶級演員葛優扮演一名北京的計程車司機,他與在家門口召開的這一全球盛世天然有著不解之緣。
故事中葛優得來不易一張奧運開幕式門票,之後他一定遇到了不少人和事,到底他有沒有在現場看成開幕式,答案還要等電影上映來揭曉。導演寧浩,用一種喜劇的方式記錄著一個普通北京人與奧運會的小故事。龔蓓苾、馬書良等參演。
6、《護航》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
宋佳飾演一名優秀的女飛行員。她太優秀了,使得她只能在閱兵式時當替補,以防飛行當天任何一個崗位出現問題,她隨時可以頂上。宋佳委屈有情緒,跟男友也一拍兩散,戰斗機才是她的男友。從小就有飛行夢的宋佳,身為一名軍人還是含淚接受了組織安排。
這本就是根據真實人物改編的故事。當閱兵式順利進行的時候,像宋佳扮演的女飛行員一樣,很多替補飛行員都躲在鮮花掌聲背後默默的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佟麗婭、雷佳音、張子楓、王硯輝都有出演,導演是執導過《我不是葯神》的文牧野。
7、《白晝流星》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陳凱歌親自導演的這段故事,好像有著某種浪漫主義情懷在其中,連片名《白晝流星》都如此富有詩意。
探索星空與宇宙本來也是件詩意的事情,但載人航天工程背後卻遠沒有那麼浪漫。它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體現,是無數工作人員智慧與汗水的結晶。陳飛宇和劉昊然兩位少年在戈壁灘縱馬馳騁,天空上是從宇宙返回地面的飛船劃出的白晝流星。少年與飛船,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回鄉。
中國科技的發展,已經由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獨當一面,承擔重任。科技指向著未來與夢想,它終將要由年輕人來一一實現。田壯壯飾演的老人,正象徵著與兩位少年一代的傳承與交接。真實航天員陳冬、景海鵬也有出鏡。
《我和我的祖國》裡面7個全民記憶的歷史時刻,相信總有一個能激起你的回憶,而記憶中的你那時又跟誰在一起,有怎樣的故事發生呢?
Ⅵ 《我和我的祖國》請闡述從媒介經營的角度談談該片取得成功的原因
從下面這些媒介經營角度談談《我和我的祖國》取得成功的原因:
1、影片《我和我的祖國》藉助同名主題曲《我和我的祖國》進行宣傳,並請著名歌手王菲演唱。明星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加大了電影的宣傳力度。由於自身嗓音的獨特和精湛的唱功,王菲被稱為「天後」,深受粉絲喜愛和追捧。在影片《我和我的祖國》中,王菲用其獨特的嗓音與唱腔淺吟低唱70年的春華秋實,喚醒全民記憶。對於片方而言,請王菲唱主題歌是一種高效的宣傳手段。王菲版本的MV一經發布則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其中眾多的歌迷拿電影當MV看,其交互行為點贊、轉發、評論在很大程度上為電影宣傳和票房提升做出了貢獻。除此之外,自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連快閃系列活動以來,「我和我的祖國」系列活動就在網上引發了熱議和網友的自發傳播,全國各地各界人士紛紛效仿,用快閃的形式表達對新中國70華誕的祝福。
2、光環效應,《我和我的祖國》導演和演員自身具有強大的號召力,觀眾對「大牌」的認同遷移到了影片當中,影片一播出即獲得超高票房,最終實現了票房和口碑的雙爆發。
3、電影敘事分為線性敘事和非線性敘事。近年來,非線性敘事在影視劇作中長時間占據主流位置。非線性敘事通過鏡頭的拆分、重組使故事情節更具跳躍感,使事件更具沖突性,深受導演和觀眾的喜愛和追捧但影片《我和我的祖國》沿用了傳統的線性敘事。線性敘事是一種經典的敘事手段,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和時空的統一性,具有敘事的有序性、情節的紀實性、內容的節奏性、記錄的深入性的特點。影片《我和我的祖國》特寫時間鏡頭呈現出歷時性,這種歷時性將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典型事事件以生活化的方式慢慢呈現。這種敘事方式情節連貫,使得觀眾易於接受。散文的靈魂在於形散而神聚,影片《我和我的祖國》亦是如此,通過將多個零散的事件生活化表達,最終呈現出一個主題。概而言之,《我和我的祖國》將多個零散特寫時間鏡頭按照時間發展脈絡串聯進行敘事,將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的典型事件緩緩呈現,最終回歸到「我」和「祖國」的主題。
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征程的電影有哪些
1、《開國大典》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情片,由李前寬、肖桂雲聯合執導,古月、孫飛虎主演,於1989年9月21日首映,2019年10月18日,其4K修復版公映 。該片用紀實的手法展現了從中國共產黨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開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歷史過程。
2、《國之歌者》該片以人民音樂家聶耳成長並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為主線,講述了一群心繫祖國命運的文化英雄,用熱血譜寫出中華民族最強音《義勇軍進行曲》的故事。
3、《我和我的祖國》是由管虎、徐崢、陳凱歌、張一白、薛曉路、寧浩、文牧野聯合執導,黃渤、張譯、吳京、馬伊琍、杜江、葛優、劉昊然、陳飛宇、宋佳領銜主演,演繹7組普通人與祖國大事件息息相關的經歷,以小人物見證大時代,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片。
4、《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獻禮建軍90周年的歷史片。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5、《中國機長》李錦文監制,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領銜主演,張雅玫、楊祺如、高戈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中國民航英雄機組」成員與119名乘客遭遇極端險情,在萬米高空直面強風、低溫、座艙釋壓的多重考驗。
Ⅷ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什麼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是由陳凱歌等七大導演聯合執導,通過7個小故事,串聯起祖國的7個大事件,講述了7組普通人與祖國大事件相關的經歷,通過小人物來見證大時代,是新中國70歲生日的獻禮大片。
《回歸》故事由薛曉路執導,杜江、朱一龍、惠英紅、高亞麟、王洛勇、任達華等人主演,講述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的故事。准時在1997年7月1日0分0秒升起五星紅旗,分秒不讓,香港回歸祖國的懷抱,是祖國統一邁出的重要一步。
《北京你好》故事由寧浩執導,葛優、龔蓓苾、王東等人主演,講述的是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故事。這是以一個計程車司機的視角,看到在奧運會期間的各種趣事,最終將自己視若珍寶的開幕式門票送給了遠赴京城的汶川地震孤兒的故事。
Ⅸ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檔影片不是在影院單獨上映的是哪一部
為《我和我的祖國》。
《我和我的祖國》由陳凱歌擔任總導演,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聯合執導 ,(按出場順序)黃渤、張譯、吳京、杜江、葛優、劉昊然、陳飛宇、宋佳領銜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間普通百姓與共和國息息相關的故事,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2020年1月11日,首屆「光影中國」電影榮譽盛典獲得2019年度榮譽推介電影。
(9)2019建國70有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我和我的祖國》的相關內容:
1、9月13日,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在北京、天津、重慶、深圳、南京、武漢、昆明等7大城市聯動舉辦首映禮。9月18日,片方發布「歷史瞬間」版預告及全陣容終極海報,公布了50餘位的演員陣容。
2、在該片的創作上,導演陳凱歌、總製片人黃建新總出品人傅若清一起確定了12個字——歷史瞬間、全民記憶和迎頭相撞,正是這12個字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確定了該片最本質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