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老電影觀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電影觀

發布時間: 2023-04-06 02:06:04

Ⅰ 香港有哪些經典的老電影

你好,我認為有以下幾部可以稱為是經典:

一,《射鵰英雄傳》。永恆的武俠經典。80年代拍這樣的片子很少見。這應該是大咖最多的港劇了吧?在當時的無線五虎里主演黃日華、苗僑偉,配角是吳孟達、秦沛、曾江、謝賢,連走狗都是周星馳、吳鎮宇、歐陽振華。導演是杜琪峰,製片人是王晶的父親王天林,武術指導程小東,助理導演鞠覺亮,甚至三部電影的主題曲作詞人都是黃沾。這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一半。我可以問哪部電影?我最喜歡翁美玲扮演的黃蓉。它幾乎是活的。感覺像是小說里走出來的黃蓉。難怪也是金庸最滿意的黃蓉。

二,《上海灘》。1983年看了兩部剪輯過的電影版,然後回來看了1980年的原集版。果不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看劇版是更好的打開方式《上海灘》。沒有高超的特效技術和化妝師的時代,一部劇的成就完全取決於演員的精湛演技和劇情的緊湊性。每一個表情的細節都是那麼到位,整部電影哪怕只有一個配樂,也足夠了。經典中的經典,讓人年年翻拍形式,卻無法超越。最後,我不得不承認,發哥的哥哥許文強很難超越,還有馮敬堯。他們是現實中人物的真實狀態,也是正邪不分,非黑即白。

三,《大時代》。經典,不愧是經典。港劇心中的No.1。最後斷斷續續看了,一部戲劇沖突性很強的劇,一部能帶動觀眾情緒的劇。這部劇最厲害的是丁蟹這個神奇人物的塑造。高潮和最精彩的部分是指控丁蟹的審判和方氏三姐妹相繼被害。後期劇情開始有點自我放縱,各種不合理。經過39集的羞辱,最後的復仇只有十分鍾。但總是值得高分的。

實際上經典的影片還有很多,從未被超越。

Ⅱ 有哪些好看的老電影推薦

教父。

《教父》是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一部黑幫題材的電影,改編自馬里奧·普佐的同名小說,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等主演。影片於1972年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以維托·唐·科萊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科萊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1973年這部電影獲得了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三項獎項;此外還獲得了第30屆美國金球獎最佳電影獎、最佳導演等獎項。2007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了「百年百佳影片」,《教父》排名第二。

電影,也被稱為運動畫面或動態畫面,是作品視覺藝術來,通過使用移動圖像的溝通思想,故事,認知,情感,美女,或大氣模擬體驗。這些圖像通常伴隨著聲音,很少有其他感官刺激。 「電影」一詞是電影攝影的縮寫,通常用於指代電影製作和電影業,以及由此產生的藝術形式。

膜的運動圖像被用創建拍攝具有實際場景運動畫面相機,通過拍攝使用傳統的圖紙或微縮模型動畫技術,藉助於CGI和計算機動畫,或通過一些或所有這些技術的組合,和其他視覺效果。

Ⅲ 邀請你重看老電影(3):《月落玉長河》

影片 《月落玉長河》 ,根據霍達長篇小說 《穆斯林的葬禮》 改編。

《穆斯林的葬禮》 是女作家霍達1987年發表的小說,描繪了一個穆斯林家族3代人60年間的興衰沉浮、兩個不同時代不同內容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獲得第3屆茅盾文學獎。獲獎評語:「最有生命力的矛盾文學獎經典作品」。

這部以悲涼出名的小說,真的很讓人震撼!卻原來,它才是我們20世紀至今悲劇結尾be的鼻祖!

霍達女士是一名生活在北京城裡的回民,這本書所講述也是北京城裡的一個世代做玉器的回民家族尺枝的故事。這本書時間線很長很長,從晚清寫到了文革結束以後。一個家族的興衰榮辱盡在其中。這本小說是一部最有生命力的矛盾文學獎經典作品,在二十年的時間里發行上百萬冊,感動了中國幾代讀者。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小說。曾多次捧讀它。讀完這部作品,那最純潔的夢想、最凄美的愛情、最痛楚的命運已深深刻在我的腦海里,讓我一次次落下淚來。

雖然正如霍達女士所說,她創作這部小說僅僅是為了寫作,並沒有想給各位讀者或給這個社會帶來什麼。但是這部小說終究可以令人動容、讓人感慨。不同的人在閱讀完以後都會產生不同的感悟。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這個回族家庭的悲劇似乎不可避免。

1993年,這部小說被北京電影製片廠、香港康大影業有限公司聯合搬上銀幕,又名 《月落玉長河》 。

導演:謝鐵驪

編劇:霍達、張翠蘭

主演:王詩槐、蓋麗麗、史蘭芽等

劇情簡介:

孤兒易卜拉隨長輩前往聖地麥加朝聖,途中他們經過北京,易卜拉偶然為「奇珍齋」內的精美玉器所迷,於是他最終放棄朝聖,留在這里跟隨主人梁亦清(王詩槐 飾)學習琢玉手藝。在此之後,師徒倆合作為「匯遠齋」製作「鄭和航海船」。梁亦清三年時光里為這件寶物耗盡心血,最終玉毀人亡。為賠償損失,更名為韓子奇(王詩槐 飾)的易卜拉在「匯遠齋」苦幹三年,手藝愈加精湛。回到家中後,她娶師傅的長女君壁為妻,決心重振「奇珍齋」。十年後,韓子奇名貫京城,妻賢子乖。抗日戰爭爆發,唯恐玉器受損,韓與妻妹冰玉(蓋麗麗 飾)同赴倫敦。浮華亂世,異地他鄉,韓與冰玉培養出別樣的感情,更育有一女新月(史芽蘭 飾)。戰後回國,他們將如何面對這發生的一切……

影片各個人物和演員的演繹,生動、真切、深刻、隱忍。背景音樂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慣穿影片後半部的渲染,更增加了悲劇的效果。

小說和影片,在當時的歷史的背景下,描寫了回族玉器匠人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運變遷,表現了主人公為追求理想和事業,為完善自身素質所發出的蓬勃不息的命運抗爭。

回民,最早是來中國做生意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留在中國後與漢族通婚的後代。經過百年,當時的語言早已褪去,只留下了他們的信仰和詞彙。而我覺得:正是這個信仰,使他們歷經千年沒有被融入到漢族中的原因。從這點來看不得不佩服回回這一民族。

回回民族作為穆斯林成員之一,其每日離不開的便是伊斯蘭教,在這本書中便大量描寫了回民對教義教規的虔誠以及遵循。在這本書中,一個民族的千年歷史躍然紙上,向讀者們講述著這個令人感慨的故事。

影片名 《月落玉長河》 ,讓人感覺比書名 《穆斯林的葬禮》 更提升了一個高度,不再是簡單的局限在玉器方面,而是升華到一個民族的故事。

人,有人生觀,也必須有人死觀。穆斯林的葬禮顯得與眾不同。書中基本上對所有重要人物角色的死亡和葬禮都做了描冊困歷寫。其中梁亦清、韓子奇和韓新月的葬禮書中進行了大篇幅的細致州搜描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這些人物角色的葬禮將這整部小說串聯起來。葬禮作為回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已經深入其骨髓。

這是一個平凡而又閃光的穆斯林世界,對穆斯林的日常生活習慣、婚喪嫁娶風習做了詳盡、細致、真實的描繪。

Ⅳ 70年代懷舊經典老電影

80年代懷舊經典老電影:

1、《好事多磨》

1980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龔雪、郭凱敏主演。在這部電影中,兩位主要演員的表演很本色很真實很生活,非常枯磨成功。影片上映以後,票房是當時全國第三位,龔雪也因此紅透了半邊天,收到很多觀眾來信。


Ⅳ 老電影《萬水千山》簡介

永遠的紅飄帶
——「紀念紅軍長征70周年」觀電影《萬水千山》有感

從電影院出來,我的腳步緩慢而沉重,心潮像起伏的波浪,腦海里不斷地回響著剛剛學過的詩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從1934年10月16日紅軍在江西渡過於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陝北勝利會師,歷時兩年整,行程上萬里。我們暫且不說紅軍在這其間遭遇敵人的一次次圍、追、堵、截,單說走過的行程就足以讓世人矚目。據美國記者斯諾統計:紅軍一共爬過了18條山脈(其中5條終年冰雪覆蓋),渡過24條河流,經過12個省份,佔領過62座城市,突破10個地方軍閥組織的包圍,平均每天行軍70華里……試想:一支大軍及它的輜重,要在地球上最險峻的地帶保持這樣的平均速度,這能說不是奇跡嗎?我的眼睛濕潤了,心兒早已飛到了那戰火紛飛的長征路上——

遵義城裡,中央召開會議,批判了王明的機會主義路線,確立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線,以及毛主席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軍民激動萬分,同聲高呼:「紅軍得救了,革命得救了……」。於是,紅軍在毛主席的親自指揮下,聲東擊西,放棄遵義再回收遵義,獲得了長征途中的第一個大勝利。之後,紅軍四渡赤水,運動殲敵,終於變被動為主動,扭轉了戰局。當敵人總指揮窮凶惡極地趕到金沙江邊時,紅軍早已渡江七天了。接著,紅軍又順利地通過了彝族區,戰勝了天險大渡河,克服種種艱難險阻,爬雪山、過草地、煮皮帶、挖草根……這支英雄的部隊突破臘子口,直插六盤山,終於到達陝北勝利大會師。至此,偉大的長征越過萬水千山徹底勝利了!

正如百戰疆場的老將軍——張愛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所說的:「回首向來風雨路,萬里長征任疾馳……長征取得的勝利充分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產生偉大的軍隊、偉大的戰士,也才能取得偉大的勝利。今天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讓這種精神薪火相傳,就一定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把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電影《萬水千山》以她豐富的內容和生動的藝術手法,真實地再現了中國工農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這一舉世無雙的壯舉,它就像一條永遠銘刻在地球上的紅飄帶,成為中華民族堅定無畏精神的象徵!
http://www.pep.com.cn/200503/ca672642.htm

http://..com/question/4685327.html

Ⅵ 有什麼好看的老電影

以下是一些經典老電影:

《教父》(The Godfather):1972年上映的這部電影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講述了信胡一個黑手黨家族的故事,被譽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

《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1939年上映的這部電影由維克多·弗萊明執導,講述了南北戰爭期間一個女人的故事,是好或備萊塢黃金時代最傑出的代表之一。

《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1953年上映的這部電影由威廉·惠勒執導,講述了公主和記者之間的浪漫故事,成為浪漫愛情電影的經典之一。

《風聲鶴唳》(The Third Man):1949年上映的這部電影由卡洛·瑞士執導,講述了一名小說家在維也納調查朋友死因的故事,是黑色電影的經典之一。

總之,這些經典老電影衫坦毀都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影響力,如果重新上映或改編,可能會吸引新一代的觀眾,並推動電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Ⅶ 老電影《天堂影院》觀後

    《老電影院——時間帶不走天堂之愛》

        當《天堂影院》這部影片出現我在眼前的時候,懷念的閃電劃過我記憶深處的夜空,這不是我小時候的老電影院嗎?這不是當時人滿為患我們必須對號入座的老電影院嗎?關於老電影院的回憶故事從一個小男孩純真好奇的面部表情特寫開始,他的眼睛瞪得格外大,格外明亮,飽含了一個孩子對奇跡世界的全身心的嚮往,而這個奇跡世界就是小鎮上的「天堂影院」,一個影響了男孩一生的地方。

      在這個影碟泛濫的時代我常常忘記了當年在老影院看電影的樂趣了。那時候的電影院是小孩子嬉笑打鬧吃零食的天堂,是青年男女黑暗中拉手親熱的天堂,是一大群人在一起分享悲歡離合的天堂……那時候學校常有包場電影,每次包場電影是最為盛大的節日,那發票的時刻真興奮,早早就全班鬧哄成一片,「我是雙號」,「我是單號」,「我的中間十五排」,拿到邊兒座位的最沮喪,千方百計要淘換到中間來。要好的朋友票卻沒有聯在一起的,也四處找人淘換。到入場的那一天,全班穿戴整齊,先在學校大操場集合,一隊一隊出發,往往班級隊伍後面總有些編外小隊,是我們自家的弟弟妹妹們……我的小學時代,幾乎每場電影都帶著妹妹看,她坐在我的腿上。那時候家庭最浪漫的娛樂也莫過於周末看電影了,老爸周末下班路過電影院會買票給我們,於是匆匆吃了晚飯,趕快往電影院奔去……

      我和電影中的男孩多多一樣,仰望那巨大的手繪海報,走入一條街上最偉大的建築。那些在電影院里工作的人都讓我心生敬慕,連同門口的剪票員都很神氣,那些藏在我看不見的地方放電影的人,如何從高高的牆壁上的孔洞里把一道道神秘的光束穿過我們的頭頂?又如何把影像投影到屏幕上?老電影院如同魔法幻境一般。

      影片中的男孩多多就生活在這些美妙的秘密中,在電影院里遇到了精神上的父親,當地唯一的電影放映員老艾蒙多,多多跡襪崇拜電影,同樣也崇拜電影放映員,他纏住艾蒙多要他教自己放電影,艾蒙多覺得這個工作沒出息,不想教他,而小多多則在長年累月的旁觀中學會了放電影。

就像我經歷的那個時代的人們一樣,影片中小鎮上的人們搶著對新片子一睹為快,反復觀看直到把台詞倒背如流還能繼續感動而淚流滿面,而且,同樣的,因為由於民風古樸,道德宗教的束縛,當時所放電影的熱吻鏡頭都要被剪掉,這些被剪掉的膠片被老艾蒙多秘密收藏著。

有一天,一部新電影惹來全鎮居民的熱捧,到深夜都還搬著板凳來排隊等票。而電影院早已關門,老艾蒙多不忍心沒看上電影的居民們失望,巧妙地把電影放在影院對面居民銷友樓的牆上,就在大家心滿意足地觀看露天電影時,膠片著火了,小多多費力地把艾蒙多從火堆中拖出來,他的雙眼已經瞎了。

小多多從此成了電影放映員,不知不覺長大成青年,在電影院里開始了秘密的初戀,熱辣辣地愛著又羞於啟口表白,兩情相悅的迷醉又長久離別的想念,永遠擦肩而過的遺憾著……多多聽從老艾蒙多的忠告,到遠方去尋找新的生活。

三十年後的中年多多經歷了無數人生風雨之後再次回到小鎮上,一切物是人非,失火之後重修過的天堂影院三十年後變得破敗,甚至因為沒有人再看電影即將被拆。

多多在老電影的破屋子裡再次放映自己三十年前拍下的初戀女孩的錄像,因百感交集而默默流淚!他感覺到自己其實從來沒有離開過小鎮。老艾蒙多留給他的禮物是剪輯下來的電影中的接吻鏡頭的合集,他在那些真誠恣意地愛的鏡頭里流淚回味生活的真諦!

        觀看影片的過程中,我和《天堂影院》的主人公一起進行了一次精神返鄉,這個鄉,是我們的老電影院,時光流姿斗激逝我慶幸我從來沒有在心裡失去過我的老電影院,老電影院是那個年代的孩子的精神聖殿,因為這聖殿的存在,那個年代的孩子雖然常常是貧窮的,但卻常常是富有的,不知道哪部電影的哪段激動人心的台詞,哪位偉大的英雄,哪個壯麗的場景會對哪個孩子產生一生的影響……影片主人公多多的成長歷史,也是電影文化發展的歷史,最後他在老艾蒙多按時間順序剪下來的膠片回放中重溫了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故鄉、電影、恩師、初戀……時光可以改變一切,唯有愛,永遠不變,有愛,就有天堂。

影片節奏舒緩,情調略帶憂傷,美好的東西註定要消失,這是無奈的,至憾的,美得令人嘆息的。我雖被影片強烈的懷舊之情浸泡,傷感之中但並沒有太過心碎,我為我曾經擁有老電影院這個秘密的溫暖而慶幸,而微笑不已了。

  「看電影去……」這是我至今為止享受過的最美好的浪漫了,我的眼前久久晃動著多多的那輛破爛老式汽車變成的母雞窩,久久晃動著艾蒙多在深夜街頭放映露天電影的善良微笑,心中懷有天堂,我行走凡塵俗世時眼神明亮有光。

導演: 朱塞佩·托納多雷

編劇: 朱塞佩·托納多雷

主演: 薩瓦特利·卡西歐/馬克·萊昂納蒂/ 菲利浦·諾瓦雷 / 雅克·貝漢

影片梗概:義大利南部小鎮,小男孩多多喜歡看電影,和放映師艾蒙多成了忘年之交,在膠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樂趣。多多接替艾蒙多成了放映師,他愛上了銀行家的女兒艾蓮娜,最終遺憾地擦肩而過,傷心的多多在艾蒙多的鼓勵下,離開小鎮,追尋自己生命中的夢想,三十年後又回到小鎮上,卻發現電影院正要被拆除……

影片簡介:《天堂影院》通過一個孩子看電影、放電影、拍電影的成長經歷將電影的發展史呈現在觀眾面前。導演托爾納托雷通過男孩托托的成長經歷,將人的生命歷程與電影文化的發展歷程緊緊結合起來,滿懷深情與敬意地回顧了人與電影、人與人之間那種自然、淳樸 的情感。

對比現在這個物質文明高度發達,卻使人們普遍感到困惑的世界,這部真摯而充滿溫情的影片顯得格外珍貴。

Ⅷ 六十年代有哪些值得看的老電影

說起六十年代的電影,可能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港台的動作片,像是《龍門客棧》(1967,胡金銓)、《獨臂刀》(1967,張徹)、《英雄本色》(1967,龍剛)等,但其實六十年代的大陸影壇也是百花齊放的年代,今天就給大家列舉幾部優秀的60年代的大陸電影吧。

《冰山上的來客》

謝心水導演的《冰山上的來客》17年反特片的集大成之作,於63年上映。講述的是女特務古里巴兒(谷毓英飾)假扮解放軍哨所戰士阿米爾(阿木都力力提飾)的青梅竹馬古蘭丹姆刺探軍情,一步步破壞我軍邊疆防線,最後被我軍識破,不僅揭穿了她的特務身份,阿米爾終於和真古蘭丹姆(阿依夏木飾)再次重逢,在勝利的也幫阿米爾和真古蘭丹姆團聚。片中用兩人熟知的歌曲來揭發女特務的假身份也是用的十分巧妙,而片中的歌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也成了傳唱至今是經典。

60年代的中國,是電影蓬勃發展的時代,故事片,文藝片,反特片,動作片,武俠片等等異彩紛呈,其中也不乏精品,對老電影感興趣的觀眾不妨親自去探索一番。

Ⅸ 70到80年代經典老電影

70到80年代經典老電影如下:

1、《少林寺》

80年代十大經典武打片,南拳王不幸離世,李連傑在世界成名的前夜1979年4月,日本少林寺拳法聯盟創始人宗道臣訪問嵩山少林寺,並與時任香港長城影業公司董事長的廖一原接觸。宗道臣表示希望長城影業能夠拍攝一部少林寺題材電影,讓他能夠拿到日本去放映,以推廣少林文化,弘揚少林精神。

Ⅹ 介紹一些80年代的國產喜劇老電影,越全越好。

1.1980《廬山戀》

1980《廬山戀》 豆瓣評分:7.5

中國第一部吻戲,是「文革」後國內首部體現愛情主題的電影,女主角張瑜片中的服裝換了43套,遠遠超越《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23套旗袍;當年的新人張瑜也憑這部電影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觀眾心中的「夢中情人」,並中選第一屆金雞獎和同年百花獎的「雙料影後」。如今在廬山上,有一座非常聞名的廬山戀電影院,每天從早到晚只放映《廬山戀》一部影片。看《廬山戀》已成為廬山的一個固定旅行項目。

2.1981《三個和尚》

1981《三個和尚》 豆瓣評分: 8.6

這部影片是依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而成,是70後的寶貴幼年回想。憑借著高明的藝術水準,這部電影在國內外取得多項大獎,包含1981年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第四屆丹麥世界兒童和青年電影節銀質獎1982年第三十二屆德國柏林世界電影節銀熊獎。

3.1982《茶館》

1982《茶館》 豆瓣評分: 9.2

這是一部由原著改編而來的威望電影。影片中「北京人藝」絢爛群星的扮演非常超卓,影片充分發揮電影藝術手法的優勢,影片根本保留了原舞台表演的魅力和民族化的風格,將電影化的處理與原作風格有機交融,使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愈加傑出。該片獲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文化部1982年優異影片獎特別獎。

4.1982《少林寺》

1982《少林寺》 豆瓣評分: 7.9

由張鑫炎執導,李連傑主演。是一部在武打電影史上具有劃年代含義的作品,影片一反舊式武打片中那種純扮演的花架與鏡頭技巧的做作,經過李連傑和他的一班功夫隊員們樸素真實的功夫讓觀眾真正賞識到了中國功夫。《少林寺》的顫動,使光頭和尚覺遠的形象成為一個年代的印記。

5.1983《城南舊事》

1983《城南舊事》 豆瓣評分: 8.7

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書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經過孩子的目光審視近代中國的變遷,對文革之後的中國電影來說彌足珍貴。

6.1985《黃土地》

1985《黃土地》 豆瓣評分: 7.9

根據珂蘭《深谷回聲》改編。本片可以說是陳凱歌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張藝謀擔任攝影,這也是當今國內最頂尖的兩位大導演在25年前的初次協作。賈樟柯曾說自己當年在街頭散步,溜進一個錄像廳,在放黃土地,其時就被震懾了,從此立志拍電影。

7.1986《芙蓉鎮》

1986《芙蓉鎮》 豆瓣評分: 8.8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86年,聞名導演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這是一部反映建國以來屢次政治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影片經過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書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運動中的遭遇,對我國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後期近20年的前史做了嚴厲的回憶和深入的反思。

8.1987《紅高粱》

1987《紅高粱》 豆瓣評分: 8.1

張藝謀導演,鞏俐姜文主演的電影《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而為人所稱道。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爺爺」、羅漢大叔等一批中國普通老百姓群像,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國人豪邁爽快的一面,跟中國內地電影一貫的哀傷沉重的傳統風格大相徑庭。攝影師顧長衛在取景和色彩的運用上有出色表現,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國電影罕見的「景人合一」之美。1988年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中國電影。

9.1987《老井》

1987《老井》 豆瓣評分: 7.7

一部富有深刻哲理性的影片,它以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了當代農村青年的獻身精神,並由此歌頌了中華民族的頑強毅力。在上映後引起較大反響。呂麗萍、張藝謀主演,獲得過第11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演員獎,1987年美國第7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第11屆沙爾索國際電影節一等獎。

10.1987《末代皇帝》

1987《末代皇帝》 豆瓣評分: 8.6

這是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的一部傳記電影。盡管這不是一部國產電影,但是它的選題與時代背景都是與中國密不可分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那個時代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傳統社會縮影。影片詮釋了溥儀一個作為皇帝的人的故事,並沒有洋洋灑灑的去講溥儀的故事與中國的歷史,而是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看待末代皇帝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榮獲了第六十屆(198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拓展資料: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國務院法制辦於2018年2月2日—22日就《電影行政處罰裁量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