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弘揚雷鋒精神的電影有哪些
《離開雷鋒的日子》
《離開雷鋒的日子》是由康寧、雷獻禾聯合執導,吳軍、劉佩琦、方子哥、宋春麗主演的劇情片,於1996年3月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講述雷鋒的戰友喬安山,因一次意外車禍造成雷鋒死亡。隨後喬安山留下一系列不是雷鋒又恰似雷鋒的事跡的故事。
(1)老電影雷鋒電影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喬安山(劉佩琦飾)是雷鋒(吳軍飾)最親密的戰友,兩人一同從鞍鋼入伍,同在一個班,又同駕一輛車。1962年8月15日,雷鋒與喬安山在一起執行任務時,喬安山開車,雷鋒在一旁指揮。喬安山倒車時,無意中汽車撞倒了連隊一根曬衣服用的柞木桿,正巧打在雷鋒的太陽穴處。
雷鋒經搶救無效而犧牲。意外的車禍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打擊,喬安山一時精神失常,自己最敬愛的班長雷鋒,竟然被撞死在自己的車輪旁。在太平間里,他抱著雷鋒的屍體想與班長同死。在禁閉室里,他想起雷鋒生前幫助他學文化,給他的媽媽寄錢治病,一樁樁雷鋒播種在他心裡的情誼,使他悔恨交加,他甚至想到了自殺。
一個人無意中傷害了自己的最親密的戰友,心裡何等痛苦。
從此,喬安山把與雷鋒勝似手足的戰友情變成比淚水更凝重的深切懷念。於是在喬安山身後留下了一串串不是雷鋒又恰似雷鋒的足跡。轉眼三十多年過去,喬安山始終沒有忘記雷鋒,他堅持學雷鋒,做好事,嘗盡了甜酸苦辣。
一次,喬安山駕駛的長途汽車上,上來了七、八個站長親戚,都不買票。喬安山對陳站長(方子哥飾)以權謀私的行為堅決抵制,把他們轟下了車,為此得罪了陳站長。汽車行駛途中,一啞巴(王余昌飾)攔車,他女人難產,喬安山沒按規定行車,及時地將產婦送到醫院。
有一次,喬安山駕車救起一位被車撞傷的老人,並將老人送到醫院搶救。老人在家人的壓力下,違心的指認是喬安山撞了他。喬安山痛心,家人寒心。最終,撞傷老人的司機找到了,老人的良心也受到譴責,拉著喬安山的手,認了錯。
一次在行駛途中,喬安山和兒子喬兵(徐佳寧飾)的車壞了,父子倆向過往車輛求助,有的視而不見,有的伸手要錢。直到晚上才有輛車停下,卻由於車小沒法幫助他們。
第二天一早,昨夜停車的女士帶領一群頭戴小紅帽的人們前來幫忙,原來那位女士是雷鋒生前輔導過的學生。喬安山深受感動,他意識到不只是他一人在學雷鋒。三十多年來,喬安山只要遇上困難,總要到班長雷鋒的墓前坐坐,和班長聊聊,什麼困難就迎刃而解了。
② 影片《雷鋒》觀後感
導語:雷鋒雖然犧牲了,但是他卻永遠的活在人民的心中。用心承諾、用愛負責,活著的人們都有義務要讓雷鋒那種助人為樂、不求回報、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的傳承下去。下面是我為你們整理的影片《雷鋒》觀後感,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影片《雷鋒》觀後感1
從懂事起,我就知道全國人民都在學雷鋒、做雷鋒,而且處處都是活雷鋒。上學後,在學校的組織下我第一次觀看了《雷鋒》這部電影,影片中雷鋒所做的好人好事都是我們在現實生活和今後的工作中都能夠遇到的。那時候,在我那顆幼小的心靈里落下了一粒「向雷鋒叔叔學習」的種子,因為「雷鋒叔叔」最能代表做好人好事的人們,所以學生們都以學雷鋒做好事為榮。做車時主動讓座,排隊時不插隊,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做好事不留名就成了那個時代學生時期的一種時尚。大家都爭著做,搶著做好事,特別是在放學後常常去幫助那些孤寡老人擔水打柴,生怕同學搶了先。今天在黨委組織下再次觀看了《雷鋒》,才發現雷鋒精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早已變成了回憶。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多麼朴實的語言,多麼感人的話語,雷鋒,他用自己的行動做到了。反觀現在,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日新月異變化的今天,為人民服務就成了一種有償服務,服務的好壞直接跟其價格成了正比,而做好事卻成了被坑蒙拐騙的代名詞,造成人人怕做好事,人人怕被服務。而生活過得越來越富裕的人們卻忘記了,特別是我們當中有一部分人在他的一生之中只知道索取,卻從不知道付出;只知道要求別人幫助,卻從來都不願意去幫助別人;只知道用擁有的特權謀一已私利,卻從不願意用它去多做一些為人民服務的事。曾多少年「向雷鋒同志學習」讓人們談起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曾多少年我們又把「雷鋒精神」雪藏。我們身為共產黨員,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應該時刻向雷鋒同志學習,用自己的一生來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只有這樣,我們才算得上是一名真正合格的共產黨員,只有這樣我們共產黨人才能夠真正的帶領廣大群眾早日實現中國夢。
作為黨員,我始終保持著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不管是在軍隊,還是在地方,「向雷鋒同志學習」就是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在我身邊的親人、同事也是一樣,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在傳承著雷鋒精神。但是我們所做的一切跟雷鋒同志相比之下,卻顯得微不足道。因此,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要把「向雷鋒同志學習」作為我們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動力,我們要用雷鋒精神來時刻激勵著自己去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不要在乎別人的嘲笑,不要在乎別人說傻,要用行動去證明。
為人民服務,不在乎你是黨員幹部,還是群眾;不在乎你是身居高位,還是一介平民百姓,只要你心裡裝著為人民服務,想著為人民服務,就有機會為人民服務;只要你理解了「雷鋒精神」就能夠自覺地去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人民幣」服務。我們要時刻牢記黨的教導,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高標准、高質量、嚴要求地做好各項工作,堅持從小事做起,從日常生活和本職工作做起,在任何時候都要發揚雷鋒那種艱苦樸素、助人為樂的精神。就像雷鋒同志說的那樣:「一個共產黨員是人民的勤務員,應該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同時,要轉變思想,開拓進取,要拋棄舊有的、傳統的思想觀念,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計較為誰服務,要把個人利益與集體、企業、國家利益作對比,以實際行動為企業的發展,為黨的事業,為國家的富強,為人民的幸福做出最大的奉獻。同時,要加強理論和時事政治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通過學習,以先進人物為榜樣,以先進事跡為標准,從而督促自己不斷進步,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純潔性。通過學習,從而緊跟時代的節拍,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企業服務。要樹立起愛崗敬業精神,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既要開拓創新,更要埋頭苦幹。在自己的崗位上,要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堅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依據自己的承諾,發揮好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為早日實現中國人自己的夢,做一個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影片《雷鋒》觀後感2
有這樣一個人,他總有明朗、干凈的笑掛在臉上;有這樣一個人,自己傻到忘記吃飯、忘記休息,忘記自己。他只是為人民一心一意地付出;有這樣一個人,他在日記中寫到人的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這個人的名字叫雷鋒。
電影里的一幕幕,至今都浮現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他勤奮好學、舍己為人,人們也因此叫他傻狍子。
他是一個執著、有毅力的'傻狍子,在抗洪救災時,挖掘泥土的鏟子斷了,他就用手去挖,即使手指磨破了皮,流了血也不肯停下來,直到因高燒昏倒在堤壩上,醒來後他仍堅持在抗洪前線,繼續盡一點微薄之力。
他是一個謙虛的傻狍子,在面對榮譽時,他沒有驕傲,反而更勤勤懇懇的工作。
這樣一個無私奉獻的人卻英年早逝了。看著他的身影,我不禁羞愧。
身為一名中學生的我是否節約了每一粒糧食,身為一名中學生的我是否竭盡所能幫助了身邊需要幫助的人?也許是的,也許不是。
雷鋒雖然離我們遠去了,但是令人欣慰的是現在也有許多像雷鋒一樣無私奉獻的人。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最美戰士高鐵成,等等,有太多太多的人,他們身上閃爍著雷鋒的影子。
我願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畔河旁之柳。我願在暴風雨中鍛煉自己,不願在平平靜靜的日子裡度過自己的一生。
雷鋒,你是天堂中閃耀群星最亮的一顆,你是那麼的平凡,是沙漠里的一粒沙;你又是那麼偉大,站在高山大河之巔。
影片《雷鋒》觀後感3
班會課上,學校播放了電影《雷鋒》,我再一次被雷鋒叔叔熱情地幫助人民群眾,不留姓名的精神所感動。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中的兩個情節:一次放假時,雷鋒到建築工地上義務幫工,他向看車的老大爺借了輛車,便忙碌地幹了起來。如果用他的話說,這叫為社會發展添一份力。他還和一位義務工人比賽,裝材料後,一聲令下,兩人飛奔向卸貨點,最後,雷鋒超過了他,第一個卸了貨。一位老師還在廣播里宣傳,使全工地上的人都干勁十足。不到一天,工人們就完成了全部任務。在雷鋒回來的路上下起了大雨,一位老奶奶帶著孫女去女兒家。雷鋒問她們去哪兒,她們說去左家莊。雖然那離得很遠,可雷鋒還是說:「我也去左家莊,我們順路。」他幫老奶奶背著孫女,冒著大雨很快到了那裡。雷鋒擦完汗,連口水也沒有喝,就悄悄地回到了部隊。
看到這里,我想起了讀過一篇文章,題目叫《「白鬍子」雷鋒》,文章寫的是小作者趙雲帆家樓下的劉爺爺,每天都堅持打掃樓梯的故事。其實,我們身邊就有許多的小雷鋒:我們班的鄒威同學,每天放學回家後,他都會到紀成家幫助他補習功課,天天如此。因此,紀成的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班上的陳強的右手骨折,金玉同學主動為他整理學慣用品,李海亮同學天天為他到食堂打飯。學校的志願者為學校及社區打掃衛生,義務宣傳……
看完《雷鋒》這部電影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雷鋒叔叔做到了,他真了不起!我要向他學習,做新時代的小雷鋒。
③ 講雷鋒事跡的電影都有哪些必須是電影。
《離開雷鋒的日子》是由康寧、雷獻禾聯合執導,吳軍、劉佩琦、方子哥、宋春麗主演的劇情片,於1996年3月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講述雷鋒的戰友喬安山,因一次意外車禍造成雷鋒死亡。隨後喬安山留下一系列不是雷鋒又恰似雷鋒的事跡的故事。
《雷鋒在1959》是由寧海強執導的勵志類型電影。該片是由遼寧省委宣傳部、八一電影製片廠等單位聯合攝制,於2013年3月5日在北京首映,國家一級編劇黑紀文擔任編劇,鍾秋、葛曉鳳等主演。影片主要講述了雷鋒由農民到工人再到人民子弟兵的成長歷程,重溫了這位半個世紀的精神偶像那段鮮為人知的青蔥歲月。
《雷鋒的微笑》該片從毛主席回憶雷鋒生前一張張可敬可愛的微笑照片開始,全新講述雷鋒從一名普通戰士成長為全軍全國人民共同學習的榜樣歷程。雷鋒生前留下數百張照片,正是這些照片將一個年輕戰士陽光快樂的音容笑貌。
《青春雷鋒》是由譚仲池 、彭海燕編劇,劉一君導演的傳記類電影,該劇由胡家華、孫健淇、種丹妮、張江詩琴等主演。該劇講述了雷鋒從小學畢業到犧牲的成長經歷,影片著力描寫雷鋒平凡的成長經歷,用生動的影像和鮮活的細節展示其「感恩社會、熱愛生活,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助人為樂、服務人民」的精神。該片於2013年3月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雷鋒》是一部由董兆琪執導的電影,講述主人公雷鋒從一個無知的青年變成一名平凡而偉大的解放軍戰士的成長歷程。弘揚雷鋒無私奉獻的精神。本片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正處於困難時期。雷鋒從一個無知的青年變成了一名平凡而偉大的解放軍戰士,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不為名利、不計個人得失,把一切出發點都圍繞在黨和國家、人民的利益上。去勞動現場做義務勞動、風雨中護送老大娘回家、為災區捐款(而自己破舊的襪子補了又補)、替戰友為家裡寄錢。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雷鋒不幸殉職犧牲,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
④ 雷鋒電影哪年拍的
《雷鋒》是董兆琪執導,董金棠、楊貴發、黨同義主演的電影,講述主人公雷鋒從一個無知的青年變成一名平凡而偉大的解放軍戰士的成長歷程。該片於1963年在中國上映。
⑤ 有什麼雷鋒叔叔的電影或電視劇
影《雷鋒》,上映於1965年3月5日。
電影《雷鋒在1959》,上映於2013年3月5日
電視劇《雷鋒》,上映於2010年,共22集。
⑥ 關於雷鋒電影有那些
《雷鋒》、《雷鋒之歌》、《離開雷鋒的日子》、
《少年雷鋒》、《雷鋒在1959》、《雷鋒的微笑》、《青春雷鋒》
雷鋒(1964年攝制)
出品:八一電影製片廠
編劇:丁洪、陸柱國、崔家駿、馮毅夫
導演:董兆琪
男聲獨唱:胡松華
指揮:韓中傑
主要演員:
雷鋒——董金棠
劇情簡介:
本片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正處於困難時期。雷鋒作為一名平凡而偉大的解放軍戰士,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不為名利、不計個人得失,把一切出發點都圍繞在黨和國家、人民的利益上。
去勞動現場做義務勞動、風雨中護送老大娘回家、為災區捐款(而自己破舊的襪子補了又補)、替戰友為家裡寄錢。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雷鋒不幸殉職犧牲,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
⑦ 電影《雷鋒》教給我們許多道理,讓你印象最深的感悟是什麼
前兩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電影《雷鋒》,是老電影,黑白的。雷鋒勤儉節約,每月只有6元錢工資。他省吃儉用,口渴了,1毛5分錢的汽水也不捨得買;襪子爛了,縫縫補補,補丁摞補丁,也不捨得買一雙新襪子。他攢了100元捐給了災區。災區人民一手拿著一百元錢,一手拿著雷鋒的補丁襪子,激動得不知道說什麼好。
雷鋒是我們的榜樣,我們一定要向雷鋒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⑧ 雷鋒電影的主要內容好的加分
主要內容:在我國五六十年代還處於貧困的時候,雷鋒從一個無知的青年變成了一名平凡而偉大的解放軍戰士,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不為名利、不計個人得失,把一切出發點都圍繞在黨和國家、人民的利益上。去勞動現場做義務勞動、風雨中護送老大娘回家、為災區捐款(而自己破舊的襪子補了又補)、替戰友為家裡寄錢。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雷鋒不幸殉職犧牲,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
(8)老電影雷鋒電影擴展閱讀:
電影中重要講述1:艱苦樸素的雷鋒。雷鋒平時十分艱苦,連花一毛五分錢買汽水他都不肯。烈日炎炎下,雷鋒和戰友酷熱難擋,戰友提議買汽水喝,可他卻說:「不必了,白開水一樣可以解渴。」因為在他看來,白開水同樣可以解渴,沒必要浪費多餘的錢。
電影中重要講述2:雷鋒利用節假日的時間在工地上義務勞動,他帶病勞動的精神更是帶動了其他工人的情緒。他們在工地上你爭我趕,一陣陣高潮躍起的吶喊聲更是震耳欲聾。
然而勞累了一天的雷鋒並未休息,他不聲不響地離開了工地。再返回部隊的途中,他又遇到了一個冒著傾盆大雨要到幾十里外去看望女兒的老大娘而且老大娘還帶著一個小孫子。
雷鋒知道後,隨即決定承擔起了護送老大娘的任務。一路上,大雨滂沱,雷鋒背著小男孩,趟過了小河,深一腳淺一腳地爬過泥漿山坡。當老大娘被送到目的地時,他更是連門檻都沒進,連碗水都沒喝,又獨自走了幾十里的山路回到部隊。
⑨ 有雷鋒的電影嗎
講雷鋒的電影有《雷鋒》,《雷鋒之歌》,《離開雷鋒的日子》,《少年雷鋒》,《雷鋒在1959》、《雷鋒的微笑》,《青春雷鋒》等。
雷鋒(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興,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共產主義戰士。
1954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5月,雷鋒作為全團候選人,被選為遼寧省撫順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2年2月19日,雷鋒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陽軍區首屆共產主義青年團代表會議,並被選為主席團成員在大會上發言。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
(9)老電影雷鋒電影擴展閱讀:
《雷鋒的微笑》創作背景
雷鋒精神在任何一個年代都值得謳歌,並不過時,關於雷鋒喳題材的圖書有近百本,影視作品20餘部,而八一電影製片廠與雷鋒更是有著深深的不解之緣。早在1964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就拍攝了國內第一部以雷鋒故事為題材的電影《雷鋒》,這也是最早的雷鋒影視作品。
1979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再次拍攝了電影《雷鋒之歌》;如今,距離第一部影片《雷鋒》的拍攝已經過去了50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將攜《雷鋒的微笑》與觀眾們見面。
雷鋒是個早有定論的英模人物,在人們心目中已經定格,況且雷鋒所有的故事都是尋常小事,沒有驚天偉業和傳奇色彩,缺少戲劇沖突,看點較少,影視作品難以表現。
張玉中導演否掉了編劇想通過照片來回敘往事的提議,革新了拍攝雷鋒影片的思想,以某一張照片作為切入點,將一組組照片的時間順序打亂,破除平鋪直述的敘事方法,大大增強了影片的視聽效果。
⑩ 關於學雷鋒的電影有哪些
1、《離開雷鋒的日子》是由康寧、雷獻禾聯合執導,吳軍、劉佩琦、方子哥、宋春麗主演的劇情片,於1996年3月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講述雷鋒的戰友喬安山,因一次意外車禍造成雷鋒死亡。隨後喬安山留下一系列不是雷鋒又恰似雷鋒的事跡的故事。
2、《雷鋒》是一部由董兆琪執導的電影,講述主人公雷鋒從一個無知的青年變成一名平凡而偉大的解放軍戰士的成長歷程。弘揚雷鋒無私奉獻的精神。
3、《雷鋒在1959》是由寧海強執導的勵志類型電影。該片是由遼寧省委宣傳部、八一電影製片廠等單位聯合攝制,於2013年3月5日在北京首映,國家一級編劇黑紀文擔任編劇,鍾秋、葛曉鳳等主演。
4、《雷鋒的微笑》該片從毛主席回憶雷鋒生前一張張可敬可愛的微笑照片開始,全新講述雷鋒從一名普通戰士成長為全軍全國人民共同學習的榜樣歷程。
5、《青春雷鋒》是由譚仲池 、彭海燕編劇,劉一君導演的傳記類電影,該劇由胡家華、孫健淇、種丹妮、張江詩琴等主演。該劇講述了雷鋒從小學畢業到犧牲的成長經歷,影片著力描寫雷鋒平凡的成長經歷,用生動的影像和鮮活的細節展示其「感恩社會、熱愛生活,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助人為樂、服務人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