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革命者這部影片20句發人深省的台詞,哪句打動了你
《革命者》一公映就得到了很多觀眾們的五星好評。觀眾中有對李大釗深有體會的,有被他造成的深入共鳴點,也是有被他激起的責任感。除開故事情節自身以外,這一部由張頌文佳選的影片也有很多經典台詞非常值得觀眾們思索和回味無窮。
1、《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
2、《劉胡蘭》拍攝於1996年,由山西電影製片廠出品,是沈耀庭執導,池華瓊主演的戰爭劇情片。該片講述了女英雄劉胡蘭的英雄事跡。
3、《南征北戰》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的軍事影片,由成蔭、湯曉丹聯合執導,陳戈、馮喆、湯化達等主演,於1952年上映。
4、《地雷戰》是由唐英奇、徐達、吳健海執導,白大均、張長瑞、吳健海等人主演的戰爭片。該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各村民兵聯防運用地雷戰術,殲滅了進犯的日軍,取得反掃盪勝利的故事。
⑶ 紅色電影推薦 五部經典紅色電影推薦
1、《小兵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惟一的親人奶和渣襪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排長羅金保執行任務時,表現得勇敢、機智。在一次戰斗中,他繳獲了敵人的一枝手槍,偷偷把槍藏進老鴰窩里,沒有上繳。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奉命進城偵察時被捕。當敵人拷問時,他英勇反抗,堅強不屈。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裡面放火,發揮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終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鍾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斗結束後,嘎子把藏在老鴰窩里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交公,隊長則正式宣布把手槍發給他使用。嘎子心滿意足,便將自己珍愛的木製小手槍送給了好朋友胖墩。
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兒童軍事題材影片。它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主人公一身「嘎氣」,倔頭犟腦卻又聰慧勇敢。編導緊緊把握住分寸,不讓他超出時代及兒童的特點,使之令人信服。具有含蓄和抒情意味的白洋淀風光,烘托出小主人公成長的環境與氛圍。張嘎及片中其他幾個純朴兒童的形象,整整影響了一代小觀眾。本片導演手法純熟,畫面流暢而富有韻味,在同類題材的電影創作中具有典範意義。
2、《閃閃的紅星》。
1931年紅軍解放柳溪鄉時,從土豪胡漢三的皮鞭下解救了剛滿七歲的小冬子。冬子的父親為保衛勝利果實,殺敵負傷。在梁衫做手術時,他主動把麻葯讓給階級弟兄。這些都深深地教育著小冬子如何愛同志和恨敵人。
1934年秋,由於「左」傾路線的錯誤,主力紅軍被迫撤離中央根據地,出發前,父親給冬子一枚閃閃的紅星,柳溪鄉又處於白色恐怖之中。
遵義會議召開的喜訊,使冬子和母親受到極大的鼓舞。之後,冬子親眼看到母親為掩護鄉親們撤離而從容就義的情景,使他變得更加堅強了。在黨和革命前輩的撫育之下,冬子逐漸成長。一次戰斗中,他用柴刀砍斷竹索,和宋大爹一起掀掉橋板,切斷敵人退路,迫使「靖衛團」偽軍向游擊隊投降;在為山上的游擊隊籌鹽時,又巧妙地躲過了敵人的搜查;他利用在米店當伙計的機會、送出情報,搞沉敵人的糧船,破壞了胡漢三的搜山計劃,最後,冬子用計刀劈胡漢三,有力地配合了游擊隊攻打姚灣鎮的軍事行動。
1938年,江南的紅軍游擊隊奉黨中央命令,准備開赴抗日前線。冬子的父親前來迎接游擊隊員們。冬子見到了父親,他帶上那顆保存了多年的紅星,參加了紅軍。
3、《南征北戰》。
1947年冬,國民黨軍隊進攻華東解放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有效殲敵,作戰略後撤。對此,部隊與百姓中有好些人思想不通。為保證戰事勝利,高營長和女村長趙玉敏分別向群眾作解釋。敵人誤以為解放軍不敵敗走,集中三十萬人馬,從三面合圍解放軍。解放軍在大沙河阻擊敵人六晝夜,然後至鳳凰山圍殲已被包圍的國民黨李軍長所屬七個師。高營長奉命搶占摩天嶺高地,以阻擊前來增援的國民黨張軍長部,並全殲李部,活捉了李軍長。接著,高營長又率部乘勝追擊張軍長部。趙村長率民兵配合主力,斷敵退路。陷於窮途末路的張部企圖以炸毀水壩阻擋解放軍,趙玉敏帶領游擊隊切斷水壩上的炸葯導火線,保住了水壩。一場鏖戰,全殲張軍長所屬部隊,生俘張軍長等高級將領。
4、《地道戰》
抗日戰爭中,我敵後抗日根據地不斷發展壯大,1942年,日寇對我冀中根據地進行「大掃盪」,我根據地人民為了抵禦和打擊日寇,想出了不少巧妙的辦法,地道戰就是其中之一。
冀中地區高家莊人民,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和民兵隊長高傳寶的帶領下,把幾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幾處出口,用以和日寇周旋。但是在一天夜裡,黑風喚激口據點的日寇偷襲高家莊,高老忠敲鍾警告壯烈犧牲,地道遭到了敵人的破壞。高家莊人民總結教訓,將僅能容身的地道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擊的多功能地道。
1943年夏天,高傳寶利用地道的翻口擊斃了混進高家莊的特務。日軍分隊長山田糾集了幾個據點的兵力進行報復,但卻被在地道內神出鬼沒的高家莊民兵們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高家莊人乘勝前進,把地道從村內沿伸到野外,成為縱橫交錯的地道網路,變防禦為進攻。區長趙平原制訂了「圍點打援」的戰術,想吸引黑風口的日偽軍出洞,但是狡猾的山本,卻以偷襲高家莊的辦法來解西平之圍。
高家莊民兵和八路軍主力及游擊隊一道並肩作戰,一舉拔掉了黑風口據點,消滅了進犯高家莊的敵人,取得了這場戰斗的勝利。
該片以冀中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的地道戰,顯示人民戰爭的無窮威力。它將豐富多彩的戰爭史實、形象鮮明的英雄人物和軍事教育的內容巧妙地融合為一體,生動地描述了由隱蔽地遭到戰斗地道再到聯防地道這一特殊戰場中的發展過程,展現了抗日軍民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人民游擊戰爭恢宏瑰麗的場景。充滿機趣的細節構思和昂揚。樂觀的音樂基調,為影片增添了藝術感染力。
5、《地雷戰》
地雷戰是抗日戰爭時期海陽民兵最重要的作戰方法之一,地雷是當時最重要的作戰武器。抗戰時期,海陽地雷大顯神威,共斃傷敵人1025人,涌現出趙疃、文山後、小灘三個膠東特級模範爆炸村,並涌現出於化虎、趙守福、孫玉敏3名全國民兵英雄和13名膠東民兵英雄、99名膠東模範、11名膠東爆炸大王,不僅在海陽人民的革命斗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而且在膠東抗戰史上塗上了濃重的一筆。
⑷ 有哪些電影上反映中國革命史的
革命時代,是最壯烈、最動盪的時代,中國人民為了解放和自由,浴血奮戰,極為壯烈。
而這些壯烈和動盪,我們少有人經歷過,但從最經典的革命老電影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故事。
下面這20部最經典的革命老電影,你看過幾部,又還記得幾部呢?
01.《鐵道游擊隊》
電影《鐵道游擊隊》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6年攝制。主要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魯南鐵路沿線的鐵道游擊隊與日軍鬥智斗勇的故事。
02.《地道戰》
《地道戰》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戰爭電影的經典之作。至今為止,《地道戰》已創造出共18億人次觀看的紀錄。
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利用新創造的斗爭方式——地道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03.《永不消逝的電波》
《永不消逝的電波》是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的作品,是一部表現我黨地下斗爭生活的影片。著名演員孫道臨在片中扮演的李俠的形象深入人心。
04.《閃閃的紅星》
《閃閃的紅星》是根據李心田同名小說改編,1974年上映。該影片講述了在30年代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05.《雞毛信》
電影《雞毛信》,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54年。
主要劇情為:抗日戰爭期間,河北冀中抗日民主根據地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給八路軍送雞毛信,半道上遇見了日本鬼子和偽軍,海娃利用老綿羊的尾巴保住了雞毛信。
鬼子被海娃引進山裡,八路軍全殲了敵人;根據雞毛信里報告的情況,八路軍又襲擊了一個日本鬼子的據點,活捉了貓眼司令。
06.《冰山上的來客》
該片1963年上映,曾獲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的最佳導演獎。
影片從真假古蘭丹姆與戰士阿米爾的愛情懸念出發,描繪了邊疆地區軍民驚險的反特斗爭生活,驚險緊張、引人入勝。
07.《地雷戰》
1962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
地雷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山東民兵最重要的作戰方法之一,地雷是當時最重要的作戰武器。抗戰時期,地雷大顯神威,在抗戰史上塗上了濃重的一筆。
08.《小兵張嘎》
1963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小兵張嘎》改編自當代著名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這部作品自1961年發表至今,已經五十多年了。
小說和電影中的「張嘎」,因其「英氣」與「嘎氣」,已成為新中國幾代人童年記憶中的最燦爛的一部分。
09.《紅色娘子軍》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60年,著名導演謝晉執導。
影片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紅色娘子軍的斗爭業績為素材,圍繞吳瓊花從奴隸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經歷,用寫實的手法突出反映了舊社會婦女在反抗和斗爭中成長的典型事例。
10.《白毛女》
本片根據賀敬之、丁毅同名歌劇改編;原中央電影局東北電影製片廠1950年攝制;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田華、陳強等主演。
本片1951年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特別榮譽獎,1956年獲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
11.《英雄兒女》
《英雄兒女》是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攝制的一部經典電影。片中英雄王成的形象深入人心,插曲《英雄贊歌》也流傳甚廣。
12.《羊城暗哨》
電影《羊城暗哨》由海燕電影製片廠於1957年出品。該劇根據紅色經典電影改編的電視劇,取材於當時的真實事件「廣州第一大案」,描寫新中國成立前後羊城驚險的反特故事。
13.《狼牙山五壯士》
中國大陸電影《狼牙山五壯士》拍攝於1958年。
由李長華、高保成、李力、張懷志、霍德集、石存玉主演,講述抗日戰爭期間,五位八路軍戰士在與日軍激戰之後,英勇不屈跳崖自盡的英勇故事。
14.《渡江偵察記》
本影片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4年拍攝。影片講述了渡江戰役前夕,解放軍某部李連長率偵察班探明敵人江防部署,與江南遊擊隊接上關系的故事。
15.《保密局的槍聲》
電影《保密局的槍聲》根據呂錚小說《戰斗在敵人心臟里》改編,1979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
該劇主要圍繞卧底東江保密局的共產黨地下黨員劉嘯塵為獲取國民黨滬城破壞計劃的絕密檔案——「暗香浮動」,與特務們展開各種較量的驚心動魄的故事。
16.《三毛流浪記》
電影《三毛流浪記》由陽翰笙根據漫畫家張樂平創作的漫畫《三毛流浪記》改編,由上海昆侖影業公司於1949年攝制,趙明、嚴恭執導。
影片採用諷刺喜劇的手法,通過三毛的種種遭遇,尖銳地嘲笑和諷刺了社會的黑暗,再現了廣大城市流浪兒童的不幸命運。
17.《平原游擊隊》
1955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講述了敘述的是在1943年秋,冀中抗日根據地定縣的游擊隊為了粉碎日本侵略軍「掃盪 」華北抗日根據地的陰謀,與敵人機智巧妙地周旋,並最終克敵制勝的故事。
18.《林海雪原》
1960年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是一部關於解放軍剿滅盤踞在東北的由國民黨殘部組成的土匪武裝的故事。
19.《破襲戰》
1986年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
《破襲戰》影片以抗日戰爭期間的百團大戰為背景,講述了太行軍民在正太鐵路上破壞襲擊日本侵略者交通運輸戰線、攔截毀滅軍用物資的驚險故事。
王慶祥、穆寧兩位軍旅演員首次聯手創作銀幕英雄形象。太行山、打東洋,一段真實歷史承載難忘的同志情、戰友情。
20.《戰斗里成長》
《戰斗里成長》是1957年,嚴寄洲孫民導演,田丹、李健主演的電影。
《戰斗里成長》講述了石頭幼年時爺爺被地主逼死,父親趙鐵柱報仇後出逃,石頭避居他鄉,但多年後被仇人認出,只得投奔八路軍,營長恰好是他父親,但已改名,二人互不相識。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⑸ 速度!跪求~紅色經典電影的精彩段落!!好的追加100!
哦,冰山上的來客很經典的
不過董存瑞那個大概會容易點···
⑹ 電影建國大業有描寫一個片段和觀後感300字
提供兩遍,自己選吧!
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電影《建國大業》在毛主席的庄嚴宣告中結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奮的場景,在腦海里久久回盪,揮之不去。
影片以抗戰勝利至建國前夕為背景,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重慶談判、雙十協定、校場口事件、遼沈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定都北平、政治協商會議、開國大典等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現,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宋慶齡、張瀾、李濟深、沈鈞儒、何香凝等民主愛國人士紛紛登場,彷彿把我們帶到那個艱難而又催人振奮的歲月中,去追憶那段歷史,緬懷遠去的革命先輩。
電影以毛澤東、周恩來赴重慶談判的飛機上拉開序幕。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各階級、各黨派、廣大人民群眾反戰情緒高漲。於是,在民主愛國人士張瀾等人的斡旋下,毛澤東代表的共產黨與蔣介石代表的國民黨拉開了重慶談判的序幕。為了表示誠意,中國共產黨主動放棄了部分佔領的解放區,然而,國民黨卻絲毫沒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驅趕民主黨派,逐漸走向了軍政府獨裁統治的滅亡之路。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展開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殺,一大批愛國民主人士遭到殺害。此舉遭到了以共產黨為首的各黨派的強烈反對。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一幕戲中,馮將軍大白天手持白燈籠闖入蔣介石的府第,要求見蔣介石,被拒絕後。馮將軍義憤填膺的說:「這個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見。」足以看出當時的時局是多麼的恐怖,而馮將軍也遭到國民黨特務的殺害。
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人通過建立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獲得了全中國人民群眾的支持,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李公朴、聞一多為代表的革命人士為了政協會議的召開,奉獻了一切,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最讓人難忘的鏡頭是,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後,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革命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的消息,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於是,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觀眾的眼睛似乎也在這一刻濕潤了,多麼艱難的歷程啊。
解放上海,解放軍戰士打仗累了,沒有占民宅,集體整齊的睡在馬路上。宋慶齡看到了,看到了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會勝利。這就是我們最親愛的人——中國人民解放軍。
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庄嚴的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一個嶄新的國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台灣那邊,落寞的是蔣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現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立六十周年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回憶那段歷史,追憶那段歷程,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並由衷地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人們幸福安康。
二、
經過千辛萬苦搞到票,然後聚精會神地看完了一票難求的國慶60周年獻禮大片《建國大業》。《建國大業》這部影片,集中反應了自1945年抗戰勝利國共兩黨重慶談判,一直到新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五年間的風雲變幻,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建國大業》充分利用了電影蒙太奇手法將重大歷史事件進行宏觀和微觀間切換,增強了影片的歷史真實感和內容上的厚實感。同時,還用虛實相映的手法表述歷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達到再現歷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過聞一多演講來展示,聞一多及後來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則以畫面來展現。又如用寫意的戰爭場面來烘托建國的艱辛。同時,以大量的鏡頭展現民主黨派、民主人士為民主建國做出的努力和犧牲,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敵機轟炸西柏坡x住處未爆炸的炸彈這一細節,給人以驚心動魄的歷史真實感。影片的重點,是國共兩黨的實力如何從勢均力敵、針鋒相對,到最後共產黨技高一籌,三大戰役的決定性勝利讓歷史的天平終於傾向在共產黨一邊,中國的歷史從此改變了前進的方向。
電影的場景設計和敘事角度有大有小,最喜歡兩個場景:一是北平機場,萬人喜迎毛澤東和老紅軍戰士的聲嘶力竭的場面,令現場觀眾百感交集,不禁涌動起對建立共和國的無數先輩的敬仰情懷。二是蔣經國前往上海督導經濟,直面譴責孔家才是讓黨國身處危難的蛀蟲,回到南京時父親蔣介石卻對他說「不反亡國,反則亡黨」的言語,一番時局的忠告帶走了經國的銳氣,這或許是對多年之後的台灣主政人物的一種性格鋪墊和詮釋吧。據說蔣經國在深刻反思敗走台島的教訓,啟動肅貪和黨建轉型改革,嘔心瀝血、勵精圖治的將台灣帶上「亞洲四小龍」的地位,親手實現了政治解嚴(將台灣帶入民主時代),集其大成的功業在他之後的新台灣,未見在政治境界及領導效能上超越蔣經國的新典範。蔣經國「與時推移的改善及修正的性格」,註定這位奇跡經濟的締造者最終心力憔悴嘔血而亡的悲愴宿命。因此我認為,影片中陳坤的扮相與我心目中的蔣經國最為吻合。片中對徵集到國旗、國歌作品的選用過程,猶如生動的教學片,更讓人增長了不少知識。
看完《建國大業》,如果你非要問我,誰演的最好?我說是張國立。可能在一些人心裡,張國立電視劇演的多了,沒有那些「電影明星」們更有銀幕范兒。其實錯了,他是真正有多大舞台能擔多大戲的人,蔣介石,這個份量特別重的角色,被他擔起來了,擔得漂亮。
當然從外形上來說,張國立無論是從長相上還是身材,都跟蔣介石「不像」得太厲害。但是張國立沒走「形似」,甚至於沒去追求「神似」,他是在演蔣介石的心,把內心吃透了,打通了血脈去演,這個就很厲害。所以蔣介石的第一個鏡頭一出來,我就閉嘴了,那種融會貫通的精神氣質,已經遠遠超過了演技的范疇。需要再提一句的是,張國立刻畫人物用的是「春秋筆法」,不顯山不露水的,很多好東西要是不仔細看,一不留神就過去了。
共產黨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如今許多影視作品塑造的英雄給很多人一種印象,共產黨大都是些沒文化,被地主老財逼迫無路可走,才入伍參加革命的土包子,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從《建國大業》一片來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調始終灌注整部影片,當時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產黨陣營,這也是政治協商制度誕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證。相比之下,另一陣營的國民黨,派系紛爭內耗,一黨獨攬,自挖牆腳,眾親叛離,諸如蔣經國、白崇禧等經世之才的一度無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然而,這部影片也存在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首先是劇本的粗糙。作為一劇之本,可以看得出,劇作者試圖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集中將五年間的大大小小事件做一全面而詳盡地描述,終因功力不夠,而顯得結構凌亂、內容龐雜,頭緒錯綜復雜,人物刻畫不是很到位。
其次是導演的問題。這是一部國慶獻禮片,擔綱導演的是好像從來沒有獨立導過電影的、負責電影事業的高級官員,為了保險起見,又拉了另外一位導演過很多片子的導演。但對於一個劇本先天不足的影片,導演再有號召力,也無濟於事。盡管場面做得很大,氣勢上很雄偉,但描寫戰爭無非就是行軍、長鏡頭、多弄幾處炸點,動不動就是航拍,電腦三維動畫,雖是群星雲集,但仍舊掩蓋不住影片的整體蒼白。
第三個要說的是攝影問題。片中出現眾多開會的大場面,這是一般導演最為頭疼的,因為場景單調不容易調度。而本片的導演及攝影師或許為了照顧眾多明星的檔期,根本就沒考慮拍得再細些,幾乎都是全景、中景等幾組鏡頭,場面有了,但效果上就顯得雷同了。
第四個要說的是剪輯的問題。可能還是因為劇本的原因,內容上的凌亂表現在剪輯上顯得有些捉襟見肘,太跳躍的手法有點模仿美國大片的意思,以對白或音樂的先入作為場景轉換的套路,也顯得有些老套了。黑白與彩色色調之間的轉換也都過時很久了。
總之,這部片子作為主旋律的國慶大片,看了也就看了,不看也不是個損失。它沒有早年間《開國大典》拍得精緻,當然,想看明星們是如何在一部影片里集中露下小臉的,看看也挺有意思。
⑺ 請大家推薦一個最喜歡的革命題材影視作品
我最愛看的革命影視作品是《進京時一件好衣服都沒有》。
主要內容是;毛主席在1949年進了北京城,他還讓張讕先生找件好些的衣服換上,而李銀橋在毛主席所有的家當中找不出一件好些的衣服。毛主席就硬是穿了一件補丁衣服見了很多知名人士,受到了各位民主人士的尊敬。
我最喜歡的片段就是毛主席進京的時候沒有一件好些的衣服,還受到了尊敬。內容是;1994年的時候。毛主席進了北京城,曾在香山雙清別墅接待各民主黨派負責人和各界代表,知名人士,他在見張瀾前,吩咐衛士李銀橋說;張瀾先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了不少貢獻,我們要尊敬老先生,你幫我找件好些的衣服換上;。然而,李銀橋在毛澤東的家當中翻了又翻,找了又找,挑不出一件好些的衣服,就這樣,他硬是穿著補丁衣服見了許多知名人士,受到了各位民主人士的尊敬。
毛主席的勤儉節約值得我們學習,他並不是經濟不好,而是他有一個好習慣,是值得我們學習。
⑻ 求紅色經典的精彩片段和好句子,做摘記用的,急急急!
1. 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用生命點燃未來。「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壯麗的事業,激勵著我們繼往開來。光榮啊,中國共青團!母親用共產主義為我們命名,我們開創新的世界。」當我們戴著光芒四射的團徽,站在火紅的團旗下,高唱我們自己的團歌,心中怎能不為之激動,怎能不為之驕傲,怎能不為之自豪!「愛國,愛黨,愛人民,愛家鄉」這個堅定的信念在我們腦海中回盪!
2. 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到以服務祖國需要為樂的王傑,從自學成材的張海迪到科技創新的秦文貴,從11名「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到我們身邊的每一位青年星火科技帶頭人,他們在人民利益的大廈上添磚加瓦,他們以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為新時期廣大青年實踐「三個代表」「以德治市」樹起了標桿!正是他們在黨的旗幟的指引下,和千百條各戰線上的青年模範一起,演繹了一幕幕驚天地、泣鬼神的青春活劇,譜寫了一曲曲壯麗雄渾的青春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