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鞋子》影評
《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是伊朗第三代電影人馬基德·馬基迪的代表作之一。該片拍攝時間為1997年。《小鞋子》這一影片是由伊朗的倆兄妹為了可以穿上鞋子而不懈努力的真人故事進行改編的。影片主要是從兒童的角度來拍攝的。對於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影片的高度不在於通過灰暗的色調去渲染處於生活底層印度貧民的窘迫生活,而是在於深層次的頌揚那些為生活不斷拼搏的人們,甚至是一個孩子,也在不斷的為生活努力著,哪怕是做出一點點的改變,他們也認為是美好的。
縱觀整部影片導演多以灰,暗色調來充斥整部影片,來反映伊朗總體的社會環境,清晰的向觀眾揭示了影片的主題。灰暗峽窄的巷子里,一道道渾濁的在陽光下波光粼粼的小河流是影片出現最多的場景了,以倆者對比的色彩藝術手法側面顯現出生活的另一面是溫暖的,是充滿陽光的。導演在用光上多以自然光為主,室內這是昏暗的。在阿里與父親外出做園藝的場景是影片最明亮的段落,而這也是阿里尤為稀少的快樂時光。。在父親從自行車上摔落受傷之後,影調轉入陰暗。光影的變化也是控制影片節奏的手段之一,明暗交錯暗示事件的進展同時也反映心理變化。本片的色彩可謂是灰暗的。從帶有宗教氣息的黑白服飾,到斑駁的牆壁,灰色的水泥地,色彩都是不明亮的,這與影片主人公壓抑的失落的童年時光相契合。但是,盡管在這樣的環境里,導演還是以最直接的方式為我們展現了生活在底層的人民群眾的人性,尤其是阿里與妹妹,正和這部影片的英文名字一樣《天堂的孩子》,這部影片向我們詮釋了大愛溫情的力量。
音樂用於渲染環境,在影片之初用嘈雜的混響烘托市景喧鬧的環境。而在阿里和妹妹上學的過程中用加重的腳步聲表現他們的運動,表現出簡單卻又深重的兄妹之情。在阿里長跑比賽中,音樂和音響成為人物情緒和心裡節奏的重要表現。環境的聲音消失只剩下阿里的喘氣聲,心跳聲和重重的步伐的聲音,這些交錯重疊在一起。並且用平行蒙太奇的寫法閃現妹妹用奔跑的方式和阿里換鞋的場景,體現阿里復雜的情緒,對妹妹的愛,以及兒童時期害怕被家長責怪的糾結心理,同時更體現出一個兒童對生活以及對一個家庭的小小責任。而此時為妹妹贏得一雙新鞋是他的全部信念。本片的情緒音樂不多,多數用於表現動作。如孩子的奔跑,用跳躍靈動的樂段。而鞋被流水沖走時,用流動輕柔的旋律。獨具風格的視聽語言使影片形成了張弛有度的節奏。固定與運動,景別與景別之間的切換,音響與音樂的配合,情節點的設置,細節的表現,情緒的渲染,使敘事節奏與視覺節奏,外部節奏與內部節奏達到完美融合。
從某種角度來看這部影片,已經超越了單純的兒童電影所要展現的東西。讓一個如此幼小的心靈承受如此大的壓力和折磨,不是兒童電影能表現的。但是其中的純粹的感情和朴實的人際關系和生活,讓這個略顯深沉的主題又有一些溫馨。《小鞋子》這部影片具有如此的力量,不僅傳達著伊朗文化的魅力和與眾不同,也注入了強烈的人性關懷的力量。這部影片不愧為一部如此經典的影片,導演的用心良苦也被觀眾所發掘。導演成功地將這部影片推向了一個新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