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韓國值得一看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有哪些
1、《殺人回憶》
根據韓國三大未破奇案改編,令大導演奉俊昊聲名鵲起的影片。15年的訴訟期已過,該案至今未破。即使現在找到兇手也無法定罪,電影便是為了紀念那些被害人。直到最後兇手仍然逍遙法外,最後看見真凶的小女孩說,兇手只是一個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
此部電影是許多人眼中的韓國最強片,敘事節奏和結局設置的確堪稱經典,罪犯近在咫尺,卻又無法觸摸,已經能准確預測案發的時間,卻無法阻止,讓你著急,讓你煩躁。
全片張弛有勁,幽默、驚險、驚悚等元素齊備,最值得稱道的是導演刻意營造出的郁悶、絕望的氣氛令觀眾和片中兩個探員的心理在最後時刻都面臨崩潰。
2、《我是殺人犯》
—直以來韓國的犯罪率普遍偏高,近幾年惡性犯罪案件更是頻頻滋生,這也讓韓國的大銀幕上創下了一個驚悚犯罪電影的高峰,而《我是殺人犯》的題材則與一般的犯罪電影不同,它所講述的並非是慣常的警察與罪犯之間的鬥智斗勇,而是將重點放在了罪犯逍遙法外之後。
韓國法律有一項:一個罪犯如果在15年內沒有被捕獲15年之後,這個罪犯即便被抓了,也將會無罪釋放,即多次出現在韓國犯罪電影中「15年訴訟期」。
《我是殺人犯》的靈感與《殺人回憶》來自同起未破解的懸案。另外,影片主角朴施厚因丑聞被網友戲稱:「影片應該改名叫我是強奸犯。
㈡ 最好看的韓國電影推薦幾部
1、《實尾島》。大概商業片、犯罪片的巔峰也就是這樣了吧
2、《老男孩》。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極度虐心,看完電影感覺很憋屈
3、《熔爐》。朴贊郁復仇三部曲的終結篇,李英愛主演,整部電影看下來又虐心又過癮。
4、《親切的金子》。細節處理很精細,劇情也很緊湊,完美剪輯,畫面很漂亮,簡單易懂,步步驚心。
5、《監視者們》。真實事件改編,劇情跌宕起伏,多次反轉,細思極恐又非常刺激,結局引發極大爭論,豆瓣評分超高。
6、《殺人回憶》。結局出乎意外,節奏又快又緊張。金允珍的表演近乎滿分。
7、《七天》。何正宇和金允石,品質的保證,演技真的太棒了,很刺激很寫實的一部韓國電影。
8、《黃海》。張東健最MAN的一部電影,浪子回頭金不換。女主漂亮的一塌糊塗。
9、《哭泣的男人》。劇情緊湊,值得一看。
10、《犯罪都市》
㈢ 求一部韓國 寫實電影
叫做《毆打誘發者》2006年拍的電影
英文名叫:《A Bloody Aria 》
主演 韓石圭 (Han Suk-Gyu)
李文植 (Lee Moon-Shik)
吳達洙 (Oh Dal-Soo)
車藝蓮 (CHA Ye-Ryeong)
劇情:
過於親切容易引起誤會,而小小的誤會容易引起沖突,而小小的沖突容易引發一個血案……
卡薩諾瓦聲樂教授永善和弟子仁靜開著白色賓士車兜風駛向郊外。但是因為違反交規與交警文在發生了沖突,這倒霉的事情似乎在暗示著什麼。 他們的車停在了人煙稀少的河邊。永善的殷勤嚇到了仁靜,仁靜急忙脫離了河邊向樹叢中跑去。雪上加霜的是永善的車陷進了坑裡一動不能動。就在這時出現了幾個看上去不太友善的男子,永善覺得氛圍越來越奇怪。 而另一端尋找出路的仁靜遇見了一個親切又顯得純潔的青年奉研,奉研說會送她到車站。但是當青年停下車的時候仁靜的眼前竟然是那白色賓士車,而那幾個看上去不友善的男子還向奉研點頭哈腰的問好。 對仁靜親切的奉研和看上去不友善的男人們,半強迫式的把他們帶到了一個烤肉派對上。但是仁靜一句不經意的話似乎惹惱了這些人,結果把事情變得越來越復雜越來越荒唐,並變得無法預測。
韓國影帝韓石圭主演的,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
㈣ 韓國劇情電影推薦 這五部很值得一看
1、《犯罪都市》
推薦理由:東北黑社會大哥吊打韓國黑幫,劇情緊湊,值得一看。
觀影感受:把俗套的劇情用不一樣的風格表現出來,整部電影節奏緊張,不拖沓,台詞精煉,還有點黑色幽默,男主一出場就迅速圈粉,又帥又痞又狠。
劇情簡介:該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以馬錫道為首的韓國重案組刑警們將國外犯罪組織一網打盡的故事。
2、《哭泣的男人》
推薦理由:張東健最MAN的一部電影,浪子回頭金不換。女主漂亮的一塌糊塗。
觀影感受:冷門影片,劇情一般,但是男女主角真的太有魅力了,個人英雄主義很濃,最後一幕的兄弟情直接戳中淚點。
劇情簡介:一個迷路的人,需求懺悔,需求安慰,需求解脫,需求回去的路。
3、《黃海》
推薦理由:何正宇和金允石,品質的保證,演技真的太棒了,很刺激很寫實的一部電影。
觀影感受:血腥暴力,又不乏溫暖細節,開放式結局,也很讓人心酸,強烈推薦。
劇情簡介:一個迷路的人,需求懺悔,需求安慰,需求解脫,需求回去的路。
4、《七天》
推薦理由:結局出乎意外,節奏又快又緊張。金允珍的表演近乎滿分。
觀影感受:精心策劃的連環局,一部與實踐賽跑的故事,母愛原來能令人做出這么瘋狂的舉動!
劇情簡介:想要孩子平安無事的話,就趕緊找殺人犯!這是一個關於愛和仇恨的故事,兩位母親同樣因為對女兒的愛而選擇了自己的道路,而仇恨恰恰是這兩個選擇的開端。
5、《殺人回憶》
推薦理由:真實事件改編,劇情跌宕起伏,多次反轉,細思極恐又非常刺激,結局引發極大爭論,豆瓣評分超高。
觀影感受:很多影評和電影愛好者把殺人回憶視為無法超越的經典,甚至給出了零缺憾電影這樣極高的評價,但是我個人真的不喜歡他的結局,所以把他排在了第六位。
劇情簡介:講述了韓國的一個小鎮上,出現了一系列的連環殺人案,小鎮警察和從漢城調來的蘇警察共同辦案的故事。
㈤ 4部絕對不能錯過的韓國現實主義電影
朴槿惠親信幕後干政事件仍在發酵,堪稱韓國大型奇幻電影IP。
但追根溯源,更在於韓國梨花女子大學學生對校方和權貴的質疑和責問,進而抽絲剝繭,在錯綜復雜的現實中,終究 牽一發動全身 。
而對政治的監督,韓國電影有太多的經典例子在前。
《熔爐》
幾乎所有的韓國現實主義題材電影都會首推這一部。因為它的上映,最終影響了韓國立法。
《熔爐》取材於2005年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的真實事件,改編自韓國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說,講述從首爾來的美術老師(孔侑飾)揭開聾啞學校老師性侵學生黑幕的抗爭故事。
《熔爐》上映後,網路出現對光州事件重啟調查的簽名活動。
上映第6天,輿論浩大,光州警方重啟案件調查。
上映第37天,韓國國會以絕對性勝利通過《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稱 《熔爐法》 。
電影下檔一個月後,政府接管光州聾啞人學校。
兩年後(2013年),國立特殊教育學校於原址上重新開學。
一部現實題材電影,最終改變了一個國家。而所有看《熔爐》的人,都會對這句台詞印象深刻:
《辯護人》
豆瓣評分9.1,以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的親歷事件改編,講述了一名唯利是圖的律師如何變成一個為民請命的鬥士。
匹夫的成長、人性的表達,均是生動而深刻。
《辯護人》上映次年,韓國釜林事件5名被告時隔33年後改判無罪,這也是盧武鉉的勝利。
《恐怖直播》
某種程度上,《恐怖直播》的最大懸念在於,打電話進來的「恐怖分子」(曾經的受害者)要求的總統當面道歉究竟會不會實現。
但是,政府方面的盲目自大和拖延欺騙最終使得劇情走向悲劇結尾。
如果止步於政府批判,《恐怖直播》當然還不足以扛起今日的好評。
最關鍵的是,它揭露了人性的陰暗和醜陋——整部影片全員皆惡,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利益考量,最終將結局拖入無邊黑暗。
河正宇的表演堪稱上乘,即使他全程就沒走出過局限的主播室。
《追擊者》
導演朴贊埋閉郁的處女作品,改編自韓國歷代最殘忍的殺人魔劉永哲真實個案。
河正宇扮演的連環變態兇手毫無悔意,韓國警察故作姿態又無所作為,最後一個受害人的生死被置之度外
。唯獨金允石扮演的「人渣」,為了她的生還展開追擊。
影片節奏爭分奪秒,劇情發展扣人心弦,最終橫掃韓國主流獎項。當然,金允石+河正宇兩位影帝級別的表演,也成為《追擊者槐液孝》成功的保證。
影評人張小北曾說:
「韓國電影中一直有一種東西,合適的時候叫『熱血』,過量了就是『狗血』,但從來沒見過不足的時候是鉛稿什麼樣子 。」
而以上介紹,重點均不是影片,重點是韓國電影人在拍這樣的電影,韓國觀眾在看這樣的電影。
撰文/九姨沒有太
㈥ 韓國的諸多電影中,哪幾部是非常反映現實的
有些電影是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所以有一些電影你不會想看第二遍,這並不是因為這部電影不好看,而是因為它太過真實,讓人感到難受和壓抑。這些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電影,都反映了現實中不為人知另一面黑暗,讓人覺得不是看一看就能過去的。
有人會說,“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可是,如果不是社會的曝光和一些人的堅持,也許很多事情終究會不了了之。
㈦ 那些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韓國電影
說到韓國,最先想起的是什麼呢?
愛豆、韓劇、還是炸雞啤酒?
其實韓國的電影也尤為出彩。
韓國電影是出了名的敢拍,像 《熔爐》、《素媛》 這些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都讓人看了悲憤不已,又無可奈何。
近日,備受關注的「韓國N號房事件」也即將被拍成電影。
韓國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有很多,其中以韓國三大懸案為原型改編的電影也十分經典。
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幾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韓國電影吧~
《殺人回憶》這部影片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主演,並於2003年上映。
影片講述的是在韓國的一個小鎮上,出現了一系列的連環殺人案,小鎮警察和從漢城調來的蘇警察共同辦案的故事。
故事的原型是 華城連環殺人案 。
1986年9月15號至1991年4月3號這6年間,韓國京畿道華城市太安鎮一帶,發生了連環殺人案,先後有10名女性依次被害,僅有1人倖存。
當時警方投入大量的警力搜查,但兇手依舊沒被抓到。
直至2019年9月18日,韓國警方通過 DNA檢測 才確定了嫌疑人。
這個嫌犯也早在1994年因奸殺妻妹而被判無期徒刑。
這個案件也跟我國的 「白銀案」 類似。
《孩子們》是由李圭滿執導,朴勇宇、柳承龍、成東鎰、金汝珍等主演的犯罪驚悚電影,於2011年2月17日在韓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 5名小學生外出抓青蛙時失蹤,11年後才被發現屍體,兇手卻一直逍遙法外的故事。
這部影片改編自 「青蛙少年失蹤案」 。
1991年3月26日,因為地方議會的議員選舉30年來第一次舉行,全市放假一天 ,5名小學生趁假日結伴去抓火蜥蜴(後被媒體誤報為青蛙),結果失蹤。
最後一個目擊證人說在卧龍山附近見過孩子們,警方派了大量警力去搜尋,但到處都找不到他們。
2002年失蹤少年的遺骨卻在卧龍山被發現,死亡原因確定是他殺,但目前為止並未抓到犯人。
《那傢伙的聲音》由朴鎮彪執導,薛景求、姜棟元、金南珠、金永哲主演,並於2007年2月1日在韓國上映。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 孩子被綁架之後,孩子的父母與綁匪之間的斗爭 。
這部影片的結尾 還 播放了真實綁匪的電話錄音 ,言語中感受到了綁匪在綁架孩子之後的淡定從容,最後那綁匪的笑聲也讓人不寒而慄。
這部電影改編自李亨浩誘拐案。
1991年1月29日,年僅9歲的李亨浩在家中附近的公園里 被不明人士拐走 。
孩子的父母在發現兒子失蹤的事情後, 立即報警 。
不久就接到了綁匪的 勒索電話 。綁匪在電話里索要了2億韓元的巨額贖金,並且多次在電話中隨意更改贖金的交付地點。
沒想到44天之後,警方在漢江的一個下水道之中發現了小男孩的屍體。
原來李亨浩在被綁架之後的第2天,就已經被殺害身亡了。
而慘無人道的綁匪卻在殺害孩子之後 裝作若無其事 ,戲耍了悲痛欲絕的家長40餘天,實在是殘忍至極。
《韓公主》是由李秀鎮編導,千玗嬉、鄭吝善主演的電影。該影片於2014年在韓國上映。
講述一個17歲少女被43名男子侵犯後,彷彿被追趕一般轉學之後, 努力重新返回世界,但最終也無法討回公道,被逼自殺的故事。
看完電影之後,希望公主能夠游過25米。25米是活著的希望,是對往事的忘卻,是對困難的征服,是公主的新生。
如果你對這25米感興趣的話,建議去看這部電影啦。在這里就不劇透了~
該影片是根據 密陽群體性暴力事件 改編的。
蔚山市14歲少女因為打錯電話給了密陽市一高中男子手機,被男子的一句 「你的聲音非常好聽,和你的朋友一起來玩吧」, 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於是,女生便和妹妹(13歲)和表姐(16歲)一同來到了密陽,被3個高中的聯合暴力團伙「密陽聯盟」的頭目朴某 威脅、毆打、輪奸 。
之後以女生的裸照要挾受害者,對受害者實施 長達一年時間 的虐待。
女孩精神無法承受服安眠葯自殺未果,後來母親報警;經調查,有 多達70人 對該女生實施過傷害。
韓國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遠不止於此。還有像《玩物》這些電影都是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實的 。
電影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它在反映社會現實的同時,也在影響人們對現實的看法。
以上所介紹的電影,都是比較沉重的。其實每每看完這些以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都會變得十分壓抑。
生活也許並不完美,但是也不能放棄生活。
就像電影《熔爐》裡面所說的: 天冷,是為了告訴大家,身邊的人的溫暖有多重要。
大家如果對這類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呀!
不過還是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備的哦~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