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部電影又是七部電影
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部電影還是七部
《我和我的祖國》定檔在2019年9月30日上映,國慶節加上建國七十周年讓這部影片也是未播先火,很多人都看過這部影片的宣傳片,也知道這部電影是由七位娛樂圈中最為著名的導演共同導演的,這也讓很多網友好奇七個導演湊到一起該怎麼去導一個故事。還有網友以為這部電影有七部,其實電影只有一部,不過是由七個小故事組成的,每位導演負責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是建國歷史上的大事件。
電影由七件建國以來的大事件組成,分別是國家成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中國女排奧運三連冠、香港回歸、北京奧運會、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大閱兵,這些故事每一個對中國都非常的重要,他們見證了中國的發展也記錄了中國發展的歷程,是值得每個中國人都銘記的故事,而這些故事被幾位優秀的導演拍出來,再次加深了觀眾的印象,也引導著觀眾回到了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
看這部影片就像是坐上了一輛時間的列車,出發點便是偉大祖國的成立,看看這一路上的風風雨雨以及祖國迅速且穩健的發展,想看看過之後一定會讓人不由得熱血芬騰,感嘆祖國的強大也讓人榮幸自己能夠生活在這樣的國家。以此片當做建國七十周年的賀禮非常應景,在這樣的節日中,也讓平時疏忽與關注祖國發展的人看到祖國的發展,建立心中的愛國情懷。
電影不僅導演陣容強大,明星陣容也十分強大, 所用的都是娛樂圈中非常有名氣而且實力派的演員,她們將每個故事都演繹的生動真實,還原了大事件發生時的場景,用精湛的演技將觀眾都帶入其中,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這部電影都值得大家在國慶期間走入電影院觀看。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有幾個故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由7個故事共同組成。這7個故事背後,都是新中國成立後,那些偉大的可以載入史冊的歷史事件。
電影從這些歷史大事件背後的小人物、小事情著手,從普通人的視角帶我們回顧、見證那些歷史的偉大瞬間。小人物見證大時代,一定更能引起我們的共鳴。
監制黃建新,國內電影界極具威望的人物,很多主旋律獻禮電影都出自他手,或製片或執導。比如《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包括現在正在熱映的《決勝時刻》。
總導演陳凱歌,大家再熟悉不過,他還親自執導了7個故事中的最後一個《白晝流星》。
另外6個故事的導演分別是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他們當中,陳凱歌是50後,張一白、管虎是60後,薛曉路、徐崢、寧浩是70後,文牧野是80後。可謂,老中青三代導演齊聚一堂。
演員陣容就更強大了,幾乎網羅的國內當下老中青少所有一線明星。黃渤、吳京、葛優、張譯、馬伊琍、張嘉譯、周冬雨、惠英紅、任達華、徐崢、佟麗婭、雷佳音、張子楓、宋佳、王千源、歐豪、朱一龍、杜江、劉昊然、陳飛宇、彭昱暢、魏晨、耿樂、姜武、胡軍、梁靜、佟大為……所有名字打出來得有200多字。
接下來,按照7個故事背後歷史事件的時間順序,挨個幫大家做個簡單梳理。
友情提示:心急的小夥伴,可以直接拉到最後,一次性看全7個故事的預告片。
1、《前夜》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故事聚焦在黃渤飾演的一名工人身上,他要承擔一項艱巨的任務,保證開國大典毛主席摁下電鈕升國旗的萬無一失。
預告中,黃渤一開始就慫了,認為萬無一失保證不了。可這是中華民族重新站立在世界東方最重要的一場典禮,現場幾十萬國人要目睹五星紅旗第一次的升起,容不得半點閃失。
在那個百廢待興、物資匱乏的時代,這項在今天看似簡單的任務,充滿了難以想像的困難。可黃渤還是靠著信念,帶著同伴,想盡一切辦法去完成它。除了黃渤,歐豪、姜武、王千源、胡軍、耿樂、梁靜等出演。《老炮》導演管虎執導。
2、《相遇》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張譯飾演的是一名參與原子彈研發工作的科研人員,因為從事的工作涉及國家高度機密,這些科研人員都必須隱姓埋名。預告中張譯在公交車上遇到了自己的三年都沒有聯系的愛人,卻還要假裝不認識。
3、《奪冠》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首奪冠軍
提到中國體育,就不能不提中國女排。女排精神,直到今天還在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國人。
中國女排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更是連奪世界大賽冠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五連冠」。「鐵榔頭」郎平更是成為一代中國人的精神偶像。故事從上海普通市民的視角,記錄女排奪取奧運冠軍的光輝時刻。那個為了讓電視信號更清楚而爬到房頂扶天線的小男孩,最後的鏡頭中還手握著乒乓球拍。
中國的體育就是依靠女排、乒乓球、射擊等項目開始崛起,逐漸成為了體育大國。徐崢導演,並親自參演。吳京、馬伊琍、劉濤主演。吳京扮演了一名乒乓球運動員,不知道是不是長大了的小男孩。
4、《回歸》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
故事圍繞在回歸日零點的那一秒鍾展開。英國認為0點0分0秒之後才降英國國旗,我國外交官決不退讓,必須在那0秒的一刻升國旗、奏國歌。我國這邊,在回歸儀式現場,升旗手、導播等人員緊張有序的准備,並做好了英國拖延時間的准備。最終,《義勇軍進行曲》在1997年7月1日0點0分0秒准時響徹維多利亞港,鮮艷的五星紅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冉冉升起。
香港那邊,惠英紅扮演的警察與英國警察做著交接,任達華扮演的鍾表匠熱淚盈眶。這么重要的日子,一秒鍾都不能錯。想想現在香港的亂象,真是讓人感慨。朱一龍、杜江、王道鐵等參演。《北京遇上西雅圖》導演薛曉路執導。
5、《北京你好》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
2008年,是讓所有中國人記憶猶新的一年。有奧運喜事,也有汶川災難。但那一年絕對是這個民族空前團結的一年。國寶級演員葛優扮演一名北京的計程車司機,他與在家門口召開的這一全球盛世天然有著不解之緣。
故事中葛優得來不易一張奧運開幕式門票,之後他一定遇到了不少人和事,到底他有沒有在現場看成開幕式,答案還要等電影上映來揭曉。導演寧浩,用一種喜劇的方式記錄著一個普通北京人與奧運會的小故事。龔蓓苾、馬書良等參演。
6、《護航》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
宋佳飾演一名優秀的女飛行員。她太優秀了,使得她只能在閱兵式時當替補,以防飛行當天任何一個崗位出現問題,她隨時可以頂上。宋佳委屈有情緒,跟男友也一拍兩散,戰斗機才是她的男友。從小就有飛行夢的宋佳,身為一名軍人還是含淚接受了組織安排。
這本就是根據真實人物改編的故事。當閱兵式順利進行的時候,像宋佳扮演的女飛行員一樣,很多替補飛行員都躲在鮮花掌聲背後默默的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佟麗婭、雷佳音、張子楓、王硯輝都有出演,導演是執導過《我不是葯神》的文牧野。
7、《白晝流星》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陳凱歌親自導演的這段故事,好像有著某種浪漫主義情懷在其中,連片名《白晝流星》都如此富有詩意。
探索星空與宇宙本來也是件詩意的事情,但載人航天工程背後卻遠沒有那麼浪漫。它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體現,是無數工作人員智慧與汗水的結晶。陳飛宇和劉昊然兩位少年在戈壁灘縱馬馳騁,天空上是從宇宙返回地面的飛船劃出的白晝流星。少年與飛船,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回鄉。
中國科技的發展,已經由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獨當一面,承擔重任。科技指向著未來與夢想,它終將要由年輕人來一一實現。田壯壯飾演的老人,正象徵著與兩位少年一代的傳承與交接。真實航天員陳冬、景海鵬也有出鏡。
《我和我的祖國》裡面7個全民記憶的歷史時刻,相信總有一個能激起你的回憶,而記憶中的你那時又跟誰在一起,有怎樣的故事發生呢?
『貳』 急:中國自建國以來各個年代經典電影
《烏鴉與麻雀》1949年、《我們夫妻之間》1951年、《萬紫千紅總是春》1959年、《紅旗譜》1960年、《北國江南》1963年、《牧馬人》1981年、《芙蓉鎮》1986年、《最後的貴族》1988年、《城南舊事》1982年、《人鬼情》1987年、《黃河謠》1989年···
『叄』 最近迷上了以前的80年代的電影,大家能推薦一下嗎
80年代的電影很多,這里主要給您推薦7部經典電影,同時將部分電影的列表列在了最後。
1.《少林寺》
《少林寺》是由張鑫炎執導的一部動作電影。由薛後、盧兆璋編劇,李連傑、於海、丁嵐、計春華、於承惠聯袂主演。該片1982年1月21日在中國香港公映。影片在內地公映後,以1毛錢的票價創下了161578014元的票房紀錄。《少林寺》在香港創下1616萬港幣的超高記錄,一舉打破香港功夫片 歷史 最高賣座記錄。該片在日本創下40億日元的票房紀錄,1983年在韓國上映,創造了51億韓元的票房紀錄。
2.《廬山戀》
《廬山戀》1980由黃祖模執導,張瑜、郭凱敏主演的風景抒情故事片。該片在當年放映時轟動一時,這部意義非凡的老電影在廬山蔥翠間一放就是三十年,放映場次之多,早已錄於吉尼斯史冊。這部文革後的第一部愛情作品不僅成為廬山 旅遊 永恆的招牌,更是中國人民心中最純情的記憶。據女主角張瑜回憶,「當時影片放映一周左右,票房就達到一個億(電影票兩毛五)。2018年8月18日,被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
3.《405謀殺案》
《405謀殺案》是由沈耀庭執導,仲星火等主演的劇情片。1980年上映。該片1980年上映後,取得了萬人空巷的轟動效果,影片當年創下了票房收入過億的記錄,賣出了近400個拷貝,創造了票房全國第一。而當時像上海大光明這樣的電影院,一張票價才三毛五分錢。
4.《白蛇傳》
《白蛇傳》1980年由傅超武執導,李炳淑、方小亞等主演。影片為一部京劇藝術片,將膾炙人口的京劇《白蛇傳》搬上銀幕。1980年《白蛇傳》上映,引發了觀影熱潮,總觀眾達到7億人次。
5.《牧馬人》
《牧馬人》是由謝晉執導的劇情片,由朱時茂、叢珊領銜主演,於1982年上映。該片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影片1982年上映後轟動一時,創下1.3億人觀影奇跡。雖然是82年的老片,現在看來很多情景和對話顯的很舞台劇話,比較脫離生活,且主觀的意思形態說教痕跡很重,但一些日常生活的描寫,人和人之間樸素感情的質朴描述,還是後來的走叛逆路線的第五代導演的作品裡看不到的,還是值得看看。
6.《芙蓉鎮》
1986年問世的影片《芙蓉鎮》在中國影史上佔用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部反映建國以來多次政治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被譽為中國最好的電影之一。電影《芙蓉鎮》由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該片不僅在內地創下億元票房,還曾以上映15天收獲511萬港幣的成績創下內地影片在香港的最高票房紀錄。
7.《神秘的大佛》
它開創了中國電影最早的商業模式,由劉曉慶、葛存壯、張順生、管宗祥等主演,採用了當時的全明星陣容,剛一上映便引起轟動,以0.25元一張的票價贏得過億票房,是中國 娛樂 片的一次大膽嘗試。
部分電影列表如下:
80《廬山戀》《巴山夜雨》《天雲山傳奇》《苗苗》美術片《三個和尚》
81《鄰居》《被愛情遺忘的角落》《西安事變》《月亮灣的笑聲》《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傷逝》《子夜》《喜盈門》《沙鷗》《知音》《南昌起義》《阿度Q正傳》
82《人到中年》《駱駝祥子》《城南舊事》《駱駝祥子》《牧馬人》《逆光》《風雨下鍾山》《孔雀公主》《一盤沒有下完問的棋》《茶館》《泉水叮咚》美術片《鹿鈴》
83《鄉音》《廖仲愷》《血,總是熱的》《大橋下面》《秋瑾》《十六號病房》《再生之地》《李冰》《毛澤東》《四渡赤水》《不該發生的故事》《候補隊員》美術片《鷸蚌相爭》
84《紅衣少答女》《高山下的花環》《邊城》《黃山來的姑娘》《譚嗣同》《黃土地》《雅馬哈魚檔》《雷雨》美術片《火童》
85《野山》《日出》《黑炮事件》《絕響》美術片《金猴降妖》
86《孫中山》《芙蓉鎮》《血戰台兒庄》《山回林中頭一個女人》
87《老井》《紅高粱》《人鬼情》《井》《孩子王》《山雀兒答》
88《晚鍾》《歡樂英雄》《陰陽界》《棋王》《大喘氣》《瘋狂的代價》美術片《山水情》
89《開國大典》《百色起義》《庭院深深》《哦,香雪》
光明似箭,白馬過隙,自上世紀80年代至今2020年已有四十個年頭了!在1980年至1989年,八十年代的中國出產了很多部電影,至今令人忘懷,成為一代人永不磨滅的記憶。現在就讓我們共同回顧那個年代的電影!
八十年代的大批國產電影有個共同的特點:深化現實主義創作風格,傳遞出那個時代渴望的呼聲,有一股讓人迸發向上大踏步向前邁步的勁頭!
八十年代經典電影有:
80年
《廬山戀》
《天雲山傳奇》
《巴山夜雨》
《苗苗》
《戴手銬的旅客》
《小字輩》
《等到滿山紅葉時》
《第二次握手》
《好事多磨》
《海之戀》
《紅牡丹》
《紅衣少女》
《街上流行紅裙子》
《今夜星光燦爛》
《藍色檔案》
《珊瑚上的死光》
《神秘的大佛》
《霧都茫茫》
《胭脂》
《與魔鬼打交道的人》
《玉色蝴蝶》
《自豪吧母親》
《排球之花》
《山城雪》
《神女峰迷霧》
美術片《三個和尚》
81年
《鄰居》
《鹿鳴翠谷》
《劍魂》
《海神》
《路漫漫》
《鍾聲》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西安事變》
《月亮灣的笑聲》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傷逝》
《子夜》
《喜盈門》
《沙鷗》
《知音》
《南昌起義》
《阿Q正傳》
《車水馬龍》
《杜十娘》
《端盤子的姑娘》
《姑娘的心願》
《潛網》
《潛影》
《特高課在行動》
《小街》
《笑比哭好》
《鍾聲》
《R4之迷》
《元帥與士兵》
82年
《人到中年》
《駱駝祥子》
《牧馬人》
《逆光》
《筆中情》
《R4之迷》
《陳奐生上城》
《城南舊事》
《布穀催春》
《風雨下鍾山》
《孔雀公主》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茶館》
《泉水叮咚》
《今夜有暴風雪》
《大雁北飛》
《大海在呼喚》
《彩色的夜》1
《彩色的夜》2
《紅象》
《楓》
《開槍為他送行》
《孔雀公主》
《媽媽,你在哪裡》
《泉水叮咚》
《咱們的牛百歲》
《趙錢孫李》
《張鐵匠的羅曼史》
《赤橙黃綠青藍紫》
《東方劍》
《都市裡的村莊》
《喜鵲嶺茶歌》
83年
《鄉音》
《搭錯車》
《飛虎》
《鍋碗瓢盆交響曲》
《流淚向紅蠟燭》
《何處不風流》
《道是無情勝有情》
《被控告的人》
《包氏父子》
《廖仲愷》
《血,總是熱的》
《大橋下面》
《秋瑾》
《十六號病房》
《小小得月樓》
《快樂的單身漢》
《再生之地》
《四渡赤水》
《城南舊事》
《咱們的牛百歲》
《鼓鄉春曉》
《孔雀公主》
美術片《鷸蚌相爭》
84年
《人生》
《紅衣少女》
《高山下的花環》
《阿混新傳》
《邊城》
《黃山來的姑娘》
《譚嗣同》
《黃土地》
《雅馬哈魚檔》
《雷雨》
《郵緣》
《月亮灣的風波》
《寒夜》
《花園街五號》
《今夜有暴風雪》
《黃山來的姑娘》
《五女拜壽》
《一個和八個》
《智斗美女蛇》
《北國紅豆》
美術片《火童》
85年
《野山》
《日出》
《黑炮事件》
《絕響》
《青春祭》
《少年犯》
美術片《金猴降妖》
86年
《孫中山》
《芙蓉鎮》
《血戰台兒庄》
《山林中頭一個女人》
87年
《老井》
《紅高粱》
《人鬼情》
《井》
《孩子王》
《山雀兒》
《末代皇帝》
《二子開店》
《少爺的磨難》
《大清炮隊》
88年
《晚鍾》
《歡樂英雄》
《陰陽界》
《棋王》
《大喘氣》
《瘋狂的代階》
《原野》註:88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霹靂貝貝》
《棋王》
《 春桃》
美術片《山水情》
89年
《開國大典》
《百色起義》
《庭院深深》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
《媽媽,再愛我一次》
《黃英姑》
《雪狼》
《哦,香雪》
《關東女俠》
《孩子王》
《女子別動隊》
《五台山奇情》
………………………………………………………………………
八十年代是中國電影的黃金時期,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及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電影人為中國電影的興旺作出了不少奉獻!中國電影升級換代的歷程本身,也是一部中國經濟轉型發展 歷史 的特寫。相信今天電影人站在新時代的風口,笑看風起雲涌,投入經濟發展的時代潮流,反映人民的心聲,不負眾望。繼續發力重塑和贏得中國電影未來的輝煌成就…!
80年代相信很多小夥伴和我一樣都還沒有出生,但是卻對很多80的電影記憶猶新。先給大家介紹幾部國內的電影。
大渡河這本片子不說情節,只說拍攝方面,真是將膠片電影的優勢體現到極致.80年初的大渡河畔,天蘭蘭,水急而清,泛起白色浪花沿峽谷滾滾而下.遠處白雲朵朵飄在高聳的山峰邊,被綠色的山坡襯得份外醒目.紅軍戰士個個濃眉大眼,一身軍服雖然破舊,在那麼美的景色里,戰士們個個精神飽滿,英氣逼人,加上鮮紅的帽徽,威風凜凜的鋼槍一拿,就是現在看都覺得舒服.
過來30年再看此片,魅力不減。片中的打鬥場面可謂精彩紛呈,其中成洪金寶、成龍、元彪三人靈巧的身手、無間的配合讓人印象深刻, 搞笑 的戲劇場面堪稱經典過來。
成龍大哥經典的電影不少,快餐車就是其中一部。全片內容雖然平平無奇,但仍然拍得爽朗熱鬧。首先人物搭配很好,洪金寶還沒那麼胖,成龍動作那麼青春帥氣,元彪笑容那麼青澀,女主角聰明漂亮又機靈。片中每場打鬥都乾脆利落,一招一式都很有力量,真是要身手有身手要演技有演技,加上西班牙歐式古堡背景,處處透露出浪漫氣息,幽默武打與浪漫風情融合到一起別有一番風趣。
80年代大卡司大陣容,成龍元彪洪金寶當時的嘉禾鐵三角,加上吳耀漢馮淬帆曾志偉等一大批老牌笑星,這個組合無論是在新時代還是當時都是空前的。本片故事描述國際刑警雞骨草成龍與助手奉命追查罪犯三哥,被東京犯罪組織領袖松本插手,並將助手獨腳金元彪掠走。大力丸只好求上司曹警官為他尋找五個好友鵜鶘菜洪金寶、羅漢果曾志偉、大生地吳耀漢、花旗參秦祥林、犀牛皮馮淬帆相助,由女警司霸王花胡慧中陪同直飛東京。
林嶺東80年代風雲三部曲的異色之作,通篇帶有絕望色彩以及極度剖析 社會 現實的寫實風格。這該是香港最早講述黑 社會 入侵校園的主題電影了,暴力血腥渲染下的殘酷青春,最後在劉松仁的一刀、林正英的數槍之下,極度的憤怒才得到釋放。張耀揚這部片的表現不錯,把瀟灑哥的狡猾狠毒與奸惡演繹得令人心寒。
小弟是林正英鐵粉,林正英,香港影壇的傳奇人物,僵屍片的開山祖師,曾帶給我們無數的驚喜和歡笑。下面小弟就淺顯滴回顧一下林正英師傅的經典作品。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劉觀偉導演的《僵屍先生》。
英叔可謂是僵屍片的鼻祖了,僵屍先生讓原本不可能比並存的喜劇和恐怖融於一體,打破了傳統的恐怖片的固定模式,使劇情緊湊,恐怖卻又不乏 搞笑 。其中英叔的道士帽、桃木劍和他的冷幽默已經深入人心了。導致在後來看其他僵屍片的時候都會不由的屏住呼吸,看到他的神符就會覺得安心,可謂真是一個神奇的存在,也算是我們童年的記憶了吧。
還有《英雄本色》、《紅高粱》、《奇跡》、《黃河大俠》、《飛龍猛將》、《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咱們的牛百歲》、《甜蜜的事業》、《大時代》、《正陽門下》等。
國外電影
80年代最偉大的 娛樂 科幻電影!一部喜劇片能看得我熱血沸騰,就差淚飆了!影片雖然沒有什麼大製作的特技,但無論是人物形象還是劇情都很到位,布朗博士的形象令人難忘。三部曲的時間是長了一點,但內容是貫穿的,可以一氣呵成的看下去。這部影片可以算得上是另類的勵志片,宣揚的主題是,沒有人的未來是一成不變的,我們的未來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可以創造一個嶄新的未來。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 就是任何時候看都能讓人臣服.不管是對於早於我出生的年代的電影,還是對於此類題材我都是懷著崇敬的心情來觀看這部電影的。該片講述了考古學教授印第安納·瓊斯受美國軍方所託,去埃及找尋「約櫃」,並與納粹德國的爪牙鬥智鬥力的故事。
這部劇讓我第一次認識了這個鐵血硬漢史泰龍。發達的肌肉,矯健的身手,伴隨著汗水舞動的傷疤,
粗豪的嗓音,沒有笑容的表情,還有那造型新穎別致的藍博刀,奇怪詭異的從林陷阱機關。告訴觀眾的是什麼都改變不了的英雄本色。而我的心跳起伏變化與看大畫幅時沒多大差別. 的確,這就是藍博永恆的魅力。
還有《開膛手傑克》、《死亡約會》、《稻草人》、《羅丹的情人》、《夢幻之地》、《霹靂貝貝》、《吾愛吾父》等。
你好 我是壞石頭影視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提問
80年代比較經典好看的電影推薦如下:
《英雄本色1》豆瓣評分8.7
《英雄本色1》該片於1989年上映主要講述了:豪(狄龍飾)與Mark(周潤發飾)情如手足,一次偽鈔交易中,豪在台灣遭手下成出賣被捕,父親被殺;Mark為豪報仇時中槍變成子,從此在幫會地位一落千丈。Mark一心等豪出獄再闖天下,但豪決意退隱,可惜不為當差的弟傑(張國榮飾)諒解。幫會新貴阿成作賊心虛,決把豪趕盡殺絕。Mark偷走幫會的偽鈔銅版,向成宣戰,危急關頭豪現身相助;傑一心要捉拿豪,反被Mark的手足情義感動,加入戰團
《僵屍先生1》豆瓣評分8.1
《僵屍先生》是由寰亞影視發行(香港)有限公司發行的一部靈幻僵屍片,是靈幻僵屍片的巔峰之作,由洪金寶製作並監制,劉觀偉執導,黃炳耀、司徒卓漢合作編劇,林正英、許冠英、錢小豪、李賽鳳、王小鳳、元華、樓南光、午馬、陳友、田啟文、劉秋生等人主演 [1] 。
『肆』 老譯製片里有哪些如今已經看不到的電影
從小看譯製片長大,非常懷念心中的《佐羅》童自榮老師,《魂斷藍橋》里的瑪拉劉廣寧老師,他們一代人用聲音為我們詮釋了經典,記得小時候看這些譯製片的時候單純的認為外國人也和我們說一樣的語言,只是語氣怪怪的,現在看來真的是老一輩配音藝術家給我們留下的經典,很多很多的譯製片都是在十歲之前看過但現在還是記憶猶新《茜茜公主》《羅馬假日》《尼羅河慘案》《東方快車謀殺案》《巴黎聖母院》這些,印象最深的是《虎口脫線》里的澡堂鴛鴦查那段還有最後德國二貨高射機槍手是個斗雞眼,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前把自己國家的戰斗機打下來的鏡頭。
譯製片里的經典是那些逝去且不可復制的作品,逝去的是那些不可超越的演員像英格麗褒曼,奧黛麗赫本,葛麗泰嘉寶等等,在那種全憑演技的黑白年代,他們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深入人心角色,不可復制的是當年的場景,設備,導演,我們很難回到當年哪種氛圍中,回到那種落後的設備器材中,回到那個時代的導演演員的思維中,這些經典代表了一個時代,永遠的閃著光輝,為後來者照亮前路,成為階梯讓經典不斷。
這些老譯製片應該還是能看到的有DVD珍藏套裝《奧斯卡經典一百部》
6V電影網有很多資源,以前都是從優酷下載,但優酷大部分版本都不清楚,10月份在6V電影網下載了不少,大家可以上網下載,《虎口脫險》《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尼羅河上的慘案》《東方快車謀殺案》《茜茜公主》《佐羅》《辦公室的故事》《基督山伯爵》《機組乘務員》,高清版的。
這個問題真不是一般人能回答的,首先沒點年齡的人都不知道咋回事,其次還得對電影比較熱愛。70後少部分會知道那麼一點點、80後九成九的懵懵然、90後的嗎………。作為一個喜愛看電影還曾經做過好多年音像出租各種電影基本都能欣賞的我,老譯製片的電影也只看過一部印度的《流浪者》,這么多年過去了故事情節都幾乎忘光了。所以能回答這個問題的人真不多!
很多老譯製片都能找到片源,比如虎口脫險佐羅遠山的呼喚等等。還有很多現在根本找不到了,即便找到片子也沒有以前的經典配音。隨便說幾個,義大利電影《馬可波羅》,義大利電影《父子情深》,法國電影《痛苦的抉擇》,法國電影《死亡陷阱》,蘇聯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北影央視版),巴西電影《生活之路》,德國?電影《熱帶叢林歷險記》,美國電影《危險的關系》(未公映上譯內部資料片),還有一下想不起來了。
海岸風雷 伏擊戰 戰斗的道路 寧死不屈 初春 橡樹十萬火急 第八個是銅像 摘蘋果的時候 鄉村女教師 火車司機的兒子 看不見的戰線 戰友 ……
《橋》《第八個是銅像》《列寧在1918》《列寧在十月》《賣花姑娘》《流浪者》《血疑》《追捕》……
日本電影,上海譯制廠配音的 獵人,你們保證看不到了。
越南電影:森林之火、回故鄉之路、琛姑娘的森林等。
葉塞尼亞、冷酷的心。墨西哥的經典影片
看不到的還很多,建國以來光長影廠就譯制了近千部外國電影。
『伍』 求建國以來,軍旅題材的小說及影視作品的名稱及作者或導演
《士兵突擊》
作者: 蘭曉龍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6-1
頁數:420
開本:16開
ISBN : 9787802254893
電視劇★士兵突擊
年代: 2006年
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普通話
集數: 28集/30集
導演:康洪雷
軍旅劇
2000年,《突出重圍》導演:舒崇福
2003年,《DA師》導演:鄭方南、石偉
2006年,《沙場點兵》總導演:鄭方南
2007年,《井岡山》導演金韜
2005年 《亮劍》導演:張前
2006年,《陳賡大將》
2007年,《歷史的天空》《幸福像花兒一樣》導演高希希
《暗算》
《激情燃燒的歲月》
《炊事班的故事》
《紅色記憶》、《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狼毒花》《光榮歲月》。
《長征》導演金韜
《DA師》、《上將許世友》、《狼煙》
第一類:軍人情感
類型分析:以戰爭為背景或者以和平年代沒有硝煙的戰爭為背景,講述了軍人不為常人所知的一面——情感經歷。此類作品魅力也正在於此,透過大的時代背景,展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在崢嶸歲月里充滿理想和激情的革命情懷,同時讓觀眾了解到「鐵漢」也有「柔情。
同類劇目:《和平年代》、《軍歌嘹亮》、《歷史的天空》、《亮劍》
代表劇目:《激情燃燒的歲月》
第二類:現代科技
類型分析:不僅表現我國在軍事方面的進步和成績,同時對軍隊的現狀、軍隊建設的方向帶有很強的前瞻性。這種前瞻性是站在當代國際軍事斗爭的大背景下獲得的。但拍攝此類電視劇要對軍事方面的知識嚴格把關,避免出現常識性的錯誤,如在《DA師》中,關副大隊在山頂發現信息大隊時竟然用普通手機向龍大隊報告;《長空鑄劍》中把先進的戰機蘇-27和上世紀70年代的舊米格-21分配到同一個機場上。
同類劇目:《突出重圍》、《導彈旅長》、《長空鑄劍》、《國家使命》
代表劇目:《DA師》
第三類:紅色經典
類型分析:既然是改編劇,難免有些情節會「變味兒」,電視劇《林海雪原》對正面人物楊子榮身份、愛情的描寫都與原著有了較大偏差,因此一經面世就引發了諸多爭議,甚至還有官司。由於「先入為主」的原因,所以在改編紅色經典時尤其注意不能隨意杜撰觀眾耳熟能詳的人物,以免引起反感。
同類劇目:《林海雪原》、《苦菜花》、《野火春風斗古城》、《沙家浜》
代表劇目:《小兵張嘎》
第四類:著名事件
類型分析:在《長征》中,呈給觀眾的既不是「爬雪山、過草地」那種「枯燥」的長征,也不是「敵軍飛機大炮、我軍沖鋒吹號」那種「簡單」的長征,而是於戰爭背景下,通過特型演員的精彩演繹把領袖們各自的人格魅力都凸現了出來。《八路軍》也是如此。
同類劇目:《延安頌》、《開國領袖毛澤東》、《鄧小平》、《四保臨江》等。
代表劇目:《長征》
『陸』 建國後我國拍攝的越劇電影都有哪些
1948年《祥林嫂》
啟明公司
原著:魯迅 改編、導演:南薇 攝影:董克毅、董紹泳
演員:袁雪芬 范瑞娟 徐天紅 張桂鳳 吳小樓 項彩蓮 張雲霞
1949年《越劇精華》
文華公司
導演:桑弧 攝影:黃紹芬
包括:
范瑞媚、傅全香的《樓台會》;
徐玉蘭、王文娟的《販馬記》中的《寫狀》;
袁雪芬,徐玉蘭、筱小招、吳小樓的 《雙看相》;
竺水招、戚雅仙的《賣婆記》。
1949年《相思樹》
中國電影實驗工廠
導演:程述堯
編劇:鍾 泯 邵慕水
袁雪芬 魏鳳娟 金艷芳 陳金蓮 高劍琳
1950年《石榴紅》
中國電影實驗工廠
導演:韓義
編劇:沈默
徐天紅 戚雅仙 焦月娥 高劍琳
1953年《梁山伯與祝英台》
上海電影製片廠
編劇:徐進、桑弧 導演:桑弧、黃沙 攝影:黃紹芬
布景設計:胡倬雲、張曦白
根據華東戲曲研究院舞台劇本改編
袁雪芬 范瑞娟 張桂鳳
1958年《情探》
江南電影製片廠
編劇:田漢、安娥 導演:黃祖模 攝影:李生偉 美工:盧景光
演出:上海越劇院
傅全香、陸錦花
1959年 《西廂記》
香港文華電影公司
金寶花、張茵、高佩
1959年 《追魚》
天馬電影製片廠
改編:集體 導演:應雲衛 攝影:馬林發 美工:葛師承 副導演:丁然
演出:上海越劇院
徐玉蘭、王文娟、鄭忠梅、周寶奎
1960年《斗詩亭》
天馬電影製片廠
編劇:胡小孩 導演:應雲衛 攝影:馬林發、任志新 美工:葛師承
演出:浙江越劇二團
根據浙江省越劇二團演出本改編
1961年《雲中落綉鞋》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61年《王老虎搶親》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 上海越劇院配合
導演:金庸
編劇:金庸
夏 夢 李 嬙 配 音 畢春芳 戚雅仙等
1962年《紅樓夢》
海燕電影製片廠、香港金聲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編劇:徐進 藝術指導:朱石麟 導演:岑范 攝影:陳震祥美工:胡倬雲、張曦白
演出:上海越劇二團
徐玉蘭 王文娟 金采風 呂瑞英 周寶奎 徐天紅 孟莉英
1962年《碧玉簪》
海燕電影製片廠、香港大鵬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改編、導演:吳永剛 攝影:羅從周、彭恩禮 美工:張曦白 副導演:趙煥章 舞台導演:黃沙
演出:上海越劇二團
根據上海越劇院演出本改編
金采風 陳少春 周寶奎 姚水娟 錢妙花
1962年《三看御妹劉金定》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 上海越劇院配合
編劇:李萍倩
夏 夢 丁賽君 李 嬙 馮 琳 配 音 陳 琦 徐涵英
1962年《柳毅傳書》
長春電影製片廠
改編:南京市越劇團創作組集體,計大為、葉至誠執筆
導演:蔡振亞 攝影:吳國疆 美工:崔永泉、陳德生
演出:南京市越劇團
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
1963年《毛子佩闖宮》
珠江電影製片廠、香港鴻圖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編劇:裘鳳 導演:斯蒙 攝影:李生偉 美術:葛興萼 副導演:黃丹彤
演出:武漢市越劇團
金雅樓、筱靈鳳
1963年《金枝玉葉》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 上海越劇院配合
編劇:胡小峰
夏 夢 丁賽君 李 嬙 馮 琳 配 音 陳 琦 徐涵英
1965年《烽火姻緣》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拍攝 上海越劇院配合
編劇:李萍倩
夏 夢 丁賽君 配 音 陳 琦 徐涵英
1974年《半籃花生》
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劇:《半籃花生》創作組 導演:朱文順 攝影:常彥 美工:汪滔
演出:浙江越劇團
1978年《祥林嫂》
上海電影製片廠、香港鳳凰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改編:吳琛、庄志、袁雪芬、張桂鳳 導演:岑范、羅君雄
攝影:蔣錫偉 美工:胡倬雲、謝棨前
袁雪芬、金采鳳
1982年《花燭淚》
浙江電影製片廠
編劇:胡小孩、謝枋、天方 導演:殷子、陳蟬
攝影顧問:石鳳歧 攝影:龔國良蓖、周榮震 美工:駱德灝
演出:浙江越劇一團
1983年《莫愁女》
南京電影製片廠
編劇:張弦 導演:周予、吳秋芳 攝影:馮秉鏞、單興良 美術顧問:張曦白 美術:胡榮法
竺小招、林婷婷
1984年《五女拜壽》
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劇:顧錫東 導演:陸建華、於中效
總攝影:王啟民 攝影:李俊岩 美術:徐振鵾
演出:浙江省小百花越劇演出團
董柯娣、徐愛武
1985年《綉花女傳奇》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改編:包朝贊 導演:石嵐
攝影:瞿金樓 美工:葉明楠
演出:浙江省杭州市桐廬越劇團
根據江南民間故事改編
1986年《桐花淚》
上海電影製片廠
編劇:包朝贊 導演:沙潔 攝影:張珥 美術:秦柏松 副導演:史鳳和
演出:杭州市越劇二團
1999《紅絲錯》
浙江省電影公司、浙江小百花越劇團聯合攝制
編劇:顧頌恩 導演:徐偉傑 攝影:瞿家振、李榮聖
2001年《唐伯虎》
茅威濤、何賽飛
2002年《醉公主》
中影集團、北京今古影視策劃有限公司聯合攝制
編劇:王雲根、錢勇 導演:森島 攝影:王健
2007年越劇電影
經典版《紅樓夢》
主演:鄭國鳳 王志萍
交響版《紅樓夢》
主演:趙志剛 方亞芬
總導演:韋翔東
正要拍攝的電影
《西廂記》《梁祝》
主演:茅威濤 顏佳
『柒』 介紹一些80年代的國產喜劇老電影,越全越好。
1.1980《廬山戀》
1980《廬山戀》 豆瓣評分:7.5
中國第一部吻戲,是「文革」後國內首部體現愛情主題的電影,女主角張瑜片中的服裝換了43套,遠遠超越《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23套旗袍;當年的新人張瑜也憑這部電影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觀眾心中的「夢中情人」,並中選第一屆金雞獎和同年百花獎的「雙料影後」。如今在廬山上,有一座非常聞名的廬山戀電影院,每天從早到晚只放映《廬山戀》一部影片。看《廬山戀》已成為廬山的一個固定旅行項目。
2.1981《三個和尚》
1981《三個和尚》 豆瓣評分: 8.6
這部影片是依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而成,是70後的寶貴幼年回想。憑借著高明的藝術水準,這部電影在國內外取得多項大獎,包含1981年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第四屆丹麥世界兒童和青年電影節銀質獎1982年第三十二屆德國柏林世界電影節銀熊獎。
3.1982《茶館》
1982《茶館》 豆瓣評分: 9.2
這是一部由原著改編而來的威望電影。影片中「北京人藝」絢爛群星的扮演非常超卓,影片充分發揮電影藝術手法的優勢,影片根本保留了原舞台表演的魅力和民族化的風格,將電影化的處理與原作風格有機交融,使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愈加傑出。該片獲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文化部1982年優異影片獎特別獎。
4.1982《少林寺》
1982《少林寺》 豆瓣評分: 7.9
由張鑫炎執導,李連傑主演。是一部在武打電影史上具有劃年代含義的作品,影片一反舊式武打片中那種純扮演的花架與鏡頭技巧的做作,經過李連傑和他的一班功夫隊員們樸素真實的功夫讓觀眾真正賞識到了中國功夫。《少林寺》的顫動,使光頭和尚覺遠的形象成為一個年代的印記。
5.1983《城南舊事》
1983《城南舊事》 豆瓣評分: 8.7
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書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經過孩子的目光審視近代中國的變遷,對文革之後的中國電影來說彌足珍貴。
6.1985《黃土地》
1985《黃土地》 豆瓣評分: 7.9
根據珂蘭《深谷回聲》改編。本片可以說是陳凱歌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張藝謀擔任攝影,這也是當今國內最頂尖的兩位大導演在25年前的初次協作。賈樟柯曾說自己當年在街頭散步,溜進一個錄像廳,在放黃土地,其時就被震懾了,從此立志拍電影。
7.1986《芙蓉鎮》
1986《芙蓉鎮》 豆瓣評分: 8.8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86年,聞名導演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這是一部反映建國以來屢次政治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影片經過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書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運動中的遭遇,對我國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後期近20年的前史做了嚴厲的回憶和深入的反思。
8.1987《紅高粱》
1987《紅高粱》 豆瓣評分: 8.1
張藝謀導演,鞏俐姜文主演的電影《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而為人所稱道。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爺爺」、羅漢大叔等一批中國普通老百姓群像,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國人豪邁爽快的一面,跟中國內地電影一貫的哀傷沉重的傳統風格大相徑庭。攝影師顧長衛在取景和色彩的運用上有出色表現,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國電影罕見的「景人合一」之美。1988年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中國電影。
9.1987《老井》
1987《老井》 豆瓣評分: 7.7
一部富有深刻哲理性的影片,它以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了當代農村青年的獻身精神,並由此歌頌了中華民族的頑強毅力。在上映後引起較大反響。呂麗萍、張藝謀主演,獲得過第11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演員獎,1987年美國第7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第11屆沙爾索國際電影節一等獎。
10.1987《末代皇帝》
1987《末代皇帝》 豆瓣評分: 8.6
這是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的一部傳記電影。盡管這不是一部國產電影,但是它的選題與時代背景都是與中國密不可分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那個時代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傳統社會縮影。影片詮釋了溥儀一個作為皇帝的人的故事,並沒有洋洋灑灑的去講溥儀的故事與中國的歷史,而是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看待末代皇帝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榮獲了第六十屆(198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拓展資料: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國務院法制辦於2018年2月2日—22日就《電影行政處罰裁量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捌』 求建國以來的國產兒童影片最全目錄,謝謝~~
........全部????
1949年:《三毛流浪記》(這部電影前半部拍在建國前)
1954年:《小白兔》
1955年:《祖國的花朵》、《羅小林的決心》、《青春的園地》
1956年:《小夥伴》、《皮包》、《哥哥和妹妹》
1958年:《三毛學生意》、《蘭蘭和冬冬》、《紅孩子》、《風箏》
1959年:《好孩子》、《小月亮》、《苦兒流浪記》、《人小志大》
1960年:《街童》
1961年:《英雄小八路》
1963年:《兄妹探寶》、《小兵張嘎》、《寶葫蘆的秘密》(新版2007年上映)
1964年:《小鈴鐺》
1965年:《南方少年》、《小足球隊》
1975年:《我們都是向陽花》、《渡口》、《主課》、《小螺號》、《出發之前》、《黃河少年》、《海霞》、《烽火少年》、《春苗》
1977年:《小石柱》
1978年:《火娃》
1979年:《玩具》、《飛向未來》、《啊!搖籃》
1980年:《十天》、《琴童》
1981年:《四個小夥伴》、《蘇小三》
1982年:《城南舊事》、《心泉》、《閃光的綵球》、《泉水叮咚》、《飛來的仙鶴》
1983年:《應聲阿哥》、《下次開船港游記》、《自古英雄出少年》
1985年:《小刺猥奏鳴曲》、《下次開船港游記》、《岳雲》
1986年:《嬌嬌小姐》、《少年彭德懷》
1987年:《湖心島之謎》
1988年:《霹靂貝貝》
1990年:《魔錶》、《我的九月》、《警門虎子》、《戰爭子午線》
1991年:《北京小妞》、《大氣層消失》
1994年:《廣州來了新疆娃》
2000年:《開心哆來咪》
2003年:《上學路上》
為你這5份我容易嗎?能想起來名字的都找到了年份,還有一些想不起來的。
『玖』 2022國慶檔電影哪部的視覺效果更好
一:《我和我的祖國》
簡介:這部電影請來了七位導演,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喚醒全球華人共同回憶。
船長點評:一篇獻禮的滿分命題作文,一部回顧建國以來的催人淚下之作,七位導演分別是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以及文牧野,各有各的執導特色和長處,而演棚冊隱員方面也沒有令全國觀眾失望,匯集了非常多知名大咖,有中生代頂流柱影帝影後,也有新生代小鮮肉,而且全是零片酬,保證會有一個是你的偶像。所有參與的拍攝人員齊心協力、共同奏出一曲不平凡時代下感動人心的偉大贊歌。
二:《中國機長》
PS:(看到演員陣容有楊穎,船長內心一驚,不過好在只是打醬油的配角,無傷大雅~)
三:《攀登者》
簡介:這片也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講述了上個世紀60、70年代中國登山隊向珠穆朗瑪峰發起挑戰登頂的艱難險阻之旅。
船長點評:本片的點映成績無論票房還是姿鎮口碑,均是國慶3強的「最差」,其中口碑方面被網友詬病最多的,莫過於吳京和章子怡飾演的角色,戀愛戲份略尷尬和鏈廳過多的問題。不過平心而論,該片所傳達出來的使命感、意志以及那一個特殊年代的可貴精神風貌,才是最重要的。
『拾』 請問《我和我的祖國》是紅色電影嗎
《我和我的祖國》是紅色電影,也是愛國主義影片。
該片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間普通百姓與共和國息息相關的故事,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2020年1月11日,首屆「光影中國」電影榮譽盛典獲得2019年度榮譽推介電影。2020年9月26日,該片獲得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劇情簡介
1、《前夜》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保障開國大典國旗順利升起,電動旗桿設計安裝者林治遠(黃渤飾)爭分奪秒排除萬難。
用一個驚心動魄的未眠之夜確保立國大事「萬無一失」,而護旗手老方(耿樂飾)等千千萬萬參與開國大典的工作人員和人民群眾齊心協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終於保障五星紅旗順利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
2、《相遇》
1964年,由於原子彈研發工作保密度極高,同事之間也互不知姓名,在國防科技戰線的科研工作者高遠(張譯飾)三年未與家人聯系,後來因病離崗,在公交車上偶遇曾經的戀人方敏(任素汐飾)。
在國家大愛和情侶小愛之間,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紛紛選擇了前者,於是人生從此只有相遇,沒有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