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沈陽的老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沈陽的老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3-12 04:20:48

『壹』 小沈陽有哪些電影作品

截止2019年12月9日,小沈陽電影作品有:

1、2009年,在電影《三槍拍案驚奇》扮演店小二李四。

2、2010年其主演賀歲喜劇動作片《大笑江湖》上映。

3、2013年1月客串王家衛導演的電影《一代宗師》飾演三江水。

4、2013年9月由孫周執導、王寶強和小沈陽出演的電影《不可思異》在廣州拍攝。

5、2014年,加盟電影《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飾演「豬八戒」一角。

6、2015年3月主演電影《將錯就錯》在3月15日上映。

7、2016年3月電影《非常交易》開機。

8、2016年主演喜劇懸疑動作片《我說的都是真的》

9、2016年確認繼續在電影《西遊記女兒國》中飾演豬八戒。

10、2016年12月和肖央主演電影《情聖》上映。

11、2017年加盟電影《斷片之險途奪寶》預計2017年年底上映。

12、2017年6月,其與黃渤、宋佳共同主演、蔡尚君執導的電影《冰之下》

13、2018年1月其自導自演的電影《猛蟲過江》在2018年暑期上映。

(1)沈陽的老電影擴展閱讀:

小沈陽,原名沈鶴,1981年5月7日生於遼寧省鐵嶺市開原市,中國男演員、歌手、導演、主持人。

小沈陽參加的社會活動:

1、2010年4月5日,參加遼寧衛視,由趙本山發起、並召集眾弟子參加的《明星轉起來》直播節目,主題為:《情系西南旱區募捐晚會》,與妻子沈春陽一起當場捐款人民幣十萬元。

2、2010年4月20日,在中宣部、民政部、廣電總局、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聯合主辦、中央電視台承辦《情系玉樹·大愛無疆》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特別節目,小沈陽以個人名義為青海省玉樹(7.1級)地震災區捐款10萬人民幣,做為賑災款。

3、2010年8月16日,通過看電視新聞了解到舟曲災情的嚴重性後,本山立即決定《鄉村愛情4》全劇組為災區捐款。小沈陽捐款人民幣5萬元。

4、2011年1月8日,第十四屆中國沈陽國際冰雪節在沈陽市棋盤山隆重開幕。小沈陽作為此屆冰雪節的形象大使,帶著新作《沈陽的雪》來到了現場。小沈陽作為形象大使獻唱《沈陽的雪》。

5、2011年6月27日,在橫店忙於拍攝《怪俠歐陽德》的小沈陽以其夫婦二人的名義向明星書院捐獻了兩百本新書。在小沈陽的貼吧中,小沈陽的粉絲們發起了建立「小沈陽圖書館」的公益活動,向明星書院捐獻圖書,用於在偏遠山區修建圖書館,力求讓山區的孩子們可以獲得閱讀的希望。

6、2016年9月9日,忙於《跨界喜劇王》錄制的小沈陽現身2016芭莎明星慈善夜,並慷慨捐贈10輛救護車,用以完善貧困縣的急救設施。

『貳』 小沈陽演的電影有哪些

小沈陽,原名沈鶴,1981年5月7日生於遼寧省鐵嶺市開原市上肥地滿族鄉,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小品演員、歌手、導演、主持人。下面一起來看看小沈陽演的電影有哪些?

小沈陽演的電影有哪些

1、《我說的都是真的》,飾演:夏至。

《我說的都是真的》是由劉儀偉執導,小沈陽、陳意涵、吳樾、連凱等主演的懸疑動作喜劇片,於2018年3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講述了職業策劃人夏至因吹牛引火燒身,招來犯罪團伙的追殺,從而引發了一系列撲朔迷離而又妙趣橫生的故事。

2、《西遊記女兒國》,飾演:豬八戒。

《西遊記女兒國》是星皓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由鄭保瑞執導,郭富城、馮紹峰、趙麗穎、小沈陽、羅仲謙領銜主演,林志玲、梁詠琪、劉濤、苑瓊丹、潘斌龍、施詩出演的喜劇魔幻片。

3、《斷片之險途奪寶》,飾演:海道。

《斷片之險途奪寶》是由羅登執導,葛優、岳雲鵬、杜淳領銜主演,包貝爾、蔡卓妍、小沈陽、陳赫、潘斌龍、熱依扎、呂行主演的喜劇片。該片於2018年12月29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關於小沈陽演的電影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

『叄』 小沈陽演的電影 小沈陽演的電影推薦

1、《將錯就錯》

《將錯就錯》,是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廣視傳媒、北京雨木星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愛情喜劇電影,由王寧編劇並執導,田亮、小沈陽、陳小春、熊黛林主演。該片講述了「衰男」秦招妹和「賤男」宮男被神棍忽悠,踏上新加坡發財「囧途」的故事。

2、《大笑江湖》

《大笑江湖》是本山傳媒投資的動作喜劇電影,由朱延平執導,寧財神編劇,小沈陽、林熙蕾領銜主演,趙本山友情出演。2010年12月3日上映。講述了小沈陽扮演的一個鞋匠經歷了各種陰差陽錯的奇遇,最終成為一代武林宗師。

3、《猛蟲過江》

《猛蟲過江》是由小沈陽執導,小沈陽、潘斌龍、宋芸樺領銜主演,MC Hotdog、胡明、金士傑等主演的喜劇電影。該片講述東北農村青年沈福意外得知,有一筆巨額遺產需要自己繼承,便從東北來到台北,大鬧台灣黑幫社團的喜劇故事。

『肆』 小沈陽都有哪些影視作品

提起小沈陽,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作為本山大爺的得意門徒,素以幽默風趣,高潮獨特的演技獨樹一幟,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我眼中的小沈陽還是很吸人眼球的,特別對於他所演的電影,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討論一下小沈陽演過的那些精彩電影吧。

當然,他的影視作品還是很多的,像《天氣預爆》,在這部劇中,小沈陽扮演了雷神,心中藏著遮蔽天眼的巨大陰謀,壽星(王小利飾)與凡人馬樂(肖央飾)試圖用「神仙速成班」來對抗雷神。最該劇喜樂無限,絕對噴飯,有一種笑點溢出熒屏的感覺,除此之外其特效也堪稱一絕。

大家還知道他哪些影視作品呢?來交流一下吧!

『伍』 你記憶中看過的第一部電影還記得嗎是什麼電影

幾十年前,在全托幼兒園,只有禮拜六下午被家長接回家。禮拜一早上回幼兒園。一天晚飯前,老師告訴小朋友們,晚飯後帶大家去看電影。

一人帶個小凳子,坐在大禮堂里,那時候少有現在這么標準的電影院。記憶中第一部電影是紀錄片,原子彈爆炸,那時候不識字呀,後來才知道紀錄片叫《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接著放的是電影《地道戰》。

還別說,從看電影的記憶開始,就和尖端武器、戰爭掛上了鉤。幾十年以來,一直就喜歡看戰爭片。那以前太小了,肯定和大人看過電影,都是什麼電影,完全不知道了,基本上都是在電影院睡過去的,經常都是迷迷糊糊被大人抱回家,接著睡。

那個年代,能看的國產電影就是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以及鐵道衛士、英雄兒女等抗美援朝的電影。經常看的是新聞簡報,正片前加演,最多一次連看了三輯新聞簡報,記得都不長。都是國內外重要新聞,相當於現在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不過,至少都是一個月左右的事情了。

現在,每天在手機上參加《學習強國》的學習,偶爾看一些老電影的片段,裡面可有不少美好的記憶,主要還是掙點學分。

英雄兒女。

謝謝,誠邀!

《玻璃老人》。

那時我還小,還不會走路。

滿大雜院都在傳,今天晚上放電影!

什麼電影?

《玻璃老人》。

很讓人好奇的片名。

今天才網路到,這是一部譯製片,蘇聯電影

但是網路到的內容三言兩語,語焉不詳——大概這部電影太遙遠太古老。

當時我父母都在外工作,我姑婆和姑母照料我,她們整天奴僕一樣勞動,晚飯後還在家族的廳房裡義務掃盲,教居委會里的文盲認字。

深夜了,她們還在做鞋、織毛衣……,記得這樣夜裡趕活當時被稱為「熬夜」。

她們鄙棄享樂,從不做生,不愛湊熱鬧,所以看戲看電影她們是不去的,卻給我訂了兒童畫報《小朋友》,還常常應鄰居請求,放下手頭正忙的事,給他們朗讀連環畫。

由於《玻璃老人》這片名太吸引人,我吵著要看。

姑婆和姑母輪流背著我,走到離我家很遠的鎮子南端河街西頭的東皇宮——那時鎮上九宮十八廟,僅這河街上,東皇宮旁邊是南華宮,南華宮旁邊是萬壽宮,再往河的下遊走,距萬壽宮約五十米是天後宮,距天後宮二十米是禹王宮。

只記得人很多,光線昏暗,窄窄的銀幕上光影在閃。

姑婆和姑母為了讓我看得清楚,輪流把我扛在肩上,雙手扶著我——現在想來,我倒是騎在她們肩上,如同坐椅子,她們為了我的舒適安全和看好電影,堅持那麼長的時間,卻一定很難受!

那時看電影沒有座位,都站著,直到三十年後有了電影院。那電影院就是原來的禹王宮。

也有抬凳子去的,要早早去佔位置並且一直守到放電影,前面凳子比你高,你就還得站著,人群密密麻麻,最後面的還得站在凳子上看。大家都雙眼越過前面重重疊疊的人頭,一直用翹首盼望的姿勢看那用16毫米電影放映機放映電影的窄銀幕,中途要耐心等待放映員換片。有人怕擠,在銀幕後面看。

而今電影院卻被人買了又暫時沒有修建,長滿樹和草,又被人開墾,種滿莊稼。

曾經放過電影的,還有天後宮——現在是稅務所職工宿舍;還有大操壩——古代士兵操練的地方和處決犯人的地方,後來是醬園廠,現在是幼兒園和小區。

記得萬壽宮、天後宮、禹王宮本來就有很氣派的木建築的戲台。天後宮戲台前面是石板地壩,地壩後面是一級級寬闊石梯,地壩兩邊樓上還有包廂,所以在天後宮放電影、演戲的時間最久,大概三十年。那些宮的戲台前面,也許原來是有座位的吧?

聽說要打造古鎮,要恢復九宮十八廟,很盼望。

(配圖為現在種滿莊稼的電影院——禹王宮)

第一次看電影,是在老家的鄰村場院前,看過一部名字叫《苦菜花》的黑白片,那個小女孩飢餓的眼神至今還留在我的印象中。

大家好!我是星期八影視剪輯,在這里我想簡單的分享一下我記憶中第一次觀看的電影,那就是

《背起爸爸上學》

真正人生第一部看的電影!

記得那是小學一年級,當時是學校在操場上用老式的放映機放的電影,然後組織

全校的師生一起觀看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電影里一個畫面,老父親供不起家裡的一兒一女讀書,轉動取水的瓢來決定,水瓢把手指到誰誰就去上學。

很久沒有在看這部電影了,甚至連名字都記不得了,後來在網上找了找這部片子還真有,名字叫《背起爸爸上學》,裡面居然還有張嘉譯

這個樣子的......

影片以甘肅慶陽中學生李勇的真實事跡,這部電影主要講了農村孩子石娃自小喪母,與父親和姐姐相依為命。轉眼間,石娃七歲,姐姐十二歲,石娃該上小學,而成績優異的姐姐升入初中。但因家境清貧,家裡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父親便用一把銅勺決定了弟弟石娃去上學,姐姐則不得不中途輟學。一日,石娃上學路過馬蓮河,河水因暴雨漲起,淹沒了自己的同學,所以自己逃回家逃課3天,被父親打了一頓,後來父親送他去學校,走到河中央石娃卻哭了,所以父親將他背過了河,一路告訴他一定要好好讀書。石娃上初中後,姐姐為給家中節省開支,不得不早早出嫁,並從男方出的的彩禮錢中擠出一些錢來供弟弟上學。石娃刻苦讀書,在全國化學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中奪得一等獎第三名的好成績,並考取省城師范學校。但此時,父親卻在幹活時不幸摔傷,導致癱瘓在床。重病纏身的父親為了讓兒子能去省里安心求學,不想成為孩子的拖累而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石娃為了既照顧好父親,又不耽誤學業,決定背起爸爸上學。清晨,當其他人還在睡夢中,石娃背起父親,帶著簡單的行李,告別了他生活了16年的家鄉,走上了去省城讀書的路。迎著朝陽,向前走去。一個山區的苦孩子,以他瘦弱的身軀背起的不僅僅是一個生病的父親,他背負的是一個沉重而又充滿希望的未來。

電影里的那種貧窮真的深深刺痛了我,就是現在我想起來整個基調都是悲涼的。吃不上飯但還是非渴望學習,要好好學習才能有出路。這是時代的烙印,90後應該都是聽著這些規勸和教育長大的。看到這張圖片,還是想流淚......

以上這些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回答,謝謝大家!

《平原游擊隊》(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裡面有句台詞「平安無事啊」讓我記了五十年。

第一次看電影至今難忘。我大概6、7歲,是個白天,我們大隊中學教室放電影。當時教室外面已經圍了很多人,爸爸抱著我穿過人群,把我放在教室窗檯上,我一隻手摟著他的脖子,一隻手扶著牆,趴著窗戶玻璃,透過沒遮嚴的窗簾,裡面有點暗,跟看大戲似的,也擠滿了人,教室前面掛著的大銀幕上,人影動來動去,喇叭里傳出人影說話的聲音,帶著音樂《對世上只有媽媽好》。我那時小,不知道是什麼電影,後來我長大些了,村裡白事放露天電影,聽到熟悉的歌,哭的眼淚汪汪,我才知道電影的名字《媽媽再愛我一次》。

《碧空中的雄鷹》是我兒時看過的第一部電影。《包蘭路上的鋼鐵戰士》是第二部。這兩部電影,就現代人來說,恐怕沒有幾個人能記得住這兩部電影。看過這兩部電影之後,沒聽說也沒有再看過這兩部電影。看這兩部電影的電影院是:沈陽市和平區沙山街的沈鐵俱樂部。

我記憶中看過的第一部電影是: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是共和國唯一一部由周總理親自導演的舞台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