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長春電影製片廠有哪些電影
1、白毛女:1950年出品於長春電影製片廠。
《白毛女》是由王濱、水華執導,田華、張壽維、胡朋、李百萬等主演的劇情片,講述了被地主黃世仁霸佔喜兒的故事。
該片於1951年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特別榮譽獎,1956年獲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畝喚滾。
2、閃光的箭:1955年出品於長春電影製片廠。
《閃光的箭》是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發行的一部電影,由郭維導演,張良、楊啟天等主演,於1955年在中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董存迅余瑞於1945年參加八路軍,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戰斗中,解放軍被國民黨暗堡所阻。董存瑞抱著炸葯包沖到橋下,但找不到炸葯支架,為保證整個戰斗勝利,他毅然手托炸葯包,炸毀了敵人的暗堡,英勇鏈困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3、開國大典:1989年出品於長春電影製片廠。
《開國大典》是由李前寬、肖桂雲執導,由黃凱、盧奇、古月、孫飛虎等主演的電影,於1989年上映。
影片用紀實的手法展現了開國大典這一歷史的瞬間,再現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蔣介石、宋慶齡等100多位歷史人物的風貌。
該片於1990年獲得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等多項大獎。
4、燈塔世家:1997年出品於長春電影製片廠。
《燈塔世家》是由宋江波執導,由陳牧揚、郝岩、欒福仁、於莉紅等主演的電影,於1997年上映。
影片講述了四代燈塔工和那些心系燈塔的女人、孩子之間的故事。
5、男婦女主任:1998年出品於長春電影製片廠。
《男婦女主任》是一部由張惠中執導,趙本山、宋丹丹、梁天等主演的喜劇電影,於1998年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了鄉里要開婦女主任會議,老主任年紀大了,新的還沒有選出來,無人去開會,情急之中,材長同意讓鳳鏈的丈夫劉一本先去應付一次。不料這位男婦女主任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999年,該片獲第2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趙本山憑借該片獲得2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② 長春電影製片廠譯製片分廠的主要作品
歷年獲獎作品如下:
1、《舞台生涯》(美國)1979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潘耀華 譯制導演:林 白
配音演員:陳汝斌 向雋殊 趙雙城 吳永慶
2、《永恆的愛情》(巴基斯坦)1980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潘耀華 譯制導演:李景超
配音演員:向雋殊 孫 敖 肖 南 白 玫
3、《媽汪則森媽的生日》1981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吳代堯 譯制導演:肖 南
配音演員:李 鏵 劉柏弘 趙文瑜 潘淑蘭
4、《神秘的黃玫瑰》(羅馬尼亞)1982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傅佩珩 譯制導演:陳盯孫汝斌
配音演員: 陳汝斌 徐 雁 向雋殊 孫 敖
5、《金牌》(菲律賓)1983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潘耀華 譯制導演:林白
配音演員:劉柏弘 徐 丹 徐 雁 李 真
6、《寅次郎的故事-浪花之戀》(日本)1984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吳代堯 譯制導演:陳汝斌
配音演員:徐 丹 向雋殊 劉柏弘 張玉昆
7、《弗蘭西絲》(美國) 1985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張 杲 任珊珊 譯制導演:肖 南
配音演員:劉雪婷 孫佳禾 潘淑蘭 張玉昆
8、《兩個人的車站》(困畝蘇聯)1986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尹廣文 譯制導演:肖 南
配音演員:李 真 孫 敖 吳永慶 馬玉玲
9、《羅馬假日》(美國) 1987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申葆青 譯制導演:肖 南
配音演員:陸建藝 金 毅 胡連華
10、《魔窟尋諜》(美國) 1990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 張 杲 譯制導演:徐 雁 王 瑞
配音演員:胡連華 劉大航 金 毅 王瑞
11、《陰謀的代價》(法國) 1991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周開金 譯制導演:徐 雁 趙文瑜
配音演員:陸建藝 吳永慶 王 瑞 胡連華
12、《月夜》(義大利) 1992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趙國志 譯制導演:趙文瑜
配音演員:胡連華 鄧小鷗 徐 丹 劉雪婷
13、《超膽俠》(美國) 2003年獲第9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譯製片獎提名
翻譯:杜桂敏 譯制導演:劉大航
配音演員:崔曉冬 孟 麗 胡連華 王利軍
14、《馬達加斯加2》2009年獲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譯製片獎提名
翻譯:李 紅 譯制導演:王曉巍
配音演員:林依輪 何 炅 秦海璐 劉大航
15、《馬達加斯加3》2013年獲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譯製片獎
翻譯:李紅 崔曉東 譯制導演:王曉巍
配音演員:孟令軍 王淼 郭金非 劉大航
③ 1958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電影是什麼
這部電影是《紅孩子》。
《紅孩子》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兒童片,由蘇里執導,陳克然、寧和、王和永等出演,於1958年上映。
藝術形式
電影,也被稱為運動畫面或動態畫面,是作品視覺藝術來,通過使用移動圖像的溝通思想,故事,認知,情感,美女,或大氣模擬體驗。這些圖像通常伴隨著聲音,很少有其他感官刺激。「電影」一詞是電影攝影的縮寫,通常用於指代電影製作和電影業,以及由此產生的藝術形式。
膜的運動圖像被用創建拍攝具有實際場景運動畫面相機,通過拍攝使用傳統的圖紙或微縮模型動畫技術,藉助於CGI和計算機動畫,或通過一些或所有這些技術的組合,和其他視覺效果。
④ 1975年上映的五部經典電影是什麼
《春苗》、《海霞》、《創業》、《決裂》 、《青松嶺》
一、《春苗》
《青松嶺》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劉國權、姜樹森執導,李仁堂主演,於1974年上映。該片根據河北省承德地區話劇團的同名話劇改編,講述了青松嶺生產大隊的青年社員秀梅、大愣等人在模範飼養員張萬山大叔帶領下與破壞生產的富農分子作斗爭的故事。
⑤ 長春電影製片廠80年代拍攝了哪些經典電影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創造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的七個第一。先後拍攝故事影片900多部,譯制各國影片1000多部。
最讓我們懷念的,當屬80年代的電影了。我整理了長影80年代的經典影片給大家分享: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長春電影製片廠80年代拍攝上百部故事片,記憶深刻的有:
《大渡河》
《大渡河》是由林農與王亞彪執導的一部戰爭片 ,這是一部愛國主義影片,電影講述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隊伍在大渡河與數十萬國民黨中央軍和軍閥的戰爭,國民黨和軍閥對中國工農紅軍武裝圍追、堵截。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樹堡、暗渡安順場的戰斗
《紅牡丹》
影片講述了舊 社會 馬戲明星紅牡丹及其師史妹的坎坷經歷和悲慘命運的故事。
《情天恨海》故事講述了在70年代台灣曾耿面對古人遺孤的愧悔莫及,幡然醒悟的曾耿,意識到自己愧對故人,愧對祖國,他毅然送走了魏芝圃和鳳陽、孝貞,然後自殺。而魏芝圃、鳳陽、孝貞逃離虎穴,他們眺望大陸,渴望著祖國統一之日早日到來。
《黃英姑》故事講述了年僅十七歲的黃英姑從地主家逃出,在與一位老人學了一身武藝後依然加入了紅軍,在與敵人與叛徒的角力中突出重圍,在斗爭中成長為優秀的紅軍指揮員。
長影當年曾經是中國最大的電影廠,也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很多優秀影片,比較著名的有:《平原游擊㕥》、《董存瑞》、《五朵金花》、《英雄兒女》、《兵臨城下》、《冰山上的來客》、《保密局的槍聲》等。上世紀八十年代是長影電影製作的黃金期,這一時期拍攝了不少優秀影片(不好意思,因為沒有圖片資料,我只能用文字來列舉了)。長影八十年代拍攝的比較經典的故事片有:
《殘雪》、《綠色錢包》、《人到中年》、《飛來的仙鶴》、《不該發生的故事》、《譚嗣同》、《黃山來的姑娘》、巜五女拜壽》(戲曲片)、《花園街五號》、《白霧街兇殺案》、《直奉大戰》、《開國大典》。
其中,《殘雪》獲1980年文化部優秀故事片獎,《綠色錢包》獲81年文化部優秀故事片獎,《人到中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不該發生的故事》獲83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譚嗣同》、《花園街五號》、《黃山來的姑娘》獲84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開國大典》獲第八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以上回答如有不妥之處歡迎指正,謝謝!
長影80年代質量差的電影就不提了,我看過的質量較好的有
《佩劍將軍》《最後八個人》《明天回答你》《黃山來的姑娘》《黃英姑》《直奉大戰》
從80年代起,電影出現重新洗牌,以謝晉導演的影片為標志,上影的電影寶刀不老,西影、峨影也有後來居上的趨勢,八一廠則開始專注以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中心的重大 歷史 題材創作。相比之下,長影開始走下坡路,有特色的影片不多,原來與上譯廠平分秋色的譯製片也完敗。當然,也創作出一批上乘的影片,如《紅牡丹》《人到中年》《赤橙黃綠青藍紫》等,特別是1989年為紀念建國40周年出品的《開國大典》,可以說是一部傳世的經典之作。
最經典莫過於《開國大典》了!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 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 ,堪稱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創造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的 六個第一 ,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第一部科教片《預防鼠疫》,第一部動畫片《瓮中捉鱉》,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第一部長故事片《橋》和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先後拍攝故事影片900多部,譯制各國影片1000多部。
長春電影製片廠最早是日本侵佔東北成立的電影廠,後來被東北人民解放軍接收,正式命名為 東北電影製片廠 ,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進展,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後,東影分批遷回長春,1955年2月,東北電影製片廠 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 。
建國後到文革前17年期間,是長春電影廠最輝煌的時期 ,那個時代的電影主要是 謳歌新中國,展現革命戰爭 ,所以軍事題材電影特別多,現在大量經典老片都誕生於這個階段。
反映革命戰爭題材的電影: 《白毛女》、《紅孩子》、《英雄兒女》、《上甘嶺》、《董存瑞》、《平原游擊隊》等都是長影廠出品。
反映民族團結和時代風貌的電影 :《劉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來客》、《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等。
80年代長影廠拍攝的電影以《開國大典》最為著名 ,這部電影是建國40周年獻禮片,1989年上映曾經創造過國產片票房紀錄。
90年代,電影市場化改革開啟,國有電影廠越來越跟不上時代,於是逐漸和香港等公司以及新興的民營電影公司合作,以拍攝合拍片為主。
2000年以後,國有電影廠逐漸走向沒落,長春電影製片廠也逐漸遠離觀眾的視線了,時至今日,長春電影製片廠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記憶。
我喜歡長影廠的電影有北斗小字輩
保密局的槍聲、人到中年、開國大典、滾滾紅塵。
⑥ 長影導演趙為恆去世,他都有哪些經典的作品
對趙為恆這位導演相信很多人根本就不是很了解他,甚至沒有多少人聽過他的名字。畢竟趙為恆這位導演年紀已經比較大,很早就已經淡出娛樂圈。但是在趙為恆年輕的時候,他可是非常出名的一位導演,只是可惜這位導演卻因病醫治無效而去世。從此藝術界又少了一位有實力的老藝術家。
趙為恆的成就
趙為恆在影視界有著很高的地位,他也獲得了很多的成就,曾獲百花獎、華表獎、導演獎,另外他還曾經擔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憑借著眾多的榮譽,趙為恆雖然退隱多年,但是卻依舊受到很多人的尊敬。加上他為人也是比較低調,可以說是一個德藝雙磬的藝術家了。
⑦ 長春電影製片廠一級美術師王大雨去世,他生前都締造了哪些經典劇作
一、故事梗概
近日,長春電影製片廠國家一級美術師王大雨因病於2021年1月10日上午9時25分去世,享年73歲。國家一級美術師是國家對從事文化藝術行業人員的一種職稱認定的稱謂。 王老先生藝術成就頗高,多年從事影視作品美術工作, 給大家帶來了許多耳熟能詳的優秀作品。
⑧ 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過哪些電影
⑨ 長春電影製片廠的獲獎影片
文化部優秀故事片獎、政府獎(1994年此項獎項改稱「華表獎」):
1949年—1955年:《白毛女》、《鋼鐵戰士》、《董存瑞》等。
1979年:《吉鴻昌》的上下、《北斗》上等。
1997年:《燈塔世家》。
1998年:《男婦女主任》。
1999年評委會獎:《眷戀》。
電影百花獎(由《大眾電影》雜志社創辦於1962年、獎杯為化神鵰像):《人倒中年》、《男婦女主任》。
電影金雞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創辦於1981年,獎杯為金雞雕像):《人到中年》、《開國大典》。
「五個一工程獎」,(五個一,即一部好電影、一部好電視劇、一部好戲劇、一部好廣播劇、一部首好歌):《大城市1990》、《男婦女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