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借親老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借親老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6-01 00:17:25

① 傅奇的參演電影

其他電影
佳人有約 (1960) ....丁立
同命鴛鴦(1960) .... 施佾生
情投意合 (1960) ....陳志強
碧波仙侶 (1960) ....張珍
豪門夜宴 (1959) .... 宴會賓客
甜甜蜜蜜 (1959) .... 張明陽
錦上添花 (1959) .... 評判員乙
稱心如意 (1959) .... 劉偉立
王老五添丁 (1959) .... 小傅
情竇初開 (1958) ....羅大明
少年游 (1958) ....李志勤
借親配 (1958) ....李春林
眼兒媚 (1958) .... 侯克生
綠天鵝夜總會 (1958) .... 徐景蘭
有女懷春 (1958) .... 戴綏成
蘭花花(1958) .... 王康明
魔影 (1957) ....余志強
望夫山下 (1957) .... 丁紹群/ 柳彥士
鸞鳳和鳴 (1957) .... 韋文光
男大當婚 (1957) ....張志遠
小鴿子姑娘(1957)
日出 (1956) ....方達生
新婚第一夜(1956) .... 梁紹宗
三戀(1956) .... 虞百城
小舞娘 (1956) ....陶樂勤
鑽花竊賊 (1955) .... 華福爾
大兒女經 (1955) .... 顏二毛
不要離開我 (1955) .... 胡敬仁
我是一個女人 (1955) ....康敏
歡喜冤家 (1954) .... 華爾康
都會交響曲(1954) .... 余也人
蘭花花 (1954)
大富之家1954(1954)
蜜月 (1952) .... 餘子林
參與製作過的電影:
雲海玉弓緣 (1966) .... 導演
垃圾千金(1957) .... 編劇
寡婦村(1988) .... 監制
閃電行動 (1987) .... 出品人
望夫山下 (1957) .... 演唱
不要離開我 (1955) .... 副導演
機伶鬼與小懶貓 (1959) .... 副導演
真假千金(1959) .... 編劇

② 李岱江的成長簡歷

1933年12月出生山東省莘縣城內文昌街。
1944年莘縣解放後,入世隆抗日完小學習。
1949年秋 考入平原省陽谷縣安樂鎮師范學習。
1951年參加平原省聊城專署文工隊。
其間參加「寶山參軍」,歌劇「王秀鸞」評劇「子女婿」排練和演出。
1952年 參加平原省文藝整風,其間排演並演出了以評劇形式演出的「救濟(急)包」。
1953年 平原省撤銷後,被分配山東省實驗歌劇團後改為山東省呂劇團,任演員。參加了在濟南大觀電影院的第一次公演。演出劇目《井台會》是魏奎元。《小姑賢》飾王登雲。
1954年 隨團赴上場參加華東區第一屆戲曲觀摩會演,參加了呂劇「井台會」(展演劇目)(飾魏奎元)。
1955年 晉京匯報演出。
其間曾到中央實驗歌劇院學習傳統訓練,並得到崑曲大師侯空鄭游永奎先生的肯定與表揚。(註:我們學習練功訓練結束時,侯永奎與韓世昌,最後驗收,侯永奎先生問我跟誰練功,練了幾年功。最後侯老師說:園場不錯,好好練功。)
1955年冬 隨團參加赴朝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演出任務。
1956年底 赴長春電影製片廠,參加「李二嫂改嫁」舞台藝術片和「借年」的拍攝工作。
1958年 赴福建前線慰問解放軍。 同年於山東省委禮堂為劉少奇主席,王光美同志演出,並親切接見了我們,還詢問了呂劇的起源,為什麼叫呂劇,當時的省委書記舒同志做了回答,問到誰是團長,貴姓,劉梅村同志作了回答,劉主席,你姓劉我也姓劉,我們是一家嘛。
1960年 為主席演出,《借親》演出結束後,毛主席接見我們幾位演員(郎咸芬,林建華,李岱江,王俊英,常蘭,劉艷芳)
1959年 為郭沫若先生演出《借親》,他還給我們寫了一首詩,看呂劇團演出《借親》書贈,東風送暖叢畝百花香,開到芙蕖韻滿塘,一片清芬無限意,大明湖畔柳絲長。
196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3年 參加了香港電影製片廠拍的「姊妹易嫁」,並為劇中人毛紀配唱。
1964年 晉京匯報現代戲「沂河兩岸」我飾演支部書記李永春。 其間並進入中南海為朱德總司令(委員長)演出「沂河兩岸」,「龍鳳面」。
同時,在人民大會堂小禮堂,為周總理演出了「沂河兩斗銷岸」。演出結束後,康生代表總理到後台接見,他說:「總理叫我代表他給同志們祝賀,因為他要到機場接一個外國代表團,沒有時間了。呂劇團演的沂河兩岸,反映了生產斗爭,完全成功,完全成功,完全成功!這是總理親口說的。」
自從事呂劇事業以來,幾次重大的活動我都參加了:五十年代到朝鮮,六十年代到福建,七十年代到廣西,八十年代到老山。
1989年 被文化部批准為尖子演員,並受到山東省人民政府嘉獎。
1992年 被國家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4年 領導指示退休。

③ 呂劇的代表人物以及作品!!

呂劇,又名「化裝揚琴」、「琴戲」,流行於山東和江蘇、安徽部分地區,起源於山東以北黃河三角洲,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迄今有100年歷史。山東省東營市是呂劇的發源地,東營區牛庄鎮時家村(原屬廣饒縣)民間藝人時殿元等是呂劇的主要創始人。最初的呂劇班大都走鄉串村,演出於田間地頭,影響甚小。1910年前後搬上舞台。1953年山東省呂劇院成立之後,才使呂劇成為遍及山東、享譽全國的劇種。

目錄

呂劇簡介
名稱由來
傳統劇目分類
源流沿革
藝術特點
呂劇歷史介紹
已出版的呂劇作品
角色行當生行
旦行
凈行
醜行
傳統劇目《李二嫂改嫁》
《補天》
《龍鳳面》
《借親》
呂劇知識板式
曲牌
吹打曲牌
樂器
行當
聲腔
服裝
早期重要藝人
當代呂劇名人呂劇簡介
名稱由來
傳統劇目分類
源流沿革
藝術特點
呂劇歷史介紹
已出版的呂劇作品
角色行當 生行
旦行
凈行
醜行
傳統劇目
《李二嫂改嫁》 《補天》 《龍鳳面》 《借親》呂劇知識
板式 曲牌 吹打曲牌 樂器 行當 聲腔 服裝早期重要藝人當代呂劇名人展開 天津市呂劇《李二嫂改嫁》

編輯本段呂劇簡介
[1]呂劇是山東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曾名「化裝揚琴」、「琴戲」。主要樂器是墜琴、揚琴、三弦、琵琶,稱「呂劇四大件」。是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琴書」(坐腔揚琴)發展演變而來的。起源於山東以北的黃河三角洲,流行於山東和江蘇、安徽的部分地區。最初的呂劇班子大都走鄉串村,演出於田間地頭,影響甚小。1910年前後搬上舞台。1953年戲曲改革中由山東省戲改組定名呂劇。1953年山東省呂劇院成立之後,呂劇成為遍及山東、享譽全國的劇種。 2007年10月中旬,首屆呂劇文化藝術節在呂劇的故鄉——山東省東營市成功舉辦。
編輯本段名稱由來
呂劇名稱的由來,流傳著很多的說法,大體上有以下幾種: 一、1915年前後,原屬廣饒縣牛庄的時家村(今已劃為東營區)老藝人時殿元,也曾以紙糊毛驢,化德州市呂劇團
裝演唱《王小趕腳》,受到了群眾的歡迎,人們便把它稱為驢戲,由於這個稱號欠雅,經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譯成了「呂戲」。 二、1923年,這種驢戲進了濟南府,演出的主要劇目是《呂洞賓打葯》,當地群眾不明白這個劇種的來源,只聽說叫「驢戲」,又由於主要劇目是「呂」字打頭,觀眾就把它稱為呂戲。 三、呂劇的「呂」字,原是二十五戶為一閭的「閭」字。意思是街坊鄰里戲、家鄉戲。以後在輾轉、流傳中,把「閭」簡化為「呂」。 四、過去說琴書,大多是兩口子或一家人搭檔,演唱的內容又多系反映男女愛情的。兩口為「呂」,因而就叫呂戲。 五、呂戲原來稱為捋戲。此說有二:一是由於演唱時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按奏墜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動,故名為捋戲;又因中國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有六種,總稱「六呂」,因而將「捋戲」改稱為「呂戲」。另一種傳說是,當年為這種戲起名時,有的老藝人說,這種戲演唱時順藤摸瓜,捋著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戲吧。捋與呂同音,於是定名為呂戲(呂劇)。
編輯本段傳統劇目分類
呂劇的劇本大致可分兩種:一種是小戲,如《小姑賢》、《王定保借當》、《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戲;另一種是連台本戲,多根據鼓詞、小說和琴書的腳本改編,如《金鞭記》、《金鐲玉環記》、《五女興唐》等。小戲劇目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運用生動的群眾語言,善於表現各種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強烈的感染力。呂劇唱腔曲調,簡單朴實,優美動聽,靈活順口,易學易唱,基本腔調有四平、二板,有時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樂器有墜琴、揚琴、二胡、三弦等。呂劇、2008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全國25個分團
編輯本段源流沿革
[1]呂劇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定名的新劇種,但其表演藝術形式卻經歷了長期的發展歷程。早在北京市呂劇團
清代中葉,山東南部農村就出現了一種名叫「小曲子」的小曲連唱體曲藝形式。因其主要伴奏樂器為洋琴(洋琴),故又稱「揚琴」、「洋琴」。歷史上揚琴曾廣泛流行於古黃河下游地區的河南、江蘇、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以及東北的個別市縣。在山東最先流傳於魯西南,並逐漸向北(濟南及惠民地區)、向東(青島、煙台)延續擴展,約有二百年歷史。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不同地區的語言、風俗的影響,逐漸形成為南路、北路、東路琴書三大流派。各自叫法也不盡相同,如東路琴書藝人商業興自稱本路琴書為「改良揚琴」;北路琴書創始人鄧九如自稱「文明揚琴」。到一九三三年鄧九如在天津電台播音時,才定名山東琴書。 光緒初年,廣饒縣(舊稱樂安)北部一帶的農民,為躲避災荒,常隨身攜帶墜琴、節子板等樂器,外出賣藝求生。開始以唱琴書小段為主,或順口編些有趣的故事,邊耍邊唱。後來,他們不斷吸收戲曲唱腔和民間小調來豐富自己的表演內容和形式。如東寨村的張蘭田、張志田兄弟倆,就曾去安徽風陽拜師學藝。當地流行的鳳陽歌對琴書的表演藝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藝人們在長期的演唱實踐中,不斷追求新的藝術形式。一些擅長唱工的藝人,在長期的表演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點。如廣饒縣西商村的藝人商業興和妻子關雲霞,長期在煙台、青島一代演唱,逐漸形成自己的演唱形式,成為東路琴書藝術的代表人物;而擅長人物表演的藝人,則致力於創造新的表現形式來吸引觀眾。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冬,以東路琴書藝人時殿元為首的同樂班,嘗試著將《王小趕腳》改為化妝演出,用竹、紙、布紮成驢形,加以彩繪,一演員身綁彩驢,做騎驢狀;一演員執鞭趕驢;另有藝人操墜琴、揚琴、竹板等樂器伴奏,演員在音樂聲中載歌載舞。此種表演形式別開生面、生動活潑,初次演出便獲成功。由於《王小趕腳》首次採用驢形道具,群眾又稱此類戲為「驢戲」。此後,時殿元又陸續將一些琴書篇目改為化妝演出,所到之出,表演深受群眾喜愛。 在常年的流動演出中,化妝揚琴藝人經常和京劇、五音戲、河北梆子等劇種的班社在同一集鎮演出,甚至出現「兩合水」、「三合水」(兩個或三個不同劇種同台演出)的情況。這種演出方式對促進化妝揚琴在劇目、表演、唱腔、舞台裝扮、音樂等方面與其他劇種的借鑒融合和創新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其逐漸從簡單的化裝演出發展成為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演出的劇目也從「對子戲」、「三小戲」擴大到本戲和連台本戲;演出的場所也由盤凳子到進入茶園、劇場。1917年(民國六年),由廣饒縣化妝揚琴藝人張鳳輝等人組成的車里班首先進入濟南市演出。此後,不少劇班也紛紛進入濟南城表演。有的班社還經常到煙台、青島甚至東北的大連、長春、哈爾濱等城市演出,進一步擴大了該戲的影響。當時較有影響的班子有黃家班、父子班、同樂班、慶和班、共和班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該劇種陷入困境。原在濟南城演出的劇團也因演出每況愈下,導致班社萎縮,藝人生活難以為繼。多數藝人返回家鄉,剩下的藝人湊成一個「義和班」維持演出,勉強度日。抗戰勝利後,演出狀況並未好轉,反而愈加蕭條。「義和班」也於1946年末解散,藝人被迫改行,另尋出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化妝揚琴劇種獲得了新生。從1950年起,山東省文聯地方戲曲研究室組織對本省地方戲曲藝術進行了發掘、整理、試驗、推廣,並以化妝揚琴作為改革的重點,選擇《小姑賢》為實驗劇目。此後,藝人們向山東梆子學習,演出了《藍橋會》。在學習傳統劇目的基礎上,又將現代題材的小說《李二嫂改嫁》改編演出。這期間,由義和班改組成的濟南化妝揚琴劇團也編演了《張大有被騙》、《王秀鸞》等戲,打開了呂劇現代戲的大門。這些改編劇目的上演使化妝揚琴的影響日益擴大,並涌現出郎咸芬、林建華、王俊英等一批著名演員。1953年山東省呂劇團成立後,繼續進行劇目的改革創新工作,先後整理加工了《姊妹易嫁》(《逼婚記》)等傳統劇目,編演了《光明大道》等現代戲。1954年,在華東區戲劇觀摩會演上,《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分別獲獎。《李二嫂改嫁》和《借年》於1957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成黑白影片;《兩壠地》於1965年由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製成黑白影片。 「文化大革命」期間,呂劇被禁演。1976年以後,呂劇復興。《半邊天》於1976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逼婚記》於1979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張王李趙》於1982年獲全國劇本獎。 1979年,廣饒縣呂劇團、墾利縣呂劇團開始上演傳統劇目。1982年,廣饒縣呂劇團為配合計劃生育宣傳趕排新劇《合家歡》,在縣內外巡迴演出。1987年,利津縣京劇團更名為利津縣呂劇團。1984年,東營市文化局組織部分文藝工作者,專門開展呂劇研究,深入農村走訪老藝人,搜集史料。1985年冬,召開「呂劇史料座談會」,邀請20多名呂劇老藝人參加。1986年春,又邀請14名老藝人進行仿演錄像。在此基礎上,於1987年編纂完成《東營市呂劇音樂集成》書稿,於1988年底編纂完成《呂劇起源與發展東營市史料匯編》。這兩部書稿是呂劇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在編纂過程中,得到山東省文化廳有關領導、 山東省呂劇界許多專家和名演員 (如李漁、郎咸芬) 的熱情指導與幫助。1991年3月5~8日,舉辦「東營市首屆呂劇匯演」,全市有8個代表隊、240人參加,分專業和業余兩個組進行匯演,演出新創劇目12個。1994年,以廣饒縣呂劇團為基礎,成立「東營市呂劇團」。至1995年底,全市先後有15名呂劇演員獲省優秀演員稱號[2]。

④ 石慧的參演電影

年代 名稱 角色 合演 1952 一家春 淑女圖 洪波、劉戀、歐陽莎菲、鄭玉茹 百花齊放 唐真、平凡、劉戀、胡小峰 蜜月 1953 兒女經 龔秋霞、蘇秦 孽海花 平凡、蘇秦 1955 視察專員 臹離開我 1956 小舞娘 價汛寓 1957 鸞鳳和鳴 小鴿子姑娘 傅奇、金沙、孫芷君 鳴鳳 鳴鳳 小鴿子姑娘 垃圾千金 丁香姑娘 夫唱婦隨 1958 蘭花花 笑笑笑 玉手擒凶 1959 借親配 豆蔻年華 血染少心 錦上添花 真假千金 大毛/朱迪 1960 脂粉小霸王 1961 雷雨 1962 生死牌 王玉環 陳娟娟、高遠 1963 劉海遇仙記 江漢、藍青、石磊 1964 龍鳳呈祥 1965 滄海遺珠 1966 小忽雷 蟋蟀皇帝 1969 卧虎村 1970 少芳蹤 映山紅 屋 1976 泥孩子 1977 生死搏鬥 江龍、平凡 1979 冤家 1988 棋王 1989 復仇大世界

⑤ 什麼是腸源性紫紺,其血氧變化的特點和發生機制是什麼

視劇《白蛇傳》要被翻拍了,不少觀眾看到前期海報都不買賬。

25年前的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已經成為一代人的烙印,除了被很多人奉為此生第一位女神的趙雅芝外,電視劇中演著演著就開唱的形式也很新穎,那麼問題來了——

這種電視劇中演著演著就開唱的形式是《新白娘子傳奇》獨有的嗎?為什麼台灣拍攝的電視劇中又會有類似黃梅戲唱腔的東西呢?

接下來你將看到:

●《新白娘子傳奇》中的音樂是歌還是戲?

●黃梅調電影曾經比武俠片還火

●黃梅戲為什麼會在港台流行一時?

沒去過黃梅也不愛看戲的值班編輯 / 孫大一

《新白娘子傳奇》中的音樂是歌還是戲?

-+-

音樂在《新白娘子傳奇》中有很多。這些音樂很古典,但是唱法已經接近於歌了,而且唱的都是普通話,和原汁原味的戲曲唱法相當接近。

那這種音樂究竟是算戲還是算歌呢?比較准確的叫法應該是

「新黃梅調」。

《新白娘子傳奇》的製片人曹景德在同名電視小說的序言中寫道:

「當初,台視節目部經理熊廷武先生找我去,他說他一直有個構想:做一出能夠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又著重黃梅調表現的連續劇,於是,指示要審慎地去思考研究。」

「除了內容家喻戶曉,能引起大家共鳴之外;在表現手法上,也較容易創新。譬如,劇中的黃梅調,特請名作曲家左宏元先生,創作了所謂的「新黃梅調」」

●《新白娘子傳奇》劇照

這里所提到的左宏元是一位作曲家,他出生在安徽,祖籍也是安徽,後來到了台灣,年輕時就對各種戲曲很有研究。不過,他在接到為電視劇作曲這項工作時還是頗為頭疼。

因為時代在變,黃梅調這種形式在影視劇中出現已經有些過時,如果純粹移植黃梅調來作曲,市場反應恐怕不好,所以他希望作曲能創新。在不斷爭取下,他說服了熊廷武,創作了新黃梅調。

為什麼會被稱作是新黃梅調呢?左宏元在接受采訪時說:

「我為電視劇的十多首譜曲的整體味道是民族的,而素材是抒情、潮流的。」

他為《新白娘子傳奇》製作的音樂把現代跟古典相結合,使用的是現代化的合成樂器演奏,但是片頭、片尾以及接近尾聲出現的笛子、胡琴等樂器演奏,一聽就知道音樂來自於東方。

●創制新黃梅調的作曲家左宏元

不過,新黃梅調出現後,很多觀眾表示並不能接受,覺得古典味盡失。新黃梅調和黃梅調也幾乎沒有關聯。

所幸,《新白娘子傳奇》在播出後,觀眾普遍接納了劇中一言不合就唱歌的模式,新黃梅調也成為了中小學生的最愛。傳到大陸後更是家喻戶曉,傳唱一時。

黃梅調電影曾經比武俠片還火

-+-

雖然,音樂是有所改良、創新,不過電視劇中唱歌的形式,確是來源於黃梅調電影。

為什麼在1990年代初,台灣台視會策劃拍這么一部著重表現黃梅調的電視劇呢?

理由很簡單,因為台視的經理認為流行都是循環的。按照他的想法,「黃梅調」在螢光幕和銀幕前已經消失了很久,1990年代,正是翻新再流行的好時候。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黃梅調電影在香港、東南亞和台灣風靡一時。《借親配》是香港的第一部黃梅調電影,在1958年,由香港的左派電影機構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拍攝,電影播出後受到了香港影迷的空前追捧。

雖然是黃梅調電影,但電影里的對白都是普通話,黃梅戲唱段也都用國語唱,而不是地方話,還都是其他的專業演員幕後代唱,這跟後來的《新白娘子傳奇》是一樣的。

《借親配》的成功引起了香港影人的重視。同年,李翰祥為邵氏拍攝了第一部彩色黃梅調影片《貂蟬》,創下了30萬港元的票房紀錄,還屢屢斬獲獎項。

●第一部彩色黃梅調影片《貂蟬》

後來,他又拍攝了一批黃梅調電影來提升邵氏影片的藝術質量。在拍攝過程中,李翰祥也不斷創新,在唱腔中加入了更多的流行曲元素。由於邵氏在黃梅調電影上取得巨大成功,其他的電影製片公司也開始跟風拍攝,黃梅調電影一時大熱。

從1950年代末開始的十多年中,香港、台灣以及整個東南亞地區的華語電影海外市場,幾乎被黃梅調電影壟斷。直到1960年代末期,黃梅調電影的壟斷地位才被新興的國語歌舞片、武俠片和偵探片取代。

從1970年代開始,台灣還拍攝了《江山美人》、《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多部黃梅調電視劇,這成為後來拍攝《新白娘子傳奇》的基礎。直到現在,黃梅調電影賣胡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影響仍然廣泛存在,新加坡有的學校還將黃梅戲納入了中小學課程。

●台灣拍攝的黃梅調電視劇《江山美人》

黃梅戲為中困攔什麼會在港台流行一時?

-+-

看到這里,很多知了要問了,黃梅調跟黃梅戲到底是不是一個東西,一個小小的地方曲種怎麼在港台這么火?

黃梅戲原來叫黃梅調,起源於湖北省尺褲黃梅縣。從20世紀30年代起迅速發展,與京劇、評劇、豫劇和越劇並稱

中國五大戲曲。

1949年後,中國大陸拍攝了《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等多部黃梅戲電影,並在香港公映。盡管只是一部黑白的戲曲電影,但《天仙配》1956年在香港上映時,仍然吸引了26萬觀眾。

據說,英國女王在1960年還看過《天仙配》,並給出了一個四星好評,沒給到滿分,是因為演員年齡偏大、色彩也比較單一。不過,女王陛下還是對聽起來和京劇相似的黃梅戲很有興趣。

●黑白版《天仙配》劇照

女王都公開表示自己喜歡黃梅戲,香港的人民群眾自然會緊隨潮流,不少人在看黃梅戲電影時會跟著哼唱,甚至連夜總會的歌星都以唱黃梅戲為時髦。

就在這時,香港電影人瞅准時機,把黃梅戲電影不斷通俗化,最終讓大多數觀眾都願意為其買單。為了和大陸的黃梅戲有所區別,香港使用了黃梅戲的原名黃梅調,這類電影也被稱為黃梅調電影。

所以,「80後」,「90後」小時候看到的《新白娘子傳奇》,其實是黃梅調電影電視劇的革新版,它一言不合就唱歌的形式新鮮有趣,和故事情節相得益彰,成為了許多人心中無法磨滅的童年記憶。

只可惜,這種形式的影視劇在之後幾乎沒再出現。這更像是黃梅調的一種迴光返照,也讓《新白娘子傳奇》徹底成為了一代人心中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