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讓人心跳停止的13部「太空冒險」電影!
大家好,我是槽君,不知道你們是否看過一些讓你們覺得心跳加速的太空冒險電影,特別在太空桐畢飛行的時候,不僅緊張而且很壓抑,人對未知的東西總是感覺到害怕,那麼今天帶來13部還不錯的太空冒險電影。
一起來看吧,go go go~~~
一、《星際穿越》Interstellar (2014)
IMDb評分:8.6
點評: 一邊太空冒險,一邊是通俗情感戲。無論外表多硬科幻:蟲洞、黑洞、太空冒險、多維空間……核心仍是親情與愛。科學理論都是為感情服務的,用很硬的外殼包裹最柔軟的情感。也因為此,它不會是2001那樣嚴肅偉大的科幻片,但是卻有更飽滿的感情,以及淚點。
二、《地心引力悶瞎》Gravity (2013)
IMDb評分:7.8
點評: 《地心引力》是部看似簡單,卻又不簡單的作品;簡單,只有主角、太空、太空船構成整部電影的背景和基調;不簡單,不多的元素,僅有著主角的對話和獨白,獨特的運鏡,卻可以讓你願意花上時間看完整部電影,然後還會置換讓自己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很特別,也很好看!
三、《深空失憶》Pandorum (2009)
IMDb評分:6.8
點評: 講述了一群宇航員在飛船上沉睡了多年,突然醒來後完全沒有記憶,並遭遇不明外星生物攻擊的故事。被埋沒的科幻電影,太好看了。有些細節上的沒想通回頭還看了影評。看著很刺激,裡面的時間是條重要的線索,把飛船看成一個隔絕封閉的世界,重塑原始社會的烏托邦形態,都是很有想法的。裡面還有精分劇情,人吃人劇情,血腥暴力,節奏感不錯。boss弱了點。(很晚才看的科幻片)
四、《火星任務》Mission to Mars (2000)
豆瓣:7.5
IMDb評分:6.0
點評:看英文名還以為是火星救援,結果完全不一樣,同樣是在NASA宇航專家指導下拍攝的,比火星救援更寫實,想像力也更超越,關於人類起源的探索很有意思,超速星際旅行的設計也超帥。
五、《火星救援》The Martian (2015)
IMDb評分:8.0
點評: 乾脆利落冷靜,就像一個有智商的人應該有的樣子。有太多地方可以煽情了,按好萊塢的一貫德行,本來應該恣意揮灑淚水,把家庭價值、美國精神、男歡女愛、求生本能一再放大,放大到你不哭都不好意思走出影院。
六、《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2012)
IMDb評分:7.0
點評: 作為《異形》的前傳,不但解釋了異形的起源還yy出了人類的創造者~當然,影片中並沒有正傳里那麼多讓人心驚膽戰的情節,電影技術是有了很大進步,但劇情卻略顯蹩腳,女主跟被感染的哈洛威交配後懷了一隻章魚,沒錯!章魚!然後創造者和章魚的兒子就是異形~亮瞎眼~
同時也期待明年的《普羅米修斯》續集《異形:契約》。
七、《銀河系漫遊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2005)
IMDb評分:6.8
豆瓣:8.5
點評: 講述生活中事事不順的倒霉的地球人,在地球被毀滅前的最後一刻,在好友福特的幫助下搭上一艘路過地球的外星人的太空船後發生的故事。
片中的宇宙是個各種無厘頭玩笑和不正經生物的大集合。男主的旅途起因於地球被強制拆遷,因為地球不過是高等生物老鼠用來觀察人類的實驗室,最終發現了宇宙的終極答案是24。(緊張的時候來一部紓解氣氛的)
八、《世界末日》Armageddon (1998)
IMDb評分:6.6
豆瓣:7.7
點評: 所有典型的賣拷貝式炸葯大片里最喜歡的一部,可能因為這部確實好看也可能純粹因為我當時小,非常喜歡他們上天前最後一頁的戲份,每個人都安排得很恰當。本導和麗芙泰勒那時候都是最好看的時候,麗芙真美啊比魔戒里還美。氛圍真心不錯,節奏緊湊,全程高能。最後俄國工程師用鐵棒局罩芹砸機器。身為半個機械老說一句表示非常贊成。
九、《太空運輸》Cargo (2009)
IMDb評分:6.2
點評:23世紀中葉,地球因為某種原因不再適合人類生活,最後一批人類逃離地球,居住在近地軌道龐大的太空站上。
十、《太陽浩劫》Sunshine (2007)
IMDb評分:7.3
點評: 剛開始以為是科幻片,全部犧牲也很正常。結果卡帕問機器為什麼四個人氧氣供給不能活下去,尼瑪機器居然說有第五個人這是什麼鬼!還出來個行屍!!!分分鍾變驚悚片!!相當刺激!!
十一、《安德的游戲》 Ender's Game (2013)
IMDb評分:6.7
點評: 二刷《安德的游戲》,看到了更多細節,想到了更多東西,男主作為一個孩子演技爆表,侵略/反侵略/屠殺/階級/種族等等的思考在電影里太多太多,超棒的電影,強推。
十二、《星際迷航:暗黑無界》Star Trek Into Darkness (2013)
IMDb評分:7.8
點評: 作為星際迷航中最喜歡的一部,這一部對節奏的把控相當完美,幾乎全程緊張刺激。卷福演反派真的帥炸了,神態情感非常到位,很恐怖但不令人討厭。Kirk和Spock的友情線看淚目了,主題影射人類政治軍事化的弊端還是挺高端的。
十三、《紅色星球》 Red Planet (2000)
IMDb評分:6.0
點評: 大部分麻煩是來自自帶的那個機器人暴走成了殺人狂,劇情不同於一般懸疑驚悚片的套路,男主被確定必死無疑,說完了遺言放棄了掙扎作殘念狀。。。最後卻抓住了一線生機,而稻草恰恰又是最初的麻煩製造者——殺人機器人。。
細心的人可能發現了豆瓣和IMDb有的時候差很多,我覺得正常,不同區域的人對電影的要求不一樣,而且文化存在差異,豆瓣評分低於6分的在IMDb都可能7分以上,所以咯
好了今天就推薦到這里,大家再見。
㈡ 外國的關於ufo或外星人 宇宙的電影我要精彩的
《飛碟領航員》
《E.T》
《第三類接觸》
《獨立日》
《第五元素》
《羅斯威爾》
《機械精靈》
《天襲》
《哈羅!UFO》
《失驚無神火星人》
《火星人玩轉地球》
《超時空接觸》
《星際迷航》
《冰凍星球》
《宇宙威龍》
《銀河訪客》
《銀河系漫遊指南》
《K星異客》
《新外星人》
《黑超特警組》
《鐵血戰士》
《星際寶貝》
《進化》
《世界大戰》
《外星人入侵》
《深淵》
《黑衣人》
《人體入侵者》
《解剖外星人》
《火星任務》
《星空》
《銀魂》
㈢ 美國著名的科幻電影有哪些
美國著名的科幻電影有:《人工智慧》、《阿凡達》、《星球大戰》、《回到未來》、《獨立日》。
1.《人工智慧》
21世紀中期,由於氣候變暖,南北兩極冰蓋的融化,地球上很多城市都被淹沒在了一片W洋之中。此時,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人工智慧機器人就是人類發明出來的用以應對惡劣自然環境的科技手段之一。
2.《阿凡達》
《阿凡達》(Avatar)是一部科幻電影,由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二十世紀福克斯出品,該片有2D、3D和IMAX-3D三種制式供觀眾選擇。影片的預算超過5億美元,成為電影史上預算金額最高的電影。此外,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監制的全平台同名游戲《阿凡達》(JamesCameron』』sAvatar:TheGame)於2009年12月1日推出,游戲類型為TPS(第三人稱科幻稱射擊動作游戲),支持3D顯示器。另外,還有一些《阿凡達》周邊產品及同名作品。
3.《星球大戰》
影片故事圍繞在奴隸帝國及一小批叛軍的太空戰事上。《星球大戰》中,馬克漢彌爾與他結盟的朋友共同維護宇宙和平;《帝國大反擊》故事延續《星球大戰》,並加入新的結盟者,繼續一場正、邪對抗的太空大戰。科學家們選出這兩部電影,可能是對《星球大戰》最初三部曲系列存有懷舊之情,並非全為了片中的科學情節。這兩片上映後,掀起一股《星球大戰》玩具及游戲的流行風,成為日後多部太空電影及科幻小說的模板。
4.《回到未來》
《回到未來》是一個美國科幻電影系列,共有三部,分別拍攝於1985年,1989年和1990年。它告訴人們未來不是一成不變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每部電影充滿喜劇性的同時也有很深的寓意,發人深省。該片第一集賦予時間旅行新的想像力,劇情驚險刺激,對白幽默風趣,令人回味無窮。1989年的第二集延續了第一集的故事線,並引進平行宇宙的概念;1990年的第三集把故事帶到19世紀的西部生仔世界。
5.《獨立日》
雖然片中充滿了「美國式超級大國英雄主義」...但絕對是一部超級經典的科幻片,電腦工程師戴維發現,外星人發出的信號其實是攻擊的倒計時信號。戴維設法把這個信息通知了他的妻子康妮:她是總統的助理,為了工作她與戴維的關系已經破裂。政府試圖與外星人聯絡,但毫無反應,總統為此憂心忡忡。在得知戴維帶來的訊息後,他急忙下令撤離,但為時已晚。7月3日,外星人的飛船開始對美國幾個大城市展開致命的攻擊。在一瞬間,人類就遭到了巨大的打擊和災難。
(3)歐美經典太空電影擴展閱讀:
科幻片是類型片的一種,該類作品採用科幻元素作為題材,以建立在科學上的幻想性情景為背景,在此基礎上展開敘事的影視作品。
科幻片所採用的科學理論並不一定被主流科學界接受,例如外星生命、外星球、超能力或時間旅行等等。科幻電影常常使用可能的未來世界作為故事背景,用宇宙飛船、機器人或其他超越時代的科技等元素彰顯與現實之間的差異。
許多科幻電影會表現出對於政治或社會議題的關注,以及哲學方面如人類處境的探討。一些科幻電影是從科幻文學作品改編而成,但科幻電影會注重擷取其中的文學或人文方面的元素,而無視科幻文學比較注重的科學嚴謹性和邏輯性。
參考鏈接:網路-科幻片
㈣ 美國科幻電影有哪些
看科幻電影也能夠喚醒你的思考,打開你的思維,那麼美國科幻電影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1、星球大戰系列
開創了科幻電影神話,成功塑造了手持光劍的天行者形象,而且把「願原力與你同在」印在了人們的腦海之中~~~影響了一代人。
2、終結者系列
科幻片中的經典之經典~~《終結者》系列講的是人類被自己親手製造的高智能計算機「天網」毀滅的故事。第1部和第3部中規中矩,唯有《終結者2:世 界末日》永遠銘記在了大家的心裡。雖是動作科幻片,但最難能可貴的是它擁有感人的劇情,阿諾德史瓦辛格的T800型機器人....
3、黑客帝國系列
黑客帝國系列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它徹底顛覆了人們的世界觀。以往的科幻電影令人思考的是:「將來會不會發生」,而它卻在讓人想:「難道這是真的」?
4、異形
是很多人在恐怖片方面的「啟蒙」作品。這部電影描述的是飛往外太空的人類遭遇外星異形的故事,共拍攝了4部作品加一部外傳,至今還在籌劃新的故事。它的特別之處是它能夠寄生在人類體內,人被感染之後遲早要眼看著怪物從自己的胸口鑽出來,看了後脊背發涼~~
5、2001漫遊太空
這部也比較經典,以嚴肅的科學性和預見性著稱。《2001太空漫遊》之中已經表現出了自己對於人工智慧的理解,並且還帶有很多的疑慮和擔心。該片不 是純粹意義的科幻片,它帶給我們的是對整個人類文明的深層次思考,告訴我們的是人類永恆的絕望,盡管它沒有《星球大戰》那樣廣受歡迎,但它絕對是一個里程碑。
6、侏羅紀公園
《侏羅紀公園》是斯皮爾伯格的一部大製作商業電影,用無比真實的特效營造了一個恐龍的世界。這部電影一上映就立刻引起轟動,人們從未見過如此逼真的史前怪物~~
7、獨立日
在特效與搧情方面都做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巨大的場面和無與倫比的畫面音效。劇中美國總統慷慨激昂的演講令人不禁思考:為什麼美國的「主旋律影片」在狂賺票房的`同時,還能在不經意間能如此打動人?
8、12猴子
不多見的引人深思。這是一部冷調子的科幻驚悚片,故事情節遊走於過去、現在、未來的時空之間,一不留神就會對跳躍式的敘事感到混亂。影片給人留下不少思索回味的地方,影片裡布拉德皮特顛覆形象飾演瘋瘋癲癲的精神病患者。
9、超時空接觸
比較嚴肅地探討外星文明問題。據說是目前好萊塢所拍攝的科學含金量最高的真正意義上的科幻片,美國有97%的民眾相信影片所述的內容。埃莉是一位對 宇宙生命充滿探索慾望的天文學家,尤其是對她產生深遠影響的父親去世時,她對科研的投入更加上了對父親的強烈懷念。她決心找到外太空生命跡象的努力,只得 到少數人的理解~~~
10、回到未來
該系列電影不僅成功地講述了一個有關時間旅行的故事,且一講就是三部電影。該片的劇情非常引人入勝,並且仔細思考之後會發現它在邏輯上也同樣無懈可擊。
㈤ 推薦幾部歐美科幻大片
1 全球十部最經典的科幻片, 1《銀翼殺手》 主角是洛杉磯警察達克德,任務是尋找並殺死混雜在地球人中的非法復制人。這些復制人體力及智能遠超過人類。達克德在追殺過程中,意外愛上一名女復制人。倫敦國王學院幹細胞生物學家明傑說,這是他看過最棒的科幻電影,「在當時來說,它和整個故事都超越時代,提出了千古不變的問題,包括什麼是人類?我們是誰?」 2《2001太空漫遊》 講述人類對命運及宇宙的探求,首先由史前人猿時期說起,之後,跨越時空來到太空殖民地。導演庫柏力克試圖藉此片,凸顯人類的無知,並前瞻性地預言人類科技的渺小。此片曾榮獲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視覺效果獎」。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教授曼寧稱贊此片:「模擬技術卓越,當今計算機繪圖也無法出其右。」 3《星球大戰及帝國大反擊》 影片故事圍繞在奴隸帝國及一小批叛軍的太空戰事上。《星球大戰》中,馬克漢彌爾與他結盟的朋友共同維護宇宙和平;《帝國大反擊》故事延續《星球大戰》,並加入新的結盟者,繼續一場正、邪對抗的太空大戰。科學家們選出這兩部電影,可能是對《星球大戰》最初三部曲系列存有懷舊之情,並非全為了片中的科學情節。這兩片上映後,掀起一股《星球大戰》玩具及游戲的流行風,成為日後多部太空電影及科幻小說的模板。 4《異形》 一艘負責開采星球礦石的宇宙飛船載著七名隊員,在返回地球途中接到一顆不知名星球的求救訊號,隊員們前往調查。不料,外星怪物寄生在一隊員體內,後來還破體而出吞下隊員,最後剩下一名女隊員與怪物進行殊死戰。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航天暨極地醫學中心負責人方凱文認為,此片描述了長途太空旅程的過程,使「我們首次知道未來人類在太空工作及生活時,可能會在宇宙飛船上吃薄餅、吸煙和玩紙牌來打發時間」。 5《飛向太空》 索拉力星球上似乎全是海洋,三名航天員在太空站進行研究,卻突然與地球失去聯絡。一名心理學家前往調查,這時站上一名航天員自殺,另兩人情緒不穩,心理學家更在太空站上看見死去的妻子,後來他發現原來星球的海洋類似大腦物質,可影響記憶。加州大學物理教授班福德表示,片中的太空旅行是人類對宇宙及潛意識的深入研究,「這可能是唯一提及人類知覺帶來科學限制的電影……但它並非只是說明這個問題,它還是一部迷人的悲劇,這加強了其重要性」。 6《魔鬼終結者》 在2029年主宰地球的計算機,為進一步滅絕人類及遏止人類反抗,派出機器人回到二十世紀,殺死人類領袖的母親,但計劃失敗。續集中,計算機派出更厲害的液體金屬機器人再度執行暗殺行動,但「終結者機器人」保護了未來人類領袖及其母親。英國牛津大學量子物理學家德意志認為,雖然此片在講述時間旅行上有些前後矛盾,卻仍是同類型電影中的佳作。 7《地球末日記》 講述一個像人的高智能外星人乘飛碟來到美國首都華盛頓,隨他一起來的是一個具有恐怖力量的機器人。外星人警告人類廢除核武器,並希望人類加入他們的和平星球聯盟,卻沒想到被地球人視為敵人,並發動攻擊。負責火星探測器「小獵犬二號」的英國科學家皮林傑十分喜歡這部電影。他說,「當年播放這部電影時,戲院經理為增添噱頭,會暫停播放電影,向觀眾宣布宇宙飛船已經降落的消息。」 8《地球爭霸戰》 火星人因火星氣候突變無法生存,組織了一批無堅不摧的外星軍團,計劃大舉入侵地球。人類的所有武器都對付不了火星人的死光炮,城市陸續淪陷,全世界人類都在逃命。就在此刻,火星人因感染地球細菌逐漸死去。美國加州天文學家休斯塔克說:「電影手段十分吸引人,因為它創造了一批我們完全不認識,背景也與我們大相徑庭的生物。」 右圖:《第三類接觸》 9《黑客帝國》 主角是二十二世紀計算機高手,經常被夢境困擾,後來他發現自己的生活被來自邪惡網路世界的無形力量操縱,最後發現人類原來生活在一個「虛擬現實世界」中而不自知。主角決定拯救人類,挺身對抗邪惡網路世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細胞生物學家麥克說,片中人類能輕易地在大樓之間跳來跳去,看來有點超現實,但「也保有一貫的娛樂價值,也就是壞人與好人在未來世界裡還是斗來斗去。」 10《第三類接觸》 主角目睹來自外層空間的飛碟到達地球,從而展開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事件,主角到最後仍一償夙願,登上外星人的母艦,肩負起地球使者與外星人進行友善的接觸。英國倫敦大學科學家方凱文表示,即使真有外星人,他們也不太可能駕駛電影中那種外形像倒聖誕樹的宇宙飛船,但對他而言,《第三類接觸》還是電影史上,有關外星人造訪地球的經典名片。 還有 1) 星球大戰系列:開創了一個電影神話。 2) 異次元駭客(第十三層):應該說它比黑客帝國的構思更精妙。 3) 超人:所有漫畫類科幻電影的代表。 4) 終結者(1、2):科幻電影經典中的經典。 5) 12猴子:如此引人深思的科幻電影真不多見。 6) 黑客帝國系列:引發了對現實和未來網路發展的思考,形成了一種黑客文化。 7) 移魂都市(黑暗城市):風格另類的科幻片,結尾出人意表。 超時空接觸:比較嚴肅地探討外星文明問題的力作。 9) 千鈞一發:描寫未來社會人的基因問題的驚險影片,內容和主 題俱佳。 10) 2001漫遊太空:經典作品,以嚴肅的科學性和預見性著稱。 影史最經典科幻片Top20 1、《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年 2、《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982年 3、《星球大戰》Star Wars 1977年 4、《星球大戰之帝國反擊戰》Star Wars V: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1980年 5、《外星人》E.T.: The Extra Terrestrial 1982年 6、《大都會》Metropolis 1927年 7、《巴西》Brazil 1985年 8、《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年 9、《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 1971年 10、《異形》Alien 1979年 11、《異形2》Aliens 1986年 12、《駭客帝國》The Matrix 1999年 13、《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 1985年 14、《地球停轉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1951年 15、《終結者2》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1991年 16、《終結者》The Terminator 1984年 17、《人體入侵者》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 1956年 18、《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 1968年 19、《移魂都市》Dark City 1998年 20、《接觸未來》Contact 1997年
㈥ 推薦幾部好看的太空科幻大片!!!
強烈推薦《星際穿越》!這部電影真的太好看了,編劇的腦洞太大了!當然,也怪我這個科技小白知道的太少。
在這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科幻電影中,有很多類似這樣特別燒腦的情節,雖然看完腦子里還是非常糊塗,但對於宇宙,對於未來,多少在腦袋中有了個概念。
所以,《星際穿越》是一部看完你還想看,而且每看完一遍,你都會覺得收獲賊多的科幻電影!
㈦ 有哪些不錯的太空科幻電影值得推薦
說起關於太空的電影,幾乎可以說一直以來都是好萊塢的熱門題材。夜空中璀璨的繁星,曾經是多少人渴望已久的夢想彼岸,「飛向天空,浩瀚無垠!」
這句《玩具總動員》中巴斯光年的口頭禪其實也可以作為早期太空題材電影所主要表達的人物故事和思想內核。
1902年,由被譽為「世界電影導演第一人」的法國導演喬治·梅里愛所拍攝的《月球旅行記》,作為第一部以登月為背景的電影,憑借著天馬行空的故事情節和超越時代的視覺表達、蘊含深意的思想內核,使得電影在當時不僅取得了優異的商業票房成績,更成為了科幻電影發展的一座里程碑。
放在當下來看,這部電影顯然在特效和畫面上已經落伍了,但這並不能影響它在世界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幾乎成為了後世所有有關星際旅行、外星人等題材的電影靈感來源和思想啟蒙。
甚至在去年大賣的《頭號玩家》中,我們也能看到斯皮爾伯格對這部太空科幻電影開山之作的致敬。
1966年開啟的「星際迷航」系列影視劇是新時代太空題材電影發展的開端。
它超越時代和現實所構築的太空奇幻世界觀元素,更是成為了後世諸如《星球大戰》、《異形》、《阿凡達》等一眾在電影史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電影故事核心和前提。
在整個「星際迷航」系列影視作品之中,對於現實世界的隱喻和現實思考隨處可見,諸如星際聯邦對聯合國的描摹,星際聯邦不可避免的與其他種族發生戰爭的 歷史 與現實世界二戰的緣由和結局出奇的一致。
以及系列作品中對於科學與人倫的探討等等。這些聯系現實與幻想的故事情節不僅為系列作品提供了持續不斷的生命力,同時更使得「星際迷航」在科幻影視題材電影發展史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68年,斯坦利·庫布里克憑借一部《2001太空漫遊》成功把太空題材的類型商業電影推向藝術電影類型發展。如果說上面提到的《月球旅行記》和《星際迷航》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很多脫離於現實世界科學原理的故事情節。那麼,《2001太空漫遊》應該說開了太空題材電影硬科幻表達的先河。
導演庫布里克為了製作這部電影整整花費了四年的時間,電影的太空場景製作以幾乎不可能的嚴苛標准完成了製作與拍攝,這樣的打磨使得電影即便放在四十多年後的今天依舊不會顯得違和而又過時。
電影的美學設計與科幻元素、人類發展高度融合,成為了諸如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以及詹姆斯·卡梅隆等一眾好萊塢名導的科幻電影啟蒙之作,同時也註定了其難以被超越的里程碑式意義和思想內核價值。
1977年,一個懷揣電影夢想的加州小子拿著為數不多的電影製作經費,帶著一幫同樣懷揣電影夢想的電影人開創了美國「新時代的科幻史詩巨作」:「星球大戰」系列。
這個系列電影相比以往的太空題材電影,它的最大成功之處莫過於對現實世界各國文化元素的巧用和集合。日本的武士精神、西部的牛仔文化、中國的儒道思想以及遍及世界的建築風格匯總等等,與其說《星球大戰》是美國的,倒不如說它是屬於全世界的。
因而它才能夠在今天吸引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觀眾和影迷,這樣一個科幻電影系列的發展,同時也讓我們看到美國文化所特有的開放、包容性。
在《異形》出名之前,估計沒有幾個人會把科幻、太空與怪物這幾個詞聯繫到一塊。然而,一部《異形》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1979年,在《異形》上映之前,連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或許都沒有想到自己的這部重口味,低成本B級片不僅能夠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更逐步發展成為了一個完善而豐富的電影系列。
它開辟了太空科幻的新方向:驚悚與恐怖。與其說電影中駭人的是長相怪異、充滿神秘醜陋美感的異形,倒不如說電影中真正嚇人的是那些與異形無異的充滿野心的人類。它所投射和反照的其實是那些被嚇得不輕的人類自己。
現在熟悉電影的觀眾,如果提到科幻喜劇和外星人大多第一個想到的是1997年開創的「黑衣人」系列,但是關於外星人與太空的科幻喜劇真正開山之作應該是1996年的那部《火星人玩轉地球》。
電影的科幻元素和視覺效果與今天的《黑衣人4》相比顯然已經不足為奇。可這並不代表電影在今天失去其的價值與意義。
電影中最大的看點,應該是「鬼才」導演蒂姆·波頓藉助傳統而又老套的外星人襲擊地球故事,用哥特式喜劇的方式對現實世界中的政治制度與 社會 問題進行了個人的解讀和描摹。
《阿波羅13號》作為一部取材於真實故事的太空題材電影,它豪華的主演陣容(這個光看主演湯姆·漢克斯你就知道了),精彩而緊張的特效製作,以及出色的劇本讓電影成為了1996年的奧斯卡一大熱門電影之一,並最終獲得最佳電影剪輯、最佳音效獎以及另外九項提名。
近幾年貼近真實場景的如《地心引力》、《火星救援》和《星際穿越》這些帶有太空寫實性質的電影得以誕生,與《阿波羅13號》的巨大成功是分不開的。
讓我們把時間快進,迅速進入下一部具有 歷史 意義的偉大電影作品《阿凡達》。雖然當年《阿凡達》在奧斯卡上惜敗於《拆彈部隊》(有人調侃這是詹姆斯·卡梅隆敗給了自己的前妻,《拆彈部隊》的導演是卡梅隆的前妻),但是它在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時隔數年後便被人拋之腦後的《拆彈部隊》所無法比擬的。大規模的動作捕捉技術運用、3D技術的實現、商業化大規模電影拍攝的模式……
這些成就通通都被一部《阿凡達》包下,即便放到今天大片雲集的時代,也是很難想像的。
在《阿凡達》續集遲遲沒有上映的今天,時間已然十一年之久,它所創造的全球票房記錄直到《復仇者聯盟4》的上映才被打破。說到這里,對於謠傳明後年上映的《阿凡達》續集更加有了期待。
前不久憑借《羅馬》斬獲奧斯卡大獎的阿方索·卡隆當年憑借一部《地心引力》獲獎無數,雖然最終未能奪得奧斯卡獎,但仍然使得他得以成功躋身於好萊塢名導之列。
《地心引力》以一個女性航天員的視角向銀幕前的觀眾們展現了地球的恢弘壯闊,展示了顆藍色星球的壯麗山河,浩瀚星空的唯美璀璨,從內心深處激發了人們對於地球家園的熱愛,和對未來何去何從的思索。
影片最終的結局,當歷經千辛萬苦的女航天員如返璞歸真般走出汪洋之際,電影發出了人類對太空 探索 的最終思考,更啟示了銀幕前的觀眾們對自身認識的哲學討論。
詹姆斯·卡梅隆如是評價道:「我覺得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題材的影片。這種電影,我很久沒有看到了。阿方索和布洛克聯手送上了一部講述在零重力空間內一個女人為自己的生命而抗爭的故事。這個故事毫無做作的痕跡。」
相比起《地心引力》的嚴肅與恢宏,由馬特·達蒙主演的《火星救援》稍顯輕松與愉悅。
故事講述了不久的將來,NASA派出的一隊航天員在執行登陸火星任務的過程之中,因為突發事故把一名宇航員意外遺棄在了荒茫凄涼的火星之上。
為了生存和自救,這名宇航員開始了一番屬於自己的火星之旅。製作巨型「SOS」標識、種土豆、合成淡水……
這些看似荒誕不經,實則具有一定科學原理的故事情節在無形之中也為觀眾們進行了一定的科普和啟示。
男主人公在無盡的絕望之中,依舊鼓起勇氣面對現實與生活的情節,也不禁讓人對生活和困境有所感悟。這大概就是科幻作品的一個現實意義之所在吧。
《星際穿越》是克里斯托弗·諾蘭繼「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盜夢空間》之後的又一部史詩巨作,在嘗試了超級英雄題材、夢境解析之後,諾蘭首次把目光投向了廣闊的太空。
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而活?當面臨必將到來的結局之時,我們是否有能擁有足夠多的勇氣和信心去面對?影片中最令人深思的,還是其在理性的科學思維之下,貫穿整部電影的是細膩而動人的深情。
人類的 情感 最終成為了影片中人類完成自我救贖最為關鍵的一環。執著不止的科學追尋、 探索 最終卻是通過感性的思維加以推動的,這樣的故事安排像極了現代版的創世神話,也點明了人之所以為人的關鍵一點: 情感 表達。
《登月第一人》作為「高司令」自《愛樂之城》之後的又一次沖奧之作,影片保持了較高的製作水準和特效水平,演員的演技也稱得上是十分到位。
但是影片主題思想對太空 探索 的反思和深憂,使得電影相比以往太空題材電影多了一層現實意義上的批判。
豐富細膩的思想感情表達也讓電影不僅未能獲得奧斯卡獎,更對這些年深受非議而被迫停滯多年,才剛剛有所發展的美國太空事業又一次被拉到了輿論的中心:我們到底該不該進行太空 探索 ,如果為了捍衛自己國家的利益是要付出不惜犧牲生命的代價,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抉擇?
此片同時也是首次把「阿波羅計劃」中,阿姆斯特朗登月前後的內心心路歷程以及相關人物對於登月計劃的態度進行銀幕重現。如果說當年的《阿波羅13號》為人們塑造出了無懼危機的太空英雄,那麼在《登月第一人》中,我們看到只是作為一個普通飛行員的阿姆斯特朗。
他面對獨自一人的孤寂和黑暗、死亡的恐懼,和我們一樣也會動搖和畏縮。而在家庭與工作間所必須做出的的抉擇,也讓他沒有辦法同時作為公眾眼中的太空勇士和做孩子眼中的好爸爸。而太空 探索 所帶來的巨大花費,也並不是所有民眾都認同的,有人遊行,有人反對,更會有人示威……
精神、工作,家庭各方面帶來的巨大壓力也同樣會讓這個說出「這只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名言的鐵血男兒身處瀕臨崩潰的邊緣。
相比一味的贊美,《登月第一人》中如同紀錄片般的拍攝手法,以「反英雄主義」的敘事風格,客觀冷靜地使電影近乎真實的為世人展現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在世人面前無比英勇的英雄,又或許只是一個在現實無奈中被裹挾進國家榮譽綁架中的小人物。
太空題材的電影還有很多,在這里就不一一細數了。通過上文中提到的不同時代太空題材電影,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時代是如何變遷,即便「太空競賽」已然隨著「冷戰」結束而宣告終結,但是人類對浩瀚星空的渴望卻始終未曾終結。
因為它是人類征服未知的目標,是無數夢想的源泉。
如今的太空已然成為了影視改編、 游戲 作品以及玩具手辦的熱門主題,並逐漸成為一種流行文化。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會有更多、更精彩的太空題材電影展現在世人的面前!也相信中國從《流浪地球》之後,將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的新篇章。
科幻電影還是很有意思的,尤其是運用高 科技 特效,人的想像真的無窮無盡。
第一部:《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28世紀的人類已經可以時空旅行,男主角Valerian(戴恩·德哈恩 Dane DeHaan 飾)和女主角Laureline(卡拉·迪瓦伊 Cara Delevingne 飾)是兩位星際特工,他們邊執行任務,邊談情說愛,中間來了個很會跳舞的泡泡(蕾哈娜 Rihanna 飾)又很快地死了,還有一群身材超棒的珍珠人來找一隻轉化獸,珍珠真的漂亮,每天用珍珠洗臉!男女主角稍微爭執一下之後就還給他們了。
㈧ 關於太空的電影
關於太空的電影有《星際穿越》、《地心引力》、《2001太空漫遊》、《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太空救援》、《火星救援》、《火星任務》、《深空失憶》、《黑洞表面》、《普羅米修斯》。
一、《星際穿越》。
對遠古存在的一切,請保持你謙卑的身份。請一定要敬畏時間和空間,因為那是解開一切的密碼;請一定要珍惜家庭和親情,因為那是指引你一生的燈塔。星際穿越是諾蘭的電影,這個當年靠著一部《追隨》殺進電影世界的男人,一直都在創造經典。
星際穿越中,前四十分鍾都在鋪墊,近一個小時後才進入太空,這在別人的電影中是不允許的,是會撲街的,但星際穿越進入太空後,就用天馬行空的場景和極具科學的畫面牢牢的拴住了大家的心。
穿越蟲洞,去到滿是水的星球,飛船對接,掉進黑洞,站在更高的維度看時間被擺在書架上,這一切都讓人著迷。不管是漢斯季默的配樂,還是黑洞展現在人們面前的細節,加上最終對高維度的展望,都讓這部電影進入了神壇。
㈨ 有哪些好看的美國太空電影
首先就是斯皮爾伯格的《星球大戰》系列,還有就是《star trek》系列,中文叫《星際迷航》,再有就是《光環》系列之類的,這些都是大製作的電影,希望可以幫到你。
㈩ 求美國外太空的科幻電影!
歷史上最好的十部太空科幻電影:
1.星際迷航2
2.阿波羅13號
3.星球大戰IV新希望
4.星戰之帝國反擊戰
5.2001太空漫遊
6.星際迷航之戰斗巡航
7.異行
8.星戰之傑迪歸來
9.太空先鋒
10.CONTACT
異形1 2 3 4
2001太空漫遊
螢火蟲
星球大戰
超人
人猿星球
2010太空漫遊
星河艦隊1 2
世界末日
天地大沖撞
銀河系漫遊指南
1902年《月球旅行記》法國
1904年《太空旅行記》法國
1908年《月球人地球覓妻》
1931年《世界末日》法國
1934年《宇宙飛船》
1941年《神秘島》蘇聯
1962年《金星上的宇航員》蘇聯
1968年《2001太空漫遊》
1968年《太空登月記》
1969年《藍煙火》(Marooned)
1972年《飛向太空》《蘇拉利斯之海》((蘇聯)
1977年開始的《星戰》六部曲
1978年《魔羯星一號》(CapricornOne )
1979年開始的《星際迷航》系列
1983年《NASA25周年》(NASA: 25 Years)
1986年《飛碟領航員》
1986年《太空營地》(Space Camp)
1990年《挑戰者號》(Challenger)
1995年《阿波羅13號》
1997年《接觸未來》CONTACT
(強烈推薦,薩根的遺作,可惜他在96年去世,
只差一年沒能看到自己的小說被拍成電影,唉----)
1997《撕裂地平線》
1998年 《天地大沖撞》
1998年《世界末日》Armageddon
1999年《10月的天空》(October Sky)
2000年《火星任務》
2000年《紅色星球》
2003年《地心搶險記》(The Core)
紀錄片
1984年《太空先鋒》
1989年《為了全人類》
1999年《從地球到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