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查一下老電影明星白光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查一下老電影明星白光

發布時間: 2023-06-13 02:41:43

1. 白光是什麼電影裡面的角色

《我的前半生》是由沈嚴執導,靳東、馬伊琍、袁泉、雷佳音、吳越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劇。
該劇講述了生 活優 越安逸的全 職 太 太羅子君與丈夫陳俊生離婚後一切歸零,在閨 蜜唐晶及其男友賀涵的幫助下打破困境,進入職 場,在自我成長中走向人生下一程的故事。

2. 老上海電影女明星有哪些(全的)

阮玲玉,蝴蝶,袁美雲,陳燕燕,王人美,黎明暉,葉秋心,徐來,周璇,白光,上官雲珠,黎莉莉,陳玉梅,王漢倫
黎灼灼,楊耐梅,殷明珠,林楚楚,李麗華,張織雲,秦怡,李香蘭(日特)

3. 白光的個人經歷

白光(1921.6.27-1999.8.27),原名史永芬,孤島時期的著名影星、歌星。1921年6月27日生於北平,父親為商震部隊的軍需處長。學生時代她曾參加北平沙龍劇團,演出過曹禺的名劇《日出》。和她同台演出的有張瑞芳(飾陳白露),石揮(飾潘經理)等,她在劇中扮演小東西。1937年白光到日本東京女子大學攻讀藝術系。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並佔領北平之後,為利用文化滲透,推行它的侵略政策宣揚所謂的「中日親善」。於1938年由日本「東和商事映畫部」來拍攝一部叫《東亞和平之路》的宣傳電影,要全用中國演員。遂在北平公開招募。最後選中六人,三女三男,女演員分別叫李明、史永芬還有仲秋芳。後來,史永芬取藝名為「白光」。對於這個名字,白光自己是這樣解釋的:「因為我演過話劇之後要拍電影。電影是什麼?不就是一道白光射在銀幕上嘛。好吧,我就叫白光吧!」她就連取名都透著股子直接和干練。《東亞和平之路》拍出來後並沒有什麼影響,「東和商事」其後也沒拍出什麼好片子,但是白光卻因此認識了負責這個項目的日本人山家亨,山家亨曾經是大名鼎鼎的女間諜川島芳子的初戀情人,他與「滿映」理事長甘粕正彥的關系非同尋常,而甘粕正是「滿州國」的主要策劃者之一,山家亨這次拍片又產生了新戀情,他和與白光一起被選上的一名女演員發展成情人關系,這名叫李明的女演員因此在工作上處處受到照顧。 不過不久之後,山家亨就結束了與李明的關系,李明另嫁他人,而白光與山家亨公然生活了到一起。這樣一直到1943年,山家亨被召回日本,白光隨他前往。在日本,白光拜在著名聲樂家「蝴蝶夫人」三浦環女士門下悉心研習聲樂,與李香蘭是同門師姐妹。山家亨回國後就被捕,以「叛國、泄漏機密、違犯軍紀、吸毒」等十多條罪名受審。這個時候的白光公然發表文章,題目是《我懷念我丈夫》,她說:「他有『斯巴達』武士的勇敢,但他又像小貓般地馴熟------」還為山家亨四處奔走。但白光在日本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小女人、山家亨無名無分的情婦,所以根本沒人理睬她。不久,山家亨被定罪,白光悄然回國,到了上海。白光這次歸來,成了她生命的轉折點。白光回國不久,接拍了影片《桃李爭春》,她在片中與當時有著「孤島影後」之稱的陳雲裳演對手戲。白光演反派,老練而成熟,並在片中唱主題曲《桃李爭春》,一鳴驚人。這部片子令她一炮走紅,當時有評論寫道:「白光把劇中的反派女角演得叫人又愛又恨,那顧盼神飛的修眉俊眼撩人心動,勾魂攝魄的低吟淺唱醉人心田,一句話,夠味兒。」白光的形象,一掃當時銀幕上那種嫻靜清純女星、千人一面的枯燥,征服了整個上海灘與電影圈。此時電影公司高層,見到了白光不容忽視的獨特個人魅力及巨大的商業價值,以至當時的影片中一旦有類似「壞女人」的角色,總是不假思索地想到白光。她的銀幕之路落入了一個既定模式:一部電影、一個「壞女人」,一首好歌。白光自己比較滿意的影片是《十三號凶宅》。這部影片由中電三廠在北平拍攝,男主角是謝添。白光在片中兼飾四角,過足了戲癮。
白光當年主演的那些電影,今天我們已經無緣看到,但是她唱紅的一些流行歌曲,我們卻依然熟悉。像《如果沒有你》、《假正經》、《葡萄美酒》、《魂縈舊夢》、《等著你回來》------這些歌曲每個年代都有不同歌手的演繹,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原唱都是白光。
1949年,白光赴香港,加盟張善琨主持的長城電影公司,1949至1951年,她先後拍攝了《盪婦心》、《一代妖姬》和《血染海棠紅》三部影片。《盪婦心》,是根據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小說《復活》改編的。這是第一部在香港西片院線上映的華人影片,連香港總督也前往捧場。《一代妖姬》是根據法國著名歌劇《托斯卡》改編的。描寫一位紅女伶為了戀人的死而殉情的故事,該片上映後轟動一時,此片一舉奠定了長城電影公司在香港影壇的地位,也是白光的「頂峰之作」。由於白光擅長表演「妖姬」、「盪婦」、「壞女人」一類的角色,因此「一代妖姬」也就成為了白光的代號。白光和周璇一樣,也幾乎是每片必歌的。表演上豁得出去,襟懷也很坦誠。尤其是那低沉柔美又帶懶慵韻味的磁性嗓音,確實叫歌迷們如痴如醉,加上她那一口標準的京片子,咬字吐詞極富感情,更夾著一種放浪形骸的味道,讓喜歡聽她的歌的人們永難忘懷。因為曾和李香蘭同拜一師研習聲樂,所以白光對於歌唱有很深的根基。她的聲音懶洋洋的,感性纏綿,獨樹一幟。她那低沉的嗓音,成為中國中低音女歌手模仿的範本。後來的徐小鳳,梅艷芳、蔡琴等女歌手,無不受她的影響。白光的名曲《如果沒有你》、《嘆十聲》、《等著你回來》、《假正經》等,後來的歌手幾乎全翻唱過。鄧麗君、鳳飛飛、費玉清等翻歌強將,更是沒有放過她的幾首名曲。但是凡聽過白光的原唱的人,就會發現後來者到底還是缺少點一代妖姬的「妖勁兒」,不管是徐小鳳、葉玉卿、梅艷芳、 鄧麗君,還是蔡琴、鳳飛飛、費玉清------都沒有白光歌聲中那種虛虛實實、若即若離、正搔到人癢處的巧妙拿捏,而白光的那種拿捏簡直讓人舒服到難以言說的地步。白光在自己的歌里唱道:「假正經,假正經,你的眼睛早已經在溜過來,又溜過去,偷偷的看個不停;難為情,難為情,什麼叫做難為情,想愛我要愛我,你就痛快的表表明」。最後還連譏帶笑加挑逗地旁白一句,「何必呢!」白光就是這樣,妖嬈的沉淪,即使墮入十八層地獄,也有一股狠勁和風情,讓那所謂的「經」和「道」露出真面目。白光的魔力,並不是簡單的緣於她的肉體、臉蛋或者歌喉,據說她胸前一馬平川,是「太平公主」,但是她骨子裡渾然天成的風騷狂浪,讓多少人又愛又怕又難以抗拒。曾執導電影《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的香港大導演李翰祥回憶說,他從小就喜歡聽白光的歌,小小年紀耳濡目染,不經意哼唱白光演唱的《假正經》,結果因此挨了二叔一頓打。據說,蔣介石生前也非常欣賞白光,每年做壽,都要親點白光到場。這就是當時的社會現狀,很多「正人君子」一面忍不住心猿意馬,一面又扳起臉斥責「一代妖姬」;真實的白光就像一根芒詞,刺穿了多少男人偽善的面具 。
白光唱歌別具魅力,博得不少歌迷的喜愛,影響力頗深,成為1940年代上海歌壇的七大歌星之一(其他六位是周璇、白虹、龔秋霞、姚莉、李香蘭、吳鶯音),一說為五大歌後(周璇,白光,李香蘭,吳鶯音,張露 )之一。白光每片必歌。在影片《桃李爭春》、《十三號凶宅》、《懸崖勒馬》、《626間諜網》中她都亮出了自己的歌喉。
1948年,白光和龔秋霞聯袂主演了一部歌唱片《柳浪聞鶯》,白光在該片中一共演唱了七支歌。龔秋霞是女高音,白光是女中音,二人相得益彰。
1953年,白光赴日本經商,在東京銀座區開設一間夜總會,門庭若市,生意興隆。後來又回到香港,淡出影壇。自退出演藝圈後,傳說紛壇。有的說她瘋了,有的說她窮困潦倒,有的說她早已香消玉隕……白光失蹤14年後終於揭秘:原來定居吉隆坡。 有人問白光:為何要選擇吉隆坡定居?白光回答說:「我喜歡馬來西亞,它是我前往演出多次留下深刻印象的國家,也習慣了『四季皆夏,一雨成秋』的氣候;而且吉隆坡是個欣欣向榮的大都會。我雖然居住在郊外,到市區逛街也非常方便,不像香港,緊張而繁忙的生活令人感到又膩又怕!」
1994年白光赴台參加「世界電影資料館珍藏影片特展」,展映的影片中包括白光主演的四部影片:《一代妖姬》、《血染海棠紅》、《雨夜歌聲》和《玫瑰花開》。1994年8月6日,上海東方電視台在熒屏上報道著名影星白光赴台灣參加影展活動的消息。這是白光和大陸影迷闊別45年後的首次曝光。
1995年香港電台舉辦的頒獎現場,白光再次在香港露面,香港樂壇大姐大徐小鳳為其獻花。
白光在台灣,會晤了闊別多年的老朋友李麗華、姚莉等,感到十分高興。白光是個念舊的人,近年來相繼聽到嚴華、白虹、黎錦光、嚴折西去世的消息,悲痛之餘,深感人生有如朝霞,生命何其短促。
1995年,白光應邀出席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同著名歌手徐小鳳為張學友頒獎,豐采不減當年,令人贊嘆。
1999年8月27日,白光在移居馬來西亞多年後在吉隆坡自宅因結腸癌逝世,享年78歲。白光走了,帶著她那帶有磁性有時有點野性的獨特歌聲遠去了,一年後,在吉隆坡郊外她的墓地上,人們拾級而上,可以看到一排黑白相間的琴鍵,上面鐫刻著《如果沒有你》的五線譜的一段歌。她低沉、拖沓、磁性、挑逗、慵懶、有磁性有力無氣、略帶匪氣、肉慾與情慾並存並都融入一個腔調里但又涇渭分明的歌遠去了。
若稱白光為中國影壇的傳奇女子,一點也不為過,她不僅在水銀燈下屢屢扮演形骸放盪、遭遇曲折的女子。在水銀燈外的真實世界裡,她也過著如電影情節般離奇的生活。從18歲奉母命初嫁,生下一對兒女後,接著離婚、訂婚、解婚、結婚、離婚···········。1951年,白光和一名美國飛行員結婚,雙雙同往日本東京定居,但不久又離異,此次不成功的婚姻還讓她搭進了很多精力和金錢(光是開庭就有20多次)。白光曾經嘆息:「我這個人做人失敗,得罪不少朋友,婚也結得不好,一路走來,始終沒有碰到一個真正愛我的人。」 1959年,在遭受了婚姻和事業的失敗之後,白光重返香港,淡出影壇。1960年代,白光再赴日本創業,開自己的夜總會,居然也能生存下來(白先勇的名著《金大班的最後一夜》中的「金大班」就是以白光為原型的)。
1969年,白光在吉隆坡登台,遇到比她小26歲的忠實影迷顏良龍。顏良龍體貼入微,對白光呵護備至,原以為今生與婚姻絕緣的白光,居然動了凡心。從此一顆滾動的心,終於安定下來,二人長相廝守30年,跌破影迷的眼鏡:「問卿究竟何所思?」白光總是以一句「緣分來了,千軍萬馬都擋不住」回答。
1999年8月27日,白光因結腸癌病逝於吉隆坡,享年79歲。顏良龍遵照白光生前的遺囑,喪事低調處理,遺體落葬在吉隆坡市郊富貴山莊墓地,落葬時僅有她的胞妹和夫家親屬參加。

4. 解放前最著名的女電影之後演員都有那幾位

龔伙霞、羅蘭、孫景璐、陳娟娟、陳雲裳、胡蝶、周璇、李麗華、白光、王丹鳳

其中,小菠菜們還聽說過的,恐怕只有與特務頭子戴笠剪不段理還亂的胡蝶,以及人稱「金噪子」的周璇。

她們大多是傳統中國女性的典型,溫柔恬美、楚楚可憐,但其中有一位,風格十分突出。

她就是人稱「一代妖姬」的白光。

白光的形象在十大女星中的辨識度非常高,因為她不是傳統的美女。

臉盤大、嘴巴大、眉毛又長又彎,身材也豐滿高挑,這種形象,註定了她的人設是無法走玉女路線的。

事實上,她確實不是家學淵厚的名門閨秀,而是個官二代。

1921年6月27日,白光出生在北平,原名叫史永芬。她的父親原是清朝的旗人,清朝覆滅後,就改庭換戶成為了國民黨部隊的軍需處長。

安逸而富裕的家庭環境,讓白光從小就非常有主見。她從小熱愛藝術,中學時曾參加北平沙龍劇團,演出過曹禺的名劇《日出》。年少時的白光一度認為,藝術是可以救國的。

我和我的哥哥在學校,搞劇運、討論國事,那時候我們有理想。我們相信有好多好多法子可以救中國,我們相信我們可以把……的中國帶到光明的路上去。
1937年,16歲的白光到日本留學,就讀於日本東京女子大學藝術系,師從三浦環,即有名的「胡碟夫人」學習聲樂。

白光在日本待了五年,1943年回國。

回到上海後,白光開始了她的銀屏之路。藝名「白光」,意思就是投射到屏幕上的一道白光。

因其與眾不同的形象,白光在電影里的角色,可以用一個詞概括,就是「妖艷賤貨」。

在《桃李爭春》中,她與陳雲裳演對手戲,演反派。片中她老練成熟到淫盪的形象,為此前電影中千篇一律的嫻靜清純的女性形象添了一抹重彩。

而她在影片中還擔任主題曲的演唱,其噪音更是一鳴驚人。有媒體評論這樣寫道:

白光把劇中的反派女角演得叫人又愛又恨,那顧盼神飛的修眉俊眼撩人心動,勾魂攝魄的低吟淺唱醉人心田,一句話,夠味兒!
師出名門,加上自身的天賦,她鍛造了一副獨特低沉、誘人的女中音。女中音其實很不常見,徐小鳳和蔡琴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兩位,而徐小鳳剛出道時,就為稱為「小白光」。

當時在上海灘歌壇中,有「金嗓子」周璇、「銀嗓子」姚莉、「鼻音歌後」吳鶯音等女歌星,高手雲集。白光以其野性潑辣、頹廢放浪的形體語言和她那把低沉柔又帶懶慵韻味的磁性嗓音,在一片鶯歌燕語、軟語溫情中異軍突起。

她有一首傳唱至今的名曲:《如果沒有你》。徐小鳳和蔡琴都翻唱過,只是聽來聽去,都少了原唱那種頹喪中帶著一股憂郁又不羈的味道。

白光是個影歌雙棲的明星,每片必唱。你很難想像,那些美妙優揚的電影主題曲,那夢幻般,令人著迷的歌聲,竟出自一個大反派。

在隨後出演的電影里,白光的形象就被定型了。《牆》的不安於室,《盪婦心》的自暴自棄,《血染海棠紅》里簡直密不透風的奸、淫、盪、毒。

雖然每一個角色都被她塑造得活靈活現,但這對於一個演員來講,並不是好事。

不是所有觀眾都會有意識地區分戲里和戲外,因為總演淫盪惡毒的女人,白光一路走紅的同時,也遭遇了一片罵聲。

白光何曾不想挖掘角色內心世界的多樣性,塑造更多不一樣的角色?

在1947年的《十三號凶宅》中,她一人分飾四角,四個角色性格各異,都被她刻畫得清清楚楚,一絲不含糊,還包攬了片中的4首插曲。

無奈這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嘗試不同的角色,觀眾還是最喜歡看她演「騷貨」,導演和編劇家只看到了她的外型,生怕她無法勝任其他角色。

1950年,白光赴香港參演電影《一代妖姬》,成為她的巔峰之作,「一代妖姬」就成了她的代號,在妖艷賤貨的路上,她是要走到底了。

觀眾對她既愛又恨。

著名導演李翰祥回憶說,他小時候不經意哼唱白光的《假正經》,結果被二叔揍了一頓。

為啥?看看歌詞你就明白了。

假正經,假正經
你的眼睛早已經在溜過來
又溜過去,偷偷的看個不停
難為情,難為情,什麼叫做難為情
想愛我,要愛我
你就痛快的表表明
……
這首歌在當時的正人君子看來,實在太不正經,唱這種歌的人,肯定也不是正經人。

白光就是這樣一種存在,很多成年人喜歡聽她的歌,看她的電影,卻又禁止自家的孩子接觸她的作品,生怕她把孩子帶壞了。

真實的白光就像這首歌詞一樣,揭示了人們偽善的面具,那些正人君子,嘴裡嫌棄她「騷賤」,可又忍不住喜歡看她的電影。

盡管在電影里,她是極盡騷、浪、賤的女人,表面上予取予奪、全憑一己好惡的性感女神白光,在現實中,卻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

她的私人女秘書毛立曾表示:

有時,白光會被惡劣的環境壓得喘不過氣來,使她會拚命的抽煙,喝酒,胡鬧......但在她醒來後,還是一個有知覺的人。
戲外的白光,只是個渴望過平凡人生活的女子。

可能是經常扮演「壞女人」的角色,白光的情路非常坎坷。

剛到日本不久,她就與有「台灣肖邦」之稱的音樂才子江文也相戀,兩人火速訂婚。但是由於江文也前妻的收纏,兩的人感情最終破裂,不得不解除婚約。

後來白光經不住富二代焦克剛的猛烈追求,與他私定終身,但焦家父母並不認可白光,為了迫使兩人分手,焦克剛父母斷了他的生活費。

白光只好到夜總會唱歌討生活,賺來的錢要付兩人的生活費,還要供焦克剛吸鴉片。墜入情網的白光,也不過是個昏了頭的女人。

在這段不被親人祝福的婚姻里,白光生下了一對兒女。她嘗試努力改變焦家父母的看法,但是沒有一點效果,而且焦克剛對鴉片愈發沉迷,最後不想認命的她選擇了離婚。

後來日本人山家亨開始追求白光,兩人同居。可是不久後山家亨被日本政府以「通敵親華」罪逮捕,並被判了十年徒刑。白光四處奔走無果,只能回國。

直到1951年,白光再次遇到了真愛。

當時的她剛拍完《一代妖姬》,紅得發紫,卻在這時宣布息影,並舉辦了婚禮,丈夫是美籍飛行員艾瑞克。

為追逐愛情,她停下了所有的工作,跟愛人到東京定居。白光用自己的積蓄在東京銀座開了一家夜總會,生意紅火。

本以為自己愛情事業雙豐收,沒想到閃婚還是不靠譜,丈夫的真面目一天天顯露。

艾瑞克看中的只是白光的錢,熱情退潮,他不僅游手好閑,而且還有家暴傾向。

甘於平淡,不代表白光是個易於妥協的女人。她再一次選擇了離婚。

這一次失敗的婚姻,讓白光心力交瘁,她表示不再相信愛情:

我這個人做人失敗,得罪不少朋友,婚也結得不好,一路走來,始終沒有碰到一個真正愛我的人……結婚幾乎毀滅了我,對於結婚與男人的愛情,說良心話,我是已經失去了信心!
然而,緣分總是難以預料。

1969年,白光在吉隆坡登台表演,遇到了比她小26歲的忠實影迷顏良龍。本以為自己心如死灰了,沒想到還是招架不住顏良龍體貼入微,呵護備至的甜蜜攻勢。

也許是前半生的情路太過坎坷,連上天都看不下去了,這次給她送來一個「真命天子」。

他們沒有結婚,卻長相廝守了30年。

1999年,78歲的白光因癌症離開了人世,臨終時,還緊緊握著愛人的手不放……

顏良龍遵照白光生前的遺囑,喪事低調處理,落葬時僅有她的胞妹和夫家親屬參加。 但他卻精心地為白光設計了一座「琴墓」,把白光生前摯愛的歌曲《如果沒有你》的樂譜刻在墓上。

白光雖有「性感」,「妖姬」的代號,但她的性感,從不靠「露肉」,她在影片中,從沒有穿過暴露的服裝。她的性感和妖艷,是從一顰一笑,從骨子裡滲出來的。

然而她妖姬形象背後,隱藏著真性情,滿含著博愛與柔情。

5. 誰能詳細介紹一下中國電影早期的大明星,例如阮玲玉等等

問碧空星光幾度 尋心中百年夢影 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繁華與蕭條交織的時代;每個人都是一部寫也寫不完的傳奇;他們是膠片的情人、銀幕的伴侶;他們的面孔,濃墨重彩地浮現在過去100年的電影菲林中,並且在未來能夠想見的100年裡,仍將顛倒眾生——他們,就是百年銀河星漢中最耀眼的百顆星,讀者心中最完美見證百年光影的名字。 本報年度特別策劃,囊括中國電影100年的大型專題報道「誰有資格代表中國電影百年」,今日塵埃落定。以下是我們嚴格按照票選結果,統計出的讀者心目中最能代表中國電影百年的100名電影人。 1、鄭正秋: 中國電影事業的拓荒者,最早的電影編劇和導演之一。 他是中國第一部故事片的編導者,最早倡導電影應成為改良社會、教化民眾的工具。他編導的影片,開拓了一種以通俗家庭情節劇為核心的中國社會片模式。 2、黎民偉: 長期以來被忽視的中國電影之父。 黎民偉是香港電影集編、導、演於一身的第一人,被視為「香港電影之父」。他拍攝的《莊子試妻》不僅是最早的香港電影,還成為首部出口海外的中國影片,開創了電影輸出的先河。 3、孫瑜: 系統接受西方電影教育的「中國第一人」。 孫瑜曾被譽為「電影詩人」,是中國早期電影中罕見的一位作者型導演。他拍攝的《故都春夢》、《野草閑花》等多部影片,為中國電影提供了新的審美方式,使中國電影開始引起知識界的注意。 4、阮玲玉: 中國默片時代的無冕「影後」。 《野草閑花》中,她唱出中國電影第一聲;她的《神女》成為中國默片時代最高峰;「全能演員」、「中國的嘉寶」,這些美譽都屬於她。阮玲玉已成為一個象徵,凝固了一個有關藝人尤其是女星與坊間流言的永恆話題。 5、金焰: 中國最早的「電影皇帝」。 上世紀30年代,「電影皇帝」金焰是市民眼中的完美偶像。與當時影壇上「油頭滑腦」的酸小生形象完全不同,金焰在銀幕上塑造的青年才俊,堪稱當時青年人心目中的理想。 6、費穆: 被長久遺忘的電影大師,「人文電影」的開拓者。 費穆是導演中的學者,最早提出「中國電影只能表現自己的民族風格」。從《城市之夜》到《小城之春》,費穆以其中國式的電影思維方式和觀念手法,為人文電影的後繼者勾畫出一張明晰的藍圖。 7、胡蝶: 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女明星。 從默片到有聲片,由普通話片到粵語片,胡蝶成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最優秀的女演員之一。她主演了中國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第一部左翼電影《狂流》。她的出現,標志著中國明星制的正式形成。 8、袁牧之: 中國電影史上最具天賦的「千面人」。 作為戲劇明星,他曾被譽為「舞台千面人」;作為電影藝術家,他集編、導、演於一身,創造了中國電影史上多個「第一」;他還曾出任新中國第一個電影廠——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廠長,是新中國電影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9、王人美: 中國第一代現代歌舞演員。 她是中國第一代現代歌舞演員。一部《漁光曲》讓觀眾記住了飾演漁家女「小貓」的女演員王人美,健康活潑、青春煥發的形象一反當時充斥銀幕的「病態美」。 10、趙丹: 最早集明星與演員於一身的表演大師,代表了中國男演員的高峰。 趙丹是中國電影的一張經典面孔,真正的演技派大家。在表演上,他強調個人體驗,借用戲曲、國畫等傳統文化觀念表現角色,反對教條地學習挪用西方表演理論,為中國表演理論提供了大量可借鑒的依據。 11、周璇: 舊上海的文化商標,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娛樂巨星,罕見的傳奇偶像。 短暫的一生中,周璇出演過數十部影片,錄制了200多首歌曲,堪稱橫跨歌影兩界的天後。她算不上演技超凡的大師級人物,卻以其自身特有的氣質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觀眾,也為銀幕上的中國女性形象提供了一個審美上的經典範本。 12、吳楚帆: 華南影帝,方法演技派大師。 由1935年從影,至50年代拍粵語片,吳楚帆在每個時代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堪稱方法演技派大師。 13、白光: 電影史上的「一代妖姬」,第一代華語流行歌壇的代表人物。 白光擅演風騷妖媚的壞女人,號稱「一代妖姬」、「傳奇女子」。她還是第一代華語流行歌壇的代表人物,與眾不同的低音歌喉,在燕語鶯聲的三四十年代恰似萬綠叢中一點紅,奪目而迷人。 14、上官雲珠: 中國第一位性格演員。 「情於中,形於外」,上官雲珠戲路寬廣,敢於嘗試各種角色,還都演得准確傳神。 15、舒綉文: 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配音演員。 從配音小角色摸爬滾打到「四大名旦」之一,似乎她甫一出現在銀幕上,就反射了太強烈的性格光彩。性格之美、風韻之美、愉悅之美……人們評點那個年代的舒綉文用盡了華美之辭。 16、陶金: 第一個飾演周萍的演員。 陶金一生,在表演和導演領域中均取得了較高的成就。他導演的戲曲片富有特色和新意,尤以《十五貫》最負盛名,該劇曾以「一出戲救活一個劇種」而名揚全國。 17、白楊: 戰後中國影壇最有聲望的女星之一。 在中國電影史上,白楊一直是具有傳統美德的中國賢妻良母式婦女形象的典型。除了演電影,她還是40年代中國話劇界的「四大名旦」之一。她表演生命的最高峰,當是在由魯迅作品改編的電影《祝福》中飾演的祥林嫂。 18、秦怡: 銀幕上東方女性美的典型代表。 素有「東方維納斯」之譽的秦怡,上世紀30年代就被稱為抗戰大後方話劇舞台上的「四大名旦」,走上銀幕後又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形象,成為單調年代裡動人的亮色。 19、王丹鳳: 50年代引領社會風潮的美麗「護士」。 初登銀幕,便人稱「小周璇」,她曾是40年代上海灘風光一時的女明星。1957年她又留下了經典的《護士日記》,只因這個名叫簡素華的護士太美麗,一度令不少男士以護士為擇妻的第一選擇。 20、英若誠: 20世紀後半葉中國戲劇表演藝術的一個品牌和瑰寶。 表演藝術家,戲劇理論家,翻譯家,文化官員—英若誠堪稱一位「奇才奇藝」的藝術家。在電影《白求恩》中飾演的翻譯大獲成功,他一生塑造了無數個人物,其中許多已成為我國戲劇表演史上的典範;此外,他在戲劇翻譯領域更取得了無可替代的成就。 21、於是之: 北京人藝藝術風格和具有中國氣派的表演藝術的傑出代表。 於是之被公認為一位自然本色、含蓄深沉而又富有詩意的平民藝術家。以他為首的北京人藝同仁參與拍攝的話劇電影《茶館》等,在世界劇壇為中國的表演藝術贏得了極高的聲譽。 22、石揮: 最有君王氣質的表演「鬼才」。 中國電影百年的歷史上,並不缺少循規蹈矩的好好先生,而像石揮這樣「離經叛道」的鬼才卻屈指可數。曾是叱吒舞台的「話劇皇帝」,他自導、自演的根據老舍小說改編的影片《我這一輩子》,更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被稱做「平民史詩」。 23、崔嵬: 獨具中國「血性」和豪邁之氣的電影人,中國電影史上一員巨匠。 作為演員,老舍贊他是與金山、趙丹齊名的中國最優秀男演員。作為導演,他是大氣磅礴的巨匠,在「北影四大帥」中也獨占鰲頭。 24、任劍輝: 有「戲迷情人」之稱的粵劇名伶,香港懷舊文化中不斷被重復塑造的人物。 作為香港20世紀最獨特的文化符號之一,任劍輝20歲便女扮男裝反串文武生,比真男子更來得風流倜儻,口口聲聲稱她為「戲迷情人」的幾乎全是痴迷的女人。 她不只稱雄舞台,還稱雄銀幕,一生參演粵劇電影300部,前後40年無人能及,成為香港有史以來主演影片最多的女演員。 25、於洋: 鐵打鋼鑄的中國硬漢的銀幕代言人,影迷心目中永遠的的「虎膽英雄」。 從演員到導演,從劇團團長到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從演電影到拍電影,從拍電影到審電影,於洋的一生可以說是新中國電影史的縮影。 26、於藍: 中國電影中革命婦女形象序列的締造者。 於藍所塑造的中國革命婦女形象,成為中國電影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個人物序列。尤其是對「江姐」的演繹讓她達到了表演事業的頂峰,從某種意義上說,於藍就是江姐的代名詞。 27、田華: 新中國主旋律電影的縮影。 在50年代人的心目中,田華和白毛女已經成為一種記憶的符號,深刻地印在了腦海中。她藝術的高峰期,也是「十七年」「主旋律」電影從觀念到實踐的一個縮影。 28、葛存壯: 北影「反一號」,中國電影史上「五大壞蛋」之一。 葛存壯演了一輩子反派戲,演技已臻爐火純青,卻從沒獲得過任何獎項。他與陳強、陳述、方化和劉江被戲稱為中國影壇的「五大壞蛋」,堪稱無冕之王,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29、張瑞芳: 為新中國電影奉獻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喜劇形象——「李雙雙」。 張瑞芳曾是話劇舞台上聞名遐邇的四大名旦之一,從舞台到銀幕,她塑造了一系列鮮活生動的形象。1962年的快嘴「李雙雙」,讓她達到電影演藝事業巔峰。 30、馮(吉吉): 50年代人心中深埋的時代偶像。他天生就有一種儒雅和倜儻,一種別人無法模仿的瀟灑氣質,是一代人心中深埋的偶像。他出演的角色中,《南征北戰》中的高營長、《羊城暗哨》中的偵察員王練、《桃花扇》中的侯朝宗,尤其深入人心。 31、謝晉: 中國電影的一面旗幟,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的集大成者。 謝晉的電影,曾製造了一個「當代中國人集體審美」的輝煌歷程。自《女籃五號》開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被視為一個時期的電影標志。雖然在整個中國電影史的代際序列上,謝晉被歸為「第三代」,但實際上他已完成了對時代的超越。 32、孫道臨: 影壇常青樹,中國配音史上成就最高的演員之一。 有人說他是一位詩人,有人說他是一位文武兼備的演員,也有人說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導演,還有人稱他為詩歌朗誦家和配音演員,而更多的人稱他為藝壇上的一棵常青樹。 33、王心剛: 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軍人」。 王心剛在銀幕上詮釋了一個又一個完美的中國軍人,「第一軍人」的地位至今無人逾越。「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曾經是中國大地上流傳甚廣的口頭禪。在人們對男人這個概念還很籠統的年代,他就已經提供了最佳的範本。 34、程之: 獨一無二的「南方特務」。 從藝五十年,他以善演反派角色著稱,被觀眾戲稱作「南方特務」;他還是一位優秀的配音演員,許多經典名片都留下了他極富魅力的聲音;他的相聲水平和京劇功底,也是有口皆碑。 35、王曉棠: 中國電影界惟一一位女將軍,60年代的中國女性美的標志。 她曾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也是我國電影界惟一的一位女將軍。她曾給當年的影壇帶去一種揉合著剛強、靈秀、野性而率直的美,在那個年代,王曉棠就是中國女性美的象徵。 36、謝芳: 第一代知性女性的銀幕代言人。 她是60年代氣質特殊的一位女演員,雖然扮演的都是革命英雄人物,但濃濃的書卷氣和小資情調卻難以掩飾。《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舞台姐妹》,謝芳為我們留下了那個年代裡最經典的三部影片。 37、李默然: 新中國第一代話劇大師,電影史上有限的幾位能自成一體,且成就卓越的表演藝術家。 在銀幕與舞台上,李默然扮演的幾乎全是清一色的英雄,尤以鄧世昌著稱。他的表演自成一格,兼收並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某些原則和中國傳統戲曲表演的特長,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的深厚內在美。 38、龐學勤: 60年代的「長影」頭牌小生。 明月皎夜光,中國影壇上曾經有個龐學勤。他曾是為數不多的幾位英俊小生之一,英姿勃發,銳氣逼人,當之無愧的「22大明星」之一,風度翩翩的明星照遍及全國。 39、李翰祥: 奠定香港電影觀念的大師級人物。 在香港電影史中,李翰祥是一個不知從何說起的人物。他和朱石麟、胡金銓等一批內地到港的電影人一道,為香港傳統電影觀念奠定了堅實基礎。他一生開拓多個電影類型,黃梅調電影、清宮片、風月片、喜劇片。他在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發行股票,一生奔走於內地、香港、台灣之間,無意中促進了三地之間電影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 40、夏夢: 普通話片罕見的全能演員,東方的奧黛麗·赫本。 夏夢號稱「長城大公主」,有「上帝的傑作」之美譽,是普通話片罕見的全能演員。其氣質神韻獨步影壇,後繼乏人,在老一輩影迷心中,夏夢是香港惟一可與奧黛麗·赫本相比的女星,息影多年仍讓人贊嘆不已。 41、黃宗洛: 中國演藝界的龍套大師。 粉墨一生,龍套為本。黃宗洛是藝壇黃氏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是影視戲三棲表演藝術家。他所塑造的藝術形象已有一百個,自詡為「百丑圖」。他以演配角為樂事,有「小角色之王」、「龍套大師」的美稱。 42、林黛: 迄今為止、惟一的四屆亞洲影後。 她曾經創下蟬聯四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的紀錄,至今無人能及。她的電影在港台和海外具有深遠影響,如今香港仍每年舉辦林黛電影周。她的氣質高貴大方,被稱為香港電影永遠的女神。 43、胡金銓: 新武俠電影宗師,開創了文人式武俠電影類型。 在中國電影的百年歷史中,像胡金銓這樣高度風格化類型的電影大家,屈指可數。他是第一個把武俠電影當作藝術來做的導演,其作品重現了中國山水畫中的抒情意境,開創出具有強烈詩化韻味的作者式、文人式武俠電影類型。 44、張徹: 第一個將中國電影貼上「雄性」標簽的導演,開創暴力美學及陽剛派武俠電影。 張氏作品是當之無愧的雄性電影始祖,1967年,正是他導演的《獨臂刀》,帶來了武俠電影史上的第二個黃金年代,以陽剛風格一舉挽救了香港電影的陰柔局面。「張家班」的出現,更使他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結幫組派」的電影人。 45、凌波: 戲曲片第一反串影後。 在華語片歷史上,凌波絕對稱得上傳奇人物。她是香港黃梅調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名字,戲曲片第一反串影後。當年凌波以一部《梁山伯與祝英台》訪台,萬人空巷,三十里人潮夾道相迎,造就了轟動一時的影界盛事。 46、盧燕: 第一代圓夢好萊塢的華裔女影星,中美電影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盧燕的身上,沉澱著中西方文化的深厚底蘊。她的表演能夠抓住人物性格的本質,有生活、有深度,被公認為是好萊塢最具藝術修養的華裔演員。 47、狄龍: 香港功夫片巨星,大名鼎鼎的「三條龍」之一。 他所樹立的大俠「味道」與「風范」,至今無人能出其右。人稱「標准大俠」的狄龍,六七十年代曾是邵氏首席小生、一代武俠紅星,「邵氏」的盛世也是狄龍的黃金期;八十年代成功轉型後,他的俠義豪情更成為香港江湖片的一張標簽。 48、李小龍: 叩開西方大門的第一位武者,中國武術和精神的象徵。 李小龍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絕響。他像彗星一樣開啟了真功夫的電影時代,真正將中國武術的神話帶到了世界影壇,不會再有第二個集哲人、武者、畫師、明星於一身的卓然不群的李小龍了。他的電影打破了導演中心制,形成了以明星中心制訂制劇本、配合宣傳、動員票房的電影生產模式。 49、甄珍: 台灣第一代玉女明星,70年代文藝片首席女星。 甄珍自1973年起出演了一系列瓊瑤劇,成功架構起第一代瓊瑤女郎柔弱優美的角色氣質,紅遍東南亞,成為1970年代文藝片首席女星。 50、達式常: 銀幕上的儒雅之星,70年代的大眾情人。 在銀幕上,達式常留給人們的總是親和的笑容、從容的風度。看膩了濃眉大眼、虎背熊腰的「高、大、全」式人物,人們開始欣賞起達式常所代表的溫文爾雅、書生瀟灑。誰能詳細介紹一下中國電影早期的大明星,例如阮玲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