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土勒開坎兒井有哪些傳說
所有坎兒井的開挖,都是一個人在揮鎬破土,低著頭彎著腰,把指緩一筐一筐沉重的土掛到一根繩子上,然後由地面的人用轆轤一圈一圈搖上來。
無論寒暑酷夏,掏挖坎兒井的工程都是在繼續。只要是農閑時間一個村的男的稱為勞力,都主動地去掏撈坎兒井,女的則送飯送水。
一個叫尼亞孜的年輕人帶領一個組在開挖坎兒井,他們挖了一年多的時間,還沒挖出水,許多人都氣餒了。但是這個年輕人執著的要繼續挖下去,不然整個村莊將面臨著斷水的危險,他日夜冥思苦想,想問題究竟出現在了哪裡。
一天,他年輕美貌的妻子阿依先木汗又在給坦逗亂他送飯,看到一隻火紅的狐狸,在一片空地上轉悠,她被那美麗光滑的狐狸所吸引,不自覺的追那隻狐狸而去,竟然撞到一棵老桑樹上。在一片殷紅的血跡中,那個紅狐狸突然間的消失,而阿依先木汗再也沒有醒過來。
這個壯年的漢子傷心欲絕,大哭一場。
但是第二天他依舊拿起工具下井挖水,白花花的水竟然撲面而來,他興奮地撲到水裡大喊,整個村莊沸騰了!但是尼亞孜失去了他心愛的妻子。
後來人們都說,那個美麗的狐狸就是阿依先木汗。人們為了感謝神靈的救助,就把這條坎兒井叫土勒開坎讓檔兒井。
B. 神奇的坎兒井
神奇的坎兒井
范國強
親愛的朋友,你聽說過新疆的坎兒井么?
在去大西北之前,我僅見過南方的水井和北方的深井,當然還有中部礦山的礦井,但卻從未聽說過西部的坎兒井。第一次聽到這名詞,是在西去的列車上。當我從列車的窗口無意中瞥見戈壁灘上那一堆一堆順坡而下錯落有序地伸向綠州的圓土包時,我自言自語隨口說了一句:「這是什麼?」它的形狀有點像電影上看過的火山口,又有點像內地人挖的地窖口。旁邊坐著的一位在新疆工作的同胞順口作答:「這是坎兒井的豎井口。」我大惑不解,這一路上我只是饒有興趣地注意到戈壁灘上那倔強挺立的沙棗樹、滿地瘋長的駱駝草,卻從未留意過這荒漠上還會有別的東西。這位同胞似乎在笑我孤陋寡聞,他只是淡淡地補充了一句:「你去了吐魯番就會知道了。」
我終於來到了吐魯番,當我站在吐魯番展覽館那按比例縮小了不知多少萬倍但仍然氣勢恢宏的坎兒井立體模型盤面前,坎兒井的形象一下子在我的心目中清晰了起來。這立體模型盤整個是用吐魯番由黏土或鈣質膠結的沙礫石堆塑而成,遠處堆塑的高山代表著雪山,從這高山順坡而下都是錯落有致的坎兒井豎井口。雪山與盆地之間高差達1400米的坡度,因坎兒井呈逐級台階式向下延伸而輕松化解。模型盤的四周都有代表著雪水流向的明渠,這一個個的豎井口下都挖掘有密如蛛網的地下暗渠。「泉水無聲惜細流」,這無數條地下長渠將高山上的雪水無聲地導流下來,沒有恣肆的張揚,沒有落瀑的喧吼,它們顯得那麼馴服聽話和守規守矩。一旦鑽出了地面,才像調皮的小孩子似地驚喜起來,開始發出聲音了,也開始爭相擁擠了,嘰嘰喳喳歡歌笑語地涌到最下面的綠州。
我恍然大悟,坎兒井原來竟是這樣的,它的名稱竟是如此的形象!素稱「火州」、「風庫」氣候極端乾燥的吐魯番,其所以能上千年來清水暢流生命常綠,其奧秘的答案原來盡在這坎兒井呵。
坎兒井在吐魯番風光占盡,吐魯番是坎兒井最大的舞台。據介紹中說,整個新疆大約有坎兒井1600條,吐魯番就佔了近千條,總長度約5000公里。隨便閉上眼想一想吧,這5000公里是個什麼概念?萬里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穿越數省才形成氣勢,而這坎兒井僅僅只在新疆境內就蔚為大觀,儼然一座地下的萬里長城!坎兒井之所以能在新疆獨成氣候是與新疆的地理條件分不開的,新疆有著名的「三山」:北部有阿爾泰山,中部有天山,南部有昆侖山,這「三山」都是天然的雪水寶庫。而吐魯番則天生就是坎兒井的搖籃。吐魯番號稱盆地,最低的艾丁湖水面還要低於海平面161米。而北部天山的博格達山峰最高處竟高達5400多米。每當夏季來臨,博格達山和吐魯番西部天山的喀位烏成山峰的大量融雪和雨水都傾瀉到盆地,當流出山口以後便自然滲入到戈壁地下變為潛流,為坎兒井的開挖提供了豐富的水源。吐魯番的地質條件也十分適合開挖坎兒井,特有的沙礫石結構質地堅實,加上氣候常年乾燥少雨,坎兒井挖好後不易坍塌。坎兒井由豎井、地慧漏閉下渠、地上渠和澇壩四部分組成,澇壩是地面上的小型蓄水池,起輸水的接力作用。豎井主要是作通風和挖掘、修理坎兒井時提土之用,它還是坎兒井走向和存在的標志。
為了能讓外地遊客增加一點對坎兒井的感性認識,展覽館的附近還真的圈進來了一段真正的坎兒井,以滿足好奇的遊客作親身體驗游。這坎兒井與整座展覽館已渾然融為一體,一半有頂,都是用粗粗的圓木作支撐;一半見天,似乎有意放一點陽光進來為遊客照明。坎兒井的巷道約摸一人多高,有小徑曲曲彎彎通向遠處。渠道里暢流著的泉水清澈見底,手伸進去透骨的涼。這泉水本來自於遙遠的雪山之巔,已經在地下走過了一段非凡的歷程。這展覽館內顯然還不是它的目的地,它還在不停頓地跋涉,不止息地奔流,它最終的目的是要去灌溉大漠的綠州,去實現它綠色的理想。
我曾充滿興致地登過北京的八達嶺長城,眺望那連綿起伏的長城而心潮澎湃;我也曾滿懷喜悅地乘舟夜行過京前裂杭大運河,手掬碧綠平靜的運河水而思緒紛搜凱紜。但當我以一種既詫異又激動的心情置身吐魯番這神奇的坎兒井下留連時,我不能不為這中華民族的又一傑作而感慨萬端了。我敢說,坎兒井的輝煌一點也不比長城和運河遜色,坎兒井的成就完全可以與萬里長城和千里運河相媲美!
坎兒井是大西北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誰都知道,千百年來,困擾大西北的主要問題就是缺水。本來,處於中國西高東低的大西北是不應當有缺水之憾的,大西北有長年冰封的大雪山,中國的兩條母親河的源頭也都在大西北,但大西北還是缺水!缺水的原因除了自然氣候的極端惡劣以外,我以為主要還是留不住水。水自高山來,畢竟東流去,它有餘熱去孕育錦綉江南的魚米之鄉,卻無能力去改造千里荒漠的貧瘠之地。為了能留住水,讓水為大西北造福,可以說大西北的人民祖祖輩輩都在尋方問計,坎兒井自然應運而生。據史料告訴我們,漢代在今陝西的關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術的創造,稱「井渠法」。西漢時,「井渠法」便漸漸傳入新疆。後經新疆的各族人民結合當地實際多方改造,便逐步發展成為了今天的坎兒井。而實踐已經證明,凡有了坎兒井的地方那裡就出現了綠洲。吐魯番得坎兒井的清泉而變成了綠州良田,浩瀚的大漠倘若都能如此,又何愁不變成塞外的江南?
坎兒井是大西北人民人定勝天的成果。我又想到,長城和運河固然偉大,但畢竟是當時的強權高壓下用無數勞動人民的血肉換來的,多少血淚斑斑的故事付之於長城的城磚和運河的流水,這裡面有太多的統治者的主觀意志在內。而坎兒井則不然,它純粹出於大西北人民的一種高度的自覺,是大西北人民為改變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而戰的一種明智之舉。在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上,與天奮斗、與地奮斗始終是人類與大自然作斗爭的一項重要內容。這裡面盡管不乏艱苦卓絕的成份,但不可否認樂也在其中。大西北是大中華版圖上的一方疆土,凡有我疆土的地方就必定有我中華民族的後裔。中華民族是最有吃苦精神的民族也是最能做大事成大事的民族,大西北人民尤其如此。他們在惡劣的自然環境面前沒有退卻,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人類在惡劣的自然環境面前沒有退卻,他們始終在頑強地抗爭,頑強地生存。神奇的坎兒井無疑為人定勝天提供了最好的例證。
從大西北歸來乘車再次經過吐魯番的途中,當我又看到戈壁灘上那一堆一堆順坡而下錯落有序地伸向綠州的圓土包時,我的感覺彷彿已經與坎兒井十分熟悉了。我的目光不自覺地轉向遠方那白雪皚皚的山峰,我知道這山峰上的積雪仍在悄然融化,地底下的雪水仍在愜意暢流,而坎兒井也仍在默默無語地勤奮工作著,坎兒井彷彿在一霎那間在我心中人格化了。隨著坎兒井漸漸退出我的視野,我情不自禁地揚起手,充滿敬意地向坎兒井作別。
註:據二零零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人民日報》報道,素有「地下萬里長城」之稱的新疆坎兒井,正在陷入愈來愈尷尬的境地!水利部門一項調查顯示,由於地下水超采嚴重,吐魯番市596條坎兒井已有240條斷流。坎兒井是為適應乾旱地區的自然環境而造的一種地下水利工程。新疆坎兒井主要分布在哈密、木壘和吐魯番等地,尤以吐魯番盆地最多,總長約5000多公里。近些年,隨著吐魯番地區的人口增加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用水量日益增大,只能打機井抽取地下水,導致許多坎兒井相繼乾涸。
更多精彩內容
C. 求一部老國產電影的名字(關於沙漠尋寶的)
電影名:尋找魔鬼
導 演:齊卡·庫爾班 王好為
主 演:張國民 馮恩鶴 田少軍 劉佩琦 麥小琴
上 映:1988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雍正三年,平西大將軍、陝甘總督年羹堯因受雍正的猜忌,自知性命難保,便派兵押解一批死囚將他斂聚的大量財富藏到了大漠深處的魔鬼城,隨後,又將財富押送者全部毒死。這年,境邊小城突發大水,那張沾滿血跡的藏寶圖竟被一隻烏龜叼入懸崖石縫中。200年過去了,這批寶藏仍未被人發掘 ,尋寶人前仆後繼,卻都是有去無回。此時,境邊城內又匯集了眾多的尋寶人,其中劉清的商隊和魯大刀的雜牌軍最引人注目。一天,年輕的中醫王洪水在采葯時意外地在山縫中發現了那幅藏寶圖。在回家的路上,他遇見了一個瀕死的姑娘阿依古麗,便把她接回家中醫治。魯大刀看中了阿依古麗的美貌,軍師張良慫恿他將姑娘搶了回來。為救阿依古麗,王洪水把藏寶圖獻給魯大刀,可魯大刀非但不放人,反而把王洪水轟走了。生性多疑的魯大刀得圖後更加疑神疑鬼,終於在次夢游時將藏寶圖丟失。誰知,第二天全城即出現了許多藏寶圖,劉清也得到了一幅。魯大刀大怒,張良告知,圖是他復制的。目的為讓尋寶者自相殘殺,好讓魯大刀坐收漁利。魯大刀率隊出發,王洪水為救阿依古麗也隨隊出城。劉清的商隊也出發了,在一峽谷遭到了魯大刀的阻截。正當兩軍殺得難解難分時,出現了一夥乞丐,他們點燃預先准備好的毒草,兩軍傷亡慘重。面對共同的敵人,劉清搭救了魯大刀。王洪水和阿依古麗趁亂逃了出去,但他們最終未能得到渴望的幸福而被無情的大漠吞噬了。魯大刀率領殘部終於按照圖中指示,在夏至那天趕到了魔鬼城,卻意外地遭到劉清的伏擊。血戰之後,雙方全軍覆沒。倖存下來的劉清將魯大刀押到了藏寶洞口。突然,劉清被暗藏在此的張良擊昏,魯大刀也在其手中斃命。然而,剛剛進入寶洞的張良卻頃刻間七竅流血死於非命;奉父命前來毀洞的劉清掙扎著摸進洞去,也沒有能夠活著出來……
D. 《西遊記》火焰山竟然在吐魯番,那裡現在是什麼景象
火焰山景區火焰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電視劇《西遊記》中三借芭蕉扇中可以看到這個景點。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在哪裡吧。現在告訴大家,火焰山在新疆吐魯番。維吾爾語意為“紅山”。火焰山呈東西走向,寸草不生,剛來這里時感覺真的是超級熱,走路很熱,登山更熱,能走上去實屬不易。整個景區位於火焰山最壯觀的位置,是觀看火焰山的絕佳場地。
景區內還有很多《西遊記》中的人物塑像,進入展示館內部後,裡面還有一些關於火焰山的歷史文化介紹。認認真真地讀完後,對火焰山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火焰山因《西遊記》而出名,《西遊記》因火焰山而聞名。它們相輔相成,創造了如今的傳奇。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來呀,怎麼說也是《西遊記》的拍攝地,還是很值得一看的。交河故城遠景
這次的介紹就到這里啦。新疆吐魯番大家覺得怎麼樣呢?我覺得,坎兒井和火焰山挺值得一看的。火焰山留下了《西遊記》所有演職人員的汗水,坎兒井集結了新疆維吾爾族老一輩人的智慧;葡萄溝用水靈靈的葡萄詮釋了新疆維吾爾族人民的熱情好客;還有交河故城,用兩千年的歷史向世人訴說了這里發生的故事。一切的一切,在這里都很值得。
E. 別樣喀納斯!2.0版!
新疆,一直是個念想
我們是戶外旅人,走過坎坷,也走過坦途
我們是狂野車手,越過山丘,也駛過泥濘
我們是取景達人,拍過日出,也拍過牧民
我們是草原詩人,唱過小曲,也吟過牧歌
在孤寂的深壑, 看 漫天風沙;
在奇異的山谷, 聽 魔鬼呼嘯;
在無垠的曠野, 聞 鮮花芳香;
在蒼茫的草原, 尋 星空穹頂;
在萬年的溫泉凱衡, 洗 旅途風塵;
在牧民的村落, 品 美酒佳餚;
在顛沛的山路, 展 速度激情;
在短暫的旅程, 交 永遠的朋友!
我們的整個團隊,就是塞上詩人,也是你們的堅強後盾,多年的積累和打磨,造就這段獨特的旅程,完善的後勤保障,輕松和個性化的路線制定!
無需背著裝備就能緩行在戶外的路上,去欣賞別樣風景!
戶外裝備一切有我,無需自備,省心、省錢、省力實現戶外旅行!
助你圓夢戶外初體驗,輕享戶外,放飛自我,找到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
@別樣喀納斯9日游
( 烏魯木齊機 進出,輕享戶外版)
行程內容
行程 :烏魯木齊·吐魯番·鄯善沙漠·奇台·古海溫泉·塘巴湖·喀納斯·哈巴河·吉木乃·烏爾禾魔鬼城·克拉瑪依
涵蓋 :戈壁沙漠、草原雪山、森林湖泊、雅丹地貌
戶外難度等級
入門體驗級(★☆☆)
適合人群
輕戶外愛好盯歷做者、戶外嚮往者(年滿8周歲以上)
行程 亮點
體驗項目
庫木塔格沙漠體驗速度與激情
徒步登觀魚亭,觀雲海日出, 賞喀納斯 全景
沙漠涮鍋:體驗 沙漠越野車
智能電子 天文望遠鏡 ,尋找屬於自己的星座
額爾齊斯 河畔垂釣
美酒美食
沙漠營地 :野炊燒烤 , 啤酒擼串
湖邊野宴: 現釣現烤現吃魚 ,紅酒牛排特色黃面
吉木乃美食
圖瓦人特色餐
特色住宿
戶外 帳篷 、 火車 主題旅館、圖瓦人 小木屋
後勤保障
曾接待央視《航拍中國-羅布泊樓蘭》、中科院新疆南疆科考的專業保障團隊, 無人區內3小時內救援保障
行程 明細
DAY 1 / 你風塵僕僕 我 千 里相迎
對於大部分內地出發的城市而言,新疆實在太遠了,好在 , 你 如期而至,我 熱情相迎 !
根據航班時間提前在烏魯木齊機場等候,隨後送至酒店辦理入住。
預計入住時間下午2點。迫不及待的擁抱新疆的你們,亦可把行李寄存在前台,附近逛逛。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 行程
抵達:烏魯木齊機
車程:機場 - 市區20分鍾
★ 用餐
敬請自理
★ 住宿
【參考酒店】烏魯木齊麗楓酒店、全季酒店、希岸酒店、哈密大廈
★ 溫馨提示
新疆氣候乾燥、紫外線強需提前做好防護,時差2小時,用餐時間賓館入住休息時間都較晚,需提前知曉。
DAY 2 / 盆地里的烤爐
吐魯番 吐魯番
上午 自然醒後, 赴吐魯番,沿途可以看到新疆最大柴窩鋪風發電站和達坂城,到吐魯番先去參觀坎兒井水利工程。
】一曲《達坂城的姑娘》帶我們出發吐魯番,爛歷風沙是這里的常客,歌聲,又讓它成了我們揮之不去的念想。
現代科技 - 亞洲第一風力發電站
佇立在柴窩鋪湖湖邊和坦盪的礫石,草亭伶仃,白色風車,藍藍的天,現代科技與自然界的 完美融合 。
古代智慧 –世界最大地下水利坎兒井
坎兒井古稱「井渠」,「坎兒」是「井穴」的意思,坎兒井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統,與大運河、萬里長城被稱為中國的三大工程。
下午午餐後,穿越火焰山大峽谷游覽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隨後前往鄯善縣。 西域繁華看今世
火焰山的「 熱度 」,是一種暢爽的快感;
欣賞火焰山的「 皺褶 」,歲月的印痕,雕刻時光的模樣。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鑿南北朝後期,經歷了唐、五代、宋、元長達7個世紀的漫長歲月,也經歷各種劫難,不失為一座規模宏大的文化藝術寶庫
沙漠本沒有路,你,就是路
燃燒機油,轟鳴汽車,釋放激情,玩新疆人的越野圈,你,就是最牛逼的乃個!帶你一起去敲擊冒險之門,加入勇敢者的角逐,駛出一條自己的路。
世界上離城市最近的沙漠—庫木塔格,體驗真正的 速度與激情 。
晚上,沙漠營地的蒼茫星空下,點起篝火。仰望星空,露營 , 野炊,燒烤。
★ 行程
烏魯木齊-吐魯番-鄯善
全程:約290公里,4.5小時
★ 用餐
早餐:酒店自助
午餐:老牌蘇氏牛肉麵
晚餐 : 沙漠營地野炊燒烤
★ 住宿
【參考酒店】 鄯善萬州樓蘭酒店 西遊酒店、銘潤酒店
★ 溫馨提示
防高溫,吐魯番戈壁沙漠地區氣溫高(30~35度),氣候乾燥紫外線強。
防寒,火星基地早晚溫差大,氣溫較低
★ 當日亮點
【感觀】 現代科技和古代智慧
【體驗】沙漠涮鍋、沙漠激情越野
【美食】野炊燒烤,新疆奪命大烏蘇,擼串
DAY 3 / 人文全景 穿越天山
穿越天山的秘徑
上午,准葛爾盆地腹地古海溫泉,穿越天山,抵達奇台縣。
絲路古驛站
奇台縣別稱「金奇台」,可謂飲譽關內外。清咸豐年間,每年往來於這條駝道的商旅達五千餘峰,位於「四路當要沖」,號稱「旱碼頭」,是重要的驛站。
奇台是新疆酒文化的發源地,具有 600多年的釀造歷史。 下午午餐後赴准葛爾盆地腹地古海溫泉,傍晚時分到達。
億萬年前 海水的溫度
中國唯一的古海溫泉,這處沉積於7.7億年前的古海水溫泉,溫泉水質中富含鋰、鍶、硼等微量元素及硅酸、氯化鈣、鈉等26種礦物質成分。
★ 行程
鄯善-奇台-古海溫泉
車程:全程約480公里6小時車程
★ 用餐
早餐:酒店自助早
午餐:自理(奇台新疆大盤雞 AA制)
晚餐:戈壁荒野土火鍋+啤酒
★ 住宿
【參考酒店】 古海溫泉酒店
★ 溫馨提示
早晚有溫差,需防護。古海溫泉地處戈壁深處的露天溫泉, 泳衣需自備,設施較發達地區有差異.
★當日亮點
【體驗】奇台酒廠內參觀白酒的釀制過程,品嘗78度原漿好酒!
【美食】邊泡溫泉邊吃火鍋
【感觀】提供專業級自動尋星智能電子天文望遠鏡,尋找自己的星座。
DAY 4 / 多彩阿勒泰
生機勃勃 動物世界
上午,車沿216國道向北,進入卡拉麥里有蹄類動物保護區,如果運氣足夠好,野馬、駱駝等動物隨車奔騰, 感受《動物世界》里的生機勃勃
恰克圖午餐後往北屯市赴塘壩湖。下午到中國唯一向北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額爾齊斯河畔的塘壩湖,安排垂釣、野宴。
河畔明珠 牧場贊歌
額爾齊斯河是中國唯一一條注入北冰洋的河流,蜿蜒似長龍,如飄帶, 碧波盪漾,朝夕相伴,交相輝映,水草豐美,牛、馬、羊,牧民世世代代生活於此。
晚宿火車主題酒店,或是星空帳房。 浪漫星空 夜 伴入眠
★ 行程
古海溫泉-卡拉麥里保護區-阿勒泰塘巴湖
車程:全程約480公里6小時車程
★ 餐飲
早餐:酒店自助早餐
午餐:敬請自理(恰克圖拌面)
晚餐:湖邊野宴(紅酒牛排黃面烤魚)
★ 住宿
【參考酒店】 阿勒泰塘巴湖邊旅居(火車改裝主題酒店或星空帳房)
★ 溫馨提示
如無垂釣經驗,請勿盲目操作,甩勾、魚餌等務必有專人指導方可操作,避免被魚鉤刮傷。自助燒烤時,辣椒和孜然可自行斟酌~
★ 當日亮點
【體驗】河畔垂釣,特色火車主題酒店,抬頭有星星伴入眠
【美食】恰克圖拌面,紅酒/牛排/黃面和現釣、現殺、現烤魚
DAY 5/ 尋到夢里 喀納斯
如畫的風景中,看時光流逝
自然醒赴喀納斯湖景區,到賈登峪換乘景區區間車進入喀納斯景區,沿途遊玩喀納斯卧龍灣、月亮灣、神仙灣、湖口等景點。
下午到喀納斯湖畔的圖瓦人村落,安頓住宿。夜宿圖瓦牧民小木屋。
聽呼麥音律,看圖瓦古文化
圖瓦人的祖先是五百年前從西伯利亞遷徙而來。有人說,他們是成吉思汗西征時遺留下來的士兵繁衍的後代。
夜宿圖瓦人家。
圖瓦人把「呼麥」視為民族的魂,他們通過配詞的歌曲和喉音演唱、口哨以及其他發聲方式,尋求身體和心靈的共鳴,喚起人性內心的寧靜。
★ 行程
阿勒泰塘巴湖-賈登峪-喀納斯
車程:全程約280公里5小時車程(沿途限速)
★ 用餐
早餐:酒店自助早
午餐:敬請自理(沖呼爾新疆特色便餐)
晚餐:圖瓦人家特色餐
★ 住宿
【參考酒店】 圖瓦人小木屋(4~6人間)
★ 溫馨提示
喀納斯湖地處山區早晚溫差大,注意禦寒。
喀納斯需自備零食,圖瓦人小木屋為4~6人多人間,備有淋浴衛生間。
第二天安排徒步活動,需早起,晚上建議早睡。
★ 當日亮點
【感觀】感受圖瓦文化,聆聽獨特的呼麥演唱
【美食】圖瓦人家特色餐
DAY 6/ 邊境線上的明珠
上午徒步喀納斯,早起床出發徒步登觀魚亭,觀看 喀納斯晨霧 、日出雲海,遠眺喀納斯景區全景。
醉美哈巴河
一碧千里的 草地如綠毯 般綿綿延延,讓各色花叢盡情揮毫潑墨。
結束後可乘坐區間車返回(費用自理),中午在哈巴河午餐。
西北第一門
下午到達吉木乃,它是我國與哈薩克、俄羅斯聯邦、蒙古國三國進行國際貿易最便捷的通道。
吉木乃口岸是中國與哈薩克的邊境口岸,新疆唯一一個最老的國門。
★ 行程
喀納斯-哈巴河-吉木乃
車程:全程約210公里3小時
★ 用餐
早餐:麵包、牛奶、火腿腸(酒店自助)
午餐:敬請自理(哈巴河便餐)
晚餐:敬請自理(吉木乃美食)
★ 住宿
【參考酒店】 吉木乃草原石城酒店、吉木乃旅遊賓館、吉木乃冰川酒店
★ 溫馨提示
因觀日出早起,安排營養麵包和牛奶等。
喀納斯日出一般早晨8點20分左右,5點早起出發,徒步到觀魚亭大約8公里3小時左右,徒步線路成熟,無需顧慮,無需准備專業登山鞋,一般運動鞋即可,建議自備鞋套,早晨有露水以免鞋子被打濕。
★ 當日亮點
【感觀】專人帶隊徒步登觀魚亭 ,賞喀納斯雲海日出觀全景。
【美食】吉木乃美食
DAY 7 / 風造就的另一個世界
上午酒店休整,午餐後赴克拉瑪依
魔鬼出沒的地方
烏爾禾魔鬼城屬典型的 雅丹地貌 ,是受風力和流水作用的影響形成的。流水的切割和風力的雕鑿使白堊紀地層形成各種奇異的形態,
1
在此地取景的電影
《卧虎藏龍》
《英雄》
《七劍下天山》
《我和我的祖國》
《無人區》
隨「玉」而安
途徑寶石灘,在北疆克拉瑪依的廣袤戈壁中的,在這里,幸許能找尋到屬於自己的玉石,大小不同、色彩斑斕、形態迥異、油性透亮,這個找尋的過程也未嘗不是一種 快樂和緣分 。
天空之鏡
圖孜庫勒鹽湖,一個鮮為人知,但卻不亞於茶卡鹽湖的景點。
大美油城 克拉瑪依
市內的克拉瑪依河兩岸,有中國西部最靚麗的夜景,給缺水的克拉瑪依帶來綠色和生機的神靈之川。
★ 行程
吉木乃-和豐-克拉瑪依
車程:全程約330公里4小時車程
★ 餐飲
早餐:酒店自助早
午餐:敬請自理(吉木乃美食)
晚餐: 敬請自理(克拉瑪依夜市)
★ 住宿
【參考酒店】 克拉瑪依龍華大酒店、克拉瑪依天麒美居酒店、克拉瑪依全季酒店
★ 溫馨提示
氣溫乾燥炎熱 紫外線強 多喝水 需防護
★ 當日亮點
【體驗】品質好的金絲玉分布在新疆烏爾禾魔鬼城周邊的戈壁灘上,特地安排前往寶石灘撿玉石。
【感觀 】感受雅丹地貌,欣賞油田日落
【美食】吉木乃美食,克拉瑪依夜市
DAY 8 /
返回烏魯木齊,
午餐 自由活動,逛 烏魯木齊國際大巴 扎 ,街區有當地特色建築,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 ,特色新疆美食,載歌載舞。
了解新疆異域人文和多民族混居的地域特色,夜宿烏魯木齊。
DAY 9 / 圓夢新疆 珍重再會
在新疆,在這出口,圓了你們的輕戶外旅行夢! 你們滿載而歸,
找到了自己的詩和遠方,人生完美!
我們 依依不捨,激情相擁,道一聲 ,珍重!再見!
你我若有緣,必定他日再相會!
★ 返程
烏魯木齊 - 出發地
車程:烏魯木齊市區-機場約30分鍾
★ 用餐
早餐:酒店內自助早
★ 溫馨提示
確認各類證件,勿將物品遺忘
別樣喀納斯 Q&A
問:新疆當地安全嗎?
答 :當同學們抵達新疆的那一刻,對於安全的擔憂就消除了。新疆是多民族地區,無論是漢族、回族、還是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都非常熱情好客。日常的社會秩序和治安極其有保障,和一線大城市的治安水平相當。
問:如何確保遊客在行程中的安全?
答:1) 車輛 安全 :旅遊車在接團之前都會作全方位的檢查,合格驗收後方可接團。
2) 用餐 安全: 全程安排正規餐飲店或酒店內用餐,干凈、衛生是首選。
3) 行程 安全 :領隊會在有安全警示的景點或活動前,提前告知相關細則,同學們必須聽從領隊的安全告示,如上車系好安全帶,站在馬的哪個位置才能避免被馬踢傷等問題。
問:都說新疆旅遊車程時間太長、太累,是真的嗎?
答 :新疆地域遼闊,除了第二天和第八天可能因不可抗力因素導致車程較長,其它天的行程時間基本控制在5~6小時以內,開開停停,車上歡歌笑語,不會覺得有疲勞感。
問:行程中的戶外活動安全嗎?
答 :非常安全,在大海道無人區有專業後勤保障團隊提供 24 小時保障服務,大海道的風險就是越野車故障,如遇車輛故障,保障團隊會在第一時間安排救援車接走隊員無需擔心。
問:喀納斯徒步需要注意些什麼?
答: 徒步線路非常成熟,需要注意的是,石台階早上有霧水可能會打滑,所以一定要有登山杖(無需自備,由我們提供)
早上天還沒亮就出發,需佩戴戶外頭燈(我們會提供,無需自備)
安排專人帶隊,必須無條件聽從向導指揮。
問:新疆飲食吃得習慣嗎?
答:新疆是多民族地區,飲食以清真餐為主,以牛羊肉為主。喜歡吃肉的你趁此機會可以大飽口福
問:新疆的住宿條件如何?
答:提供安排 6 晚精選酒店(攜程三鑽四鑽或當地最好),1 晚無人區帳篷(無人區基地內可提供 24 小時衛浴)或可升級火星基地膠囊房、1 晚火車改裝主題酒店(獨立衛浴)、1 晚喀納斯圖瓦人木屋(多人間,無獨立衛浴),全程酒店確保干凈、衛生、舒適。
問:需要攜帶些什麼物品?
答:建議帶好防紫外線太陽鏡、防曬霜,濕巾。1.5 升保溫杯,帽子、手套,色彩鮮艷透氣保暖沖鋒衣、鞋套,透氣吸汗棉襪,泡溫泉泳裝,歡迎自帶些食品,如維生素片、巧克力、能量棒、糖果等。另外需帶一些常用葯,比如感冒類、過敏類、腹瀉類的等一些常用葯物。
費用包含
住宿 :全程 6 晚精選酒店(攜程三鑽四鑽或當地最好)、1 晚火車火車主題酒店或星空帳房(雙人間)、1 晚圖瓦人木屋(多人間)
餐費 :行程中所列用餐;單份用餐可退(如拌面、抓飯),團隊集體用餐不可退
門票 :坎兒井 、火焰山千佛洞 、古海溫泉 、塘巴湖 、喀納斯 、魔鬼城等景點首道門票,如景點對學生證購票有優惠,差價現退
用車 :全程空調旅遊車
導服 :專業領隊兼導游
保險 :旅遊意外險(保額50萬)
物資 :車載電台、衛星電話、軌跡導航儀和戶外部分應急設備;野炊餐具、烤肉爐、木炭、戶外桌椅、營地照明設備、露營帳篷、防潮墊、釣魚竿、登山杖、頭燈、天文望遠鏡
費用不含
1.12周歲以下兒童不含床、門票費用
2.單房差,如單人入住一間房,需補單房差,升級火星基地膠囊房480元/人
3.騎馬、騎駱駝、遊船、區間車等自費項目及個人消費
F. 找一部跟沙漠有關的電影
《大漠雙雄》
1943年,新疆軍閥盛世才公開反共,大批逮捕共產黨人和革命者。一蒙面人數次出現,救走革命者,使敵人十分恐慌,盛世才嚴令情報處魏處長緝拿蒙面人。維族青年沙迪克因救受傷的革命者,全家被殺害,從此專與警察作對。地下黨派聯絡員到南疆,通知召開南疆地下黨會議以應付緊急局面,不幸被捕,死於敵手。叛徒楊林持聯絡工具黑鞘紅把刀,與胡仁雄相配合,企圖打入地下黨,把南疆地下黨一網打盡。魏處長派得力手下麗莎協助。麗莎很愛胡仁雄,她提出與胡仁雄遠走高飛,遭到胡仁雄拒絕。警察隊長馬一飛奉命抓胡仁雄,被胡走脫。麗莎與馬一飛會合後,兵分兩路,堵截去南疆的胡仁雄。胡仁雄在驛站找制刀匠玉素甫,查手中刀的製作者,目的在找接頭人。玉素甫領他去見納色爾丁。正當胡仁雄與納色爾丁接頭時,馬一飛出現,說出聯絡暗號。一個有刀,一個知暗號,納色爾丁難辨真假。他略施小計,胡仁雄露出馬腳。原來蒙面人就是馬一飛。麗莎和胡仁雄在沙漠中追捕馬一飛,馬一飛和沙迪克互相救應,終於脫險。胡仁雄窮追不舍,和馬一飛進行了殊死搏鬥,二人終於精疲力盡。在一處坎兒井上,二人都乾渴難忍,馬一飛把胡仁雄扔進井裡,忍渴走脫。胡仁雄被趕來的警察救起,又帶人馬趕了上來。危急中,沙迪克飛馬救走馬一飛,他把胡仁雄引上一條絕路。原來盛世才為截斷革命者進出南疆的道路,派人在必經之路的水源中下了毒。警察全部中毒而死。胡仁雄僥幸未死,被馬一飛和沙迪克抓住。他們來到死亡峽谷,遇上麗莎的埋伏。馬一飛以胡仁雄為交換條件,要麗莎讓出道路,麗莎同意交換。魏處長突然出現,以私放共黨的罪名開槍打傷麗莎。沙迪克引爆預先布置的炸葯,與敵人展開惡戰。魏處長和叛徒楊林被打死。麗莎臨死打死了胡仁雄,算是實踐了死不分離的願望。沙迪克和馬一飛並馬而行,踏上了去南疆的道路。
G. 新疆坎兒井:吐魯番的生命之源,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在美麗的新疆天山腳下,茫茫戈壁灘上分布著無數的綠洲。尤其是吐魯番和哈密地區,更是形成了瓜果飄香、風景秀麗的綠洲風光。而滋養著這片荒漠綠洲的水源,正是埋在廣袤沙漠之下的坎兒井工程源源不斷輸送而來的高山融雪。
坎兒井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統工程,因其設計巧妙、規模宏大,因此被譽為中國的地下「萬里長城」。它是乾旱地區的勞動人民利用緊缺水源實踐過程中的一大創舉,它在我國水利史、人文 歷史 和 科技 史研究中都有巨大價值和意義,同時坎兒井對研究新疆農業和水利工程發展史具有極高研究價值,在世界上亦具有一定影響。科學、准確的認識坎兒井的發展及其特點,對於更好地利用和保護坎兒井這一吐魯番水文化遺產有著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中國古代吐魯番地區的各前罩族勞動人民為了在沙漠之中發展農業生產,為了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設法將北部天山滲入地下的雪水引來滋潤這些戈壁沙漠中的綠洲 ,同時又避免沿途的高溫蒸發,巧妙地發明了這種將明渠、暗渠與豎井和澇壩相結合的坎兒井。而且據考證,新疆坎兒井工程最早起源於二千多年前的漢代時期,各類暗渠總長度曾經一度達到5000公里。 因此坎兒井又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項偉大工程」。
坎兒井是在半乾旱、乾旱地區廣泛存在的一項特有而古老的水利工程。 在全世界范圍內,共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修建了坎兒井,而我們國家的坎兒井則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吐魯番、哈密等地區。除此以慧鎮鬧外,在北疆的木壘、奇台、阜康和南疆的皮山、於田、庫車等地均有分布,共約1800道。但是現在北疆和南疆的坎兒井皆已乾涸廢棄。目前仍在運行的坎兒井主要分布在吐魯番和哈密地區。
吐魯番盆地的氣候條件十分惡劣,乾旱少雨,年均降水量僅有16毫米,而蒸發量卻高達3000毫米。因此僅有的降雨和雪山融水根本無法形成地表徑流。但是天山積雪融化滲入戈壁荒灘之後,卻形成豐富的地下水資源。
因此,當地的老百姓便因地制宜,藉助天然的地形坡度條件,利用水的勢能通過人工修建的地下暗渠將地下水潛流進行引流,輸水至吐魯番盆地的綠洲,這種設計有效地避免高溫蒸發帶來的水資源損耗,對吐魯番和哈密地區的綠洲農業的形成和發展、人類文明的孕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坎兒井主要由 暗渠、明渠、豎井、澇壩 四部分組成。暗渠是整個坎兒井工程的主體部分,而且按照一定的縱坡比降可以分為集水段和輸水段。其中前部分為集水段,位於地下水位以下的位置,主要起到截引地下水的作用;後部分輸水段在當地地下水位以上與地面明渠連接。明渠即地面的導流渠將水引入澇壩或直接澆灌田地。豎井主要用於開挖暗渠時定位、進人、出土、通風以及完成以後的檢查維修。澇壩是坎兒井的儲水工程,主要是為了儲存多餘井水以提高灌溉用水能力,並可調節各時段的水量用於農田灌溉。提高供水效率和水資源利用率。
隨著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當地的需水量逐年增大,最終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嚴重,許多坎兒井無法正常運行,趨於乾涸。1957年,吐魯番坎兒井數量達到最高峰,共計1237道坎兒井。1966年,坎兒井工程的年輸水量達到最大值,共計6.999億立方米。2003年,當地尚存406道坎兒井能夠正常工作,年輸水量共計2.32億立方米,輸水量依然佔到了全地區總輸水量的30%,依然是當地老百姓日常生產生活的主要水源之一。而到了2017年,當地僅有214道坎兒井能夠正常運行工作,每年的輸水量也降低到了1.15億立方米,坎兒井的現狀不容樂觀。
關於吐魯番地區的坎兒井工程的起源, 歷史 學界並沒有統一的答案,主要存在三種起源說法。
其一,關中井渠說 ;一些 歷史 學者認為吐魯番地區坎兒井工程的靈感起源於漢代時期的關中井渠,隨著古代絲綢之路的興盛而傳入西域等高溫乾旱的地區。清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在《西域井渠考》中便直接點出 : 新旅含疆地區的坎兒井工程這種設計理念早在兩千年前的漢代時期便已經出現,它的靈感來源於中原地區的井渠。
根據 《史記·河渠書》 中記載,漢代在今陝西關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術的創造,稱 「井渠法」 。漢武帝時曾用這種方法引洛水到商洛。漢通西域後,塞外乏水且沙土較松易崩,就將「井渠法」取水方法傳授給了當地人民,後經各族人民的辛勤勞作,逐漸趨於完善,發展為適合新疆條件的坎兒井。
其二,中亞起源說 ; 但是也有一部分 歷史 學者持有不同的觀點,認為坎兒井工程可能最先誕生於中亞等乾旱地區,隨著路上絲綢之路的興盛而逐漸向東傳入吐魯番地區。
其三,本土起源說 ;而更為普遍的一種說法則認為,坎兒井工程本身就誕生於吐魯番地區,這種巧妙設計就是古代吐魯番地區的各族勞動人民,根據高溫少雨、蒸發量大的氣候條件和盆地地形的特點。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活動,巧妙設計,並且不斷地豐富完善,最終建成了浩大的水利工程——坎兒井。
而且近些年,隨著更多的專家學者對坎兒井工程的進一步研究,認同並支持 「本土起源說」 這種觀點的人越來越多。
不論是哪種起源原因,吐魯番地區的坎兒井工程全部都是當地老百姓一點一點挖鑿修建而成,滋養孕育吐魯番綠洲,造福子孫後代的同時,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 歷史 遺產。
在古代 社會 時期,坎兒井作為吐魯番地區的唯一水源途徑,深受當地百姓珍惜和愛護,並且圍繞著坎兒井工程形成了一系列的 民間風俗文化和用水崇拜儀式 。每逢新建和擴建坎兒井選擇水源時,當地的百姓都要先到「井王廟」和「水王廟」等地方舉行祭拜儀式;藉此祈禱由當地老百姓抽選出來的工人們都能夠平安 健康 ,能夠順利的完成工程的修建工作。等到坎兒井工程修建完成通水後,則要宰殺牛羊等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以此感謝上蒼和神靈的庇佑。
在吐魯番地區,當地的百姓把水資源看得十分珍貴,當地形成了許多獨具地區特色的習俗和諺語,比如說: 「做夢水中游,幸福在後頭」、「水滾七次會潔凈」、「活水可飲,積水不喝」、「往水中大小便是最大的罪過」 等習俗。因此當地的百姓在放牧時都會盡可能的避開坎兒井工程的豎井、明渠和水源,以免牲畜排泄物會污染到珍貴的水源。而需要洗衣洗菜時,則會選擇從水渠中取水出來,轉移到遠離水源的地方進行清洗。更值得一提的是,當地的年輕戀人之間必須在坎兒井水畔贈送定情腰刀,當地人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水神的庇佑。
新中國成立之後,當地百姓為了使寶貴的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由生產大隊制定嚴格的生產用水制度。每年的清明至秋分之間是當地農業生產大量用水的時期。如果每個生產隊都擁有自己的坎兒井和水源,那麼制定的灌溉用水制度則會相對簡單。如艾丁湖鄉的花園大隊轄3個生產隊,3個生產隊各有一條坎兒井,所以灌溉用水期每個生產隊便各自使用自己的坎兒井。而如果生產大隊和生產小隊,都有坎兒井時,灌溉取水制度則會相對復雜。(注釋:一般以村莊為一個生產大隊,村莊內部根據生產需要劃分為若干個生產小隊)。
林則徐因在虎門銷煙而成為民族英雄,但是由於清廷在鴉片戰爭中失敗而受到貶謫,被發配新疆地區。林則徐在新疆期間,曾經四次來到吐魯番地區。1845年2月25日,奉道光皇帝之命,林則徐同黃南坡、二子聰彝取道根忒克台(俗稱:坑坑)到吐魯番地區。當地主要官員出城相迎,禮儀十分隆重。
1845年8月1日,林則徐在對南疆進行實地踏勘之後,出發前往哈密等候旨意的途中在此途徑吐魯番。除此以外,同年9月23日至10月中旬,林則徐在伊拉里克勘驗11萬畝田地的時候,又先後兩次前往吐魯番。因此林則徐在新疆期間曾經先後四次到過吐魯番。
正是由於這樣特殊的經歷,使得民族英雄林則徐與吐魯番的坎兒井結下了不解之緣。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農歷1月19日,林則徐首次抵達吐魯番時便留下了這樣的記載,他在日記中寫道:「 見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卡井……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 。」由此可見林則徐初見坎兒井這種獨特的水利工程所表露出來的驚訝之情。林則徐作為水利方面的專家,曾經在多地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在新疆地區自然也不例外。 《新疆圖志》 中記載:
在晚清時期,尤其是林則徐抵達新疆地區之後的三十年裡,在林則徐的大力倡導和推動下,吐魯番的鄯善、托克遜等地區新修建了3000多道坎兒井。 《鄯善鄉土志》 這部地方文獻中明確記載,「 用坎水溉田創之者林則徐,蘭坡黃氏繼之,迄今坎井鱗次利賴無窮焉。 」目前鄯善縣七克台鄉現存的60多道坎兒井據考證大多數都是林則徐到訪吐魯番之後開挖修建。而且在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林則徐推廣和倡導坎兒井的功勞,又把坎兒井稱之為 「林公井」 ,藉此表達對於林則徐的推崇感恩之情。
坎兒井是新疆地區各族人民在與惡劣的自然環境不斷斗爭的過程中,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具有創造性發明修建的偉大的工程奇跡。新疆地區古代的勞動人民憑借著勤勞的雙手和無窮的智慧,搭建起了乾旱少雨的吐魯番盆地的地下水脈體系,孕育滋養了沙漠綠洲,是綠洲生態系統的生命之源。可以這樣說:沒有坎兒井,就不可能有吐魯番發達的農業和沙漠綠洲。
坎兒井不僅創造了乾旱地區農業生產的奇跡,積累了大量的乾旱地區農業灌溉生產的經驗,同時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更是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的精神財富。
《史記·河渠書》(漢·司馬遷)
《西域井渠考》(清·王國維)
《新疆圖志》(清·袁大化)
《鄯善鄉土志》
H. 坎兒井是怎麼來的
坎兒井是在乾旱地的勞動人民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創造的一種地下水利工程。坎兒井引出了地下水,讓沙漠變成綠洲,古代稱作「井渠」。對新疆坎兒井起源的說法,大概有三種:
第一種,新疆坎兒井起源於波斯,即今伊朗。
第二種,新疆坎兒井起源於中國內地。
第三種,新疆坎兒井由維吾爾先民根據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自己發明。
工作原理
坎兒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們將春夏季節滲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積雪融水通過利用山體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進行灌溉,以滿足沙漠地區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
不同地的坎兒井在具體構造上均有其不同的地域特點,但一般而言,一個完整的坎兒井系統包括了豎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錯現(小型蓄水池)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在該原理下運轉的坎兒井流量穩定,且能保證井水自流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