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還是求一部二戰老電影,好像是美國逃兵搶銀行的故事
你說的是二戰非常經典的電影《戰略大作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一名德軍上校被美軍俘虜,就在質詢德國上校前,美軍營地遭到火炮的攻擊。然而,美國士兵凱利乘機接近上校,灌醉他並套出了一個驚人的秘密任務——德軍上校將運送一批黃金前往法國。知道此事後,凱利同其他士兵偷偷潛入敵軍陣地,企圖私自吞下這批黃金 我看過這部電影 裡面那個小分隊的隊長就是那個策劃人長的很帥啊 劇情也不錯 尤其那個坦克車放的音樂很好聽 PPS上面就有放的 祝您觀片愉快~
Ⅱ 抗德神劇美軍和徳軍分金磚是哪部電影
美國喜劇《凱利和他的英雄們》/《戰略大作戰》
由特洛伊.肯尼迪.馬丁編劇的本片描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五名別具用心的大兵率領一隊美軍開坦克沖破德軍防線,到敵後的銀行搶劫一批價值一千多萬的金子
最後是一輛德國的虎式坦克調轉炮口轟開金庫,大家分金子
Ⅲ 求電影名
兄弟連
這是一群血氣方剛、英氣逼人的小夥子,他們本來都有自己的青春夢想和生活空間,他們本來互不相識。是戰爭讓他們走到了一起,走進了美軍傘兵E連,走上了與德軍作戰的歐洲戰場——電視劇《兄弟連》就是講述了這樣一群血性男兒在一場殘酷的戰爭中生離死別的故事。最讓我感動乃至震撼的不是好萊塢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加兩屆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組成的「豪華陣容」,也不是動用了500個有台詞的演員、1萬個臨時演員、8個導演以及1.2億美元——有史以來最昂貴的拍攝成本,獲得2002年「金球獎」和「艾美獎」兩項大獎,甚至不是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可圈可點的遭遇戰、突襲戰、據點戰、救援戰、街巷戰、擒敵戰……而是劇中始終洋溢著的那種相濡以沫的兄弟般情誼,是藝術家對這種情誼的挖掘和塑造。 在片中,E連戰士間的友情從未被激情四溢的言語表白過,卻明白無誤地隨著故事的展開而滲透在他們言行的點點滴滴中。剛進訓練營時,由於教官索伯爾的壓迫,激發他們團結一致形成對抗。年輕的小兵恐懼登高,拒絕參加登山訓練被索伯爾罰獨自登山。艱難地走到半路時,他發現隊友漸漸圍攏在自己身邊。而當索伯爾擠壓深受士兵愛戴的溫特斯時,他們竟冒著軍法處置的危險,進行了集體抗議。當然,這些都還只限於處在和平時期的士兵間單純的信任和義氣。 烽火硝煙中間,生死與共的友情才真正經歷了人間最嚴厲殘酷的考驗。在上戰場前,中士葛奈瑞對同伴說:「在戰場上,你什麼都不能相信,除了你自己和離你最近的戰友。」每一場戰役,都有人回不來。最初損失第一個士兵時,溫特斯感到愧疚和傷感。可隨著戰爭的推進,紛紛倒下的兄弟已多得不容任何人在保住自己性命的同時還為別人流淚。當年一起和索伯爾抗爭的那群天真的年輕人,已所剩無幾。所以,當老兵「大牛」在一次襲擊中掉隊,獨自困在敵占區時,他的戰友冒死重回險地救他出來。對於他們來說,已承受不住再失去一個兄弟。 E連剛取得一次勝利,休假立即被取消,因為要開赴更前沿的戰場。二等兵馬拉奇到當地洗衣店取自己的衣服,老闆娘問他:「你能不能幫你的戰友也拿衣服回去,因為我不知道他們還記不記得來拿。」於是,她一個一個地報著那些永遠不能回來拿自己衣服的士兵的名字,越報越多。馬拉奇呆立當場,沒有眼淚,沒有哀號,卻是那樣深重的悲哀和痛苦,重重地擊在他心上——為失去這么多生死與共的好兄弟而痛心不已。 對於E連的官兵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彼此間在戰場上結下的深厚兄弟情誼。在第三集中,溫特斯對一排長哈里說:「剛跟辛格上校談過話,他非常感謝E連能守住防線,還說泰勒將軍非常高興。」得到的卻是哈里的冷嘲熱諷:「是吧,那就是我來法國的原因,為了讓泰勒將軍高興。」其實,士兵們最希望得到的是戰友之間的肯定、關懷和幫助,而不是上司的例行嘉獎,戰場上兄弟般的情誼從某種程度上就是士兵最高的獎賞。 我看到,在戰爭的每一個進程中,士兵們之間互助共攜、同仇敵愾、平等融洽,這種情誼轉換化為一種榮譽感,一種凝聚力,構成了整個電視劇中最明亮的亮點。《拯救大兵瑞恩》曾被認為是標準的美國主旋律片,裡面沒有說教,卻以戰友們出生入死「拯救大兵瑞恩」教育了觀眾。而在表現戰友之間生死與共的情誼方面,《兄弟連》顯然超越了《拯救大兵瑞恩》。該劇取名為《兄弟連》而不是《傘兵E連》、《××猛虎連》……也突出了在戰爭中戰友的情誼必然凝聚成一種克敵制勝的力量的這一鮮明的主題。 「兄弟情誼高於一切」。《兄弟連》的魅力不僅在於直視戰爭的本質,更在於直面戰爭中士兵們之間互助共攜、同仇敵愾、平等融洽的兄弟情誼等命題,通過多種側面,表現了一場戰爭施加於軍人的種種回響。觀看《兄弟連》,感受在戰火中生死與共的兄弟情誼,感悟在戰火中升華的兄弟情誼,感慨美國藝術家獨特的愛國情懷和主旋律意識,不僅給我們中國軍事題材影視作品提供有益的啟迪,也對我們的社會生活、人際交往、事業追求大有啟示。 101空降師,「嘯鷹」部隊,美國的王牌部隊。也是「有光榮優秀革命傳統的部隊」。二戰的時候仍然是種族隔離制度,所以隊里沒有黑人(而非某位影評人說的那樣是故意設置)。這支部隊最富傳奇色彩的經歷就是在比利時Bastogne守衛的幾天,打贏了一場幾乎沒有勝率的戰役。同時,傘兵本身也是一個極富視覺沖擊力的題材:上百架飛機起航,茫茫夜空中俯瞰海面上萬艦齊發,荷蘭晴朗的天空下的神兵天降——只有這個兵種才有眼福。 E連里的骨幹是士官們,從列兵升上來的士官,還有倍受愛戴的Winters連長。自然,以前的連長Sobel上尉可以說是居功至偉,雖然他很令人討厭。《Band of Brothers》的原著是一本訪談性質的多人回憶錄。散文式的敘述從細節鋪陳出一個宏大的場面,人物則是從多角度的互相描述的言語中塑造的,整個結構無疑就是《水滸傳》的結構。而改編起來則頗費勁,因為稍有不慎則會使整個結構鬆散。但《Band of Brothers》的編導無疑是很成功的,除了第1、9集之外,各有一個敘述的中心人物,保證了故事的連貫和相對集中。又是《水滸傳》的結構。不知道是有意借鑒還是不謀而合,但這的確為多主要人物故事提供了一種成功的方法。 然後發現,第一集被Sobel上尉找碴的幾個人,恰恰是2-8集的敘述人物,這是看到第三遍才發現的,不由得會心一笑。
Ⅳ 美國二戰經典《凱利的英雄們》這部電影怎麼下 知道的網友請指點一下
這個電影很經典,我小學時候借的錄像帶看過。一個叫凱利的美國兵拉攏一群美國兵開小差,背著組織,自己去搶納粹黃金的故事。90年代初的時候,這樣的電影就算很好看了!
下面是抄的:
電影《凱利的英雄們》拍攝於1970年,由米高梅電影公司出品。導演布賴恩·G·赫頓是以喜劇方式來拍攝這部戰爭冒險片的,這種嘗試的效果並不理想,不過幾位主角均有鮮明個性,表演不錯,尤其是伊斯特伍德的表演更是受到觀眾好評,加上故事情節異想天開、主題歌相當好聽,仍使該片維持了一定的娛樂性。
劇情介紹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一名德軍上校被美軍俘虜,就在質詢德國上校前,美軍營地遭到火炮的攻擊。然而,美國士兵凱利乘機接近上校,灌醉他並套出了一個驚人的秘密任務——德軍上校將運送一批黃金前往法國。知道此事後,凱利同其他士兵偷偷潛入敵軍陣地,企圖私自吞下這批黃金。他們是否能如願以償地得到大批的黃金呢?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由特洛伊·肯尼迪·馬丁編劇的本片描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五名別具用心的大兵率領一隊美軍開坦克沖破德軍防線,到敵後的銀行搶劫一批價值一千多萬的金子。導演布萊恩·G·赫頓企圖以喜劇方式拍攝戰爭冒險片,但效果不甚理想。不過幾位主角均有鮮明個性,演出不錯,尤其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表演更是受觀眾好評,加上故事情節異想天開,故本片仍維持了一定的娛樂性。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 請添加圖片說明
凱利的英雄們 原片名 Kelly's Heroes 更多中文片名 戰略大作戰(台)/鐵甲雄師掃盪戰(港)/敵後奪金大作戰 更多外文片名 Ratnici .....(Yugoslavia: Serbian title) The Warriors .....(USA) (working title) 影片類型 動作 / 戰爭 / 喜劇 片長 144 min 國家/地區 南斯拉夫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法語 德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立體聲 級別 Australia:PG Australia:M Finland:K-16 Norway:15 Sweden:15 UK:PG USA:PG Canada:PG Spain:18 Norway:16 West Germany:16 USA:GP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70 mm (blow-up) 35 mm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布萊恩·G·赫頓 Brian G. Hutton
編劇 Writer
特洛伊·肯尼迪·馬丁 Troy Kennedy-Martin .....(written by) (as Troy Kennedy Martin)
演員 Actor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Pvt. Kelly 特利·薩瓦萊斯 Telly Savalas .....MSgt. Big Joe 唐·里克萊斯 Don Rickles .....SSgt. Crapgame 卡羅爾·奧康納 Carroll O'Connor .....Maj. Gen. Colt 唐納德·薩瑟蘭 Donald Sutherland .....Sgt. Oddball (tank commander) Gavin MacLeod .....Moriarty (tank crewman) Hal Buckley .....Capt. Maitland 史都特·馬喬林 Stuart Margolin .....Pvt. Little Joe Jeff Morris .....Pvt. Cowboy Richard Davalos .....Pvt. Gutowski Perry Lopez .....Pvt. Petuko Tom Troupe .....Cpl. Job 哈利·戴恩·斯坦通 Harry Dean Stanton .....Pvt. Willard (as Dean Stanton) Dick Balzzi .....Pvt. Fisher Gene Collins .....Pvt. Babra Len Lesser .....Platoon Sgt. Bellamy (42nd Engineers) David Hurst .....Col. Dunkhepf Fred Pearlman .....Pvt. Mitchell Michael Clark .....Pvt. Grace George Fargo .....Pvt. Penn Dee Pollock .....Pvt. Jonesey George Savalas .....1st Sgt. Mulligan (artillerly unit) John G. Heller .....German lieutenant (as John Heller) Shepherd Sanders .....Turk (tank crewman) Karl-Otto Alberty .....German tank commander (as Karl Otto Alberty) Ross Elliott .....Booker Phil Adams .....Third Tank Commander Hugo De Vernier .....French mayor Frank J. Garlotta .....Tanker Harry Goines .....Supply sergeant David Gross .....German captain Sandy Kevin .....Second Tank Commander James McHale .....Guest Robert MacNamara .....Roach (as Robert McNamara) Read Morgan .....U.S. lieutenant Tom Signorelli .....Bonsor Donald Waugh .....Roamer Vincent Maracecchi .....Old man in town Paul Picerni .....M.P. Sergeant (scenes deleted) Tony Wheeler .....Gen. Colt's driver (corporal) (uncredited)
製作人 Proced by
Sidney Beckerman .....procer Gabriel Katzka .....procer Irving L. Leonard .....associate procer Harold Loeb .....procer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Avala Film [塞爾維亞和黑山] 米高梅 Metro-Goldwyn-Mayer (MGM) [美國]
發行公司
DVD Magic [俄羅斯] ..... (Russia) (DVD) 米高梅聯美家庭娛樂 MGM/UA Home Entertainment [美國] ..... (USA) (laserdisc) Tuck [塞爾維亞和黑山] ..... (2004) (Yugoslavia) (DVD)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Warner Home Video [美國] ..... (USA) (DVD) Warner Home Vídeo [巴西] ..... (Brazil) (DVD)
上映日期
美國 USA 1970年6月23日 芬蘭 Finland 1970年9月18日 瑞典 Sweden 1970年12月2日 法國 France 1971年2月26日 挪威 Norway 1971年6月3日 ..... (Oslo) 俄國 Russia 2002年1月14日 ..... (DVD premiere)
Ⅳ 有一部國外戰爭電影好像是美國片,講述的是戰爭時期一小隊士兵到敵後打開銀行大門搶劫黃金的故事,
這部電影是《奪金三王》。
《奪金三王》是由David O. Russell執導,喬治.克魯尼、馬克.沃爾伯格主演的喜劇片,於1999年10月1日上映。該片講述了海灣戰爭結束後三個士兵盤算回家發財的故事。
劇情簡介:
海灣戰爭結束了,三個士兵盤算回家發財去。少校阿奇·蓋茨還有兩周時間就要退役;軍士特洛伊·巴洛剛做父親;他們的頭兒埃爾金則正從底特律去休他的四個月的假期。
三個士兵受命去奪回被薩達姆·侯塞因從科威特竊取的大量黃金,而且不能惹任何麻煩。在他們去執行任務的途中,目睹了戰爭留下的滿目瘡痍。
(5)美軍和德軍一起炸銀行是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幕後製作
這個故事原可拍成主題嚴肅的戰爭冒險片,但導演戴維羅素堅持自己的獨到見解,以不露痕跡的高明手法,讓觀眾看不到沉重使命,反倒是運用大量動作場面、尖銳的嘲諷笑點、誇張的橋段,創造出一種屬於新世代的動作喜劇。
羅素的劇本很不平凡,他藉由四人至陌生國家作戰,歷經深入沙漠尋寶的冒險過程,才讓他們了解到每隻槍管的背後都存在另一個人的生命,進而尊重這場戰爭對當地人民的意義。
戴維的故事透過這四個人的觀點,粉碎美軍的戰爭的態度,並闡述了他們在旅程中,對戰爭的崇高使命由忽略轉為了解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