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老電影槐樹庄評論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電影槐樹庄評論

發布時間: 2023-03-05 23:42:44

❶ 回顧老電影:1962年八一電影廠《槐樹庄》,導演:王蘋

《槐樹庄》是八一電影製片廠在1962年攝制的電影,導演王蘋因此而獲得1963年第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該電影還獲得了故事片榮譽獎。

導演:王蘋;編劇:胡可;攝影:蔡繼渭

主演:胡朋( 郭大娘 )、孔芮( 劉老成)、葛振邦(劉根柱)、車毅(老成嬸)、姜則善(老田)、安琪(黑妮)

土改運動中,農會幹部郭大娘(胡朋飾)率領窮人們分了地主崔老昆(趙啟明飾)的財產。

崔老昆咬牙切齒地記住了被窮人平分財產的日子——十月初三。

崔老昆的兒子崔治國(孫啟鵬飾)對自家被平分極為不滿,回到槐樹庄向鄉親們興師問罪。

郭大娘和老田(姜則善飾)對身為革命幹部的崔治國袒護自己的地主家庭,阻撓土改的行為非常反感。

老田對郭大娘說:土改只是革命的一小步,以後的事情還多著呢!

老田要回部隊參加大反攻,他告訴大娘和鄉親們,勝利後還會回槐樹庄來看看。

李滿倉(高加林飾)趁李老康走投無路,買了他家的地。郭大娘百般勸阻無果,李滿倉執意買了下來。

郭大娘批評劉老成(孔芮飾)翻身後忘了本,連會都不參加。劉老成說:反正走到 社會 主義肯定拉不下我。

郭大娘聽到劉根柱告訴自己兒子犧牲的消息,如雷轟頂,心如刀絞肝腸欲斷。

李滿倉對勸他入社的人說:「合作社要是天天吃白面,喝香油,我就入社!」

到縣里開會時,郭大娘匯報合作社的情況時,縣委書記老田讓她多做劉老成的工作,以帶動更多的人入社。

劉根柱(葛振邦飾)因為他爹不入社,跟他爹劉老成關系很僵。

郭大娘對劉老成說:「別說入社有好處,就是沒好處,為了群眾利益,咱們黨員也該帶頭!」

縣里給槐樹庄派來了拖拉機耕地。

崔老昆聽著門外拖拉機馬達的轟鳴聲,滿懷仇恨和絕望,一命嗚呼。

郭大娘仔細翻看著崔老昆的賬本,上面清楚地記載著被分土地的數量和對組織者的切齒仇恨。

郭大娘拒絕了崔治國給他爹摘掉地主帽子的請求,斥責他從土改到現在,沒起過一點好作用。

鳴放開始後,崔治國回到家鄉,串聯一些人想把郭大娘整下去,把合作社搞垮。

劉老成少報產量,私分瞞產,受到郭大娘的批評後還不服氣。

在崔治國的策劃和慫恿下,李滿倉等人向郭大娘發難,逼她下台。

劉老成瞞報產量,欺騙國家的行為,遭到黨員們的批評。

槐樹莊重新進行選舉,郭大娘又高票當選為高級社社長。

郭大娘要去北京參加群英會了。鄉親們都為她能見到毛主席感到無比高興。

胡朋,原名初韞誠,1937年開始在上海參加救亡演劇活動。1950年,出演《鋼鐵戰士》,憑借該片獲得中國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個人一等獎。她另外還出演過《智取華山》《回民支隊》《烈火中永生》(飾演雙槍老太婆)《反擊》等。

❷ 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誰作品有哪些

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王蘋。代表作品有《柳堡的故事》、《槐樹庄》、《江山多嬌》、《沖破黎明前的黑暗》、《永不消逝的電波》等。

一、《柳堡的故事》

《永不消逝的電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王蘋執導的劇情片,由孫道臨、袁霞主演,於1958年在中國上映。該片以李白烈士的事跡為原型,講述了中共黨員李俠潛伏在敵占區,為革命事業奉獻出生命的故事。

❸ 哪位大神有《槐樹庄1962》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胡朋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wcOV2Dyp80OSA6Sdy6E-og

提取碼: wd8k
《槐樹庄》
導演: 王蘋
編劇: 胡可
主演: 胡朋、孔芮、葛振邦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62
片長: 96分鍾
解放戰爭時期,槐樹庄的郭大娘(胡朋 飾)帶領貧農團的積極分子,展開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同地主崔老昆的兒子崔治國(孫起鵬 飾)進行了堅決斗爭。解放後,開展合作化運動,各種困難接踵而來,貧農戶雖分了土地卻無力耕種,老黨員劉老成(孔芮 飾)滿足單干,不願走合作化道路,中農李滿倉(高加林 飾)只顧個人發家致富,兩條路線斗爭日漸激烈。郭大娘頂著兒子在朝鮮犧牲的悲痛,用實際行動影響教育周圍的群眾。五七年整風開始後,不少壞人在村裡煽陰風、點鬼火,唯恐天下不亂。郭大娘在上級黨組織領導下,頂住了各方壓力,在三面紅旗的光輝照耀下,成立了人民公社......


❹ 【合集】60年代農村題材的老電影,【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60年代農村題材的老電影,免費高清資源在線觀看
劇名:哥倆好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d7BJxREDiAp3BLn9ickmEw 提取碼:xr32
劇名:怒潮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ls05Cd5yOXF6-o1Nini3iA 提取碼:gpf1
劇名:紅河激浪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7Co-TXBlcp9wokmYp7jgNA 提取碼:9fxb
劇名:諾言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BtzcFreSfHEbEJ1YS_hnYA 提取碼:vdqj
劇名:革命家庭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vy997hwnMKBJoqWcJodLjg 提取碼:h9s1
劇名:槐樹庄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Y7mb4fhwtM1JAhTMX1bcjg 提取碼:rya3
劇名:達吉和她的父親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0a5YTfNFo4Ov4ghXq8g1lA 提取碼:gd1t

❺ 要老電影的簡介

烈火金剛
本片是根據小說《烈火金剛》改編的。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以八路軍排長為史更新、敵後武工隊長孫定邦、區長金月波和縣大隊偵察員肖飛為骨乾的一支強有力的冀中抗日武裝向血債累累的侵略者和賣國漢奸展開的斗爭,最終殲滅了日軍指揮官司毛利和豬頭小隊長,懲罰了漢奸,爭取了刁世貴的起義。

鐵道游擊隊
根據劉知俠的同名小說改編。抗日戰爭時期,在魯南鐵路沿線有一支鐵道游擊隊,他們破壞日軍鐵路運輸,擾亂日軍駐地,有力地打擊敵人。
游擊隊遭到日寇和國民黨的兩面夾擊,期間在寡婦芳林嫂暗中幫助下,游擊隊挫敗了敵人的多次進攻。在艱苦的戰斗中,芳林嫂與游擊隊大隊長劉洪相愛。
日軍欲給游擊隊以毀滅性的打擊,劉洪率部下化裝成日軍突出重圍並消滅了敵特務隊,救出芳林嫂,對逃跑的日軍進行著最後的戰斗。

戰斗里成長1937年秋,軍閥閻錫山統治時的山西某村。地主楊有德、楊耀祖父子橫行村裡,為所欲為。他們強佔了農民趙志忠僅有的三畝水地,趙無奈服毒自殺。趙的兒子鐵柱氣憤至極,放火燒了地主的房子後遠走他鄉。鐵柱妻怕遭報復,把黑蛋改名為石頭,也離家乞討為生。十年後,楊耀祖了當上日寇警備隊長,石頭參加了八路軍,在某營當通訊員。而營長趙鋼就是他離別多年的親生父親鐵柱,但兩人相見卻不相識。解放太原的過程中,我軍要攻打石頭母親所居住的鎮子。石頭想解救母親、為自家報仇,未經上級允許,就擅自沖到前面,受到營長的嚴厲批評。石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營長批准石頭參加突擊隊的請求。鎮子解放了,楊有德、楊耀祖二人得到了應有的下場。趙鋼與妻子和兒子石頭彼此相認,一家人終於團聚。隨後,趙鋼和石頭為繼續解放事業,投入了新的戰斗。

槐樹庄
1947年,槐樹庄的貧農團在共產黨員郭大娘、劉老成等的領導下,也轟轟烈烈地展開了土地改革。地主崔老昆的兒子崔治國對已經發動起來的群眾斗爭企圖進行壓制。郭大娘帶領群眾同崔治國進行斗爭,勝利完成土地改革。六年後,郭大娘根據黨指定的方向與各種困難做斗爭,堅決走合作化道路。但農村中出現了階級分化現象,兩條道路的斗爭越來越尖銳。劉老成的兒子劉根柱和郭大娘的兒子郭永來,一道奔赴朝鮮戰場,但郭永來卻英勇犧牲。劉根柱安慰郭大娘,並違背父親劉老成的意願,獻出了全部的生產資助金,參加合作社。經過時間的考驗,合作社的優越性逐漸地顯示出來。可身為共產黨員的劉老成依然不肯入社,劉根柱批評父親,郭大娘也對劉老成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使劉老成認識到錯誤。1957年,正當黨號召整風、鳴放的時候,崔治國到槐樹庄挑撥人們攻擊合作化,製造混亂。但槐樹庄村民在郭大娘的努力下明辨了敵我是非。1958年,槐樹庄建立起人民公社,郭大娘接到去北京參加群英會的消息。

歷史的天空
這是一個既起伏跌宕,又錯綜復雜的漫長故事,貫穿了從抗日戰爭到撥亂反正時期長達四十年的歷史。
梁大牙和陳墨涵是凹凸山區藍橋埠鎮的同鄉,因為出身不同,參加革命的方式和所走的道路也不同。同是為了抗日,陳墨涵提議去找共產黨的游擊隊,而梁必達主張投奔國民黨的正規軍。在互相不能說服的情況下,他們各帶一人分道揚鑣。
但是命運卻陰差陽錯,想投奔國軍的梁必達卻碰上了八路軍游擊隊,受到司令員楊庭輝人格的感召和女八路東方聞音氣質的吸引,留在了游擊隊里,開始了他有聲有色的戰斗生涯,也開始了從一個匪氣很重的流氓無產者向一個自覺自願的真正革命者的艱難轉變。而陳墨涵卻碰上了國民黨駐凹凸山地區的旅長劉漢英,並由此介入了七十九團與國民黨嫡系部隊之間的矛盾和仇恨。
國共雙方都在對日作戰,在作戰行動中有某種程度的配合,在合作中也依然存在著矛盾。而八路軍內部,各種思想和路線之間的斗爭也使梁大牙等戎馬英雄變得更加成熟。
抗日戰爭結束,解放戰爭打響。陳墨涵率領七十九團余部起義投向共產黨,在共同戰斗中與梁大牙深深陷入愛河的東方聞音為接應起義部隊壯烈犧牲。梁大牙不得不帶著沉重復雜的心情與陳墨涵結為戰友。直到從朝鮮戰場凱旋而歸以後,兩人才奔赴不同的崗位。
但是沒過太久,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當年在凹凸山的同志江古碑,利用若干"歷史問題",一下子把他們"揪"了出來,下放到同一農場,而且共處一室。在天長日久的勞動生活中,他們從敵視到冷漠,從冷漠到和解,又從和解到互相理解。
文革結束後,梁大牙、陳墨涵和竇玉泉在經歷了一段非常時期後重新出山。而那些熟悉的戰友、同志也有各自不同的結局:江古碑受到制裁;立場不穩犯了錯誤的朱預道不但受到了組織的審查,也受到了自己良心的折磨。一向堅持原則的張普景已經被迫害至死。在為他舉行的追悼會上,過去的戰友們再次聚在一起,回憶他們共同戰斗的經歷。
最後,已過花甲的梁大牙、陳墨涵決定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建設一支現代化的軍隊站好自己的這一班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