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攀登者》:每個人都有一座自己的山要登
人為什麼登山?
前幾天去電影院看了《攀登者》,影片根據中國登山隊兩次登頂珠峰的真實歷史改編。
中國登山隊員沖頂珠峰,遭遇雪崩、大風暴雪、墜入冰縫、從雪山急速滑向懸崖等險境,九死一生終於登頂。整個過程驚險萬分,有人犧牲有人受傷,讓人膽戰心驚也倍感痛心,但更多的是精神的力量。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是在國家極其困難的時候,大部分中國人飯都吃不飽,在那樣一個情形下,攀登珠峰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那為什麼還要去攀登珠峰?
《攀登者》的編劇阿來說:我寫《攀登者》就是寫精神,寫中國人為什麼一定要去攀登珠峰。
1960年的時候,是因為中國正在和尼泊爾談判關於邊界的問題。中國提出平分珠峰,尼泊爾不同意,甚至嘲諷說貴國都沒有攀登成功過,憑什麼要分一半呢?所以,攀登珠峰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就非常重要了。攀登珠峰是帶著國家和民族使命的,是為了證明中國的實力,關乎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國家榮譽。
正如電影預告片開頭,學生問:「人為什麼登山?登山能解決幾億人的吃飯問題嗎?」方五洲(吳京飾)回答說:「 幾億人只能想著吃飯這點問題,我們這個民族又有什麼希望呢?」
就如登頂途中不幸犧牲的隊長史長春臨終前向方五洲等人說的: 「我們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
然而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沖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卻因挽救隊員生命丟失攝像機沒有留下照片,得不到國際上的承認。
所有人都不甘心,卻不得不接受命運的安排,方五洲被下放到鍋爐房,曲松林回到登山訓練基地。時隔15年,國家重新組建登山隊,准備第二次沖頂珠峰。而當初登頂的三人,方五洲、曲松林、傑布再度聚首,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
面對生與死的挑戰,三次沖頂,險象環生,命懸一線,相信很多觀眾和我一樣,心想為什麼這次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沖頂,就不能等到第二年再來?為什麼就非要登上去呢?
因為這一次,不止是為國,也是為信仰,為自己,為情,為生而為人。
方五洲說,我已經等了15年了,我不想再等下去了。15年來,方五洲心裡始終有個執念,他不甘心,一天不向世界證明中國人登頂珠峰,他就一天不能坦然接受兒女情,更覺得對不起犧牲的戰友,無法去過普通人的生活。所以他一直沒能對徐纓說出那句話,因為還要登山,不知道是生是死。
直到15年後在珠峰再次相遇,兩人並肩作戰,他們之間的那座山才終於消失了。在生命垂危之時,方五洲才從步話機里對徐纓說出了那句「我現在就要娶你」。
而最不甘心的是曲松林。不是因為當年攀登上第二台階時凍掉了半個腳掌,而是當年方五洲為救自己替自己做了決定(曲松林是兼職攝影師),扔掉攝像機,導致登頂後沒能拍下證據。他恨方五洲,卻無法說出口,一口氣憋了15年。這一次,他比誰都更想成功。這也導致他後來指揮失誤造成李國梁的犧牲。
剛到訓練基地,有隊員說登山這么危險稍不留神就沒命了,你們不怕嗎?新一代登山隊員楊光(胡歌飾)說:如果能死在攀登珠峰的路上,我這輩子也算沒白活。原來他遺傳了父親的馬凡綜合症,他希望證明自己用力活過,也希望站在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向自己已逝的父親表達謝意。
最終,中國登山隊再次成功登頂,將五星紅旗插在了珠峰上,並成功測繪了珠峰新高度。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人登頂珠峰。愛與信念同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人的意志、國家的力量讓攀登珠峰的不可能最後變為可能。 毫無疑問,這部影片彰顯了英雄主義精神,激發了我們的愛國情懷,有為國爭光的偉大信仰,也有普通人為兄弟情、兒女情,為自己、為親人的信念與執著。
《攀登者》從無到有的過程,恰似在攀登一座高峰
看完電影,我又看了【電影《攀登者》全紀錄】,了解了影片拍攝的背景和過程,才發現從導演、編劇、演員到每一個工作人員,無疑都在攀登一座高峰。
2018年6月27日,上影集團董事長任伯倫接到國家電影局的電話:「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想請上影承擔一部國家重點影片,你們願意擔當嗎?」
幾天後,任伯倫與國家電影局領導碰頭,明確了電影主題:攀登珠峰。但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雖然國際上有不少登山題材的電影,但此前中國並沒有同類題材的電影問世,無論從拍攝難度、攝制團隊和演員的經驗,幾乎都是一張白紙。最關鍵的是,時間極其緊迫——以往類似的題材創作,少則3到5年,而從2018年7月開始滿打滿算,要趕在國慶70周年獻禮上映,只有15個月的時間。
正應了《攀登者》的名字,整部影片從無到有的過程,恰似一座待攀登的高峰,無論選取怎樣的攀登路徑,前方都是未知的高度和種種不可預測的因素。高強的難度讓許多導演望而卻步,最終導演李仁港接下了重任。
影片從2019年1月5日正式開機。從2018年11月阿來所創作的文學劇本,到開機後能夠正式用於拍攝的劇本,主創團隊一直在推敲、修改。對於專業性很強的情節和台詞,一點一點地核實對照,特別是對珠峰的地形地貌一一核對,而且請教了氣象專家、地質專家、中國登山協會,還有很多跟攀登有關的專家來把關。劇本前前後後改了十七八稿,直到2月3日小年夜,終於定稿。
主要演員的敬業與專業也詮釋了何謂攀登精神。今年1月中旬,為盡快適應角色為進組做准備,吳京去了崗什卡雪峰嘗試高海拔登山,學習專業登山技巧,在真實的雪域高原環境獲取一手經驗。
正式進組後,同樣敬業的章子怡(飾徐纓)第一時間就將李仁港、吳京等以及上影團隊請到一起,把關於自己角色的脈絡認真梳理了一遍,一聊就聊到深夜。
開機後,很多人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冰天雪地」。隆冬季節的北方戶外,老天爺幫忙下了一場大雪,片場拍攝張譯(飾曲松林)一場趴在雪地上爬行的鏡頭,一拍就是幾個小時,張譯就在冰凍的雪地里趴了幾個小時。
在一場展現在珠峰「第二台階」的陡坡處,三位登山隊員搭人梯上坡的戲里,溫度接近零下十度的拍攝現場,張譯赤腳踩在雪地里,一雙腳凍得通紅麻木,他堅持用實景和真實的表現拍攝完了這部分的全部鏡頭。那一刻,他才真的體會到了一種可能會失去雙腳的恐懼感:「我現在終於知道什麼叫冷了,冷就是好像千萬根針在扎你,無處可逃。」
吳京不用替身,所有現場的危險戲份,都是他親自出演的。因為膝蓋就舊傷,在天寒地凍的拍攝過程中,傷情一度加劇,幾乎無法活動。為了不耽誤拍攝,吳京特地飛去日本打針後,直接趕回片場繼續拍攝。醫生叮囑他打針後要休息三周,但影片中有一段方五洲為了向徐纓表白,在鋼鐵森林間飛檐走壁攀爬的鏡頭,為了不耽誤拍攝,他在打針一周後就開始拍攝這段高危鏡頭。
影片中有一場戲令讓人印象深刻,就是方五洲和曲松林相互吐露心聲、澄清多年誤會的酒後戲。原來拍攝的時候原本杯中是水,吳京特地提出:換酒,要二鍋頭!在酒精的催化下,兩人演得放鬆舒展,情緒拿捏也很精準。
這一場戲拍到天亮,兩人就喝到天亮,等到收工時,已喝得酩酊大醉。對於這段戲,電影監制徐克的評價是:講究!「喝與不喝,終究眼神不一樣,那種眼睛裡充滿血絲,情緒急促爆發的狀態,在平時是演不出來的。」
另外還有一段關於胡歌的幕後故事。拍攝期間(今年3月),胡歌媽媽不幸逝世,這對胡歌而言是一個重大打擊。參加完母親的追悼會,胡歌很快就趕回了劇組繼續拍戲。大家都很難受,甚至不知道怎樣去安慰他,但在拍攝中,他給出的是一如既往的專業態度。
恰逢拍攝方五洲帶著登山隊在海拔7500米處大風口的重頭戲,胡歌未作停歇,當即投入了拍攝。導演他怕演員受了這么大的打擊以後,心理上緩不過來,但是他沒有想到,每拍完一條胡歌跟他說:「導演,如果我演的不夠好,如果您不滿意,您就直說,我再給你拍一條。」
直到9月20日,胡歌37歲生日發文透露,連續一周夢到母親,在生日最後一分悼念母親,句句令人催淚。可見他一直沒有放下母親,直到那天才真正釋懷。
「通過《攀登者》,我們要表達的是一代代中國人克服萬難,為了達成一個目標的那種不屈不撓。整個過程中可能有憋屈、有磨難、有犧牲,為此甚至可能超越極限,但不言敗,不放棄,也不後退。」
這就是中國人的攀登精神:山再高,只要攀,終能登頂。
為了趕在國慶70周年上獻禮,《攀登者》整個劇組與時間賽跑,與專業較量,與自己死磕,完成了一次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用行動詮釋了什麼是攀登精神,每個人,都是攀登者!
每個人都有一座自己的山要登
人為什麼登山?「因為山在那裡。」 這是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里的回答。
1924年,在第二次攀登珠峰失敗後的一段時間,他被邀請至哈佛大學進行演講,講述在珠穆朗瑪峰上所經歷的,危險而又令人興奮的一切。
演講中,《紐約時報》記者提問「你為什麼要攀登珠峰」時,喬治說出了甚至比他本人還要出名的話——「因為山在那裡(It`s there)」。
這句話被加粗作為標題出現在《紐約時報》上,隨後被世界各地的人口口相傳, 激勵了無數後來人勇往直前追尋夢想。
但馬洛里不知道,即將進行的第三次沖頂珠峰,自己將被永遠埋葬在這座三顧而往的雪峰上。章子怡在發布會上說了一段話: 「也許你一輩子沒有爬到過珠峰山頂,但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這座山不一定那麼高,但你永遠會有一個奮斗的目標。」
人為什麼登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歸根結底, 它是對自我的超越,對自己人格和意志的升華,是追求向上生活的堅持,也是對內心本能的誠實回應,因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體會活著。
影片開頭,學生問方五洲:「老師,我們為什麼要登山?"當時,方五洲想了很久,回答說,「因為中國需要進步,世界需要進步。"其實背後真正的含義是:人需要進步。要進步,就要勇攀高峰。
並不是每一個普通人都要去登山,但人的一生,總會有一個目標,當我們把這個目標看做一座山,並朝著這個目標努力時,每個人,都能攀登到自己人生的最高點。
勇攀高峰的「攀登精神」,深深影響著每一代中國人,放眼生活,在這個屬於奮斗者的新時代里,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攀登者。我們的每一天都在為理想、為家庭、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攀登。
每一次咬牙堅持,每一次沖破困境,每一次實現更高的目標,都離不開中國人骨子裡的攀登精神。 人間沒有登頂不了的高峰,只要勇於攀登。
願你我攀過的高峰不只有早高峰和晚高峰,還有我們心中屬於自己的那座高峰。我們真正面對的不是山,而是自己。只有戰勝自己,才能真正站到巔峰。
每個人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山需要攀登。這座山可能是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能是使命與責任,是自我突破和挑戰,也可能是恐懼、痛苦、不願面對的過往,意味著傷痛和不為人知的艱辛。當我們毅然無畏前行,終於登頂的那一刻,將收獲無比豐富的生命體驗。當我們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歷經艱辛到達山頂的時候才會欣喜若狂。
2. 吳京的全部電影有哪些
吳京演過的電影:《男兒本色》、《狼牙》、《戰狼Ⅱ》、《流浪地球》、《西風烈》、《殺破狼》、《我和我的祖國》、《長津湖》。
《戰狼Ⅱ》是吳京執導的動作軍事電影,由吳京、弗蘭克·格里羅、吳剛、張翰、盧靖姍、淳於珊珊、丁海峰等主演。該片於2017年7月2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2020年3月20日,《戰狼Ⅱ》重映。
影評
《戰狼Ⅱ》與諸如《敢死隊》《第一滴血4》甚至《血戰鋼鋸嶺》這類好萊塢電影性質很相近,該片最大的亮點都是將愛國主義與動作戲結合,吳京的打戲拳拳到肉,而且各種先進武器裝備輪番亮相,再加上在異國拯救同胞和難民的情節,各種大規模戰爭場面再現,完全擊中觀眾的燃點。
3. 吳京的個人資料
吳京,1974年4月3日出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電影導演,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
1989年進入北京市武術隊;1994年獲得全國武術比賽精英賽槍術、對練冠軍;1995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功夫小子闖情關》,從而進入演藝圈;1998年因在古裝劇《太極宗師》中飾演楊昱乾一角而被觀眾熟知。
(3)吳京哪個電影是上影出品擴展閱讀:
吳京影視作品
1、《男兒本色》,影片主要講述了三名警察對抗一幫再次犯案的悍匪的故事,於2007年7月19日上映,首周末內地票房1200萬,在香港累計得460萬港元。吳京憑借動作警匪片《男兒本色》獲得第4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2、《戰狼》,由吳京執導的現代軍事戰爭片,2015年6月20日,《戰狼》在成龍動作電影周上包攬了最佳動作片、最佳動作男演員、最佳特技、最佳打鬥場面設計四項大獎。
3、《戰狼Ⅱ》,吳京自導自演的動作軍事電影,本片以56.8億元雄踞國產電影歷史最高票房紀錄。並在中國內地創下累計觀影人次1.4億的成績,榮登「單一市場觀影人次」全球榜首。
4、《流浪地球》,吳京擔任出品人,並特別出演「劉培強」一角,2019年農歷大年初一在中國內地上映,《流浪地球》累計46.87億,觀眾口碑很好。
4. 《攀登者》還沒上線的時候,就已經收獲很多差評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我只聽過某個影視劇未播先火,未上映就有很多差評!有點讓人難以理解,,曾經拍攝《戰狼》系列霸佔了票房,因為吳京的敬業和對作品的嚴要求,被大家所認可,甚至覺得吳京出品必屬精品!為何會電影未播出就差評?究竟是為什麼?
5. 《攀登者》電影主演都有誰
《攀登者》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ARMsJzg8_gqpfL_NUSsaOg
《攀登者》電影主演有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
演員角色:
1、井柏然在影片中飾演一名攝影師李國梁,在攀登隊的臨危時刻,作為年輕一代的攀登者,井柏然主動請纓帶隊沖頂,扛起國家使命。一句「保證完成任務!」讓無數觀眾心中的榮譽感一同油然而生,這就是攀登精神啊!
2、吳京飾演的方五洲,1960年和1975年兩次攀登珠穆朗瑪峰,遇到多次雪崩、大風、冰崩等危險,都憑借著過人的膽識和能力化險為夷。
3、章子怡所飾演的徐纓,在得知愛人方五洲(吳京 飾)再次參與登頂珠峰的行動後,毅然加入國家氣象組,成為助力登山隊登頂的關鍵所在。
徐纓作為傑出的氣象學家,其身上有著過硬的專業素養,章子怡透露:「提前做了很多工作,除了翻查各種資料,生活中還找了真正的氣象學家去跟他們學習,包括說話時的嚴謹性與做事時的精確度,以及他們身上其他一些很微小的細節。
6. 《長津湖》票房超56億,吳京在這部影片中賺了多少錢
吳京在這部影片中賺了多少錢我們也不知道,從這部劇的票房成績來看,這次至少有上億的收入,吳京可以拿到這個收入也算是實至名歸,吳京的演技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這次吳京在電影《長津湖》中的演技也再次獲得了很多人認可,也再次證明了吳京的演技和實力,吳京如今已經成為了電影界的紅人,大家都很想邀請吳京出演電影,因為每次吳京的作品都可以成為爆款,吳京現在的影響力和地位也提升了很多,為此吳京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心酸,這些也都是吳京應得的。
吳京可以獲得這樣一筆不菲的收入也是付出了很多大努力,吳京的演技就不用多說,完全有這個資格拿到這樣的收入,為了這部電影吳京身上多處受傷,這些也是吳京應得的收入,我們期待吳京繼續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精彩作品。
7. 最近上映的電影有哪些
如下:
1、長津湖
《長津湖》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合執導,吳京、易烊千璽領銜主演,段奕宏特別出演,朱亞文、李晨、胡軍、韓東君等主演的抗美援朝電影 。
8. 《長津湖》電影出品方是
《長津湖》電影出品方:北京博納影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
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長津湖》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合執導,吳京、易烊千璽領銜主演,段奕宏特別出演,朱亞文、李晨、胡軍、韓東君等主演的抗美援朝電影 ,該片於2021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與美軍在朝鮮長津湖地區交戰,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將美軍1個多師分割包圍於長津湖地區,殲敵1.3萬餘人,扭轉了戰場態勢。
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是扭轉局勢的關鍵一戰,而中國人民志願軍也付出了慘痛的犧牲,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的極端天氣中,很多先烈是以端著槍的姿勢被凍僵,體現了志願軍戰士服從命令視死如歸、凍成冰雕也不退縮的革命精神。
9. 吳京的電影全部電影
吳京的電影有:《戰狼》、《戰狼2》、《狼牙》、《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父輩之乘風》。
1、《戰狼》
《戰狼》是由吳京執導的現代軍事戰爭片,該片由吳京、余男、倪大紅、斯科特·阿金斯、周曉鷗等主演。
該影片屬於國內首部3D動作戰爭電影,歷時七年全力打造,《戰狼》真實呈現了一場中外邊境戰爭,也讓堪稱「東方之狼」的特種兵戰隊及高能戰士首次登陸大銀幕。
講述的是小人物成長為拯救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孤膽英雄的傳奇故事。該影片於2015年4月2日全國上映。
10. 《攀登者》拍攝地點介紹
《攀登者》是由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等人主演的冒險電影,單憑這個陣容,票房就已經十拿九穩了。那麼攀登者拍攝地點是哪裡?下面來看一下。
攀登者拍攝地點是哪裡?攀登者在哪個雪山拍的?
攀登者拍攝地點:崗什卡雪峰、天津
據悉,由李仁港導演執導,上影集團出品的獻禮影片《攀登者》,最近已經開機拍攝。根據官方給出的演員表,我們發現了很多大咖的身影,除了吳京,還有成龍和章子怡等人,單憑這個陣容,票房就已經十拿九穩了。
《攀登者》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背景是1960年中國登山隊員,歷經千難萬險,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讓五星紅旗飄在海拔最高點。這部影片是向王富洲、屈銀華、貢布致敬,也是向為中國發展不斷攀登的人們致敬。相信影片所展示的「攀登精神」,能打動很多人。
吳京是非常敬業的演員,為了拍攝這部影片,他提前進行了極限訓練。來到珠峰腳下,這空氣稀薄,滿眼白茫茫的地方,竟然將硬漢吳京都折磨哭了。隨著海拔的升高,溫度越來越低,空氣也越來越稀薄,吳京要面對極度嚴寒,和缺氧的考驗。所以這是體能加心理的雙重打擊,即使有專業人員的協助,吳京的攀登之旅,還是充滿困難。
想想59年前,那三位登上珠峰的遠動員,是以怎樣的信念和精神,才在那個設備簡陋,技術部成熟的年代,完成這一項偉大的挑戰。相信經過這一次體驗,吳京能體會到其中的艱辛,將「攀登精神」在影片中表現出來。
在視頻里,吳京跪坐在雪地里,眼淚不受控制的流下來,看著非常不容易,但是素有「雪地三傻」之稱的哈士奇,卻像魚兒找到了水,異常的亢奮,和吳京形成鮮明的對比,讓人忍俊不禁,這就是物種的差異啊!
吳京為拍攝《攀登者》,雪山高原訓練被凍哭,眼袋凍成「三層」!到達休息點的吳京,已經是精神恍惚,感嘆這一路的不容易,吳京看起來非常的疲憊,連下眼袋都凍成了「三層」,看在吳京這么拼的份兒上,就祝《攀登者》能取得好成績吧!
《攀登者》是在崗什卡雪峰拍攝的。
崗什卡雪峰位於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境內,海拔5254.5米,是祁連山脈東段的最高峰,峰頂常年白雪皚皚,銀光熠熠,宛如一條玉龍 ,也是門源境內群山之首。
平時遠眺,一片潔白,每當夕陽西下,晚霞輝映,山頂五彩繽紛,暮靄升騰,被稱為「龍峰夕照」,是門源八大景之一。崗什卡雪峰海拔不高,是旅遊愛好者登山探險的理想場所,亦可作為登山、山地縱走的訓練基地。隨著我省登山探險旅遊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它已經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登山探險旅遊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