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八佰》感動的不是電影而是原型故事本身,那麼《八佰》的取景地都有哪些
取景地四行倉庫
是一座位於上海靜安區中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正門門牌號為光復路1號,它是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佔地0.3公頃,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屋寬64米,深54米,高25米。這座倉庫創建於1931年,為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築物。它原是大陸銀行和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銀行聯合倉庫,即緊靠西藏北路的大陸銀行倉庫與緊靠現晉元路的北四行倉庫兩部分組成的,但一般均統稱為「四行倉庫」。四行倉庫是一座混凝土建築有很大的厚度,是該地區最高的建築。日本坦克無法打穿其混凝土牆壁,由於先前被當作第八十八師師部,因此倉庫中貯存了大量食物、救護用品及彈葯。河對岸是英國租界,所以日本軍隊不敢用重炮,以及重磅炸彈轟炸四行倉庫。
取景地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
這里是電影《八佰》的拍攝取景基地,一片身處殘破戰損的場地,讓人感慨萬千。一條蘇州河相隔,兩個不同世界。一邊是天堂,一邊就是地獄。在我們現代,高樓繁華的大魔都中,依然挺立著那座布滿彈孔的舊址大樓,灰黑破舊的四行倉庫,現已改為「四行倉庫紀念館」,紀念已犧牲的抗戰英雄!作為中國人,我們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❷ 八佰最後為什麼要沖橋八佰的拍攝地在哪裡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歷史事件,自上映以來就備受關注。《八佰》這部電影非常好看,相信喜歡歷史題材的朋友們都會喜歡
八佰最後為什麼要沖橋
在電影《八佰》中,最後之所以沖橋,是為了存活下來。最後的沖橋是因為歷史上就是從橋、撤退的。而且因為靠著租界沒有受到日軍太大火力的延阻,撤退時損失很小,電影刻意加強沖突的。電影中,團長不畏恐懼帶領壯士們過橋,那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讓人淚流滿面,這部電影非常值得一看!
戰士們拚死拼活與敵人抗爭到底的時候,民眾如同一群看客,點起的煙花讓我心寒,彷彿眼前的「一場好戲」與他們毫無關聯。魯迅先生筆下所描繪的"麻木的中國人",大概便是這樣的一番神情吧
❸ 台灣版電影《八百壯士》創作背景
敘述1937年8月13日日寇侵略上海,國民黨八八師五二四團團長謝晉元,為牽制日軍,掩護國民黨軍隊後撤,率領四八青年軍官號稱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達三個月之久,軍人英勇殺敵,
女童子軍楊惠敏(林青霞飾)冒著生命危險給守軍輸送食物、醫葯等物資,和國旗,當牽制任務完成,守軍越過蘇州橋後撤。此部影片的格局手法與《英烈千秋》完全不同,只局限於幾成孤島上海的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數百國民黨軍人與包圍的日軍的陣地戰。
導演根據一些史實,利用四行倉庫周圍有英法租界,蘇州河對面又是國統區,蘇州河兩岸戰爭與和平不同環境造成的戲劇沖突,表現了愛國軍隊抗擊侵略者英勇無畏的精神,和上海人民熱烈聲援國民黨守軍的時代氣氛
(3)老電影八百壯士是怎麼拍的擴展閱讀:
七十年代前期,對台灣當局來說是一段風雨飄搖的歲月。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其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發表《上海公報》,美國承諾和台灣當局「斷交、廢約、撤軍」。 以這兩件事為契機,新中國迎來了又一個建交高潮。倉皇之下,蔣經國做出了重用「台籍菁英」的決定,而這項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李登輝。
《八百壯士》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上馬的,拍攝過程中得到了蔣經國的大力支持,其要藉助「八百壯士」的「英雄史詩」提振民心士氣,並強調「正統」的動機是不言而喻的。
❹ 電影《八佰》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電影《八佰》的真實歷史是抗戰時期著名的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
歷史上四行倉庫戰斗中負責作戰的笑賀毀其實是日本的海軍陸戰隊,因為當時只有海軍陸戰隊在市區內作戰。片中的陸軍第68步兵聯隊雖然真實地參加了淞滬會戰,但確是在蘇州一帶執行作戰任務,因此這一點也是最多被詬病的地方。
劇情簡介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杜淳飾)率420餘人,孤拍租軍堅守最後的碰備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
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❺ 電影八佰取景地哪裡電影八佰什麼時候上映
電影《八佰》一直都是很受大家的期待的,今天這部電影更是超前點映著,真的是讓大家激動不已,很想要知道這部電影到底怎麼樣,這部電影講述的是真實的歷史事件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四行倉庫保衛戰,這樣的故事已經很受大家的期待,我們來看看這部電影是在哪裡拍攝的。
電影八佰取景地哪裡
這部取材於淞滬會戰最後一役的華語大片,拍攝時,曾在寧波江北、奉化兩地取景。
取景一
為了最真實還原這段歷史,劇組歷時一年半在兄弟電影世界(蘇州)拍攝基地設計搭建了佔地200畝、擁有68棟建築的實景,深挖200米長的蘇州河,還原出一河兩岸戰火連天的「地獄」與聲色霓虹的「天堂」。
一串串的數字背後是主創們力圖營造的真實感,管虎曾說「要想讓觀眾身臨其境的相信這個環境,你首先得自己相信」,他們做的一切是為了讓置身其中的演員相信眼前的世界培敬粗和正在發生的故事,用真情實感感染觀眾。在他們看來,這部電影需要這種「拙樸」。
自稱「工程監理」的管虎總結影片的籌拍過程,「不太像拍電影,但是可能這才是真的在拍電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電影《八佰》的取景地之一,這些還原搭建的歷史真實場景也將作為景點留存下來未來有望對粉絲和遊客開放。
取景二
從奉化濱海新區管委會了解到,當時劇組輾轉了解到濱海新區的沿海中路以南位置有一大片蘆葦盪,正好符合劇情拍攝需要,劇組專程趕到寧波,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拍攝。如今,這片蘆葦盪已經消失不見,我們只能在電影中看到它的樣子。
江北白沙的拆遷地塊,也是《八佰》劇組青睞的拍攝戰爭場面的主場地之一。江稿賀北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告訴,2017年夏,《八佰》劇組主動趕到正在拆遷的白沙地塊踩點,之後聯繫到寧波相關部門溝通取景拍攝事宜。「他們覺得拆了一半的白沙地塊,最適合拍攝影片開頭的一場戲。經過劇組的外籍團隊改造後,白沙地塊呈現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戰爭場面。」劇組在江北的拍攝得到了寧波市委宣傳部、江北區委宣傳部和屬地街道的大力支持,寧波大學等高校學生還作為群眾演員參與了電影拍攝。
電影八佰什麼時候上映
8月初,由管虎導演的戰爭電影《八佰》宣布再次配鎮定檔,正式定於8月21日在全國上映。
《八佰》是由管虎導演執導,黃志忠、張俊一、歐豪、張承、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張宥浩、魏晨、李晨、余皚磊、俞灝明、鄭愷等眾多知名演員出演,演員陣容非常強大。
影片取材於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四行倉庫保衛戰。中校團副謝晉元奉命率領88師524團一營堅守閘北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並爭取國際社會支援。敵眾我寡,如何打響這場看上去幾乎毫無勝算的仗,這成為了影片最大的懸念。
從這些信息來看,這部電影《八佰》真的是很用心的,相信大家在觀看的時候也一定會被感動到的,讓我們一起走進電影院,看看這部《八佰》啊!
❻ 八佰歷史背景
電影八佰歷史背景:
一、淞滬會戰爆發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當時中國尚未統一,國內還存在很多軍閥 一個國家居然存在三個政府,此時日軍在上海主動發起攻擊。8月14日南京政府發起反擊,在中華民族最危急的時候國人同仇敵愾上下一心決心保衛祖國,各路軍閥也都放下昔日的仇恨不再內戰槍口一致對外。
淞滬會戰打的相當慘烈,在此次會戰中中國軍隊前後共投入75萬餘人,包括老蔣的精銳嫡系中央軍 還有各路地方軍閥湘軍桂軍滇軍川軍東北軍西北軍等,日軍海陸空共投入30餘萬人。
二、戰爭失利掩護撤退
戰爭持續三個月由於武器裝備低劣,老蔣指揮不當還有軍閥派系太多不好指揮,地方軍戰鬥力低下等原因,最終以國軍損失30多萬日軍損失5萬多的結果結束戰爭。
在此次戰爭後期坦雀敗老蔣令88師524團留一個營的人留守四行存庫與日軍周旋目的。是營造國際輿論的抱到與支持,想取得英法美的支持援助。
電影八佰就是以這個背景開拍的八佰壯士在四行倉庫堅守四天四夜,最後撤退至英租界。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堅持戰斗的一身肝膽,明知此去不歸,依然身圍炸彈縱身跳下同歸於盡的不回頭,明知此生再難見爹娘妻兒,仍然為國捐軀的一往無前??沒有人願意犧牲,卻有人不得不犧牲。
吾輩當自強,勿忘國恥!
(6)老電影八百壯士是怎麼拍的擴展閱讀
八佰壯士後續
1、撤退英租界
10月30日,大部隊突圍成功。掩護任務完成後,謝晉元接到國軍統帥部命令撤退到上海公共租界。沒有想到的是,孤軍一進入租界,日軍就向租界當局施壓。
結果這只孤軍被英軍繳械,被安置在膠州路的一座廢棄軍營(史稱「孤軍營」)內,由白俄雇傭兵看守。名義上雖不是戰俘,實際上和戰俘一樣失去了所有自由。可嘆這樣一支英勇善戰的威武之師,此時就像一隻被拔了牙的老虎困在鐵籠子里。
2、歲伍開辦小作坊支援抗戰
被看押期間,謝晉元教育戰士們要不失軍人精神,加緊操練隨時准備重返戰場殺敵。在上海各界力量的幫助下,孤軍建起了宿舍、廚房、禮堂、球場等生活設施,並且還開辦了制皂、織襪、毛巾等小作坊。所得收入除補貼生活外,全部用於支援抗戰。
1938年8月11日晨,為紀念「八·一三」抗戰一周年,「孤軍營」全體將士破例升起了國旗。此舉遭到租界當局和萬國商團外籍軍隊的干涉和圍攻。為保衛國旗,戰士們赤手空拳與敵肉搏,4人犧牲,100餘人受傷。
當日下午孤軍被送往外灘中央銀行大樓幽禁。為反抗租界當局的暴行,謝晉元發動絕食斗爭,最終在上海愛國同胞的積極聲援下,租界當局被迫做出讓步,將他們送回孤軍營,奉還國旗,撫恤死難壯士,並公開道歉。
3、日偽策劃暗殺了謝晉元
1940年3月,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偽政權。日偽企圖勸降謝晉元,遂指使汪偽政權的「二號人物」陳公博親赴「孤軍營」勸降,並以偽陸軍總司令這樣的高官要職相誘。結果謝當面將委任狀撕毀,陳公博也被罵得狗血淋頭而逃。
後來,陳公博並不死心,又多次「好言相勸」,謝終不為所動。見謝晉元如此「不識時務」,日偽又策讓顫劃了對謝晉元的暗殺行動。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28日,日軍突然攻入「孤軍營」,將手無寸鐵的孤軍340餘人全部俘獲。日軍原打算將其改編為偽軍,遭到毅然拒絕後,又企圖將他們殺害。
不過懾於這支軍隊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日軍最終未敢動手,後將他們分散押解到浙江諸暨、杭州、南京孝陵衛、南洋的新幾內亞等地做苦工。
孤軍的一部分人在日軍非人的苦工奴役中相繼死去,但活下來的人一直沒有停止斗爭。例如,被遣往浙江諸暨的一支孤軍奪取日軍的槍械後,加入了當地抗日游擊隊;1945年日本戰敗,被押到新幾內亞的36名孤軍軍官將負責看押的日軍小隊抓了俘虜。
4、抗戰勝利後
抗戰勝利後,孤軍倖存者從各地陸續返回上海,總計100餘人。他們請回謝晉元的遺孀凌維誠,沿老團長的陵墓四周搭棚居住,誓為老團長守靈。
後來內戰爆發,他們不願捲入內戰,遂解散各謀職業,大部分隱姓埋名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生活十分艱苦。上海解放後,陳毅市長曾親自為這些孤軍壯士安排工作。
但他們在後來的「四清運動」和「文革」動盪中都受到了沖擊,有一些人遭迫害致死。「文革」結束後,餘下的人都在政府的照顧和善待中頤養天年,壽終正寢。
2010年12月17日,孤軍壯士之一的楊養正老人以96歲高齡在重慶辭世。如今,謝晉元的四百壯士中僅有92歲的楊根奎老人一人尚存人世。
參考資料
網路-謝晉元等八百壯士
❼ 八佰這部劇是在哪裡拍攝的
說起《八佰》這部電影,很多人應該都知道,這部電影已經上映,也收獲了非常好的票房成績。那麼,說到這里,《八佰》這部電影的取景地在哪裡?事實上,《八佰》這部以松湖之戰最後一戰為題材的中國大片,主要是在寧波江北和奉化這兩個地方拍攝的。
總而言之,《八佰》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非常值得一看,電影的場景也相當的還原,給人一種歷史震撼感。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話,一定要看。
❽ 《八佰》的取景地是哪裡這里還拍攝過什麼
《八佰》的取景地在江蘇蘇州,兄弟電影世界拍攝基地設計搭建了佔地200畝。這里還拍攝了《非誠勿擾》、《集結號》、《狄仁傑》、《都挺好》、《三十而已》等等。
記得去蘇州遊玩,不要忘記去這個地方打卡,逛逛。取景地精彩,電影,電視劇拍攝得都好,這些影片也的確都很優秀,值得點贊。
❾ 八佰真實歷史事件是什麼
電影《八佰》真實歷史是抗日戰爭時期著悄斗名的上海四線倉庫保衛戰。歷史上負責四線倉庫戰役的其實是日本海軍陸戰隊,因為當啟銀磨時只有海軍陸戰隊在市區作戰。影片中的陸軍第68步兵聯隊雖然真的參加了淞滬會戰,但確實在蘇州執行作戰任務,所以這也是最受詬病的地方。《八佰》的真實原型是1937年淞滬會戰時“八百壯士”抗擊日軍的故事。關虎創作這部電影的動力來自於他的父親,父親告訴他這場戰斗有多慘烈。
但影片從一群逃兵開始,《八佰》在國產戰爭片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它“敢於拍出人性的真相甚至丑惡”。這部電影拓寬了我們對英雄的理解。在冒著生命危險見義勇為之前,他們也有過平凡甚至瑣碎的懦弱和掙扎。《八佰》的人物塑造採用了群像的方式,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個左右,但這樣也會造成“一開始想記住每個人的名字,後來就糊塗了”的情況。
❿ 八佰中的飛機是怎麼拍攝的
最近,戰爭題材影片《八佰》正在國內熱映,該片講述的那段歷史也引發了廣泛關注。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的第二年也就是1938年,當年在漢口的中國電影製片廠就把這一英勇悲壯的故事搬上了銀幕。這部82年前在炮火中拍攝的影片名為《八百壯士》,其中導演應雲衛、主演袁牧之都是寧波人,另一位主演陳波兒後來也成為寧波媳婦。
《八百壯士》工作照.webp.jpg
《八百壯士》工作照2.webp.jpg
影片《八百壯士》拍攝時的工作照
82年前寧波電影人就拍攝了「八佰」
「《八佰》熱播,引起社會各界對那段歷史的回望與緬懷。事實上,第一版《八百壯士》是在淞滬會戰的第二年(1938年)拍攝的,是由甬籍電影人應雲衛擔任導演、甬籍電影人袁牧之飾演謝晉元陵雹團長、後來成為寧波媳婦的陳波兒飾演楊惠敏。」8月26日一早,寧波甬上名人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黃江偉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感嘆道。
「之前聽說電影《八佰》的部分場景是在寧波拍攝的,後來梳理歷史材料才發現,原來在82年前,寧波電影人就已將這段歷史搬上了大銀幕。」據黃江偉介紹,中國的電影發展史至今已有100多年,早期的中國電影在上海,而上海的早期電影,大多是寧波電影人創作的。
「《八百壯士》拍攝時,正值武漢會戰,影片是在日軍的飛機轟炸下完成拍攝的。」黃江偉通過歷史材料介紹說,全面抗戰爆發後,中國電影界的精英陸續從上海會集於武漢。在這一支影視人才隊伍中,就有電影《八百壯士》的編劇陽翰笙、導演應雲衛和主演袁牧之、陳波兒。
劇照1.webp.jpg
劇照3.jpg
劇照5.jpg
電影《八百壯士》 劇照
導演1.jpg
寧波籍導演應雲衛
陳波兒扮演的童子軍楊惠敏.jpg
《八百壯士》中的陳波兒
袁牧之扮演的謝晉元.jpg
《八百壯士》中的袁牧之
袁牧之1.jpg
袁牧之
陳波兒.webp.jpg
陳波兒
合影222.png
袁牧之與陳波兒合影
陽翰笙,著名作家、編劇,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南昌尺鍵帆起義軍南征,任起義軍政治部秘書長;應雲衛,1904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慈溪,著名左翼電影導演和製片人,1935年被單線發展為中國共產黨「秘密黨員」;袁牧之,中國人民電影事業最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1940年在延安加入中國共產黨;陳波兒,被稱為「人民藝術家」,1937年在南京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與袁牧之結為夫妻。
1938年1月,陽翰笙在武漢提議電影界應成立全國性的組織,得到電影、文化、戲劇各界的一致同意,推定應雲衛等35人籌組中華全國電影界抗敵協會,陽翰笙等4人起草宣言。當年1月29日,中華全國電影界抗敵協會在武漢成立。
當時,中國電影製片廠是由漢口攝影場改組而成的,歸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領導。第三廳由周恩來分管,主要負責宣傳文化工作。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來自上海的進步藝術家紛紛參加中國電影製片廠抗戰電影的拍攝工作,積極宣傳中國共產黨團結一致、共同抗日的主張,迅速壯大抗日陣營的宣傳隊伍,推動全民抗亮枝戰運動的廣泛開展。
在敵軍的飛機轟炸下拍攝出經典之作
淞滬會戰打響後,上海軍民英勇抗戰。1937年10月下旬,日軍圍困了上海閘北四行倉庫,守衛倉庫的中國軍隊第88師第524團第2營(即「八百壯士」),在團長謝晉元、營長楊瑞符的指揮下,堅守陣地、寸土不讓,英勇頑強地抵抗日軍。上海廣大市民被八百壯士的英勇氣概所感動,紛紛以各種方式支援守軍。
當時,宣傳文藝界被八百壯士的偉大事跡深深感動,迅速創作出一批反映八百壯士英勇斗爭的優秀文藝作品,如二幕劇《八百壯士》、歌曲《歌八百壯士》等。陽翰笙則迅速寫出了電影劇本《八百壯士》。此時,謝晉元等守軍仍被困在上海租界。陽翰笙希望通過《八百壯士》這部影片,表達中國共產黨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真誠願望。
電影《八百壯士》由應雲衛導演,袁牧之飾演謝晉元團長,陳波兒飾演女童子軍楊惠敏。當時,應雲衛、袁牧之和陳波兒一度被人稱為電影界的「三傑」,他們三人「合作的影片雖不多,可是沒有一部不是著名作品」。
《八百壯士》的拍攝條件十分簡陋,器材匱乏,也沒有攝影棚,拍攝組就在漢口楊森花園布景進行拍攝。拍攝過程中,武漢保衛戰打響,日軍飛機經常對武漢進行轟炸。在敵人的炮火之中,全體人員以高度的愛國熱情和極強的工作責任心,不到半年的時間,即完成拍攝任務。
影片不僅表現了軍隊的抗日士氣,也表現了人民群眾的抗日斗爭熱情。正如陽翰笙所說:「在這個劇本中,我不單寫八百壯士的英勇戰斗,而且還寫了工農商學兵、各人民團體對八百壯士的支持,這就是群眾支持抗戰,是全民的抗戰。」
「這是事實的再現和血淚的結晶」
1938年7月,電影《八百壯士》拍攝完成後,立即安排電影放映隊在各地進行放映,並決定將放映的全部收入,悉數購買書報等慰勞受傷士兵。
在「八一三」抗戰周年紀念前夕,影片首先在武漢連映5天。此後,全國各地對這部影片的熱情持續高漲。1938年9月6日,影片在香港平安影院放映。1939年2月,影片在上海新世界連續放映4天後,應市民要求,又在公共體育場連映2天。1940年,中國電影製片廠西北攝影隊在陝北榆林放映該片,觀眾達萬餘人。同年7月,影片在雲南昆明南屏劇院放映。1941年4月,謝晉元夫人去世後,重慶唯一大戲院連續放映四場該片以示悼念。同年11月,電影放映第六隊受邀在西安歐美同學會大禮堂放映該片。
《八百壯士》還在美國、菲律賓、馬來西亞以及法國、瑞士的反侵略者大會上放映,反響也極為強烈。1939年初,國際反侵略運動中國分會會同中國電影製片廠將《八百壯士》譯成法文,在法國各地影院上映。
作家郁達夫看過《八百壯士》後,評價說:「這影片的價值,是不可以和好萊塢或英德諸製片廠,在和平空氣里所創制出來的諸種幻想的戰事影片來相提並論的。因為一方面的作品,是技巧的搬弄和科學的運用;而另一方面的作品,卻是事實的再現和血淚的結晶。」郁達夫號召廣大華人在抗戰中,「以八百壯士的孤軍苦鬥,來作我們的模範。我所以敢推薦這一個影片,希望我黃帝的子孫,都能一看此片,而來盡他們或她們對國家民族所應盡的責任。」
1996年,電影《八百壯士》榮獲「中國反法西斯戰爭優秀影片」新進杯獎。
影片《八百壯士》拍攝結束後,陽翰笙與應雲衛即赴重慶大後方,繼續以影視作品鼓舞民眾士氣、支援全民抗戰。袁牧之與陳波兒則前往延安,在延安,他們主要從事攝影工作,為抗戰時期延安軍民留下了一系列珍貴的影像資料。
「作為寧波人,感到非常自豪!」
「1938年的《八百壯士》,是在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後,快速完成創作的一部經典影視作品。」
「當時這部電影的定位是『國防電影』,愛國將領與普通百姓的家國情懷是一致的,大家有著共同的民族性。」
「當時的拍攝條件是現在人沒法想像的,上面有敵機轟炸,下面炮聲隆隆,大家仍在堅持拍攝,可以說,這部影片的拍攝過程,同樣可歌可泣。」黃江偉在解密這段歷史的同時,感嘆不已。
談及這部82年前的抗戰題材影片,黃江偉個人感受很多。 「首先,這么大的一個歷史題材,在當年是由寧波團隊來完成的,家鄉人民的這種自豪感是非常強烈的; 第二個方面,就是非常感慨,感慨這些早期中國電影人的家國情懷,感慨於他們的這種使命感。用記錄時代、呼喚民眾的思路進行創作,非常的了不起。」第三個方面,回望寧波近現代文化藝術創作,尤其是在上海開埠以後,寧波的文藝精英在影視、音樂以及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對當下的人們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鞭策,「希望這樣的感人事跡,能夠激勵大家繼續發揮各方面的力量,讓更多的寧波聲音、寧波作品呈現在大銀幕上,呈現在更多民眾的眼前。」
黃江偉回憶,2017年,甬上名人文化研究院在中山公園逸仙樓舉辦了一場「甬籍近現代電影名家成就展」,袁牧之的女兒袁小牧專程來甬參加了活動,之後她又趕往天一閣查閱袁氏家譜,進行尋根。「袁小牧老師給我們提供了100多件有關袁牧之生前的珍貴史料,供我們進行歷史文化研究,這些珍貴物品一直保存在中山公園逸仙樓中,為我們研究近代影視寧波的發展,提供了很多鮮活、翔實的材料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