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豫劇朝陽溝
豫劇《朝陽溝》在中國現代戲的歷史上所具有的獨特的品位和所擁有的特殊地位是無可爭辯和替代的。該劇由河南豫劇院三團在1958年5月19日首演於鄭州,編劇楊蘭春,導演楊蘭春、許欣,音樂設計王基笑、姜宏軒等,舞台美術設計關朋。魏雲飾銀環,王善朴飾拴保。同年6月調京演出。在其後的演出中,魏雲主演銀環,馬琳飾演二大娘,高潔扮演過拴保娘。1963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戲曲藝術片。
② 下載經典回顧:豫劇電影《朝陽溝》.f4v種子的網址謝謝
經典回顧:豫劇電影《朝陽溝》.f4v種子下載地址:
③ 如何評價經典豫劇《朝陽溝》《朝陽溝》的典故是什麼
河南豫劇《朝陽溝》講的是銀環栓寶二位未婚夫妻積極參加農牧業勞動的故事,於1958年在鄭州首映,該劇的製片人、電影導演為楊蘭春,再加上河南豫劇三團的藝術家的精彩演繹,可以說一夜間火遍了大街小巷,節奏輕快、劇情栩栩如生,毫無疑問變成豫劇現代戲的里程碑式。在21個世紀的今日,這一部著作還依然在中原大地甚至全國各地流傳,長盛不衰,可以看出《朝陽溝》的堅韌的文化生命力。戲曲、評戲等劇種額都移殖、表演過該劇。
生活元素深厚,合乎大眾審美要求。從藝人衣服褲子,到藝人曲劇,會話,一招一式,都滿足了觀眾們心理狀態,如同身邊人身邊事一樣,所以備受觀眾們鍾愛。整部劇沒有營銷手段和庸俗信口開河攝像鏡頭,自始至終充斥著積極樂觀氛圍。喜氣的情況下那樣,憂傷的情況下那樣,便是爭執矛盾的情況下也是這樣,例如銀環媽第一次到朝陽溝,一蹦三尺,說「這山谷里的人便是粗暴」,群眾一個個和她爭執,口直心快的二大媽也是和銀環媽針尖對麥芒,兩個人賽事誰比誰蹦的高,就十分合乎河南省鄉村婦女爭吵形象。
④ 有哪些電影最能勾起你童年的回憶
我的童年時代,正是上世紀70年代末期,用宋丹丹的話來說,「改革春風吹滿地」。當時,一批老電影解禁公映,電視機還未普及,看電影是農村主要 娛樂 方式,《平原游擊隊》《三進山城》《鋼鐵戰士》《紅孩子》等填滿了童年的記憶。
但要說 記憶最深刻的,是豫劇電影《朝陽溝》 。
豫劇《朝陽溝》誕生於1958年,由著名戲劇家楊蘭春創作,講述城裡姑娘銀環高中畢業後,隨戀人栓寶到農村落戶發生的一系列妙趣橫生的故事,極富生活氣息。1963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將這出戲拍成戲曲藝術片。
我的老家在河北南部農村。那時農民看電影,都是公社放映隊到村裡放露天電影。一部影片在公社放映隊手裡,也就幾天時間,隨後就要交回縣電影公司。遇上好電影,各村爭搶,還發生過「截胡」的事——半路上攔截放映隊,搶到村裡放電影。
豫劇在河北南部也十分流行,尤其是上點年紀的人特別愛聽戲。《朝陽溝》之所以讓我印象深刻,是因為看這部影片時,天都快亮了。
原來,公社放映隊為了化解爭搶矛盾,採取了一夜之間到各村輪流放映的方式。輪到我們村時,都雞叫三遍了。至今還清楚地記得,被大人急忙忙招呼起來,跑到街中心空曠的場院上,睡眼惺忪看銀環和栓寶的故事。
那是一個文化飢渴的時代,老電影復映及時滿足了人們文化生活的需要,幾乎每一部電影都讓人津津樂道。《朝陽溝》在當時引起巨大轟動,以當下的語境,可說是掀起「現象級」觀影熱潮。一些經典唱段、唱詞,很快流傳開來。
那時我年紀小,可耳濡目染,居然也記住許多唱詞:「親家母,你坐下,咱們說說心裡話……」「咱兩個在學校整整三年……」「希望你到咱家,知道啥再說啥,別光說那外行話……」
經典詠流傳,幾十年來,依然還能從熒屏上看到這出戲的唱段,每每都勾起童年的記憶。
現在想來,陪伴渡過童年時代的露天電影,不僅留下美好的記憶,也汲取了最初的文化營養。也正是因為童年時這樣難忘的經歷,讓我始終有電影情節,深深喜愛上了電影。
上世紀九十年代,大學畢業後回鄉,露天電影的盛況已經消失不見。戲曲片——這一深受農民歡迎的電影類型,也早淡出了銀幕。
一聲嘆息。
《賭神》賭神、賭俠、賭聖,就差看賭鬼了。從小看到大的電影, DVD變成了筆記本,小屁孩也結婚生子。曾經幻想著像發哥 一樣手帶扳指玉,口嚼巧克力,一身風衣,大殺四方。
發哥氣場太強了,站在那裡熠熠生輝的樣子,我還以為他有兩米高。他完全向我證明了,男人梳那種滿滿發蠟的大背頭也是如此英俊毫不油膩。
看前面賭神裝逼耍帥那段我還對發哥的演技不以為然,到後面他成了巧克力,睜眼後的幾個瞬間就被發哥征服了。為他瘋為他狂為他哐哐撞大牆!!
能演大能演小的只有發哥,能忘掉演員自身符號的只有發哥,你們都覺得孫紅雷陳道明那樣的才是好演員真的錯了,孫紅雷演什麼都是孫紅雷,陳道明演什麼都是陳道明,但發哥演什麼你都會忘記他是周潤發。
這部電影已經不僅僅是「經典」可言了,更是承載著許多人的少年時代!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問題「有哪些電影最能勾起你童年的回憶?」
說起自已的童年,心裡有好多話想說。我是85年農村出身的,當時那個年代,有台電視就不錯,當時的話看電影一般是通過DVD來看的。
在我的印象中80後最喜歡的電影
1. 香港的古惑仔系列電影主要包括:《人在江湖》、《猛龍過江》、《隻手遮天》、《戰無不勝》、《龍爭虎鬥》、《勝者為王》
2。周潤發的賭神系列電影主要包括:
《英雄本色》、《縱橫四海》、《監獄風雲》、《喋血雙雄》、《賭神》
3.周星馳的 搞笑 電影主要包括:
《逃學威龍》。劇中飾演周星星。
《賭俠》。劇中飾演賭聖阿星。
《食神》。劇中飾演史蒂芬·周。
《千王之王》。劇中飾演黃師虎。
《龍的傳人》。劇中飾演周小龍。
《百變星君》。劇中飾演李澤星。
《喜劇之王》。劇中飾演尹天仇。
《大內密探零零發》。劇中飾演零零發。
《大話西遊》。劇中飾演至尊寶。
4.林正英的鬼神電影主要包括:《靈幻先生》、《僵屍先生》、《一眉道人》、《非洲和尚》、《驅魔道長》
想當年大家看這些電影的時候都是同齡的夥伴,大家三五成群在一起觀看這些經典影片!看了又看,回想當時全是滿滿的美好回憶!那個心酸的童年,這四部經典系列老電影,是80後抹不去的記憶。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什麼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發表一下你的觀點。謝謝。
個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林正英的系列僵屍片《僵屍先生》《僵屍家族》《一眉道人》《驅魔道長》《僵屍叔叔》《人鬼神》等等。
小時候家裡還沒有電視,經常跟著同村的大孩子一起在他們家看電影,他們從街上買來的DVD碟,一開始不知道是看恐怖片,結果看了之後又害怕又想看,就跟著一起看反正看的時候人多,那時候基本上把林正英的僵屍片看了個遍,也就是這個時候知道了林正英這個名字這個人,很記得他在電影里說的關於僵屍的話,人分好人壞人,屍分僵屍死屍[捂臉],人最怕三長兩短,香最忌兩短一長,還有僵屍怕陽光,憋著氣會讓僵屍找不到你,還有能制服僵屍的糯米,雞血,墨斗,符,桃木劍,讓那時候的我以為世界上真的有僵屍存在,一直不敢一個人走夜路,甚至不敢一個人呆房裡,要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緩過來[捂臉]!
現在沒有人能再拍的出像英叔這樣的恐怖片了,很接地氣!也很貼近小時候農村的一些舊習俗!
正好趁現在疫情時期,可以宅家重溫下英叔的經典僵屍片!
(一)記得在看《畫皮》之前,我從來不知道什麼是鬼,而且走夜路也不會害怕,自從看了《畫皮》以後,我心裡就有了鬼,有月亮的夜晚,總是朝一些人家的大門口望一望,看看有沒有影子和鬼啥的。
(二)爆點就是:貌似電影中有一個挖心的畫面,那真真地嚇死人,恐怖到極致,當時嚇得趴下去沒敢看,抬頭時,好像血淋林的一塊心已經抓在了鬼手裡。
(三)這個《畫皮》應該是在80年代看到的,後來同小夥伴玩捉迷藏的時候,總是互相扮演張牙舞爪的鬼藏在一些木櫃子里,然後慢慢伸出五指來製造恐怖氣氛,每次總有人被嚇哭,但這個 游戲 卻未曾因此停止過。
(四)又一次和小夥伴結隊去村北看電影的時候,月亮滿滿的,當我們快到目的地時,路過一個長長的巷子,走著走著,發現有一個小孩紋絲不動的站在那裡,頭戴一幅掛著兩個垂鬢的小帽子。
(五)然後,我們上去和她說話,她不吭聲,去摸了摸她的頭,小女孩仍然是站定不動。再問,還是不動。於是,我們覺得不對勁,就哇地一聲嚇跑了。
(六)這個情節貌似有點夢幻,但至今仍覺得蹊蹺,到底是真是假。想來,如此清晰,又如此模糊。
由於當時的條件問題,看不到電影的,這邊說說印象最深刻的電視劇,那就是最早版本的 《還珠格格》。
由趙薇、林心如、范冰冰、蘇有朋、周傑、張鐵林等領銜主演,堪稱經典。
為什麼印象如此深刻?
1、其實這是一部宮廷內院的故事,但是因為當時還小,只是當熱鬧看了。
因為當時家庭條件問題,沒有電視,都是跑到隔壁小賣部看的。每天放學回家,吃完飯,就去等著。有時候小賣部提早關門,還偷偷在門縫里看。
2、特別喜歡裡面的紫薇和小燕子,
小燕子古靈精怪,大大咧咧,兩只大眼睛炯炯有神,非常有靈氣,又喜歡為別人打抱不平。一個善良又充滿正義感的女孩。
這跟自己的性格形成反差,深受其影響,特別羨慕。
紫薇,溫柔爾雅,善良又有才華,跟小燕子形成鮮明的對比。
3、劇情笑點頻頻,看得非常開心。皇阿瑪的兩根鬍子甚是可愛。裡面美女如雲,帥哥又多。
每次畫畫,特別喜歡畫他們頭上的那個撐子,有時候畫的小燕子還真的挺像。
那個時候,特別喜歡小燕子、紫薇、金鎖,幾乎有電視的人家都在看,大人在看、小孩在看,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此後,大街小巷,女孩的閨房牆壁、傘、門窗、筆記本子封面,全都是《還珠格格》的畫報,不只是我喜歡,是大家都喜歡。
這就是我印象深刻的原因
每個人的童年都不一樣,而我的童年,苦並快樂著
朋友,謝謝您的邀請
⑤ 聽豫劇觀後感
聽豫劇觀後感
中國戲曲三鼎甲「榜眼」,中國各地域戲曲之首。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所以稱豫劇。下面是我收集的聽豫劇觀後感,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1】聽豫劇觀後感
由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張寶英、吳心平領銜主演的豫劇電影《包青天》拍攝於1979年,播出以來好評如潮,有口皆碑。作為人們接觸到的最早的彩色豫劇電影之一,《包青天》有著情節曲折、故事感人、完全實景拍攝、唱白雅俗精當、演員陣容強大等諸多特點,在當時就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也為更多的優秀豫劇劇目由舞台走上銀幕開了個好頭兒。直至今日,人們對於豫劇電影《包青天》的熱情依舊不減當年。那悲苦堅強的秦香蓮,正直無私的包公,見利忘義的陳世美,仗勢欺人的國太,蠻橫自私的皇姑,捨生取義的韓琪,機智熱心的王相爺,還有秦香蓮那一雙苦命的兒女,這些人物形象早已深深地滲透進我們的記憶里,歷久彌新,成為我們永遠揮之不去的歲月印記,那份心靈的震顫與感動,必將伴隨著我們走過時光大道上的每一個驛站,直到我們老去,仍將縈繞在我們那童真般的夢里。
秦香蓮,這三個字一直以來幾乎成了被丈夫拋棄的受苦受難的婦女形象的代表。她與丈夫成親十年來,既要侍奉公婆,又要照顧寒窗苦讀的丈夫,還要擔負著傳宗接代的重任。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忙的忙,里里外外幾乎全由她一個人操持。無論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出再多的力,她都任勞任怨,毫無怨言。盡管她希望丈夫高中,可也並不把丈夫金榜題名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她最大的心願不是去做官太太,而是一家人和和美美地過日子,享受天倫之樂,即使生活貧苦一些也無妨。所以臨行前,她囑托丈夫高中與否都要趕快回還,甚至她進京見到已做了駙馬的丈夫後,仍苦勸丈夫放棄榮華富貴,與她回家過田園生活。這在大多數人看來近乎於開玩笑,勸一個正春風得意的人放下這難得的、為眾人所艷羨的生活,回鄉下去過貧苦日子,不是吃錯葯了吧?但是,秦香蓮就是這么一個人,她沒有太多的奢望,認為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再苦也是甜的。所以,她苦勸丈夫回心轉意的心是純真的,是誠摯的,也是堅強的'。她只要丈夫與自己回家,至於他與公主的事她也既往不咎,更無半點要害丈夫的心。甚至於被丈夫趕出駙馬府,她對丈夫的恨也只是恨他忘了本。她聽信王相爺的話去向包公告狀的目的,也不過是為了讓丈夫回到她和孩子的身邊,猶如往前一樣過著雖苦猶甘的平凡生活。可是,這所有的一切都被陳世美貪圖富貴而起的惡意給毀滅了。當韓琪告知殺她的原因後,她的精神幾乎要崩潰了。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虎毒不食子」,何況是這么賢惠的與自己風雨同舟十年的結發之妻,以及年紀尚幼的親骨肉!加上不忍殺害他們母子而赴死全義的韓琪倒在她面前時,她對丈夫的期盼與幻想一下子全轉化成了強烈的憤恨。一個素不相識奉命來殺自己的人尚且可以因同情他們母子而不惜自刎以求義,可自己的丈夫卻是那麼的絕情寡義,完全成了富貴生活的奴隸。由此,她對丈夫徹底絕望了,更堅定了告狀的意志和決心,一為自己討個公道,二為韓琪伸冤,讓恩人瞑目九泉。為著這樣的目的,她不顧一切地往前沖,甚至指著國太、皇姑和聖旨痛斥「官官相衛有牽連」,控訴這世界的不公。當包公頂住各方面的壓力,甚至不惜抗旨鍘了陳世美時,她忙下跪磕頭以謝恩。她就是這么一個人,善良賢孝而又愛憎分明,一個本來性情溫順柔和的農婦卻被殘酷的現實社會壓迫磨煉成一個意志堅強、不達目的不罷休、起來反抗的「女強人」。當然了,最後負心的丈夫罪有應得,仇報了,恨報了,恩也報了,可是自己千里尋夫的美好希望也破了。她雖然有所欣慰,但又無法高興,--這畢竟不是她最想得到的結果啊!
本劇中的包公,除了以往我們印象中的鐵面無私的大清官化身之外,更多的是有勇有謀,忠義正直,有著濃厚的人情味。他與被富貴扭曲人性的陳世美鬥智,與仗勢欺人、不可一世的皇姑、國太鬥法鬥智,甚至不惜抗旨來維護人世間的公平正義,其光輝形象令人敬仰,令人嘆賞,令人感動。一開始,他懷著慈悲憐憫之心去勸陳世美知錯改過,可謂苦口婆心。可陳世美卻不屑地一笑了之,還把包公奚落了一番。包公不但不氣不怒,還放下身價,語重心長地勸導陳世美:「不是包拯我兒戲,是你遇事三分迷。常言說:論吃還是家常飯,論穿還是粗布衣,家常飯,粗布衣,知冷知熱結發妻。」極力苦勸陳世美「當面認下是正理,過往之事永不再提」。只要你認下妻兒,承認錯誤,以往犯下的罪過咱可以一筆勾銷。目的是希望他們一家人重歸於好,使飽受苦難的秦氏母子苦盡甘來。這是最好的結果;否則「禍到臨頭後悔不及」。但是已經被富貴將良心昧掉的陳世美不但死不認賬,還仗勢咆哮公堂,目中無人。這讓包公很失望,便來了個公堂對質,希望在妻子的感化下使他服軟認錯,給他最後一個機會。可是陳世美不但不領情,反而喪心病狂的在公堂之上拔刀要殺秦香蓮。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被告竟敢殺原告,包公對他是徹底絕望了,遂決心將他繩之以法。包公在面對著皇姑、國太的強壓下依舊泰然處之,巧妙地與之鬥智斗勇,隨機應變之策令人欽佩。咱不妨摘錄幾句他們的對唱,先看他與皇姑的對唱:
皇姑:依你說,你把駙馬怎麼辦?
包公:論國法我把他腰斬三截滾油煎。
皇姑:駙馬犯罪你不能斬!
包公:臣是百姓父母官。
皇姑:俺的江山由得俺。
包公:宋王爺律條太祖傳!
從這幾句對唱中可以看出皇姑的仗勢欺人和包公的機智敏捷。一句「俺的江山由得俺」極易使人聯想到前不久在網上盛傳的「我爸是李剛」,而且簡直就是它的翻版。在皇姑看來,她爸是皇帝,她哥是皇帝,這天下都是她家的,這陳世美是她的丈夫,法律當是為百姓制定,怎麼可以約束皇家的親眷?包公的回答也很巧妙:宋王爺律條太祖傳。所謂祖宗家法不可廢,這大宋律條乃是太祖所定,「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何況是個異姓的駙馬?誰阻撓他嚴格執法,乃是對先皇之不敬,誰人膽敢如此?
咱們再摘錄幾句包公與國太的對唱:
國太:包拯居官食君俸,敢將皇親問斬刑?斬了駙馬不當緊,皇姑孤身守深宮。
包公:微臣也曾這么想,包拯我容法不容。
國太: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魚情看水情。
包公:今天饒了陳世美,百姓犯法我怎施刑?
國太:不為皇姑為國太。
包公:國太應念臣盡忠。
國太:不為國太為皇上。
包公:臣為國法不徇情,一片忠心對主公。
國太:只要你饒了陳駙馬,保你官職往上升。
包公:國太講話欠尊重,怎拿官職送人情!為人若做虧心事,萬古千秋落罵名。
國太:你今天不放陳駙馬,我立刻貶你出汴京。
包公:微臣先鍘陳世美,後遞辭表我離汴京。
國太:喝住大膽小包拯,目無君上你罪不輕。
包公:一不貪贓把法賣,二不背律徇私情。你查出微臣有私弊,你把臣刮骨熬油點天燈!
這段對唱,把包公的正直、機敏、忠義和不畏強權表露無遺,也將國太倚仗權勢對包公的威逼利誘、軟硬兼施表現得淋漓盡致。包公為了公正執法頂住強大的壓力,國太為了自己的嬌客而不惜放下身價,先以高官厚祿相誘,不成又以貶謫相逼,但是包公絲毫不為所動,堅強剛毅之品性令人景仰。可當要赦免陳世美的聖旨傳來時,包公既震驚又痛苦,更為難,萬般無奈之下唱了句:「看起來這國法沒有人情重,頭上面壓了一層又一層。」只好打發秦氏母子回鄉去。但是當秦香蓮不顧一切痛斥了眾人後,又一句「三百兩紋銀我不要,屈死俺,俺再也不喊冤了呀」猶如晴天霹靂,擲地有聲的話把他「震醒」後,他大喊一聲:「不能為民報仇冤,我算的什麼包青天!」況且,自己嚴格執法有何錯?於是,他問心無愧地冒死抗旨鍘了陳世美,為民伸冤。這樣一來,一個有血有肉、忠義正直、英勇機敏、大公無私、愛民如子且富有人情味的包公形象便呼之欲出,刻進了觀眾的記憶深處,永遠揮之不去,歷歷在目,歷久彌新,無法釋懷。
陳世美,現在已經成了負心的薄情郎的代名詞,以至於有的人把他與莫稽、王魁、張青雲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薄情郎」。他剛一高中,就為了自己的仕途而投進了皇家的懷抱,拋棄了與自己同甘共苦十年之久的原配妻子。有人說,他不願認親是因為怕擔罪責,確實有這方面的原因,但又不全是。因為之前王相爺就已許諾,只要他與秦氏母子認親,他一定向皇上求情免去他的罪責,況且又有國太、皇姑在,加之後來包公要鍘他時,皇上又下聖旨赦免他,可見皇上一定會對他法外開恩,不予追究。可他又為什麼與自己的親人過不去,非要置之於死地呢?我個人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富貴之酒已經醉透了他的全部神志。由當年的窮書生一躍成為皇上的妹婿,國太的嬌客,皇姑的丈夫,身份驟變,可謂天差地別。認下親,無異於向世人昭示自己是個為富不仁,拋父棄母的不孝不義之徒,承認自己原來的卑賤身份。這是他羞於提的,盡管是事實。小人得志的他只想讓人們記住:他是地位尊貴的駙馬郎,現在是,過去是,永遠都是。二是考慮到公主的原因。認下秦氏母子,公主將何以自處?按照當時的大禮,先娶後嫁有大小,那公主豈不是要居於身份低賤的秦香蓮之下,成為偏房小妾了嗎?這對於皇姑,對於國太,對於整個皇家,都是莫大的恥辱,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讓皇家丟臉,這不是在自掘墳墓嗎?就算秦香蓮肯委曲求全,自甘做小,可既成的事實卻是無法改變的。自古以來,為保住權勢名位而不擇手段,干盡傷天害理事情的人枚不勝舉,汗青不絕。所以,對於陳世美的所作所為,我們可以理解,但絕不可贊成。如果人人都如此,飛黃騰達後為保住權位而六親不認,甚至殺妻滅子的話,這個世界會成為什麼樣子?我們實在是不敢設想。所以,陳世美的行為我們能理解,但絕不可贊成和效仿,此風萬萬不可長。
提到陳世美,有一樁關於他的趣聞不得不說。據說,真正的陳世美叫陳年穀,又名熟美,不是宋朝人,而是清朝人。那他又是如何穿過時光隧道跑到宋朝的呢?相傳,他是湖北均州人(今屬湖北丹江口市,93年電視版《包青天》里說是湖南醴陵人,疑有誤),順治年間進士。他在貴州做官時,沒少資助鄉舊,仁義之名遠播。但是後來投者太多,他無力為繼,遂令管家將再來之人一律謝絕。剛好有個曾資助過他的一個同窗好友胡夢蝶遭難前來求救,卻被拒之門外。胡夢蝶見此,懷恨在心,遂編了個戲劇讓人傳唱,就是後來廣為流傳的《鍘美案》的雛形。在這部戲劇中,陳世美被塑造成欺君罔上、拋父棄母、殺妻滅子的寡廉鮮恥的敗類形象,以此來泄憤。雖然後來陳世美的後人極力為他伸冤雪恥,甚至不準在均州演唱這類的戲劇,但是此戲劇已經不脛而走,流傳甚廣,他們的努力也於事無補。20世紀80年代,湖北陳世美老家的文化界人士曾發起了一場為陳世美洗冤正名的活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隨後就有人指出,關於陳世美的故事最早見於明朝萬曆年間成書的《百家公案》,顯然與清朝進士陳世美沒有什麼關聯,頂多是因為重名重姓的緣故,後人的穿鑿附會罷了。可是,湖北的學者又搬出來舊縣志等文獻資料來反駁,認為傳統劇目《鍘美案》中的陳世美形象就是影射順治年間進士陳世美。究竟孰是孰非,尚無定論。總之,這個撲朔迷離的身世疑案反而為陳世美擴大了知名度,為他平添了些許神秘感,使後人在論及他時多了些談資,給樂意研究他的人又添上了一串難題,賺取了大家的眼球和獵奇心,這也未嘗不是好事。
這部戲劇影片中有好幾處著名的唱段,如:「陳駙馬休要性情急」、「陳駙馬你扯碎狀紙我問誰」、「秦香蓮我抬頭觀看」以及包公分別同皇姑、國太的對唱等等,十分精彩,格外感人,使人感泣,令人唏噓,叫人無法釋懷,感動不已,成了整個豫劇屆的代表唱段。另外,除了豫劇外,京劇、漢劇、徽劇、楚劇、滇劇、評劇、同州梆子、秦腔、晉劇、河北梆子、淮調、湘劇、越劇等地方戲中均有《包青天》(或名《秦香蓮》、《鍘美案》、《琵琶詞》、《陳世美》等)劇目,影響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影片表現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表達了人們對不平等社會的憎惡,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使人感慨,發人深省。這是一部優秀的豫劇電影,是一幀真實的社會風情圖,也是一曲清官廉吏的贊歌,更是一柄鋒利無比,激濁揚清,深深刺入封建社會污濁潰爛的臭皮囊的利劍。
【2】聽豫劇觀後感
豫劇朝陽溝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由楊蘭春編導、河南豫劇三團演出的大型豫劇現代戲。它一問世,便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凡響。全省各地專業和業余劇團紛紛演出,並在廣大群眾中廣為傳唱。為了滿足全國人民的要求,六十年代初,又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電影朝陽溝在全國上演。劇團在長春拍完電影後回來路過北京,還專場為中央領導進行演出,並受到了毛主席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幾十年來,豫劇朝陽溝家喻戶曉,人人傳唱,長盛不衰,影響了幾代人。現在,豫劇朝陽溝在全省乃至全國仍在上演。前年,信陽市平橋區豫劇團在天倫廣場巡迴演出豫劇朝陽溝,並由原豫劇朝陽溝老演員王善撲、楊華瑞助陣,前來觀看的人山人海。
豫劇朝陽溝為什麼如此長期受到群眾歡迎,代代傳唱,長盛不衰?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題材新穎,符合時代潮流。豫劇朝陽溝寫的是城市知識青年王銀環到山區落戶參加農業生產勞動的故事和曲折歷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到農村參加勞動,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是一個新生事物,符合時代潮流,這個題材十分新穎,不僅符合時代潮流,而且受到政府重視和社會特別是農村人民群眾的歡迎。
二是劇本寫得好。朝陽溝劇本無論是內容還是唱詞寫的都很精彩。內容建康、情節曲折,跌宕起伏,入情入理,引人入勝。唱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不乏幽默感,具有濃厚的地方和鄉土情味,聽起來很親切、實際,唱詞有許多唱段、唱句十分經典,如:「你的心比那冰棍還涼」、「腳踩門台罵我到天明,她一直罵我到七點鍾」、「朝陽溝好地方名不虛傳,在這里一輩子我也住不煩」「街坊鄰居聽見了,不笑出眼淚笑出牙」,「我要在農村干他一百年」,「剛下鄉野花迎面對我笑,至如今見了我皺眉搖頭」,「挪一步我心裡頭添一層愁」,「走一步我退兩步不如不走,千層山遮不住我滿面羞」,「人也留來地也留」,等等。聽起來幽默有趣,膾炙人口,讓人長期不能忘懷。
三是演員表演和演唱藝術水平精湛。豫劇朝陽溝的主要演員如馬琳、高潔、魏雲、王善撲、楊華瑞等都是河南省豫劇團的著名演員,他們不僅表演藝術水平很高,而且唱腔優美,各有特色,引人入勝,聽他們的演唱是一種藝術享受。
豫劇朝陽溝是我國建國後一部不多見的經典影劇作品。特別是它幾十年長盛不衰的藝術感染力和在人民群眾中的普及和喜愛程度更為少見。恕我直言,當今我國像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等著名編導大腕的作品可以轟動一時、紅極一時,但它作品的影響力的長期性、群眾性和群眾的喜愛程度絕對要比豫劇朝陽溝要遜色得多。一些讀者和專家、學者可能和我的看法有不同,他們不妨先看幾遍豫劇朝陽溝或電影朝陽溝,看過之後,我相信他們的觀點會有所改變。我衷心地希望能有象豫劇朝陽溝這樣高水平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盡快出現,造福人民、造福後代。
【3】聽豫劇觀後感
我特別高興,因為又要去看電影了。媽媽問我是看《豚鼠特工隊》,還是《花木蘭》。我說用點點羊羊,「點點羊羊,點點羊羊……」結果是看《花木蘭》。
《花木蘭》故事情節跌宕起伏。首先是柔然大軍來襲,魏國徵集軍馬時,花木蘭戀戀不舍離開家鄉,代父從軍。然後是千軍萬馬大戰時,花木蘭英勇殺敵。先射定位箭,射得敵人哭爹喊娘……太精彩了!我看得熱血沸騰,恨不能沖進屏幕里英勇殺敵。
花木蘭本不喜歡戰爭,但又不得不打仗。她不經意當上了將軍。在一次戰爭中,文泰不幸受傷。木蘭以為文泰犧牲了,從此一蹶不振。直到費小虎問木蘭:「你到底是為活著的人活,還是為死去的人活」時,花木蘭才如夢初醒,反復地訓練大家武功,不讓更多的兄弟犧牲。她保護自己士兵的舉動,真的很讓人感動。
我覺得,花木蘭代父從軍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們應該像花木蘭一樣,孝順父母,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讓我們的家庭變得更溫馨快樂。
;⑥ 《朝陽溝》選段 親家母你坐下戲詞
二大娘、拴保娘、銀環媽、銀環、巧真:
親家母你坐下
咱們說說心裡話
親家母咱都坐下
咱們隨便拉一拉
老嫂子你到俺家
嘗嘗俺山溝里大西瓜
自從銀環離開家
知道你心裡常牽掛
出門沒有帶被子
她失急慌忙離開家
你到家裡看一看
鋪的什麼蓋的什麼
做了一套新鋪蓋
新里新表新棉花
在家沒有種過地
她一次鋤把也沒有拿
家裡地里都能幹
十人見了九人誇
又肯下力有文化
不愁當一個哪啥?啥?啥----
當一個農業科學家
對,當一個農業科學家
針線活她不會
端碗還嫌手腕麻
吃穿不用她粘手
現有巧真俺娘倆
老嫂子你放心吧
婆婆不會難為她
在家生來好喝水
一天三遍不離茶
一天到晚有開水
茶瓶暖壺有倆仨
婆婆是個忠厚人
姑嫂親得象一個媽
女婿是個好社員
她的公公
她公公種地是個老行家
雖說吵過兩句嘴
怨我的水平態度差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俺的娘待我像親媽
咱一家要聽黨的話
朝陽溝就是咱們的家
(6)聽老電影朝陽溝擴展閱讀:
《朝陽溝》中,銀環和栓保是高中同學,兩人相愛。畢業之後,兩人都願意加入農業生產第一線,爭取做第一代有文化的農民。栓保家住在朝陽溝,畢業後便回鄉參加生產了。可是銀環家住在城市,母親堅持反對她到農村去。銀環經過思想斗爭,終於決定隨同栓保一同到朝陽溝去,准備到了之後再給母親寫信。
栓保的全家聽說銀環來到的消息,更是喜出望外,早為她准備好了一切,迎接這個新上門的未婚兒媳婦。公婆的熱情接待,社員們的真誠鼓勵,更增強了銀環的信心。不料,她的母親隨後趕來,大哭大鬧,堅決要逼銀環回家。銀環又氣又難為情。幸虧老支書為她解了圍,把母親勸走,允許銀環暫且留下。
隨著勞動的艱苦,銀環的熱情便漸漸消失了。她覺得一個高中畢業生干體力勞動創造的價值太小,大有屈才之感。農村生活也很單調,她失去了堅持的毅力,在困難面前產生了動搖。
老支書卻理解銀環的心情。他叫栓保去勸銀環,可是栓保看不慣銀環的嬌氣,坐在一旁慪氣。銀環跑回家去,接到母親的來信,說她思念女兒,卧病在床。銀環更有了借口,人在農村心在城裡,歸心似箭。栓保歸來,好言相勸,想幫助銀環認識錯誤,但忠言逆耳,銀環一心要回城去。
當她走上歸途,看見自己親手種的莊稼和與栓保共同嫁接的果樹,不禁觸景生情,想起當初與栓保來到朝陽溝的情景;公婆的熱情相待;老支書的鼓勵。正當徘徊之際,栓保和老支書趕來,兩人好言相勸,銀環終於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悔恨自已不該臨陣脫逃,決定重返朝陽溝。但是老支書卻叫她回去,看看母親的病再回來。
銀環走後,村裡有些人以為她不會再回來。可銀環回到城裡,沒停腳,當天又回到了朝陽溝。原來母親並未生病,而是騙她離開農村,為她在城裡另找工作。銀環一聽,心中非常氣憤,立刻離開了家。從此銀環立志獻身於社會主義農村的建設事業。
⑦ 如何評價經典豫劇《朝陽溝》
《朝陽溝》說起這個名字,就會想起裡面的內容片段:親家母,你坐下,嘗嘗咱山溝類大西瓜……多麼熟悉的聲音,多麼熟悉的名字,突然間就回到了我小的時候,並且也想起了我的奶奶,我家在菏澤,離河南商丘不遠,所以豫劇從小經常會聽到,也會看到這樣的戲班子來到我們村裡演出,小時候我們和奶奶爺爺一起帶著小凳子去看戲,那時候太熱鬧了,就像小時候我們帶著凳子去看電影一樣熱鬧和好奇,現在想想好懷念小時候啊,真的是給我的童年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回憶,從藝術角度評論《朝陽勾》的話,那真是相當的接地氣,人物的塑造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講述的故事情節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所以更好的會引起共鳴!引領時代的發展趨勢和國家的政策措施,是那個時代的精神推動力,有機會我一定會再好好的聽聽這部豫劇! 豫劇《朝陽溝》講的是銀環栓寶兩位未婚夫婦積極參加農業勞動的故事,於1958年在鄭州首演,該劇的編劇、導演為楊蘭春,加上河南省豫劇三團的藝術家的精彩演繹,可以說一夜間紅遍了大江南北,旋律優美、情節生動,無疑成為豫劇現代戲的里程碑。在21世紀的今天,這部作品還依然在中原大地乃至全國傳唱,經久不衰,可以看出《朝陽溝》的頑強的藝術生命力。京劇、評劇等劇種額都移植、演出過該劇。劇種的優秀唱段,例如「翻過了一家山」、「咱兩個在學校」、「親家母你坐下」,已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唱段,上至八九十歲的老人,下至五六歲的小孩都會哼上幾句,可以說豫劇《朝陽溝》自問世就已經開始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當然,具有影響力的不僅僅這些優秀的唱段,還有劇種銀環、栓寶積極投身農業的那種精神。朝陽溝是一代人的記憶。 身為90後,小時候家裡父母最先用復讀機放朝陽溝的磁帶,父母跟著唱,還給我們講背後的故事。後來走了vcd,可以看到畫面了,還是百聽不厭。 現在自己想家了也會偶爾聽一聽,朝陽溝已經深深刻在了一代人的記憶力,抹不去,是當時的經典之精點。 予劇精典《朝陽溝》自問世以來,已五十年過去了!它那感人的劇情,優美的唱腔,動聽的伴樂以及高深的演技令人流連忘返,回味尤長,經久不衰,嘆為觀止!前幾天我把63年的老闆電影《朝陽溝》看了一遍又一遍,真是越看越想看,越看越有味。那黑白分明的畫面,那純正地道的河南語言,那膾炙人口的唱段,那演員一顰一笑,無處不給人以親切真實感覺。真正是看了《朝陽溝》,心裡順溜遛,身心說不上來的舒爽愉悅。 《朝陽溝》故事情節很簡單。就是圍繞一個高中畢業城市姑娘王銀環下鄉勞動而產生的 情感 糾紛和觀念沖突。當時國家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參加生產勞動,銀環的戀人栓保是朝陽溝小夥子,栓保下鄉勞動,銀環媽不想讓自己閨女去,想讓閨女留在城市發展。銀環和栓保背著銀環媽偷偷跑到了朝陽溝。銀環媽攆到朝陽溝,和朝陽溝村民大吵大鬧一通,結果也沒把銀環領走。初到農村,空氣好人親地可愛,生產勞動新鮮刺激,銀環渾身都充滿了激情。但是鋤地鋤掉了莊稼苗,挑水又苦又累,一歪一扭把水桶都摔了,氣的跑到大樹下委屈的哭。看看農村單調文化生活和繁忙沉重的生產勞動,銀環後悔了。加上這時劇團和她媽給她來信了,劇團希望她參加復試,老媽說自己生病天天想念閨女。各種因素促使銀環決定離開朝陽溝,跑回去路上銀環分矛盾,怕別人說她當逃兵,栓保跑來做她思想工作,老支書苦口婆心說服教育,二大娘又給她賠不是,准婆婆栓保娘又給她送來烙餅。銀環思想慢慢轉過彎來,她回到家一看老媽並沒有病,兩人高一聲低一聲辯論一番不歡而散。銀環逐漸適應了農村生活,農活也不再生手生腳,和栓保感情更加甜蜜濃厚。銀環媽也來朝陽溝落戶參加農業生產勞動了,全劇以大團圓大歡喜落幕。如何評價這一經典豫劇節目?我個人觀點是: 一是主題鮮明。全劇圍繞城市知識青年要不要參加農村生產勞動這一時代主題,層層展開,從一開頭銀環唱「祖國的大建設一日千里,看不完說不盡的勝利消息」,表現了新中國那個年代生機勃勃精神風貌和青年人立志為祖國出力流汗的豪邁熱情。在這個時代背景里導演演員劇組音樂齊心合力,繪成了現代經典豫劇《朝陽溝》這一不朽樂章,演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至今已演出6000多場,場場受到群眾熱烈歡迎。二,生活氣息濃厚,符合大眾審美需求。從演員衣服,到演員唱段,對話,一招一式,都迎合了觀眾心理,就像身邊人身邊事一樣,所以深受觀眾喜愛。全劇沒有任何噱頭和低級趣味嘩眾取寵鏡頭,始終充滿積極樂觀氣氛。喜慶的時候這樣,憂愁的時候這樣,就是爭吵沖突的時候也是這樣,比如銀環媽第一次到朝陽溝,一蹦三尺,說「這山溝里的人就是野蠻」,村民一個個和她爭論,心直口快的二大嬸更是和銀環媽針尖對麥芒,兩人比賽誰比誰蹦的高,就非常符合河南農村婦女吵架形象。三,語言生動形象,具有深厚生活底蘊。都說戲劇是語言的藝術,這一點在《朝陽溝》得到了經典體現。栓保勸說銀環沒有達到目的就一賭氣跑走了,臨走還不忘羞辱銀環一句「守著你媽的那個紙煙攤吃一輩子吧。」把栓保看不起銀環媽職業和諷刺銀環沒有遠大理想還有自己惱羞成怒的心理活動完美結合在一起,達到了豐滿人物代替觀眾發泄的效果。四,唱段歌詞優美生動,不僅通俗易懂,而且朗朗上口。如銀環下鄉和栓保在路上的獨唱對唱,真可謂是字字珠璣渾然天成。「朝陽溝好地方名不虛傳,王銀環在這里一輩子我也住不煩啊。」「希望你到咱家知道啥再說啥,可別說那外行話。街坊鄰居聽見了,不笑出眼淚笑掉牙。」「咱兩個在學校整整三年,相處之中無話不談」「親家母你坐下咱們坐下拉一拉」。導演楊蘭春雖說是河北人,但在河南生活多年,對河南人性格特點說話方式以及形體動作都熟念於心,所以寫出來的唱段是那麼親切自然,既精煉又風趣,楊蘭春曾在朝陽溝下鄉勞動過一段日子,電影里銀環栓保名字就是當地兩個年輕人的名字。五,人物性格生動形象極度傳神。銀環一開始又想和栓保一起下鄉勞動,又怕她媽,當時矛盾心理表現的非常細膩。一邊是自己戀人和國家形勢號召,一邊是自己的母親,左右為難。下鄉路上看啥都好都新鮮,像個出籠鳥兒一樣歡快活潑,到栓保家靦腆害羞,離開栓保家把栓保娘做的衣服換下換上自己剛來時的衣服,這一細節魏雲老師可以說把這個人物演活了。栓保媽溫柔賢惠,寬厚質朴真誠待人,是河南農村婦女的真實寫照。她盼媳婦想媳婦半夜睡不著,媳婦沒來把茶瓶雞蛋紅糖都准備的好好的,,媳婦來了又歡天喜地。銀環情緒不好她憂心忡忡,銀環和栓保拌嘴,她先吵自己兒子。二大娘心直口快,快言快語,心裡咋想嘴上就咋說,她和看不起山裡人的銀環媽吵架,說銀環「別看你個子比巧珍高,干起活來可沒有巧珍的腰板硬」。演員馬琳活靈活現把這個人物形象留在了億萬人民的記憶中。銀環媽形象最為飽滿,從銀環口裡「一晚上沒有關電燈她腳踩門檻罵到天明」到「死丫頭你越來越不爭氣,高中生你當了農民兒媳」再到「光咱娘倆偷偷的說」到「怨我的態度水平差」,把拚命阻攔銀環下鄉蠻不講理看不起農村農民到軟硬兼施到最後思想轉變過來,表現的恰到好處淋漓盡致,所以至今楊華瑞老師依然受到廣大群眾追捧喜愛。扮演老支書演員叫朱義,盡管是配角,但是把那種善於化解鄰里糾紛善於做思想工工作的農村幹部表演的非常到位,其他演員也為這部經典豫劇做出了積極貢獻。六,經典的配樂為這部不朽豫劇注入了永恆生命力。《朝陽溝》演的好,音樂起了關鍵作用。全劇音樂以喜慶為主,穿插憂愁苦悶激烈爭吵,可以說每一個旋律都絲絲入扣精妙絕倫。盡管銀環栓保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但《朝陽溝》配樂幕後人員也功不可沒,盡管我們不知道他們名字,但是他們對這個經典做出的貢獻將永遠鐫刻在豫劇藝術豐碑上。 七,也是最重要的,這個戲抓住了人們尤其是農民的心理。城市姑娘下嫁農村歷來為廣大農民津津樂道,那個年代誰要是娶個城市姑娘,那比娶個金針玉葉當上駙馬爺都風光無限。同時栓保銀環是同學戀人,更是讓大家羨慕眼饞,所以這也是朝陽溝依然是百看不厭經久不衰的原因。東北人有「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說法,河南人則有新婚必唱《朝陽溝》。你要是在河南無論城市農村,只要是聽到那個地方大喇叭里放《朝陽溝》歌曲,沒跑,百分之百是這家娶新媳婦,不信,你來看看,不過河南人好客,你若來了,不僅會聽到如痴如醉的《朝陽溝》唱段,還一定會被邀請喝上幾杯喜酒,要是想和河南人比試酒量,我勸你還是小心為妙,因為河南農村藏龍卧虎有的人酒量驚人,還是聽聽曼妙動人《朝陽溝》,感悟一下河南農村好山好水,和敦厚淳樸河南農民交個知心朋友,聽他們給你講一講聽《朝陽溝》感受看《朝陽溝》快樂,你一定會情不自禁看一看這樣的經典豫劇,相信到那時,你就會真正體會到《朝陽溝》魅力。如果你能到《朝陽溝》的發源地朝陽溝村走一走看一看,那你一定會和王銀環一樣,愛上朝陽溝的。經典、經典……它體現一個時代價值取向,也體現作家楊蘭春先生抓住時機對時代精神的大力弘揚,更體現一代豫劇人的辛動耕耘。收獲經典,唱響經典是我們發揚壯大時代精神的責任。 豫劇朝陽溝是中國戲曲藝術的一座峰碑。第一主演魏雲大師塑造的銀環形象形神兼備,出神入化,尤其是魏雲大師在劇中演唱的上山和下山唱段韻味十足,字清句酌,緊扣玄律,聲音清晰流暢,婉茹天籟之音曼妙無比,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讓人百聽不厭,難以忘懷,得到了當時全國人民的高度認可和喜歡。這是朝陽溝六十年經久不衰,歷久彌新的主要原因。懷念人民藝術家,一代豫劇宗師魏雲老師。 《朝陽溝》的確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劇目!《朝陽溝》的上演在當時的城市和農村起了一個不小的波瀾。把知識帶到農村,讓農村掌握知識和科學種田,是徹底改變農村落後的一條最根本的途徑!所以當《朝陽溝》一上演引起了人民群眾的喜愛,特別是農村,在我們老家平原到處都能聽到人們的《朝陽溝》唱段。《朝陽溝》,教育了我們那一代人! 可以媲美《意志的勝利》,是另一種意志的勝利人是懶惰的人是自私的人是嫌貧愛富的人是崇尚物質的如果有人違反了這些人性,就會顯示出人性的光輝,因為稀有而可貴但是,《朝陽溝》把這種可貴從一種崇高的價值觀搞成了一種普遍的價值觀,太超前了⑧ 河南豫劇朝陽溝
河南豫劇朝陽溝,,是很好看的一部舊電影,體現他們真正的愛情不怕苦累來到農村,和堅強,也是一部很搞笑的劇作。
⑨ 朝陽溝演員表
朝陽溝演員表:高潔飾栓保娘,魏雲飾銀環,陳泓飾李桂蘭。高頌喜飾巧真。楊華瑞飾銀環媽。王善朴飾栓保。
中國大陸電影《朝陽溝》拍攝於1963年,由高潔,魏雲,陳泓,高頌喜主演。影片講述的關於50年代知識青年到農村參加建設、鍛煉成長的故事。
朝陽溝》所有唱段是經典的豫劇曲目《朝陽溝》的片段,具有較高的藝術性。《朝陽溝》是豫劇現代戲的傑出作品。
全劇共八場,寫城市姑娘銀環和未婚夫拴保相約,在高中畢業後同赴栓保家鄉朝陽溝參加農業生產勞動。
栓保先行,銀環因母親反對,左右為難。後經栓保鼓勵來到了農村,但因不適應體力勞動,思想又產生了動搖;得到母親病重、催她返城的信後,便不顧栓保母子的勸告,離開朝陽溝。
途中與黨支部書記相遇,受到了教育,歸家以後,又發現她母親竟是裝病誑她回城,當即對母親提出批評,毅然重返朝陽溝。她母親也隨後來會親家,並決定在朝陽溝落戶。
⑩ 豫劇《朝陽溝》的簡單故事概述!
《朝陽溝》在中國現代戲的歷史上所具有的獨特的品位和所擁有的特殊地位是無可爭辯和替代的。該劇由河南豫劇院三團在1958年5月19日首演於鄭州,編劇楊蘭春,導演楊蘭春、許欣,音樂設計王基笑、姜宏軒等,舞台美術設計關朋。馬琳飾銀環,王善朴飾拴保。同年6月調京演出。在其後的演出中,魏雲主演銀環,馬琳飾演二大娘。期間,常香玉曾經扮演過拴保娘這一角色。1963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戲曲藝術片。
作品簡介
劇本有單行本出版。全劇共8場,描寫高中畢業生銀環到未婚夫拴保的家鄉朝陽溝參加農業生產,遇到了一連串困難,思想上發生動搖。在中國共產黨基層支部和群眾的幫助下,又由於在勞動中培養起來的對土地和莊稼的深情,使她認識到農村也是知識青年貢獻力量的廣闊天地,終於在農村紮下根來。《朝陽溝》在運用傳統戲曲形式表現現代生活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績。劇作除主人公銀環外,還刻畫了拴保、拴保娘、拴保爹、二大娘、老支書等朴實、忠厚的農民形象。在這些人物身上洋溢著嶄新的思想感情,表現出社會主義時代農民的精神風貌。全劇語言富有個性特點,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唱詞生動、風趣,節奏明快。劇本故事完整,人物集中,在運用傳統的結構方法方面取得了成就。1963年,《朝陽溝》攝製成戲曲藝術片。京劇、評劇、呂劇、眉戶、滑稽戲等都移植、演出過本劇。(見彩圖豫劇《朝陽溝》(魏雲飾銀環,常香玉飾拴保娘))
值得一提的是,1982年,楊蘭春根據農村的生活變化,還創作了《朝陽溝》的續篇《朝陽溝內傳》。
作品發展
《朝陽溝》曾經被許多劇種移植。1958年中國戲曲學校曾由京劇科50班學生改編排演,荀令香、趙榮欣導演,曲素英、孫洪勛、陳國為等主演。1963年,中國戲曲研究院實驗京劇團加工重排,宋德揚執筆,劉木鐸導演,劉秀榮、李光等主演,這一本的演出擬參加1964年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但由於莫測的原因,該劇被江青否定,從未公演。
「文革」後,天津評劇院馬淑華、李秀雲等曾有過評劇演出本。
不論該劇的主題如何(事實上,「大躍進」時期的作品,真正能經得起時間洗禮的,屈指可數),它的經典性都不容質疑。《朝陽溝》的音樂形象是劃時代的,相信在豫劇史上不算空前也是絕後的。還能有哪一出戲可以創造出這般不論主角配角不管大段小段都能成為「流行」歌曲的奇跡呢? [編輯本段]戲曲電影 1963 外文片名: Chao Yang Village
導演: 曾未之 Wei Zeng
編劇: 楊蘭春 Lanchun Yang
主演:
高潔 Jie Gao ....栓保娘
魏雲 Yun Wei ....銀環
陳泓 Hong Chen ....李桂蘭
高頌喜 Songxi Gao ....巧真
楊華瑞 Huarui Yang ....銀環媽
王善朴 Shanpu Wang ....栓保
攝影 Cinematography:張翚 Hui Zhang
影片類型: 戲曲
國家/地區: 中國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彩: 黑白
製作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中國]
劇情
城市姑娘銀環和栓保兩個人是高中同學,在讀書學習的過程中互相產生愛慕之情。銀環與栓保相約,高中畢業後同赴拴保家鄉朝陽溝參加農業生產勞動。畢業了,栓保先回到家鄉朝陽溝,但銀環的母親卻堅決反對女兒去農村。銀環被栓保接到朝陽溝後,銀環媽追到朝陽溝要求女兒跟她回去,銀環感到左右為難,但在拴保鼓勵下,老支書又出面做銀環媽的工作,銀環決定還是與栓保留下來。農村的一切都令銀環感到新奇,她積極投入到農業生產勞動中,...
幕後花絮
《朝陽溝》是是將同名豫劇作品搬上大銀幕的一部豫劇舞台藝術片。影片講述的關於50年代知識青年到農村參加建設、鍛煉成長的故事,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影片的情節多以生活小事為主,非常富有人情味,以生活化的特點抓住觀眾,人物形象鮮明各具特色,豫劇唱段優美精彩,深受觀眾喜愛。劇中幾個名段至今仍被豫劇愛好者津津樂道,傳唱不輟。 [編輯本段]【地名:朝陽溝】現實中有兩個朝陽溝
其一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原登封縣)大冶鄉曹村,當年楊蘭春曾在那體驗生活。也是名揚大江南北、家喻戶曉的現代戲曲《朝陽溝》創作及劇中 主要人物銀環、拴保的原型地。楊蘭春作為著名的現代戲曲作家,在中國戲曲史上特別是在對現代戲曲的創作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在60年代創作的豫劇《朝陽溝》,公映了近半個世紀,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青睞,劇情曾經影響了幾代人,特別在華北、中原一帶,影響頗廣。
其二為河北邯鄲的朝陽溝,是楊蘭春的家鄉為紀念楊而改名朝陽溝,邯鄲市西部深山革命老區——武安管陶鄉列江村,地處晉冀接壤處,距邯鄲市90公里,距武安市65公里。 這里是中國著名現代戲曲作家楊蘭春的出生地。
列江村隨位於太行深山,現憑借自身特殊優勢大力開發了朝陽溝風景區。風景區呈東西走向,三面環山,峰巒疊嶂懸崖絕壁,巨石嶙峋,森林覆蓋率占景區總面積的90%以上。景區面積八平方公里,有南北對稱溝窪12道,各溝自有特色。景區陽春花木繁盛、百鳥爭鳴,盛夏泉水清澈,流水不斷。如登上頂峰遠眺,全景區盡收眼底,心胸開朗,令人心曠神怡,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朝陽溝風景區現已成為河北省名河源森林公園重要組成部分,武安市政府已將朝陽溝列為首批退耕還林建設生態強市的龍頭村。
朝陽溝風景區分5個景區、5條線路,主要景點80處、景觀160個。特色觀賞和游覽景點有列江村楊蘭春、拴保、銀環舊居、豫劇《朝陽溝》中的地名原景地、陽坡堖、東山頭、野草灣、跌水岩,其它主要景觀還有原始森林公園、山寨遺址、黑龍溶洞、馬頭山、獅子峰、五聖廟、飲馬泉、百步天梯、一線天及朝陽湖等。同時景區把現在的村莊改建為集吃、住、購、娛為一體的「農家樂度假村」,並依山建設了一條「民俗文化街」,將農家小院改建成一個「朝陽溝電影院」和一個「朝陽溝戲曲演唱中心」,免費為遊客放映電影、聘請專業演員現場演唱戲曲選段等,為遊客提供了一個走進大自然、走進《朝陽溝》劇情原始原味的休閑度假娛樂旅遊場所。 [編輯本段]【《朝陽溝》原型人物追蹤 】在《鄉村》第一期的《大槐樹下》小欄目里,播出了《趣看朝陽溝》,許多觀眾表示很感興趣,我們特意寫下采訪中的趣事花絮,讓您多看一些,多了解一些。
「走一道嶺來,翻一架山,山溝里空氣好,實在親鮮----」每當哼起這膾炙人口的唱詞,不由得讓人想起轟動一時的現代豫劇-----《朝陽溝》;不由得讓人想起那段往事、那個時代。當年,「銀環」和拴寶的愛情故事曾經感染和激勵了多少人,劇中的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就連「銀環媽」、「二大娘」、「巧珍兒」的名字也到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地步。然而,現實生活中這幾位人物原形之間到底有什麼關系?今天他們分別生活在哪裡?日子過得好嗎?家庭幸福嗎?一連串的好奇和疑問,促使記者踏上了朝陽溝------這片充滿傳奇色彩的土地。
曲折采訪路
原來朝陽溝名叫曹家灣,這個名子來源於河南曲劇《卷席筒》的故事,至今村裡還保留著「曹家大院」遺址,「蒼娃」的典故也是到處流傳。原來這曹村人都姓曹,後來由天「蒼娃」之史、洛陽知府曹保山犯了大罪,為免株連,全村族人連夜更姓為「趙」,大概取韻相同,以示不敢忘本吧!一九七八年一曲《朝陽溝》紅遍全國,曹家溝從此正式更名為朝陽溝。
人未進村,我們就已經感到了朝陽溝的與眾不同,一壠壠玉米、一排排高粱像列隊的禮兵在迎風面立,果然同戲里描述的一模一樣。村口,碰上一群年輕的大嫂正洗衣服,她們對朝陽溝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詳。聽說我們要采訪「銀環」大家七嘴八舌的告訴我們,銀環早就嫁到大冶鎮西施村一個名叫山懷的小山村了,不過今天見銀環到朝陽溝水庫上班了。得到這個消息,頓時讓我們興奮起來,准備先到水庫去,可是突然發現話筒壞了,沒話筒還怎麼采訪?於是隊伍又一分為二,找銀環的找銀環,修話筒的修話筒。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修話筒的車還沒回來,眼看夕陽西下,今天的采訪計劃恐怕要泡湯了!
巧遇趙銀環
幾近失望時,終於聽到那熟悉的喇叭響了起來,幾個人匆匆跳上車直奔水庫而去。路上誰都沒說話,大家都擔心天快黑了找不到銀環,人人心中都懸著一個大大的問號,而這個問號隨著山路的上下顛簸愈加強烈。
忽然,同行的村長大叫了一聲:「銀環姑,快停車,這就是銀環!」一剎間,車停了,看著笑靨如花的我們,「銀環」被子弄得一頭霧水,由天事先沒有通知她,搞得銀環還怪不好意思呢!
原來,銀環並不是上山下鄉的知青,而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鄉下人。她也沒念過高中,充其量也就是個高小文化。當年楊蘭春把她寫進戲中大概是覺得她央上有那麼一股子肯吃苦、不服輸的個性吧!至今我們仍能從她的眸子里感覺到她當年的神采。
剛到朝陽溝就聽別人說起,銀環不是太愛說話,也不是太好溝通,這么多年來顯得一直很低調。當年《朝陽溝》可謂大紅大紫,銀環也一步步被推薦到鄉里、縣里、市裡直到當上省人大代表。也曾受到過中央、省、市各級領導接見。在開人大會時,別人對她充滿了和我們一樣好奇的心情,圍著她、跟隨著她,要她簽名,但她都因不好意思而回絕了。這么多年來她依舊是平平淡淡的生活,無論頭頂上有無光環的籠罩,她都一如千百萬普通中國農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世無爭的生活在屬於她自己的世界。
談到已往的歲月,銀環臉上掠過一陣紅暈,「年輕時老積極,肯勞動」。沒想到外表沉默寡言的銀環也有著一顆爭強好勝的心,而這種上進發自對新生活的熱愛,不計任何條件和要求。
命運幾多變
銀環做夢也沒有想到從七三年到現在一直在鄉計生辦兢兢業業、踏實工作的她,在一夜之間說下崗就下崗了。連她自己也奇怪,二十多年了,幹啥事從不敢有半點馬虎之外,為什麼到老了不行了呢?
原來;她從參加工作到現在就一直沒有正式手續。以她的條件面言不消說轉個正式工,只要她願意當個幹部甚至領導都有不成問題。可是一向老實巴交的銀環只知道幹活哪裡會想到那麼多條條框框,這不,連兩年前內退年每年發的千把塊錢的生活費也沒有了。今年春節她的兒子又被車禍奪去了生命,這對銀環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這樣一來她對人生、對名利看得更透、更淡......
銀環的愛人叫張平炎,是大冶鎮的一名普通工人。後來回鄉務農,改革開放後頗有經濟頭腦的張平炎開了一家鋁廠,開頭風風火火的紅了好一陣,可是幾年後經濟效益卻急轉直下,一日千里,不得已倒閉了。下崗、兒子遇難、經濟困窘這一連串的打擊讓銀環苦不堪言,眉宇之間多了幾分哀傷。
銀環八十六歲的老娘身體還算硬朗,年輕時很能幹,她的兒女小時候都怕她,現在老了,身邊也離不開人了。銀環目前還和楊蘭春、魏雲等藝術家還保持著聯系,但是她始終認為戲只是戲,自己是自己,過去的時代讓人留戀,現在老了,也干不好了……
「拴寶」今安在
提起「拴寶」,人們腦海中還會浮現出那個倔強、真誠、朴實的棒小伙,村長告訴我們原型「拴寶」早已「遠嫁他鄉」當上上門女婿了。在朝陽溝年輕一點的人都不太認識他,「拴寶」也多年沒回來了。這一點又勾起了我們對他的好奇心,「拴寶」為什麼要離開朝陽溝呢?於是我們又來到了盧店鎮吳崗村,鄉間的小道煞是狹窄,一不小心就可能串到通往別村的路上。在吳崗村的村頭上住著一戶人家,向他們打聽拴寶的情況,年輕的女主人警覺的望著我們說:「找他幹啥呀?他又不會唱戲!」當我們說明來意後,男主人忙不迭的把我們領到了拴寶的住處——龍潭溝。「拴寶」住的可是很奇怪,不在山頂,不在山腳,而是山坡中間的一小塊凹地,就是那樣「懸」在空中似的。三間破堂屋、一口大水缸、一棵山梨樹便構成了他們一家七口的安身立命之所。跟我們同來的小夥子沒到屋前就沖著裡面喊:「姐,來客啦!」原來他是「拴寶」沒出五服的內弟。這時從屋裡出來一個干凈利落的中年婦女,她就是「拴寶」的愛人劉春孩。見我們來了她忙不迭的為我們搬了幾把大小不一的凳子,正巧這個時候「拴寶」回來了。
看到我們的攝像機鏡頭對著他,「拴寶」顯得很羞澀,忙把鋤頭豎起來擋住了臉,把頭扭過一邊說:「先別拍,先別拍,說說話再拍。」在他的一再堅持下我們只好作罷。然後他便開始了漫長的洗腳過程,一邊洗一邊有一答沒一答的和我們聊著。原來「拴寶」真名叫趙拴柱,二十年前經人介紹和小他十歲的劉春孩結了婚,並成了上門女婿,現改名劉現省。
我們問他和戲里的「拴寶」象嗎?他一咧嘴笑了,要說他像「拴寶」,可能是當年在學校時從不落在別人後頭,一直很積極,幹活呀,推水車呀,在十五六歲的年輕人中表現都不差吧!他並不知道被作家寫進了劇本,直到有一天看到村裡放《朝陽溝》這部電影時,才知道劇中的人物原型就是自己。在年自然災害時,他的父母病餓交加不幸去世,後來不再大夥,哥嫂也和他分了家,只剩「拴寶」一個人孤苦伶仃的過日子。鄉親們可憐他一個人難以生活,就為他和劉春孩牽了線,搭了橋。劉現省不願與外界過多接觸,也不願意暴露自己的身份,幾十年風風雨雨中,他都把自己裹的嚴嚴的,一家人也踏踏實實的過著平常人的日子。
說話間劉春孩從地時刨了一堆花生,熟練的擇好、洗凈、煮熟,香噴噴的花生就象劉現省一家的日子一樣,既不油膩也不乏味,時不時透出一絲絲甜甜的味道來。
現在劉現省的大兒子在北京一家公司做保安;二兒子十七歲已經初中畢業;十一歲的小女兒得機靈可愛很象她的媽媽。言談中我們感覺到他們的日子雖不算富裕但洋溢著溫馨和幸福,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在我們離開他家時,劉現省指著兩塊宅基地和一堆堆的紅磚頭興奮的告訴記者,這是給兩個兒子准備的材料,年前就要動工了,房子是生活的重心,兒子是生命的希望。
「辣妹子」巧珍
在大冶鎮垌頭村,「巧珍兒」可是個大名人兒,村裡的老老少少、上上下下沒有不喜歡她的。所以我們幾乎沒有費什麼周折就找到了她家。我們人沒進門,就見巧珍兒家的大白鵝昂著警覺的脖子在門口嘎嘎大叫,彷彿在懷疑我們的身份似的。可以說生活中的巧珍和《朝陽溝》中的巧珍就是一個人。她快人快語、潑辣大膽、敢愛敢恨。在人們印象中,巧珍倔強的個性,兩個翹翹的羊角辮,都顯得那麼親切、那麼熱情。當年的巧珍如今已是大娘模樣,見我們「闖」進門,正低頭肅花生的巧珍夫婦忙不迭的站進來了。了解我們此行的目的後,她不好意思的說:「沒啥、沒啥,老難看」。說完臉上一片緋紅。提起來巧珍目前的生活才算打開了她的話匣子:她八歲時家裡就給她訂了一門親事,丈夫叫李根松,十九歲時兩人結了婚,一桶紅薯面條,一斤棉花,一條被單就算辦了事。幾十年風風雨雨,她和丈夫相濡以沫,別看是娃娃親,可兩人感情好著咧!不久前丈夫從鎮供銷社退休了,兩口子就和孩子們一起共享天倫之樂。
巧珍是個勤快人,從剛進婆家時住的一孔破窯到現在青磚碧瓦的兩層小樓,她和丈夫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其中的滋味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八十年代初,巧珍省吃儉用攢了幾個錢和別人合資買了全村第一台拖拉機,後來又培養大兒子跑運輸,自己家又開了代銷點,家裡陸陸續續添了打麥機、揚場機,日子一天天紅火起來,全家八口人可謂人丁興旺,又加上兒子、媳婦、孫子都很孝順,所以呀,巧珍兒家的小日子過得真是美滋滋的,讓人羨慕不已。
在巧珍大娘家,堆滿了新摘回來的花生、玉米,一串串火紅的辣椒,還有一架紫丁丁的葡萄------這不,巧珍兒大娘又蒸好了一鍋紅薯面花捲,一個人「發」給我們一個,捧著熱氣騰騰的饅頭,我們的心也曖得熱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