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老電影百日紅劇照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電影百日紅劇照

發布時間: 2023-03-29 01:44:12

① 2015上映了哪些動畫日本電影

《怪物之子》(バケモノの子)
《天才傻瓜:復甦的佛蘭德斯的狗》(天才バカヴォン蘇るフランダースの犬)
《百日紅》(百日紅)
《辛巴達:飛天公主和神秘島》(シンドバッド 空とぶ姫と秘密の島)
《伊藤計劃項目》(伊藤計劃)

② 人生步履不停,幸有紫薇百日紅

至今我還是會夢見外公外婆。我們在院子里吃晚飯,綠豆湯或者涼面,他倆笑眯眯地有條不紊地盛飯端菜。有時是我跟著他們一起走路,像幼時那樣,去看戲或者趕集。這樣類似的夢境,這么多年,時不時地總是會出現幾次,從未終止過。偶爾,也會夢見三外公家的院子。

外公兄弟三個,他排行老大,我們那裡管外公叫「外爺」。他下面兩個弟弟,分別是我們的二外爺,三外爺。他們三個,都非常疼愛孩子,一大家子的人都很喜歡他們。他們各自組建的家庭,都是幸福而溫馨的。每一家的外婆也都是慈眉善目,尤其可親。三外公在幾千里外的「外面」工作,一年少有機會回來,印象里每次他們回來都是大家庭里的一大熱鬧事。有一年夏天,我和表姐弟們在路口玩耍,遠遠地看著一輛小轎車,小孩子們呼啦一下飛奔過去,我知道,那是三外公一家回來了。那大概是二十年前的一幕。

三外公一回來,意味著他家的院子大門可以打開了。平常二外公幫忙保存鑰匙,我們很少會有機會進去那個院子。小孩子們對於大門緊鎖的院子格外好奇。那院子乾乾凈凈,有一株葡萄藤,藤下是水壓井,還有柿子樹,梨樹和無花果樹。然而,最吸引我的就是堂屋門口那棵粉色的花樹,樹形頗為優雅,花朵細細碎碎的,有一種獨特的柔和與美麗。暑假裡我一直在外婆家住,隔幾天會跑去三外公家,那花一直在開著,好像從來沒有見過它凋謝。三外婆說這花叫百日紅,能開三個多月呢。

百日紅。年少時的我總覺得這樣的名字和它的美麗似乎不太搭配。有一種隱隱的失落,大概是從小我們都熟背:「花無百日紅」這樣的句子吧。

管它呢,花總是迷人的。有花堪折直須折。每次到三外公的院落里,我都要對著那棵「百日紅」多看幾眼。有一次,大概也是黃昏時分,在徵得三外公的同意之後,我折了小小的一枝,捏在指尖,一路小跑回到外婆家,把它插在木門楣上,越看越喜歡,甚至還得意地跟外野賀婆說它們能開一百天。摘下的花朵當然很快就枯萎頹敗了,不過那種隱秘真切的欣喜,我到現在還記得。

許多年後,我已經知道童年記憶里那株「百日紅」學名是紫薇,能開足整個夏日的紫薇。它是司空見慣的花木,花期漫長,從初夏開至秋深;花朵繁復,皺皺的質地像薄薄的彩絹紙,一簇簇一蓬蓬甚是熱鬧;紫薇花顏色妍麗多樣,常見的有紫紅玫紅淺紅淡黃白色幾種;在北方通常都是細碎的小花,南方常見的是紫色的大花紫薇,我覺得大花總頃寬是不及小碎花溫柔,不過大花紫薇的花期要更久一些。歷來都說紫薇是「怕癢癢樹」。我曾數次撓過樹干,沒有想像中明顯的「花枝亂顫」,但「枝葉俱動」,倒是真實顯現了。

紫薇原產中國,分布廣泛,古來已有。唐代人大概是偏愛紫薇花的,開元年間曾把中書省改為紫薇省,中書令改為紫薇令,由此可見一斑。最為有名的莫過於白居易那句:「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

古代文人墨客寫紫薇的詩詞佳句甚多。如今讀來,有的過於濃墨重彩富麗堂皇。畢竟,它本是庭院尋常物,一旦沾了官場的氣息,似乎氣質都發生改變。

寫紫薇花的詩詞,我喜歡楊萬里的一句:「青瓷瓶插紫薇花」,潔凈的青瓷瓶里,插著一枝嫣然的紫薇花,頗有疏朗簡朴之美,這是宋時的紫薇。至於曾幾的「紫薇花底人,去作泉下夢」一句,則是入心入情,平淡簡單的字句下,讀來卻是傷懷難以自抑。

《步履不停》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我私心覺得這亦是一部關於紫薇花的電影。

這部影片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2008年的作品。溫和,家常,寧靜。你幾乎會以為是無比溫馨美好的家庭劇:在橫濱一個小鎮上,橫山一家團聚在一起吃午飯,橫山太太早早准備了豐盛的食材,女兒在一旁幫忙,橫山太太和天底下所有的媽媽們一樣,認為女兒露出額頭更好看。從東京乘車回來的兒子良多,幾乎是一到家就幫忙剝玉米。他們一邊聊天,一邊在廚房忙活,洗菜,削蘿卜皮,去蝦線,剝青豆,燉肉,炸脆脆香香的玉米,做了飲料,叫了最高規格的海膽壽司,還做了冰激凌,合家分食一個西瓜,一家老少,女兒女婿和外孫們,兒子兒媳和孫子,看起來該是其樂融融的一家。

然而,所有的情節在看似寧靜的生活里,矛盾與悲傷抽絲剝繭般一一浮出水面,盪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

橫山家一年一度的團聚,不是為新年,也不是其他佳節。而是為長子的忌日。東京到橫濱,並不算遙遠,而已經中年的良多並不喜歡回家,他有一個哥哥純平,十五年前為救孩童而溺水身亡。純平從小就是家人的驕傲,優秀出眾,又願意接過父親的衣缽,成為橫山醫院的繼承人。良多沒有按照父親的意願成為醫生,他雀脊亮一直生活在哥哥的陰影下,也忍受來自於父母雙親的壓力。

老爺子恭平先生固執強硬,認為事業對男人來說,非常重要。他覺得醫生才是光榮的職業,他甚至刻薄地說當年被他救下的少年是個沒用的人,心裡覺得次子良多不爭氣,不願意當醫生又沒有工作,對於他和寡婦組建家庭,老頭子也頗有微詞,兩個人的隔閡嚴重。

橫山太太以長子為榮,絮叨,熱情,體貼,卻又是理性而殘忍,她也有些刻薄。處理父親與那女人的約會,不動聲色。每年邀請被純平救下的少年來家裡,是為了讓對方也痛苦,這是她記得仇恨的方式。黃蝴蝶是深情隱忍的寄託,她恍惚失神捉蝴蝶的舉動,是因為對純平有著刻骨的思念。

喪夫的由香里帶著年幼的孩子,來到新夫君父母家中,初次接觸整個家庭,她聰慧賢淑也有一點小心翼翼的敏感,她試圖融入其中。

早慧而寡言的小小少年,是外來者,自己的父親去世了,隨母親來到新的家庭生活,他還不太習慣叫良多爸爸。他的願望是像自己的生父一樣,成為一名鋼琴調音師。如今他卻隨父母一起去拜訪新爸爸的老家。

女婿與孩子們在庭院玩耍打鬧,老爺子大聲斥責他們,怕他們傷及那些名貴的花。他倔強孤獨的身後,有淡紫色的玉簪花,有綠意蔥蘢的草木,一株淺粉色的紫薇,分為醒目。他說的名貴的花,正是紫薇。

紫薇在影片里一直有出現。我總覺得這溫柔的花朵,一直盛開,從不凋謝。三個小孩一起出門遇到紫薇,他們互相幫忙,伸手去撫摸風中的紫薇,畫面尤為純凈;院子里的紫薇花老爺子不讓靠近,摘回來的紫薇被安放在玻璃瓶里,在幽暗的夜裡,散發出寧靜與孤獨的光;十五年來,庭院的紫薇繁盛有時,稀疏有時,一家人的悲喜如花開花落,平靜無言。

電影港版的譯名是《橫山家之味》,橫山家的悲歡離合,沒有大起大伏的渲染,全都浸在平靜的水面下,彌散在鍋碗瓢盆變幻出的食物中。每一個人都是飽滿的,各懷心事,各有煩憂,似乎又尋常得不值一提。悲傷與死亡是躲不過去的命題,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親人的離去,都是一種重創。他們的團聚,一年一次,不在新年裡,而是在純平的忌日時。這樣的場合,再熱鬧的吃喝,也消磨不掉親人心底那些深深淺淺的傷痕。

母親的自私,父親的固執,女兒女婿的貪心,良多的冷漠,少年的早熟,小姑娘的霸道……都在這小鎮普通的家庭里呈現,凝聚,分散,看似漫不經心的碎片化的情節,其實就是真實的生活。

影片里的溫情,淺淺的,淡淡的,和悲傷如影隨形,無處不在。橫山太太送給「冷漠」的兒媳珍貴的和服,為一家三口准備好牙刷,恭平先生給小少年額外的紅包見面禮,同他聊天問及少年長大後的願望,父親希望兒子多給母親打電話,母親很樂意與兒子一起散步,良多帶著兒女歸來給父母掃墓,都有著普通家庭里最樸素的親情。由香里身上更是有不著痕跡的暖,如樹梢的輕風,如散淡的日光,良多是幸運的,他遇到了她,善解人意的由香里懂得他。渴望成為鋼琴調音師的少年,另外一個心願就是成為醫生,這一點,意外之暖。

每一個日常瑣事里,都有過去的回憶與影子。紫薇花一直在安靜地開著。每個人都在步履匆匆地趕路,走啊,走啊,有的人,無論如何總會慢一拍。

生活哪有完滿無缺。平靜的河流下深埋著洶涌的暗流。唯有,一直往前走啊,走。

影片里的悵然與悲傷並沒有被誇大釋放,甚至結尾的時候,只是讓良多用旁白說了父親三年後去世母親不久也追隨而去的事情。對於父母,良多是有遺憾的,他到底是沒有開車載過母親,也沒有與父親一起看一場足球賽。

長長的台階,長長的路,誰與你同行?無論遇見誰,遇見什麼事情,每個人,都是步履不停。

最後的最後,疏離,矛盾,誤解,期盼,全都隱去。只有寧靜的夏天,風吹過樹梢,淡藍的天空,綠色的草木,沿途的花,遠處的大海與雲朵,一切那麼明凈,那遙遠的寧靜的不忍說再見的夏天。

而我記憶里的那株紫薇花,大概已經不復存在。

外婆於2008年冬天無疾而終離開人世,三年後外公也走了,二外公在更早的時候離去,三外公葬在南方的公墓。當年三外公家的院子,大舅舅出錢買下,但他們並沒有住進去。

後來時過境遷,光陰流轉,一個家庭的變化遠比電影里更為真切。

去年秋天,大舅媽的三周年忌日,我回去給她上墳。那天的光景,比電影里激烈一些。眼淚與爭吵,哀嚎與心碎,如今都已化為雲煙。不需多提。也無法渲染。我終究也只是過客。只記得第二天早晨,陰雨微涼。有舊時的人與我們打招呼。我在路邊等車的時候,想念那些慈祥的親人們,想起往昔最溫情美好的時光,那處庭院,久沒人住,大概也寥落。那株紫薇,我再也沒去去看過。當時的我,在心底默念:「九月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是的,外婆家是我心底的原鄉,那裡的人事與物,留在記憶里不會抹去。他們來過,他們離去。都是真實的。

人生已經夠艱難,幸好庭院有紫薇,花開百日紅。

③ 請問大佬有百日紅2015年上映的由杏主演的高清視頻在線觀看資源嗎

《百日紅》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3A9MHPdxI769j8-eM7c1yQ

提取碼:btkq

《百日紅 百日紅 ~Miss HOKUSAI~》

導演: 原惠一

編劇: 丸尾未步、杉浦日向子

主演: 杏、松重豐、濱田岳、高良健吾、美保純、清水詩音、筒井道隆、改拿麻生久美子、立川談春、入野自由、矢島晶子、藤原啟治

類型: 劇情、動畫、傳記、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語言: 日語

上映日期: 2015-05-09(日本)

片長: 90分鍾

又名: 北齋小姐、さるすべり、Miss Hokusai

《蠟筆小新》的導演原惠一的最新動畫電影《百日紅》曝光追加聲優,除了此前公布的主人公由人氣女星杏配音以核塵搭外,松重豐、濱田岳、高良健吾等個性派影星強勢集結。

該片根據杉浦日向子的人氣漫畫改編,曾執導過《河童之夏》、《蠟筆小新》等人氣動畫兄穗的導演原惠一掌鏡。全片以江戶時代為舞台,講述了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女兒阿榮與江戶百姓們的生活和交流。為主人公阿榮配音的是人氣女星杏,這是杏首次挑戰動畫聲優。憑借《孤獨的美食家》等熱播日劇被觀眾熟知的松重豐為阿榮的父親北齋配音。此外,濱田岳、高良健吾、美保純、清水詩音、筒井道隆、麻生久美子、立川談春等都將分飾要角。

④ 印度電影花無百日紅

http://blog.56.com/entry.php?u=lgh2002423&e_id=8895757 裡面有他的資料 自己看鏈接 歡迎光臨我的視頻站 http://lgh2002423.56.com/
姓 名: 阿米塔·巴強 Amitabh Bachchan
生 日: 1942-10-11
星 座: 天秤座
簡 歷: 有「印度肖恩.康納利」之稱的著名影星阿米塔·巴強於1942年10月11日出生於印度阿拉哈巴德市,他的父親是一個著名的詩人,他的本姓其實是斯瑞瓦斯塔,巴赫卡安是他的筆名。他的母親則是一位受到西方式教育的女子,阿米特巴從小就在這種混合式的文化環境中長大。他在大學時先主修藝術,在獲得學士學位後又在另一所大學學習科學並獲理科學士。

20歲時,阿米塔·巴強放棄了船運經紀人的工作,成為一名演員,他的第一部電影是1969年的黑白片《七個印度人》(Saat Hinstani),他在片中的表現並不出眾。直到1973年以前,盡管他曾獲得最佳配角獎,但其演藝事業也只能說是表現平平,1973年的《傲慢》(Abhimaan)一片中他扮演一位嫉妒成性的歌手。而同年的另一部影片《鐐銬》中他則扮演一個偵察員,後一部影片是因為原定的兩名主演候選都有事情才使他獲得了機會,而正是這兩部影片為他打開了局面,讓他在今後的十幾年中片約不斷,也是在這兩部影片中,他的角色性質是一個「憤怒的年青人」,這很快就成為了他的角色標志。接下來拍攝於1975年的電影《Deewaar》成為了他最重要的作品。他在片中的角色是一個奇特的詐騙犯,不但講究尊嚴,非常愛自己的母親,而且勇於為小人物出頭。影片公映的時候,正是前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推行獨裁統治的時期,阿米特巴不畏強權勇敢的站出來痛斥政府的腐敗,一時間聲望高漲。也把他「憤怒的年青人」的稱號徹底的融合到了自己身上。此外,他出演的喜劇角色也頗受觀眾歡迎。但1983年他在拍動作戲時受傷並一度瀕臨死亡,此後雖然復出,但號召力大不如前,1992年他宣布推出影壇。此後沉寂了5年,直到1997年他又復出影壇,但接連幾部電影都票房慘淡,直到2000年才迎來了第一部票房熱賣片《穆哈巴第》,他扮演一個嚴厲而不近人情的男學監。這時的他已經徹底擺脫了「憤怒的年青人」的形象了。現在他仍不時在一些影片中出演角色。阿米塔·巴強的妻子也是一名寶萊塢的演員,兩人育有一兒一女。

主要作品: Zamaanat (2006)
永不說再見 (2006)
帕瑞妮塔 (2005)
Paheli (2005)
班迪與巴卜莉 (2005)
印度教父 (2005)
跟隨心聲 (2005)
黑色的風采 (2005)
與時間賽跑 (2005)
愛無國界 (2004)
Deewaar (2004)
超膽俠 (2004)
Kyun...! Ho Gaya Na (2004)
Armaan (2003)
Hum Kisi Se Kum Nahin (2002)
愛情魔咒 (2002)
印度往事 (2001)
有時快樂有時悲傷 (2001)
情字路上 (2000)
Shakti (1982)
命運 (1981)
棋手 (1977)
復仇的火焰 (1975)

⑤ 50年代朝鮮電影片有哪些

戰後的1954~1960年,是朝鮮電影創作繁榮的時期。各類題材的影片大量涌現出來,如有戰爭片《游擊隊姑娘》(1954,尹龍奎導演)、《漁郎川》(1957,尹龍奎導演)、《戰友》(1958,閔定植導演);現實題材影片《新婚夫婦》(1954,尹龍奎導演)、《幸福之路》(1956,全同民導演);喜劇片《我的女婿,我的兒媳》(1958,崔男先導演);偵探片《9時正》(1959,崔男先導演);歷史片《春香傳》(1959,尹龍奎導演);兒童片《小船廠》(1958,李基成導演)、《母親的懷抱》(1958,全同民導演)等。 60年代,隨著朝鮮千里馬運動的蓬勃開展,影壇上出現了一批反映時代風貌和新人的影片。如《紅色宣傳員》(1962,朴學導演)、《細紗工》(1964,吳炳初導演)、《人民教師》(1964,韓尚雲導演)、《海鷗號船員》(1961,韓尚雲導演)、《百日紅》(1963,千相仁導演)等。

⑥ 印度電影花無百日紅為什麼不能看

版權問題。《花無百日紅》是沙德蠢輪阿里執導,拉妮瑪克赫吉、維克奧貝歐、塔努賈主演的一部感人電影,電影主要講主槐首人公rohan的兩個兒子剛出生就被綁架,父親前去營救的故事。該電影導演表示,在2022年8月15日帶明信,該電影因版權問題在各大平台下架,在恢復版權後將會重新上線。

⑦ 朝開暮落渾堪惜,何似雕闌百日紅什麼意思

可惜的是這花兒局陪雖然嬌美紅艷,早上才盛開,到傍升信晚卻已經凋落,哪像旁邊欄桿上的雕花,就算再過百日,依然火紅桐笑蠢如故。

⑧ 求:《百日紅》電影百度資源、謝謝、高清最好

鏈接: https://pan..com/s/1oeg33J0-RhzIS43BXIL7pA

提取碼: 6esh

《百日紅》是由原惠一執導,渡邊杏、松重豐配音的動畫電影,該片於2015年5月9日在日本上映。該片改編自杉浦日向子的漫畫作品《百日紅》,講述了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女兒阿榮與江戶百姓們的生活和交流。三人在這間雜亂無章的小屋內埋首創作,夜以繼日,辛苦非常。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葛飾北齋最大的對手歌川豐國門下年僅19歲的青年畫師歌川國直則扶搖直上,聲名鵲起。

⑨ 電視劇最後的格格里百日紅的扮演者是誰

劉佳
生日:2月29日
星座:雙魚座
身高:166cm
體重:45kg
血型:O型
語言:國語,英語雅思5分
院校: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03本科
藉貫:天津人。

最喜歡的穿著:舒服就好
最難忘的事情:考學
最討厭的事情:被騙
最大的坦鏈心願:陪父母周遊世界
最喜愛的音樂:好聽就行
最喜愛的褲蔽電影:《魂斷藍橋》
最欣賞胡信州的藝人:布萊得•彼特
最喜愛舞蹈:拉丁
最喜愛食物:日本料理
最喜愛顏色:黑白
最喜愛飾物:翡翠
最喜愛運動:騎馬
最喜愛動物:猴,大白鯨

電視劇
《走出硝煙的男人》飾 小鳳
《青城之戀》飾 趙雨陽
《女人不哭》飾 子月
《闖關東》
《新楚留香傳奇》飾 宋甜兒
《最後的格格》飾 百日紅/方語嫣
《生命有明天》飾 顧葦

⑩ 細節中的溫情——《步履不停》

上次我說到了日本文學中溫情的力量,這次我要寫最近看的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其中在細節中蘊含的溫情。

最近因為疫情,在家除了焦慮地看新聞看各種數字的數據,一次偶然抽離的機會,聽到一個喜歡的劇作家講電影,講的正是《步履不停》。但在覺得聽講電影之前,我決定自己先把電影看一遍,然後又x把原作找來看了一遍,然後再聽講了一遍。(時間的暴發戶就是這么任性啊!)

以上,包括以下,都是我個人的胡言亂語,以示對所浪費時間的尊重。

是枝裕和是在2019年初,看到好多人的年終所看書目的總結里提到的人,當時我就從微信讀書里找來了他的作品放在書架上,再也沒有點開過。這次點開看,才後悔之前怎麼不知道看。暫時只看過兩部他的作品(另一部是《比海更深》,希望下次把他幾部主要的作品一起看完,再寫一寫),還不敢去評價他的整個風格,不過兩部作品都是表現家庭題材的溫情劇,適合在風雨飄搖的此刻看。

《步履不停》既是是枝裕和導演的電影,也是他自己寫的原作,所以整個小說和的電影的還原度基本是1:1的。講的故事很簡單,也可以說什麼故事都沒發生,夏末秋初的一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幾頓飯。

我就講幾個細節。

玉米天婦羅

我們中國也講究團圓,聚在一起就少不了吃飯,飲食文化也是源遠流長。我發現日本有一特點,就是非常愛惜事物,食物也做得很精緻,每次感覺量都不多(吃貨的擔憂)。在這部作品中,日本的幾種傳統食物也涉及了,比如壽司、鰻魚飯。但有一種食物在作品中特別重要,那就是玉米天婦羅。這是一種什麼事物耐祥早呢?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玉米烙。很平常的事物,但在電影里是有特別的意義的。

稍微交代一下背景,主人公橫山良多帶著他的妻子和繼子回老家,電影正是拍的他們回家一天一夜的經過。把故事情節放在一天展開可能是戲劇管用的技巧,曹禺的話劇《雷雨》也是寫一天中發生的故事的,但其中是有激烈的矛盾沖突推動情節發展的。而在這里,幾乎沒有明顯的矛盾沖突,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但這又不是平常的一頓飯。良多的哥哥純平在十五年前在海邊救一個小男孩而身亡,這一天正是他哥哥的忌日,正因此良多一家和她姐姐一家回到父母家。良多宴銷是一個繪畫修復師,不過最近失業了,回來的路上特意交代他的妻子由香里不要讓他家裡人知道。由香里帶著她跟前夫生的兒子這次是第一次回老家,心中忐忑不安。

繼續說回玉米天婦羅,這是哥哥純平最喜歡吃的。在炸的過程中,一向嚴肅的父親也難得地露出笑容擠到廚房用手拿起來吃。其實,這個玉米天婦羅凝聚了他們一家許多美好的回憶,許多家庭肯定也有一些特別的食物承載這一個家庭的回憶。他們回憶起了他們一家有一次偷采鄰居地里玉米回家正在炸天婦羅,鄰居送來了玉米,他們一家尷尬不已,這時良多說了一句:「媽媽,早知道我們不用去市場買玉米了。」以此化解了尷尬。但他們的父母每次說起這個笑話時,總說這句漂亮的話是哥哥純平說的,這讓良多耿耿於懷。後面在晚上時,良多終於沒頭沒腦地跟他爸澄清,這句話是他說的。

良多為什麼這么在意這句話是誰說的呢?在電影的開頭,由香里提到家裡的事情時,他一再強調他是次子。他在家裡一直是不待見的,昌雀因為他的哥哥純平一向比他優秀,並且能夠繼承他父親的事業,他的父親是一個醫生,他的哥哥在去世之前就已經是醫生了。哪怕他哥哥已經去世,但在家裡人的心目中,他的位置仍然很重要。所以良多在家裡一直沒什麼存在感,他估計也是很想得到父母的認可,可現實是他並不是父母眼中理想的兒子。特別他的父親,很瞧不起他的工作,處處挖苦他掙不到錢。我們一直以為同是父母生的子女,得到的愛應該是一樣多的,好像現實中也並不是如此。

百日紅

百日紅也是紫薇花。夏末秋初,正是百日紅盛開的季節。電影給百日紅的鏡頭有許多,小說里也有特別寫。老家院子里有一株百日紅,是他們家搬到這里時他父親親手栽下的,正好也是他父親在這里開辦診所的時候。所以他父親對這棵百日紅特別珍愛,連外孫和外孫女在院子里玩砸西瓜的游戲,父親都要大聲喝止,生怕打到了他的花。

有一個鏡頭很美,吃過午飯,三個小孩拿著零食跑出去玩,碰到一株百日紅,姐姐抱起弟弟去觸碰百日紅那蕾絲般的粉紅色花瓣。夏日的午後,有蟬鳴,有濃蔭,有紫薇花盛開,有浸在水裡的冰涼的西瓜,真是美好的日常。

三個小孩回來時,帶回了一枝紫薇花,橫山太太把她養在了水杯里,晚上她在餐桌旁織蕾絲時,有一個鏡頭,晚上良多起來喝水時,瞥見了水杯中是紫薇花,給了靜默的紫薇花一個特寫。其實這個長鏡頭也是良多回憶的過程,因為在他們剛搬到這里來時,在上學的路上他曾經碰斷了一枝紫薇花,放學時他帶回來送給了母親,第二天他看見母親把那枝紫薇花供奉在佛龕前。那時小小的良多心裡,估計是認為得到了母親的認可的。

「現在我眼前的這朵百日紅和當年同樣的鮮艷漂亮。也只有那個美,是和三十年前一樣的。除此之外的一切,幾乎都不留痕跡地改變了樣貌。」改變的是什麼呢?時光的流逝,年歲的增長,境遇心態等等,不可避免地改變了,特別是他哥哥的離世,他父母的老去,這花無端就引起了「物是人非」之感。

        去年夏天,我在路邊拍的紫薇花

黃蝴蝶

黃蝴蝶在電影里出現了三次,很有幾分宗教的意味。第一次,良多一家和他母親一起去墓地祭拜他哥哥,回來的路上看見了一隻黃色的蝴蝶。他的母親說,只要紋白蝶熬過了冬天就會變成紋黃蝶。晚飯後,家裡飛進了一隻紋黃蝶,母親伸出雙手去追那隻蝴蝶,並堅持認為是下午在陵園里看到的那隻。母親嘴唇顫抖,眼神哀傷,但又閃爍著不尋常的光芒,似乎看到了大家看不到的什麼。最後蝴蝶停在了佛龕他哥哥的遺照的相框上,收起翅膀休息。這更讓他母親堅信,哥哥的靈魂附身在黃蝴蝶上來探望家人。第三次出現,是良多的父親母親都去世了,他帶著家人回家祭拜。回來的路上,恰好也碰到了一隻黃蝴蝶。他就把他母親曾經對他說過的話也對他女兒說了一遍,「紋白蝶熬過了冬天就會變成紋黃蝶」。一隻蝴蝶,又把現實與回憶聯結了起來,寄託著生者對逝去親人的哀思。

不管是玉米天婦羅,百日紅,還是黃紋蝶,它們都很尋常,他們的出現也許是偶然,但在電影中,是枝裕和賦予了他們愛與溫情。時光流逝,回憶彌新,逝去的親人的點點滴滴回憶,投射到細小平常之物上。

死亡主題也是電影隱晦表達的,因為哥哥的忌日,全家聚在一起,並不是新年這種歡樂的節日,所以一家溫馨團聚的畫面是始終籠罩一層淡淡的悲傷的,只要一觸碰,就會讓悲傷彌漫,比如一起看照片時,母親看到哥哥照片時表情的抽動,眼角那不經意間噙著的淚。

玉米天婦羅、百日紅、黃蝴蝶,在影片中都是很亮麗的色彩,這種亮色是生命的底色,正是死亡凸顯了生之重量。他們一家也存在這矛盾沖突,只是這種沖突如暗流在平靜的河面之下,沒有成為理想大人的小孩,充滿遺憾的大人,不得已的離散,生與死的相隔,所有的矛盾在步履不停中不得不得到和解,這種和解雖然慢了一拍,似乎有點來不及。既然人生如此,那麼就步履不停,只爭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