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老電影廣西戰役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電影廣西戰役

發布時間: 2023-05-22 21:12:46

A. 《血戰台兒庄》:至今,我們仍然沒有拍出比它更好的戰爭片

1986年,由廣西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戰爭片《血戰台兒庄》上映。

該片我看過無數次,小時候只要在電視的電影頻道上遇到,無論播到哪裡,都一定會堅持看完,後來開始用電腦,每當想不到看什麼電影的時候,就將該片翻出來溫習一次,現在換成了手機,無聊時溫習該片的習慣仍然沒有改變。

我之所以如此的痴迷《血戰台兒庄》,沒有別的原因,就六個字:好看、真實、震撼!

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絕對凌駕於所有國產戰爭片之首——尤其是抗戰類——我個人認為,從1986-2020,雖然已經過去了34年,但我們卻並沒有拍出整體水準能超越該片的戰爭電影,僅有寥寥幾部,稍稍可以望其項背而已(如《大決戰》三部曲),即便拿它同世界上一流的戰爭片作比較,它也光彩奪目,毫不遜色。

一、好看

除了少數特殊類型,好看,幾乎是所有電影最基本、最入門的標准,但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不然,爛片的數量也不會占據80%以上的電影市場了——雖然爛片不一定就難看,難看也不是爛片的標准,但較真的說,99%的爛片,真的是不好看。

戰爭類型的電影,想要做到好看,相較於其它類型,是難上加難的事情,因為戰爭本身就不是一件具備「好看」基因的事情,與「好看」正相反,它實在是太血腥、殘酷、丑惡了,雖說作為正義的一方,有太多感人的事跡,但這並不能改變戰爭的本質。

稍微弄不好,要麼,會走上戲說化、兒戲化的邪路,雖然在某種程度上頗具喜劇效果,可是卻使得戰爭失去了嚴肅性,殘酷性,變得太輕松,太低幼,甚至太低智,比如層出不窮的抗日神劇;

要麼,會走上片面追求大場面、高度精細化服裝道具的歪路,固然能起到刺激觀眾視覺感官的效果,可是故事內容卻空洞無聊,比如近些年上映的不少打著大片旗號的戰爭片。

唯有把好故事與大場景、真道具、妙表演相結合的戰爭片,才能稱之為好看。

《血戰台兒庄》之所以好看,首先就是故事好,編劇采訪過不少參加過這次戰役,當時仍健在的老兵和將領,所以拿到的都是第一手的真實資料,除了將少量橋段作藝術化處理之外,完全沒有戲說胡說亂說的成分。

在具體的敘事上,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其間點綴不少特寫式的感人情節,大大增加了故事的耐看性。

其次是把戰爭那種震撼人心的大場面給表現了出來,單兵的拼刺、小分隊的巷戰、大部隊的交鋒、無盡的硝煙、可怕的爆炸、密集的槍聲、震天動地的殺聲……交織成一副悲壯的戰爭畫面。

《血》片中的道具也值得一提,雖然這些道具在高精細的程度上完全不能和如今那些所謂的戰爭大片相提並論,但這些看似簡陋的道具,卻能給人一種回到1938年抗日戰場的真實感覺。

至於《血》片中那些演員們的演技,就不用說了,隨便拉一個出來,都是老戲骨級別。

二、真實

上文說過,《血戰台兒庄》的劇本採用了大量的真實史料,甚至還有很多當事人直接的回憶,所以該片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真實的還原了 歷史 上那場名揚世界的台兒庄大戰。

首先它做到了客觀,在當時那種意識形態之爭還相當鮮明的環境下,該片能從正面客觀真實的描述國軍的抗戰,實在是開風氣之先的一件大事,這在當時也確實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政治影響與意義,比如蔣經國先生在觀看該片之後,就相應的調整了對陸關系政策,開放了老兵回陸探親的舉措。

其次它盡量在作出「還原 歷史 」的姿態,片中人物的台詞,有很多就是對 歷史 人物在 歷史 場景中所說話語的真實還原,比如孫連仲說的那句「當兵的打光了,軍官們填進去,大家都填光了,老子就來填」,就是他當年說過的話,還有王銘章說的那句「以贖二十年內戰之罪過」等等等等。

該片不僅僅是情節與台詞在盡量還原 歷史 ,就連 歷史 人物本人的長相外貌氣質神態,也力求做到還原,上幾張圖大家就知道了。

是不是,有種 歷史 人物穿越回現代當演員的感覺?

其實演員完全可以不用這么相像的,只要演技高就行,但這體現了該片主創人員高度認真負責的態度,這才是極為寶貴的財富,十分值得現在的影視工作者們學習。

三、震撼

沒有哪個類型的影片,能與戰爭片爭奪「震撼」這個榮譽,因為戰爭本身就是人世間最為震撼的事情。

震撼,不僅僅指的是戰爭場面給人們視聽上造成的沖擊,更指的是故事情節給人們心靈上帶來的巨大震撼。

該片在戰爭場面上,毫無疑問的做到了視聽盛宴級別,例如下面這張圖所示的場景:

很簡單的構圖,只有兩個騎在馬上的日寇,但兩人被背後彌天的硝煙一襯,立刻就襯出了戰爭那種陰郁殘酷的氣氛,同時也襯出了日寇囂張的氣焰。

還有這個更為經典的場景:

片尾這個屍山血河的場景,完全可以列為世界上所有戰爭片最經典場景之列,它不僅僅表現出了戰爭的殘酷,更體現出了我優秀中華兒女不畏犧牲、視死如歸的偉大精神!

除了戰爭場面,該片的故事也非常震撼人心。

震撼一:軍官的愛國情操;

蔣介石:抗日,對於軍人,那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龐炳勛:我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戰死在臨沂。

張自忠:就算戰至最後一兵一卒,我也誓將坂垣擊潰!

王銘章:我122師全體官兵決心死力據守,誓與藤縣共存亡!

孫連仲:你們都填光了,老子就來填!

關麟征:我52軍請求單獨出擊,如若不勝,甘當軍令!

池峰城:作為軍人,就是死,也要往前倒!

震撼二:士兵的殺敵之志;

老兵(把手榴彈綁在身上):小子,學著點兒!

士兵甲(把大洋丟在地上):長官,眼下咱命都不要了,還要大洋干什麼?留著這點兒錢,等抗戰勝利了,別忘了,給咱們立塊碑就行了。

張姓士兵(舉槍自盡):弟兄們,幫我多殺幾個鬼子!

日軍眼中的國軍:觀XX軍人絕死奮戰之勇氣,雖為敵人,亦為之欽佩,曾使翻譯要其投降,應者絕無!看來,屍山血河並非為我大日本帝國軍人所獨有。

說到士兵的殺敵之志,片中有好幾處感人的特寫——

特寫一

一個重傷士兵要求王銘章「幫忙」,也就是要王師長殺了他,因為他絕不願當日軍的俘虜。

特寫二

一個士兵舉起殘缺的手臂,對池峰城敬了一個軍禮:全營都在這兒了!

特寫三

一個士兵身上捆滿手榴彈從城頭跳下去炸日軍坦克。

特寫四

老兵與小兵捨身炸坦克。

特寫五

幾個士兵奮力拆掉鬼子旗,換上國旗。

說起國產電影,不說人家外國人,就是我們自己人,向來都是一聽就露出一副嘲笑的表情,彷彿我們的國產片,就猶如我們前些年製造的廉價小商品,幾乎是劣質的代名詞。

其實,這是對國產片的誤解,我們不是拍不出可以媲美世界經典的影片,我們只是自新世紀以來,電影徹底商業化之後,由於大家都急於圈錢,根本不用心去打磨一部電影,所以才拍出了大量的爛片。

在新世紀之前,我們拍影視劇的態度,還是蠻嚴肅、蠻專業的,尤其在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我們其實拍了很多很多十分經典的影片。

其中,《血戰台兒庄》就是戰爭片的精品代表,希望以後我們還能拍出這樣的經典來。

B. 請推薦一下反映國民黨正面抗日類的電影

台灣出品的電影有:《八百壯士》《千秋英烈》《筧橋英烈傳》《旗正飄飄》《梅花》

大陸出品的電影有:《血戰台兒庄》《血戰昆侖關》《七七事變》《喋血孤城》《大捷》。

電視劇:《忻口戰役》《逐日英雄》《我的團長我的團》《滇西1944》《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國遠征軍》

建議先觀看台灣出品的影片,從更貼近史實方面講,也更符合題主的需求。

(2)老電影廣西戰役擴展閱讀

國軍抗日十大名將,有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第5軍軍長杜聿明,新38師師長孫立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傅作義,第五軍200師師長戴安瀾,第74軍軍長王耀武,第132師師長趙登禹。日軍侵華期間,他們不畏生死,殺敵雪恥、百般血戰、鍛造鋼軍、血灑疆場、揚我國威、勇敢參加重大正面戰役,轉戰大江南北,以澎湃的衛國情操,靈便的戰術運用,為祖國立下赫赫戰果,讓後人膜拜。

C. 有人有免費的血戰台兒庄高清電影資源

《血戰台兒庄》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2kJqYlwuwyFbJFBtTlZHnQ

提取碼:e88q

《血戰台兒庄》是廣西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戰爭電影,由楊光遠、翟俊傑執導,邵宏來,初國良、江化霖、趙恆多、翟俊傑等出演,於1986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1938年春,中國軍隊在台兒庄與日軍展開正面作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D. 絕戰電影的觀後感

《絕戰》該劇以1944年抗戰史上「桂林保衛戰」為故事背景,講述了桂系、軍統、共產黨與日軍間諜鬥智斗勇的故事 。以下是我收集的觀後感 相關內容,歡迎查看!

絕戰電影觀後感1

炎炎暑期,我原想外出多行的念頭,在足可將雞蛋烤熟的烈日面前望而卻步,躲進小樓成一統,空調房變為我的蝸居。

近期,我一連觀看了幾部抗日劇,《絕戰桂林》就是其中一部抗日諜戰史詩大戲,也是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抗日連續劇。該劇講述的是:1944年日本悍然發動了蓄謀已久的豫湘桂戰役,戰況已危及陪都重慶和我西南大後方的安全。國軍桂林行營,中華國民革命軍副總參謀長杜長官召集干將們部署美國特使華萊士來桂林商討中美聯合作戰協作方案的安保工作,上校情報官黎明江臨危授命負責特使在桂的安全。就在黎明江專心布置所有安保的同時,長沙的日本11軍特高課青山大佐正在下達刺殺爛姿華萊士的任務。他喚醒潛伏在桂林並休眠了多年的日本特高課特務「冷鋒」,並向桂林派出羽田洋介中佐,配合「冷鋒」行動……一段慘烈悲壯的反特斗爭在桂林大地上展開。該劇以藝術加工的方式生動再現了鮮為人知的桂林保衛戰那段悲壯的歷史。

也許是源自中學時代對中國歷史的偏愛,一直以來我對歷史劇都是情有獨鍾,特別是對近代全民族抗日史倍感興趣。基於對抗日歷史的熟悉,我更喜歡觀看那些真實再現歷史的抗日大劇,如《滇西1944》、《中國遠征軍》、《川軍血戰到底》、《血戰台兒庄》以及陳寶國主演的「英雄無敵」系列(《仁者無敵》、《勇者無敵》、《智者無敵》、《正者無敵》)等。《絕戰桂林》劇中巔峰對決的智斗讓人拍手稱快,盪氣回腸的英勇令人動容敬佩。同時,幾位主角之間血濃於水的親情博弈;是殺手還是情郎,是間諜還是愛人的錐心之愛;國恨家仇面前的艱難抉擇,每一個人的故事都在演繹糾纏不清的愛恨情仇。純真動人的愛情、骨肉相連的親情、生死相依的友情、虛偽殘忍的誘惑、墜落謎淵的恩愛、信仰執著的較量,幾條情感主線在戰爭的殘酷背景下增添了幾分柔情與人情。

有國才有家,八年抗日是全民族保家衛國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它帶給我們太多的恥辱與歷史教訓,是一段令世人勿忘國恥的近代史。如今,只要稍加關注新聞,就不難知曉,中日因圍繞島嶼領土爭端又一次走到了關鍵節點,中日關系何去何從,撲朔迷離。我關注到近一段時期來日本首相安倍致力推動修改和平憲法的種種舉動,還有近日把侵華「旭日旗」認定為國旗和舉行日本新一代直升機驅逐艦22DDH將舉行下水命名儀式等,聯想到日本軍國主義曾帶給中國以及亞洲、世界人民的傷害,我們不得不對近鄰日本保持警惕,對日本國內某些勢力的蠢蠢欲動表示極大擔憂!

睡榻之畔,豈容他人鼾聲四起。日本政府的種種伎倆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走向偉大復興的中華民族絕對不允許陪正侵華歷史重演,我們完全有能力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為了忘卻的紀念,以下是我所收集到的有關當年桂林保衛戰的一些資料。在即將迎來抗日勝利58周年之際,讓我們深切緬懷一切為了中華民族解放事業而獻身的仁人志士,繼承和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排除一切艱難險阻,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

桂林保衛戰從1944年10月28日日軍發動主攻至11月10日桂林淪陷而告終,僅戰斗旬日,但就戰斗本身而言,守城將士在外無援兵、內無補充的情況下,面對數倍於我的強敵,孤軍奮戰,英勇抗擊。被稱為「最令日軍膽寒的戰役」。

如果是問中國人在抗日戰爭中哪次戰役最殘酷最激烈,可能有人會說淞滬會戰、台兒庄戰役、第三次長沙戰役、常德保衛戰、衡陽保衛戰等等,但是如果去問參加過侵華戰爭的不少日本老兵,就會發現這些老兵很多都一致認為1944年的桂林保衛戰是他們在中國戰場上遇到的最殘酷的戰役。也許是由於蔣某和桂系的矛盾,也許是桂林保衛戰的廣西桂系守軍是在拒絕執行國民政府要求撤退保存實力的情況下戰斗,也許蔣某的內心也想讓頗具戰鬥力的廣西桂軍與日本人拼得越凶越好,也許……等等,這種種理由導致的結果是桂林保衛戰在國民當局的日後的抗日戰史中少有記載,在正史中幾乎就沒有記載,只是在一些高級官員的回憶錄中有部分描述,而且這些所謂的描述都不一樣,五花八門,各不相同,自相矛盾,可能我們不妨引用部分日本人的資料還比較准確一些,畢竟從敵人的角度來看也不失為不錯的選擇。在日本人的戰蘆歷悔史中,認為桂林保衛戰是「戰爭」中的兩次認為中國軍的勇猛程度要超過自己的戰役之一(另一次為昆侖關戰役日軍第5師團被中央軍第5軍擊敗)。

1944年,日軍在其海空主力被美軍消滅、海上交通線被切斷之後,實施「一號作戰計劃」,目的是建立從華北到越南的「大東亞交通線」以支撐戰爭,並摧毀美軍在華中、華南的空軍基地,削弱美軍利用這些基地轟炸日本本土的能力。在打通平漢線、陷長沙、衡陽之後,日軍即南下展開「桂柳戰役」。

先讓我們來看看桂林保衛戰前的情況,日軍在1944年發動了被中國稱為「豫湘桂戰役」的大規模作戰,連克河南、湖南,除了在湖南衡陽遭到了中央軍第十軍的頑強抵抗外,一路所向披靡,國民派軍大部分潰不成軍,日軍近7個師團,15萬兵力,300多輛坦克,30餘架飛機,大量重炮集結於桂林一線,准備進攻桂林。桂林守軍原為廣西桂軍第三十一軍(下轄第一三一師和第一八八師)、第一三五師及部分地方守備隊伍,在戰役開始之前,上層又把第一八八師調出,以第四十六軍的一個大部分是新兵的後調師第一七○師來替換,同時把第三十一軍副軍長馮璜及第一三一師第三九一團調出桂林,後又把第一三五師和地方守備隊伍也調走,這就使得桂林守軍只剩下桂軍缺少一個團的第一三一師和第一七○師,第一七○師說是一個師,其實兵力也僅僅相當於一個團而已,在後來的戰斗中也編入了第一三一師(也有一種說法是第一七○師沒有直接參加桂林戰役,他們只是和日軍接觸一下就退出桂林了),而國民政府統帥部的開始的意思是要全部放棄桂林、柳州一線,但是後來白崇僖又要求堅守桂林,為日後反攻爭取贏得時間,所以在15萬裝備精良的日軍面前,桂林守軍只有廣西桂軍第一三一師這一個師1萬2千餘人,加上後來從各地自發進入桂林城的廣西地方民團,總兵力不到2萬人,沒有坦克飛機,只有22門火炮(加農炮兩門炮,山炮12門,高射炮4門,戰車防禦炮4門),大部分廣西民團和少部分桂軍士兵拿的還是槍而已,但國民政府竟然要求這些隊伍堅守三個月來為日後反攻贏得時間,真是令人費解?但是桂林守軍的都抱著必死決心與桂林共存亡,所以士氣十分高漲,而且守軍立足於主要與日軍打巷戰,他們把所有的房子都修成了碉堡,在所有的路口都建了防禦工事,所有的水井都下了毒,實行焦土抗戰。廣西地方民團更是組成了數千人的敢死隊,他們的任務是身上綁上手榴彈或者炸葯,然後用自己的.身體炸毀日軍的坦克和登陸艇。

1944年10月26日,日軍第六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下令主攻桂林市的第十一軍團(軍團長橫山勇中將)於27日開始行動,28日,日軍十幾萬人馬大舉進攻桂林,桂林保衛戰開始。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桂林城外的屏風山、貓兒山等四個據點進攻,駐守這里的桂軍2個營700餘官兵一直抵抗到11月4日,11月4日,屏風山、貓兒山等陣地失守,日軍開始直接進攻桂林城,並且派登陸艇試圖從水路攻擊桂林,桂林守軍進行了異常頑強的抵抗,日軍曾經27次沖入桂林市中心,都因為陷入巷戰的泥潭使得損失慘重而不得不撤出,日軍曾經想從灕江迂迴進攻桂林,但是被桂軍准確的火力殺傷大半,地方民團敢死隊甚至身上綁上手榴彈劃著竹排去炸毀日軍的登陸艇,日軍僅僅在灕江上就付出了陣亡7000餘人的代價,在水上戰斗激烈的同時,城區巷戰也始終處於白熱化狀態,日軍第58師團師團長在日後的戰報中稱:「我師團在桂林遭到了廣西當地土著武裝的頑強阻擊,這些土著武裝的裝備雖差,但是極為兇悍,至死決心甚濃,其勇猛為我軍遠遠不及,我軍士氣低落到極點……」日軍下級官人也有過這樣的記錄:「自小聽說之桂林景色宜人,為世之罕見,但今日我軍遭到了自戰爭以來最兇猛的抵抗,城中到處都是槍聲,到處都是地雷,全城都在肉搏,我大隊900餘人在戰役結束後僅剩70餘人,且多為傷兵,在戰後從敵軍死屍上發現桂林之敵軍的武器竟然大多為我日本國40多年前已淘汰的火槍,如此簡陋的武器居然令我們遭受到如此巨大的傷亡,雖為敵人,但亦為之忠勇精神而感概。」從此也可以看出日軍傷亡之大和士氣的低落,到了11月7日,日軍見強攻傷亡巨大,急忙使用了大量的毒氣彈攻擊桂林各處守軍陣地,守軍中大多數沒有見過毒氣,不知道躲避,所以大量中毒死傷,其中800名桂軍士兵(多為傷兵)在七星岩抵抗日軍數日,日軍在損失了近千人後向七星岩內施放毒氣,七星岩內桂官人兵大量中毒,日軍此時沖入其中,很多桂軍士兵用剩下的一點點力氣射擊日軍並同日軍肉搏,但終因中毒後力竭和彈盡糧絕而全部犧牲。

1944年11月10日桂林城陷落,按照日本防衛廳戰史研究室《一號作戰:廣西會戰》的記載,國民派隊伍「戰場遺屍5665、俘虜13151人」。據桂林城防司令部司令韋雲淞戰後所寫的《桂林防守軍戰斗要報》記載:桂林保衛戰中,國民派隊伍傷亡約9000人,日軍傷亡6000餘人。而日軍的傷亡據日軍後來遞交大本營的戰報中說:「皇軍在桂林之役中戰死1萬3千9百餘人,傷1萬9千1百餘人,失蹤300餘人,其中陣亡9名大佐級別的聯隊長、31名中佐級別的大隊長,近100名中隊長和小隊長,灕江之水為敵我兩軍之血染之為赤,此役為我一生中所經歷到的最慘烈的戰役,並非在於規模,而在於敵軍之勇猛。」 桂林戰役後,聽不少廣西的老人說,在美麗的灕江上整整有過近5公里的江面上都是中日兩軍的屍體,戰役之殘酷可見一斑。

由於沒有達到「堅守三個月」的目標,由於本來國民政府就沒想過要守桂林,由於蔣某和桂系的矛盾,甚至可能由於國軍想犧牲桂林守軍來換取反攻時間,等等疑問。這場令日本人震撼的戰役卻不為眾多國人所知,國民政府僅有的嘉獎就是把已經陣亡的桂林守軍指揮官、一三一師師長闞維雍提升為中將,僅此而已。

桂林保衛戰的激烈程度之所以被日本人排在衡陽保衛戰之前,原因是桂林守軍的裝備要比衡陽守軍的裝備差得多,且不少還是地方武裝,更重要的是桂軍始終沒有一名士兵在「清醒」的狀態下投降(被俘虜的守軍全部是被毒氣弄得昏迷不醒了的),就算在彈盡糧絕,身受重傷的情況下仍然抵抗到死,而且根據不少日本人的回憶錄,在參戰的廣西民團中,有不少還是滿頭白發的老人。

桂林光復後,據駐桂美新聞處發表言論稱中國無任何一城較此次桂林所遭劫禍更甚者。桂林一度為廣西之華麗城市,擁有五十萬人口,茲已遭受嚴重之破壞,一如羅馬之破壞迦太基者然,全城中僅有之巍然獨存建築物均為曾經日軍占作司令部,而於其撤退中未能加以破壞者,其他各建築物及民房均成斷垣殘壁,留於城中者,僅為少數居民。據陳中將稱此項居民「均為貧民而無力他去者」,日軍已遺此城人民以永恆仇恨,此城之破壞實屬殘酷,且不必要,正與上月柳州之情形相似,但其程度較柳州尤甚。倘謂生命可自城市中驅出,則今日之桂林實已為一死城,日軍於其真正撤退前,即焚燒破壞桂林,渠等並未考慮重建。去年九月美軍退時,所破壞之軍事設備鐵路及車站均未應用,日軍橫暴破壞之程度,甚於南京,可與考文特里,鹿特丹及里狄相比。該段文字原載於桂林市文獻委員會編《桂林市年鑒》第卅二至卅六頁,一九四九年五月出版,轉載時略有刪節。此處可以反證桂林在1944年所受的重創以及桂林保衛戰之激烈程度。由於該戰爭為國史所湮滅,故而此文獻資料尚屬難能可貴。

桂林保衛戰是地方軍抗戰的縮影,在抗日戰場上,桂軍、西北軍、湘軍、川軍、滇軍等等,在外敵入侵,民族危亡的時期,他們依然表現出了中國人應有的血性,為拯救民族的危亡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像淞滬抗戰中,湘軍士兵在進入戰地時都要對周圍的人說:「來世再見」,桂軍士兵光著膀子挺著刺刀與日軍坦克「肉搏」,川軍的一個師與日軍激戰僅存數百人等等,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永不屈服的象徵。

絕戰電影觀後感2

7月15號上午,學校組織觀摩了一場電影,它的名字叫——《絕戰》,看後讓人感觸萬千!

《絕戰》是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的獻禮影片,是以新一代年輕人的角度去描述80年前的真實事件。影片以「湘江戰役」為背景,講述紅34師為了掩護中央主力突圍,擔當後衛與敵人浴血奮戰、鳳凰涅盤的故事;影片生動地再現了當年的情景,隸屬於紅34師的寧化模範連連長張啟明,率領模範連與數十倍的敵軍展開生死搏鬥的場景。

在湘江戰役中,由於敵軍加緊圍剿,形勢嚴峻,紅軍大隊伍被迫戰略轉移。在長征途中的湘江一側,模範連接到阻擊敵軍的圍追堵截的任務,由此展開了一場生死絕戰,模範連以幾乎全軍覆沒的偉大犧牲,換來了中央主力紅軍順利渡過湘江。紅34師擔當阻擊任務,他們中沒有逃兵、沒有投敵、甚至連傷員也不願被俘。在絕地雷公山,張連長靈活運用了「戰略戰術」,奇計百出,牽制住敵軍追兵,順利地掩護紅軍主力渡過湘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慘烈的戰爭背景下,影片也描繪了溫情的一面:張連長因誤會而與護士細妹相識相戀,引發出一系列感人的愛情故事。80多年前,紅軍一無所有,共產黨人克服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到今天,我們的國家實力強盛,這種成績與我國人民和全黨全軍的建設是分不開的。這種軍人的血性,軍人的剛毅在電影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精神代代相傳,中國一定更強!

E. 戰魂不滅,中華長興是啥片

《龍之戰》這部電影
《龍之戰》這部電影中有提到戰魂不滅,中華長興。
《龍之戰》是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高峰執導,劉佩琦、曹雲金、羅昱_領銜主演,羅雲琦、呂新舜,修慶、安啟琥、張啟煜等參與主演,李子雄、范志博特別出演的戰爭史詩電影。該片改編自中國近代史上的鎮南關大捷戰役,講述了1885年法軍進攻越南諒山,萃帥馮子材率領廣西狼兵頑強抗擊法軍,最終取得勝利的英雄故事。該片於2017年6月18日在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映,2017年8月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F. 最好看的懷舊老電影

最好看的懷舊老電影有:《劉三姐》、《地道戰》、《上甘嶺》、《白毛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等。

1、《劉三姐》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香港邵氏電影公司製作的古裝愛情電影,由李翰祥自編自導,樂蒂、凌波主演,於1963年4月3日上映,梁祝有很多版本,我個人比較喜歡這個版本,唱段比較喜歡,之前還有1953年袁雪芬和范瑞娟的版本。

G. 有平型關和台兒庄戰役的電影叫什麼影

太行山上

H. 找一部國產戰爭電影

是《十天》。
主 演:祝新運 韓非 常戎 陳惠珍 馬吉告
故事梗概 廣西解放前夕,國民黨某師管區司令龍耀祖把剛開完的軍事會議的密件私自帶回了鄉下老家。第二天,這份密件不翼而飛。敵人驚恐萬狀。敵軍莫司令處決了龍耀祖,並限令龍耀祖的兒子、情報處長龍家昌十天之內"逮捕逃犯,追回密件"。偷出密件的是三個少年:阿峰、虎仔和蘭妹。地下黨支書農伯叮囑他們一定要在十天之內把密件送到游擊區,並將阿峰親生父母長征途中留下的一面紅旗交給他們。為了掩護孩子們脫險,農伯不幸中彈犧牲。敵軍處處設防,方圓200里之內到處都張貼著捉拿三個少年的通緝令;各要道、哨卡、鄉鎮都被嚴密封鎖。三個少年來到一條山區公路旁,發現有三輛敵軍卡車停在那裡。阿峰等三人扒車混過了哨卡。下車時,虎仔被敵軍王參謀發現。虎仔打昏了王參謀,自己也負了傷。在老農陳阿伯的幫助下,他們找到善良的丁濟平醫生夫婦為虎仔做手術。手術剛作完,王參謀就來了,威逼丁醫生把人交出來。丁醫生夫婦和阿峰一齊上手,打死了王參謀。三個少年終於來到了接頭地點翠竹寨。組織上派楊亞伯的女兒阿擔把三個少年送到青沙縣交通站。詭計多端的敵軍吳副官在河邊設下了埋伏。阿妲察覺後,為了掩護蘭妹,與敵人同歸於盡。敵人抓住了蘭妹,決定把她押送到青沙縣。阿峰和虎仔爬上押送蘭妹的敵軍船,在輪機手的幫助下,打死了龍家昌。原來,輪機手是黨派來營救蘭妹的,他就是孩子們要找的交通員黃剛。阿峰把裝情報的竹筒交給了黃剛。敵人的汽艇追來了,黃剛決定點著軍火拖船,把敵艇炸掉。阿峰爬上拖船,點燃了導火線,剛要離開,不幸被敵人的機槍打中了。他毅然砍斷了拖船上的繩,和敵人同歸於盡……黨交給的任務勝利完成了。虎仔和蘭妹升起了那面用烈士鮮血染紅的紅旗。
觀看地址http://www.56.com/u35/v_NTM1OTIyODg.html

I. 關於「老山自衛反擊戰」的電視或電影

<<新兵馬強>><<閃電行動>>.

《不該凋謝的玫瑰》

出品年代:1981
出品公司:廣西電影製片廠

《高山下的花環(電影版)》

出品年代:1984
出品公司:上海電影製片廠

《陸軍見習官》

出品年代:1987
出品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蛇谷奇兵》

出品年代:1989
出品公司:八一電影製片廠

《新兵馬強》

出品年代:1981
出品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

《自豪吧,母親》

出品年代:1980
出品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還有,《年輕的朋友》《我只流三次淚》《戰爭讓女人走開》《花枝俏》《鐵甲008》、《黑豹突擊隊》、《戰殤1979》《長排山之戰》。《橡膠林的回憶》、《凱旋在子夜》。

J. 電影《鐵血》的故事梗概

鐵血 (2005)

導 演:楊光遠
編 劇:汪天雲 李建琛
主 演:劉穎濤 張詠 譚峰 劉大為 高強
上 映:2005年09月
地 區:中國大陸
語 言:國語
顏 色:彩色
類 型:戰爭片

鐵血 (2005)故事梗概
一九三九年,是中國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年頭。在日寇的鐵蹄的踐踏下,大半個中
國淪陷了。這年秋冬,趁二次大戰在歐洲爆發,侵華日軍派出號稱「鋼軍」的精銳部
隊——第五師團,在華南北部灣突襲登陸,攻佔南寧,長驅直入,妄圖切斷當時我唯
一暢通的西南國際交通線,而威脅陪都重慶。

剛剛裝備起來的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陸軍第五軍奉命南下抗敵於古戰場昆侖關
下。該軍軍長杜聿明、所屬第二00師師長戴安瀾、新編第二十二師師長邱清泉及榮譽
一師師長鄭洞國,皆為傑出的黃埔系青年將領。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結集各路兵馬十
五萬人,發動了以昆侖關戰役為核心的桂南會戰。

第五軍的先頭部隊第二00師六00團在南寧市郊二塘與日軍遭遇發生激戰。從南寧
潰退下來的桂系新兵田十圓與李阿牛被激起了滿腔的愛國熱情,投入第五軍的部隊奮
勇殺敵。第六00團團長邵一之血戰陣亡,光頭連長率領倖存的士兵撤退。日軍遂搶先
佔領了地處西南國際交通線上咽喉地帶的古戰場昆侖關。昆侖關下的青樓女子桂花因
獨生愛女被日機炸死而滿懷憤恨不願離鄉後撤,榮一師的董鹽官排長向她發誓要親手
殺死一打十二個日本鬼子為她女兒報仇。在向昆侖關日軍發起進攻前,第二00師師長
戴安瀾忍痛處決了強奸民女而又剛立戰功的光頭連長。當地百姓們用祖墳的墓碑鋪平
了被日機炸毀的公路,讓第五軍的裝甲部隊開赴戰場。

敵我雙方在昆侖關及其四周展開了殊死的爭奪戰,多處高地數次易手,雙方傷亡
都很大,日軍第十二旅團團長中村正雄率部隊在增援昆侖關途中,被邱清泉的新編二
十二師故意放過了五塘阻擊線,杜聿明立即部署包圍中村正雄於九塘鎮街並將其擊斃。
董鹽官排長奮勇殺敵為桂花報仇的凜然氣概,觸動了桂花心中的愛情。決戰前夕,負
了傷的董鹽官知道自己將會戰死沙場,便挑選了憨厚朴實的新兵田十圓替自己為桂花
送去信物。桂花深為感動,這個受盡凌辱的女性從內心發出對董排長的真摯的愛。對
昆侖關的總攻開始了!激烈的炮戰,群山振顫。

杜聿明將軍為中國士兵視死如歸、前赴後繼的精神所震驚和自豪。敵人施放毒氣,
中國士兵沒有一個後退的,敢死隊把手榴彈困在胸前,沖向敵群。戴安瀾師長被炮彈
炸傷倒在血泊中,董鹽官、楊瘸子、李阿牛等一個個壯烈的犧牲......

1940年元旦,隨著火紅的日出在山頭冉冉升起,中國軍隊像潮水一樣的湧向敵
軍。日軍守關頭目三木大佐見大勢已去,隨後拋腹自殺,中國軍旗終於飄揚在了昆侖
關的山顛。被毒氣熏瞎眼睛的田十圓憑著感覺向軍長和軍旗敬禮……

杜聿明悄悄抹去眼角的淚水,為讓子孫後代記住這場英勇壯烈的戰爭,他命令在
昆侖關山頂建立烈士陵園,石碑上刻著第五軍陣亡的一萬多名士兵的姓名!

昆侖關之戰殲滅日軍五千餘人,是中國抗戰攻堅戰取得的首次勝利。中華民族抗
日戰爭從這年春由防禦階段轉入相持階段。

鐵血 (2005)幕後花絮與評論
為紀念抗日戰爭60周年而推出的戰爭巨片《鐵血》,是著名愛國主義影片《血戰台兒庄》的姐妹篇。1985年前,廣西著名作家陳敦德作為策劃人在著名電影大師伊文思親自指導下,為伊文思所實地拍攝李宗仁將軍指揮台兒庄戰役紀錄片所感染,鼎立特邀八一廠軍事片導演楊光遠到廣西電影製片廠合作,推出了轟動海內外的故事片《血戰台兒庄》。20年後,已在電影體制改革中成為製片人的陳敦德與楊光遠導演再度合作,將抗戰初期桂南戰役之昆侖關爭奪戰搬上銀幕。 1939年冬,侵華日軍派出號稱「鋼軍」的精銳部隊第五師團與參加過南京大屠殺的第十八師團,在華南北部灣沿海欽州一帶突襲登陸,攻佔南寧,妄圖切斷當時唯一暢通的國際交通線,威脅陪都重慶。剛剛裝備起來的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陸軍第五軍,在杜聿明將軍的指揮下冒雨請戰,然後奉命南下抗敵於昆侖關,與侵華日軍王牌第五師團的機械化部隊激戰近月,終於奪回了昆侖關。在這場戰役中,中國軍隊以一萬五千將士陣亡之生命的代價,奪回昆侖雄關,擊斃日軍五千餘人及日軍少將中村正雄。昆侖關攻堅戰,是中國八年抗戰歷程上的轉折點,此戰結束後,中國軍隊從防禦階段轉為相持階段。 為拍攝這部大血戰影片,攝制組動用了120個演員、120個景點,無數飛機、坦克、裝甲車以及兩萬多人次的野戰軍部隊,近一萬多群眾投入拍攝,戰爭場面十分壯觀。為使影片有血有肉、有情有理。影片即刻畫了杜聿明、戴安瀾、鄭洞國等高級愛國抗日名將內心波瀾,也表現了下層官兵的喜怒哀樂、視死如歸,將戰爭的宏觀與戰壕的微觀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由著名演員高強扮演的董排長、劉穎濤扮演的軍長杜聿明、馬紹信扮演的日軍司令官中村正雄等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將給廣大觀眾留下深刻。青樓煙花女子桂花為了給被鬼子殺死的女兒報仇,與董排長產生了感情糾葛,這條線的穿插運用,在表現軍人剛強一面的同時,也細膩刻畫了他們的內心感情世界。影片通過感人的故事與「以鋼鐵撞擊鋼鐵,以血肉拼搏血肉」戰爭場面,真實地反映了中國軍民氣勢磅礴、盪氣回腸的民族聖戰!整部影片充滿著難能可貴的陽剛之氣。 杜聿明將軍、戴安瀾將軍、鄭洞國將軍、鄭庭笈將軍後裔等對本片中這些抗戰愛國名將的塑造皆十分滿意。杜聿明將軍的原女婿楊振寧博士曾與杜將軍的女兒杜致禮翻箱倒櫃。為影片尋找提供珍貴的歷史照片,還千里迢迢到攝制組與烈士陵園現場觀望。 這部影片是由廣西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集團公司、南寧鐵血昆侖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製片人兼出品人陳敦德,導演楊光遠,編劇汪天雲、李建琛,攝影劉寶貴、美工陳耀功、雷小蘭,錄音林臨、馬挺等;該片動人至深的音樂為著名音樂家趙季平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