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好看的中國農村題材老電影
好看的中國農村題材老電影有《男婦女主任》、《美麗的大腳》、《秋菊打官司》、《留守孩子》、《咱們的牛百歲》、《人生》、《兩個人的嘉賓》、《一個都不能少》、《喜盈門》、《月亮灣的笑聲》等等。
② 80年代農村喜劇電影
1、喜盈門
《喜盈門》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制的喜劇故事片,通過對家庭倫理道德主題的揭示,歌頌了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風尚,具有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民族風格。
這部電影講述了我國北方一個農村家庭里發生的故事,這樣的故事既令人捧腹又讓人深思,影片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接地氣的題材和故事,對道德價值觀進行了評斷,呼應了時代觀眾的內心訴求。
③ 有哪些農村題材的喜劇電影或電視劇啊(東北地區的)
·雙簧(趙本山小品)
2·面子(趙本山小品)
3·老有少心(趙本山小品)
4·賣梨(趙本山小品)
5·送水工(趙本山、范偉、高秀敏)
6·1+1(趙本山小品)
7·三鞭子(趙本山、范偉)
8·我想有個家(趙本山小品)
9·賣拐(趙本山小品)
10·拜年(趙本山、范偉、高秀敏)
11·演員的煩惱牛大叔提干紅高粱模特隊拜年(趙本山小品)
12·賣車(趙本山、范偉、高秀敏)
13·心病(趙本山、范偉、高秀敏)
14·牛大叔提干(趙本山、范偉、張玉屏)
15·紅高粱模特隊(趙本山、范偉)
16·趙本山小品《賣車》
17·門神(趙本山、范偉)
18·昨天今天明天--趙本山,宋丹丹
19·如此競爭(趙本山、鞏漢林)
20·小九老樂(趙本山、楊蕾)
21·老伴(趙本山、宋丹丹)
22·相親(趙本山、黃曉娟)
23·城市打工妹(趙本山、范偉)
24·年前年後(趙本山、范偉)
25·小草(趙本山)
26·兒子大了(趙本山、范偉)
27·鍾點工(趙本山、宋丹丹)
28·有錢了(趙本山小品)
29·生活就是這么怪---趙本山
30·趙《笑笑茶樓》 《正月里來是新春》
94年主演電影《絕境逢生》
95年主演電視連續劇《雨天有故事》
95年主演電影《三女休夫》
96年友情出演電影《荊軻刺秦王》
99年主演電影《明天我愛你》
2003年友情出演電影《舉起手來》
2004年主演電視連續劇《正月里來是新春》
2004年主演120集情景喜劇《笑笑茶樓》
2005年主演電影《楊德財徵婚》
2005年主演電視連續劇《別拿豆包不當干糧》本山小品——心病
④ 農村題材喜劇電影
·雙簧(趙本山小品)
2·面子(趙本山小品)
3·老有少心(趙本山小品)
4·賣梨(趙本山小品)
5·送水工(趙本山、范偉、高秀敏)
6·1+1(趙本山小品)
7·三鞭子(趙本山、范偉)
8·我想有個家(趙本山小品)
9·賣拐(趙本山小品)
10·拜年(趙本山、范偉、高秀敏)
11·演員的煩惱牛大叔提干紅高粱模特隊拜年(趙本山小品)
12·賣車(趙本山、范偉、高秀敏)
13·心病(趙本山、范偉、高秀敏)
14·牛大叔提干(趙本山、范偉、張玉屏)
15·紅高粱模特隊(趙本山、范偉)
16·趙本山小品《賣車》
17·門神(趙本山、范偉)
18·昨天今天明天--趙本山,宋丹丹
19·如此競爭(趙本山、鞏漢林)
20·小九老樂(趙本山、楊蕾)
21·老伴(趙本山、宋丹丹)
22·相親(趙本山、黃曉娟)
23·城市打工妹(趙本山、范偉)
24·年前年後(趙本山、范偉)
25·小草(趙本山)
26·兒子大了(趙本山、范偉)
27·鍾點工(趙本山、宋丹丹)
28·有錢了(趙本山小品)
29·生活就是這么怪---趙本山
30·趙《笑笑茶樓》 《正月里來是新春》
94年主演電影《絕境逢生》
95年主演電視連續劇《雨天有故事》
95年主演電影《三女休夫》
96年友情出演電影《荊軻刺秦王》
99年主演電影《明天我愛你》
2003年友情出演電影《舉起手來》
2004年主演電視連續劇《正月里來是新春》
2004年主演120集情景喜劇《笑笑茶樓》
2005年主演電影《楊德財徵婚》
2005年主演電視連續劇《別拿豆包不當干糧》本山小品——心病
⑤ 農村題材80年代老電影全部電影名稱
1、《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粱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
2、《稻草人》是由王童執導,張柏舟、卓勝利、吳炳南、文英、柯俊雄主演的劇情片,於1987年10月23日在中國台灣上映;1988年4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3、《喜盈門》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制的喜劇故事片,由趙煥章執導,王書勤、溫玉娟、王玉梅、於紹康等主演,於1981年6月在中國大陸上映。
4、《黃河謠》由西安電影製片廠於1989年攝制,葛優和巍子主演,滕文驥擔綱導演,蘆葦和朱曉平擔任編劇。1989年上映。
5、《野山》是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故事片,由顏學恕執導,杜源、岳紅主演,於1986年9月11日上映。
6、《孩子王》是西安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劇情片,由陳凱歌執導,謝園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7、《黃土地》,是改編自柯藍的小說《深谷回聲》的一部文藝題材的電影。由陳凱歌執導,王學圻、薛白主演。1985年上映。
8、《生財有道》是1983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由謝添執導,趙子岳、陳強等主演的一部喜劇電影。
9、《咱們的牛百歲》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趙煥章執導,梁慶剛,王馥荔,錢勇夫等人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1983年上映。
10、《快樂的單身漢》是宋崇執導的喜劇片,由龔雪主演,劉信義、鄭星、馬曉偉等人共同出演,於1983年上映。
⑥ 農村喜劇電影(紅極一時的農村電影)
當下的影視作品很少聚焦農村題材,動輒霸道總裁、億萬家庭之類的,慢慢往「失真」發展。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內地出現過不少優秀農村題材的作品,諸如田成仁老爺子的《籬笆·女人和狗》,電影上面也有《牧馬人》、《過年》、《孝子賢孫伺候著》、《喜盈門》等。
0一條滌綸綢褲子的紛爭
在影片的開始,二哥仁武新婚大喜,娶新嫂子水蓮進門,親朋好友都來了,精明能乾的大嫂招呼地頭頭是道。
大家爭前恐後地向新人敬酒,仁武和水蓮是喝也不行,不喝也不是,還是豪爽的大嫂替他們擋了幾杯,才免去了尷尬。
故事的第一場沖突起因,是一條滌綸綢布料。那個年代幾乎沒有買成衣的,全是買布做衣服,換到現在應該叫高端手工定製。
而滌綸綢的布料在當時的地位,不亞於一隻高檔的包包。這種布料俗稱的確良,就和這個名字一樣,的確是「良」,在物質匱乏的時代,既滿足了人們基本的穿衣需求,又最大限度地滿足了時尚追求。
這天,小姑子仁芳興沖沖地拿著滌綸綢布料去找大嫂,想求她做一條褲子,大嫂立馬檸檬酸了。
這么稀罕的布料,她一直想要,丈夫仁文雖然在獸醫站工作,領著工資,可是一大家子一起生活,當大哥的錢也不是自己可以隨意支配的。
好不容易老二娶了親,滌綸綢的褲子總算提到了下月的日程。想不到沒出嫁的小姑子,剛在大隊里掙幾個工分,倒先自己一步穿上了。
大嫂強英沒想到布料是會計龍鋼送給仁芳的,一再追問,仁芳想到心上人龍鋼臉一紅,笑而不語。
這一下強英便認定,仁芳不好意思說,因為布料是婆婆買的,明擺著偏心小女兒,不拿媳婦當回事兒。
她不依不饒,找水蓮和自己聯合去找婆婆挑事兒,「做媳婦也不是該死的」,聽聽這狠話,就為了一塊布料,可想強英在家裡是蠻橫霸道的角色。
還好水蓮是明白事理的,並沒有聽她的挑唆,可是老實的婆婆為了息事寧人,只好借錢給她買了一塊布料,想要換取和睦。
可惜穿上了新布料,大嫂仍然不滿意。既然婆婆偏心,二媳婦進了門,又孝順又體貼,自己倒顯得里外不是人了,乾脆分家,各過各的。
大嫂在院子里指桑罵槐,吵著要分家,軟弱的婆婆只會忍氣吞聲,息事寧人。爺爺雖然是家中的長輩,可畢竟隔著輩分,「有話慢慢說,有理坐下來講嘛」。
這不痛不癢的一句話,根本震懾不到嫂子的囂張氣焰。仁武看爺爺說話不好使,便出頭制止大嫂。
長嫂如母,這些年他一直受大嫂的照顧,強英幾句話就說得他不好回嘴了,沒了氣勢,只能拿燕子窩撒氣。
父親去世得早,長兄如父,仁文就是家裡的頂樑柱,他有文化有體面的工作,可是性格懦弱,有點妻管嚴。
輪到他表態的時候,雖然他本意是「最好不分」,可是擰不過媳婦,「這個家不分也難啊。」
既然要分家,房子、家畜等樣樣都要分明白,要平均,就連兩位老人也要分一分。
大嫂的算盤打得噼啪作響,養婆婆,雖然身子弱,但可以幫著帶孩子。可惜,婆婆急火攻心住進了醫院,於是爺爺由他們贍養了。
這件事上大嫂沒能如願,分家後也不善待爺爺。包了肉丸的餃子卻不等爺爺回來一起吃,仁文也不動筷子,只是抽悶煙,其實他心裡明白,不等爺爺就是不給爺爺吃。
果然,聽到爺爺的敲門聲,餃子就都收了起來,拿出了事先准備好的窩頭。仁文敢怒不敢言,連忙收起了桌上的蒜,躲進了裡屋。
小孫女天真無邪,聽爺爺說喜歡吃餃子,便端出了一大碗,氣得爺爺冒雨搬出了家門,住到了隊里的倉庫。
仁文也被大雨澆醒了,一耳光打在強英的臉上。兩口子因此打架,大鬧獸醫站,攪得四鄰不安。
0性格轉變下的喜劇效果
影片為了突出主題,推動劇情發展,大嫂的轉變是一條主線。促成大嫂轉變的,既不是怕耽誤了隊里的加工活,不是孩子摔掉的門牙,更不是水蓮大老遠跑來苦口婆心的勸說,而是大哥的轉變。
老實人仁文終於忍無可忍,提出要離婚,即便是丈母娘在庭院里抱著他的腿哭鬧,也沒能改變他的心意。
強英從來沒見過仁文這樣強硬過,害怕真的離了婚,也惦記著家裡的孩子和農活,夢見自己變成個小矮子,被一家人踢下了深淵。她半夜冒雨跑回了家。
丈母娘本來還要阻止,丈人也看不下去了,「早該回去了,都怪你」,丈母娘驚訝的表情,不僅僅是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更多的是不能接受丈夫突然的指責,這恐怕也是這位丈夫少有的違拗。
可見沒有哪一方是真正強勢的,關鍵是講道理,講擔當。終於,一家人又圍坐在一張桌前,大嫂端上了熱氣騰騰的餃子,和和美美的大團圓結局。
0貼近生活的主旋律
這部1981年上映的主旋律作品,以喜劇的形式,主線清晰,立意鮮明,嚴肅活潑,團結緊張。
影片的一大特點就是角色設定對稱,對比強烈。有文弱的哥哥仁文,就有耿直的弟弟仁武,有軟弱的婆婆,就有刁蠻的親家母,有是非多的大嫂,就有明事理的二嫂。
不過在劇本的強烈對比中,略顯生硬。劇本審核的時候,就有人提出水蓮形象過分拔高,強英的轉變過於突然。
於是編劇辛顯令和導演趙煥章進行了修改。分家時,水蓮雖然讓出了大衣櫃,但心裡是有怨氣的,於是和仁武吵架,後悔嫁入老陳家。
去掉了原劇本中強英偷仁芳錢的情節,而在強英噩夢驚醒連夜跑回陳家時,一進門先奔了豬圈。看著自家的豬還好好地吃著食,水蓮連夜為自己趕制加工活兒,婆婆在屋裡哄著兩個孩子。
家裡一切安好,都是一家人不計前嫌的幫襯。這既表現出強英性格的復雜性,也使得大嫂這個人物轉變更加立體、真實。
影片只不過是描寫了一些瑣碎的家務事,卻寫透了人與人之間的情與理,倡導了婚姻自由、敬老孝親、女性獨立、家庭責任等社會倫理的新風貌。
這份人與人之間促狹與真摯的情感,也大大越出了家庭的范圍,突破了農村題材的背景,超出了時代,在今天依然有普遍的認識和警醒意義。(撰文:人間九月牛)
⑦ 最經典的農村喜劇電影
經典的農村喜劇電影推薦如下:
01 《頑主》
這部上映於80年代末的荒誕體的輕喜劇改編自王朔的同名小說,獲得過88年的金雞獎的四項提名。片中的四大主演葛優、馬曉晴、梁天、張國立因為此劇成名,也可以說這部片子是葛大爺的成名之作。
02 《賺他一千萬》
這部電影是陳佩斯的作品。大家認識陳佩斯是從春節聯歡晚會上陳佩斯和朱時茂表演的小品開始的,但是陳佩斯最開始卻是一名電影演員,他從79年就開始演電影。
陳佩斯的父親是著名電影藝術家陳強,陳佩斯的很多經典的電影作品都是與他的父親一起合演,比如《瞧這一家子》、《二子開店》、《爺倆開歌廳》、《父子老爺車》等一系列的喜劇作品。在八九十年代陳強陳佩斯的喜劇那可是如日中天。這部作品是陳氏喜劇巔峰時期的作品,那個時候這對父子的喜劇電影風格已經打磨的非常成熟。
03 《男婦女主任》
影片講的是本山大叔飾演的劉一本臨時代理本村的婦女主任,帶領小山村改變精神風貌的故事。這是一部帶有濃郁鄉土氣息的農村電影,因為本山大叔和宋丹丹的演繹而顯得看點和笑料十足。
04 《求求你,表揚我》
這部片子主要體現了理想和現實的悖離,劇中人物各自有自己的立場和信念,看起來每個人都沒有錯,但是放在一起卻起了矛盾沖突,使其他人都受到了傷害。
05 《來的都是客》
本山大叔的早期電影作品,帶有濃郁時代農村喜劇風格,擁有那個時代極強的社會風格:針砭時弊,歌頌時代和新生活。劇中講述了林鄉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參觀取經、檢查工作、采訪旅遊的客人絡繹不絕,這些客人到了林鄉就不停的吃,為了吃鬧出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讓人苦不堪言。
⑧ 八零後的農村喜劇電影有那些
來的都是客
導演: 馬紹惠 / 沈榮驥
編劇: 畢必成
主演: 趙本山 / 王彥波 / 鞏漢林 / 鄧茜 / 句號
類型: 劇情 / 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90
片長: 93分鍾
孝子賢孫伺候著
導演: 陳佩斯 / 曾劍峰
編劇: 王培公
主演: 陳佩斯 / 趙麗蓉 / 丁嘉麗 / 魏宗萬 / 劉江
類型: 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93
⑨ 介紹一些80年代的國產喜劇老電影,越全越好。
1.1980《廬山戀》
1980《廬山戀》 豆瓣評分:7.5
中國第一部吻戲,是「文革」後國內首部體現愛情主題的電影,女主角張瑜片中的服裝換了43套,遠遠超越《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23套旗袍;當年的新人張瑜也憑這部電影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觀眾心中的「夢中情人」,並中選第一屆金雞獎和同年百花獎的「雙料影後」。如今在廬山上,有一座非常聞名的廬山戀電影院,每天從早到晚只放映《廬山戀》一部影片。看《廬山戀》已成為廬山的一個固定旅行項目。
2.1981《三個和尚》
1981《三個和尚》 豆瓣評分: 8.6
這部影片是依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而成,是70後的寶貴幼年回想。憑借著高明的藝術水準,這部電影在國內外取得多項大獎,包含1981年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第四屆丹麥世界兒童和青年電影節銀質獎1982年第三十二屆德國柏林世界電影節銀熊獎。
3.1982《茶館》
1982《茶館》 豆瓣評分: 9.2
這是一部由原著改編而來的威望電影。影片中「北京人藝」絢爛群星的扮演非常超卓,影片充分發揮電影藝術手法的優勢,影片根本保留了原舞台表演的魅力和民族化的風格,將電影化的處理與原作風格有機交融,使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愈加傑出。該片獲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文化部1982年優異影片獎特別獎。
4.1982《少林寺》
1982《少林寺》 豆瓣評分: 7.9
由張鑫炎執導,李連傑主演。是一部在武打電影史上具有劃年代含義的作品,影片一反舊式武打片中那種純扮演的花架與鏡頭技巧的做作,經過李連傑和他的一班功夫隊員們樸素真實的功夫讓觀眾真正賞識到了中國功夫。《少林寺》的顫動,使光頭和尚覺遠的形象成為一個年代的印記。
5.1983《城南舊事》
1983《城南舊事》 豆瓣評分: 8.7
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書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經過孩子的目光審視近代中國的變遷,對文革之後的中國電影來說彌足珍貴。
6.1985《黃土地》
1985《黃土地》 豆瓣評分: 7.9
根據珂蘭《深谷回聲》改編。本片可以說是陳凱歌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張藝謀擔任攝影,這也是當今國內最頂尖的兩位大導演在25年前的初次協作。賈樟柯曾說自己當年在街頭散步,溜進一個錄像廳,在放黃土地,其時就被震懾了,從此立志拍電影。
7.1986《芙蓉鎮》
1986《芙蓉鎮》 豆瓣評分: 8.8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86年,聞名導演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這是一部反映建國以來屢次政治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影片經過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書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運動中的遭遇,對我國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後期近20年的前史做了嚴厲的回憶和深入的反思。
8.1987《紅高粱》
1987《紅高粱》 豆瓣評分: 8.1
張藝謀導演,鞏俐姜文主演的電影《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而為人所稱道。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爺爺」、羅漢大叔等一批中國普通老百姓群像,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國人豪邁爽快的一面,跟中國內地電影一貫的哀傷沉重的傳統風格大相徑庭。攝影師顧長衛在取景和色彩的運用上有出色表現,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國電影罕見的「景人合一」之美。1988年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中國電影。
9.1987《老井》
1987《老井》 豆瓣評分: 7.7
一部富有深刻哲理性的影片,它以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了當代農村青年的獻身精神,並由此歌頌了中華民族的頑強毅力。在上映後引起較大反響。呂麗萍、張藝謀主演,獲得過第11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演員獎,1987年美國第7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第11屆沙爾索國際電影節一等獎。
10.1987《末代皇帝》
1987《末代皇帝》 豆瓣評分: 8.6
這是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的一部傳記電影。盡管這不是一部國產電影,但是它的選題與時代背景都是與中國密不可分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那個時代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傳統社會縮影。影片詮釋了溥儀一個作為皇帝的人的故事,並沒有洋洋灑灑的去講溥儀的故事與中國的歷史,而是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看待末代皇帝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榮獲了第六十屆(198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拓展資料: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國務院法制辦於2018年2月2日—22日就《電影行政處罰裁量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