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阿爾巴尼亞電影《寧死不屈》為何轟動一時
文革期間,因為譯製片較少,且集中在當時與我們有友好關系的幾個國家,因此,那個時期引進的國外電影,會在觀眾中誘發出今天看來匪夷所思的特別觀感。
在陳河的小說《黑白電影里的城市》中寫道:「《多瑙河之波》的熱潮還沒過,又一部阿爾巴尼亞電影 《寧死不屈》上演了。由於這個電影有女主角米拉換葯時露出胸罩的鏡頭,電影院繼續每天爆滿……」
從中可以折射出文革期間引進的國外影片所引發的特有的觀眾觀影興趣。
其實,《寧死不屈》在觀眾中烙印下的強烈印象不僅僅局限於此,崔永元曾經說過,《寧死不屈》是他童年時印象最深的一部電影,而上海作家陳丹燕在回憶她童年的偶像時說:「70年代,我喜歡過阿爾巴尼亞一個電影演員,他在電影《寧死不屈》中扮演游擊隊員……」
《寧死不屈》為什麼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在那個時代引起如此深廣的反響?
注意一下《寧死不屈》公映的時間。影片1967年拍攝,1968年在阿爾巴尼亞公映,1969年就引進中國,當年公映。
據記載,它是文革期間第一部引進的外國影片。在三四年的時間內,沒有國外譯製片投放中國電影市場的情況下,《寧死不屈》首次進入中國電影市場,其新鮮感與沖擊性不言而喻,立刻掀起了一股波濤洶涌的觀影狂潮。
這其中,當然有部分觀眾對影片里的部分鏡頭投入了特別的注意,但實際上,我們今天看一下《寧死不屈》里當時的所謂暴露鏡頭,其實非常平常,也非常克制,根本沒有什麼香艷的成份。
而上面引述的那篇文章中陳述的事實,也不夠准確,因為那個換葯的女游擊隊員,根本不是米拉,米拉是影片里的女學生的名字。
而據《電影傳奇》透露出的消息,影片里的那個換葯的女游擊隊員,卻導致了這部電影於1973年在阿爾巴尼亞被禁映。
主要原因是這個角色扮演者的丈夫是一個導演,被認為思想意識存有問題,牽連到這個女演員,導致了電影禁映。
而中國的觀眾並沒有受到這部電影在本土噩運的影響,依然對這部電影一往情深。
當然,1973年之後,這部電影,在中國也有淡出的趨勢,它與文革早期的記憶糾纏在一起,在知青那一代人中尤其記憶深刻。
崔永元生於1963年,陳丹燕生於1958年,而另一個作家鐵凝在她的小說《永遠有多遠》中也記錄了文中的「我」對《寧死不屈》的迷戀,他們基本可以視著同一代人,決定了他們對《寧死不屈》有著相似的記憶與雷同的感受。
今天我們來看《寧死不屈》,會覺得這個電影恰恰印證了文革期間對阿爾巴尼亞電影的評價,那就是:莫名其妙。
不能不說《寧死不屈》的敘事存有某種問題,它在現在發生時的情節中,插入九段回憶,把故事的連貫性分割得支離破碎,最後電影只能看到斷斷續續的局部細節,卻沒有一個統貫的印象。
比如,影片中的女游擊隊員受傷後一直住在米拉的家裡,她是如何來到米拉家中的?
米拉與家裡新來的一個做生意的陌生青年,圍繞著吉它,而開始了他們的熟識,但是這個男青年後來哪裡去了?
米拉被捕之後,地下組織暗殺了叛徒,接下來,卻是導致德軍下令槍殺米拉她們兩個人,前後的邏輯關系給人的感覺,是地下組織的暴力行動,才導致了德國人的瘋狂報復。
既然電影連一個完整的故事,都沒有講清楚,但電影又為何能引發巨大的轟動?
從某種意義上,如果一部電影過度追求內在的邏輯關聯與巧立名目的內在關系,雖然能夠給人以燒腦的分析樂趣,但是電影過後,卻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煙消雲散,反而難以給人留下印象。
而一個內容簡單的電影,卻因為它的鏡頭的單一、緩慢,反而給人以強烈的瞬間沖擊力。
加上當時《寧死不屈》放映的時候,國內的外國影片較少,很多觀眾看了一遍還要再看一遍,而觀看電影的環境,很多都是在鄉間地頭的露天場所,所以那種簡陋環境下銀幕上提供的斷片式場景,十分容易給人留下強烈的印象。
它不需要故事的前後銜接,片斷的影像就具有強烈的刺激力與沖擊力,這應該是《寧死不屈》這樣的一個被中國觀眾列入到莫名其妙范疇里的電影,能夠給人以強烈印象的原因。
《寧死不屈》里的女游擊隊員,在當時的中國引發巨大的關注,也和影片里的主人公與當時的中國青年在興趣愛好、衣飾著裝與文化程度上更有共 情感 與同理心的緣故。
影片里呈現的 社會 形態,受到得天獨厚的長期的歐風勁吹,遠比同時代正掙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中國 社會 來得更具有現代性。在那個 社會 生態下活躍著的青年,更能獲得建國後思想文化有了全面提高的中國青年的認同。
這也是當時的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電影里的游擊隊員生活,能夠給中國觀眾帶來更為新穎的觀感的原因。
綜合當時觀看電影的觀眾的反映,我們大致可以看到電影里留下的深刻印象集中在以下幾點,這種印象滲入到當時中國人的現實生活、個人記憶與文化情境中,從長遠來看,甚至可以說影響到比一代人更為綿長久遠的精神領域。
這種影響具體是:
這就是我們在本文開頭部分提到的那種驚鴻一瞥的女性身著內衣的鏡頭。
而這種文革期間的特有的觀影驚詫,可以說分布在當時的幾乎能看到的所有在國內公映的譯製片中。
姜文在接受采訪時,就對電影里的女主角的漂亮表達了深刻的第一印象。他說,他年幼時,「頭腦中還沒有漂亮的概念,記得我看李鐵梅的時候都還沒有,直到看《寧死不屈》,這是一部阿爾巴尼亞的電影,說的是游擊隊戰士被納粹抓住了,但她們還是很樂觀地彈吉它唱歌,她們穿連衣裙,領口開得很低,我覺得那裡面的人是很漂亮的。」
《寧死不屈》里的漂亮,實際上是一種青春的活潑氣息,其實女主角看上去並不嬌艷,與今日錐子臉刻意營造的驚艷之美,不可同日而語,但是片中的人物表現,卻很接地氣。
尤其是女主角米拉的單純的眼睛的閃動,都給人一種強烈的生命存在的感覺,所以當米拉與戰友最後走向絞刑架的時候,才反襯出扼殺如此強健的生命力的殘酷,電影傳輸出的是一種對青春與生命的禮贊,才讓暴行來得如此黑暗與兇殘。
很多回憶都提到從這部電影里第一次了解到吉它這一樂器,而在改革開放之後,吉它的風行一時,很多人都認為與這部電影的推波助瀾有著深切的關系。
在影片中,吉它的低沉的帶著迴音的旋律,似乎能夠讓人產生共鳴。而影片里的德國軍官,也試圖用吉它來瓦解年輕的米拉的精神意志,但是,吉它在電影里彈奏的是一種勇往直前、無視生死的心靈自白,德國軍官意圖用吉它所彈奏的美的韻律,在女革命者的堅強意志面前,毫無作用。
可以說,吉它在電影里述說的是:美不一定能消磨人的意志,反而會讓人追求更博大的善與真。
作家鐵凝在小說《永遠有多遠》里注意到米拉的格子襯衣帶來的視覺魅力:「當我看完一部阿爾巴尼亞影片《寧死不屈》之後,我曾幻想我和影片中那個寧死不屈的女游擊隊員米拉長得一樣,我唯一的根據是米拉被捕時身穿一件小格子襯衣,而我也有一件藍白小格子襯衣。」
《寧死不屈》在展示山城小鎮的日常生活面貌時,表現了街上的市民出售巧克力。而當時的中國人,對巧克力大多數並沒有什麼明晰的認識。
在余斌的隨筆集《吃相》收入的《巧克力》一文中記載:「《寧死不屈》大約是我們看到的第一部阿爾巴尼亞電影,就是在這部片子里,頭一次聽說一種叫作『巧克力』的糖。……我們誰都沒吃過,沒見過,據說中國最早生產巧克力在七十年代初,但印象中商店裡沒賣的……」
電影里的調侃語句:墨索里尼,總是有理,現在有理,而且永遠有理,成為當時民眾口裡的調侃語句。
影片里德國軍官打檯球的場面,也使中國觀眾覺得新鮮。
之後,改革開放後出現的全國遍地開花的檯球室,雖然不能說與這個電影的誘導有關,但不能不說這一大眾性的 娛樂 項目的影像記憶還是不可小覷它的現實影響。
女游擊隊員拿著手槍在屋頂一邊奔逃一邊射擊,都讓我們看到了一種迥異於我們戰爭片的帶有個人主義色彩的戰爭場面。
影片里米拉在照應受傷的女游擊隊員時,兩個女性相互調侃,體現了青春的美好,也顯現出一種幽默意味,相比之下,中國電影里的人物對話太過沉重,缺乏這種風輕雲淡、涉筆成趣的幽默感。這種風格,很容易獲得當時擁有了相當的文化理解力的中國觀眾的共鳴。
電影里德國軍官牽著一條狼狗,出入穿行,而影片里的狗仗人勢,也突出了侵略者的殘酷與凶險。
但電影引發的副效果卻是引起中國觀眾對養狗的興趣。
11、高領羊毛衫。
影片里的一位游擊隊員穿著高領羊毛衫也引起了觀眾的特別關注。在徐約維所著的《星星的碎片》一書中寫道:「最初對高領羊毛衫的印象在文革時期,那時看阿爾巴尼亞電影《寧死不屈》裡面的男主角經常穿一件素色的高領羊毛衫,黯黯的顏色反襯著生命的年輕、激情之中又滲透著一種高貴的氣質。這對於一個從事革命的大學生來說,顯得分外迷人。」
《寧死不屈》在中國引起的反響,還包括配音者賦予了人物以一種新鮮的氣質,給米拉配音的是劉廣寧,她的特有的帶有迴音的細聽起來摻著一點嗲味的聲音,給角色增添了一種可愛的氣質,塑造了一個嶄新的人物維度。
可以說,《寧死不屈》在進入中國之後,被時代、配音者、觀眾添置了原片沒有的新鮮的內涵,說它是一部外國影片,但它在走入中國之後,就開始了中國化的嬗變過程,與中國當時的時代風貌、接受者的心理感受膠著在一起,使它帶著更為鮮明的中國特色。
這或許就是它在今天看來不過是一部相貌平平的電影,但在那個特殊的放映區間,卻能夠產生那麼大轟動的原因。
⑵ 誰能說出60、70年代的阿爾巴尼亞電影詳細名單
那一時期的阿爾巴尼亞電影有:
《海岸風雷》、《地下游擊隊》、《廣闊的地平線》、《創傷》、《腳印》、《寧死不屈》、《伏擊戰》、《第八個是銅像》、《小貝尼》、《平凡的崗位》。
⑶ 阿爾巴尼亞老電影
這個是敵人。這片名《地下游擊隊》。
⑷ 寧死不屈的劇情簡介
阿爾巴尼亞電影.(主演:E.古曼,E.魯阿拉西,N.弗拉舍里;片長:90分鍾;配音演員:劉廣寧 李梓 尚華) 這是一部令中國觀眾難忘的經典影片。故事發生在號稱山鷹之國的阿爾巴尼亞,二次世界大戰中兩個女游擊隊員被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在監獄中她們與法西斯進行了頑強的斗爭,受盡酷刑,寧死不屈,在同志們的戰斗和歌聲中,最後英勇的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阿爾巴尼亞電影是我國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引進的歐洲影片。此貼目的不是要回到過去,而是想讓我們回憶那個搬著小凳子,頂著寒風酷暑的夜晚在露天看電影單純和快樂的童年時光。
⑸ 阿爾巴尼亞電影《地下游擊隊》故事
地下游擊隊
中文名稱:地下游擊隊
英文名稱:Njesiti Guerril
資源類型:DVDRip
版本:1CD
發行時間:1969年
電影導演:希·哈卡尼
電影演員:納·羅查
彼·拉納依
德·哈席拉依
地區:大陸
語言:普通話
簡介:
阿爾巴尼亞電影是我國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引進的歐洲影片。此貼目的不是要回到過去,而是想讓我們回憶那個搬著小凳子,頂著寒風酷暑的夜晚在露天看電影單純和快樂的童年時光。
導演:希·哈卡尼
攝影:薩·柯高納
編劇:希·哈卡尼 穆·斯坎德里
作曲:阿·克拉依卡
指揮:利·台恰
主演:納·羅查 彼·拉納依 德·哈席拉依
出品:新阿爾巴尼亞電影製片廠
上映:1969年
地區:阿爾巴尼亞
片長:92分鍾
對白:普通話
顏色:黑白
類型:戰爭
視頻:XVID 720x576 25.00fps 794Kbps
音頻:Dolby AC3 48000Hz 立體聲 256Kbps
譯制:上海電影譯製片 1970年
配音:(導演:張同凝)中叔皇,李君玲, 喬榛,尚華,劉廣寧,富潤生,楊成純,楊在葆等
劇情介紹:
二戰期間,阿爾巴尼亞游擊隊在某市擊斃了義大利法西斯的走狗馬卡列奇上校,接著又出其不意的奪走敵人軍火庫的槍支彈葯,燒毀了軍火庫。由於叛徒的告密,女游擊隊員德麗塔被捕。義大利警察頭子對打進敵人內部的游擊隊員彼德羅產生懷疑,故意讓彼德羅去槍斃德麗塔以驗真偽,為了保護戰友,彼德羅暴露了身份。在千鈞一發之際,地下游擊隊趕到,營救了他們,活捉了法西斯警察頭子。
⑹ 二戰時期電影大全
辛德勒名單,拯救大兵瑞恩,太平洋戰爭,珍珠港…太多,您可以去 度看看1. 《甘地傳》2D9(Gandhi,英國、印度,1982,風雲人物傳記經典史詩大片) 2. 《溫莎備忘錄》D9(The Windsor Protocol,英國、加拿大,1996-1998,戰後間諜題材上下集電視電影大片,下集又名《喋血悍將》) 3. 《與墨索里尼喝茶》D9(Tea with Mussolini,英國、義大利,1999,戰爭女性題材經典輕喜劇) 4. 《納粹軍妓血淚史》D9(SS Lejr 5,義大利,1977,戰爭情色題材) 5. 《老人與小孩》D9(The Two of Us,法國,1967,戰爭少兒與猶太人題材經典黑白片) 6. 《非關命運》D9(Fateless,匈牙利、德國、英國,2005,戰爭少兒與猶太人題材經典) 7. 《分裂》D9(Partition,英國,1987,戰後政治題材) 8. 《戰後殘酷物語》D9(Sengo Zankoku Monogatari,日本,1968,戰後情色題材) 9. 《遠方的聲音仍在回響》D9(Distant Voices, Still Lives,英國,1988,戰後小人物題材經典) 10. 《摩登公子》D9(Modern Boy,韓國,2008,戰爭愛情題材經典) 11. 《五墓行動》D9(Les 5 Secrets Désert,美國,1943,早期二戰間諜題材經典) 12. 《戰時冬天》D9(Oorlogswinter,荷蘭、比利時,2008,戰爭少兒題材經典) 13. 《安全通行證》D9(Laissez-passer,西班牙、法國、德國,2002,戰爭政治與道德題材經典) 14. 《無情戰地有情天》D9+D5(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Die,美國,1958,戰爭愛情題材經典) 15. 《艾希曼》D9(Eichmann,匈牙利、英國,2007,戰犯題材傳記經典) 16. 《柏林的女人》D9(Anonyma - Eine Frau in Berlin,德國、波蘭,2008,戰爭女性題材經典) 17. 《流浪藝人》D9(ΟΘασο,希臘,1975,戰爭政治與社會題材經典史詩大片,安哲羅普洛斯希臘現代史三部曲其一) 18. 《死囚越獄》D9(A Man Escaped,法國,1956,戰爭政治犯與監獄題材經典,布烈松代表作) 19. 《生命國界》D9【Va, Vis et Deviens,法國、比利時、以色列、義大利,2005,二戰猶太人題材經典喜劇《生命列車》(Train de vie,德國,1998)續篇】 20. 《青春之門:築豐篇》2D9("Seishun no mon: Chikuh hen",日本,2005,戰爭社會與倫理題材上下集電視電影經典大片,根據五木寬之小說改編) 21. 《南太平洋》2D9(South Pacific,美國,1958,戰爭愛情題材歌舞劇電視電影經典大片)(該影片在下原收D5壞死) 22. 《海》D9(El mar,血之魂,西班牙,2000,西班牙內戰戰後同志題材經典) 23. 《神偷·獵人·斷指客》D9(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Weird,韓國,2008,西部題材鬧劇,疑似二戰背景,不過經初步查索多數還是要落空) 24. 《他們也在戰斗》國內正版盒裝D5【Beni I Vogel(該外文片名疑張冠李戴),阿爾巴尼亞,1961,1962-中國,戰爭少兒題材經典】 25. 《山姑娘》國內正版盒裝D5【Kenga e Naftes(該外文片名疑張冠李戴),阿爾巴尼亞,1974,1976-中國,戰後女性題材舞劇經典】 26. 《戰時情侶》國內正版盒裝D5(De Guerre Lasse,法國,1987,戰爭愛情題材經典,根據薩岡小說改編) 27. 《青年近衛軍》國內正版盒裝2D5(Young Guard,蘇聯,1948,蘇聯衛國戰爭青春題材永恆經典,根據法捷耶夫小說改編) 28. 《將軍與孤女》國內正版D5(The General and the Orphans,中國,1984,反戰與少兒題材) 以上29部33張為單獨收藏。 1. 《莫斯科保衛戰》2D9(БитвазаМоскву,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東德、匈牙利,1985,全景式戰爭電影經典巨片,奧澤洛夫衛國戰爭三部曲其一)(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套裝4D5) 2. 《自由戰士》2D9(НаСвободатаВойници,蘇聯、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1977,東歐國家反法西斯戰爭史詩巨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套裝4D5) 3. 《巴頓將軍》D9(Patton,美國,1970,二戰戰爭英雄傳記經典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9和D9+D5) 4. 《桂河大橋》2D9(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英國、美國,1957,戰俘與反戰題材經典史詩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盒裝2D9) 5. 《捕虜大隊》3D9(Штрафбат,俄羅斯,2004,新二戰片11集電視電影絕對經典巨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3D9) 6. 《兄弟連》6D9("Band of Brothers",英國、美國,2001,二戰戰爭電影10集電視電影經典巨片)(該電視電影在下原已收有盒裝10D5) 7. 《百萬大逃亡》2D9(Die Flucht,德國,2007,戰爭女性與難民題材上下集電視電影經典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2D9) 8. 《台兒曼傳》2D9(Ernst Thlmann,東德,1954-1955,早期反戰題材風雲人物傳記經典彩色巨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2D9) 9. 《納瓦隆大炮》D9(The Guns of Navarone,美國、英國,1961,戰爭冒險題材絕對經典彩色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盒裝D9) 10. 《極地重生》D9(So Weit die Füe Tragen,德國,2001,戰俘題材經典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9) 11. 《辛德勒的名單》盒裝2D9(Schindler's List,美國,1993,二戰猶太人題材傳奇人物傳記)(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2D9) 12. 《鋼琴戰曲》D9(The Pianist,法國、德國、英國、波蘭,2002,二戰猶太人題材經典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盒裝D9) 13. 《敢死連》D9(НаБезымяннойВысоте,俄羅斯,2004,俄羅斯新二戰片四集電視電影經典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9) 14. 《U-571》D9(U-571,美國、法國,2004,二戰海戰題材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盒裝D9) 15. 《坦克大決戰》D9(Battle of the Bulge,美國,1965,二戰戰爭電影經典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D9) 16. 《猛鷹雄風》D9(The Eagle Has Landed,英國,1976,戰爭冒險題材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9) 17. 《毒太陽》D9(Burnt by the Sun,俄羅斯、法國,1994,戰前政治題材經典史詩)(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9) 18. 《何處是我家》D9(Nowhere in Africa,德國,2003,二戰猶太人題材絕對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盒裝D9) 19. 《陽光情人》D9(Sunshine,德國、奧地利、加拿大、匈牙利,1999,猶太人題材經典史詩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盒裝D9) 20.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盒裝2D9(Malèna, or Malena,瑪蓮娜、真愛伴我行,義大利、美國,2000,戰爭女性與少兒題材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9) 21. 《廣島之戀》D9(Hiroshima Mon Amour,法國、日本,1959,反戰與戰爭愛情題材永恆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盒裝D9) 22. 《零點地帶》D9(Kapò,南斯拉夫、法國、義大利,1959,非主流二戰猶太人與道德題材永恆經典,艾曼妞·麗娃聯合主演)(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9) 23. 《你逃我也逃》D9(To Be or Not to Be,美國,1942,早期二戰幽默題材永恆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D9) 24. 《吾為君亡》D9(日本,2007,日本二戰青春題材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9) 25. 《毀滅號-伊507》D9(Lorelei,日本,2005,戰爭魔幻題材)(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9) 26. 《橋》(Most,南斯拉夫,1969,戰爭冒險題材永恆經典)與《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Valter Brani Sarajevo,南斯拉夫,1972,1973-中國,二戰戰爭英雄傳記永恆經典)合刊D9【在下原已收有該二影片合刊D9以及前者單刊D9】 27. 《騎車人之死》D9(Death of a Cyclist,西班牙、義大利,1955,戰爭愛情與道德題材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D9) 28. 《冷眼殺機》D9(The Grey Zone,美國,2001,二戰猶太人題材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和不同版本D9) 29. 《烽火孿生淚》D9(De Tweeling,荷蘭、盧森堡,2002,戰爭女性題材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D9) 30. 《殲滅任務》D9(Перегон,俄羅斯,2006,戰爭後方題材經典,亞歷山大·羅高斯金代表作)(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D9) 31. 《追捕蓋世太保》D9(La Traque,追捕,德國、法國,2008,戰犯題材電視電影經典)(該電視電影在下原已收有D9) 32. 《落陽》D9(The Setting Sun,日本,1992,戰爭冒險題材史詩大片,加藤雅也、黛安娜·萊恩、元彪聯袂主演)(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5) 33. 《納粹狂種》D9(Ces Garons Qui Venaient Brésil,英國、美國,1978)(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5) 34. 《聖安娜奇跡》D9(Miracle at St. Anna,美國、義大利,2008,戰爭種族題材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5) 35. 《東京審判》D9(The Tokyo Trial,中國,2006,戰犯題材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5) 36. 《戰火集結》D5(Joy Division,英國、德國、匈牙利,2006,戰爭小人物與間諜題材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5) 37. 《尋找扎克》D5(Alles auf Zucker!,德國,2004,德國第一部戰後猶太人題材經典輕喜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D5) 38. 《斯大林格勒大血戰》國內正版2D5(Сталинград,蘇聯、美國,1989,全景式戰爭電影經典大片,奧澤洛夫衛國戰爭三部曲其二)(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2D5) 39. 《狙擊手》國內正版D5(Снайперы,蘇聯,1985,戰爭英雄傳記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D5 追問: 比較全面、請問有沒有下載的鏈接 回答: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5807963 這個網站可以直接鏈接 感覺還行 你試試 謝謝採納啊
⑺ 忘記了是那個國家的電影只記得是二戰時期有兩個德國兵在河裡洗澡被一群孩子偷去了衣服和武器
那是一部阿爾巴尼亞的二戰片。片名是《戰斗的早晨》
⑻ 二戰猶太人電影
偷自行車的人》,《辛特勒的名單》《鋼琴師》《兵臨城下》《珍珠港》《獵殺U-571》《拯救大兵瑞恩》,《中途島》 ,《巴頓將軍》,《父輩的旗幟》,《硫磺島來信》),《兄弟連》(美)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西線平魔》 ,《虎!虎!虎!》,《虎口脫險》《沙漠之狐》 ,《最長的一天》, 《遙遠的橋》,《生死大逃亡》 《終極降落》《安妮日記》
《東京審判》,《遠東特遣隊》系列《東寧特遣隊》系列《狩獵者》《紫日》《黃河決戀》《太行山上》《夜襲》《生死千里》(中) ,
《桂河大橋》,《帝國的毀滅》(德)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橋》(南斯拉夫)
《莫斯科保衛戰》《丹娘》(前蘇聯),
《寧死不屈》《山鷹之歌》《伏擊戰》《第8個是銅像》《地下游擊隊》(阿爾巴尼亞),
《星星》《敢死連》(俄),
《最後的裝甲列車》(白俄羅斯),
《美麗人生》(意)
《伯德街小島》(丹麥)......
《中途島之戰》
⑼ 阿爾巴尼亞當年向中國輸入幾部老電影
阿爾巴尼亞當年向中國輸入了二十三部老電影。
1959年我國進口了第一部阿爾巴尼亞的故事片《塔娜》,此後又陸續進口了《山鷹之歌》、《他們也在戰斗》、《特殊任務》、《我們的土地》等,這些來自山鷹之國的黑白故事片給中國觀眾留下了最初的印象。
後來先後有《海岸風雷》、《廣闊的地平線》、《寧死不屈》、《創傷》、《地下游擊隊》和《伏擊戰》在中國銀幕上火爆上映,且長映不衰,一票難求,成了中國中最難得的精神食糧。
⑽ 誰有南斯拉夫電影製片廠還有阿爾巴尼亞二戰的電影嗎不要在線播放的,最好是可以下載來看的
與你老爸一樣,我也有這情結。我們年輕時可憐啊!只有這些外國片看。印象特別深刻。那時那些比較低俗的喜歡看朝鮮電影。哭哭啼啼的。像你老爸這樣有點水平的就比較喜歡看阿爾巴尼亞的(南斯拉夫是後來了)。也總算是歐洲了。
這些土豆上都有。土豆視頻都可以下載(要先下載個itudou)。而且下載非常快,比迅雷快得多。
這是阿爾巴尼亞的《寧死不屈》: http://www.tudou.com/albumplay/1AY5RVcOSsE/kdo8TKIFUE8.html?tpa=
還有《地下游擊隊》、《海岸風雷》等;南斯拉夫的《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等都有。你自己找起來很方便。就不一一替你找了。這些都是配音的。要找原版配字幕的還沒有。呵呵~
就是片子都很舊了。畢竟近四五十年啦!人都不像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