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老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全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全

發布時間: 2023-06-27 15:23:19

1. 《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部影片是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拍攝於1947年,雲集了當年紅極一時的明星,如白楊、陶金、舒綉文、上官雲珠等。影片在1947年10月在上海公映後反應極為熱烈,出現「成千萬人引頸翹望,成千萬人踩進戲院大門」的壯觀景象。影片連映3個多月,創下解放前國產片的最高上座紀錄。觀眾的人數達70多萬人,佔全市人口的14.39%,即上海市無論老幼貧富,平均每7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看過此片。這樣的成績就是當年的好萊塢大片《出水芙蓉》也無法與之比肩的。劇作家田漢曾評論道:「在中國電影界今天這樣貧弱簡陋的物質條件下,而有這樣的成就,算是電影工作者最高的成就了。」好萊塢華裔攝影師黃宗沾更贊道:「這是我所看到的國產片中最好的一部。」

影片《一江春水向東流》分為《八年離亂》和《天亮前後》上下兩集,將抗日戰爭前後十多年的歷史濃縮在一個普通的平民家庭里,通過這個家庭破碎的生活和情感的悲歡離合細膩地刻畫出當時的社會景況。該片融合了經典大片所具備的一切成功元素:宏大的歷史背景,曲折的人物命運,深刻的人性洞悉,嚴密的敘事結構,強大的演員陣容……,影片中四大主角張忠良、素芬、王麗珍、何文艷齊聚舞會的一出戲更是被當作教學的典範,在各影視學院的課堂上一講再講。

在這個夏天,好萊塢的大片依舊接踵而至,我們在爭睹完《史密斯行動》、《世界大戰》之後,不妨在涼夏夜晚走進中央數字電視《懷舊經典》頻道的「露天電影院」,看一看這部藝術成就非凡的老電影,體驗過去歲月中的輝煌,相信那是非同一般的感受。

《一江春水向東流》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2Vl6qXSvwQe4t7jTaiXARw

?pwd=oe7c 提取碼:oe7c

2. 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劇情介紹

淮劇《一江春水向東流》改編於20世紀中國經典電影,故事深刻的現實主義帶來的魅力至今仍閃現著光芒。
此劇通過張忠良從一個熱血青年直至走向沉淪的這一過程,揭示了人在命運軌跡中的不斷選擇,故事可看性很強。
張忠良原為上海某職工夜校的一名教師, 「淞滬抗戰」時,他帶領著「上海抗日宣傳抗日、募集錢款,當十九路軍撤離戰場時,又毅然告別年邁的母親和新婚的妻子,要前線抗日。此時正遇同窗好友王麗珍,麗珍邀忠良一起去陪都重慶避難,尋找機會發展事業。遭到一腔報國熱情的張忠良斷然拒絕,二人分道揚鑣各奔東西。然而,隨著「國軍」的節節散退,歷盡磨難、潦倒不堪的張抵達「陪都」重慶沿街行乞之時,不期遇見昔日的同窗好友麗珍。
王公館一派燈火輝煌,映照著光彩嫵媚的王麗珍,審時度勢婉言相勸,款款柔情 ,時沒茄而帶嗔含怨,時而循循善誘,終於面對冷酷的現實,飽嘗艱辛的張忠良放棄了曾經的抱負理想,依附於麗珍,對人生做了另番擇抉,由此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抗戰勝利後,已成為「新權貴」的張忠良搖身一變,又成了「國民政府」派往上海的「接受大員」、自以為「憑著自己的奮斗終於有了今天枯游察,「躊躇滿磨畝志」的張忠良榮歸故里,風光無限。但他也有剪不斷理還亂的煩惱。
他舍不下使他脫離困苦躋身上流社會,榮華風光的嫵媚又柔情的麗珍,擺脫不了何文艷的糾纏,又愧對淪為女傭的結發之妻素芬……
麗珍又豈能容下這樣一個背叛自己,到上海瞞著自己接收個何文艷,一片深情輕拋,一腔心血空耗,她反手給了張忠良下記響亮的耳光頭也不回地走下台去。
素芬苦等八年盼回不認結發之妻的張忠良,悲憤地投了黃浦江,張忠良飲彈自盡。
本劇,給人們留下了人生、命運、成敗的深層思索。

3. 請介紹下,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謝謝

[1947]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江春水向東流

故事片(上集《八年離亂》、下集《天亮前後》,黑白)。
昆侖影業公司1947年攝制。

編導: 蔡楚生、鄭君里
攝影顧問: 吳蔚雲
攝影:朱今明

扮演者 劇中人
白 楊 素 芬
陶 金 張忠良
吳 茵 婆 婆
舒綉文 王麗珍
上官雲珠 何文艷
周伯勛 龐浩公

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 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感情日 增,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 ,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 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素芬則和 婆婆、孩子回到家鄉居住。忠良在南 京險遭敵人槍殺,後又被敵人俘虜, 備嘗艱辛。家鄉淪陷後,忠良的弟弟 忠民及其在鄉村小學的同事婉華,加 入了游擊隊;老父被敵人弔死;素芬 帶著孩子和婆婆仍逃回上海。素芬進 難民收容所服務,悉心照管孤兒。忠 良逃出日軍的魔掌後,輾轉抵達重慶 ,舉目無親,流落街頭,他去求助於 在戰前已認識的交際花王麗珍。她為 忠良在乾爸龐浩公開設的公司里謀得 一職。最初,忠良對公司的一切陋習 極為反感,但在王麗珍的引誘和奢侈 生活的腐蝕下,逐漸隨波逐流,終至 與王麗珍同居,當上龐浩公的私人秘 書,周旋於商人掮客之間,成了投機 老手。素芬則日夜思念羈旅在外的丈 夫,婆婆又呻吟於病榻,全家擠在一 個殘破不堪的曬台閣樓,忍受著煎熬 。不久,難民收容所因日軍強占而結 束。素芬與婆婆為生活所迫,隨著貧 民群眾,頂著朔風去封鎖區販米,為 日軍發現後被驅入水塘監禁,歷盡千 辛萬苦。抗戰勝利後,張忠良回到上 海,住在王麗珍的表姐何文艷家裡, 又與何文艷勾搭成奸。這時,素芬為 生活所迫,去何家幫佣。一日,何文 艷舉行家宴,忠良和王麗珍翩然起舞 。當素芬認出忠良時,一陣心酸,不 禁失手打落杯盤,四座嘩然。素芬從 混亂中逃出。翌晨回家,接忠民來信 ,喜報已與婉華結婚,在根據地工作 ,並向兄嫂祝福。素芬讀信,泣不成 聲,始把實情稟告婆婆。老母憤極, 即攜素芬母子來找忠良。老母聲淚俱 下,力勸忠良不應喜新厭舊。驀地, 王麗珍從樓上直沖下來,猛摑忠良耳 光,極盡撒潑之能事。忠良懾於銀威 ,唯唯諾諾,不敢吭聲。素芬在絕望 中奔至江邊,縱身投進了黃浦江。老 母坐在江邊號啕痛哭,一江春水向東 流去,愁不盡,恨無休。

4. 關於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評論

《一江春水向東流》(2004)新版評論
觀眾直指《一江春水向東流》軟肋

2005-5-24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本報訊(記者伍翩翩)明晚,30集電視劇《一江春水向東流》將落下帷幕。這部由無數大腕聯袂打造的「經典重拍」,雖取得了不俗的收視率,但隨著故事的推進,觀眾最初的新鮮感逐漸變弱,和電影版相比的一些不足也漸漸浮出水面。據了解,觀眾的不滿主要集中在劇情、人物、結局等幾點,而製片方也分別做出了解釋。故事太拖沓

觀眾:電影分為《八年離亂》和《天亮前後》兩集。而電視劇變成30集,新添的很多都是無效情節。比如張忠良和素芬的愛情前傳,以及兩人離亂過程中的社會畫卷等,顯得非常拖沓。

製片方:電視劇時間長,肯定要在原著基礎上增加內容。張忠良和素芬在老家的情節,是為人物後來的改變及命運發展做鋪墊。關系太混亂

觀眾:新增角色吳家祺身上延續出了多條感情線,妓女這個新人物和他的感情又形成新的三角關系。過多的三角戀,讓一切都顯得不合常理和庸俗化。

製作方:吳家祺這個人物是用來和張忠良做對比的,這樣更有戲劇效果。而他身上的幾段情,也讓整個故事的發展更合理、豐滿。結局太殘酷

觀眾:電影的結尾處,素芬在絕望中投江自殺,悲劇性很震撼。而電視劇為了增強悲劇的力量,幾乎所有主角都以死亡收場。死太多人並不能增強悲劇氛圍,反而讓人感覺不真實,顯得血腥殘酷不人性化。

製片方:結局曾經討論過很多次,最終決定和電影有很大不同,除了更具震撼力之外,劇情的發展也推動他們的命運不得不

重慶晚報評論:《一江春水向東流》對比批判

2005-5-20 重慶晚報

經典改編難上加難,對比58年前的電影版和今天的電視版,「兩江春水」無論從人物關系、劇情線索、美學風格和主題挖掘上都有著明顯的區別,這也是新版被今天的觀眾屢屢詬病之處。故事:發大水了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分為《八年離亂》和《天亮前後》上下兩集。而電視劇則變成30集,近20個小時的故事空間里,添加了大量的新編內容。

批判:事實上,新浪相關專題評論中70%以上的批評,很大一部分是直指這些大量無用或者無效的情節。比如張忠良和素芬的愛情前傳,以及兩人離亂過程中的社會畫卷和圖景等,顯得非常拖沓緩慢。人物:關系亂了

吳家祺是一位在原著中沒有提及的角色,他愛上了素芬。製作方表示,這個人物是用來和張忠良做對比的。另外,妓女紫綸等也是新的人物,她對吳家祺的感情又形成新的三角關系。

批判:人物關系的復雜化是電影拉長成電視劇的一大常見手法,但部分觀眾認為,這樣做是輕率的。特別是過多的三角戀,讓一切都顯得不合常理和庸俗化。結局:全都死了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最催人淚下的一幕就是電影的尾聲,素芬在絕望中投江自殺……而在電視劇中,不僅素芬自殺而死,張忠良得罪了黑勢力被殺,王麗珍在生活無望中自盡,吳三公子同樣選擇自殺,紫綸則被害死。

批判:觀眾指出,悲劇的力量和呈現方式不是以死多少人來衡量,而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因此,毀滅性的死亡不僅不真實,更顯得作品像個屠宰場,很不人性化。演員:感覺錯了

電影版張忠良由陶金飾演,電視劇版由胡軍飾演。電影中,當年舒綉文非常准確地把握了交際花王麗珍自私刁鑽、放浪驕縱的本性,而在電視劇版中劉嘉玲演這個角色。白楊在電影中塑造了傳統端莊的素芬,電視劇由袁詠儀飾演。

批判:在演員方面是爭議最大的,許多觀眾指責投資方片面追求明星效應,他們認為胡軍本身很粗豪,不適合張忠良的文弱;袁詠儀很硬朗,不適合素芬的溫婉感;而劉嘉玲則將王麗珍演得太正面。

一江春水向東流 (1947)(影片)
從《一江春水向東流》探討經典改編問題

2005-5-19 東方網-文匯報

根據同名影片改編的電視連續劇《一江春水向東流》正在播放,短短十天,該劇收視率從2.5%逐漸上升到平均的5%,上周末更是飆升到6.7%,穩居收視率前三位。日前,本報與上影集團共同舉行座談會,就經典作品如何改編為適合現代觀眾的電視劇,邀請專家研討。

電視劇熱改老電影

近來,根據經典老電影改編的電視連續劇漸成熒屏風潮,《小兵張嘎》、《林海雪原》、《苦菜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早春兩月》、《野火春風斗古城》……攜著老電影的光環,這些連續劇還未宣傳已經吸引了觀眾的注意。然而這股風潮難免魚龍混雜。如何認識老電影的再生價值,改編經典應當怎樣進行再創作,成為業內人士和觀眾關注的課題。

改編要「老根結新芽」

上映於1948年的《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上海電影的經典,不僅在當時創造了最高票房,而且歷經半個世紀,依然打動著無數觀眾的心。與會者一致認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左翼電影,不僅給中國電影創造了一個里程碑,也給這座城市留下了一批極其珍貴具有品牌效應的文化資源。在傳媒高度發達的今天,用電視連續劇的形式重新演繹這個經典故事,不僅為經典提供了一個更大的傳播平台,也為上海影視產業的發展找到了一個新的資源。

將原先不足3小時的電影改編為30集的電視連續劇,電視劇《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成功首先在於把握住了原作的魂。發端於八年抗戰的《一江春水向東流》之所以成為歷經時間考驗的經典,是因為當年的電影藝術家們觸摸到了戰爭與人性、社會與人性的永恆命題。改編電視劇是「在老根上結新芽」,根就是原作的價值判斷和道德情感。與會者都談到,電視劇沒有偏離原作的精神和藝術精華,既完整表現了主人公張忠良的轉變歷程,又創造性地在原著的脈絡中發展出了新的人物和新的命運糾葛,使得整個故事更符合電視連續劇的樣式要求。

改編經典要慎重

與會者在座談中特別強調,經典的改編需要特別慎重。最近,把經典影片改編為電視劇正漸成業界潮流,但在觀眾中褒貶不一,有的甚至引起觀眾的反感。創作者應該對原作抱著虔誠,在准確傳承原作靈魂、精細解讀原作藝術成就的基礎上展開想像,合理發展人物命運,豐滿人物性格。對當下如何改編好經典,這種嚴謹的改編態度,才是創造性的改編態度。

重慶晚報評論:《一江春水向東流》對比批判

2005-5-20 重慶晚報

經典改編難上加難,對比58年前的電影版和今天的電視版,「兩江春水」無論從人物關系、劇情線索、美學風格和主題挖掘上都有著明顯的區別,這也是新版被今天的觀眾屢屢詬病之處。故事:發大水了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分為《八年離亂》和《天亮前後》上下兩集。而電視劇則變成30集,近20個小時的故事空間里,添加了大量的新編內容。

批判:事實上,新浪相關專題評論中70%以上的批評,很大一部分是直指這些大量無用或者無效的情節。比如張忠良和素芬的愛情前傳,以及兩人離亂過程中的社會畫卷和圖景等,顯得非常拖沓緩慢。人物:關系亂了

吳家祺是一位在原著中沒有提及的角色,他愛上了素芬。製作方表示,這個人物是用來和張忠良做對比的。另外,妓女紫綸等也是新的人物,她對吳家祺的感情又形成新的三角關系。

批判:人物關系的復雜化是電影拉長成電視劇的一大常見手法,但部分觀眾認為,這樣做是輕率的。特別是過多的三角戀,讓一切都顯得不合常理和庸俗化。結局:全都死了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最催人淚下的一幕就是電影的尾聲,素芬在絕望中投江自殺……而在電視劇中,不僅素芬自殺而死,張忠良得罪了黑勢力被殺,王麗珍在生活無望中自盡,吳三公子同樣選擇自殺,紫綸則被害死。

批判:觀眾指出,悲劇的力量和呈現方式不是以死多少人來衡量,而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因此,毀滅性的死亡不僅不真實,更顯得作品像個屠宰場,很不人性化。演員:感覺錯了

電影版張忠良由陶金飾演,電視劇版由胡軍飾演。電影中,當年舒綉文非常准確地把握了交際花王麗珍自私刁鑽、放浪驕縱的本性,而在電視劇版中劉嘉玲演這個角色。白楊在電影中塑造了傳統端莊的素芬,電視劇由袁詠儀飾演。

批判:在演員方面是爭議最大的,許多觀眾指責投資方片面追求明星效應,他們認為胡軍本身很粗豪,不適合張忠良的文弱;袁詠儀很硬朗,不適合素芬的溫婉感;而劉嘉玲則將王麗珍演得太正面。

5. 老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具體講的什麼

影片《一江春水向東流》分為《八年離亂》和《天亮前後》上下兩集,將抗日戰爭前後十多年的歷史濃縮在一個普通的平民家庭里,通過這個家庭破碎的生活和情感的悲歡離合細膩地刻畫出當時的社會景況。該片融合了經典大片所具備的一切成功元素:宏大的歷史背景,曲折的人物命運,深刻的人性洞悉,嚴密的敘事結構,強大的演員陣容……,影片中四大主角張忠良、素芬、王麗珍、何文艷齊聚舞會的一出戲更是被當作教學的典範,在各影視學院的課堂上一講再講。
1947年 第一部史詩片《一江春水向東流》

現實主義奠基人蔡楚生

柯靈曾經指出過,「鄭正秋逝世表示了電影史一章的結束,而蔡楚生的崛起象徵另一章的開頭。」蔡楚生在中國電影史上開始了現實主義風格的創作,他的作品在關照普通人感情的同時,又能上升到民族情懷的高度,所以才會在三四十年代的舊中國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觀影熱潮。這種對商業與藝術、理性與感性的兼顧,恐怕是最值得當代的中國影人借鑒的
電影這東西最難得的是做到令雅者見雅,俗者見俗,在中國,怕也只有蔡公一人做到過。舊中國四部票房神話,蔡公就佔了3部,即《都會的早晨》、《漁光曲》和《一江春水向東流》,另外一部為其恩師鄭正秋的《姊妹花》。《漁光曲》當時的贊譽是「人活80歲罕見,片映80天絕無」。《一江春水向東流》更是連映3月,觀眾近80萬人次。蔡公善於講苦情戲,且還做到既對得起時代的真相,更能與民眾的呼聲相回應。這種悲情路線,在80年代末期,首部室內劇《渴望》重又將其推向高峰,只是對現實的拷問已不如蔡公那般血淚交織,並力透紙背。蔡公強調電影的人民性,電影是一群人在創作,就得為更大的一群人去服務,為他們最基本的感情和渴望服務,《一江春水向東流》就是和民眾患著同樣極為緊迫的疼痛。蔡公的敘事從古典章回小說中得其精髓,幾條線索在張忠良身上得以糾結,平仄有致地勾勒出抗日前後,上海各階層人等的眾生相。在蒙太奇運用上,又從古詩詞中吸引營養,賦、比、興手法俯拾皆是。伴著「月亮彎彎照九州」的歌聲,張忠良投入王麗珍的懷抱,而素芬卻在苦苦地思戀丈夫。國仇家恨,在薄倖和持守間得以抒發,怎不令人潸然淚下。現在的中國電影,已舍棄了濃墨重彩的悲歡離合,只有在電視劇里,還能依稀可見這種民俗化的景觀。而電影不是成為純個人表達的工具,就是純而又純的感官盛宴。鮮有電影能在關照人情的同時,又能上升到民族情懷的高度上來。

6. 求《一江春水向東流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百度網盤高清資源在線觀看,蔡楚生導演的

鏈接:

提取碼:i7qw
《一江春水向東流一江春水向東流》
導演:蔡楚生、鄭君里
編劇:蔡楚生、鄭君里
主演:白楊、陶金、舒綉文、上官雲珠、吳茵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47(中國大陸)、2017-10-27(中國大陸重映)
片長:192分鍾
又名:TheSpringRiverFlowsEast
一九三零年代的上海順和紗廠,女工素芬(白楊飾)與婦女補習學校教員張忠良(陶金飾)喜結連理。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素芬誕下一子。忠良為子取名抗生後不久,便加入救護隊離開上海,並機智地在南京大屠殺中倖存下來。一九三八年,忠良母(吳茵飾)帶素芬和抗生回到丹陽鄉下。但是鄉下也不太平,忠良弟忠民(高正飾)不肯做走狗,上山打起了游擊。一九四零年,侵略者弔死了忠良父。素芬只得背子隨婆回到上海,以對忠良的思念和期盼為支撐,在苦難中掙扎求生。一九四一年,被俘後成功逃脫的忠良輾轉到達重慶,困苦中只得投靠故交王麗珍(舒綉文飾),並慢慢被墮落的物質生活所引誘,開始迷失自己。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忠良和麗珍先後回到上海,住進麗珍表姐何文艷(上官雲珠飾)家。就在忠良與文艷廝混時,走投無路的素芬歪打正著被招入文艷家幫佣……


7. 以冀中抗日斗爭為背景的老電影都發生在什麼地方

40年代的經典抗日影片
1.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忠良在南京險遭敵人槍殺,後又被敵人俘虜,備嘗艱辛。家鄉淪陷後,忠良的弟弟忠民及其在鄉村小學的同事婉華加入了游擊隊;老父被敵人弔死;素芬帶著孩子和婆婆逃回上海。素芬進難民收容所服務,悉心照管孤兒。 2.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年) 電影內容:女學生江玲玉在上海某大學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後,玲玉不顧姨母和表兄周家榮的阻止,毅然參加救亡演劇隊,沿京滬線宣傳抗日。不久,她與同隊青年音樂家高禮彬相愛。抗戰勝利後,玲玉與禮彬成婚。 3、地道戰(1965年) 電影內容:1942年,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盪」。當地高家莊群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及時應變,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幾家相通的多口地道。某夜,黑風口據點的日軍偷襲高家莊,高老忠為敲鍾報警獻出了生命,地道遭到破壞,幸虧區長趙平原帶領游擊隊和民兵及時趕到,群眾倖免於難。次年初夏,日偽特務冒充武工隊混進庄內刺探情報。編輯本段50年代的經典抗日影片
4.鐵道游擊隊(1956年) 電影內容:抗日戰爭時期,一支由劉洪為大隊長、李正為政委的鐵道游擊隊,活躍於山東臨城、棗庄一帶鐵路線上。日本侵略軍小林部隊及其特務隊長岡村視他們為心腹之患,千方百計進行圍剿。不久,抗戰勝利,李正傷愈歸隊,率隊赴臨城阻遏國民黨軍隊北上,救出了芳林嫂,並迫使小林殘部投降。 5.平原游擊隊(1955年) 電影內容:1943年秋,為粉碎日本侵略軍「掃盪」華北抗日根據地的陰謀,游擊隊隊長李向陽奉命牽制日軍駐守縣城的松井部隊,阻敵進山增援,同時保住李庄的糧食。松井恐老窩有失,被迫撤出李庄急返。最終李向陽終於全殲松井部隊。編輯本段60年代的經典抗日影片
6.地雷戰(1962年) 電影內容:抗日戰爭時期,膠東根據地邊緣村莊趙家莊等,經常遭日偽軍的襲擊和「掃盪」,損失慘重。為此,區武委會雷主任和趙家莊民兵隊長趙虎和群眾想出了對策。他們一方面把幾個村莊的民兵組成聯防,壯大了武裝力量,一方面用土造的地雷封鎖了附近的日偽據點,從而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編輯本段80年代的經典抗日影片
7.血戰台兒庄(1986年) 電影內容: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南京慘案」後,改編了華中方面軍戰斗序列,新任司令官一到任,即打算與華北方面軍南北夾攻,合圍徐州,一舉打通津浦線。與此同時,國民政府軍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也飛抵徐州,部署這一重大戰役。中國守軍堅守二十餘日,傷亡慘重。最終幾百名日軍傷殘士兵絕望地剖腹自殺,引火自焚。 8.紅高粱(1987年) 電影內容:抗戰初期,「我」奶奶——山東高密縣某村一個美麗的姑娘九兒,被貪財的父親嫁給有麻風病的燒酒坊主李大頭。當花轎經過一片高粱地時,遇上了劫路的土匪,危急時刻,「我」爺爺轎夫余占鰲率眾殺了土匪,救了九兒,經過一番波折,兩人終於成為夫妻。不久,日本侵略軍進了村,激起了村民們強烈的仇恨和反抗情緒。在九兒和余占鰲的帶領下,燒酒坊的伙計們用自製的土槍土炮在高粱地里伏擊日軍的軍車。編輯本段90年代的經典抗日影片
9..國歌(1999年)

8. 八一老電影戰爭片大全

《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影片內容:上海市某紗廠女職工徐紅,賢良淑德心地善良,在夜校念書時結交老師張忠良,結為夫婦。結婚後一年,抗日戰爭爆發,小孩呱呱落地,取名字抗生素。張英參與救護隊,領命大軍遷移。張英南京險些對手槍擊,後又被對手俘獲,備嘗艱苦。

《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年)影片內容:美女學生江玲玉上海市區某所高校入讀,抗日戰事發生後,玲玉不管不顧姨姨和表兄弟羅家榮的阻攔,決然參與救亡圖存演劇隊,沿京滬線宣傳策劃抗日。沒多久,她與同隊青年人作曲家高禮彬相戀。抗日戰爭勝利後,玲玉與禮彬結婚。

《地道戰》(1965年)影片內容:1942年,日軍對冀州抗日根據地啟動大「圍剿」。本地高家莊人民群眾在黨支書高老忠、基幹民兵大隊長高傳寶的帶領下,立即應變力,把土洞、地下室更新改造成幾個互通的多接頭正宗。

9. 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影片評價

對抗戰前後中國社會現實的反思,是戰後中國電影的重要內容。如果說《八千里路雲和月》偏重於對戰爭的反思,那麼蔡楚生、鄭君里導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則通過一個家庭的悲歡,以更為廣闊的人生畫面,將中國人民在抗戰中的苦鬥和受難,在抗戰後繼續忍受的欺壓與凌辱訴之於銀幕。讓人們去清醒地認識,這究竟是為什麼?

《一江春水向東流》把抗戰前後將近十年間的復雜社會生活,濃縮到一個家庭的變遷之中,以如火如荼的感情,通過這個家庭破碎的生活和情感的悲歡離合細膩地刻畫出當時的社會景況。揭示了民族危難關頭,整個社會處於紛繁動亂之中,強烈地表達了人民的正義吶喊。把國家命運和家庭命運成功地融為一體,成為一部「政治批判和倫理道德批判高度結合的中國史詩正劇的典範」,不僅在藝術上取得了極高的成就,而且在商業上也獲得大豐收。
編導並沒有單純地講故事,在歷史大背景上同樣不惜「筆墨」,還原出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動盪。將小人物與大時代、大事件相融合,能夠使觀眾在審視、回顧歷史大事件的同時,體驗個人世界的點點滴滴,從而引發共鳴。
影片以字幕的形式交代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全片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故事都發生在抗戰時期。導演以濃厚的民族情懷對日本帝國主義進行血淋淋的控訴,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兩年公映無疑能夠引起飽受日本凌辱百姓的共鳴,甚至可以將此片看作是一部嚴肅的抗日戰爭電影。與大背景對照的是對小人物生活與情感的描繪,這也是影片重點所在。
影片情節飽滿,線索可以歸納為兩條主線。一條以張忠良為核心,描述其從一個有志的「抗日英雄」脫變為寄富人門下、喪盡良知與尊嚴的豪門快婿;另一條以素芬為核心,描述其與家人艱辛、苦難的生活,對愛人的期盼和希望破滅後的悲慘故事。兩前線索首尾相交,開頭交待了男女主人公相愛、成家的情景,對於夫妻間恩愛的戲劇化刻畫,讓觀眾沉浸在「你是月亮我是星星的溫馨的愛戀之中,淳樸而又真切;結尾描繪兩人重逢後的恩恩怨怨,面對背叛、負心的丈夫,妻子投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宣揚抗戰的同時,編導也沒有迴避某些中國人素有的劣根性。在敘事手法上,影片最大的特點就是對比,這種強烈的對比才給觀眾揪心的痛楚,在對比中展示對當時倫理道理的關注與質問。
《一江春水向東流》融合了經典大片所具備的一切成功元素:宏大的歷史背景,曲折的人物命運,深刻的人性洞悉,嚴密的敘事結構,強大的演員陣容,堪稱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影片將中國古典小說、詩歌、戲曲、繪畫等藝術的表現技巧,融匯於電影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中,創造了為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風格。
影片製作精良,被譽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具有史詩架構的影片,影片人物眾多,情節豐富,結構嚴密。影片的史詩氣質並非僅僅來自故事時間的跨度,也來自影片對大場面的營造。復雜劇情的背後是諸多的人物形象,而影片的成功表明了中國長篇情節劇創作水平的成熟。
影片將中國古典小說、詩歌、戲曲、繪畫等藝術的表現技巧,融匯於電影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中,創造了為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風格。

10. 介紹一下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故事情節和主要演員

《一江春水向東流》編劇、導演:蔡楚生、鄭君里
主要演員:白楊、陶金、上官雲珠、舒綉文、吳茵
年份:1947年
片長:210分鍾
類型:劇情
地區:中國
語言:漢語普通話
色彩:黑白
混音:單聲道
製作:中國昆侖影業公司

劇情介紹
陳世美和秦香蓮的故事。導演以一家人的生活變遷,表現了十年的社會圖景。
上海某紗廠的女工素芬和夜校教師張忠良相識並相愛。張忠良為宣傳抗日,給義勇軍募捐,引起紗廠溫經理的不滿。沒多久,素芬和忠良結婚了,一年後有了一個兒子。
抗戰全面爆發以後,忠良因參加救護隊離開了上海,與親人告別。素芬帶著孩子、婆婆回到鄉下。但農村已被日寇侵佔。
忠良的弟弟忠民和教師婉華參加了抗日游擊隊。父親因向日寇要求減少徵收糧食,被弔死。素芬又和兒子、婆婆回到上海,到了難民事務所。
忠良在參加抗戰過程中歷盡磨難,好容易逃出到了重慶,但無依無靠,為生活所迫,他去找在抗戰前認識的溫經理的小姨王麗珍。已成交際花的王麗珍在乾爸龐浩公的公司里給忠良找了份工作。漸漸地,忠良經不起墮落生活的誘惑,終於和王麗珍結了婚。
這時,素芬和婆婆則過著艱難的生活。忠良當上了龐浩公的私人秘書,終日來往穿梭於上層社會的人群中,將素芬等早已拋置腦後。
抗戰勝利後,張忠良回到上海,住在王麗珍的表姐何文艷家裡, 又與何文艷關系曖昧。這時,素芬為生活所迫,去何家幫佣。 一次在何文艷舉行的晚宴上,素芬認出了丈夫忠良,一陣心酸,失手打落杯盤,四座嘩然。素芬從混亂中逃出。
翌晨回家,接忠民來信,喜報已與婉華結婚,在根據地工作,並向兄嫂祝福,素芬讀信,泣不成聲,始把實情稟告婆婆。
婆婆憤極,即攜素芬母子來找忠良,老母聲淚俱下,當面痛斥兒子,力勸忠良不應喜新厭舊。
此時王麗珍從樓上直沖下來,猛摑忠良耳光,極盡撒潑之能事。
忠良懾於淫威,唯唯諾諾,不敢吭聲。
素芬在絕望中奔至江邊,縱身投進了黃浦江。老母坐在江邊號啕痛哭。全劇最終以悲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