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評價電影《起跑線》
《起跑線》揭露了印度教育部門的種種弊端,反映了印度當今社會的教育現狀。而這種教育現狀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是存在的,很多地方都有普通學校和名校之分。
2. 《起跑線》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獲與付出。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起跑線》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起跑線》觀後感1
電影《起跑線》講述了一對印度父母為女擇校演繹「孟母三遷」的故事,雖然題材聚焦當下熱門的擇校話題,卻在點映時讓不少觀眾樂出聲。多數觀眾表示觀影過程非常輕松愉悅,也有部分觀眾表示有些情節讓自己哽咽,不刻意煽情,但有著感同身受的力量。雖然電影中涉及到擇校、學區房、入學面試等現實元素,但導演卻選擇了用輕松的喜劇來呈現,不僅能從電影中照見現實,更能從這對印度夫妻身上看到愛的力量,尤其是片中拉吉和米塔這對夫妻為了女兒入學搬到貧民窟學區房後「水土不服」的情節,更是讓人又好笑又心酸,「原本以為印度電影就是燃,就是感動,沒想到可以這么歡脫,還能讓人思考更多」。亦有觀眾表示《起跑線》打破印度電影的煽情套路「個人覺得好看過《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更好笑,也更貼近我們的現實」。
據了解,電影《起跑線》在印度上映時就曾引發媒體和觀眾的討論,票房成績與同期上映的《神秘巨星》不相上下,更在有「印度奧斯卡」之稱的Filmfare中力挫《神秘巨星》獲得最佳影片的殊榮,同時伊爾凡·可汗所飾演的拉吉更摘得最佳男主角獎項。不少觀眾表示影片中父親的角色有溫度,有厚度,「吵不過媽媽的時候,特別可愛」,「為了女兒很拚命,也有很多手腕,但沒有丟失良心」。不少帶著孩子參加點映的家長覺得這樣題材的電影國內太少,「這就是我們的真實寫照」,「沒想到孩子很喜歡」,「我孩子說這是他的心聲,我可能要重新考慮他的教育問題了」。該片在年輕觀眾當中的認可度也頗高,「忍不住深思」,「在職場上有時會被逼得無路可走,就像(電影里)爸爸那樣,但他的選擇確實感動了我」。
該片點映時,不少觀眾對於媽媽米塔的焦慮感同身受,執意要上最好的學校,進行最好的教育,認為這和當下的情況太過相似,有年輕女觀眾分享自己的經歷,「想起那年中考沒有考上時我媽的樣子,真的心疼,女主角演的真好」。電影《起跑線》中這對活寶夫妻為了讓女兒接受最好的教育,從普通人家「穿越」到上流富人區,又「穿越」到貧民窟,在媽媽米塔一次又一次對「最好」的追求中引發層層笑料,同時也帶來思考——所謂的最好,對於孩子而言真的是最好嗎?不少觀眾很認同父親拉吉最後的演講,認為現實很強大、擇校很重要,但「成為什麼樣人更重要」,拉吉那句台詞「如果你都不是一個好人,那你就不可能做個好老公或者好爸爸」,引發了他們的強烈認同。不少年輕觀眾有感於爸爸拉吉最後的正能量選擇,表示「很戳心、卻又很溫暖,有一種善良和底線在」。
同時,電影中上流富人區和貧民窟的兩極展現,也讓觀眾對孩子應該窮養還是富養有諸多討論,窮養練意志,富養開眼界,年輕父母觀眾覺得「只有當了父母才真的能切身感受到這個問題,怎麼選擇都很難」,未婚觀眾則認為要給將來第一次做父母做好足夠的准備,「如果自己不能成為好的父母,就無法給孩子做榜樣」。影片中關於人格教育的討論倒是幾乎達成一致,「學校教育無法替代家庭教育」,「人格教育要以父母為表率」。
《起跑線》觀後感2
《起跑線》再度發揚了印度電影觸及社會痛點,批判社會現實的優點。與本片沉重的主題不同,《起跑線》用繽紛的色調和詼諧的調侃連接了教育不公、貧富差距、數典忘祖、社會歧視鏈、子女培養目標和人性異化等主題,結尾的處理讓人驚喜連連,諷刺意味十足。
《起跑線》在敘事手法、鏡頭運用、人物塑造等方面中規中矩,故事也簡單的很:一對「暴發戶」夫妻拼盡全力讓子女入學。然而小人物的命運卻牽動著整個社會,給觀眾強烈的帶入感。
《起跑線》中還有這樣一段話:「在印度,英語不僅僅是一門語言,而是階級的象徵。」又說:「你的女兒是服裝店老闆的孩子,以後肯定子承父業;而我們家孩子就不一樣,出來以後一定要開拓一番事業,所以我們只說英語。」聽聽吧,這段言語多麼的輕巧,好像窮人就活該窮一輩子,自己就應該永遠富足一樣。
《起跑線》最滑稽的一段是主角一家為了裝富人,去照相館拍假照片,顯擺自己出國旅遊。而笑點的擔當則是男主角,每到關鍵時刻,男主身上的市井痞氣就戳穿了「富人」的謊言。人們總是說,培養一個真正的貴族,需要三代人的時間。《起跑線》則真實的告訴我們,原生家庭和經濟背景給一個人留下的烙印,是一輩子無法擺脫的,也是任何謊言所不能掩蓋的。這就好比從沒學過英語的男主角,就算無比努力地翻爛了字典,寫的推薦信也是亂七八糟;從未體驗過富人生活的男女主角,就算渾身名牌也絲毫不像貴族。
《起跑線》第一次讓我驚訝的地方在於,影片不僅滿足於裝富很難,反而進一步展示了裝窮更難。正如台詞所說:「貧窮這門課程,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學會的。」看看印度社會吧,富人的社區干凈整潔,豪車豪宅;窮人社區,一下腳就能踩著牛糞,到處是蚊子,沖廁所的水都沒有,吃水靠搶,吃米要靠分配。但無論貧富,都把英語當成了階級的象徵,只不過富人歡迎英語,而窮人則對英語表示強烈排斥。
《起跑線》用鮮明的對比有力地回擊了這些毫無根據的鄙視。男女主角雖然富有,但在孩子入學的問題上卻不擇手段,以偽造貧困證明,欺騙學校,犧牲窮人入學資格為代價,獲得了德里文法學校貧困生入學名額。
實際上,本片笑料的來源,從本質上講是夫妻二人對孩子教育理念的不同,這正是安吉麗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之間離婚的主要原因。男主堅持認為無論在哪所學校,關鍵要讓孩子快樂,對新鮮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不屑一顧。女主則更加實際,與其有一個快樂童年,她認為更重要的是一個美好的未來,進行高強度超齡學習。總之,一方讓孩子遵從個性發展,另一方則注重孩子的服從與認同。我認為這兩點完全可以兼顧。我們總說先做人再做學問,但在實際教學中,老師連知識都講不好,怎麼去教做人呢?老師把責任推給家長,家長則把希望寄託在老師身上,兩頭都落空,把孩子耽誤了。好在夫婦二人最終達成了一致,在學習知識與階級教育面前,還是選擇了讓孩子做一個健康而陽光的人。
影片的最後,陽光明媚,男女主角牽著女兒走出校園。曾經他們為了走進這所學校而費盡努力,吃盡了窮人的苦,富人的累,而今天他們走出來卻無比的輕松。校園里坐著一批仰仗權勢的富豪,校園外則是巨大的貧富差距。一對父母能做什麼呢,一個人又能做什麼呢?只能讓自己的孩子更加幸福罷了。車廂里滿是孩子的笑臉,可能他們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的人生本可能是另外一種樣子,而這種寒意,在暖暖的陽光之下,變得更加刺骨。
《起跑線》觀後感3
今天和夫人去電影院看了部電影,很神奇,這部印度電影里講的糟心事,分明就是我們中國人的故事,片中的細節,幾乎每天都在中國上演,就連片名都特別中國:《起跑線》。
影片的故事一點也不復雜:一對印度服裝店的中產階級父母,為了讓女兒接受最好的教育,實現階層跨越(了解的人都知道印度姓種階級非常厲害),從幼兒園入園起,就拼盡全力想要進去德里排名最靠前的學校,以便日後一路高歌猛進,進入最好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日後能進入跨國公司,成為社會上的精英階層。但這種學校只招收印度真正的富有階層和極少數一部分固定名額的貧困家庭優質小孩。於是虎媽虎爸因此走上了曲折漫長的擇校之路。
影片一開始給我的感覺就是:過度給與、過度保護。女主帶小主去玩出門的時候塗防曬霜、驅蚊液,即使小主的那句「媽媽,這個很粘。」仍然被無視,到了公園不斷的囑咐僕人注意這注意那等等,毫不誇張的說小孩就提線木偶,這種情況我們身邊比比皆是,包括我們自己。好比室內盆栽多肉綠蘿等、生命力永遠比不了室外景觀植物,一個溫室培養,一個經歷烈日風雨,我們確實要精心照顧它才會長得更好,但是當你過度澆水、過度施肥。綠植最終就被間接謀殺了。世上最真摯的愛來至於父母,它應該是呵護、引導、糾正、榜樣的作用,而不是過度給與、過度保護。
影片中男主的資金實力屬於中產階級,他們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已經得到滿足,但是資金的實力並沒有使「尊重需求」得到滿足,在德里的學區房的派對上會因為跳滑稽的舞蹈遭到不解甚至戲謔,會因為小孩說印度語遭到孤立,會因為自己的工作性質使孩子失去教育資格。這種尊重無法滿足需求,使人陷入一種焦慮之中,但我想說的是我們必須去認可自己的價值,發揮自己的價值,何須在乎別人的眼光、背後的言語。古有雲「人比自重而後人重之」。
電影的主題就是印度版的「孟母三遷」,為了孩子能進名校,幾度搬家,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當然最終也「如願以償」。當今社會我們更多的是重知識而輕德育,我們嘴裡所謂「起跑線」都是希望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從而忽略了為人父母的起跑線,我們的個人成就、金錢實力或許已不可提升,但是我認為父母的起跑線是德育的起跑線,而非物質的。例如王思聰,中國首富的兒子步入社會時父親給了5個億說道,自己出去折騰,不行了就回來繼承家業。就算你的小孩從小和他站在一條起跑線上,可是小孩的將來你給不了。片中男主很經典的一句話「我想做一個好父親、也想做一個好丈夫,但是我得先做一個好人」。是啊!只有做一個好人你在孩子面前德育的起跑線才能帶著孩子一起前行。當今社會的企業家大多是60後,70後,當中有大部分是文盲,老乾媽的陶華碧名字都不會寫。所以我們一定要重知識的同時重德育。德育才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大的財富,也是決定孩子未來成就的基礎,在校園這片本應是天真無邪的凈土,卻也難以免俗。父母除了要關心孩子在校的成績如何,更要關心孩子心中的感受。
喜歡文字,有事沒事喜歡無病呻吟,來到簡書。希望結識更多喜歡文字的人,大家一起分享彼此的無病呻吟。
《起跑線》觀後感4
教育一直是一個富有爭議的話題,對於"放養式"和"精英式"這兩種教育方式的爭論從來都未曾停息。這個寒假,我看了印度電影《起跑線》更是挖掘了二者的內涵,引人深思。
中產階級的印度夫婦拉吉和米圖起初持有這樣的觀點,他們認為精英式的教育才能鍛煉出卓越的競爭力,方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機制中奪得先機。這種觀念的形成很大程度因為他們的親身經歷。這對夫婦在生意場上小有成就,但作為貧苦出身的他們,不會英語,也缺失高等教育,頂著"暴發戶"的帽子,讓他們飽受上流社會的唾棄,且與上流生活格格不入。
丈夫拉吉曾質疑是否有必要擠破腦袋讓女兒上名校,但妻子米圖非常激動地表示,"我們不能讓皮雅接受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因為她覺得正是因為沒有接受到好的教育,他們才只能待在中產階級,接著她又表示,好的學校能提供良好的英語教育,而英語在印度"不僅僅是一門語言,還是階級的象徵。"
令人印象頗深的是拉吉第一次為女兒報名,缺乏經驗,結果排在了很後面,因為很多家長都提早排隊,有的甚至凌晨12點就來了,為了確保位置不被搶走,甚至就地睡覺。事實就是沒有父母願意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排隊無果,拉吉則高價尋求名校咨詢機構,按照咨詢顧問的要求進行了各種努力仍未被名校錄取。後來聽說名校對貧困家庭孩子有錄取名額,又咬牙假扮窮人,搬到窮人區生活,接受名校派來的調查員的審核。最終他們如願以償地獲得了名額。
但最讓人心酸的莫過於拉吉的貧民鄰居,他為了給孩子湊足學校收取的課外活動費用,只得冒著生命危險去碰瓷。這種情況,當然是比較極端,甚至說是過於戲劇化,但它確實反映出,在爭奪教育資源的路途上,窮人已經被逼上絕路。
此情此景也讓拉吉意識到了自己正剝奪了一個窮人孩子享受教育的權利。而後拉吉為糾正自己的欺騙而努力,匿名捐助公立學校,到名校主動提出放棄孩子學籍,並當眾講述自己的故事,讓孩子從名校退學,去上普通的公立學校等。影片的最後我們才從女兒皮雅的臉上看到那久違的輕松的笑容,這笑容里沒有父母的約束,而是一種重獲自由般的喜悅。
給我的思考是也許很多家長一心希望子女接受到最優等的教育,其實不然,並非每個孩子都適合學習,並非每個孩子都能接受所謂的精英式教育,盲目的追隨學業上的"優秀"是不明智的。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權衡利弊,"放養式"教育有點順其自然的意思,但並不意味著放縱,適當的放手是孩子成長途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很多時候,教育的理念是會被社會的導向所左右的。絕大多數學校和家長心中都有種根深蒂固的想法——成績論英雄。嘴裡說的最多的是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優異。我們往往很局限地通過成績去評判一個學生的優秀與否。其實教育全對不僅是局限在成績上,更是在做人的品行以或是德道的培養。與其父母的全權包辦,倒不如適當地讓孩子自己做選擇,人生的路不止一條,每條路途都是荊棘滿布,但每天路的終點都將會是不一樣的一方天地。
《起跑線》觀後感5
最近一家三口去看了印度電影《起跑線》,電影反映的擇校熱問題,相信會引起不少中國家長的共鳴。對於普通家庭是否有必要送孩子上名校,名校是否華而不實滿足虛榮,怎樣培養健康、快樂、善良的孩子,這些問題也許能在影片里找到答案。
影片講了印度德里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拼盡全力送孩子上名校的故事。主人公拉吉是一個時裝店老闆,在妻子的慫恿下,為了讓年幼的女兒上一所名校,不惜舉家搬遷到名校旁的富人區,盡力融入富人圈子未果。拉吉高價報了幫助上名校的咨詢機構,按照咨詢顧問的要求進行了各種努力仍未被名校錄取。聽說名校對貧困家庭孩子有錄取名額,又咬牙假扮窮人,搬到窮人區生活,接受名校派來的調查員的審核。拉吉一家因為語言、生活習慣等原因無法融入富人社會,又因為難以適應艱苦條件等原因難以融入底層社會,鬧出了不少笑話。
影片既展現了富裕群體的攀比、虛榮和虛偽,還生動展現了窮苦人民的勤勞朴實、聰明善良。拉吉一家假扮窮人,認識了善良、勤勞的希亞姆一家,受到他們無私的幫助。電影觀眾是知道拉吉家不缺錢,施助者希亞姆家世代窮苦,卻教拉吉擠公交,帶著他在工廠幹活,把自己的工資分給他,甚至不顧自己生命安全去碰瓷,將得到的賠償送給拉吉交孩子學費,結果陰差陽錯,窮人希亞姆的孩子卻沒上名校,拉吉的孩子入選了,希亞姆還掏錢為他們慶祝,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想起美國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的書《我在底層的生活》,寫的就是作者扮演成窮人體驗底層勞動者的辛苦奔波和生活的無助,對照著這部電影看,對窮苦階層的辛酸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影片後面也展現了拉吉為糾正自己的欺騙而努力,包括匿名捐助公立學校,到名校提出放棄孩子學籍,並當眾講述自己的.故事,讓孩子從名校退學,去上普通的公立學校等。
家長們,如果要給孩子選擇名校時,一定要考慮下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要盲目攀比,為虛榮心所累。
看了電影,一直對教育孩子充滿自信的我開始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問題。最近讀尹建莉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盧梭的《愛彌兒》,體會到不過多干預、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的重要性。以前總覺得要多給孩子講人生道理,幫助他分析事情的長短利弊,讓他少走彎路,早明事理,其實幾歲的孩子哪裡懂得那些,往往會誤解或者很快忘了。家長教育起來挺起勁,覺得把自己幾十年的人生經驗都傳給孩子了,孩子應該比自己強,這只是一廂情願。盧梭在《愛彌兒》里說的,他在愛彌兒12歲前什麼都不想教,更不會灌輸什麼大道理。也許有些家長一味的施壓培養了當前看來學習優異,習慣好、有特長的孩子,但這個孩子自主性、獨立性、創造性幾乎都被扼殺了,長大能否成才難說,能否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成為身心健康的人就更難說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就是這個道理。
教育孩子應該學學無為而治,要適當地放手。我在以前的博文里也寫到過,教育孩子有點像炒股和投資,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家長們如果沒有技巧不妨練練耐性,練練忍功,讓孩子慢慢地成長,不能亂折騰。電影《起跑線》中也傳達了這一觀點。拉吉的女兒被特別精細化地管理著,但成長受到很大限制,也難以和同齡小孩交往,但到了窮人區,和一群野孩子奔來跑去,反而學會了什麼是分享和關愛,什麼是善良和友情。
正如盧梭和尹建莉強調的,家庭教育寧可過寬,也不要過嚴,孩子的未來是廣闊世界,不是父母溫暖的手掌,早晚孩子要自己去歷練,去成長。
《起跑線》觀後感6
一年一度的升學季又將來臨,招生熱與擇校熱也愈演愈烈。而這種拼盡財力人脈競相往名校,尤其是私立學校鑽的現象可謂是不知凡幾,雖然對這種做法不置可否,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無獨有偶,對名校的追逐熱潮,在印度也不容小覷,《起跑線》這一影片就是這股熱潮的真實寫照。這部影片通過描寫一對男女主人公入學難的波折經歷突出了對教育最本真的東西的見解、分析和追求。
《起跑線》中女主人公的爸爸是一位富甲一方的大亨,雖然財力雄厚,但是因為經營的是時裝店而被所謂的「貴族」嫌棄,即使搬到了市區的市中心,擁有一棟豪宅,為了女主人公能夠順利融入「貴族」群體,交到朋友,還特地迎合「貴族」的各種生活習慣,小到穿什麼衣服,擺放什麼家電,聚會時喝什麼酒,怎麼喝,甚至將自己的日常語言——印地語,硬生生改成了高大上的英語。用「貴族」的語言來解釋,即最頂尖的學校不允許說印地語,只能說英語。只有貴族才會說英語,只有會說英語才能有機會進入外企,機關單位,出人頭地。否則,即使有再多的金錢,也只是低人一等,長大後只能止步於服務行業。看著女兒被同齡夥伴排斥,女主人公的媽媽二話不說,不惜在一所知名的培訓機構投入重金,旨在讓女兒在短時間內全方面提升。除此之外,父母也進入了特訓,為升學的家長面試臨陣磨槍。
只不過千算萬算不如天算,雖然做了很多模擬演練,也灌輸了很多所謂的「先進教育理念」,如當問到該如何向孩子介紹「貧困」一詞時,標准答案是「Sharingiscaring。」(分享即關愛),正式面試時,卻因為父親標准答案的卡頓、顛倒等顯而易見的「差錯」致使女主人公在排名前五位的名校中都名落孫山。實在不忍放棄就讀名校的機會,一個偶然的契機,女主人公的父母得知每所名校都會有5%的名額分配給貧困生,於是,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使出渾身解數搬到貧困區,偽裝成貧困家庭,一開始,生活處處碰壁,且隨時都有陷入穿幫的境地,幸運的是,得到了好心鄰居的種。種幫助,使得在「貧困生」的核查階段順利通過。
戲劇性的是,女主人公偷來的入學機會,恰恰是這位一起玩耍,學習的小夥伴——男主人公的,男主人公的爸爸甚至為了幫助女孩「籌課外活動費」,冒著生命危險沖向馬路上的汽車,為的就是用那撞得鮮血淋漓的雙臂所換來的撫恤金來挽回女孩的讀書機會。後來,女主人公的爸爸幡然醒悟,真正的教育,不是看學校是否像五星級酒店般設施豪華,也不是這所學校是否出過多少政客名人,而是這個學校的老師和同學是否保持一顆赤子之心,把同伴當成家人,即使生活再困難,也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美好期待,用光明正大的方式勇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本部影片以女主人公為明線,男主人公為暗線,通過男女主人公的入學波折,諷刺了社會上的所謂教育公平,已經淪為權錢交易的犧牲品,最後女主人公一家被男主人公一家的行為所感染,其實感染的並非只是女主人公一家,而是每一位為人父母和關心教育的人,花言巧語,陰謀詭計總會被人不恥和遺棄,勇敢與愛心才是立足之本。讓我們懷揣赤子之心追夢!
3. 如何評價印度電影《起跑線》
這部電影里,拉吉夫婦為了女兒上名校,做了好多事,買學區房,給孩子報名凌晨還在排隊,甚至就地睡覺。這個我們中國一模一樣啊。電影里皮雅的媽媽說「我們不能讓女兒接受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她的意思就是自己就是因為沒有接受好的教育,所以現在自己還是中產階級,沒有生活在富人區。她要讓女兒接受好的教育,爬上更高的階級。這個和我們中國的「教育決定命運」是一樣的。所以,拉吉夫婦不辭辛勞加入到搶奪起跑線的行列。
4. 《起跑線》中,有哪些精彩的鏡頭
《起跑線》中,有哪些精彩的鏡頭?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用你的見識、視線和布局幫孩子事半功倍。用你的自然資源為孩子給予大量的機遇。更主要的是用正確的三觀去正確引導孩子,這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起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