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李小龍的電影
《精武門》
基本信息
【類型】:動作/故事
【上映時間】:1972年3月22日
【香港票房】:HK 435,8928
演職員表
【出品人】:羅維
【監制】:鄒文懷
【導演】:羅維
【武術指導】:韓英傑
【音樂】:顧嘉輝
【攝影指導】:陳清渠
【剪輯】:張耀宗
【製片】:劉亮華
【演員】:
李小龍�飾�陳真
田�豐�飾�大師兄
苗可秀�飾�小師妹
羅伯碧亞�飾�皮洛夫
魏平澳�飾�胡翻譯
羅維�飾�探長
電影簡介
《精武門》,在美國上影時名稱:《The Chinese Connection》。是香港1972年嘉禾電影出品的一部武打功夫電影,由李小龍主演,羅維執導。這也是李小龍第二部主演的電影,在當時香港票房收超過四百萬。
其他演員包括:苗可秀、劉永、金山、馮毅、田俊,甚至還有李小龍的外國徒弟羅伯碧亞等等。顧嘉輝配樂。後來成名的成龍及洪金寶於戲中擔任武師,有被李小龍痛打的鏡頭,不過看不見面孔。電影中李小龍飾演陳真。精武館的創辦人,陳真的師傅霍元甲逝世,陳回到上海一心想跟青梅竹馬的師妹(苗可秀飾)結婚,回來卻得到師傅逝世的消息,好不難過。日本人辦的虹口道場派人來霍元甲的公祭,送上「東亞病夫」牌匾;陳真不甘侮辱,瞞著眾師兄弟,獨自將橫額送回虹口道場,以一敵百,以「迷蹤拳」及雙節棍打敗日本人;並且在公園內凌空踢碎「狗與華人不得入內」的告示牌。當時陳真身處在公共租界,精武館上下知道陳真闖禍,力勸他離開上海暫避。就在臨行前的晚上,陳真無意中發現精武館有兩個日本人派來的奸細,並且就是毒殺師傅的元兇。於是陳真殺了二人後,改變初衷,決定留在上海,找出殺死師傅的幕後黑手報仇。最終打探到是虹口道場的日本人乾的,盛怒之下血洗虹口道場。而正在此時,道場的人找來了租借巡警,為了不拖累精武門,陳真英勇就義。
經典對白
* 「胃病會不會死人?感冒會不會死人?」 -師兄們引述醫生的說法,指師傅霍元甲是因為「胃病轉做感冒」而死,陳真感到十分荒謬,質問師兄們時這樣說。
* 「中國人不是病夫」 -陳真把「東亞病夫」牌匾交還虹口道場,並把館內高手都教訓一頓後這樣說。
* 「為什麼?為什麼還要迫我?」 -陳真向一位漢奸(胡翻譯)查證師傅霍元甲死因後,本來想放他一馬,但這個漢奸竟想從後襲擊陳真,陳真一拳打死了這個漢奸後,說了這句話。
* 「我讀得書少,你不要騙我!」 -陳真問警官如果他向日本領事自首,精武門是否真的可以逃過被封館一難時這樣說。
《精武門》兩個國語版的區別
李小龍主演的《精武門》,確實存在兩個台詞差別很大的國語版本。
第一個版本的人物台詞基本和粵語原版一樣,我們估且叫它「原配版」吧。第二個版本不知是何時何地配的(肯定不會是台灣),台詞變更了不少,使故事的性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原配版強調精武館和虹口道場之間的恩怨,是「中日之間的民族恩怨」,而重配版則將其定位為「兩個武館之間的私人恩怨」,具體如下:
區別一:李小龍的經典台詞:「中國人——不是病夫!」
原配版:李小龍飾演的陳真第一次到虹口道場踢館時,打敗了所有日本拳手後,確實說的就是這句「中國人——不是病夫!」(和粵語版完全一樣),這句話可謂慷慨激昂;
重配版:不過,在重配版里就改成了「精武館的人絕對不會是病夫」。
區別二:羅探長的諾言
原配版:故事結局,羅探長向陳真承諾精武館絕不會有事,他說了句:「我也是中國人!」;
重配版:這句話改成了:「我和你們是一樣的人」。
區別三:關於主人公一方的身份
原配版:顯示主人公們是「中國人」,例如日本武師對羅探長說的是:「你們中國人只會幫中國人」;
重配版:這句話改成了:「你們自己人幫自己人」(重配版強調了「大日本」,卻淡化了「中國人」的概念)。
區別四:踢碎「狗與華人不得進入」的牌子
原配版:和粵語版一樣,完整地保留了這段情節;
重配版:有刪節,將其演繹為陳真受到日本人的污辱後出手還擊,結果差點招來麻煩,並沒有這塊牌子的鏡頭(不過,某些VCD版本還是完整地保留了這段情節)。
幕後製作
本片是李小龍的第二部功夫電影,至今仍是功夫電影代表作之一。本片突破了以往功夫片狹隘的復仇主題,將影片上升到民族大義,以其強烈的愛國意識和民族精神引起廣泛共鳴。例子是陳真飛腳踢碎租界公園大門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木牌,將「東亞病夫」字幅撕碎塞到日本武士口中等著名情節。在打鬥中,李小龍第一在銀幕上展示了他雙截棍的驚人絕技,短小精悍,威力無比。李小龍盡量避免使用蹦床等輔助設備,不用替身。李小龍的功夫電影以男性為主,女演員戲份很少,感情戲也很少,起不到什麼作用。李小龍性格粗放,大大咧咧,見到女性就拘謹害羞。本片中苗可秀是女主角,她在《唐山大兄》中尚為女配角。苗可秀與李小龍是世交,自幼相識,是與李小龍合作最多的女演員。影片中,師徒兩代人俠肝義膽,為正義與國家不屈不撓,無堅不摧,體現了中國人高貴的武俠精神與愛國主義情操。影片故事曲折緊張,武打動作設計高超,拼殺場面兇狠激烈。尤其是在影片的結尾,陳真一個凌空騰起,畫面突然停格,成為功夫片中經典畫面,給全世界的觀眾以震撼。
❷ 李小龍被譽為華人之光,世界功夫片宗師,曾經風靡世界,都有哪些電影作品呢
李小龍作為功夫電影的創始者,拍了很多部電影都是動作武打類型的,比如《金門女》、《富貴浮雲》、《細路祥》、《人之初》、《人海孤鴻》、《Marlowe》、《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等等。
即使李小龍英年早逝,但是他的電影作品,他對中國功夫的見解,他自創的截拳道,都給很多後人留下很深的影響,雖然現在看起來這種類型的電影很老,但是在那個年代實屬不易了。
❸ 李小龍傳奇-香港武打故事片
分類: 娛樂/明星 >> 華人明星
解析:
中國新生武道(一、截拳道)
目前在中國武術界的武道有截拳道、大成拳、太極拳道、武御道、軌跡拳學、無限制格鬥術、功拳道、殘道、自由道、狂龍武道、速擊道等等。
截拳道無疑屬於最有影響的武道。中國著名的截拳道傳播者有石天龍、郝鋼、趙雲龍等人,截拳道理論界比較活躍的有朱建華、魏峰、陳綺平、秦瑞明等人。
一、回顧:
1981~1985年,我國最早的一批李小龍迷和李小龍研究者開始出現,筆者便是其中最堅定執著者之一。這一批最早的龍迷,後來了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歲月的磨洗,很多人逐漸放棄了當年的熱愛,能夠一直堅持到今天的不多。據筆者了解,這一批人當中,堅持到今天並做出一定貢獻者有:廣東的關文明先生、湖南的郝剛先生、朱建華先生等。(說明:本人引自陳綺平的文章)
二、成長期:
1986~1991年,我國的李小龍與截拳道熱潮開始步入成長時期。
1986年元旦,北京的《武魂》(當時為雙月刊)雜志率先連續登載了香港一本李小龍截拳道專刊的內容,題為《國內首次公開·李小龍創:截拳道》,署名「牟傑編」。連續六期,一年連載完畢。一石激起千層浪,內地武術愛好者們第一次比較系統地讀到了李小龍截拳道的內容。
同年同月,仙地引進的香港彩色武打故事影片《李小龍傳奇》的錄像帶在全國各地發行放映。一時間,各地的錄像廳內廣大青少年爭睹李小龍的風采也超卓武功。影片《李小龍傳奇》,由香港恆生影業公司1982年出品,是為紀念李小龍辭世十周年而投拍的追憶性作品。影片由香港著功夫片編導吳思遠導演,主演何宗道(曾用藝名黎小龍),是當時最出色的李小龍扮演者。
該片為了加強真實感,不但追隨李小龍的足跡,到香港、三藩市(舊金山)、西雅圖、洛杉磯、泰國曼谷以及義大利羅馬等城市實地拍攝,更難能可貴的是,影片還請來了李小龍師父葉問的長子、詠春拳大師葉准扮演葉問宗師,請來李小龍生平摯友小麒麟自己扮演自己。影片構思巧妙、情節動人、武打精彩。對李小龍的練武秘聞、內心世界、死因之謎等也都有比較全面的反映。
這部影片的錄像帶1985年由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進口,1986年初在中國大陸地區發行放映。《李小龍傳奇》錄像帶影響、造就了80年代中期內地一大批李小龍迷。在中國李小龍與截拳道熱潮發展史上,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正是通過這部影片,很多內地龍迷了解了李小龍的生平與傳奇,了解了李小龍的武道哲學,了解了李小龍有一個英文名——叫布魯斯·李(bruce lee)。
1988年秋,《李小龍傳奇》電影正式由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進口,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不少熱情的龍迷在看過錄像之後,又擠進電影院,感受寬銀幕大電影所帶來的視覺沖擊力。
在這一時期,內地進口的香港以李小龍為題材的故事征錄像帶還有《唐山截拳道》、《一代猛龍》、《天皇巨星》等,但都不如前者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1986年12月,灕江出版社出版了中國大陸首部李小龍傳——《功夫巨星》,這部只有162頁的小冊子,由李小龍生前友人、美國影評家布洛克著·(英文原版名:the legend of bruce lee),高原編譯。該書文筆洗練優美,詳略得當,比較系統地反映了李小龍的生平、影片、哲學與武術。作者布洛克本人為李氏家族好友,至今仍和在美的李小龍胞姐、胞弟保持著良好的友誼;譯者高原,也是大陸早期譯介李小龍文化的功臣,中英文水平俱佳,曾有多篇關於李小龍與截拳道的譯稿發表。
1987年4月,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了《李小龍技擊術匯宗》一書,197頁。這是內地出版的第一本有關李小龍技擊術的書籍。內容以資料匯編為主,但對當時資料奇缺的國內龍迷來說,亦足以慰籍。該書編著者關文明先生,時年47歲,是廣州華南師范學院的一名教師,執著的李小龍迷。由於地處改革開放的南大門——廣州,與香港又有親友聯系,關先生在資料方面佔有一定優勢,此前已在刊物發表過數篇介紹李小龍、截拳道和海外武刊的文章,受到廣大青少年讀者的歡迎;80年代後期,關先生又相繼編著過《李小龍傳奇與技擊術》、《功夫之王》和《真功夫》等介紹李小龍的特刊,為推動南國李小龍熱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1987年11月,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出版了沈理然編著的《一代武星李小龍》一書。該書140頁,也是資料匯編類型的圖書。前半部分為李小龍生平傳記和武術哲學;後半部分為截拳道技術圖解,內容與《李小龍技擊術匯宗》類似,主要是香港出版的《李小龍截拳道》中文譯本摘編,包括了不少李小龍的手稿動作圖。《一代武星李小龍》書後附有黑白圖片32頁,是前述圖書中圖片最為豐富的一本。
1988年2月,龍年伊始,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了《李小龍技擊法》一書的中文譯本。這是中國李小龍熱二十年間國內翻譯出版的唯一一部李小龍原著。該書英文原本(書名: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共4冊,中譯本略有刪節,合為一冊出版。書中數百幅動作照均由李小龍本人及其截拳道高足伊魯山度、黃錦銘示範,彌足珍貴。原書寫於1967年,但沒有出版。李小龍逝世後,由他的朋友和學生、美國《黑帶》雜志社經理三戶以上原(音譯:姆·烏耶哈拉)編輯整理出版。
早在1986年,該書譯者就在《中華武術》雜志介紹了此書;1986年底,《精武》雜志的封二報道了北京的一位工學碩士、戳腳翻子拳武術家鍾海明先生,正在翻譯此書。短短幾行字,一下子吊足了讀者的胃口,很多讀者紛紛致函《精武》雜志,問何時可以買到此書。《精武》雜志趁熱打鐵,與譯者合作,1987年全年連載該書中文譯本的精華部分。1988年2月,中譯本《李小龍技擊法》正式出版,《中華武術》雜志同步推出該書連載,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
1988年,三位湖南的李小龍迷:吳傑、曾祥輝、田賓在《搏擊》雜志編輯、連載了名為《截拳道》的技術稿,1989年又整理成書,書名就叫《截拳道》。
1988年,湖南長沙的青年武術家賓彥紅、馬勝利開辦了國內唯一的一家中西武術書店,從事進口武術圖書郵購生意。經營的書籍,以香港、台灣的武術圖書和李小龍原著港台版中文譯本為主。該店的郵購圖書主要有:《李小龍截拳道》(李小龍原著tao of jeet kune do的香港中譯本)、《截拳道入門》(日本李小龍研究家風間健編著的《魂之武器》一書台灣中譯本)、《圖解詠春拳》(李小龍高足嚴鏡海著wingchun gongfu一書香港中譯本)、《人中之龍——李小龍的一生》(日本李小龍畫冊《斗魂》一書台灣中譯本)等等……
中西武術書店前後延續了將近十年時間,為中國李小龍迷購買、閱讀海外李小龍圖書打開了一扇寶貴的窗口。特別是在80年代後期到90年初,國內不狂熱龍迷從這里郵購過書籍。他們當中有些人後來成了研究截拳道的專家。但由於進口書書價都較為高昂,動輒五十、七十元一本,多數龍迷空有艷羨之心,心只能望書興嘆。
1990年6月,第一部真正的李小龍電影錄像帶在中國大陸發行放映——這就是《猛龍過江》。該片由廣州新時代影音公司引進發行。在李小龍逝世之後17年,祖國大陸的觀眾終於第一次盾到了真正的李小龍影片!1991年,影片《唐山大兄》的錄像帶由上海音像出版社引進發行。李小龍的電影開始進一步走向內地觀眾。
三、成熟時期(1991~1995年)
經過了十餘年的萌芽與成長,中國的李小龍與截拳道熱開始走向成熟期。這一時期突出的標志,是涌現出一批各領 *** 的青年截拳道研究家與李小龍專家。他們多數是從80年年代中前期的內地第一代龍迷當中成長起來的,且都受過一定程度的武功訓練,有扎實的功夫底子,年齡均在20~35歲之間。並在歷年的全國各大武刊上不斷有研究文章問世及專著出版。這些青年專家包括:
筆者(北京市人,1971年生。祖籍遼寧沈陽,客居安徽合肥市),郝剛(山東人,1961年生。客居湖南婁底市),朱建華(湖南芷江人,1969年生),高鴻鵬(陝西富縣人,1973年生),魏峰(山東沂源縣人,1972年生),肖峰(湖北廣水市人,1965年生),石天龍(河北昌黎縣人,1964年生),等等。
這些青年專家,是中國90年代以來李小龍熱潮與截拳道運動的推動者。今天的很多青少年龍迷和截拳道愛好者,就是讀著他們的作品成長起來的。「我是讀著您的書和文章長大的。」——這句話成了今天的青少年愛好者對這些專家們表示敬意的常用語。
1992年,河北昌黎的石天龍先生、湖南婁底的郝剛先生,分別在河北和湖南開辦了以弘揚李小龍截拳道為旗幟的武術學校和研究會,「南郝北石」各領 *** 。
同年7月,山東的青年研究家魏峰先生整理、編著了《截拳道——李小龍實戰功夫精粹》一書,該書325頁,由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出版,較為形象生動地反映了李小龍的影視武打形象,受到廣大青少年讀者的歡迎;1993年5月,湖北監利的武術愛好者董子紅先生,整理、編著了《神功絕技——李小龍二節棍攻擊法》一書,該書183頁,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出版。由於該書匯編了港台二節棍技法資料,使熱愛李小龍雙節棍的青少年讀者可以按圖索驥,因此也頗受歡迎。1992~1995年,上述兩書的銷路一直不錯,坊間甚至出現了盜版。
1992年10月,李小龍經典功夫影片《精武門》錄像帶在全國發行放映,由上海音像出版社引進。但在國內出版後,片名卻被改作了《武門風雲》;1993年3月,李小龍最後遺作《死亡游戲》由陝西文化音像出版社引進發行,片名也被更改,成了《龍騰虎躍精武魂》。至此,李小龍的五大經典功夫片,只剩下一部《龍爭虎鬥》內地還沒有引進了。
1993年,時逢李小龍逝世20周年和李小龍獨子李國豪在美拍片中槍意外身亡,國內的報刊一時間有關李小龍與李國豪父子的報道連篇累牘。美國、香港兩部有關李小龍生平的最新紀綠片:《李小龍傳奇》(bruce lee,curse of dragon)與《李小龍之武術世界》(bruce lee,martial arts world)高質量盜版錄像帶也迅速登陸內地音像市場。1994年,美國最新故事片《龍,李小龍的故事》錄像帶由上海音像出版社引進發行,易名為《龍威》。
1994年,筆者的文章《〈李小龍之死揭謎〉系小說家言》、《截拳道闡宗》、《李小龍珍聞軼事》在國內研究界受到廣泛矚目。進而與陝西的高鴻鵬、湖南的郝剛、朱建華、湖北的肖峰等先生結為友好。青年專家們之間,從此加強了來往、溝通與聯絡,一次令中國李小龍熱潮和截拳道運動騰飛的盛會已呼之欲出。
1994年冬,功夫片明星李連傑也趁著海內外的一片李小龍熱潮,模仿李小龍的著名影片《精武門》,改編拍攝了武打新片《精武英雄》。片中李連傑扮演陳真,與李小龍同一時期的前輩日裔武打影星倉田保昭、著名泰拳冠軍出身的功夫影星周比利與李連傑演對手戲。
1995年陝西省青年截拳道專家高鴻鵬先生在陝北富縣創立武道研修總會,中國民間的截拳道傳播機構又增加了一支勁旅。1995年5月,香港李小龍會成立,會長黃耀強、副會長李健華、吳育樞,開辦了有聲有色的龍迷活動與大型李小龍收藏品展覽會。
1995年5月,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祝春亭編著的《功夫影帝李小龍傳》一書,該書428頁,圖文並茂。是中國內地直到90年代中期為止所出版的資料最為豐富的李小龍傳記。編著者比較肯下工夫,但由於對李小龍生平研究不夠深入,書中牽強謬誤之處也俯拾皆是。盡管如此,該書當時依然很受內地讀者歡迎。直到今天,這部書還被錄入到網際網路上,作為電子書。
四、興盛時期(1996~2002年)
1996年元月,《拳擊與格鬥》雜志社在陳琦平、郝剛、肖峰等截拳道專家的支持下,出版了內地首部大型彩色李小龍畫冊。
1996年,美籍華裔香港功夫影星甄子丹(亦是著名李小龍迷)實現多年夙願,領銜主演了根據李小龍名作《精武門》改編的同名30集電視連續劇。同年該劇在內地播映,受到國內廣大青少年龍迷的熱烈歡迎。
1996年5月,在郝剛先生的熱情推動下,首屆中國截拳道專家研討會在湖南婁底召開。來自天南海北的五位青年專家:陳琦平、朱建華、魏峰、肖峰以及東道主郝剛,在神交多年之後,首次坐到了一起,開展截拳道技術研討、暢談中國李小龍熱與截拳道運動的未來。會議決定,五位專家聯手辦刊,出版中國首本截拳道學術專業期刊——《截拳道世界》,定期舉辦技術交流研討會和學術講習班,在全國大力推廣截拳道運動。
1996年6月,中國首本截拳道學術專業期刊——《截拳道世界》在湖南婁底問世。1996年10月,李小龍授業師兄、香港詠春拳大師黃淳梁來內地北京舉辦「詠春短訓班」,受到國內廣大龍迷的熱烈歡迎。
1996年秋至1997年元月,中國截拳道專家陳琦平、郝剛遠渡重洋,追尋李小龍當年的足跡,到香港、日本、美國各地,考察史料、拜會李小龍的親友與家人,並在李小龍兩大頂峰門徒木村武之、伊魯山度親自指導下,全面學習深造李小龍嫡傳振藩拳法與截拳道。這次壯舉,後來被稱為「截拳道萬里尋根」。這是中國大陸截拳道傳播研究者首次前往李小龍門下正式學習深造,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1997年元月,由筆者主編的《世紀巨星李小龍》一書由陝西旅遊出版社出版。該書102頁,作於 1995年,本是為陝西武道研修總會編纂的內部教材,前半部分是李小龍生平傳記,後半部是李小龍生平圖片集,書前後附采頁若干。後由武道研修總會聯絡出版社出版。
1997年6~7月,筆者前往湖南李小龍研究總會,主持內地首期李小龍截拳道教練員班。
1997年7月,香港回歸祖國大陸。1997年,振藩截拳道香港分會成立,會長陸地,副會長梁敏滔。
1998年11月,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 *** 李小龍》一書,該書由香港龍迷廖錦華先生編著,390頁。圖片資料極其豐富,書的前後均有不少彩頁,對廣大內地龍迷來說,稱得上是一本厚重的大部頭書。
1999年,中國香港資深李小龍研究家李志遠先生所著的《李小龍神話再現》一書在港出版,此前該書曾在香港報章連載,大受好評。該書是迄今為止中文版李小龍傳記圖書中資料最詳盡、考證最嚴謹的作品之一,很值得稱道。
1999年12月,李小龍截拳道頂門門徒黃錦銘師父應邀由美國來香港舉辦振藩截拳道研討會,內地截拳道專家郝剛、陳琦平、朱建應振藩截拳道香港分會之邀請,前往位於九龍的香港理工大學,接受了黃錦銘師父為期兩整天的截拳道技擊法言傳身教。至此,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二十年以來總共有三人,在李小龍頂峰門徒的親授指導下學習了嫡傳截拳道。
2000年5月,李小龍胞姐李秋源女士應廣東順德市 *** 邀請,從美國三藩市不遠萬里回故鄉參觀祖居。李小龍宗師是廣東順德安鎮上村人,父親李海泉早年到佛山學唱粵劇,後移居香港。陳琦平與郝剛先生陪同李秋源女士參觀了順德均安鎮上村新近修復的李小龍祖居與李氏宗祠;李秋源女士學應湖南李小龍截拳道總會之邀,前往湖南訪問,對祖國大陸方興未艾的李小龍與截拳道熱潮,她感到格外欣慰。
2000年6月,陳琦平的專著《振藩截拳道入門》由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該書173頁,是內地首部系統反映李小龍嫡傳振藩拳法/截拳道的個人專著。
2000年,是李小龍誕辰60周年。我國的《中華武術》等各大武刊都出版了紀念專號。
2001年5月,廣州的李小龍研究家關文明先生出版了《一代英傑李小龍》一書。該書303頁, 由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圖片與史料都很豐富。盡管該書校對不夠細致(如多處把筆者旅美的時間由1996年錯訛為1999年),但依然不失為一部有價值的李小龍圖書。
2001年11月,適逢李小龍60華誕之際,廣東李小龍研究會在廣州正式掛牌成立。成立大會在李小龍故鄉順德舉行,該會會長為馬明達教授,副會長為關文明先生。
❹ 請問李小龍電影全集有那些
李小龍超經典動作《死亡塔》BD中字1024解析度高清
: http://www.bbspn.com/thread-3990-1-4.html李小龍超經典動作《死亡游戲》BD英語中字1024高清
: http://www.bbspn.com/thread-3988-1-4.html李小龍超經典動作《龍爭虎鬥》BD英語中字1024高清MKV版
: http://www.bbspn.com/thread-3987-1-4.html 李小龍超經典動作《精武門》BD國粵雙語中字1024高清MKV版
: http://www.bbspn.com/thread-3985-1-4.html李小龍超經典動作《唐山大兄》BD國粵泰三語中字1024高清MKV版
: http://www.bbspn.com/thread-3984-1-4.html李小龍超經典動作《猛龍過江》BD國粵雙語中字1024高清MKV版
: http://www.bbspn.com/thread-3983-1-4.html
❺ 李小龍按時間順序演過的電影
1、《金門女》1940年
飾演:嬰童
導演:Esther En
主演:Liu Nom, Moon Quan
2、《富貴浮雲》1948年
飾演:客串
導演:俞亮
3、《夢里西施》1949年
飾演:小李海泉
導演:蔣愛民
主演:羅麗娟,李蘭
4、《細路祥》1950年
飾演:細路祥
導演:馮峰
主演:馮峰,李海泉
5、《凌霄孤雁》1950年
飾演:客串
導演:吳回
主演:白燕、,張活游
6、《人之初》1951年
飾演:牛仔
導演:秦劍
主演:吳楚帆,黃曼梨
7、《苦海明燈》1953年
飾演:阿生
導演:秦劍
主演:張活游
8、《危樓春曉》1953年
飾演:客串
導演:李鐵
9、《母淚》1953年
飾演:客串
10、《千萬人家》1953年
飾演:B仔
導演:珠璣
主演:盧敦,黃曼梨
11、《父之過》1953年
飾演:客串
12、《孤星血淚》1955年
飾演:客串
導演:珠璣
13、《孤星血淚》1955年
飾演:客串
導演:珠璣
14、《兒女債》1955年
飾演:客串
導演:南海十三郎
15、《守得雲開見月明》1955年
飾演:洪仔
導演:蔣偉光
主演:芳艷芬,江一帆
16、《愛》1955年
飾演:客串
17、《許癲納福》1955年
飾演:客串
18、《孤兒行苦命女》1955年
飾演:客串
導演:李佳
19、《早知當初我唔嫁》1956年
飾演:客串
導演:蔣偉光
20、《雷雨》1957年
飾演:周沖
導演:吳回
21、《甜姐兒》1957年
飾演:同學
導演:吳回
22、《人海孤鴻》1959年
飾演:阿三
導演:李振輝
主演:吳楚帆,白燕
23、《唐山大兄》1971年
飾演:鄭朝安
導演:羅維、吳家驤
主演:苗可秀, 韓英,劉永
24、《精武門》1972年
飾演:陳真
導演:羅維
主演:田豐,韓英傑,田俊
25、《猛龍過江》1972年
飾演:唐龍
導演:李小龍
主演:苗可秀,小麒麟
26、《龍爭虎鬥》1973年
飾演:李
導演:高洛斯
主演:石堅,洪金寶
27、《死亡游戲》1978年
飾演:盧比利
導演:洪金寶, 羅伯特·克洛斯
主演:唐龍
28、《死亡塔》1981年
飾演:李振強
導演:吳思遠
主演:唐龍
29、《李小龍:勇士的旅程》2000年
飾演:海天
導演:李小龍
主演:賈巴爾,田俊, 解元, 伊諾山度
(5)優酷老電影武打片李小龍擴展閱讀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師承葉問,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
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他在香港的四部半電影3次打破多項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記錄,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達2.3億美元。
1962年李小龍開辦「振藩國術館」,1967年自創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香港逝世,年僅33歲。1979年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將補拍版《死亡游戲》的開映日6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
1993年美國發行李小龍逝世20周年紀念鈔票,好萊塢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同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1998年11月,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武術電影巨星獎」。
❻ 李小龍電影有哪些
1、1940年《金門女》
2、1948年《富貴浮雲》
3、1949年《夢里西施》
4、1950年《細路祥》
5、1950年《凌霄孤雁》
6、1951年《人之初》
7、1953年《苦海明燈》
8、1953年《母淚》
9、1953年《父之過》
10、1953年《千萬人家》
11、1953年《危樓春曉》
12、1955年《愛》(上下集)
13、1955年《孤星血淚》
14、1955年《守得雲開見月明》
15、1955年《孤兒行苦命女》
16、1955年《兒女債》
17、1955年《許癲納福》
18、1956年《早知當初我唔嫁》
19、1957年《雷雨》
20、1957年《甜姐兒》
21、1959年《人海孤鴻》
22、1966年電視劇《青蜂俠》
23、1971年電影《唐山大兄》
24、1972年電影《精武門》
25、1972年電影《猛龍過江》
26、1973年電影《龍爭虎鬥》
1973年電影《死亡游戲》未完成,只有李小龍的片段剪輯,其他的是唐龍(金泰中)替身演出2000年《勇士的旅程》收錄李小龍真正的遺作。
(6)優酷老電影武打片李小龍擴展閱讀:
1962年李小龍開辦「振藩國術館」,1967年自創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香港逝世,年僅33歲。1979年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將補拍版《死亡游戲》的開映日6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7月8日為錯誤翻譯)。
1993年美國發行李小龍逝世20周年紀念鈔票,好萊塢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同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1998年11月,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武術電影巨星獎」。
李小龍幼時,他父親為了使兒子體魄強壯,在他7歲時便教練習太極拳。少時酷愛跳恰恰舞,在港期間曾以教授名拳師邵漢生恰恰舞,來換取對方教他中國拳法。1954年,李小龍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並在家中設一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練不輟。此外,他還練過螳螂拳、洪拳、少林拳、戳腳、節拳、白鶴拳等拳種,為後來自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57年,在聖芳濟書院擊敗過去三年的冠軍查理·歐文,贏得校際西洋拳擊少年組冠軍。1958年3月29日,獲得全港恰恰舞公開賽冠軍。
❼ 李小龍主演電影
1.《猛龍過江》(Way of the Dragon)是香港嘉禾電影公司出品的武打片,由李小龍自編自導自主演,該影片於1972年12月30日中國香港首映。劇情描述一名香港青年受親友之託,前往義大利的一家唐人餐館,幫助老闆對付黑社會分子威脅的問題。
2.《精武門》(Fist of Fury)是香港嘉禾電影公司出品的武打片,由羅維導演,李小龍、羅維、倪匡聯合編劇,李小龍、苗可秀、田俊主演,該影片於1972年3月22日在香港首映。該影片講述了清末民初,霍元甲被日本人設計毒死,霍元甲的親傳弟子陳真趕赴上海拜祭師父,當陳真查明是日本人暗害了師父,便獨自闖入日本道館與一眾日本高手較量,最終陳真手刃了仇人,為國家與民族爭回了尊嚴。
3.《死亡游戲》( The Game of Death)原名《死亡的游戲》是1972年拍攝,《死亡游戲》是嘉禾公司翻版作品,1978年拍攝,片中李小龍的鏡頭全為李小龍生前電影的剪輯,正臉鏡頭是替身完成,該片由Robert Clouse執導, 李小龍、洪金寶 、賈巴爾、伊魯山度等人主演。該片於1978年3月23日正式上映。
4.《龍爭虎鬥》是1973年嘉禾影業和華納影業聯合製作的一部動作電影,由高洛斯(羅伯特·克洛斯)執導,李小龍、石堅、約翰·薩克松等主演。影片主要講述了少林弟子李(李小龍飾)在師傅的委託和警方的安排下來到一個孤島參加比武大會,暗中調查島主韓(石堅飾)進行的非法行為。此片入圍美國《Total Film》雜志選出的67部改變世界的電影。
5.《唐山大兄》(The Big Boss)是香港嘉禾電影公司出品的武打片,由羅維、吳家驤聯合導演,李小龍、羅維聯合編劇,李小龍、衣依、田俊、苗可秀主演,該影片於1971年10月31日在香港首映。影片中講述了在曼谷一家製冰廠工作的華人青年鄭潮安,經歷過多年的冤冤相報之後,領悟了人生,誓言不再與人打鬥,對別人的多次羞辱都忍耐下來,但當他發現這個製冰廠實質上是掩護壞人進行非法勾當的處所,且他人的逼迫到了無可忍受的地步,於是重施拳腳,與壞人展開大戰的故事。
6.《青蜂俠》李小龍第一部好萊塢作品,也是華人在好萊塢主演的第一部電影。李小龍在劇中飾演青蜂俠的助手加藤(Kato),但大部分警惡懲奸的動作場面就成為他的表演時間,風頭經常蓋過青蜂俠,可惜該劇在美國未能成功,究其原因,可能是與主角的造型不夠討好有關,青蜂俠黑西裝一度加黑眼罩一個,欠缺了像超人、蝙蝠俠、蜘蛛俠等美國漫畫英雄具備的鮮明形象,似竊匪多過似俠士,加上行動閃縮,頭腦及身手又不見得出類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