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部反映秋收起義史實的經典影片
1.《怒潮》1963版
導 演:史文熾
編 劇:吳自立 未央 鄭洪
主 演:張平 周鳳山 關淑貞 劉秉章 翟春華
出 品:八一電影製片廠
故事梗概:
1927年湖南某縣。繼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叛變革命之後,湖南於5月21日也爆發了馬日事變」,大批的共產黨員、工農群眾和愛國志士被殺害,革命由高潮轉入低潮。邱金是南鄉農民協會主席,起初誤認敵為友,不幸被捕,在屠殺時僥幸逃脫。復仇的怒火在胸中燃燒,他手執一把柴刀,要和敵人拼個死活,但因寡不敵眾,身負重傷;幸被縣特派員羅大成救出。羅大成在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過,他遵照毛澤東同志的教導,重新發動農民,組織農民,和敵人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節節的勝利,鼓舞了群眾。右傾機會主義者王懷志(中央特派員),大喊農民運動過火了,撤了羅大成的職,還要解散工農武裝。羅大成後來壯烈犧牲,王懷志也遭到了敵人的毒手。值此革命的緊急關頭,黨中央召開了「八七會議」,堅決糾正和結束了陳獨秀的投降主義,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的總方針,號召黨和人民群眾繼續革命的斗爭。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前敵委員會在湖南成立,領導了舉世聞名的秋收暴動。在復雜的階級斗爭中,在黨的幫助下,邱金從一個復仇主義者,成長為一個紅色的指揮員,他響應毛委員的號召,領導工農自衛隊,舉行了暴動,最後,他帶著暴動的部隊,跟隨毛澤東同志進入了井岡山地區。
這是一部較早運用電影藝術表現和反思黨內不同思想和路線斗爭的影片。它以1927年湖南農民革命運動為背景,描寫了在血與火斗爭中站立起來並匯人革命洪流的農民武裝的成長過程。
對於右傾機會主義者的投降主義路線及其給中國革命帶來的重大損失,影片以形象的力量予以批判和總結。它還以宏偉斗爭場面的表現和細膩的心理刻劃,從不同的側面,多角度地表現了幾位在復雜的斗爭中經受洗禮的農民革命者的形象。該片音樂在烘托主題、創造氣氛表現主人公內心情感等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其中的插曲頗具特色。
2.《怒潮》2004版
導 演:史文幟
主 演:周鳳山
出 品:北京北影錄音錄像出版社
故事梗概:1926年,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中國共產黨聯合國民黨左派,組織國民革命舉行北伐,向統冶和分割中國的軍伐發動進攻。在工農武裝的支持下,北伐節節取勝。但是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右派,卻叛變革命,無數革命戰士慘遭殺害。事實教育了黃維國。激於正義,他自願投向共產黨,參加了邱金率領的隊伍。邱金高舉戰刀帶領 農民隊伍沖向國民黨團部。
2. 誰能給找一個電影《秋收起義》的觀後感
《秋收起義》觀後感 有幸觀看經典紅色革命電影《秋收起義》,使我對那個革命年代感觸頗多。在新時代如何發揚那個時代的精神也是我們當代青年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實事求是,是我收看《秋收起義》後最大的收獲。在生活學習中我們也要堅持這一精神,把這一精神發揚光大。 1927年,乃中國共產黨存亡之秋也。外有蔣介石、汪精衛的白色反革命迫害,內有陳獨秀左傾錯誤。這個時候需要一盞明燈指引著共產黨人突破這白色恐怖的籠罩。年輕有為的毛澤東,實事求是,大膽探索,為黨乃至全中國萬萬勞苦大眾尋求出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秋收起義發動後,我方雖然取得一些成就,但是戰鬥力的差距、武器的差距、人數的差距以及某些人的盲目自信、大意輕敵使我方節節撤退。這種情況下攻打**,談何容易。敵人手裡是裝備盡量的機槍大炮,我們手裡卻是子彈都供應不上的土槍土炮;敵人有堅固的城牆,而我們只有血肉之軀。攻打**城,無異於飛蛾撲火,以卵擊石。蘇聯模式在中國是行不通的! 蘇聯模式行不通,那就自主創新,實事求是,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實際國情的革命之路。當時的神州大地,富的是官商地主,窮的是工人農民。既然城市被你蔣介石牢牢控制,那麼我們轉向控制薄弱農村,先幫農民解決土地問題,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支持,我們要的就是農村包圍城市!毛澤東大手一揮,我們去井岡山,去建立我們的革命根據地。我們打地主,分土地。首先推翻壓在農民頭上的這座大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隨著中國第一個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雖然這火如同星星一般微弱,但是足以為中國革命指出前進的道路!秋收起義的意義並不在於取得多大的勝利,
而是在於終於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同時實事求是也成為我黨的一大法寶。 在學習中如何運用好"實事求是"這一精神也是我們當代青年值得深思的問題。"實事求是"一詞,源自於《漢書·**獻王劉德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實事"指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求"指研究;"是"指客觀事物的規律性。後用"實事求是"作成語,告誡人們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找出周圍事物的內部聯系,探求其發展的規律性,用以指導行動,也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不誇大也不縮小。 現代社會,物慾橫流,在我們大學校園中浮華之氣越來越嚴重。像周總理那樣"為中華崛起讀書"的思想漸漸被主流思想而忘卻。現在校園中過分關注是游戲愛情,穿著打扮。盲目攀比之風日益高漲:玩游戲不是為了娛樂,而是為了比人家級數高,裝備好;生活中,買各種昂貴高端電子產品,卻又用處不大,只為人前炫耀。我認為,我們大學生首先應該以學業為主,然後再勞逸結合,業余愛好只要是腳踏實地,我們都可以接受。但如果是盲目跟風,為了攀比絕對要制止。我們當代大學生毫無疑問也離不開實事求是,正如我們黨在治黨治國中離不開實事求是,我們大學生都必須以實事求是為前提來解決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問題。事物的客觀規律不會改變,在解決問題時,我們必須把握客觀規律,尊重客觀規律,才有望把問題解決;千萬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失敗歸因於自己的運氣不佳或者其它的原因。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鮮明的例子都能表明實事求是的重要性。剛剛上大學的時候,我看到每一位同學都躊躇滿志,都希望能取得優異的成績,都希望能過著瀟灑的生活。然而,並不是每一位同學都能如願以償;更確切地說,只有少數同學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很顯然,能實現自己夢想的人做到了實事求是;未能實現自己夢想的人卻背離了實事求是。要想取得優異的成績,我們必須追求學習效率,必須大量投入學習時間,必須按時完成各項作業,這便是客觀事實,能符合此要求的人便做到了實事求是。然而在這個相對自由的大學世界裡,各式各樣的誘惑都試圖吸引著我們,一旦我們被吸引,必將很難有充足的時間去完成學習任務。不實事求是,學習將毫無保證,優異將無從談起。 古人雲:"誤以惡小而為之,誤以善小而不為"這不僅僅是教誨我們做人的原則,也告訴我們不管做大事還是小事,都是水滴石穿,日久天長積累的結果。那有天生下來就是偉人、英雄的。他們都是在不段的在小事中磨練自己意志和追求。從而使自己更加強大,傲視群雄。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遠,這句話一點也沒錯,你難道願意碌碌無謂、平平凡凡當個井底之蛙嗎?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理想和追求。腳踏實地是我們做人的根本,腳踏實地也就是以實事為依據,()努力一步一步去做你應該做的事。然而,作為我們學生讓我們的身份決定了我們的任務是學習。所以我們要學習更多的知識,一點一滴的去積累。學習當然也包括學習怎麼去做人,這是我們最重要的。實事求是的做人是我們大學生的根本。"實事求是是當代大學生的做人根本"我們要怎麼才可以做到呢?首先要有一個長遠的目標和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計劃。將來我們要面對的是社會,去找一個很好的工作,適合自己發展的工作,職業生涯規劃要從現在做起。其次我們要為了自己的目標理想,在學校的這段時間里努力學習使自己知識、能力都有所提高。做一個優秀的大學生。再次在大學的這段時間里,努力完成幾件讓我們一輩子都忘不了的好事。我們所做的還有很多很多,不是泡字虛擬的絡世界,也不是沉迷於校園戀情,大丈夫志在四方,我們要放眼世界,思想開闊,與時局俱進,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做好每件小事,才是我們的做人根本。 《秋收起義》中的青年毛澤東有些過人的膽識和遠見,成功提出實事求是這一思想方針,這是值得我們當代青年所值得佩服和學習的。
3. 秋收起義電影的觀後感
《秋收起義》觀後感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修銅一帶不停留,便向平瀏直進。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雲沉,霹靂一聲暴動。
------《西江月.秋收暴動》
秋收時節,一聲暴動。 1927年9月9日,工農革命軍的大旗飄揚在湘贛邊界的上空。一場秋收起義,拉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帷幕,翻起了一個新篇章。
如果說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的相繼叛變革命,使中國革命道路,一度走入絕境。而,八七會議,正確的抉擇,又把中國領上了路,是革命的轉折點,那麼,秋收起義就是轉折後的第一步,第一道彎,雖然這道彎拐的有些曲折,但畢竟是拐了,然後,就拐出了一片輝煌!
秋收起義,不是一個勝利,但卻有比勝利還深遠的意義。縱觀當時中華大地的形勢,再明顯不過,國共相差懸殊,無論是軍事革命地。城市中的國軍是完全足以一舉殲滅微弱的共軍的。但,共軍有弱,更有足以致國軍以死地的優勢。那就是,錯了,勇於改正,並敢於走新路子,走別人不敢走但卻會通向曙光的路子。
起義之初,獲得不小的勝利,但實力在那,更何況還有不當的指揮,對革命來無說無異於雪上加霜。瀕危之時,中國共產黨毫不猶豫的發揮了她的優勢。糾正錯誤的指揮,准確認知形勢,轉移路線,保存實力。即使再難再苦還是,義無反顧地奔向了井岡山,奔向了未來革命的搖籃,奔向了唯一有可能重整旗鼓的青山。開始了偉大的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多麼的准確而重要!在當時的環境和形勢下,任何一個細節或者決定都足以影響中國未來的道路。秋收起義最開始的成功,鼓舞了人們的鬥志,提高了大家的士氣,對革命從死氣沉沉走向光明充滿了希望;半路的失利,則在歷史的關鍵時刻,給中共敲響了警鍾,在城市中,與國軍硬碰硬,只有死路一條;而在千鈞一發之際,中共則發揮了她的巨大優勢,從錯誤中走出來,擦亮眼睛,高瞻遠矚,毅然轉道井岡山。從失利逐漸向曙光前進!
八十多年過去了,秋收起義的號角似乎還盤旋在中華大地的上空。那場轉折,是不容易的,任誰也知道,它又是偉大的。在中國的革命道路乃至中國的發展歷史之路上,都是無可抹殺的偉大的轉折!
4. 電影秋收起義觀後感兩百子以內
秋收時節,一聲暴動。 1927年9月9日,工農革命軍的大旗飄揚在湘贛邊界的上空。一場秋收起義,拉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帷幕,翻起了一個新篇章。
秋收起義,不是一個勝利,但卻有比勝利還深遠的意義。縱觀當時中華大地的形勢,再明顯不過,國共相差懸殊,無論是軍事革命地。城市中的國軍是完全足以一舉殲滅微弱的共軍的。但,共軍有弱,更有足以致國軍以死地的優勢。那就是,錯了,勇於改正,並敢於走新路子,走別人不敢走但卻會通向曙光的路子。
起義之初,獲得不小的勝利,但實力在那,更何況還有不當的指揮,對革命來無說無異於雪上加霜。瀕危之時,中國共產黨毫不猶豫的發揮了她的優勢。糾正錯誤的指揮,准確認知形勢,轉移路線,保存實力。即使再難再苦還是,義無反顧地奔向了井岡山,奔向了未來革命的搖籃,奔向了唯一有可能重整旗鼓的青山。開始了偉大的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多麼的准確而重要!在當時的環境和形勢下,任何一個細節或者決定都足以影響中國未來的道路。秋收起義最開始的成功,鼓舞了人們的鬥志,提高了大家的士氣,對革命從死氣沉沉走向光明充滿了希望;半路的失利,則在歷史的關鍵時刻,給中共敲響了警鍾,在城市中,與國軍硬碰硬,只有死路一條;而在千鈞一發之際,中共則發揮了她的巨大優勢,從錯誤中走出來,擦亮眼睛,高瞻遠矚,毅然轉道井岡山。從失利逐漸向曙光前進!
八十多年過去了,秋收起義的號角似乎還盤旋在中華大地的上空。那場轉折,是不容易的,任誰也知道,它又是偉大的。在中國的革命道路乃至中國的發展歷史之路上,都是無可抹殺的偉大的轉折!
5. 秋收起義電影
[秋收起義]_hd.mp4
6. 電影秋收起義過後接著是那部電影
電影秋收起義過後接著是電影《井岡山》
井岡山的劇情簡介 :
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後,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向南轉移,經過浴血奮戰,毛澤東與朱德的部隊終於1928年4月28日在井岡山勝利會師。
7. 九十年代老電影有哪些
1,《情聖》
《情聖》(The Magnificent Scoundrels)是一部由李力持導演,周星馳,毛舜筠等主演的經典喜劇電影,於1991年上映。
2,《重慶森林》
《重慶森林》是澤東電影公司出品的一部都市時裝片,由王家衛執導,林青霞、梁朝偉、王菲、金城武等主演。1994年7月14日,該片在香港上映。
3,《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
4,《唐伯虎點秋香》
《唐伯虎點秋香》是永盛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喜劇電影,由周星馳、李力持執導,周星馳、鞏俐、鄭佩佩等主演。影片於1993年7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5,《三月的獅子》
《三月的獅子》是矢崎仁司執導,趙方豪和伊藤清美主演的倫理愛情類電影,於1992年06月10日上映。影片講述了一對兄妹的愛情故事。
8. 觀看電影《秋收起義》,談談中國革命發展道路是如何形成的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國內政治局勢急劇逆轉,原來生機勃勃的中國南部一片腥風血雨.蔣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權後,經過一系列新軍閥混戰,建立起在全國范圍內的統治.這個政權對外實行反蘇、親帝的政策,對內竭力維護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和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限制和壓制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殘酷地鎮壓、屠殺人和革命群眾.因此,同北洋軍閥一樣,它仍然是一個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獨裁. 在這樣的政權統治下,中國必須繼續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首先必須直接反抗國民黨的反動統治. 然而,這時的黨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據不完全統計,從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殺害的員和革命群眾達31萬多人,其中員2.6萬多人.在極其險惡的局勢下,黨內思想異常混亂,一些同志和不堅定分子離開黨的隊伍,黨員數量急劇減少到1萬多人.與此同時,工農運動走向低沉,相當多的中間人士同拉開了距離.事實表明:中國革命已進入低潮. 但是,在嚴峻的生死考驗面前,在革命前途彷彿已變得十分黯淡的時刻,中國和中國人民並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乾凈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屍首,又繼續戰鬥了. 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會斷然決定了三件大事:將黨所掌握和影響的部隊向南昌集中,准備起義;組織湘鄂贛粵四省的農民,在秋收季節舉行暴動;召集中央會議,討論和決定新時期的方針和政策. 為徹底清算並糾正黨在過去工作中的嚴重錯誤,決定新的方針,中共中央於8月7日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即著名的八七會議.會議徹底清算大革命後期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起義的方針,並選出以瞿秋白為首的中央臨時政治局.這次會議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黨指明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一個歷史轉折點. 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和八七會議確定的方針,中國人在黑暗中高舉起革命的旗幟,以血與火的抗爭回答國民黨的屠殺政策.黨派出許多幹部分赴各地,恢復和整頓黨的組織,組織起義. 8月1日,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及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率領黨掌握或影響下的北伐軍二萬多人在南昌舉行起義.10月初,起義軍在南下廣東途中遭到失敗.保存下來的部隊,一部分轉移到廣東海陸豐地區同當地農民匯合;另一部分在朱德、陳毅率領下轉入湘南.南昌起義打響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獨立地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奪取政權的開始. 八七會議後,毛澤東作為中央特派員到湖南改組省委並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起義於9月9日發動.在進攻長沙受挫後,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當機立斷,改變原定部署,決定到敵人控制比較薄弱的山區尋求立足地.隨後進行著名的三灣改編,將黨的支部建在連上,部隊內部實行民主管理.10月7日,毛澤東率部到達江西寧岡縣茅坪,開始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 12月11日,在廣東省委書記張太雷和葉挺、葉劍英等領導下發動了廣州起義.起義軍一度佔領廣州絕大部分市區,成立了蘇維埃政府.在優勢敵人的進攻下,起義失敗,張太雷和許多同志壯烈犧牲.退出廣州的起義軍一部分轉移到海陸豐參加革命斗爭,一部分到廣西左、右江一帶同農民起義軍匯合.廣州起義是對國民黨屠殺政策的又一次英勇反擊. 除了這幾次規模較大的起義外,黨還先後領導了海陸豐、瓊崖、鄂豫邊、贛西南、贛東北、湘南、湘鄂西、閩西、陝西等地區的起義.到1928年初,黨先後發動近百次起義.這些起義,有一部分很快地失敗了.它們的失敗證明:在中國的情況下,企圖通過城市暴動或攻佔大城市來奪取革命勝利,是行不通的.而一些堅持下來的起義軍,大多活動在位於數省邊界、距離國民黨統治的中心城市較遠的偏僻農村地區,這就為後來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奠定了初步基礎. 盡管這時黨發動了多次起義,但革命形勢依然處於低潮.然而,中共中央沒有認清形勢.1927年11月召開的中央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確定了以城市為中心的全國暴動計劃,使「左」傾盲動主義在全黨取得支配地位.這次會議後,一些地區盲目暴動帶來的慘痛失敗,使中共中央冷靜下來重新考慮問題.1928年4月,中央臨時政治局發出通告,承認黨內存在著「左」傾盲動主義錯誤.至此,這次「左」傾錯誤在全國范圍的實際工作中基本停止. 為什麼革命處在低潮而黨內卻會出現「左」傾盲動主義錯誤呢?這是因為中共中央和許多人對中國政局的復雜性和中國革命的長期性缺乏認識.對敵人野蠻屠殺的滿腔憤恨和復仇渴望,像一團烈火燃燒在許多革命者的胸中,使他們容易產生一種近乎拚命的沖動,並把一部分先進分子的認識水平誤看成是廣大群眾的認識水平.這種情緒在當時是相當普遍的. 在各地起義蜂起的時候,中共中央仍然留在上海,黨的工作重心依舊放在城市.實際上,從外國搬來的「城市中心論」是脫離中國實際情況的.毛澤東、朱德領導的井岡山根據地的斗爭,在如何認識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規律,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革命道路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井岡山地處湘贛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這里後,抓住統治階級內部發生新的破裂的時機,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進剿」,並全力進行黨、軍隊和政權的建設,以寧岡為中心的湘贛邊革命根據地有了初步基礎. 朱德、陳毅率部分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隊和當地農民舉行湘南起義後,向井岡山轉移,於1928年4月下旬同毛澤東率領的部隊會師,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不久改稱工農紅軍第四軍),毛澤東任黨代表和軍委書記,朱德任軍長.在成立中共湘贛邊界特委和邊界蘇維埃政府後,紅四軍接連擊破國民黨軍隊的三次「會剿」,井岡山根據地得到發展和鞏固.7月,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領導一部分國民黨軍隊在湖南平江舉行起義,組成紅軍第五軍,12月到達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合,進一步壯大了紅軍的力量. 根據地的斗爭同土地革命是分不開的.在井岡山根據地建立的初始階段,主要任務是發動農民打倒土豪劣紳,分田工作只在個別地區試行.隨著根據地的逐步穩定,1928年5月至7月,在邊界各縣掀起全面分田的高潮,年底頒布了井岡山《土地法》. 在創建井岡山根據地的過程中,紅軍中有人對於在四周白色政權的包圍之中,小塊紅色政權的存在和發展缺乏信心,提出「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1928年10月召開的湘贛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通過毛澤東起草的決議,回答了這個問題.決議指出,由於中國是帝國主義間接統治的經濟落後的半殖民地國家,地方性的農業經濟(不是統一的資本主義經濟)和帝國主義劃分勢力范圍的分裂剝削政策,造成了各派新舊軍閥之間的矛盾以至連續不斷的戰爭.紅色政權可以利用這種條件堅持下來並得到發展.只要有繼續向前發展的革命形勢,有很好的黨並制定正確的政策,有很好的群眾,有相當力量的紅軍,有便利於作戰的地勢和提供足夠給養的經濟力,紅色政權就能夠存在和發展. 毛澤東、朱德等領導的井岡山根據地的斗爭,代表著中國革命發展的正確方向.在革命處於低潮的時候,井岡山根據地的創建,以及在斗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等方面的成功實踐,不僅為各地起義部隊實行「工農割據」樹立了榜樣,並且在革命者的心中燃起新的希望。
9. 秋收起義電影劇情簡介
劇情: 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恐怖彌漫在華夏大地上空。中國共產黨於8月7日召開了緊急會議,委派毛澤東前往湖南組織秋收武裝暴動。毛澤東決定成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並將暴動時間定為1927年9月9日。毛澤東和潘心源、陳志安走到張家坊,卻被閻仲甫所設的哨卡攔住。幾個團丁押著三人走在山路上,毛澤東巧施妙計得以脫身,三人來到銅鼓鎮工農革命軍第三團集結地。秋收起義終於打響了。工農革命軍一路攻下多處要害後遭到敵人包圍,因敵強我弱,部隊損失慘重。毛澤東思考局勢,在會上指出敵我雙方實力懸殊,我方應站穩腳跟,保存實力。隨後,毛澤東帶領部隊前往敵人統治力量最為薄弱的羅霄山脈,建立蘇維埃政權。部隊終於沖破敵人的圍剿,毛澤東在戰士的簇擁下明確了拉著隊伍上井岡的部署,堅定地表示必將打倒蔣介石。
10. 介紹電影秋收起義(100字左右)
電影《秋收起義》根據秋收起義的史實創作,成功地刻畫了革命初期的毛澤東形象,再現了他在決定中國歷史命運的危急關頭,沒有執行中央關於攻打長沙的命令,毅然帶著隊伍歷盡艱險奔上井岡山,建立起革命根據地,開創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之路的偉大歷史過程,充分表現出毛澤東所特有的雄才大略、偉人風采,及他在這一歷史進程中的思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