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背景是古代的鬼片嗎,不要倩女幽魂,聊齋
001.1923年?月——無聲黑白《清虛夢》(《勞山道士》)上海商務印書館
002.1923年?月——無聲黑白《孝婦羹》(《珊瑚》)上海商務印書館
003.1925年02月——無聲黑白《胭脂》(原著同名)香港民新製造影畫片有限公司
004.1926年?月——無聲黑白《馬介甫》(原著同名)上海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
005.1927年?月——無聲黑白《田七郎》(原著同名)上海明星影片公司
006.1931年?月——無聲黑白《巾幗須眉》(《仇大娘》)上海復旦影片公司
007.1936年04月——粵語黑白《馬介甫》(原著同名)香港南華影片公司①
008.1954年05月——國語黑白《殘生》(《三生》)香港邵氏父子有限公司
009.1954年11月——國語黑白《人鬼戀》(又名《冷月香魂》;《連瑣》)香港邵氏父子有限公司
010.1955年08月——粵語黑白《阿綉》(原著同名) 香港雲峰影業公司
011.1955年10月——粵語黑白《新馬仔瓜棚遇鬼》(?)香港星月影片公司
012.1957年05月——廈語黑白《風月奇案》(?)香港閩聲公司
013.1957年05月——粵語黑白《半世老婆奴》(《馬介甫》)香港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
014.1957年07月——粵語黑白《仙袖奇緣》(《鞏仙》)香港邵氏父子有限公司
015.1957年09月——粵語黑白《插錯美人頭》(《陸判》)香港漢藝影業公司、國華影業有限公司
016.1957年09月——粵語黑白《陰陽配》(《聶小倩》)香港邵氏父子有限公司
017.1959年12月——廈語黑白《阿綉賣胭脂》(《阿綉》)香港榮華製片公司
018.1959年?月——國語彩色《一隻鞋》(《毛大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019.1960年08月——國語彩色《倩女幽魂》(《聶小倩》)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
020.1960年11月——潮劇黑白《蓮香戲鞋》(又名《蓮香傳》;《蓮香》)香港東山影業公司
021.1962年02月——粵語黑白《富貴神仙》(《張鴻漸》)香港中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
022.1962年09月——粵語彩色《湖山盟》(《連瑣》)香港新聯影業公司
023.1962年10月——粵語黑白《紅梅仙借屍還魂記》(?)香港立達影業公司
024.1963年08月——評劇彩色《花為媒》(《王桂庵·子寄生附》)吉林長春電影製片廠、香港繁華影業公司
025.1964年08月——呂劇彩色《姊妹易嫁》(原著同名) 香港華文影片公司
026.1965年05月——國語彩色《聊齋志異》(包括《狐諧》、《嬰寧》、《花姑》三篇;前二篇原著同名、《花姑子》)香港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
027.1966年02月——國語彩色《胭脂魂》(?)香港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
028.1966年07月——國語彩色《畫皮》(原著同名)香港鳳凰影業公司
029.1966年09月——粵語彩色《書劍幽魂》(?)香港玉聯影業公司
030.1966年10月——國語彩色《辛十四娘》(原著同名)香港國聯影業有限公司
031.1966年12月——國語彩色《聊齋志異續集》(包括《翩翩》、《陸判》、《荷花三娘子》三篇;原著同名)香港國泰機構有限公司
032.1967年03月——國語彩色《扇中人》(《阿綉》)香港國泰機構有限公司
033.1967年11月——國語彩色《連瑣》(原著同名)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
034.1968年11月——國語彩色《狐俠》(《蓮香》)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
035.1969年07月——國語彩色《聊齋志異第三集》(包括《伍秋月》、《勞山道士》、《美人首》三篇;原著同名)香港國泰機構有限公司
036.1969年07月——國語彩色《人鬼狐》(《蓮香》)香港第一影業公司
037.1969年08月——國語彩色《雪娘》(又名《李三娘》;《畫皮》)台灣萬邦影業股份有限公司
038.1969年08月——國語彩色《王者神劍》(《書痴》)香港萬聲電影有限公司
039.1970年02月——國語彩色《小翠》(原著同名)台灣中央有限公司
040.1970年03月——國語彩色《雲翠仙》(原著同名)台灣花禧有限公司
041.1970年03月——國語彩色《鬼狐外傳》(《青鳳》)香港新和興有限公司
042.1970年06月——國語彩色《鬼屋麗人》(《書痴》)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
043.1970年07月——國語彩色《四季花開》(又名《富貴花開》;《王桂庵·子寄生附》)台灣華明影業公司②
044.1970年07月——國語彩色《俠女》(原著同名)台灣聯邦影業有限公司、香港國際影片有限公司
045.1970年09月——國語彩色《喜怒哀樂》(《樂》——《王六郎》)台灣藍天影業有限公司
046.1970年09月——國語彩色《鬼皮》(?)香港國泰機構有限公司
047.1971年11月——國語彩色《俠女之靈山劍影》(《俠女》)台灣聯邦影業有限公司、香港國際影片有限公司③
048.1971年11月——國語彩色《狐鬼嬉春》(融匯《綠衣女》、《荷花三娘子》、《胡四姐》、《長亭》四篇)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
049.1974年09月——國語彩色《秋燈夜雨》(《竇氏》)香港鳳冠影業公司
050.1975年01月——國語彩色《寒夜青燈》(《聶小倩》)香港鳳冠影業公司
051.1975年08月——國語彩色《藍橋月冷》(《章阿端》)香港鳳冠影業公司
052.1979年03月——國語彩色《鬼叫春》(《畫皮》)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
053.1980年03月——國語彩色《三隻狼》(《狼三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054.1980年?月——國語彩色《胭脂》(原著同名)浙江電影製片廠
055.1981年?月——國語彩色《嶗山道士》(原著同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056.1982年12月——國語彩色《精變》(《小翠》)長春華文影業公司
057.1982年?月——國語彩色《蛐蛐》(促織)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058.1984年05月——粵語彩色《嶗山鬼戀》(?)香港鳳凰影業公司
059.1985年?月——國語彩色《鬼妹》(《小謝》)西安電影製片廠
060.1986年?月——國語彩色《狐緣》(《辛十四娘》)西安電影製片廠
061.1986年?月——國語彩色《碧水雙魂》(《晚霞》)上海電影製片廠
001.1987年07月——粵語《倩女幽魂》(《聶小倩》)香港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
002.1988年03月——粵語《畫中仙》(《聶小倩》)香港嘉禾電影有限公司
003.1988年?月——國語《金鴛鴦》(《韋公子》)峨眉電影製片廠、安徽電影製片廠
004.1989年?月——國語《人鬼狐新傳》(《蓮香》)台灣龍祥有限公司
005.1990年?月——國語《狐仙》(又名《狐道》、《鬼狐》;《長亭》)香港呂小龍影業公司、廣西電影製片廠①
006.1990年05月——粵語《聊齋艷譚之艷魔大戰》(《五通》)香港嘉禾電影有限公司
007.1990年07月——粵語《倩女幽魂2·人間道》(《聶小倩》)香港金公主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008.1991年07月——粵語《倩女幽魂3·道道道》(《聶小倩》)香港金公主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009.1991年01月——粵語《聊齋艷譚之五通神》(《五通》)香港大路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010.1991年05月——粵語《聊齋花弄月》(《畫皮》)香港王漢華電影有限公司
011.1991年05月——國語《敦煌夜譚》(《蓮香》)香港銀都機構有限公司
012.1991年06月——粵語《聊齋金瓶梅》(《鴉頭》)香港東山電影創作社
013.1991年10月——粵語《靈狐》(《長亭》)香港穎豐電影有限公司
014.1991年?月——國語《聊齋驚艷》(《聶小倩》)台灣春華有限公司
015.1991年?月——國語《古墓荒齋》 (以《連瑣》為基幹,融匯《連瑣》、《嬌娜》、《畫皮》、《聶小倩》四篇)北京電影製片廠
016.1992年03月——粵語《聊齋艷譚之燈草和尚》(《畫壁》)香港大路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017.1992年11月——粵語《聊齋之欲焰三娘子》(又名《聊齋荷花三娘子》;《聶小倩》)香港威靈影業公司、香港吉星影片公司
018.1992年?月——國語《幽魂奇戀》(《梅女》)湖南瀟湘電影製片廠
019.1992年?月——國語《蓮花公主》(原著同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020.1993年?月——國語《痴男狂女兩世情》(《魯公女》)湖南瀟湘電影製片廠
021.1993年?月——國語《菩提幽魂》(又名《肉身菩提》《菩提戒》;《梅女》)台灣
022.1993年09月——國語《畫皮之陰陽法王》(《畫皮》)香港新達寶影業公司
023.1994年?月——國語《古廟倩魂》(又名《古剎幽魂》;《聶小倩》)北京電影製片、浙江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
024.1995年03月——粵語《聊齋金瓶梅之深喉》(?)好時電影有限公司
025.1995年05月——粵語《縱欲聊齋》(?)香港
026.1995年?月——國語《山中艷譚》(?)台灣
027.1996年?月——粵語《聊齋嬰寧》(《嬰寧》)香港
028.1997年07月——粵語《小倩》(《聶小倩》)香港電影工作室有限公司、PolyGram K.K.、永盛娛樂有限公司、國泰亞洲影片私人有限公司
029.1997年11月——粵語《聊齋艷譚之幽媾》(?)香港京億有限公司
030.1997年?月——國語《聊齋之和尚奇緣》(?)台灣合眾電影有限公司
031.1998年?月——國語《玉女聊齋》(《陸判》)台灣電影少年有限公司
032.1998年?月——國語《聊齋新傳之驅魔大師》(?)台灣東山電影公司
033.1999年04月——國語《聊齋之艷蛇》(?)香港名威影業有限公司、嘉誠電影公司
034.2000年?月——國語《聊齋·席方平》(《席方平》、《小謝》)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公司、中國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
035.2000年?月——粵語《聊齋花弄月之追魂物語》(?)香港合眾電影有限公司
036.2002年?月——粵語《聊齋志異之孽欲狐仙》(《小謝》)香港縱橫製作有限公司
037.2003年01月——國語《陰陽判官》(《陸判》)湖南瀟湘電影製片廠、上海金仕廣告傳媒有限公司
038.2003年?月——粵語《聊齋艷奇之月宮寶盒》(?)極品院線錄像發行有限公司(?)
039.2003年?月——粵語《聊齋艷奇之陸判性經》(《陸判》)極品院線錄像發行有限公司
040.2003年?月——?《聊齋畫皮》(《畫皮》)?
041.2004年04月——粵語《倩女失魂之天師捉妖》(又名《神劍誅妖》;《聶小倩》)廣東星際輝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042.2005年?月——國語《家有狐妻》(又名《非娶狐妻》、《幻境靈狐》;《長亭》)?
043.2005年10月——國語《鬼妹》(《小謝》) ?
044.2005年?月——國語《兒女仙蹤》(《王六郎》、《連城》、《小謝》)山西電影製片廠、海門廣播電視台、上海派納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045.2005年?月——國語《俠女復仇記》(又名《春狐香婚》;《小翠》、《長亭》)山西電影製片廠、上海派納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046.2006年?月——國語《連瑣》(原著同名)中國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047.2006年?月——國語《俠女》(原著同名)中國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048.2006年?月——國語《白秋練》(原著同名)中國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049.2008年09月——國語《畫皮》(原著同名)香港泰吉影業有限公司、新傳媒星霖公司、上影集團上海電影製片廠、寧夏電影製片廠、北京鼎龍達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香港泰吉影業控股有限公司、北京世紀佳映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武漢華旗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
050.2009年?月——粵語《聊齋畫皮》(《畫皮》)?
051.2009年?月——粵語《連瑣》(原著同名)?
052.2009年?月——國語《怪哉》(《白蓮教》)中國seen工作室
053.2011年04月——國語《倩女幽魂》(《聶小倩》)中國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泰吉世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責任公司、香港泰吉影業有限公司
054.2011年06月——國語《狐仙》(《嬰寧》)中國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
055.2011年09月——國語《畫壁》(原著同名)北京光線影業有限責任公司
056.2011年?月——國語《聊齋系列之桃花劫》(《宮夢弼》)中國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
057.2012年06月——國語《畫皮2》(《畫皮》)中國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電影發行分公司、北京中影數字電影發展有限公司
058.2013年09月——國語《白狐》(《小翠》)浙江東陽四月天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059.2014年04月——國語《非狐外傳》(《畫皮》、《小翠》)珠江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香港峻東娛樂有限公司、珠影數字音畫傳媒有限公司
060.2014年04月——默片《海公子》(原著同名)
061.2015年?月——國語《聊齋之宅妖》(又名《捉妖記》;《宅妖》)北京新時刻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安樂影片有限公司、北京安樂電影發行有限公司
⑵ 求和 八大豪俠和射鵰英雄傳 一樣的電影 多給幾部` ` 一定給高分
分類的,可能方便找
★抗戰老電影:
1、柳堡的故事2、51號兵站3、回民支隊4、洪湖赤衛隊5、突破烏江8、地雷戰9、地道戰10、獨立大隊11、野火春風斗古城12、平原游擊隊13、鐵道游擊隊14、西安事變15、血戰台兒庄16、白求恩大夫17、東進序曲18、黃橋決戰19、三進山城20、苦菜花21、女交通員22、吉鴻昌23、小兵張嘎24、彝海結盟25、勐壟沙26、蘆笙戀歌27、白蓮花
★解放老電影:
1、永不消逝的電波2、地下尖兵3、停戰以後4、邊塞烽火5、紅色娘子軍6、兵臨城下7、紅日8、金沙江畔9、大浪淘沙10、烈火中永生11、董存瑞12、南征北戰13、十天
14、解放石家莊15、南昌起義16、風雨下鍾山17、渡江偵察記18、開國大典19、大決戰三部20、戰火中的青春21、挺進中原22、大浪淘沙26、閃閃的紅星27、佩劍將軍28、濟南戰役29、黑山阻擊戰30、巍巍昆侖33、雲霧山中34、戰上海35、智取華山36、激戰前夜37、七天七夜38、將軍的抉擇39、逆風千里39、赤峰號40、刀光虎影41、新英雄兒女傳42、暴風驟雨43、烈火中永生44、從奴隸到將軍45、戰上海46、鋼鐵戰士47、較量
50拂曉前的爆炸
★反特老電影:
1、英雄虎膽2、古剎鍾聲3、羊城暗哨4、秘密圖紙5鐵道衛士6、林海雪原7寂靜的山林8、斬斷魔爪9、海霞10、保密局的槍聲11、神秘的旅伴12、與魔鬼打交道的人13、國慶十點鍾14、5號機要員15、智斗美女蛇17、波斯貓在行動18、開槍為他送行19、跟蹤追擊20、天羅地網21、虎穴追蹤22、徐秋影案件23、黑三角24、特高課在行動25、特殊身份的警官26、東港諜影27、山間鈴響馬幫來29、前哨30、烽火列車33、青雲曲34、椰林曲35、無形的戰線36、霧都茫茫37、熊跡38、斗鯊39、岸邊激浪40、南海的早晨41、戴手銬的旅客43、兩個巡邏兵44、魚島之子45、東方劍46、十字架下的魔影47、昆侖鐵騎48、小螺號
★公安老電影:
1、法庭內外2、藍色檔案3、神女峰的迷霧5、蛇案6、代號213 7、508疑案8、本案沒有結束9、絞索下的交易10、蜜月的陰謀12、槍口下的紅桃皇後14神秘的駝隊15密令截擊16、虎年奇案17、龍年警官19、死刑宣判之後23、405謀殺案24、獵字「99」號25、智截玉香籠26、 r4之謎27、梅山奇案28、血案疑蹤29、暗礁30、主犯在你身邊
★剛解放電影:
1、上甘嶺2、海上神鷹3、三八線上4、水手長的故事5英雄坦克手6、霓虹燈下的哨兵7、英雄兒女8、冰山上的來客10、打擊侵略者11、陳毅市長12、奇襲14地下航線18、火車司機的兒子19、湘西剿匪記23、海鷹24、老兵新傳25、英雄司機26、南海風雲27、長虹號起義28、南海長城29、英雄島32、飛虎70、紅鷹展翅46、雷鋒47、如此多情48、於無聲處49、碧海丹心50、赤峰號51怒潮52、雷鋒53、江山多嬌54長空比翼 55、十二次列車
★紀實電影:
1、炮轟金門
★喜劇老電影:
1、新局長到來之前2、錦上添花3、笑逐顏開4、今天我休息5女理發師6、滿意不滿意7、球迷9、小小得月樓11、冤家路寬12、皆大歡喜14、煩惱的喜事15鍋碗瓢盆交響曲16、阿混新傳17、毛腳媳婦18、取長補短19、她倆和他倆21、棒子老虎雞22、瞧這一家子23笑比哭好24、趙錢孫李25、張燈結綵26、哭笑不得27喬老爺上轎28、龍過鼠年29、龍馬精神31、第二個春天32、尋愛記33、不拘小節的人
★農村老電影:
1、我們村裡的年輕人2、朝陽溝3、車輪滾滾4、兒子孫子和種子5、大李老李和小李
6、喜盈門7、車水馬龍8、陳奐生上城9、迷人的樂隊10、李雙雙11、月亮灣的笑聲
★八十年代電影:
1、牧馬人 2、甜蜜的事業3、小字輩4、好事多磨5、等到滿山紅葉時6、天雲山傳奇
8、小街9、飛來的女婿12、端盤子的姑娘15、陌生的朋友16、大橋下面17、鄉音18嫁不出去的姑娘19、赤橙黃綠青藍紫20、血,總是熱的21、御馬外傳23、高山下的花環24、明姑娘25、郵緣26、廬山戀27、女局長的男朋友28、鴿子迷的奇遇29、代理市長 30、不該發生的故事31、快樂的單身漢32、夕照街33、西子姑娘34、祁連山的回聲35、丈夫的秘密37、姑娘今年二十八38、乘風破浪39、上海姑娘40、苗苗41、多彩的晨光44阿凡提45、被控告的人48、巴山夜雨49、黃山來的姑娘51、他們在相愛52、瓜熟蒂落53、花開花落54、藍鯨緊急出動55、陌生的朋友56、股市婚戀57、失信的村莊58女兒樓 59、青春的腳步61、冬梅62、黑炮事件63、長江7號65、哥哥和妹妹
★老電影:
2、五朵金花3、劉三姐 4、花兒朵朵5、枯木逢春6、祖國的花朵7、四個小夥伴8、飛來的仙鶴9、垂簾聽政10、火燒圓明園10兩宮皇太後11、精變12、五張照片13、肖爾布拉克14南北少林15槍從背後打來16、藍色信件17、筆中情18、想入非非19、不夜城20、哥倆好21、蠶花姑娘22、青年魯班23、景頗姑娘24、百合花25四姑娘26、女大當婚27、後悔莫急29、十六號病房30、生財有道31、老闆哥和電妹子32、經理室的空座子33、風流局長34、東陵大盜36、愛廠如家38、淚痕48、腳印39、暑假的禮物40、如此多情41、十月的風雲42、年青的一代43、苗家兒女44、春滿人間46、羅小林的決心47、怒海輕騎48甲午風雲62、賽虎63、愛情啊你姓什麼64股市戀情65、護士日記66、葡萄熟了的時候67、球場風波68、寶葫蘆的秘密69、冰雪金達萊71、洪湖赤衛隊72、啊!搖籃73、海外赤子74、淚痕75、苦惱人的笑76、愛情與遺產77、八仙的傳說78、半張訂婚照79、白霧街兇殺案80、白樺林中的哨所81、北京故事82、春眠不覺曉83、大海在呼喚84、丹鳳朝陽85、道是無情勝有情86、第二次握手87、電梯上88、第十個彈孔89、杜十娘90、都市裡的村莊91、姑娘的心願92、黃英姑93、紅牡丹95、哭笑不得96、雷場相思樹97、鄰居98、路漫漫99、鹿鳴翠谷100、沒有航標的河流102、明天回答你103、南拳王104、你在想什麼 105、年輕的朋友106、潛網 107、女兒樓109、女大學生宿舍111、清清溪流112、清水灣、淡水灣113、泉水叮咚114、人生115、人到中年117、索倫河谷的槍聲119、心靈的搏鬥120、漩渦里的歌121、新兵馬強122、雨後123、球迷
★現代電影:
1、警察有約3、獨自等待4、情不自禁5、美麗新世界6、沒完沒了7、愛情麻辣燙8、結婚七年9、星願10、楊德財徵婚13、愛情呼叫轉移14、我的美麗鄉愁15、不敢說愛你16、命運呼叫轉移17、大閱兵2009 18、、第三個人18、鴛鴦樓20向日葵21大撒把23、槍手25、全城熱戀26、天生膽小27、杜拉拉升職記27、讓子彈飛27、開往春天的地鐵27、風雲雄霸天下27、非誠勿擾29、梅雨季節30、蝸牛也是牛31、懸劍32、失銀記34、胖嬸進城35、非常警務38、陽台風景46、有房好好住51、子夜驚魂53、情感對白55、煙花三月57、楊守敬與呂貝卡71、原諒我,又一次撒了謊73、宇宙與人74、城市牧歌75、暮鼓晨鍾76、生命的祭壇77、左小馬84、人心是桿秤85、那段情不能忘87、永久鳳凰88、約會陽光92、要想甜加點兒鹽96、好人好官99、爸爸的味道100、不要欺負人111、誰是卧底114、中尉115、的士夜話124、《8點35分》128、法官老張軼事132、緣分的天空145、丈母娘來了146、價值157、租期 158、誰是元兇160、朝陽門162、從今以後165、夜深人靜167、代價174、我愛傑西卡181、藍寶石187、瘋狂的玫瑰201、一線緝毒203罪惡204、雞毛小事205、搭檔
★外國電影:
1、星艦戰將2、絕地戰警3、愛你不後悔4、出水芙蓉5、音樂之聲6、真實的謊言
7、天使在人間8、珍珠港9、摩登時代10、007系列11、憨豆先生(的大災難、的假期)12、天方夜譚13、阿里巴巴14、保鏢15、古墓麗影16、羅馬假日17、公主日記18、英俊少年19、金剛20、哥斯拉21、冰海沉船22、變相怪傑23、甜心先生24、小鬼當家25、小豬寶貝 26、蒸發密令 27、修女也瘋狂 28、龍兄鼠弟 29、茜茜公主 30、卡薩布蘭卡
31、虎虎虎32、黑名單上的人33、第五元素34、巴頓將軍35、中途島之戰36、生化危機37、彗星撞地球38、10級地震39、奪寶奇兵40、隱形人41、入侵地球42、加里森敢死隊43、海底兩萬里44、三劍客45、黑鬱金香46、看不見的戰線47、綠野仙蹤48、《2012》
49、埃及艷後50、魂斷藍橋51、倫敦上空的鷹52、這里的黎明靜悄悄53、莫斯科保衛戰
54、最長的一夜20、流浪者21、橋22後天23偷天陷阱24諜影重重25冰海沉船
28、木偶奇遇記29、辦公室的故事31、浪漫之巔32、國家寶藏33、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34、異形35、天地大沖撞 36、虎虎虎
★電視劇:
1、鐵齒銅牙紀曉嵐2、永不瞑目3、亮劍4、天空下的緣分5、神醫喜來樂6、宰相劉羅鍋7、康熙王朝8、雍正王朝9、大染坊10、西部警察11、圍城12、國家機密13、家有兒女14十六歲的花季15、紅樓夢16、編輯部的故事17、我愛我家18李衛當官19、重案六組20、掃黃先鋒21、居家男人22、誰是真凶23、防火牆24、士兵突擊25、我是老闆26、鐵證現場27、想愛都難28、紅罌粟29、毀滅30、牽掛31、本色32、軍人榮譽33、父愛如山
34、水中花35、紅蜘蛛及續36半路夫妻37媳婦的美好時代38家有公婆39燕趙刑警
★動畫片:
1、神筆馬良2、豬八戒吃西瓜3、過猴山4、老狼請客5、寶蓮燈6哪吒鬧海7、大鬧天宮8、天書奇譚9、人參娃娃10、草原英雄小姐妹11、張飛審瓜12漁童13阿凡提的故事14、刺蝟背西瓜15、母雞搬家16、好貓咪咪17熊貓百貨店18濫竽充數19東郭先生和狼
20、小馬虎21、人參果22、西遊記23、我的朋友小海豚24、雪孩子25、八百鞭子26、三個和尚27、善良的夏吾冬28、九色鹿29、嶗山道士30、抬驢31、摔香爐32、南郭先生
33、猴子撈月34、小熊貓學木匠35、假如我是武松36、老虎學藝37、狼來了38、曹沖稱象39、淘氣的金絲猴40、蛐蛐41、濟公鬥蟋蟀42、過橋43、小松鼠理發師44、猴子釣魚
45、老豬選貓46、狐狸送葡萄47、黑貓警長48、大英雄狄青49、沒牙的老虎50、半夜雞叫51、大盜賊52、驕傲的將軍53、黑公雞54、黃金夢55、三毛流浪記56、誰的本領大
57、紅軍橋58、象不象59、愚人買鞋60、奇怪的病號61、路邊新事62、誇口的青蛙63、黑熊奇遇記64、真假李逵65、咕咚來了66、龍牙星67、老虎學藝68、看門的黑狗69、小八戒70、過橋71、連升三級72、搶枕頭73、不怕冷的大衣74、狐狸送葡萄75、鼴鼠的故事76、狐狸分餅77、小哥倆78、烏鴉為什麼是黑的79、會搖尾巴的狼80、自古英雄出少年82、東海小哨兵83、怕羞的黃鶯84、小號手85、狐狸打獵人86、比智慧87、小蛋殼88、獨木橋89十二生肖90、聰明的一休91、西嶽奇童92、冰上遇險93、龍子太郎94、天鵝湖95、白雪公主96、雕龍記97、山貓和吉咪98、木偶奇遇記99、丑小鴨100、老鼠嫁女101、半夜雞叫100、黑熊奇遇記101、牧童與公主102、金色的海螺103、八百鞭子104、黑公雞105、路邊新事106、小號手107、老虎學藝108、小熊貓學木匠 109、熊貓百貨商店110、小哥兒倆 111、漁童112、大耳朵圖圖113、天上掉下個豬八戒 114、小號手
★成龍電影
1、龍爭虎鬥2、警察故事及續集3、奇謀妙計五福星4、快餐車5、福星高照6 夏日福星7、威龍猛探8、飛龍猛將9、威龍猛將10、簡單任務11、飛鷹計劃及續集12、A計劃及續集13、龍兄虎弟14、神話15、紅番區16、醉拳二17、特務迷城18、白金龍19、霹靂火20、重案組21、城市獵人22、超級警察23、奇跡24、神勇雙響炮25、皇家師姐26、肝膽相照27、福星闖江湖28飛龍再生29 火燒島32、尖峰時刻
★周潤發電影
1、喋血雙雄2、大丈夫日記3、英雄本色4、江湖清5、賭神6、阿郎的故事7、縱橫四海
8、吉星拱照9、至尊無上10、衛斯理藍血人11、龍虎風雲12、辣手神探13、老虎出更
★李連傑電影
1、鐵雞斗蜈蚣2、黃飛鴻系列(男兒當自強、龍行天下、獅王爭霸)3、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4、鼠膽龍威5、東方不敗6、龍在天涯7、中南海保鏢8、新少林五祖9、少林小子
10黃飛鴻11、方世玉12、殺手之王13、南北少林14、龍之吻15、中華英雄16、給爸爸的信
★劉德華電影
1、夏日福星2、最佳福星3、法外情4法內情及大結局5、雷洛傳6、歡喜冤家7、挑戰者7、家和萬事興之我的新郎8最佳拍檔9、福星臨門10、五福星撞鬼11、財運五福星12、倩女幽魂及續13、百變星君14、最佳損友15、新仙鶴神針16、開心鬼系列17、法本無情18、戀愛的天空19、東京攻略20韓城攻略20、夏日的嬤嬤茶21神勇雙響炮22、無敵幸運星23、神探馬如龍24、明月照尖東25、最佳損友26、傲氣雄鷹27、天若有情28、整蠱專家29、五虎將之決裂30、肝膽相照31、旺角卡門32、富貴兵團33、大冒險家34、夏日情人夢36、師兄撞鬼37、甜蜜蜜38、卧虎39、非洲和尚48、香港也瘋狂49、沙灘仔與周師奶50、火雲傳奇51、《95陀槍女警》52、霹靂先鋒53、五虎將54、千機變55、霹靂大喇叭 56、亞飛和亞基57、新烏龍院58、開心鬼系列59、食神60義膽群英
⑶ 林正英真的是道士嗎
不是
林正英(Ching-Ying Lam,1952年12月27日~1997年11月8日),原名林根寶,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男藝人。
英叔在生前一直在影視劇中飾演道長的角色,在觀眾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香港有很大部分人信仰道教,所以,大家都認為他是一名真正的道士,雖然他多次解釋他不是道士,但是大家還是不相信他。
林正英簡介:
1963年,林正英跟從創辦香港春秋戲劇學院的粉菊花師傅學習京劇。1969年,17歲的林正英進入電影圈做龍虎武師。隨後與陳會毅一同成為李小龍的左膀右臂。
他早年跟隨粉菊花師傅學習京劇,後來英叔成為了李小龍合作夥伴,李小龍去世後,英叔便成為了洪家班的一員。1985年,他因為在「僵屍先生」中飾演道士而走紅,這部電影轟動整個東南亞,掀起拍僵屍電影的熱潮。
之後的幾年,他拍攝了多部以僵屍為題材的電影,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也因此成為了當時香港娛樂圈中非常知名的演員。1995年,僵屍電影的熱潮褪去,雖然在之前英叔拍的多部僵屍電影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創意,但是始終無力回天,於是英叔便開始拍攝僵屍題材的電視劇。他主演的「僵屍道長」獲得很好的成績,英叔的演藝事業也開始有了起色。
⑷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女導演
中國著名的女導演有楊潔、馬儷文、張婉婷、黃蜀芹、胡玫、陳沖、許鞍華等等。
1、楊潔
陳沖,著名華人電影女演員,1961年1月3日生於上海,現定居美國。百花獎史上最年輕的影後獲得者,分別憑借《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意》兩度獲得金馬獎影後,憑借《天浴》榮獲金馬獎最佳導演。執導的影片作品有《天浴》、《紐約的秋天》、《非典情人》等。
⑸ 程之人物經歷的介紹
程之素以扮演反派角色著稱。《腐蝕》中的特務頭子齊科長、《我這一輩子》中的警察局長、《紅日》中的敵參謀長、《苦惱人的笑》中的主編,程之也扮演了一系列的正面人物形象,比如《關連長》里的解放軍戰士老董、《紅色娘子軍》里的紅軍軍醫、《飛刀華》里剛正不阿又不乏幽默的李中俠等都頗有特點。 程之對語言藝術有較好的修養,既擅普通話,又會各地方言。他曾為《牛虻》里的蒙泰里尼配音,也為《馬歇爾,歡迎你》配旁白,依然保持了原片幽默風趣的格調,還為上影故事片《曙光》中的賀龍配音。 程之還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演員,除京劇外,他還特別喜歡相聲,曾在1977年1月至4月間演出了三百六十餘場,每一個段子,都溶匯了他的生活經歷。他的絕活在於能說上海、湖南、四川、寧波等十個地方語言,對語言藝術又有潛心的研究。程之還頻頻在電視屏幕上亮相,擔任節目主持人。 程之自幼喜愛京劇,六歲便無師自通學回了拉京胡,八歲到電台播音,唱京劇,十一歲時就灌制了京劇唱片《御果園》,從此便得到了「小大花臉」的雅號。 1944年程之高中畢業後,考進復旦經濟系。因他酷愛演劇,在復旦念書期間參加了由當時《申報》主辦的籌募助學金的義演活動。義演的劇目是《富貴浮雲》,導演是黃佐臨先生。 1945年1月1日,程之輟學,正式下海演話劇,加入了由黃佐臨先生創導的苦幹劇團,從此走上了他畢生為之奮斗的演藝生涯。 1947年,程之進入文華影業公司。他參加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假鳳虛凰》,他在影片中扮演「五號理發師」,影片中五號理發師一段自拉自唱流行歌曲的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著程之又拍攝了《夜店》、《腐蝕》等十幾部影片。 1952年,上海八家私營電影公司合並,成立了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1953年「聯影」並入了上海電影製片廠。在此期間,程之又先後參加了《我這一輩子》、《關連長》等影片的拍攝。其中程之在《我這一輩子》中扮演警察局長一角的出色演技,使他榮獲了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第一次頒發的優秀表演獎銀質獎章。 從1953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前的這十四年中,程之又參加拍攝了《雞毛信》、《家》、《紅日》、《魔術師的奇遇》、《鐵窗烈火》、《飛刀華》、《沙漠追匪記》等二十餘部影片。在五十年代中期,程之曾為捐獻飛機大炮義演京劇《空城計》、《捉放曹》等,並為上海人民廣播電台、福建人民廣播電台錄制了對台廣播節目京劇清唱、相聲等,為使台灣人民了解祖國、為增進海峽兩岸的交流作出了貢獻。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程之未能倖免,一夜之間由革命群眾變成了「革命的對象」。1967年7月,他被勒令留廠察看,參加所謂的「學習班」,即變相的「隔離審查」,一關就是十個月。1968年5月,學習班結束。 1969年,電影系統大批人員下放到奉賢的「五七」幹校勞動,程之仍作為「審查對象」,在「幹校」勞動了四年。1973年,程之被列為第一批回廠參加工作的人員之一。回廠後,他即參加了影片《難忘的戰斗》的拍攝。1975年1月1日,他又參加了上影演員劇團對外公演的話劇《春苗》,扮演重要角色「杜院長」,這是他從藝三十周年的紀念日。 1978年程之參加了上影廠「文革」後第一部影片《特殊任務》的拍攝工作。隨後,又拍攝了《兒子、孫子和種子》、《苦惱人的笑》、《他倆和她倆》等影片。與此同時,他還導演了話劇《甜蜜的事業》。 1980年,程之參加了上影演員劇團的話劇《鍍金》的演出;參加了影片《愛情啊,你姓什麼》的拍攝。除了參加《筆中情》、《御馬外傳》等影片的拍攝外,還為影片《曙光》中的「賀龍」一角配音。 1986年,在央視《西遊記》中飾演金池長老, 贏得華人觀眾一致好評。 1994年底,拍攝了《子夜》、《郵緣》、《開槍,為他送行》、《愁眉笑臉》、《風流局長》、《神貓與鐵蜘蛛》等八十餘部影片。導演了電視片《蠡湖煙綠》、《天下第一關》、《吃白》、《隱患》等;參加拍攝的電視劇有《電視塔下》小品系列、《西遊記》(第六集)、《春蠶、秋收、殘冬》、《立體交叉橋》、《阿Q和他的子孫》、《牡丹亭》、《哀樂江湖》、《鹹菜街軼事》、《小紹興傳奇》等等;並改編、導演、主演了兩集電視劇《名優之死》;導演了京劇電視藝術片《李逵探母》等。同時,程之還主持了上海電視台國際部《上海灘》欄目。 程之從五十年代起,就為譯製片配音。不少著名影片中,如《三劍客》、《王子復仇記》、《奧賽羅》、《牛虻》、《霧都孤兒》等,都留下了他極富魅力的聲音。同時,他還為不少國產美術片配音、作曲、配唱,如《濟公鬥蟋蟀》、《茅山道士》、《三隻狼》等,其中《三隻狼》一片還獲得國際大獎。 程之的相聲,不僅能說,而且會編,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1961年,程之和於飛一起為周總理和陳毅副總理表演程之自己創作的相聲《化妝、火葬》,贏得兩位總理的開懷大笑。 程之1995年在上海逝世。 演藝經歷 程之自幼喜愛京劇,在家庭的藝術氛圍熏陶下,耳濡目染,六歲便無師自通學回了拉京胡,八歲到電台播音,唱京劇,十一歲時就灌制了京劇唱片《御果園》,從此便得到了「小大花臉」的雅號。 1944年程之高中畢業後,考進復旦經濟系。因他酷愛演劇,在復旦念書期間參加了由當時《申報》主辦的籌募助學金的義演活動。全市共有十四所大學聯合參加,義演的劇目是《富貴浮雲》,導演是黃佐臨先生。這次演出影響很大,並為程之今後踏入話劇界成為專業演員打下了基礎。 1945年1月1日,程之輟學,正式下海演話劇,加入了由黃佐臨先生創導的苦幹劇團,從此走上了他畢生為之奮斗的演藝生涯。當時的苦幹劇團薈萃了上海的著名演員,如石揮、張伐、白穆、丹妮等,與這些著名演員同台切磋,奠定了程之成為表演藝術家的堅實基礎。1947年,程之進入文華影業公司。他參加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假鳳虛凰》,他在影片中扮演「五號理發師」,影片中五號理發師一段自拉自唱流行歌曲的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申報》刊登的介紹《假鳳虛凰》的文章中,還專門表揚了程之「能拉會唱、聰明人也」。接著程之又拍攝了《夜店》、《腐蝕》等十幾部影片。 從1953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前的這十四年中,程之又參加拍攝了《雞毛信》、《家》、《紅日》、《魔術師的奇遇》、《鐵窗烈火》、《飛刀華》、《沙漠追匪記》等二十餘部影片。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程之曾為捐獻飛機大炮義演京劇《空城計》、《捉放曹》等,並為上海人民廣播電台、福建人民廣播電台錄制了對台廣播節目京劇清唱、相聲等,為使台灣人民了解祖國、為增進海峽兩岸的交流作出了貢獻。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程之未能倖免,一夜之間由革命群眾變成了「革命的對象」。1967年7月,他被勒令留廠察看,參加所謂的「學習班」,即變相的「隔離審查」,一關就是十個月。沒完沒了的寫「歷史問題」、寫「思想匯報」。1968年5月,學習班結束,程之莫名其妙地被關了十個月,又稀里糊塗地被放了出來。 1976年,粉碎「四人幫」以後,廠復查小組讓程之在一張「肅清流毒、恢復名譽、推翻一切不實之詞」的證書上簽了名。從此撥開烏雲見青天,十年的冤枉得以平反。程之把這看成是「第二次解放」。激動之餘,他暗自下決心,一定要把十年蒙受的損失用加倍的努力補償回來。1977年初,上海掀起了全市性聲討「四人幫」的宣傳活動。程之認真地投身進去,不論是工廠、碼頭、廣場、街道里弄、體育場館,他都積極參加並自編相聲、小品等節目,與上影演員劇團的秦怡、王丹鳳、於飛、陳述、曹鐸等同志一起演出。每天一早出發,晚上要十一、二點才能回家,最多的一天演了11場。吃飯都沒有時間,經常在「麵包車上啃麵包」。1979年1月到4月的一百多天里,共計演出了360餘場。 1978年程之參加了上影廠「文革」後第一部影片《特殊任務》的拍攝工作。隨後,又拍攝了《兒子、孫子和種子》、《苦惱人的笑》、《他倆和她倆》等影片。與此同時,他還導演了話劇《甜蜜的事業》,在大眾、徐匯、曹陽等劇院演出了近百場。1980年,程之參加了上影演員劇團的話劇《鍍金》的演出,約四十餘場;隨後又參加了影片《愛情啊,你姓什麼》的拍攝。拍攝過程中,與顏碧麗導演配合默契,為顏導演出了不少點子,使影片達到了理想的喜劇效果,被顏導譽稱為「真正的電影演員」。當顏導接了下一部影片《筆中情》時,她親自帶著文學本來找程之,要求程之能對劇本作一全面整理、修改,以加強喜劇色彩。對顏導的信任和委託,程之欣然接受,並認真對待。後來,顏導就是根據程之的修改稿分的鏡頭。影片完成後,得到了廠領導的肯定。這期間,程之除了參加《筆中情》、《御馬外傳》等影片的拍攝外,還為影片《曙光》中的「賀龍」一角配音。對於程之不計名利,熱忱工作等突出表現,他被上影廠評為「先進工作者」(1981年)。 1994年底,程之還參加拍攝了《子夜》、《郵緣》、《開槍,為他送行》、《愁眉笑臉》、《風流局長》、《神貓與鐵蜘蛛》等八十餘部影片。在此期間,程之還拍攝了不少電視劇,並做了些編導工作。其中導演了電視片《蠡湖煙綠》、《天下第一關》、《吃白》、《隱患》等; 電視劇《名優之死》是程之一生中影響最大、獲得好評最多的一部作品。京劇演員袁世海、譚元壽等都說該劇拍得好,並說沒想到程之的老生也唱得如此之好。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話劇演員、田漢先生的女婿張輝和他的夫人田野女士看了該劇後激動地說:「這戲使我們想起了父親」。並感謝程之將他們父親的名劇搬上了銀屏,稱贊這是一部高質量、高水平的電視劇。許多觀眾來信、來電,對《名優之死》給予了最高的評價。其中最令人感動的是山西霍縣礦務局團柏煤礦的工人同志和他們職工學校老師的來信,來信中說:這位教師的兒子因工傷事故喪生,使她痛不欲生,看了《名優之死》,那震撼人心的鼓聲激勵她振作精神,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她問程之在哪能買到《名優之死》的錄音帶。程之接信後,立即為她復制了一盤《名》劇的錄音剪輯,並寫了回信一起寄給她。這位教師收到磁帶和回信後,激動不已,她和學員們一起聽錄音、看程之的回信。為了表達他們的心意,特意去省城太原定製了一面錦旗,「觀眾愛您」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表達了煤礦工人的一片心。程之收到這面錦旗,忍不住淚流滿面,這是真正來自觀眾的心聲,是觀眾對程之的最高褒獎,是他從藝一輩子的最大榮譽! 「多才多藝、辛勤耕耘」,是程之留給人們最深的印象。程之從藝五十年,拍攝了百餘部影視片,塑造了眾多類型各異的人物,無不窮形盡相,栩栩如生。同時,他的配音藝術、相聲水平和京劇功底,也是有口皆碑的。 程之從五十年代起,就為譯製片配音。不少著名影片中,如《三劍客》、《王子復仇記》、《奧賽羅》、《牛虻》、《孤星血淚》等,都留下了他極富魅力的聲音。同時,他還為不少國產美術片配音、作曲、配唱,如《濟公鬥蟋蟀》、《嶗山道士》、《三隻狼》等,其中《三隻狼》一片還獲得國際大獎。 程之的相聲,不僅能說,而且會編,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1961年,程之和於飛一起為周總理和陳毅副總理表演程之自己創作的相聲《化妝、火葬》,贏得兩位總理的開懷大笑。1985年和1987年,程之參加「中國電影明星藝術團」和「上海電影明星藝術團」先後兩次出訪新加坡和香港,和陳述、曹鐸合說的相聲《方言趣談》和《歌曲笑談》等也都是由程之自己編寫的,演出效果很好,深受海內外人士和廣大僑胞的歡迎和贊揚。當地報刊還著重介紹了程之和他的相聲,並贊譽他是表演藝術領域的多面手。 程之對京劇藝術執著的熱愛,使他不停地為光大我國的國粹而辛勤工作。他以淵博的學識,主持了中央電視台、天津電視台等舉辦的各類京劇大獎賽並兼任評委;又為上海電視台主持《說戲談曲》欄目,為普及京劇知識、弘揚民族文化盡心盡力。 為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進一步傳播譚派唱腔藝術,程之竭忠盡智地為他父親程君謀老先生整理、記譜了五齣譚派名劇《空城計》、《李陵碑》、《捉放曹》、《擊鼓罵曹》、《舉鼎觀畫》,現已付印,贈給全國各大城市戲校作為傳播譚派藝術的教材,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養青年一代京劇演員作了貢獻。同時還贈與海內外喜愛京劇的朋友們,以饗知音。 程之在藝術上精益求精,在生活中更是一位善良、謙虛、和藹可親的人。他的座右銘「演戲要生活、生活不演戲」,也影響、教育了家人和子女。他在生活中真誠待人,悉心照顧老人,精心培育後代,子女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健康成長,茁壯成材。 程之屬牛,他就象一頭老黃牛,在藝術天地里辛勤耕耘,奉獻著自己的藝術生命。他曾經說過:「我不關注壽命,我只關注藝術生命」。就是這朴實真摯的感情,使他在舉國歡慶粉碎「四人幫」的日子裡,創下了一天連演11場的最高記錄;就是這執著的追求,使他在坐骨神經痛發作期間,忍著巨痛,僅用了二三天的時間,就完成了京劇電視藝術片《李逵探母》的拍攝;也正是這滿腔的熱忱,使他不停地參加各類社會公益活動:社區老年詩會、中學的升旗儀式、街道里弄的慶祝活動,只要對社會有益,只要是群眾喜愛,他都是那麼投入、那麼認真地對待每次演出。1995年2月14日,程之應邀出席上海市政協的元宵節聯歡晚會,自己清唱了《盜御馬》選段之後,又興致勃勃地為舒適先生操琴伴奏,演出了《李陵碑》選段,演出結束時,突發大面積心肌梗塞,猝然倒在了他心愛的舞台上。作為一位從藝半個世紀並贏得花繁果碩的藝術家,程之實踐了自己的諾言,為藝術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⑹ 請介紹一些好看的電影
新橋戀人 The Lovers on the Bridge
導演: Leos Carax
主演: 茱麗葉·比諾什 Juliette Binoche
簡介:
本片是法國電影史上投資最高的一部文藝愛情片,為了重現片中的主要場景而特地在巴黎搭建了一座新橋。朱麗葉畢諾什飾演患有眼疾的富家千金,因為被男友拋棄而過著自我放逐的流浪生活。當她在新橋露宿時,遇見了流浪漢丹尼斯拉方,兩人之間產生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令他們在被世界遺棄之餘還能感受到溫暖。然而,富家女最後還是提出了分手的要求,重新回到她原來的生活的世界……
她是富家小姐,喜歡畫畫,眼睛得了病,並因為失戀而負氣離家出走。他是一無所有的流浪漢,剛被車碾斷了一條腿。她俯身看見了他,畫下了他抽搐的臉。然後他們為了爭奪一個睡覺的地方在新橋相識,他看了她的畫,對她產生了好感,兩人不覺陷入情網。但他從她眼中看到了離去的心願,感到了深刻的悲哀。命運的陰差陽錯使他們暫時相遇,他設法將她積累起來醫治眼睛的錢墜入大海,他不停地撕掉或燒毀街市內印著她照片的尋人啟事,但他終於沒有留住她。愛成了幻滅。這是法國電影《新橋之戀》。
⑺ 林正英演的鬼片有個道士想改變命運,變壞了
「道士想改變命運,變壞。了」出自連續劇《僵屍道長》,楊飛雲精通道家術數,想要變成有錢人,尋找逆天改命之法。楊飛雲知道毛小方(林正英)知道該法術。便想辦法接近毛小方。
隨後楊飛雲知道通過七星陣可以改變命格,便在暗中尋找七件寶貝,卻發現最後一件天玄珠為陣眼,就是自己愛妻的心,忍痛設計妻子,妻子傷心之下剖心獻夫,結果好不容易成功半道被毛小方無意破壞。
楊飛雲懷恨在心,於是決定假借他人之手殺掉毛小方,走向了正道的對立面魔道嫌稿鎮。
(7)香港1969老電影嶗山道士擴展閱讀
1、林正英飾演毛小方
1952年12月27日-1997年11月8日),原名林根寶,出生於香芹粗港,中國香港男藝人。1963年,林正英跟從創辦香港春秋戲劇學院的粉菊花師傅學習京劇。
1969年,17歲的林正英進入電影圈做龍虎武師。隨後與陳會毅一同成為李小龍的左膀右臂。1971年,林正英參演電影《唐山大兄》並擔任副武術指導。
2、徐少強飾演楊飛雲
1950年10月16日出生於廣東省江門市,香港影視男演員。出身於邵氏公司,亦為香港亞洲電視前藝員,以扮演敬肢武俠電影中之大俠而見稱。1979年主演電視劇《天蠶變》開始受到關注,劇中飾演角色雲飛揚。
⑻ 在1980——2009我國有哪些國產動畫片
1922~1945年是萌芽和探索時期。1918年《從墨水瓶里跳出來》等美國動畫片陸續在上海登陸,使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人對神奇的動畫片著迷。抱著創造中國人自己的動畫片的信念,以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國動畫人應運而生,成為中國動畫片的開山祖。經過他們艱苦的探索與研製,1922年攝制了中國第一部廣告動畫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之後,1924年中華影片公司攝制了動畫片《狗請客》、上海煙草公司攝制了動畫片《過年》。這兩部影片是中國最早的動畫片。但它們都沒有產生影響,產生影響的是萬氏兄弟於1926年繪制的《大鬧畫室》。1935年,萬氏兄弟推出了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片《駱駝獻舞》,1941年又推出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 1946-1956年是中國動畫片的穩定發展時期。在毛澤東的領導下,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之前,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電影製片廠生產力木偶片《皇帝夢》(1947)、動畫片《瓮中捉鱉》(1948),為建國後的生產奠定了基礎。1950至1956年這一時期,中國動畫片的創作和生產呈現以下特點:在題材上,用童話的故事服務於少年兒童,拍攝了《小貓釣魚》(1952)等;風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製作了木偶片《神筆》(1955)、動畫片《驕傲的將軍》(1956);技術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轉化,攝制了中國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傳統動畫片《烏鴉為什麼是黑的》(1955)。 1957-1965年是中國動畫片第一個繁榮時期。1957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建立,使中國有了第一家獨立攝制美術片的專業廠。在毛澤東關於「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指引下,藝術家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使中國動畫片生產進入繁榮昌盛的發展時期。產量上升,在藝術上和技術質量上都達到了空前的平,不少影片在國際電影節獲獎,形成了被世界公認的中國動畫學派。這一時期,生產出享譽世界的經典大片《大鬧天宮》(上下集,1961、1964)。新片種不斷問世:1958年,第一部中國風格的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試製成功;1960年,創作出第一部折紙片《聰明的鴨子》;1961年,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誕生,為世界動畫影壇增添了最能代表華夏風范的新片種;1963年,又拍出水墨動畫片《牧笛》,用水墨表現人物、家畜和山水,擴大了水墨動畫片的表現領域。此外,題材多樣化,也是這一時期動畫片生產的一大特點。 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時期。1967年、1969年和1970、1971年這4年時間全國的動畫片生產廠家都「停產鬧革命」。1972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率先恢復生產,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為止,共攝制動畫片17部。這一時期的動畫片,如《小號手》(1973)、《小八路》(1973)、《東海小哨兵》(1973)等,都以描寫建國前的革命戰爭,描寫社會主義社會的階級斗爭、路線斗爭和思想斗爭,歌頌工農兵為內容。在表現手法上,遵循寫實主義。1976年攝制的水墨剪紙片《長在屋裡的竹筍》,將中國的水墨畫與民間剪紙巧妙結合,為世界動畫片的百花園地又增添了一棵新苗。 1976~1989年是中國動畫片第二個繁榮時期。 從1978年底開始,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年代。這一時期,是20世紀中國動畫片最繁榮的年代。這10年間,涌現出多家新的動畫片生產部門,改變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一枝獨秀的局面;全國共生產電影動畫片219部,產生了批代表中國動畫片最高水平的優秀影片,如 《哪吒鬧海》 (1979)、 《天書奇譚》 (1983)、《鹿鈴》(1982)、《山水情》 ( 1988),以及《狐狸打獵人》(1978)、 《我的朋友小海豚》(1980)、《雪孩子》 (1980)、《猴子撈月》(1981)、《南郭先生》(1981)、《鷸蚌相爭》(1983)、<蝴蝶泉》(1983)、《火童》(1984)、《金猴降妖》(1984—1985)、《草人》(1985)、 《夾子救鹿》 (1985)、 《女媧補天》 (1985)、《魚盤》(1988)、《不射之射》 (1988)等;首次生產電視動畫片;首次生產動畫系列片,也產生了一批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的優秀的作品,如《葫蘆兄弟》(1987)、《邋遢大王歷險記》 (1987)、 《黑貓警長》 (1984~1987)、《阿凡提的故事》(1981~ 1988)等;題材更為廣闊,出現多部內容深刻、諷喻尖銳、針砭時弊的藝術動畫片,如《三個和尚》(1980)、《超級肥皂》《新裝的門鈴》(1986)、《牛冤》(1989)等,對糾正「動畫片即兒童片」的偏見,擴大動畫片的受眾群體,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中國動畫片的社會影響和國際聲譽也大幅度躍升,贏得了廣泛的贊譽。1990~2002年是中國動畫業陸續擴大規模的時期。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動畫片開始走上有別於傳統的道路。與國外動畫 片生產廠家的經驗交流,數字生產手段的大量介入,各種體制的製作單位的多元發展,一專多能動畫人才的不斷成長,等等,這些都使中國動畫片的生產在數量和質量上出現了飛躍。尤其是從1995年起,中國電影放映公司對動畫片不再實行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政策,將動畫業推向市場,改變了動畫片生產狀態和經營方式,逐步確立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觀念。90年代國產動畫片的一大特點是大型動畫連續片系列片盛行。中國從影院動畫藝術短片唱主角,轉入電視動畫片大型化、連續化、系列化的國際潮流。在製作方面,國內電腦動畫技術實力也明顯增強,電腦繪制背景技術已較為普及。三維和二維電腦動畫發展迅猛,形成了從策劃、創作、傳播到系列產品開發的「大動畫體系」新概念,從而推動了動畫業的騰飛。 20世紀90年代成為中國動畫片生產的轉折時期。這一時期生產的優秀動畫長片有:《寶蓮燈》 (1999)、 《熊貓小貝》(1999)、《馬可波羅回香都》(2000);優秀動畫短片有: 《鹿與牛》 (1990)、 《雁陣》 (1991)、 《醫生與皇帝》 (1991)、《抬驢》 (1991)、《眉間尺》 (1991)、《十二隻蚊子和五個人》 (1992)、《麻雀選大王》(1992)、《鹿女》(1993)、《音樂船》(2000)等;優秀系列動畫片有:《大盜賊》 (1990)、 《舒克和貝塔》 (1989~1992)、《葫蘆小金剛》(1993)、《藍皮鼠與大臉貓》(1993~1994)、《哭鼻子大王》(1994)、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 (1995—1996)、《l的旅程》(1997)、《傻鴨子歐巴兒》 (1997)、 《學問貓教漢字》(1998)、《海爾兄弟》(1998)、《怎麼來的》(1998)、《西遊記》(1999)、《霹靂貝貝》(1999)、《的篤小和尚》(1999)、《中華傳統美德故事》(2000)等。 進入2l世紀,中國的動畫公司、生產企業和動畫片產量持續增長。至2002年全國動畫製作公司(包括相關企業)已有120多家,比上世紀80年代末的20多家,增加了5倍。2001年中國共生產動畫短片7部,系列動畫片42部,總產量約18000分鍾,比2000年增長5000分鍾;2002年共生產53部動畫系列片及短片,總產量共約17300分鍾,接近2001年的水平。多年被忽視的藝術性動畫電影短片,2001—2002年有一批作品問世。如: 《回想》《誰的丈夫離得最遠》《誠信漂流記》《大夢敦煌》《黑貓》《射線》《塘》等。電腦動畫和網路媒體動畫飛速發展。電視系列片《藍貓淘氣3000問》全部通過電腦完成製作,2001年推出的《小虎斑斑》是中國第一部全三維製作的動畫片。各種動漫網站十分活躍,尤其Flash動畫,已在青年學生和動畫愛好者中流行開來。動漫創作和展播活動十分踴躍。動畫教育發展迅猛,到2002年底,開辦動畫專業的高等院校已超過70所,在校學生共約5000餘人。動畫理論研究方興未艾,文章著作層見疊出。這一時期,動畫片生產仍以系列片為大宗。主要有:《小虎還鄉》《可可、可心一家人》《千千問》《我們的家園》《西西瓜瓜歷險記》《白鴿島》《小將狄青》《我為歌狂》《城市野戰排》《中華上下五千年》,等等。 據統計,從1922年萬氏兄弟生產第一部廣告動畫片起,至2002年,中國共生產動畫片1168部。 中國的動畫大師和有成就的動畫家主要有:萬籟鳴,主要作品:《鐵扇公主》(1940,合作)、《大鬧天宮》 (1961—1964。合作);萬古蟾,主要作品:《鐵扇公主》(合作)、《豬八戒吃西瓜》(1958)、《漁童》(1959)、《人參娃娃》(1961)、《金色的海螺》(1963,合作);萬超塵,主要作品: 《鐵扇公主》(合作)、《機智的山羊》(1956);特偉,主要作品:《驕傲的將軍》 (1956,合作)、 《小蝌蚪找媽媽》(1960,藝術指導)、《牧笛》(1963,合作)、《金色的大雁》(1976,合作)、《金猴降妖》 (1984,合作)、 《山水情》 (1988,合作);阿達,主要作品: <哪吒鬧海》 (1979,合作)、 《三個和尚》 (1980)、《蝴蝶泉》(1983,合作)、《三十六個字》 (1984)、 《三毛流浪記》 (1984,合作)、《超級肥皂》(1986)、 《新裝的門鈴》(1986,合作);唐澄,主要作品: 《小蝌蚪找媽媽》(1960,合作)、 《大鬧天官》 (1961,合作)、《草原英雄小姐妹》(1965,合作)、《鹿鈴》(1982,合作);錢家駿,主要作品: 《烏鴉為什麼是黑的》 (1955,合作)、 《一幅僮錦》 (1959)、 《牧笛》 (1963,合作) (1963)、 《九色鹿》 (1981,合作);靳夕,主要作品:《小小英雄》(1953)、《小 梅的夢》(1954)、《孔雀公主》(1963)、 《畫像》(1965)、《西嶽奇童》(1984,合作)、《神筆》(1955)等;王樹忱,主要作品: 《過猴山》 (1958)、 《哪吒鬧海》(1979,合作)、《天書奇譚》(1983,合作)、 《選美記》 (1988)、 《獨木橋》(1989);錢運達,主要作品:《絲腰帶》(1962)、《紅軍橋》(1964)、《張飛審瓜》 (1980)、 《天書奇譚》 (1983,合作)、《女媧補天》(1985)、《邋遢大王奇遇記》(1986~1987,合作);虞哲光,主要作品: 《嶗山道士》(1981)、《聰明的鴨子》(1960)、《湖上歌舞》(1964)、《三隻狼》(1980)、《小鴨呷呷》(1980);尤磊,主要作品:《半夜雞叫》(1964)、《小八路》(1972)、《大櫓的故事》(1975)、《愚人買鞋》(1978)、《喵嗚是誰叫的?》(1979)、《蛐蛐》(1981)、《老豬選貓》(1983,合作);詹同,主要作品:《真假李逵》(1981)、《假如我是武松》(1982)、《擒魔傳》 (1987)、 《八仙與跳蚤》(1988)、《一半兒》(1990,合作);胡進慶,主要作品: 《長在屋裡的竹筍》(1976,合作)、《丁丁戰猴王》(1980)、《淘氣的金絲猴》(1982)、《鷸蚌相爭》(1983)、《草人》(1985)、《葫蘆兄弟》(1986~1987,合作)、 《葫蘆小金剛》 (1989—1990,合作)、《螳螂捕蟬》(1988)、《強者上鉤》(1988);何玉門,主要作品:《善良的夏吾冬》 (1981)、 《長大尾巴的兔子》(1987)、《木頭姑娘》(1958)、《小鯉魚跳龍門》(1958)、《小溪流》(1962年)、《渡口》(1975)、《好貓咪咪》(1979)、《狐狸列那》(1989);張松林,主要作品:《蜜蜂與蚯蚓》 (1959)、 《小燕子>(1960)、《誰的本領大》(1961)、《沒頭腦和不高興》(1962);林文肖,主要作品:《雪孩子》(1980)、《摔香爐》(1981)、《金猴降妖》(1985,合作)、《夾子救鹿>(1985,合作)、 《不怕冷的大衣>(1987)、《舒克和貝塔》(1990,合作);戴鐵郎,主要作品:《母雞搬家》(1979)、《我的朋友小海豚》(1980)、《小紅臉和小藍臉》(1982)、《黑貓警長》(1984—1987,合作)、《森林小鳥和我》(1990);周克勤(1942.3.28~),主要作品:《猴子撈月》(1981)、《小熊貓學木匠》(1982)、《長了腿的芒果》 (1983)、 《水鹿》(1985)、《葫蘆兄弟》(1986—1987,合作);嚴定憲(1936.9.12~),主要作品:《我們愛農村》 (1965)、 《放學以後》(1972)、《試航》(1976)、《兩只小孔雀》 (1978)、 《哪吒鬧海》 (1979,合作)、《人參果》(1981)、《金猴降妖》(1985,合作)、《舒克和貝塔》 (1989~1990,合作);閻善春,主要作品: 《老狼請客》(1980)、《網》(1985)、《邋遢大王奇遇記》 (1987,合作)、 《山水情》(1988,合作);胡雄華,主要作品:《蘿卜回來了》 (1959)、 《等明天》 (1962)、《差不多》 (1964)、 《東海小哨兵》(1973)、《狐狸打獵人》(1978)、《咕咚來了》 (1981,合作)、 《狐狸送葡萄》(1982);常光希,主要作品:《蝴蝶泉》(1983,合作)、《夾子救鹿》(1985,合作)、《奇異的蒙古馬》(1989~1990);馬克宣,主要作品:《大掃除》(1986)、《新裝的門鈴》》<1987,合作》、《超級肥皂》(1987,合作)、 《山水情》 (1988,合作)、《十二隻蚊子和五個人》(1992);方潤南,主要作品:《愚人買鞋》(1979)、《大盜賊》(1990)、《瓷娃娃》(1982)、《魚盤》(1988);王柏榮,主要作品:《抬驢》(1982)、《老鼠嫁女》(1983)、《火童》(1984);曲建芳,主要作品: 《阿凡提的故事》 (1981~1988);鍾泉,主要作品《牛冤》(1989)、《雁陣》(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