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巍巍昆侖主要講的什麼事情(簡要一點)
主要講述了中共中央最後一次在國民黨追擊下安全轉戰並在運動中殲敵直至敵我力量發生根本性改變,我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前的一段艱苦時期的故事。
全片敘事連貫,氣勢恢宏,點面俱到,劇情時而輕松,時而緊張,全景式地展現了國共爭霸中段國民黨在全國各戰場由優勢轉為劣勢的過程。而中共在力量不足時通過大范圍轉移避免了戰略決戰,保存了有生力量,最終得以在時機成熟時發動了三大戰役,取得了全國戰場的最後勝利。
歷史有時驚人的相似,項羽與劉邦,陳友諒與朱元璋,國民黨與共產黨,當優勢一方沒有能夠制定好適合的策略將優勢轉化成勝勢時,最終就成了失敗者。
就我個人而言,比較喜歡這種具有厚重歷史感的影片,可以說影片非常接近那個時期的本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革命電影,比現在拍的革命歷史題材的電影電視劇要好得多。
B. 求 巍巍昆侖 觀後感
我黨在1947年的斗爭史實創作,是一部洋溢著英雄主義色彩的史詩型電影。影片生動而深刻地反映了我軍統帥與敵人巧妙周旋、用運動戰擊敗敵人,指揮各戰區扭轉局勢走向勝利的情景,表現了我軍統帥的雄才大略。影片注意從細節出發表現人物氣質和心理活動,並注重對作品節奏的把握,提升了作品的表現力。巍巍昆侖,莽莽雪山,千百年來沉寂無語。一千多年前,它見證了一位來自中原的美麗公主,通過「唐蕃古道」走進美麗神秘的西藏,從此漢藏兩個民族建立起了一條血脈相連的紐帶。今天,它又將目睹一條鋼鐵巨龍穿越茫茫雪域高原,將這片雄奇壯美的高原極地和外面精彩的世界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C. 《巍巍昆侖》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巍巍昆侖》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DVmb78koa7RCmuynvyyaEQ
《巍巍昆侖》
導演: 景慕逵
編劇: 東生
主演: 張梅棣、孫飛虎、黃梅瑩
類型: 歷史、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88(中國大陸)
片長: 175分鍾
又名: The Kunlun Column
1947年春,蔣匪對我山東、陝北根據地發動重點進攻,毛澤東(張克瑤 飾)運籌帷幄,作出戰略撤出延安的決定,用中央機關「昆侖縱隊」牽制胡宗南(王振江 飾)主力。彭德懷(雷飛 飾)打響蟠龍戰役,生擒敵旅長,繳獲頗豐。毛澤東審時度勢,令山東陳、粟部打響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殲敵數萬,重創了蔣軍主力。國統區「反飢餓、反內戰」呼聲日漸高漲,蔣介石下令鎮壓,並令胡宗南務必殲滅「昆侖縱隊」,胡的努力一次次落空。毛澤東主持召開的小河口會議為我軍戰略反攻奠定了理論基礎,彭德懷在沙家店殲滅敵三十六師,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其他各野戰軍也都轉入戰略反攻。雪後的五台山上,毛澤東感慨地說:最多兩年,我們就可飲馬長江,直搗南京......
D. 誰知道所有國產戰爭片老電影的名字
1.上甘嶺 2.英雄兒女 3.鐵道衛士 4.三八線上 5.奇襲 6.飛虎 7.激戰無名川 8.打擊侵略者
9.碧海紅波 10.長空比翼 11.長空雄鷹 12.不該凋謝的玫瑰 13.鐵甲○○八一 14.高山下的花環
15.新兵馬強 16.自豪吧母親 17.蛇谷奇兵 18.閃電行動 19.陸軍見習官 20.南征北戰 21.地雷戰
22.紅色娘子軍 23.林海雪原 24.地道戰 25.狼牙山五壯士 26.鐵道游擊隊 27.兩個小八路
28.洪湖赤衛隊 29.平原游擊隊 30.冰山上的來客 31.董存瑞 32.飛虎隊 33.羊城暗哨
34.智取華山 35.野火春風斗古城 36.渡江偵察記 37.小兵張嘎 38.白毛女 39.閃閃的紅星
40.51號兵站 41.北斗 42.沖破黎明的黑暗 43.大刀記 44.大地重光 45.霓虹燈下的哨兵
46.撲不滅的火焰 47.沙漠追匪記 48.六號門 49.七七事變 50.八千里路雲和月 51.暴風中的雄鷹
52.碧海丹心 53.長虹號起義 54.翠崗紅旗 55.長恨天 56.黨的女兒 57.渡江探險 58.地下少先隊
59.烽火少年 60.沸騰的群山 61.鋼鐵戰士 62.黃橋決戰 63.海鷹 64.紅鷹展翅 65.巨瀾
66.雞毛信 67.昆侖鐵騎 68.地下航線 69.冰山雪蓮 70.紅色的種子 71.烈火真金 72.突破烏江
73.留下他打老蔣吧 74.衛國保家 75.湘西剿匪記 76.怒潮 77.八百壯士 78.沙家浜
79.紅色滿洲里 80.許世友出拳 81.革命到底 82.為了和平 83.白馬飛飛 84.紅日 85.苦菜花
86.英雄坦克手 87.紅珊瑚 88.甲午風雲 89.不夜城 90.內蒙人民的勝利 91.七天七夜
92.白衣戰士 93.梅花 94.大渡河 95.湖上的斗爭 96.較量 97.永不消逝的電波 98.地下尖兵
99.戰上海 100.歸心似箭
終於打完了 呵呵 湊個整數100!
E. 你看的有史以來最長的一部電影是哪部
看過最長的一部電影應該是《與狼共舞》,它的時間是228分鍾還要多,快四個小時了,在我知道的范圍內,它應該是史上最長的電影了。
《與狼共舞》是一部美國西部的題材電影,它不僅時間長,而且是一部非常經典好看的電影,乍一聽這電影的名字,就很吸引人,能夠跟狼在一塊,其實不然,這是印第安的蘇族人為鄧巴中尉起的名字,不過,他也確實救了一隻狼,並且和它成為了朋友,這部電影主要介紹的就是鄧巴中尉在哨所跟印第安人交朋友的故事,故事背景是應該是發生在二戰後期,政府軍搶奪印第安蘇族人祖傳的土地,看這部電影你得拿出半天的時間靜靜的去看,才能知道它的魅力所在。
這部電影裡面描繪了很多美好的東西,空曠無垠的原野,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感情,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共存,但看到最後,總是感覺沉甸甸的, 歷史 上任何事件只要有戰爭,有掠奪,就有血腥,貪欲,美好的東西總是那麼的脆弱,赤裸裸的掠奪被他們說成是文明的進步,可悲可嘆,侵略者總是拿著冠冕堂皇的理由掩蓋著他們齷齪的交易,歷來如此,善良的人們只能任人宰割。到最後看著鄧巴與妻子消失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針對看過最長的電影,說實話,其實現在的片子都是有要求的,幾乎都是在120分鍾以內,但為何有的時候總覺得看一部片子,總看總看總是不結束,而有時候,一部片一會就看完了,實際時間卻非常長。
這兩部電影就是我個人感覺最長的電影,哎!真人真事哦,大家有什麼更好長電影也可以推薦給我哦,點贊記得關注!
我個人看過的最長的電影應該就是 《美國往事》了,不是上映版本,是導演剪輯版本 ,我記得應該是 240分鍾左右的 。
說起美國往事這部作品可以說是令人惋惜啊,當時上映的版本是139分鍾的版本,結果票房口碑都撲街, 但當多年以後觀眾看到4個小時左右的導演剪輯版時,才意識到這是一部多麼偉大的作品!
《美國往事》這部電影是 導演萊翁內醞釀13年才出的作品 ,他在早期時讀到了《The Hoods》這部講述幾個黑板少年成長經歷的小說,他就以此小說為藍本,製作《美國往事》的劇本, 為了營造出電影中的場景氛圍,導演全世界去取景,還搭建了大量實景 ,經費也一路走高,達到了3000多萬美元,也為之後上映時500多萬的票房慘案埋下伏筆。
《美國往事》主要講了 主人公「面條」從少年成長到黑幫教父的歷程 ,整個電影時間跨度很長,大概有40年左右,主人公一路走來的經歷路程,可以讓大家對那個時代美國 社會 的發展有個新的認識。在導演剪輯版中, 人物被塑造的栩栩如生,電影中的各種細節處理做的非常棒 ,像是電影中「面條」的 忠誠 和好友麥克斯的 背叛 ,這些矛盾的元素相互沖突,人物性格就凸顯出來。 整個電影散發出來的那種黑幫暴力氣勢,讓觀眾感受到了電影的魅力所在。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令人痛心的,上映後票房慘敗,導演萊翁內花費那麼長時間嘔心瀝血製作的電影,最後確落了個如此下場,這對導演的打擊是很致命的, 萊翁內在這部電影之後也再沒有拍過電影,幾年之後在故鄉抑鬱而終了 ,令人唏噓。不過好在導演剪輯版本為萊翁內挽回了名聲,讓觀眾真正看到了這部作品的偉大之處!
我看過長的電影有很多。
首先,蘇聯的《莫斯科保衛戰》,整部電影分上集《侵略》和下集《台風》,一共300多分鍾,5個多小時。故事從1940年6月法國投降,希特勒出台「巴巴羅薩」計劃開始,一直說到1941年12月6日蘇軍對兵臨莫斯科城下的德軍展開反攻,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將德軍驅離莫斯科150至300公里。
《斯大林格勒大血戰》,故事長達4個小時,從莫斯科保衛戰勝利說起,斯大林頭腦發熱,命令蘇軍發起大反攻,結果被德軍打了個措手不及,節節敗退。德軍重新集結,進攻斯大林格勒。面對節節敗退的蘇軍,斯大林簽署命令,不許後退一步,違令者,殺無赦!蘇德兩軍在斯大林格勒陷入了大血戰。朱可夫制定了「土星」計劃,利用斯大林格勒拖住敵人,然後調集強大的部隊包圍敵軍,進行反攻。經過半年的苦戰,終於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成為蘇德戰爭乃至二戰的轉折點。
《解放》,這部電影有8個多小時,分為《炮火弧線》《突破》《主攻方向》《柏林戰役》《最後一擊》五個部分。1943年初,蘇軍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奪取了戰場主動權。德軍於是發起庫爾斯克戰役,想重新奪取戰場主動權。蘇軍在粉碎了德軍的企圖後,反起反攻,取得了庫爾斯克戰役的勝利。跟著,蘇軍開始強渡第聶泊河,收復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打出東南歐,解放波蘭等國,並對納粹老巢柏林展開強攻。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一室自殺,蘇軍將勝利的旗幟插上了德國議會大廈。
以上電影都是蘇聯導演尤里.奧澤洛夫的作品。如果再加上另外一個導演的《圍困》(說列寧格勒戰役的),那就是一部完整的蘇德戰爭史了。
美國的《珍珠港》和《虎虎虎》也是很長的電影。兩部電影都是講述珍珠港事件的,但《珍珠港》是以平民的視角展現珍珠港事件,而《虎虎虎》則是以官方的視角展現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長約3個小時左右,講述了兩個熱愛飛行的美國青年(名字忘記了),他們從小一起長大,一起參加陸軍航空隊(美國空軍的前身),並同時愛上了女主角。在他們為三人的感情糾結時,日軍偷襲珍珠港,美軍損失慘重。兩人奮起升空迎敵。為報復日本,美國制定了空襲東京的計劃。兩人一起參加了杜立特組織的志願者飛行隊。由於行蹤暴露,杜立特飛行隊提前起飛,在轟炸了東京後無法飛到預定的中國機場降落,只好迫降在日軍佔領區。男主之一陣亡,另一男主在中國軍民的幫助下回到美國。
《虎虎虎》也是長約三個小時左右。故事從1939年山本五十六接任聯合艦隊司令開始,一直說到偷襲珍珠港成功,他站在大和號旗艦上說了一句「我們只不過喚醒了一個巨人」結束。該片是由美國和日本合拍的,日本導演拍日本的,美國導演拍美國的,沒有醜化對方,只依據 歷史 史實進程。
印度的電影一般來說都有三個小時左右,我看過的有《寶萊塢機器人之戀》和《三傻大鬧寶萊塢》。總體來說,這兩部都不錯。《寶萊塢機器人之戀》說的是一個科學家依照自己的模樣創造了一個機器人,並賦予它人類的感情和思維。結果他愛上了科學家的女友。科學家很生氣,就將它毀掉了。但另一個邪惡的科學家將它重新造好,並賦予它各種邪惡的思想和破壞力,結果它把 社會 弄得一團糟。科學家除掉了它的邪惡晶元,終於讓它重新變回善良。法官裁定,將它解體。機器人自己把自己拆毀。《三傻大鬧寶萊塢》則是探討教育問題的。
我們中國的長電影也有不少,如《大決戰》,本片分為《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部分,全長10個小時以上。還有《大進軍》,分為《大戰寧滬杭》(講述二野三野百萬大軍過長江,解放南京上海的故事),《席捲大西南》(講述二野在四野47軍和一野18兵團的配合下進軍大西南,解放雲貴川康四省的故事),《解放大西北》(講述一野解放陝甘寧青新西北五省的故事),《南線大追殲》(講述四野在二野4兵團配合下進軍華南,解放湘桂粵三省的故事)。《巍巍昆侖》《開國大典》《決戰之後》《大轉折》《四渡赤水》等片也是挺長的,都超過三個小時以上。《巍巍昆侖》講述的是毛主席帶領黨中央轉戰陝北的故事,《決戰之後》講述的是改造杜聿明、黃維等國民黨戰犯的故事,《大轉折》說的是劉鄧大軍鏖戰魯西南,挺進大別山的故事。至於《開國大典》和《四渡赤水》故事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說了。
如果從華語電影的緯度來講,《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絕對可以排進前十,在許多影評人眼中,這部影片也給不分數,因為它太過於經典,是華語電影的一座豐碑。
這部拍攝於1991年的電影,由於時代技術限制的原因,許多版本都模糊不清,但是電影在2017出了網路修復版的資源,是影迷的一大幸事,雖然這部時長237分鍾超過四個小時的電影不太可能重回大熒幕,但經典一定會經得起時間檢驗。
上個世紀世紀60年代的台灣到處都是戰爭後的影子,好像一切都是灰的,渾濁的空氣里也流動著灰暗的味道,失落和絕望的情緒籠罩在城市上空。來自四面八方的外省人操著他們各自濃重的口音,山東話、上海話、蘇北話、四川話……在這個城市奔波忙碌著。隨軍逃到台灣的家眷們形成了一個個被人們稱為「眷村」的小村落,在這樣一個城市裡,小四、小明、小馬、老二、小貓王、飛機、滑頭、小虎、小翠……他們成長著,並且拉幫結派地出來混,「小公園幫」和「217眷村幫」逐漸成了勢不兩立的對頭。電影最終在兩個少年一場殺人事件中結束,令人唏噓,也讓這種悲涼的調子更加陰郁。
楊德昌導演在電影中運作了大量的鏡頭語言,將那個時代人民心中的恐懼,躁動、壓抑、妥協都表現了出來,也只有通過四個小時的敘事,才能完整的將時代的風貌通過精巧的畫面得以呈現。
第一長度的電影,恐怕要算《美國往事》的導演剪輯加長版,251分鍾。當年看這部電影時,第一遍看的時候還津津有味的,耐心極好,全部完結束了,但是後來看第二遍時,耐心就沒有看第一遍時那麼好了,有些情節已經有印象的就一下子拉過去了。前幾年還曾經看了第三遍,當然,不少情節太慢的拉的更多了。不過無論如何,這部電影可謂經典。
《守望者》終極剪輯版, 215分鍾,起碼在我看過的電影里,我印象中這部《守望者》屬於第二長的電影,三個多小時,問題是,當年看的時候並不覺得這部電影有多棒,不少鏡頭和情節總覺得根本沒必要這么慢節奏的,人物角色塑造方面,也覺得比較單薄,尤其那個超凡脫俗的曼哈頓博士,怎麼就能如此厲害,好像他連呆在地球上都感覺很委屈他了。不過直到很後來才知道,它是一部美國動漫改編的電影,好吧,以前我一直認為動漫這東西就是小孩子看的,所以才會這么粗糙馬虎的塑造人物。
電影《戰爭與和平》,阿根廷版453分鍾,蘇聯拍攝的。《燦爛人生》366分鍾,《浩劫》566分鍾,《與狼共舞》236分鍾。這幾部都很好的電影,值得看。其他基本上都是三個小時左右,《獵鹿人》182分,《指環王1》228分鍾,《指環王2》235分鍾,《指環王3》263分鍾,《霍比特人1》182分鍾,《霍比特人2》186分鍾,第三部比較短。《未知死亡》183分鍾,《坦塔尼克號》194分鍾,《印度往事》224分鍾,《亂世佳人》238分鍾,《美國往事》251分鍾
我看過最長的一部電影應該是《星際穿越》吧。全片時長169分鍾,整部電影劇情銜接,基本無尿點。
看的電影很多,像《星際穿越》這種這樣長的還真不多。整片像是以回憶敘事的方式將影片鋪展開來。從一開始描寫地球末日的窘境,人類生存出現危機,糧食問題日益明顯。為了解決人類生存問題,主角帶著人類使命踏上了為人類的求生之路。
前面一部分寫的比較啰嗦,後面又 探索 了3和星球,每個星球都有一部分時間,最後就是寫主角在第五維度與過去對話。整片劇情的迭起不多,像是很平緩的在敘述事情,但又因為劇中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又顯得異常緊張,在特效和視覺效果上顯得尤為壓抑,這也是這部影片長但很抓住人心的原因吧。
這部電影雖然長但確實是很有看頭的,每一個部分都有存在的意義。即使是到了生存的臨界點都保持著人類的理性。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一下。
謝謝大家,我是皮皮寶貝。
我看過最長的電影,幾乎沒有思考與回憶,未刪減的《天國王朝》,非他莫屬了,整部電影看下來有190分鍾的時長,就算是刪減版的也有144分鍾,不過這電影刪減和未刪減的簡直是兩個電影,推薦大家在網上找未刪減看看。
這部電影並不是國家之間的爭斗,而是宗教之間,彼此為了心目中的聖城耶路撒冷而展開的信仰之戰。影片中,聖城還是由基督教的十字軍統治,國王卻病入膏肓,城外穆斯林十萬大軍虎視眈眈,就等國王病逝。在這種背景下,主角跟隨從天而降的父親進入了聖地,在途中,生父戰死。
入城後,因自己善城池攻防,國王和公主都對他青睞有加,並順利繼承父親的領土成為領主,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他找到目標,決定要讓一片黃土的領地變成綠洲。 最終戰雖然投降,但他卻被基督徒稱為英雄。
190多分鍾的電影,每個角色都刻畫得鮮活有力,看似平庸的鐵匠,卻是機械工程師,設計師。風華絕代的公主同時也是一位溫柔善良的母親。讓我映象最深刻的就是身患麻風病,一直以鐵面示人的國王了,16歲便大敗穆斯林軍隊,天資聰穎,一直與於病魔爭斗,就算病毒纏身,最後的一次出征也是英姿颯爽,盡顯國王氣場,君臨天下。死後,公主偷偷摘下國王那寒光閃閃的面具,撕心裂肺。
刪減版中,主要人物都沒有交待清楚,男主就是一鐵匠,害死生父,女主就是花瓶沒有任何穿針引線,連有一位可愛的兒子也被剪掉了,也難怪做為女主角的伊娃格林拒絕參加任何宣傳活動。
《天國王朝》一部值得大家仔細觀看的電影,一定要是未刪減,未刪減,未刪減的,謝謝。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電影於1991年在台灣上映,導演楊德昌,電影時長237分鍾,將近4個小時! 這部電影我看了兩遍,每次都是從中午看到黃昏,每每看完都會覺得無限唏噓。影片講述的是60年的台北,中學生「小四兒」是置學校幫派外的好學生,小四兒與家庭不幸的小明十分投緣,並暗生情愫。然而小明的家庭不好,從小缺乏安全感的她周旋於幾個幫派老大之間,並與小四兒吵翻,最後小四兒與小明在牯嶺街見面,小四兒因愛生恨,將小明捅死....
《牯嶺街》是講述小四兒們青春的幻滅的故事,同是也是一副台灣那個年的 歷史 畫卷。雖然電影有四個小時,卻是娓娓道來,彷佛置身於其中,眼看著少年們在時代的洪流中無力的成長,墮落,甚至幻滅。
這部電影也是很多人心中最好的台灣電影,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看一看。
F. 你看過最長的一部電影是什麼
那必須是《教父》系列了,想當初我還是一個高中的學生。每周只有周日休息。
我記得我從起床開始看教父1,然後因為被這一個「家族」的各種人物深深吸引了。就把後面2部都看了。結果,看完。。。就快要到晚上12點了。。。。。
不過這個系列的電影是真的很好,等我哪天休年假的時候我一定要重溫一遍三部曲。
《星際穿越》
男主庫珀(馬修·麥康納飾)是前NASA宇航員,本來在家務農,在女兒墨菲(麥肯吉·費依飾)的書房發現奇怪的重力現象,跟著坐標找到了在某個未知區域里前NASA成員仍在秘密制定拯救人類的計劃。在布蘭德教授的勸說下,庫珀忍痛告別了女兒,加入了此次拯救人類的計劃。
在影片中,庫珀帶領他們飛過大半個太陽繫到達了土星附近的蟲洞准備進行穿越,還發現了Miler星球時間會變得很慢,一個小時地球上過七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看來真的不是亂來的啊),附近就是傳說中的黑洞......
這個故事很長很長,這僅僅是個開始,庫珀在最後發現的五維空間或許真的存在吧
如果你要問我看過最長的一部電影是什麼?那麼我會回答,是印度電影-《寶萊塢生死戀》。
這部電影,是我看過最長的一部電影,2002年上映,全片182分鍾,哭得稀里嘩啦的,印象非常深刻。
《寶萊塢生死戀》簡單的來說就是,生在地主家的男主,與平民女子女主兩人青梅竹馬。後來男主被送到倫敦讀書,兩人一別多年。
當男主學成歸來,女主已經出落得光彩照人,印度女人是真的很美,電影里的女主說是傾國傾城都不為過。就連女人的我見到都會動心。
當女主的母親向男主家裡提親時,卻遭到了輕蔑怠慢。這些姿態深深激怒了女主的母親,也傷害到了女主。
男主,迫於父母給予的壓力左右為難時,驕傲的女主已經決定嫁給另一個人,影片里所呈現出的印度婚禮繁復而華麗,看得我眼花繚亂。
後悔莫及的男主開始終日酗酒,流連花叢,相思成疾,而女主恪守婦道,把愛和遺憾埋在心裡,當男主終於作死的快要沒命的時候,臨死之前他強撐到大門外,想要再見女主一面~~~
我也是從這部電影開始喜歡上看印度電影,雖然印度電影歌舞很多,在一些不喜歡的觀眾眼裡,是又臭又長,可我喜歡的正是那些華麗麗的歌舞。
《寶萊塢生死戀》是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最長的電影了。
知韻小媽來回答!
《金剛》,加長版201分鍾,主演都是大牌,有娜米奧沃茲、傑克布萊克、艾德里安布洛迪。
哇哦!娜米奧沃茲這個金發美女,簡直讓人神魂顛倒,別提男人,金剛都為了她在帝國大廈塔尖打飛機,那是令每個女人動容的時刻,可惜它是個動物,不是人類,美女與野獸之間根本不存在愛情。
作為一部長達3小時的電影,完全沒有冗長拖沓之感,各種遠古生物、怪獸、原始人接踵而至,賞心悅目。
帝國大廈象徵著現代文明,金剛象徵著遠古文明。當然,現代文明最終戰勝了遠古文明。然而亘古不變的是人與其他物種的相互尊重。
傑克愛著安,金剛愛護著安。然而野獸與美女的愛情卻是人類嚮往,安與金剛坐在紐約的帝國大廈欣賞著落日余暉,安奮不顧身地想要挽救金剛的生命,他們之間可以說是一種情誼。
金剛在骷髏島是無上的王者,它被每一個物種敬畏著,當它遇到安時,它只是覺得這個弱小的生命可能需要它的保護,接著它就這么做了。金剛是一個孤獨者,它在骷髏島上沒有任何天敵,幾千年的生物進化,才出現這么一個生靈,安的出現慰藉了它孤獨的心靈。它以為它在現代人類面前也是一個王者,即便被人類殘殺,它都要尋找安,都要保護著安,其實這不是愛情,它孤獨得太久了,安只是一個慰藉者而已。
不管怎麼說,這段情誼存在過,便稍瞬即逝了。金剛的倒下,代表著骷髏島的不復存在,人類便會大舉進攻骷髏島。金剛的倒下也警示了人類要平等地對待其他物種,不然會導致自取滅亡。
不請自來哈。
一部台灣本土作品,《賽德克·巴萊》
這部影片是《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所執導的,籌劃長達十二年,共有兩萬人參與拍攝。
電影分為《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和《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兩部分。
全片長達4.5小時,故拆分為上下兩集。
有的平台有刪減版,將兩部合二為一,全場2個半小時。
故事主要講述了發生於1930年的"霧社事件",賽德克族首領莫那·魯道(林慶台 飾)不滿日本人的殖民統治,幾十年來一直想找機會"血祭祖靈",終於兩方矛盾激化,成為導火索,莫那帶領300族人起義,與幾千日軍展開交鋒……
影片在塑造形象上可謂是下足了功夫,莫那·魯道這一形象,是影片靈魂所在,我想,每當有人看到那凌厲眼神,就不會不自覺地感到背後發涼。
滿是瘡痍的臉上更多的是歷經滄桑的隱忍,他懂得審時度勢,卻也不是只會明哲保身。
他骨子裡刻著的是賽德克族的靈魂,他信仰的是彩虹。
這部片子看完不禁令人熱血澎湃,敬佩之餘滿是感動,我想,真正的長片就該如此,史詩般宏偉,傳奇般盪氣回腸。
片中花岡一郎與莫那爭辯道"我們再等個20年不行嗎",莫那怒斥;"再等個20年,我們的孩子都變成了日本人。"
台灣本土第一部長片,也是最後一部長片。
大家好,這里是橘子,一個正在努力掙扎的橘子。
我看過最長的電影就是 《泰坦尼克號》 了,整整三個多小時,噢!天啊!我從來沒有看過這么長的電影,真的是第一次,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看得時候要分成三段來看。因為第一次沒看懂電影經典所在。
泰坦尼克號是一部關於偉大的愛情以及災難的電影。 電影由卡梅隆導演執導。主演小李子,顏值定在巔峰的作品,以及最美女主角露西。兩人真的是夫妻臉天生一對哈!
電影講述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傑克與露西偉大的愛情。第二部分講述了他們的愛情才剛剛升溫便遭遇了災難的來臨。一艘號稱「永不沉沒」的巨輪撞上了冰山,面臨沉船的命運。
最美鏡頭就是傑克抱著露西放飛自我的時候。我也想要一份甜甜的戀愛!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
這個真的沒有統計過,我天,這些明確標出自己看了多少分鍾的答主是不是去網路了。
當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想到的是系列電影《哈利波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看了有幾年了,還是借的朋友的會員看的,一口氣看了9部。算長的了吧。
並且我真的去搜了一下世界上最長的電影是什麼,不過我要賣個關子。自己去搜搜吧,嘿嘿,我就是那麼調皮。因為我有個可愛的女朋友,跟她學的。對了,我女朋友叫迪麗熱巴。
復聯四!是我所有我喜歡的電影中最長時間在!
(1)情結吧;復聯四這些超級英雄的表現個個精彩,別說三個小時,就算是再長一點,光憑復聯系列之前打下的基礎,還是會有很多忠實影迷願意細心觀看的:
(2)為了一個結局,為了給自己一個交代;精彩的打鬥,珍貴合理的特效,是漫威對觀眾的負責,這是觀眾願意支持漫威電影的主要原因;煽情的片段,有時候讓我們感同身受,原來超級英雄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看著他們流淚、無助,心裡酸酸的。
蘇聯的《莫斯科保衛戰》,整部電影分《侵略》和《台風》上下集,一共300多分鍾,5個多小時。故事從1940年6月法國投降,希特勒出台「巴巴羅薩」計劃開始,一直說到1941年12月6日蘇軍對兵臨莫斯科城下的德軍展開反攻,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將德軍驅離莫斯科150至300公里。
《斯大林格勒大血戰》,故事長達4個小時,從莫斯科保衛戰勝利說起,斯大林頭腦發熱,命令蘇軍發起大反攻,結果被德軍打了個措手不及,節節敗退。德軍重新集結,進攻斯大林格勒。面對節節敗退的蘇軍,斯大林簽署命令,不許後退一步,違令者,殺無赦!蘇德兩軍在斯大林格勒陷入了大血戰。朱可夫制定了「土星」計劃,利用斯大林格勒拖住敵人,然後調集強大的部隊包圍敵軍,進行反攻。經過半年的苦戰,終於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成為蘇德戰爭乃至二戰的轉折點。
《解放》,這部電影有8個多小時,分為《炮火弧線》《突破》《主攻方向》《柏林戰役》《最後一擊》五個部分。1943年初,蘇軍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奪取了戰場主動權。德軍於是發起庫爾斯克戰役,想重新奪取戰場主動權。蘇軍在粉碎了德軍的企圖後,反起反攻,取得了庫爾斯克戰役的勝利。跟著,蘇軍開始強渡第聶泊河,收復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打出東南歐,解放波蘭等國,並對納粹老巢柏林展開強攻。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一室自殺,蘇軍將勝利的旗幟插上了德國議會大廈。
以上電影都是蘇聯導演尤里.奧澤洛夫的作品。如果再加上另外一個導演的《圍困》(說列寧格勒戰役的),那就是一部完整的蘇德戰爭史了。
美國的《珍珠港》和《虎虎虎》也是很長的電影。兩部電影都是講述珍珠港事件的,但《珍珠港》是以平民的視角展現珍珠港事件,而《虎虎虎》則是以官方的視角展現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長約3個小時左右,講述了兩個熱愛飛行的美國青年(名字忘記了),他們從小一起長大,一起參加陸軍航空隊(美國空軍的前身),並同時愛上了女主角。在他們為三人的感情糾結時,日軍偷襲珍珠港,美軍損失慘重。兩人奮起升空迎敵。為報復日本,美國制定了空襲東京的計劃。兩人一起參加了杜立特組織的志願者飛行隊。由於行蹤暴露,杜立特飛行隊提前起飛,在轟炸了東京後無法飛到預定的中國機場降落,只好迫降在日軍佔領區。男主之一陣亡,另一男主在中國軍民的幫助下回到美國。
《虎虎虎》也是長約三個小時左右。故事從1939年山本五十六接任聯合艦隊司令開始,一直說到偷襲珍珠港成功,他站在大和號旗艦上說了一句「我們只不過喚醒了一個巨人」結束。該片是由美國和日本合拍的,日本導演拍日本的,美國導演拍美國的,沒有醜化對方,只依據 歷史 史實進程。
印度的電影一般來說都有三個小時左右,我看過的有《寶萊塢機器人之戀》和《三傻大鬧寶萊塢》。總體來說,這兩部都不錯。《寶萊塢機器人之戀》說的是一個科學家依照自己的模樣創造了一個機器人,並賦予它人類的感情和思維。結果他愛上了科學家的女友。科學家很生氣,就將它毀掉了。但另一個邪惡的科學家將它重新造好,並賦予它各種邪惡的思想和破壞力,結果它把 社會 弄得一團糟。科學家除掉了它的邪惡晶元,終於讓它重新變回善良。法官裁定,將它解體。機器人自己把自己拆毀。《三傻大鬧寶萊塢》則是探討教育問題的。
我們中國的長電影也有不少,如《大決戰》,本片分為《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部分,全長10個小時以上。還有《大進軍》,分為《大戰寧滬杭》(講述二野三野百萬大軍過長江,解放南京上海的故事),《席捲大西南》(講述二野在四野47軍和一野18兵團的配合下進軍大西南,解放雲貴川康四省的故事),《解放大西北》(講述一野解放陝甘寧青新西北五省的故事),《南線大追殲》(講述四野在二野4兵團配合下進軍華南,解放湘桂粵三省的故事)。《巍巍昆侖》《開國大典》《決戰之後》《大轉折》《四渡赤水》等片也是挺長的,都超過三個小時以上。《巍巍昆侖》講述的是毛主席帶領黨中央轉戰陝北的故事,《決戰之後》講述的是改造杜聿明、黃維等國民黨戰犯的故事,《大轉折》說的是劉鄧大軍鏖戰魯西南,挺進大別山的故事。至於《開國大典》和《四渡赤水》故事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說了。
指環王系列
《指環王3:王者無敵》
片長: 201分鍾 / 254分鍾(加長版) / 263分鍾(藍光加長版)
加長版片長超過4個小時,關鍵是劇情並不枯燥乏味,整個電影看下來依然意猶未盡,真正沉浸在電影劇情之中。
甘道夫和阿拉貢在羅翰國軍隊與精靈兵的幫助下,取得聖盔谷的勝利,和樹胡們一起打敗了白袍巫師薩魯曼的皮蓬和梅利,也趕來與阿拉貢他們會合。遭受重創的索倫並沒有善罷干休,准備打一場真正的決戰把人類徹底消滅,實現他統治世界的野心。甘道夫知道形勢已經到了最後關頭,他帶著皮平前往剛鐸首都米納斯提力斯,聯絡人類各路軍馬,在此決戰。 另外一邊,弗羅多在山姆的陪伴下,繼續趕往厄運山的火焰口,完成他們把魔戒投進毀滅之洞的使命。但是,和他們同路的咕嚕已經暗生禍心,他要奪回魔戒,在使計擺脫山姆後,咕嚕把弗羅多帶進了一個死亡黑洞。 還在羅翰國逗留的阿拉貢,收到了甘道夫的信號,他立刻帶上國王塞奧頓和伊奧溫,率領羅翰國的軍隊趕往剛鐸首都米納斯提里斯。半路上,阿拉貢遇到了他的岳父精靈王艾爾隆,後者把當年砍斷魔王索倫手臂的納西爾聖劍交付給阿拉貢,只有依靠這把神劍才可打敗索倫,並且統一整個中土世界。 阿拉貢拿著納西爾聖劍前往死亡之谷,喚醒那裡被死神禁錮的死亡戰士們,使他們成為了新的人類戰士,此時,他的好位好友精靈萊戈拉斯和矮人金利也趕了上來,帶著浩浩盪盪的大軍來到米納斯提里斯與甘道夫他們匯集在一起。 魔王索倫的黑暗軍團終於殺到了米納斯提力斯,在白城前面廣袤的佩蘭諾平原上,一場決戰終於開始了:洶涌的魔兵、巨型的象兵,刀與槍對壘、魔法與神杖相抗,震天的吶喊……慘烈壯觀的決戰之後,人類大軍終於又一次打敗了黑暗軍團。 但是,最後的勝利還沒有來到,唯有把魔戒毀滅掉才能夠完成人類的最後使命。弗羅多在忠心的山姆幫助下來到厄運山,在他要把魔戒投入火焰的緊急時刻,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G. 電影巍巍昆侖中為什麼說鄧劉大軍導演是誰
電影《巍巍昆侖》導 演 :景慕逵
為什麼說鄧劉大軍?
1947年3月,國民黨對我"全面進攻"失敗後,又對我解放區實行了"重點進攻",黨中央所在地延安成為敵人首先攻佔的目標。毛澤東同志高瞻遠矚,決定中央機關撤出延安,在外線與敵人周旋,留在陝北的中央機關代號為"昆侖縱隊",任弼時任司令。"昆侖縱隊"在十分艱險的境遇中與敵人周旋,
劉鄧大軍到達大別山,其他戰場也轉入戰略進攻,解放戰爭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昆侖縱隊"的歷史使命也告一段落
我軍節節勝利,國民黨不斷潰敗,使蔣介石十分不安。雪後的五台山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等登山眺望,感慨萬千。毛澤東庄嚴地宣告:再有兩年,也許用不了兩年,我們就可以飲馬長江,直搗南京,和蔣介石進行最後的決戰了。一場更大規模的戰略決戰為期不遠了.
H. 巍巍昆侖的電影
演員表如下: 1947年3月,國民黨對我全面進攻失敗後,又對我解放區實行了重點進攻,黨中央所在地延安成為敵人首先攻佔的目標。毛澤東同志高瞻遠矚,決定中央機關撤出延安,在外線與敵人周旋。中央書記處暫時分成兩部分: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留在陝北;劉少奇、朱德到黃河迤東。留在陝北的中央機關代號為昆侖縱隊,任弼時任司令。昆侖縱隊在十分艱險的境遇中與敵人周旋,同時與全國各戰場保持著不間斷的聯系。
胡宗南進占延安後,其主力即被我軍牽向黃河邊。奪取蟠龍的戰鬥打響後,彭德懷親臨指揮,王震身先士卒,戰士們奮勇殺敵,全殲蟠龍守敵,生擒旅長李昆崗,繳獲大批軍用物資。此時,國民黨發動內戰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反抗。國統區學生運動日益高漲。毛澤東審時度勢,認為山東戰場殲敵時機已成熟,命陳毅、粟裕向敵人發起進攻。陳、粟大軍果斷地將敵人74師包圍並殲滅於孟良崮,擊斃了驕橫的張靈甫。陳毅打電報向黨中央報捷。74師被殲,蔣介石痛心疾首,學生又包圍了美國大使館,蔣介石怒不可遏,命令立即鎮壓。我黨中央及時抓住這一時機,有力地揭露了蔣介石獨裁政權的真面目。遵照蔣介石的命令,胡宗南一直在尋找我黨中央的蹤跡,藉助美國的無線電測向儀,測出了我中央所在地,並派部隊連夜向駐地撲來。毛澤東神機妙算,率我軍迅速轉移,敵人撲了空。
隨著戰局的變化,黨中央在陝北召開了重要的小河會議,重新高速了兵力,提出三軍配合,兩翼牽制的黃河戰略。擔任追擊我總部任務的劉戡部隊一直被昆侖縱隊牽著鼻子走。為給彭德懷製造戰機,毛澤東要人在綏德大橋上立下了毛澤東由此向東的木牌,繼續牽制敵人。彭德懷抓住戰機,在沙家店消滅了胡宗南第36師。劉戡覺察上當,失敗已無可挽回。我西北野戰軍開始反擊。劉鄧大軍到達大別山,其他戰場也轉入戰略進攻,解放戰爭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昆侖縱隊的歷史使命也告一段落。我軍節節勝利,國民黨不斷潰敗,使蔣介石十分不安。雪後的五台山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等登山眺望,感慨萬千。毛澤東庄嚴地宣告:再有兩年,也許用不了兩年,我們就可以飲馬長江,直搗南京,和蔣介石進行最後的決戰了。一場更大規模的戰略決戰為期不遠了。 這場戰爭是國共兩黨兩軍最高統帥部的較量,毛澤東與蔣介石自然成了正反兩面的主要人物、影片以他倆的視點來看待這場戰爭以人紀史,以史傳人,這個視點就是焦點。兩個焦點像兩個光球,各自向著周圍部屬進行輻射譜為兩片不同色彩的光海,把敵我陣地區別得十分鮮明這種輻射是連續性的,沒有間歇卻有強弱,影片符力描繪了三次對應性的強輻射,表現了兩種命運的相互逆轉第一次是兩種戰爭觀念一邊是毛澤東對斯特朗樂觀的戰爭預言,一邊是蔣介言石在司徒雷登面前狂妄的戰爭叫囂。第二次是兩種戰略思想。一個是蔣介石對山東、陝北同時伸出兩個拳頭,伺機在河南花園口決堤放水的『「黃河戰略」 一個是毛澤東關於「 三軍配合,兩翼牽制,逐鹿中原」的「 黃河戰略」 第三次是兩種戰爭結局、先是蔣介石在無梁殿門祭奠陣「將士凄凄然如喪考批後是毛澤東仆幾五台上,發出二決戰」 號令,欣欣然如釋重負這三次強輻射分列於片濘、片中和片尾,是這場戰爭發展的三個階段。一則由強到弱,由勝到敗一則由弱到強,由敗到勝,形成對比強烈的審美差。三次強輻射宛如全片之綱,綱舉則目張。兩個聚焦點決非兩個衡位的輻射源,它們自始至終不是處於靜止狀態,而是流動狀態。流動的生活依據,就是人物和事件的自然流向,隨著毛澤東和蔣介石各自的戰略部署和軍事行動,兩個光點即聚焦點的驅動好似黑夜秉燭,劃出了無數個光環。這光環及其射線的相互交叉,便織出了一輻輻蔚為壯觀的戰爭畫面。青化貶、羊馬河、蟠龍鎮、沙家店等戰役,就是這種光環及其射線的編織物。編導者苦心追求的氣勢磅礴的銀幕效果,也就由此而來。
影片的鏡頭,大量的或者說主要的是對准昆侖縱隊以毛澤東為首的幾個領袖人物飛幾次戰役,幾度行軍看似蔣介石的重點進攻在逼著他們被動轉移,實則他們卻是在牽著蔣介石的鼻子走,運籌於帷幄之間。玩敵於股掌之中。海德大橋橋頭石碑「 毛澤東由此向東「 把個驕橫的劉勘像尾巴一樣拖住老甩不掉。便是一個力證、從這層意義匕說,毛澤東之於蔣介石,有如光之一於鏡,後者要受前者的觀照,兩個聚焦點有主有次,決非平分秋色。
《巍巍昆侖》對國共兩軍轄下各部屬及其行動,則採取散點透視的手法,直接關涉三次強輻射的人和事,付諸實寫,使之具有相對獨立的品格。其他一概虛寫確保重點突出。無論實寫還是虛寫,都是兩個焦點輻射的接受點,是它們的對應物。兩個輻射點,多股交叉線,有如蛛網般錯綜復雜而又構築續密聚焦輻射與散點透視結合,一經一緯,縱橫裨闔,有點有面,虛實相濟。如果說這種結構是《巍巍昆侖》賴以支撐的骨架那麼生動的細節則是它獲得活力的血肉廠毛澤東那回頭向人自馬傳口令的齊態走出從林給春天施禮的逗趣,『伙房找酒喝的豪興在馬背上哼小調的樂勁,以及他看到房東老大娘忍飢挨餓用種糧為自己做面條而清然淚下的動情⋯ ⋯這些細節都是服從影片的總休結構為塑造人物形象服務的。可謂一串串細節,一朵朵火花,倘若影片的骨架撐不起來再好的細節也只能是一盤散珠,甚至成為贅優。
正如丁兆梅所言:「影片中的一系列的細節無不投入者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的思想,比如毛澤東對房東老大娘的潸然淚下……」。 1988年度廣電部「優秀影片獎」
1990年獲第十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1989年崔登高、牛曉林獲第九屆「金雞獎」最佳美術提名
1989年史平一獲第九屆「金雞獎」最佳錄音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