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老電影千萬不要忘記土豆視頻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電影千萬不要忘記土豆視頻

發布時間: 2023-04-10 23:47:16

1. 陸錦娟的演藝經歷

1941年,入陶葉劇團學戲,不久因病離開。之後,陸錦娟執意學戲,雖遭其父棍棒加身的阻止仍堅持要求學戲,後在母親的支持下,於1947年入上海金龍女子越劇團(科班)習藝派廳,曾用藝名陸金娟,工小生,拜師裘鳳山。出科後,在某次掛牌寫名時,被寫成陸錦娟,此後一直沿用此名。
金龍女子越劇團為女子越劇科班,在滬成立於1947年。創辦人張耀金,地點在露香園路開明裡。第一批招收少年女徒14人,藝名均冠以「金」字,例如學花旦的張金花、張金英,學小生的陸金娟、沈金卿、徐金春,學老生的王金萍,學小丑的洪金哈,學老旦的周金玉等。學徒進班要簽「關書」,言明學戲3年,再幫師半年,生死不管,初學半年內飯費自理。教戲師傅有男班藝人裘鳳山,教上台引子、坐台白、賦子等文戲基本功,並請京劇師傅教武功,進行擱腿、下腰等基訓。半年後上台演出,請來客師唱主角,學徒做配角、跑龍套。科班跑碼頭至杭州時,又招收了張金月(花旦)等一批學徒。1949年夏,科班從崑山演到杭州時,部分年歲較大的學員離班而去,部分年歲較小的學徒仍隨班回上海,在福安游樂場等場所演出,直至1950年學徒期滿科班散夥。
陸錦娟進入金龍科班,3個月後就開始登台,半年不到就已經嶄露頭角,很得師傅的贊賞。此後,與科班協商一致,陸錦娟提前出科。
1949年,陸錦娟參加越劇姐妹班,任頭肩小生。演出劇目都是連台本戲,劇目有:《盤妻索妻》、《盤夫索夫》、《孟麗君》、《碧玉簪》、《借紅燈》、《唐伯虎點秋香》等,均為越劇男班師傅裘鳳山所授,先在明星,國泰劇場演出。之枝薯後又先後在合作越劇團、光明越劇團、合眾越劇團、天明越劇團等劇團演出。在合作越劇團參演《武則天》、《龍鳳花燭》等戲。在光明越藝社參演《龍虎寨》、《金玉鑒》、《一往情深》、《生死戀》、《得意緣》等戲。在合眾越劇團參演《富貴之家》、《碧血芳草》(即《棠棣之花》)、《河神》等戲。
1953年4月19日起,上海店員俱樂部配合宣傳婚姻法運動,邀請余彩琴、陸錦娟領導的天明越藝社,演出《梁山伯與祝英台》,陸錦娟飾演後梁山伯,自四月十九日起至五月十日為止,每天演出夜場,時間七時卅分,星期日加演日場,時間三時正,票價為一千五百元。 陸錦娟因扮相俊秀、台風高雅、唱腔優美而在演出過程中嶄露頭角,遂組建飛鳴越劇團(在當時屬於中型越劇團),任團長。1953年8月13日,陸錦娟率飛鳴越劇團在蘇州市新藝劇院掛牌公演,第一個打炮戲為《牛郎織女》。8月26日,飛鳴越劇團於蘇州新藝劇院演出《薛丁山與樊梨花》(後改名為《三請樊梨花》)。 此為飛鳴第2個戲。總共在蘇州演出十八天,由陸錦娟、筱蘭芳、沈愛蓮主演。
1954年8月1日、2日兩天,解放、上藝、新光等三家國營劇場由安徽話劇團、雲華越劇團、飛鳴越劇團演出話劇「塵搭隱春風吹到諾敏河」,越劇《花木蘭》、《綵樓記》等戲劇,對解放軍進行慰問。其中《綵樓記》由陸錦娟主演。
1954年至1955年間,晨光、光明越劇團先後解散,部分主要演員加盟「飛鳴」。當時陸錦娟所在飛鳴越劇團中掛牌的主要演員有:小生陸錦娟,花旦李蓉芳,老生沈愛蓮、胡鳳英,小丑何笑笑,大花臉呂勝奎等。主要業務人員有編劇盛燮、李惠康、肖維璋、陳芎,導演袁浩,作曲潘祖德(偉異),舞美設計陳必華,技導葉琴芳、孫江林等。全團在編47人。
1955年春節期間,杭州市開展了一次演好戲運動,飛鳴越劇團在杭州參加演出了《荔枝換絳桃》一劇,陸錦娟主演。
1955年7至8月,長江滬劇團、少壯越劇團、愛華滬劇團、飛鳴越劇團、黃桂秋京劇隊等,在各區文化宮、工人俱樂部巡迴演出,劇目為滬劇《海濱激戰》、《喜期》;越劇《四進士》、《天仙配》、《荔枝換絳桃》;京劇《三擊掌》、《春秋配》等。其中陸錦娟主演《天仙配》、《荔枝換絳桃》。
1955年8月15日,飛鳴越劇團由陸錦娟、李蓉芳領銜,在文化宮演出(為該處的首次演出)。
1955年9月16日,飛鳴越劇團由陸錦娟、李蓉芳領銜,滬東俱樂部演出(為該處的首次演出)。
1956年1月,在全國社會主義改造運動中,飛鳴越劇團成為了國營劇團,但自負盈虧。
1956年,飛鳴越劇團排演《紅與黑》,由陸錦娟領銜主演,此劇取材於法國作家斯湯達的同名文學名著,陸錦娟飾演劇中人陳中(即小說中的於連),李蓉芳飾市長夫人。潘祖德任該劇唱腔助理。
1956年12月至1957年1月,飛鳴越劇團至蘇州演出,其中1957年1月1日至5日,上演《凄涼遼宮月》,6日至13日上演《三難新郎》,15日至20日上演《孟姜女》,均由陸錦娟領銜主演。
此後,飛鳴越劇團相繼上演《雙珠鳳》、《團圓恨》、《風雨旗》、《鮫綃淚》(由南薇導演此劇)等戲,由陸錦娟領銜主演。
1957年,該劇團男班老藝人陳芎據姚水娟演出本整理改編《啼笑因緣》,將之壓縮成單本,4月,由飛鳴越劇團於解放劇場演出該劇。此劇中,李蓉芳飾沈鳳喜、陸錦娟飾樊家樹。陸錦娟在該劇中表現極為精彩,此劇也因此而轟動一時。
1957年,陸錦娟參加農工民主黨。
1957年11月,去外埠巡迴演出離滬已半年的飛鳴越劇團從長沙遠地來信了解上海的文化學習情況,並在蕪湖也自發地進行了一次測驗。其中在長沙上演《雙獅圖》、《凄涼遼宮月》等劇目,均由陸錦娟主演。
1958年春節,飛鳴越劇團由陸錦娟領銜在解放劇場上演《鬧地府》。
1958年1月14日,上海市文化局宣布將現有新國營劇團、民辦公助劇團和民間職業劇團劃歸各區文化局(科)領導和管理的決定,陸錦娟所在之飛鳴越劇團被劃歸為虹口區管理。是年春,全國整風運動開始,至年底,飛鳴成為除上海越劇院外留存下來的11個越劇團之一。該年,飛鳴越劇團演出了《台灣來的女客》。 陸錦娟在此劇中飾演反派角色。
1958年4月,飛鳴越劇團的主要演員何笑笑、沈愛蓮、李蓉芳、呂勝奎、陸錦娟、周素芳等,為了對青年演員表演藝術進行現場指導,每星期四、六的日場在解放劇場青年組演出《沉香扇》一劇中配演龍套角色。
1958年3至4月間,飛鳴越劇團再次上演《紅與黑》,由陸錦娟領銜主演。
1958年4月,解放劇場和飛鳴越劇團,為了照顧有幼年子女的家庭婦女看戲,今後在每逢星期三上午九時,開辟「婦幼專場」,第一次演出為16日,劇目是《綠牡丹》,由陸錦娟主演。
1958年5月前後,飛鳴越劇團在解放劇場由陸錦娟領銜主演《日出》。
1958年5至6月間,飛鳴越劇團上演《十七年沉冤大白》,胡玉英扮演主角,陸錦娟在劇內飾演警察隊長,並專程邀請虹口區公安局警察同志教習學習槍械相關動作,此戲得到了公安部門經手辦案的同志和生活實事中的當事人的支持助力,演出非常成功。
1958年6月8日,飛鳴越劇團主要演員,包括陸錦娟在內,在虹口公園參加上海舉行的宣傳總路線的活動,進行了表演。
1958年12月14日,飛鳴越劇團於人民大舞台演出《折紅梅》(即紅梅閣),由陸錦娟主演。
1959年春,飛鳴越劇團編寫了古裝劇《智審泥神》參加上海市文化局舉辦的上海市戲劇、戲曲會演,受到好評。該劇由盛燮編劇,鄭傳鑒導演,胡鳳英、沈愛蓮、李蓉芳、陸錦娟主演。當年5月,飛鳴越劇團被評為上海市文教系統先進集體,以陸錦娟為首的劇團演員組被評為市三八紅旗集體。
飛鳴越劇團從1956年起一直在浙江省各地巡迴演出,1959年他們改變了路線,於十一、十二兩個月去滬寧線,南京蘇州等地演出,劇目有《智審泥神》,《鄭成功》等,其中《鄭成功》由陸錦娟領銜主演。
1959年8月,為慶祝建國10周年,飛鳴、青年、出新、青山等越劇團分別演出《智審泥神》、《團圓之後》(即團圓恨)、《紅霞》和《神燈》。其中陸錦娟主演《團圓之後》,參演《智審泥神》。
1960年10月,國慶期間,飛鳴越劇團演出的歷史劇《卧薪嘗膽》,宣傳春秋戰國時代越國人民發憤圖強、反抗吳國侵略的故事,陸錦娟飾演勾踐。
1960年,飛鳴越劇團上演《靈堂成親》,由盛燮編導,陸錦娟領銜主演。
1961年春節,飛鳴越劇團於上海大世界游樂場演出《牆頭馬上》。 此為七幕十場傳統劇,陸錦娟飾裴少俊,轟動一時。後被多次演出,精心打磨,成為陸錦娟演出的主要劇目之一,有崑曲團前去觀摩學習,對陸錦娟飾演的裴少俊作出了較高的評價。
1961年6月,飛鳴越劇團上演《牆頭馬上》,由陸錦娟領銜主演。
1961年8月,飛鳴越劇團再次上演古裝戲《靈堂成親》,陸錦娟飾姜斌,朱依萍飾鳳姑。演出很受觀眾歡迎,在1962年春亦曾演出過,並有不少年輕觀眾寫信給陸錦娟,有讀者來信說「你向鳳姑小姐只用眼珠這么一轉,鳳姑小姐就領會你的求愛的動機了,立刻以落帕為名,贈帕為實地一笑而去......你眼神里的戲文,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覺暗暗敬佩你的藝術才華」。
1961年秋冬期間,飛鳴越劇團演出於嵊泗列島東海戲院,劇目有《靈堂成親》、《牆頭馬上》、《三請樊梨花》(此為飛鳴越劇團主要演出劇目,有多張戲單存世)等,均由陸錦娟主演,除在菜園演出外,還到馬關等地巡迴演出,每次演出,座票都銷售一空,還要賣出很多「站票」,來滿足觀眾需求。
1962年春節,飛鳴越劇團在東山戲院再度演出《啼笑因緣》。由李惠康重新編劇,戲從樊家樹方面切入,以沈鳳喜的人世遭遇作陪襯,著重描寫樊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及其失落,突出黑暗社會和反動統治對美好事物的摧殘。導演袁浩,作曲潘偉異,舞美設計陳必華,陸錦娟飾演樊家樹。該劇在上海麗都(後改貴州)、解放、群眾、光華等劇場演出,滿座4個多月,極為轟動。
1962年10月國慶期間,飛鳴越劇團主要演員演出精彩劇目,並於上海大世界游樂場再次上演《靈堂成親》。
1962年11月,上海劇團送戲下鄉,飛鳴越劇團前往崇明縣廟鎮、堡鎮等地,著名演員陸錦娟參加了演出。
1962年12月21日,飛鳴越劇團開始在紅都戲院上演根據吳趼人同名小說改編的新戲《恨海》(此戲由陸錦花最早演出)。 陸錦娟飾男主角陳伯和,因其成功塑造男主角而被認為削弱了對封建主義揭發批判,故而被批評。此劇於1963年,1964年分別多次上演,均由陸錦娟領銜演出。
1962年,盛燮根據電影《摩雅傣》改編越劇《琵琶鬼》,又名《摩雅傣》,由陸錦娟領銜演出。
1963年春節,飛鳴越劇團在東山戲院再次演出《啼笑因緣》,由陸錦娟領銜主演,深受觀眾歡迎。
1963年夏,飛鳴越劇團上演《雷鋒》,並送戲下鄉,由陸錦娟飾演雷鋒,因其生動形象地塑造了雷鋒各時期的形象而受到觀眾好評。
1963年4月16日起,越劇界陸續上演現代劇,其中飛鳴越劇團演出的是《霓虹燈下的哨兵》。8月間,飛鳴越劇團在麗都劇場上演《霓虹燈下的哨兵》,在這以前,「飛鳴」已先後在三個劇場演過這出。 陸錦娟在該劇中出演主角指導員路華。飛鳴越劇團兩個月來上演《霓虹燈下的哨兵》,收到了不少青少年觀眾的來信。 來信說:「過去我們看的戲,就是《靈堂成親》《攔轎鬧婚》等等,我們所欣賞的就是演員的美貌和文質彬彬的姿態。可是看了你們的《霓虹燈下的哨兵》,我們被南京路上好八連戰士們的共產主義品格感動了。」另一位觀眾也寫道:「你們演得很成功,我想你們一定能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的。」飛鳴越劇團還成立了《毛澤東選集》學習小組。
1963年10月28日,飛鳴越劇團於上海群眾劇場上演《年青的一代》。 在上演前,進行了三次認真排練,每次都作了修改提高。 陸錦娟領銜主演,極具感染力,獲得觀眾好評。上演三天,每天客滿,很多街道居民還包了專場來看。 有讀者來信稱:「當你在舞台上讀著血書的時候,我與你一起泣不成聲,流下了眼淚。」
1964年春節,飛鳴越劇團在黃浦劇場上演了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大型現代劇《祝你健康》(又名《千萬不要忘記》)。 由陸錦娟領銜主演。 為該處的首次越劇演出。 2月,在市文化局統一安排下,上海戲劇界組織文化工作隊送戲下鄉。飛鳴越劇團組成了「青浦隊」,去金山、嘉定、寶山、青浦縣的農村,作為期3個月的巡迴演出。7月1日,上海越劇院邀集區縣越劇團,座談自1963年來演出現代劇的情況,准備向市委陳丕顯書記匯報。會議由袁雪芬院長主持,合作、少壯、飛鳴、青山、出新等越劇團的負責人出席座談。
1964年2月2日,飛鳴越劇團由陸錦娟、李蓉芳領銜,在浦東俱樂部演出(為該處的首次越劇演出)。
1964年2月,飛鳴越劇團於上海大世界游樂場再次上演《年青的一代》,陸錦娟飾演區英才主演此劇。
1964年8月,飛鳴越劇團在上海大世界游樂場開始演出《年青的一代》(陸錦娟主演)、《依萊汗》(即《摩雅傣》,陸錦娟主演)、《水晶洞》、《南海長城》(陸錦娟飾演區英才)。 之後10月1日,國慶期間,本市各越劇團均演出現代劇,並在《新民晚報》刊登聯合廣告。
1964年9月,飛鳴越劇團上演革命現代戲《豹子灣戰斗》,陸錦娟在劇中飾演主要角色連長。此劇在排演階段,專門請了當地駐軍前來輔導,請解放軍同志帶領演員於「三伏天」進行訓練,並挨個糾正動作。在市區演過以後,已帶到崇明縣的村鎮去演出。陸錦娟領銜主演,受到了觀眾好評,並有觀眾以此劇為內容投稿至《文匯報》。
1965年2月,春節期間,上海上演的越劇劇目均為現代劇:飛鳴越劇團由陸錦娟領銜主演《八一風暴》。
期間,飛鳴越劇團還上演了《攔轎鬧婚》、《蝶林遇仙記》、《王十朋》(此劇為飛鳴越劇團常演劇目,有多張戲單存世)、《何文秀》,由陸錦娟領銜主演,其中《王十朋》與《何文秀》,均採用了與芳華越劇團不同的劇本,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
1965年,飛鳴越劇團於光華劇場演出反映工業戰線上比學趕幫的《山花爛熳》,陸錦娟主演。
1965年7月,飛鳴越劇團上演《南方烈火》,陸錦娟在此劇中擔任重要角色。
1965年11月,飛鳴越劇團在大世界游樂場上演《南方烈火》,由陸錦娟、李蓉芳領銜主演。
1966年1月,上海各界向解放軍取經的慰問團先後滿載歸來,飛鳴越劇團以陸錦娟為首的演員,向戰士學習了刺殺技術後,演出的《瓊花》愈加出色。
1966年3月,飛鳴越劇團上演據同名川劇移植的革命現代劇《嘉陵怒濤》,陸錦娟主演。
1969年1月,各越劇團體在工、軍宣隊領導下,搞斗、批、改。上海越劇院和學館,被集中到交大分部學習。合作、少壯、春泥、青山、出新、東風、飛鳴等區屬越劇團,相繼下放到崇明縣各區五七幹校。
文革時期,飛鳴劇團一度改名為「向陽越劇團」,1971年正式解散。 1979年,虹口越劇團重組,由原「飛鳴」、「東風」越劇團部分人員組成。同年10月,定名為虹口越劇團,李明任團長。陸錦娟為該劇團的主要演員,於1980年初歸隊,在群眾影劇院演出大型神話劇《山河戀》 。
1980年2月16日,虹口越劇團在徐匯劇場演出《山河戀》,劇本由南薇、韓義等改編,導演南薇、鳳鳴,陸錦娟、朱惠芳主演,很受觀眾歡迎。尤其是其《送信》一折,陸設計之動作別具一格,風流而又雅緻,極為動人心魄。
1980年5月,虹口越劇團在上海共舞台演出《盤妻索妻》,陸錦娟飾梁玉書。
「由陸錦娟領銜演出傳統劇《盤妻索妻》,其時僅在共舞台上演日場,居然場場暴滿,連演兩個月上座率不衰,甚至出現通宵排隊購票、每人限購張數的熱潮,其受到觀眾的青睞程度於此可見。」
演出據芳華版本做了不同的處理,並不以尹派藝術規范為標准,而是獨辟蹊徑另有韻味,無論是唱腔中陸錦娟獨有的截然而止清雅別致的特色,還是其穩重硬朗清峻峭拔的演繹風格,均是別具一格,非常精到地刻畫了梁玉書的儒雅、溫存、正義、深情,如其洞房時幾次三番的欲走還留,賞月「猜心事」時別有特色的運籌帷幄,以及對娘子的無比寵溺和越劇中少見的親昵動作,塑造了一位獨具相府公子特色的冷麵柔情梁玉書形象,使原本完美而不太可能在現實中存在的「梁玉書」形象變得如同身旁人般地可親可近,故而有戲迷稱「陸錦娟令梁玉書的形象真實可信」。但因其動作設計,較為當時某些保守人士所反對,並遭到嚴厲批評,後因觀眾歡迎及個別同行之支持而不了了之。
1980年5月底,陸錦娟領銜之《盤妻索妻》在延安劇場連演三十場,後因疲勞過度和飲食不當而致病,請假未果,區文化課副科長令其隨團同去金山,陸錦娟遂抱病演出,歸後又在解放劇場堅持演出。
1980年7月1日,陸錦娟於解放劇場演出《盤妻索妻》,又有戲迷獻花,此前也一直有戲迷向陸錦娟獻花,群眾獻花事件被虹口區文化課副科長認為是不正之風,有人進而附和地提出相當荒謬的建議:要求團長做陸錦娟的工作,讓其向戲迷呼籲不要獻花。
1980年7月11日,陸錦娟因過度疲勞而失音,由備角尹美娣頂替其角色繼續演出,陸隨團壓陣。7月15日,陸錦娟病情好轉,要求演出,但被拒絕,後只允其演後半場。當晚,因劇團事先未與劇場講明陸只演後半場,也未能像原先一樣打出通告,再加演出前打幻燈,在陸錦娟名字上停留時間過長,尹美娣的名字一晃而過,使不少觀眾認為此場為陸錦娟主演,故而在尹美娣出場後,觀眾倍覺受騙而嘩然起鬨,在團長廣播說明情況後,劇場恢復平靜。
之後,陸錦娟被禁演。在戲迷和某些熱心同事支持下,陸錦娟向文匯報求助。文匯報於1980年12月5日頭版刊登《虹口區文化科個別負責人無視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強行剝奪越劇演員陸錦娟演戲權利》一文,並以記者調查附記的形式確證了陸先生文章的真實性。
1980年12月28日,文匯報在「讀者來信」一欄刊登了2封讀者來信,要求有關部門珍惜有藝術才華的演員,正確處理陸錦娟問題。 此後至1983年,未能找到陸錦娟之任何演出信息。
1983年,被閑置在家的陸錦娟受邀至舟山地區越劇團重演《盤妻索妻》一劇,並由電視台錄像拍攝。現有該劇之VCD,似為其唯一留存於世的戲曲影像資料。同年,李惠康又對《啼笑因緣》一劇進行加工,更名為《樊家樹與沈鳳喜》,由浙江舟山地區越劇團特邀陸錦娟飾樊家樹,再度演出,在杭、嘉、湖等地巡演,盛況依舊。此後至1986年,未能找到陸錦娟之任何演出資料。
1986年6月,在上級領導的關心和干預下,陸錦娟重新登台,在共舞台演出《盤妻索妻》,「觀眾踴躍,座無虛席,獻花觀眾絡繹不絕。音樂聲中大幕啟動,陸錦娟在幕後一聲『梁福梁寶,帶路!』引來滿堂紅彩。著名表演藝術家袁雪芬觀看演出後,到後台熱烈祝賀:『你們劇團實力很強,大有希望。』」 有老戲迷稱,當時場面轟動,演出極受歡迎,曾出現在場觀眾們情緒激動而使演出不得不稍作停頓之事。另有當年觀看現場演出的戲迷的回憶:「戲院內觀眾情緒沸騰,叫好聲一片,蓋過陸老的聲音,我無法用言語表達我看到的,特別使我終生難忘的情景:陸老謝幕,陸老眼淚都流出來了,觀眾都不走,全部在外面等陸老,人山人海,空前絕後。」上海文化藝術報亦存有《風雅小生陸錦娟》一文。 然而,此文中所稱將要重排之《啼笑因緣》,因種種緣故終究未能上演。之後,陸錦娟息影越劇舞台。 19世紀80年代,在陸錦娟先生演出《盤妻索妻》後,浙江嘉興市越劇團,浙江普陀越劇團紛紛按照其演出的《盤妻索妻》版本排演,浙江嘉興市越劇團為張薇主演(曾專程以學生的身份向陸先生求教此劇),浙江普陀越劇團為孟群亞主演(曾現場觀摩陸先生《盤妻索妻》演出,自學此劇),動作設計等均因襲陸先生演出版。
1982年4月,虹口越劇團青年演員尹美娣學習陸先生主演的《靈堂成親》,在群眾影劇院重演該劇。
1993年3月30日,上海東南虹口越劇團學習了原由陸先生主演的《靈堂成親》一劇,在大眾劇場獻演新戲《火燒鳳樓》。尹派新人肖晨曦飾演姜斌。
文革後, 另有松江越劇團排演《靈堂花燭》,劇情情節包括唱詞與飛鳴版《靈堂成親》極為接近。
2005年12月30日下午,工程師越友聯誼會在南京東路社區文化中心主辦「著名越劇演員陸錦娟與越友見面暨新年聯歡會」,請來了19世紀70年代虹口越劇團的當家小生陸錦娟先生,見面活動的氣氛十分熱烈,幾位老觀眾介紹了以前痴迷陸先生的往事,越劇戲友們演唱了一個又一個的越劇片段,同陸先生一起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2005年12月31日,網友「擁星」(又名wangpeifei)在「陸錦花藝術網」發帖,首次以網友發帖的形式,介紹了陸先生。
2007年,杭州黃龍越劇團主要小生演員翁賽鳳因欣賞陸先生1983年錄像的《盤妻索妻》,而照其錄像版本進行演出,恰逢陸先生的老戲迷,遂通過其介紹辛苦找尋到已退出越劇舞台多年的越劇名伶陸錦娟,由翁賽鳳和孟科娟等人屢次專程前往上海向其請教學習《盤妻索妻》一劇。
2008年1月11日,網友書生還是舊衣巾建立了網路「陸錦娟吧」,此為陸先生在互聯網上的第一個論壇;並於同年1月30日發布博文集《陸迷之痴心戲語》(後改為《錦迷之痴心戲語》),一度引發討論熱潮。
2008年2月10日11日,舟山小百花越劇團在舟山劇院上演《盤妻索妻》全劇,以「陸錦娟」為藝術指導,其編排動作因襲陸先生1983年演出版本,主演為吳秋萍、陳亞玉。
2008年3月22日,陸先生因事而到杭州,黃龍越劇團在杭州游覽景點黃龍洞進行《盤妻索妻》的匯報演出,由翁賽鳳主演《荷亭》一折,孟科娟與王杭娟演出《露真》一折,內含陸先生新設計的身段動作,非常妥帖地體現了陸版盤妻所塑造的梁玉書獨有的那種柔情酷少的形象,獲得當地觀眾的好評。演出結束後,由陸先生對演員的表演做了點評。
2008年4月23日,(原武漢越劇團團長戲曲學校校長)賀亮敏等人於上海白玉蘭劇場演出《情探-送王郎》,演出結束後晚上老一輩藝術家陸錦娟先生為她們演出成功擺宴王朝大酒店以示慶賀。
2009年9月11日,蘇州戲曲廣播「吳越傳音」節目應網友秋水點播,播放陸先生的《山河戀·送信》。
2010年1月29日,網友愛好此道願守貧開始梳理編輯網路陸錦娟詞條,並於2月2日始梳理編輯盤妻索妻詞條與飛鳴越劇團詞條,3月12日始梳理編輯虹口越劇團詞條,並以網路為基礎逐步整理陸先生演繹劇目,以窮盡一切可找尋到的報刊書籍與網路資源為標准,至2010年3月15日,陸錦娟詞條歷經40次修訂,飛鳴越劇團詞條歷經30次修訂,虹口越劇團歷經8次修訂,基本定型,被網路授予優質詞條稱號,成為網路上陸錦娟、飛鳴越劇團、虹口越劇團最詳盡的介紹文章,其內容被互動網路、SOSO網路全文轉載,其中陸錦娟詞條亦被SOSO網路認定為「優質」。
2010年2月24日,網友望盡tylu接手天涯陸錦娟吧的工作,這是陸先生在網路上的第2個論壇。該吧力求建成為陸先生最全的資料中心,除收錄網路所有與陸先生相關資料外,吧主還整理發布了「劇目簡介」系列精華貼,部分內容首次公布於網路。
2010年3月29日,網路陸錦娟俱樂部成立。天涯陸錦娟吧及俱樂部以陸先生VCD碟片為素材,出品「陸錦娟之盤妻索妻」、「陸錦娟之盤妻索妻唱段剪輯」、「陸錦娟之梁玉書唱腔集錦」三套視頻,上傳於土豆網。
2010年6月3日,陸錦娟俱樂部開辟官方網路空間。 6月5日,開辟「陸錦娟俱樂部吧」。之後又分別在新浪博客、網易博客、土豆空間設立宣傳點。該俱樂部進行了一系列的活動,比較值得一提的是訪問了原飛鳴越劇團陸錦娟先生的同事們,並且公布了大量珍貴史料。
2010年9月,《飛鳴越壇陸錦娟》一書。此書由俱樂部獨立負責,核心組成員集資、編輯、整理,所有資金來源於俱樂部會員的集資。此書收錄照片共計179張,其中陸先生照片175張照片(96張劇照,43張單人照,33張合照,報刊照片收錄3張)其他照片4張(陸先生之母、裘鳳山師父、李惠康先生、潘祖德先生);收錄戲單73份(文革前戲單65份,文革後戲單8份);文字約為99400字,腳注共計86條。該書此書創越劇類書籍之六最。
2010年12月8日中波846蘇州戲曲廣播「戲迷大舞台」欄目,對陸錦娟俱樂部進行了訪談。
2010年12月18日中波1197上海戲曲曲藝廣播越滬藝苑在「戲曲書架」欄目介紹了《飛鳴越壇陸錦娟》一書,並播放了浙江電台室內錄音選段「洞房悄悄靜幽幽」。
2012年9月30日,正逢中秋節,陸錦娟俱樂部發布《自成一家演盤妻 獨驚斯世擅風流·陸盤妻資料集》,其內容包括陸盤妻的細節賞析、唱腔賞析及對昔日歷史的回顧,並有八份附錄,分別為碟片操作說明,陸錦娟主演的舟山版盤妻全劇劇本和全劇曲譜,陸錦娟主演的虹口版盤妻布景草圖與劇照,《淺談「陸盤妻」中謝雲霞對梁玉書的愛與恨》一文,山河戀相關資料及錦迷之歌相關資料(曲譜及詞、曲賞析文),《長詩為陸先生錦娟作(第二版)》。碟片部分,由2張DVD(D9),2張CD組成,並將陸錦娟新設計的身段動作舞台地位等內容,製作成2份視頻文件,附於碟片之中。其中CD部分,包含了陸錦娟在盤妻索妻中所有唱段及伴奏。同時,陸錦娟俱樂部應學習、演出「陸盤妻」的演員及票友的需要,製作「陸盤妻」全劇伴奏,為一碟裝。
2015年2月7日上午9點,陸錦娟因病逝世,享年82歲,2月9日下午1點40分,陸錦娟遺體告別儀式於上海龍華殯儀館雲宵廳舉行。

2. 求60年代70年代的電影

《紅牡丹》

《賣花姑娘》

《奇襲》

《地道戰》

《地雷戰》

《三毛流浪記》

《無名英雄》

《摘蘋果的日子》

《鐵道游擊隊》

《阿爾巴尼亞》

《原形畢露》

《寧死不屈》

《一顆紅豆》

《老槍》

《千萬不要忘記》

《阿Q正傳》

《碧海紅波》

《血海》

《巴黎聖母院》

《瞧這一家子》

《城南舊事》

《半張訂婚照》

《孔雀公主》

《創業》

《東方劍》

《小花》

《好事多磨》

《紅色娘子軍》

《活下來》

《海霞》

《海鷹》

《紅孩子》

《閃閃的紅星》

3. 老電影母親的主要演員

老電影母親的主要演員有張瑞芳、金焰、秦文。

1、張瑞芳

1918年6月15日,出生於河北省保定市,中國內地女演員。1940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火的洗禮》。2007年,張瑞芳獲得第1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2012年6月28日,張瑞芳因病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4歲。

2、金焰

名金德麟,出生於朝鮮漢城(今韓國首爾),中國籍韓裔男演員。1929年,出演了個人首部電影《熱血男兒》。1930年,主演了愛情電影《野草閑花》,1983年12月27日,金焰因病去世,享年73歲。

3、秦文

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28年4月出生,上海市人。畢業於上海戲劇專科學校。曾在冀東文工團、唐山市文工團、昆侖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當演員,1956年調北影廠。

從影幾十年來,塑造了數十個銀幕形象,如《青春之歌》中的王曉燕、《春暖花開》中的佩珍、《停戰以後》中的謝梅初、《千萬不要忘記》中的姚玉娟、《天驕》中的葉積等。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

《母親》的簡介

電影《母親》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6年攝制。影片通過一個中國由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者成長為黨的好兒女,並與其他共產黨員一起為革命事業奮斗的故事,展示了母親堅強勇敢、無私奉獻的崇高品格。

4. 你看過對你影響最大的老電影是什麼

血碑,天山雲傳奇,女交通員,地下航線,天羅地網,探親記,錦上添花,英雄兒女,上甘嶺,虎穴追蹤,跟蹤追擊,甜蜜的事業,帶手銬的旅客,英雄虎膽,野火春風都古城,女籃五號,高山下的花環,茶館,暴風驟雨,鐵道游擊隊,紅日,山鄉風雲,海霞,神秘的旅伴,雲霧山中,405謀殺案,東港諜影,地道戰,熊跡,戰上海,奇襲,地下少先隊,小城春秋,萬家燈火,一江春水向東流,烏鴉與麻雀,大海啊故鄉,小小得月樓,滿意不滿意,阿Q正傳,青春之歌,青春萬歲,女理發師,新局長到來之前,見面禮,紅色娘子軍,暗礁,前哨,地道戰,東進序曲,兵臨城下,獵字99號,藍盾保險箱,開槍為他送行,五號機要員,代號213,誘捕之後,千萬不要忘記,鋼鐵戰士,停戰以後,回民之隊,林海雪原,烈火中永生,佩劍將軍,椰林曲,鐵道衛士,特殊身份的巡官,特殊任務,咱們的牛百歲,喜盈門,咱們的退伍兵,人生,來的的都是客,祭紅,梅花巾,血總是熱的,當代人,沙漠追匪記,紅旗譜,甲午風雲,赤峰號,海鷹,南海風雲,南海長城,渡江偵查記,偵查兵,

5. 誰知道國產的所有老電影的名字

三四十年代

001哀樂中年(1948)
002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
003白衣戰士(1949)
004表(1949)
005長恨天(1942)
006長相思(1946)
007乘龍快婿(1947)
008春(1942)
009春蠶(1933)
010大團圓(1948)
011都市風光(江青主演)(1935)
012二百五小傳(1949)
013風雨江南(1949)
014風雲兒女(1935)
015歌女之歌(1948)
016各有千秋 (1947)
017 孤城烈女(1936)
018光芒萬丈(1949)
019紅樓夢(周璇主演)(1944)
020 花外流鶯(1948)
021 還鄉日記 (1947)
022回到自己隊伍來(1949)
023 混江龍李俊(1940)
024家(1941)
025狼山喋血記(江青主演)(1936)
026浪淘沙 (1936)
027 勞工之愛情(1922)
028麗人行(1949)
029留下他打老蔣吧(1948)
030馬路天使(1937)
031莫負青春(1949)
032 母親(1949)
033母與子(1947)
034木蘭從軍(1939)
035南國之春(1932)
036怕老婆(1929)
037橋(1949)
038 清宮秘史(1948)
039情海重吻(1929)
040秋海棠 (1943)
041如此繁華(1937)
042塞上風雲(1942)
043三毛流浪記 (1949)
044 神女 (1934)
045 生死恨 (1948)
046十字街頭(1937)
047松花江上(1947)
048太太萬歲(1947)
049體育皇後(1934)
050天倫(1935)
051 天堂春夢 (1947)
052 鐵扇公主(1941)
053王老五(江青主演)(1937)
054烏鴉與麻雀(1949)
055無形的戰線(1949)
056武則天 (1939)
057希望在人間(1949)
058小城之春 (1948)
059新舊上海(1936)
060新女性(1934)
061壓歲錢(1935)
062遙遠的愛(1947)
063夜半歌聲(1937)
064一剪梅(1931)
065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
066迎春花(1942)
067游擊進行曲 (1941)
068漁光曲(1934)
069漁家女(1943)
070脂粉市場(1933)
071壯志凌雲(1936) 五十年代! 001白毛女(1950 )
002白求恩大夫(1954)
003寶山之歌 (1958)
004保衛勝利果實(1950)
005暴風中的雄鷹(1957)
006邊寨烽火(1957)
007冰上姐妹 [1959]
008不拘小節的人(1956)
009布穀鳥又叫了 (1958)
010草原晨曲 (1959)
011草原上的人們 (1953)
012長虹號起義(1958年)
013長空比翼(1958)
014朝霞(1959)
015船廠追蹤(1959)
016春風吹到諾敏河 (1954)
017春節大聯歡(1956)
018春雷 (1958)
019大地重光(1950)
020黨的女兒(1958)
021地下航(1959)
022地下尖兵(1957)
023地下少先隊(1959)
024董存瑞(1955)
025渡江偵察記(1954)
026兒女親事(1950)
027方珍珠 (1952)
028飛越天險(1959)
029汾水長流(1956)
030風從東方來(1958)
031風箏(1958)
032鳳凰之歌(1957)
033腐蝕(1950)
034復試 (1957)
035鋼鐵戰士(1950)
036高歌猛進(1950)
037哥哥和妹妹(1956)
038工地青年(1958)
039古剎鍾聲(1958)
040關不住(1956)
041鬼話 (1951)
042貴妃醉酒(1956)
043國慶十點鍾(1956)
044海魂(1957年)
045海上神鷹 (1959)
046海鷹(1959)
047和平保衛者(1950年)
048紅孩子(1958)
049紅色的種子(1958)
050紅霞(1958)
051湖上的斗爭(1955年)
052虎穴追蹤(1956)
053護士日記(1953)
054花好月圓(1958)
055花木蘭(豫劇)(1956)
056畫中人(1958)
057患難之交(1958)
058回民支隊(1959)
059雞毛信(1954)
060激戰前夜(1957)
061寂靜的山林(1957)
062家(1956)
063腳印 (1955)
064今天我休息(1959)
065空中小姐(1959)
066快馬加鞭(1958)
067礦燈(1959)
068蘭蘭和冬冬(1958)
069狼牙山五壯士

  • 我也說一句

023打擊侵略者(1965)
024打銅鑼_補鍋(1965)
025大浪淘沙(1962)
026大鬧天宮(1964)
027盜劍(1967)
028地道戰(1965)
029地雷戰(1962)
030東方紅(大型音樂舞蹈史詩)(1966)
031東風第一枝(1960)
032東進序曲(1962)
033獨立大隊(1964)
034渡江探險(1958)
035奪印(1963)
036鄂爾多斯風暴 (1962年)
037飛刀華(1963)
038分水嶺(1964年)
039豐收之後(1964)
040風雪大別山 (1961)
041烽火列車(1960)
042哥倆好(1962)
043**家庭(1960)
044跟蹤追擊(1963)
045耕雲播雨(1960)
046豪俠傳(1969)
047紅河激浪(1963)
048紅花遍地開(1960)
049紅樓夢 (1962)
050紅旗譜 (1960)
051紅日(1963)
052紅色背簍 (1965)
053紅色娘子軍(1961)
054紅珊瑚(1961)
055紅石鍾聲(1965)
056紅鷹展翅(1960年)
057洪湖赤衛隊(1961)
058花為媒(評劇)(1963)
059畫皮(1965)
060槐樹庄(1962)
061慧眼丹心 (1960)
062嘉陵江邊(1960)
063甲午風雲(1962)
064箭桿河邊 (1964)
065金鷹(1964)
066錦上添花(1962)
067景頗姑娘(1965)
068柯山紅日(1960)
069枯木逢春(1961)
070苦菜花(1965)
071昆侖山上一棵草(1962)
072昆侖鐵騎(1960)
073雷鋒(1964)
074李雙雙(1962)
075梁山伯與祝英台 (1963)
076兩家人(1963)
077燎原(1962)
078烈火中永生(1965)
079林海雪原(1960)
080劉三姐(1960)
081柳毅傳書(越劇)(1962)
082龍馬精神(1965)
083爐火正紅(1962)
084馬蘭花(1960)
085馬戲團的新節目(1961)
086滿意不滿意(1963)
087煤店新工人(1965)
088勐壠沙 (1960)
089秘密圖紙(1965)
090摩雅傣(1960)
091魔術師的奇遇(1962)
092南北和 (1960)
093霓虹燈下的哨兵(1964)
094逆風千里 (1964)
095年青的一代(1965年)
096牛郎織女 (1964)
097農奴(1963)
098怒潮(1963)
099女飛行員 (1966)
100女理發師(1962)
101女跳水隊員(1964)
102七十二家房客(1963)
103七天七夜(1962)
104奇襲(1960)
105千萬不要忘記(1964)
106羌笛頌(1960)
107青年魯班(1964)
108青山戀(1964年)
109青松嶺 (1965)
110情深似海(1960)
111球迷(1963)
112三八線上(1960)
113三進山城(1965)
114三看御妹劉金定(香港)(1962)
115三笑(1964)
116三笑(香港)(1969)
117山村會計 (1965)
118山村姐妹(1965)
119山歌戀 (1964)
120生命的火花(1962)
121十二次列車 (1960)
122暑假的禮物(1961)
123水手長的故事(1963)
124太陽剛剛出山(1960)
125桃花扇(1963)
126特快列車 (1965)
127體育皇後(1961)
128天山的紅花(1964年)
129天天向上(1966)
130鐵道衛士(1960)
131停戰以後(1962)
132突破烏江(1961)
133王老虎搶親(1961)
134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1961)
135溫柔鄉 (1960)
136舞台姐妹(1965)
137西廂記(香港)(1965)
138小兵張嘎(1963)
139小二黑結婚(1964)
140小鈴鐺(1964)
141延安游擊隊(1961)
142雁鴻嶺下 (1966)
143楊門女將(1960)
144楊乃武與小白菜(1962)
145野火春風斗古城(1963)
146野豬林(1963)
147一顆紅心(1965)
148英雄兒女(1964)
149英雄坦克手 (1962)
150英雄小八路(1961)
151雲海玉弓緣(1966)
152雲中落綉鞋(越劇)(1961)
153早春二月 (1963)
154抓壯丁(1963)
155追魂鏢(1968)
156自有後來人(1963年) 七十年代! 001阿夏河的秘密(1976)
002阿勇(1975)

6. 「千萬不要忘記過去,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出自哪部電影

這是一句電鬧明游影台詞,有一部蘇聯影片,片名叫《列寧在1918》,列寧在對工廠工人發表演說時講的一句話:「千萬不要忘記過去槐腔,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列寧在1918》是蘇聯黑白故事影片。表現了十月革命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外遭英、日、土耳其等國的武裝干涉,內臨各種反液銷抗勢力的騷擾,全國處於普遍飢荒的嚴重關頭,列寧以他的大智大勇領導全國人民頑強奮斗,最終贏得勝利挽救了革命。

(6)老電影千萬不要忘記土豆視頻擴展閱讀:

劇情介紹:

1918年,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剛勝利不久,紅軍戰士薩維列夫去莫斯科途中,在一個小車站上被反革命分子暗殺。兒子瓦夏和彼加剛剛失去母親,現在又失去父親,孤苦無依,輾轉流浪到莫斯科。列寧和捷爾任斯基遇到這兩個孩子,將他們收留並加以照顧。

而此時,革命雖然取得勝利,但帝國主義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異常仇視,顛覆革命成果的陰謀仍在進行。反革命分子亞爾采夫偽裝身份,混進蘇維埃肅反委員會,指使人打傷了列寧,同時欺騙瓦夏和彼加,利用他們將藏有炸葯、雷管的圖書搬到車站糧食倉庫,企圖將倉庫炸毀。

千鈞一發之際,敵人的陰謀被發現,反革命分子受到嚴懲。此後,在列寧和捷爾任斯基的關懷下,瓦夏和彼加成長為勇敢的紅軍戰士。

7. 在上海出生的50、60年代電影演員你能記得哪幾位

在上海出生的五十、六十年代電影演員我還能記得的有:王丹鳳、金迪、秦怡、秦文、劉尚嫻等等,今天就給大家聊一聊關於50.60年代電影演員,你還記得哪幾位呢?多少人的經典回憶!

秦 文(1928-2008)、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高郵,上海戲劇專科學校畢業,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上海姑娘》、《千萬不要忘記》、《為了和平》、《飛越天險》、《母親》。秦 怡1922年1月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高郵,著名電影表示藝術家。代表電影《鐵道游擊隊》、《青春之歌》、《女籃5號》、《雷雨》、《苦惱人的笑》、《那些女人》

8. 如何評價電影《千萬別眨眼》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片名祈使句,除了是主題,其實是導演的預告:「我要讓那個人消失了,千萬別眨眼。」導演在炫技,通過敘事、鏡頭,演員的佔位,強烈的暗示某一角色即將消失,然後把觀眾的注意力牢牢抓住,表演一個精緻的電影戲法。人物不是消失了,只是被剪輯了,要是這部電影真存在一個吞噬生命的怪物或者魔鬼的話,那就是導演自己。 導演交代設定簡單粗暴,一群人被困,車子沒油,手機沒信號。然後發現度假村不對勁,人都像突然消失了似的。因為電影的重點不是完整的故事邏輯,只是導演炫技,所以導演讓「消失」這一主題之外的所有東西都簡單化處理,開頭老套,中間的部分過渡劇情有些生硬,但是管用且沒有重大bug。 讓我們來按人物消失的順序說吧。 首先是翠西,翠西的消失是在大家分頭 探索 後集合商量去留的那場群戲。鏡頭圍繞著人群旋轉,幾個邊緣化的角色若影若現(這時候二刷看消失瞬間的,眼睛都瞪圓了,確實沒眨眼),翠西的身影反復出現,被爭吵中心的角色遮擋,反復用背影遮擋鏡頭,就在黑發男想問翠西有沒有看到電話時,她剛剛最後一次背影出境(在金發大波妹左邊),然後就消失了。 這是一處炫技型消失,鏡頭和演員的佔位非常吊人胃口。 諾亞不算第二個,最開始應該真的是掉坑裡了,但這推動了情節。 第二個是蘋果汁男,和妹子玩脫衣撲克時蹲下去脫褲子,在大家最期待他出糗或者香艷發展,注意力全部都在他身上的時候,消失了。 這處消失為推動情節增加懸疑緊張感。 第三個是聖經妹子,脫衣撲克後戲份大增,雖然「傳教」挺突兀的,強行向觀眾提醒她的重要性,她站在冰箱前,金發大波妹專門讓她站開一點,然後反復開關冰箱。觀眾已經被完全調動了情緒,知道在這一鏡頭聖經妹必定消失,冰箱門開一次,還在,再開一次,消失了。 有點突兀,略帶技巧,吸引觀眾注意力的手法像一場魔術表演。 第四人金發暴躁男,開車開著就消失了,劇情殺。只是人消失車就停了似乎不太合理。 第五金發大波妹,和黑發男啪啪啪之後,鏡頭沉到黑發男頭部遮住她,下一秒黑發男再想起來去找她,消失了…… 這處消失似乎在暗示一種 社會 性的消失,身邊剛翻雲覆雨的男人,心裡想的確是別人,順勢就消失了。 第六是掉到坑裡的諾亞,陸臘拿他的消失簡單粗暴,被拷問,丟出門,消失。有種被暴力抹殺的感覺。 第七是眯眯眼了,自殺,然後消失,屍體和血跡都不見了。呼應開頭那個空盪盪的上吊繩,應該也有人自殺了。 第八是弱氣妹子,全程參與度不高,但總會在適當的時候出境顯示存在感,就在觀眾以為黑發男和論文女只看著對方,為弱氣女的安危擔心不已的時候,她卻自己出現在了場景里的鏡子中,說出了最驚人的一句話:「我要走了。」然後鏡頭飛速平移,動態模糊後弱氣妹已經不見了。 這也是一處精彩的場景設計和心理設計,演出效果,就像是妹子自己放棄了存在,選擇消失一樣。突然斷電關燈也也是狠狠戲耍了觀眾一把。 第九是黑發男迷迷糊糊半夢半醒中,突然融入了黑暗。 至此,最後倖存的論文妹子絕望不安達到了巔峰,然後救援出現了。可是,就在她以為自己安全了的時候,全世界又陷入了安靜,所有人都突然消失了,還是。她一個人消失到了異世界呢? 全片對於消失的機制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不像其他恐怖電影說明是一個吃人的怪物,一個抓人的妖魔,一個殺人狂,或者房子本身局含有什麼古怪。

眼睛早搭看不到,既不出現在其他角色的視野中是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最後論文妹子身邊所有警察都消失了,難道他們同時都離開了彼此的視野嗎?顯然說不通。另外,諾亞離隊了那麼久都回來了,停電的瞬間三個人一個人都沒顯消失,說明離開視野並不是決定性因素。

那麼只能猜測的是消失的人都到了一個只有自己存在的異世界,沒法反駁的假設,但也沒法證明。

注意力不在身上就會消失,這明顯是不對的,大家都在關注著門外受傷的諾亞大喊大叫呢。

硬要說有什麼消失的規律,大概是:導演要你三更走,哪敢留到五更天。

不那麼較真的話,這部片子的技巧還真是值得玩味,對於觀眾的心理把控得當,大變活人十連發,非常有趣。

《千萬別眨眼》說的是十個人去旅行,然而他們卻誤打誤撞來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山上。由於缺少返程的汽油,他們不得不到這個荒涼的山上和漆黑的老宅里探險的一部懸疑片。很有看點。

這個片里的人反應都相當真實,沒有常見的毫無理由的智商下線,只有被情緒所支配的瘋狂。編劇的腦洞很有意思。不去以血腥或者驚嚇去寫恐怖片,反過來抹去曾經發生的一切,以此來壓垮角色,而不是觀眾的心理。氣氛營造的很足,沒有詳細的解釋,但我覺得正是這種什麼都不知道的感覺才讓人害怕——你不知道它到底怎麼作用。所以說這部電影真正的恐懼點,應該是我們(主角眾人)對於黑暗事物的一無所知。

《千萬別眨眼》真是一個不錯的恐怖片,氣氛營造的挺好,沒有鬼怪血腥,但讓人能感到某種寒意。最開始發現沒有一個人,手機也沒信號的時候,我就覺得正常人肯定會先跑再求援,但一般恐怖片肯定會作死,結果小眼睛男也打算撤,有點出乎意料,超出了恐怖片角色的一般智商,所以還是覺得這個角色挺明智的,他後面喪失信心自殺,有點讓我覺得像是一個現實中的人發現自己處於無解恐怖片的表現。

最後他們都消失了,就剩了一個女大學生,她一直沒有放棄,即使最後就剩她自己一個人時,她也沒有放棄,結果她沒有消失,我認為這部電影深成次告訴我們「如果你想要什麼,就要堅持下去。」,就像電影里的她一樣,她想要活下去,不想消失,努力不讓自己消失,結果她做到了,直到最後警察們來就她,結果警察們都消失了,她還在,看著鏡子,努力的不眨眼,為了活下去,一直在「堅持」著,從她的眼睛裡能看到求生的慾望。

「如果你想要什麼,就一定要堅持,即使這條路上就剩了你自己,也不要放棄!」。

哈哈,告訴大家一個可以免費看某訊和愛某藝等網上的vip視頻的方法,非常簡單,30秒就能學會,關注微信公眾號:黑貓樹洞,發送電影名字就可在線觀看,別告訴別人喲,偷偷的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 社會 科學領域里的牛頓定律揭示出,所有思想意識的范疇,都離不開 社會 基本經濟制度的引力束縛。《千萬不要忘記》這部1964年的電影,通過工人階級的視角,展現了舊 社會 (當今 社會 )的思想對建設 社會 主義的影響,告誡觀眾們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並沒有消滅,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正如電影結尾所說:「這種階級斗爭沒有槍聲,沒有炮聲,常常在說說笑笑間就進行著,這是一種不容易看的清楚的階級斗爭,這是一種容易被人忘記的階級斗爭。」當今 社會 應該怎麼看待這部電影?在以私有制為經濟基礎的 社會 ,人們是無法理解當時推崇的理想主義與集體主義,甚至很多人認為電影是壓抑的,是對個人慾望的壓迫。畢竟如今的價值觀和電影里展現的已經相差甚遠了。但是如果暫時拋開對私有制 社會 的批判(原諒我一時激動扯了這么多),那這部電影作為那個時代的縮影,告訴我們在新中國完成了三大改造之後, 社會 主義制度已經確立的基礎下,為什麼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為什麼要在無產階級專政的基礎上繼續革命。最後,電影本身的攝像非常優秀,鏡頭下生產電機的車間宏大,壯麗,生機勃勃,正如當年這片土地上共產主義的理想…

9. 著名演員彭玉:丈夫去世6年後,兩個女兒撮合她與親姐夫再婚

彭玉,是國內著名的老戲骨,有著「熒屏母親」之稱。主演過《東北一家人》、《月圓今宵》、《活著樂著》、《婆家娘家》、《追著幸福跑》、《瞧這一家子》、《大愛無言》、《獨生子女的婆婆媽媽》等影視作品。

在熒幕前,彭玉塑造的都是一些平民百姓,所以她很有觀眾眼緣。演藝事業成就滿滿的她,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些坎坷。

她一生中有兩段婚姻,在第一任婚姻中,她和丈夫過得十分恩愛幸福,還孕育了兩個女兒,即便是丈夫因病癱瘓,彭玉都悉心照顧多年。而在丈夫病逝後,便將她推入了悲傷的深淵。

看到彭玉悲傷難抑,兩個女兒也心疼不已,在她們的撮合下,彭玉和親姐夫再婚,「黃昏戀」讓彭玉有了新的生活..........

01.

彭玉,1934年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的一個鐵路工人家庭,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和藝術不搭邊,但彭玉自幼卻能歌善舞,表現出較高的才藝天賦。

因為家庭是傳統家庭,父母雖然比較開明,但還是讓她走教師的道路。在上師范學校時,彭玉喜好才藝,還在班上擔任了文藝委員,經常參加學校里組織的活動,甚至還自編自導自演一些節目。

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演員並不吃香,老一輩人講究的是讓子女有一門技術,長大後有安穩的工作,這樣就不會愁雹褲吃穿,溫飽能自我解決。

而彭玉的父母也不例外,他們希望女兒今後能夠做老師,有安穩且體面的生活,所以很討厭她演戲。

有一次,彭玉和同學們在公園里演戲,吸引了一大群的觀眾,她十分開心和享受這樣的感覺。卻不料,父親回家剛好經過這公園,他看到了彭玉在演戲。

待彭玉回家後,父親二話不說,就直接怒罵,還踹了她一腳。父親的強烈反對,讓彭玉很無奈,只能將熱愛的演藝埋藏在心裡。

師范畢業後,彭玉去了一家學校當老師。因為一直熱愛表演,所以瞞著家裡的父母,偷偷地報名了一家業余文工團,在裡面表演話劇。

後來,在話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出色地扮演了紅軍的妹妹一角,在演出後,得到了很大的反響。

雖然彭玉只有一場戲,但演得特別的真實。認真的彭玉,還被專業文工團看中,被調入了文工團,彼時的她,只有17歲。

進了文工團的彭玉,走上了演藝的道路,每天都能表演,她十分開心,但卻不敢將這件事情告訴父親,只和父親說,我是在劇團抄劇本。

就這樣,彭玉瞞著父母,在舞台上盡情地排練、表演。在追逐演藝時,愛情也不自然地跟上。

當時的彭玉,性格溫柔,長得清秀,吸引了文工團的話劇演員趙文欣,他看到彭玉的第一眼後,就暗自發誓,一定要將其娶到手。

於是,趙文欣找到彭玉,就對她表白:我是話劇院的趙文欣,我很喜歡你,想要和你結婚,你考慮考消肆雹慮,我三天後再來找你。

以前的愛情,並不像現如今的那麼復雜,那時候的愛是很簡單純真,只要喜歡就會說出來,也沒有那麼多的浪漫,而且一生也只能愛一人。

02.

三天後,趙文欣找到彭玉,詢問她的考慮得怎麼樣了。

其實,趙文欣剛說要和彭玉結婚時,她都驚呆了,但沒有反應過來,趙文欣便離開了。對於趙文欣,彭玉心中也很有好感。

因為同在一個單位,趙文欣是話劇院的業務骨幹,表演才華十分出眾,而且長相也英俊,彭玉剛進文工團就注意到了他,而且還心生好感。

所以趙文欣的話,也讓彭玉的心小鹿亂撞。她懷著忐忑的心,問:你是真的愛我還是說假話?

趙文欣說:當然是真的愛啊,要不我們現在去看電影吧。

就這樣,兩人一起去了電影院,在那一部電影的時間里,他們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出了電影院後,也確定了戀愛的關系,成為了一對羨煞旁人的情侶。

1954年,彭玉和趙文欣低調結婚,同年11月,女兒趙玲琪出生,兩年後,小女兒趙珈琪出生,一家四口其樂融融,過著十分平淡幸福的生活。

整整10年的時間,彭玉過得很愜意和平淡。1964年,29歲的彭玉才迎來一生的轉折點。

導演謝鐵驪在執導影片《千萬不要忘記》,邀請了彭玉去參演一個老太太的角色,這對於彭玉是一個挑戰,但她沒有氣餒,反而去看自己的拿帆母親和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怎麼生活,仔細的琢磨。

經過努力,彭玉塑造得很成功,電影一上映,大家對這個落後思想的老太太記憶猶新,而彭玉也一炮而紅,不僅登上了報紙,還去了北京演出。

一戰成名的彭玉,收獲到了諸多殊榮,父親這才感覺到,演藝並不是想像的那麼不好,反而還挺榮耀的,便為彭玉感到高興,也不再反對她表演了。

只是彭玉自己沒有想到,因為電影《千萬不要忘記》成名,卻也因為這部影片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從而被下放去了農村。

那些年,彭玉遭受了很多罪,就連丈夫趙文欣都被牽連,兩人在農村艱辛的勞動,甚至還不允許回家。

無奈之下,兩個年幼的女兒只能拜託父母幫忙照顧,好在環境如此,不論是父母還是女兒,都沒有過多的責怪他們,反而還很心疼。

03.

1977年,彭玉和丈夫趙文欣回到了哈爾濱話劇院,重新站到了話劇的舞台上。

期間,彭玉的兩個女兒趙玲琪和趙珈琪都先後進入哈爾濱劇院,這一家四口都是話劇演員,再加上住到一起,十分的幸福。

大女兒趙玲琪,出演了許多影視作品,塑造了很多經典的形象,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1993年,她還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搭檔嚴順開等人出演小品《張三其人》。

憑借精湛的演技和品格,趙玲琪還進入了廣州話劇團,並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

小女兒趙珈琪,也進入了影視圈,成為了著名的演員,然而在生活中,讓彭玉操了不少心。

因為趙珈琪還在19歲時,就戀愛了,男友是在哈爾濱話劇院門口擺攤賣水果的,兩人的相識,還是趙珈琪去買水果,這一聊就對上了眼。

當時兩人在一起,彭玉還不知道,她知道這回事,還是話劇院的人跟她說的,說她女兒正在和劇院門口賣水果的小伙談戀愛呢。

得知此消息,彭玉十分憤怒,畢竟作為母親的她,知道女兒的戀情都是由別人告知。於是,她跑去劇院門口,的確看到女兒與那個小伙聊得很開心,就像是熱戀中的情侶一般。

看著他們開心的模樣,彭玉心中的怒火似乎慢慢地消散,畢竟女兒笑得很幸福。她找到女兒,得知了女兒的戀愛是事實,她也沒有再說什麼了。

之後,彭玉只能去打聽這個小伙,當得知小伙姓孟,家裡條件一般,兄弟姐妹還多時,她的心立馬就不願意了,她怕女兒嫁過去會吃苦。

回到家後,彭玉就勸說女兒,說他條件太差了,要是嫁過去的話,肯定會吃苦的。

當彭玉和丈夫歸來後,這兩姐妹就沒有吃過多少了苦,要是趙玲琪還吃過不少,但趙珈琪真是備受寵愛,所以彭玉的擔心也是正常的。

結果沒有想到,趙珈琪的性格很倔強,她說:媽,我愛小孟,即便你們都不同意,我還是會和他在一起,不論如何,我們都不會分開。

深知女兒脾氣的彭玉,沒有繼續勸下去。轉身就去了找小孟,她也勸說小孟,勸他離開女兒,但沒有想到,這小孟竟然也是一個倔強的主。

所以,在勸說無果後,她只好無奈地認清了事實,同意了他們在一起,想著以後只能自己多幫襯幫襯,少讓他們吃苦。

04.

兩個女兒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找到了幸福,彭玉十分開心。

而對於小女兒趙珈琪的婚姻,還有人問:你們一家人都是演員,家庭條件又好,女兒嫁給一個擺攤賣水果的,甘心嗎?

彭玉平淡地說:這有什麼,他們的婚姻都是自己尋找的,只要孩子們覺得幸福就行,我們做父母的干預不了,只能祝福他們。

的確,愛情這個東西本身就和父母沒有多大的關系,他們只有默默地祝福。

看到女兒們都有了家庭,彭玉和丈夫趙文欣沒有了牽掛和擔憂,開始將全部時間和身心都投入到演藝事業上。

1984年, 彭玉在舞台上揮灑著汗水,事業步入巔峰時,丈夫趙文欣卻突發腦溢血卧病在床。

當時,是話劇欣欣向榮的階段,但彭玉卻沒有絲毫猶豫,提前退休回家伺候丈夫。雖然提前退休了,但很多人都找到彭玉,給出了很好的片酬。

只是,無論什麼樣的角色和報酬,彭玉都一一回絕。卧床的趙文欣,十分悲傷,畢竟因腦溢血癱瘓在床,不但離開了熱愛的舞台,還啥都做不了,情緒極差。

除去照顧丈夫,彭玉還得開導和安慰丈夫,沒事給他唱唱歌,或者假裝練身體給他跳舞,她承擔了一切,不離不棄的日夜堅守在丈夫身邊。

當時,還有一個劇組,為了請彭玉復出,開出了高價片酬,但她還是拒絕了,她說:我去的話,丈夫要沒了,那我怎麼辦呢?我後半生肯定過不好,良心會受譴責。

無奈之下,彭玉只能壓制內心對演戲的渴望,甚至不去劇院看演出,因為她怕一看,就會離開丈夫,會忍不住繼續走上舞台,所以她只能盡一切去迴避。

那時候,劇院還找過她,說有一個角色非她莫屬,但她考慮再三還是拒絕了,她說:我丈夫是唯一的,只有他或者,我這個家才是個完整的家,所以別的我什麼都不要,我就要丈夫。

照顧癱瘓的丈夫,彭玉十分的辛苦,不但要承受體力負荷,心理壓力也很大。每天要想做什麼飯菜,還要時刻注意丈夫的情況,擦身、洗臉、喂飯,甚至大小便都要靠她。

兩個女兒時不時地會來幫助母親,她們畢竟有了自己的家庭,不能不顧小家和工作,所以很多活都是由彭玉獨自一人完成的。

就這樣,彭玉足足照顧了丈夫8年,直至他去世。

05.

趙文欣的離去,將彭玉推入了悲傷的深淵,她久久不能忘懷,每每看到丈夫的遺物,她都崩潰大哭。

為了能減輕母親的悲痛,兩個女兒將有關父親的遺物都鎖了起來,但彭玉還是抑制不住悲傷,思念會使她陷入痛苦,就如同彭玉自己所言:我感覺好像天都灰濛蒙的。

為此,趙玲琪和趙珈琪只能將母親接到北京生活。有一次,趙玲琪語重心長地勸說彭玉:媽,你別再難過了,懇請你從父親逝世的陰影中走出來,多想一些比較開心的事情。

趙玲琪和趙珈琪倆姐妹商量一番,覺得能讓母親真正走出陰影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她回到念念不忘的舞台。

盡管彭玉很悲傷,但她的心裡還是熱愛表演,覺得自己也是還有潛力的。

於是,她開始接戲,第一部就是《人間煙火》,在裡面飾演老太太。當時劇組都排演三分之二了,彭玉才來。

彼時的彭玉,已經64歲了,一個花甲之年的老人,劇組的人都不相信彭玉會演戲,雖然在戲中,彭玉只有一句台詞,但就是這樣的小角色,讓整個劇組都震驚了。

還有一次,彭玉去片場試鏡,導演一看到她,就直接說不行,說她不夠滄桑,太白凈了。4天後,彭玉又跑去試鏡,導演一看,直接拍板同意了。

原來,在這4天的時間里,彭玉一直曬著太陽看劇本,還眯縫著眼睛,眯出好幾道褶,去試鏡時,還特意找了一件破線衣,戴上一頂普通老太太常戴的白帽子。

靠著這股認真勁,彭玉在演藝的道路上越走越順。

在事業取得成功之際,彭玉的感情也再度迎來新的春天,在兩個女兒的撮合下,她與趙文欣的姐夫、女兒的姑父再婚了。

1999年的一天,趙珈琪手挽著到哈爾濱出差的姑父陳久榮,兩人走在江邊散步,聊著家常,走著走著,趙珈琪心裡突然湧上一種久違的感覺,讓她想起了逝世6年的父親。

她看向一旁的姑父,想到姑父的老伴已經過世了,鼓起勇氣就對姑父說:您給我做老爸得了。

陳久榮問她:這是你媽媽讓你問的嗎?

趙珈琪說:不是,我媽還不知道呢,您要是同意我就去問問。

06.

為了母親和姑父的幸福,趙珈琪還找了姐姐趙玲琪,兩人商量一番後,便一起去找母親彭玉,和她說了這件事情。

不久後,趙珈琪和姐姐發現,母親和姑父談起了戀愛,而哈爾濱江邊的俄羅斯西餐廳,就是他們經常約會的場所。

1999年4月,彭玉就被女兒和外孫送到了沈陽,而陳久榮的兒子、兒媳婦都去了火車站迎接,甚至還帶了一束玫瑰花。

看到陳久榮的兒子,彭玉十分開心,她很欣慰,手捧著玫瑰花去了陳久榮家裡。而在家陽台看著彭玉的到來時,兩人都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他們彼此都感受到了久違的浪漫。

就這樣,彭玉和親姐夫再婚了,還公正的處理了住房和財產的問題,贏得了陳久榮兒子、兒媳婦的尊重。更是直言:這么大的房子我不要,這房子永遠都屬於你們的,不屬於我,但你們的爸爸屬於我,我只要他一個人。

兩人在一起這么多年來,從沒有紅過臉。彭玉說:之前我有精神准備,不要想兩個人在一起要得到點什麼東西,得到感情、得到愛就可以了。

而陳久榮也十分滿意,每每談及彭玉時,都是一口一個老伴兒,全家人都聽得出來老人心中深深地幸福感。

在家裡,最讓人醒目的是牆上掛著的大照片,各個屋子裡都有,有老兩在家的親密照,也有全家福,更有兩人的蜜月之旅。

雖然重獲幸福了,但彭玉還是會頻頻出現在熒幕,繼續拍戲,這是她的熱愛。為了陪妻子,陳久榮也會跟隨彭玉前往劇組,給她做好後勤工作。

不忙的時候,彭玉就會跟著陳久榮回沈陽生活,和陳久榮的兒女們團聚。本身陳久榮的兒女就要叫彭玉舅媽,從小都認識,而且關系很深厚。

如今彭玉這舅媽的身份轉變成了繼母,雖然一開始有些尷尬,但很快就消除了隔閡,真正的融入了親情。

孝順的孩子們,用親情慰藉了兩位老人的晚年生活。

就連彭玉自己也說:我們都已耄耋之年,但一點兒也不服老,也就是四五十歲的心態;年輕人喜歡的東西我們大都不反對,也喜歡,我們活得跟年輕人一樣朝氣蓬勃。

幸福和諧的婚姻,讓彭玉的生活中彷彿充滿了快樂:快樂得自己找,沒有事先准備好的快樂,倒有事先准備好的煩惱;遇到了煩惱就要正視它,想辦法認識它,解決它,不能讓煩惱給困住了。

也許正是這樣一份積極、樂觀的心態,才使得彭玉能夠不在意生活的種種痛苦,成為讓人羨慕的浪漫老太...........

-END-

10. 《千萬不要忘記》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千萬不要忘記》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h4960zqLumWq9J_nG-ywHA

提取碼:ihn1
《千萬不要忘記》
導演: 謝鐵驪
編劇: 謝鐵驪、叢深
主演: 羅玉甫、彭玉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64
片長: 96分鍾
又名: Never Forget The Lesson
本片根據叢深同名話劇改編。 在一個綠樹環抱的工人新村裡,一棟兩層的小樓住著某電機廠車間主任丁海寬一家。他和自己的老伴、小女兒住在樓下,兒子丁少純和兒媳姚玉娟,還有親家母住在樓上。丁少純出身工人家庭,受家庭影響從小思想純朴,參加工作以後在父親的車間當工人。他原來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工作積極熱情負責任,曾多次被選為先進生產者。自從他與姚玉娟戀愛結婚後,便同經營過鮮貨鋪子老闆的丈母娘住在一起。這位丈母娘善於鑽營投機,千方百計追求吃穿,為了賺錢不惜損人利己,損公肥私。同時,她也常常向丁少純灌輸吃喝享樂的思想,逐漸地使丁少純的思想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丁少純開始看不慣自己家純朴的作此空梁風,生活上追求享受,借錢買了皮夾克和毛料褲等時髦的服裝,見到母親到外邊去撿煤核,覺得是給自己丟面子。從此,他工作消極不負責任,屢出事故。對於父親丁海寬和好朋友季友良的多次批評提醒,丁少純置若罔聞,毫無覺醒,仍然我行我素。為了還債,他聽信丈母娘的話,去打野鴨子賣錢。而且,丁少純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曠工去打野森運鴨子。他離開崗位時,慌亂虧告之中把家門的鑰匙掉在了正在裝配的大型電動機里。丁少純打野鴨子回來,發現鑰匙丟失,急出了一身冷汗。他的岳母為了哄騙丁少純。竟然又配了一把鑰匙,將自己原來的那把鑰匙假充為丁少純丟失的鑰匙,險些給工廠釀成重大事故。幸虧丁少純的父親丁海寬及時發現並幫助找回了鑰匙,才避免了事故的發生。這件事情使丁少純終於醒悟,在父親和同志們的幫助下,他認識了自己的錯誤,知道自己已經滑到了危險的邊緣,決心痛改前非,注意思想改造。姚玉娟也從中吸取了教訓,提高了覺悟,在思想上與母親劃清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