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國產老電影拍攝成本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國產老電影拍攝成本

發布時間: 2023-08-07 04:16:18

❶ 電影《這么多年》投資多少錢拍攝的

《這么多年》電影是由北京文化、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社、北京天譯恆通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范冰冰工作室等多家公司共同投資製作的。據公開資料顯示,該電者大影的製作預算大概在5000萬-6000萬元人民幣之間,具體數字並沒有被正式公布。之所以該電影需要這么大的預算,一方面是因為它的主演都是知名首大演員,成本較高,例如主角毛俊傑由范冰者嫌豎冰飾演,而另外一些演員也都有自己的商業價值;另一方面是因為該電影的製作精良,從取景到攝影、音樂、後期製作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這些要求都需要相應的資金投入。綜上所述,雖然沒有官方的數據,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么多年》電影的製作預算在5000萬-6000萬元人民幣之間。

❷ 拍一部電影要多少成本!

拍電影的投資是個不確定值,它大概分了以下幾種。
第一:劇本投資,這個多少錢呢?真的不好說,有些製片人一個腦洞,隨便弄弄就成劇本了,這樣的很多,比如微電影,抖音小視頻,小品,自編舞台劇………有些非常貴,並且形成了品牌,形成了潮流…比如金庸小說改編電影,古龍小說改編…魔界三部曲,三體……這類電影劇本花費普遍較高…
所以,這類花費(0∽∞)當然,所謂的無窮大也是個比喻,其實幾百萬美金就頂了天,只是說知識無價。
第二:道具,服裝,場地…投資
這類投資花費也是(0∽∞)同理,這個無窮大也是個比喻……比如你拍古裝,要求真實…真去弄一大堆真古董…什麼價值幾千萬的金縷衣,什麼價值幾千萬的古劍,什麼價值幾十個億的一推青花瓷……結果弄來的古董價值幾千億…租借一年的費用幾百億,不小心打碎的古董幾個億………這玩意兒真沒法計算…
第三:演員費
這類投資差距也超級大,找不出名的,人家倒貼都行,找明星…幾千萬花費都不奇怪…
第四類:宣傳費…
所以…有些大學生,扣扣搜搜幾百塊,拍了個極品微電影,有些大學生,大大方方花了幾萬,拍了個精品電影,有些大製作公司,花了幾個億,拍了個寂寞…
電影的水,很深,並不是一個只拼技術的地方,也不是只拼資金的地方。
作為電影的製作方,情商,智商,資金,渠道…是標配。(我不是搞電影的,瞎說的,別當真)

❸ 中國電影製作成本詳細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鍵空廳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稿隱用或1/2的拍攝費用。

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製作電影。小成本電影基本在1000萬人民幣以下,中型製作電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萬人民幣左右,大制虧攜作電影成本在8000萬元以上。

國產小成本電影代表作《失戀33天》(約9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國產中型製作電影代表作《人在_途之泰_》(約3000-40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好萊塢大製作電影代表作《阿凡達》(約6億美元,不含宣傳費用)。



(3)國產老電影拍攝成本擴展閱讀:

剪輯技巧

1、切入切出

這是電影中最常用的一種鏡頭轉換方法。即是不加技巧地從上一鏡頭結束直接轉化到下一個鏡頭開始,中間毫無間隙。稱為切。

2、淡出淡入

也稱電影畫面的漸隱、漸顯。畫面逐漸變暗,最後完全隱沒,這種方法叫做淡出或叫漸隱。相反,畫面逐漸由暗變亮,最後完全清晰,這個鏡頭叫做淡入,也叫做漸顯。

3、劃入劃出

也是電影中鏡頭轉換的一種技巧。有時用一條明晰的直線,有時用一條波浪型的線等從畫面邊緣開始直、橫、斜地將畫面抹去,叫劃出。代之以下一個畫面,叫劃入。


❹ 拍一部低成本電影要多少錢

小成本電影是指不需要請大明星,在演員、場面、服裝、效果等方面有額外支出,所需資金僅限維持正常製作、發行的電影。就創作意圖而言,有的為了滿足特定人群的觀影需求、有的為了表達人生體驗、有的試圖探索出新的電影表達方式,因此小成本電影較「大片」更具多樣性。

一部低成本電影目前大概都在3000萬左右。像2016年10月上映《驢得水》劇情/喜劇,成本不足1000萬,票房1.72億,回報率高達600%+,成為16年收益率最高的電影。主要集中在劇情、喜劇類的電影。這樣的電影在國內市場容易出爆款。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距離財富自由,我們只差留言區一個機遇!!

❺ 80年代至90年代香港電影的製作成本是多少錢

這個時候投資基本上在200-300萬,高一點500-600,不過當時這個價位已經很高了,所以有的影片為了提高知名度說投資過千萬,現在貴的主要原因是後期製作,和膠片質量多比以前貴,例如有的後期製作一個特技要花掉100萬(我也不知道為何如此昂貴),3D技術膠片等。那個時候票房高的業績兩三千萬,連續好多年穩居票房第一位的基本上就是王晶和周星馳的組合,前十位有幾個都是周星馳的喜劇片,後來他那種無厘頭就不行了,香港電影也很低迷,後來劉偉強的無間道問世,香港電影慢慢有了深度,我們觀眾的欣賞水平也跟著提高了,90年代初的藝人一般收入都不高(按照現在的水平),每年第一的基本上是張學友,前十位每年都有成龍,劉德華周潤發等,而第一的張學友最高也不過一個億多,主要還是唱片的利潤,後來成龍周潤發等到了好萊塢就不一樣了,據說當年的尖峰時刻2,管分紅成龍就得了3000萬美元,所以其他的港星這個時候沒有可比性了,綜上當時一般投資較低,還算了演員的片酬。

❻ 現在中國電影的票房到底怎麼分成 中國大製作電影的實際成本是多少

1994年,為改變電影市場的蕭條局面,時任中影公司總經理的吳孟辰向電影局提議以國際通行的票房分賬形式,進口最新的一流外國影片,以發行的收入扶持老、少、邊、窮地區電影事業。1994年底,廣電部電影局批准了這個建議,提出每年可以進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表現當代電影成就」的影片。於是有人將這10部影片稱為「10部大片」,大片的名稱也因此而流傳開來。參照國際通行的票房分賬形式,進口大片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製片方35%,發行方17%,放映方48%。為了迅速佔領中國市場,進口大片的製片方還承擔了宣傳的費用。盡管這樣的分賬比例似乎對製片方較為不利,但後來的事實證明,國外尤其是美國製片方依舊從中國的市場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中影公司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雖然進口影片的數量有限,但在進口速度上絕不落後。據介紹,無論哪一國家生產的最新影片,我們的購片人員都可以在影片尚未公映之前看到,選定後立刻以快件送回國內。據說,中影公司負責海外選片的6個人每年至少要看1050多部片子,然後從中精選100多部送審,最後確定進口10部分帳大片。

由於進口大片的巨額利潤,國內一直有打破大片壟斷的呼聲。對此,國家電影局有關負責人指出,中影獨家擁有進口外國影片的權利,這是國家賦予的,是體現國家利益的,這方面不會有松動的餘地。

中國大片成本:
一,大製作。處在金字塔尖的每年只有3~5部的所謂「國產大片」,投資億元以上。如《神話》《七劍》《情癲大聖》《夜宴》均投資超過一億,而《無極》、《滿城盡待黃金甲》更是號稱投資3億以上。這些影片在特徵上與賈斯廷•懷亞特提出的好萊塢的「高概念」電影基本相同:大明星,大導演,大投入,大製作。這一陣營的影片數量雖少,但國產片的票房中卻可接近一半的份額。而它們也是中國電影海外銷售的主力。

二,中製作。中等製作的影片投資大約在1000萬~5000萬之間,每年在這個區間的影片通常不到10部。

三,小製作。小製作還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為製作成本在1000以下,400萬以上的影片,票房目標為100~1000萬,數量在20部左右。第二層次的影片製作成本則在150萬~300萬左右,占電影總量的85%左右。這些影片只是小部分進入了院線放映,票房產出微薄,有的影片進入院線短暫排檔完全是為了獲得較高的音像版權銷售價格,還有的影片則是小規模,分區域上映。而相當部分影片的主要市場是電視播映和音像產品。少數獲獎的藝術片通過出售海外部分地區版權,能夠獲得一定補償。其中相當部分影片則根本沒有進入流通渠道。

因此,在此種形勢之下,探討低成本電影對於了解和改善中國電影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們沒有理由忽視占總產量比重如此之高的低成本電影,以及背後的那些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