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二個春天的電影劇情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
該片講述了20世紀60年代的第一個春天,海軍某支隊政委馮濤被派往東港的一個造船廠任工委書記的故事。
B. 1966年至1976年拍攝的故事片電影有哪些
謝謝提問,就個人看到過的如下,歡迎補充。
火紅的年代、春苗、艷陽天、青松嶺、長城新曲、偵察兵、金光大道、紅雨、閃閃的紅星、打擊侵略者、奇襲、飛虎、激戰無名川、南海長城、南海風雲、海霞、海島怒潮、鄉村新人、征途、黑三角、獵字99號、405謀殺案、沸騰的群山、楓樹灣決裂、歡騰的小涼河、創業、沙漠的春天向陽院的故事、平原游擊隊(新)、渡江偵察記(新)、南征北戰(新)、延河戰火、小字輩、雁鳴湖畔、刑場上的婚禮、紅牡丹、傷痕、生活的顫音、天雲山傳奇難忘的戰斗、年輕的一代(新)、紅河激浪、她從霧中來、海外赤子、柳暗花明、天山紅花、自豪吧!母親、
在特殊的十年,中國的電影市場,並不像某些人說的,只有八個樣板戲,有些電影拍攝的相當不錯,堪稱經典。
其中的代表作是《閃閃的紅星》,電影內容情節緊湊,引人入勝,畫面干凈,最讓人耳熟能詳的,是電影中的三首插曲,《紅星照我去戰斗》,《紅星歌》和《映山紅》至今傳唱不衰。
還有一部戲劇電影,河北梆子《寶蓮燈》,郭德綱演唱的《叫小番》也是河北梆子唱腔,這部拍攝於1975年的電影,唱腔優美,扮相俊俏,尤其是二郎神的哮天犬出場,每次都能引得觀眾們鬨堂大笑。
在那個年代,除了樣板戲,還有一類題材,也受到觀眾的追捧,那就是戰爭片。50年代,一些經典的黑白戰爭故事片,重新拍攝成彩色電影,《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總體來說,翻拍的不如老版的經典,有些畫蛇添足的感覺。
還有一部《平原作戰》
,雖然是新電影,卻是向50年代拍攝的《平原游擊隊》致敬的作品,《平原作戰》中的趙永剛,雖然塑造的英雄形象完美無缺,但和致敬作品中的雙槍李向陽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
我個人覺得,當時最出色的
戰爭片,是《激戰無名川》,那時候的演員是真正的赴湯蹈火,爬冰卧雪,志願軍戰士用高射炮打飛機,拆除定時炸彈,當時看的緊張的不得了,雖然已經過去這么多年,這些經典鏡頭還歷歷在目。
這十年不就是文革十年的電影嗎!有哪些不知道,肯定也不會少吧!有些還是翻拍的呢!如《渡江偵察記》、《平原游擊隊》等!這里就說本人看過的,小學一年級時包場看電影,看過的是《青松嶺》,此外還有《紅雨》,看的最多的就是樣板戲《沙家浜》、《杜鵑山》《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海港》,還有好像是《磐石灣》吧?有一次還包場兩部樣板戲,一下午!
1966年—1976年拍攝的電影故事片按順序是:1966年長影《雁鴻嶺下》、北影《紅色郵路》《女飛行員》《紅石鍾聲》、珠影《大浪淘沙》,1973年長影《艷陽天》《青松嶺》(重拍)《戰洪圖》(重拍),1974年長影《鋼鐵巨人》《向陽院的故事》《創業》《平原游擊隊》(重拍)、北影《偵察兵》《南征北戰》(重拍)、上影《火紅的年代》《渡江偵察記》(重拍)《無影燈下頌銀針》《一副保險帶》、八一《閃閃的紅星》,1975年長影《車輪滾滾》《長城新曲》《金光大道》(上集)《黃河少年》《沙漠的春天》、北影《烽火少年》《海霞》《紅雨》《決裂》、上影《第二個春天》《小將》《戰船台》《春苗》、八一《激戰無名川》《雷雨之前》、珠影《小螺號》、西影《碧海紅波》《阿勇》,1976年長影《雁鳴湖畔》《長空雄鷹》《鎖龍湖》(上集)《芒果之歌》《山村新人》《金光大道》(中集)、北影《沸騰的群山》《牛角石》《青春似火》《海上明珠》《山花》《反擊》(未發行)、上影《征途》《難忘的戰斗》《金鎖》《年青的一代》(重拍)《阿夏河的秘密》《歡騰的小涼河》《江水滔滔》《新風歌》、八一《南海風雲》《南海長城》、珠影《楓樹灣》《山裡紅梅》、西影《開山的人》、峨眉《寄託》、廣西《主課》。
不管有哪些,凡正這一時期拍攝的影片是深受人民大眾喜愛的,不管從形式到內容都是正能量,能鼓舞啟迪人的智慧和力量。
《金光大道》《艷陽天》《青松嶺》《年青的一代》《第二個春天》《春苗》《紅雨》《火紅的年代》《山村新人》《無影燈下頌銀針》《長城新曲》《牛角石》《雁鳴湖畔》《渡江偵察記》《偵察兵》《紅燈記》《沙家浜》《海港》《龍江頌》《戰洪圖》《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白毛女》《沂蒙頌》《紅雲崗》《向陽院的故事》《祖國啊母親》《豹子灣的戰斗》《沙漠里的春天》《閃閃的紅星》《杜鵑山》《盤石灣》《平原游擊隊》《平原作戰》《紅石村》《反擊》《盛大的節日》《創業》《海霞》《小螺號》《奇襲白虎團》《審椅子》《長空雄鷹》《激戰無名川》《沸騰的群山》《漁島怒潮》《決裂》《青春似火》《 難忘的戰斗》《江水滔滔》《十月的風雲》《青春》《兩個小八路》
66年至76年,10年文化大革命,距今日30多年啦,是我兒時的回憶,記得上小學二年級,學校組織看電影《閃閃的紅星》,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 陋天電影看的不少>,同一去的,回來時幾個要好的一起回家。第二天學校談觀後感,潘東子成為我們那一代人的偶像。在就是樣板戲,記憶深刻。其他的《南征北戰》《奇襲》《春苗》《渡江偵察記》,有一部戰斗片《偵察兵》王新剛老師主演的,是戰斗片的精典。寫了不少,是不是文不對題?
十年間,拍攝了屈指可數的故事片,滿打滿算也不超過一巴掌!就這幾部故事片,它們背後充滿著鮮為人知的 故事!
《創業》:作家張天民根據開發大慶油田的創業事跡,創作出的故事片。審核時遭江青刁難未通過,作者致信當時主持中央工作的鄧小平,鄧小平馬上把信轉交毛澤東,經批示後才公映。
《決裂》:反映大學從工農兵中招生,否定十七年教育成就的故事片。公映後,兩句流行語隨之產生: 馬尾巴的功能;這就是資格 (指手上有老繭子就是上大學資格,見圖片)
《偵察兵》:1974年上映,偵察兵神乎其神,敵人都是草包。此片後被封存。
《春苗》,以赤腳醫生春苗為主要人物,反映農村衛生醫療領域的階級斗爭,不久被封存。
《青松嶺》,以農村階級斗爭為主題的故事片。老貧農張萬山與富農後代錢廣之間圍繞著生產隊趕大車的車老闆子的故事,展開了 貧下中農必須牢牢掌握「鞭桿子」 的斗爭。張萬山反復說:旱煙一經錢廣過手,保證跑了味……
《閃閃的紅星》:根據作家李心田的小說改篇。以紅軍後代潘冬子為中心人物的故事片,1975年公映。故事好,布景好,歌曲好。其歌曲《紅星歌》《小小竹排》《紅星照我去戰斗》《映山紅》等,久唱不衰。
—
—※4月25日於長春※——
首先我是80後,我小的時候經常看的兩部電影,電影就是閃閃紅星和平原游擊隊。
我們小的時候都嚮往閃閃紅星裡面的小演員潘冬子。勇敢機智,智斗胡漢三。
應該說閃閃的紅星是一部愛國電影,是讓青少年看了心情澎湃,激情昂揚的一步少兒電影。在那個年代,我們小的時候,電視里邊閃閃的紅星幾乎是隔兩個月或者一個月播放一次。小的時候我記得家裡面有一個14寸的黑白電視機還是熊貓牌的。現在這個牌子的電視機好像已經在市面上看不到了。每當電視里播放閃閃的紅星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家裡就有好多小朋友聚在一起看,看完了以後,我們就扮演電影里的角色,有的演胡漢山,有得演潘冬子,然後就這樣相互嬉鬧,好不熱鬧。這部電影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很多快樂,很多歡樂,尤其是李雙江演唱的閃閃的紅星,這首歌曲也深深的映入了我們的心中。
平原游擊隊,反映滄州一帶,德州一帶游擊隊,抗日戰爭的題材的一部電影。李向陽這個名字也深深的映入在我們80後這一代 社會 主力青年的心中。
這部電影也是每逢過年過節,各電視台必放的一部電影。90年代的農村彩色電電視機幾乎很少。這部黑白的老電影,讓每一個家庭看到了英勇無畏的李向陽。每次看完這部電影,都點燃了我們心中激情昂揚的細胞,那麼奮進,那麼興奮。我記得那時我們還要揚言,長大以後也要參軍,到部隊做戰斗英雄,保家衛國。那時的雄心壯志,現在想起來還歷歷在目。
60年代和70年代的中國電影。是我們這代八零後童年時光的回憶,沒當再次看到這樣的電影都能點燃我們心中的激情
C. 求老電影藝術家於洋的生平還有簡歷
(1930.10.4-) 演員、導演。
祖籍:山東龍口市。中國影視演員、導演。原名於延江。1945年長春市文化中學肄業。曾在長春市公安局任職,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文化教員。1947年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在《留下他打老蔣》、《橋》、《中華女兒》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55年至1957年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修班學習。1957年畢業後主演《英雄虎膽》、《青春之歌》、《暴風驟雨》、《大浪淘沙》等影片。1977年轉任導演,拍攝《戴手銬的「旅客」》、《大海在呼喚》等影片,並導演《哪兒是我的家》等電視連續劇。是中國影協第四、五屆理事。1989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第19屆金雞百花節獲得「終身成就獎」
演出影片1947:留下他打老蔣
1949:橋、中華女兒
1950:衛國保家
1951:走向新中國
1952:葡萄熟了的時候
1954:山間鈴響馬幫來
1955:怒海輕騎
1958:生活的浪花 英雄虎膽 山裡的人
1959:飛越天險 礦燈 青春之歌 水上春秋 糧食
1960: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 革命家庭 五彩路
1961:暴風驟雨
1966:大浪淘沙
1974:火紅的年代偵察兵
1975:第二個春天
1980:戴手銬的「旅客」
1982:大海在呼喚
1989:女賊
1993:大海風 導演故事片
1977:萬里征途
1980:戴手銬的「旅客」
1982:大海在呼喚(與楊靜合作)
1984:騎士的榮譽(與德勒格爾瑪合作)
1985:駝峰上的愛(與楊靜合作)
1987:孤帆遠影
1993:大海風
2003:驚濤駭浪
物生平於洋是山東省黃縣(今龍口市)人,1930年10月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六歲那年,闖關東的父親病死關外,家鄉又遭災,這突來的天災人禍,迫使母親帶著他流落到東北。在長春,他遭受過孤兒院的虐侍,也飽嘗過流浪街頭的凄苦。直到替人做傭人的母親攢下點血汗錢,才把他送進小學讀書。1942年,偽滿洲映畫株式會社為一部兒童片挑選臨時兒童演員,於洋抱著自己找些活路以減輕母親負擔的心理經人介紹去應試。結果被選中。於是,在半工半讀生活中,他接觸了電影表演。
1945年,他那在八路軍中工作廠多年的哥哥隨部隊來到長春,找到了他,並引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十五歲的於洋參加革命隊伍後,當過公安戰線上的偵察員,參加過暴風驟雨般的土改運動,以後又作為解放軍的文化幹事,參加過四平保衛戰、長春圍殲戰,並在某部炮兵團獲得過四野頒發的渡江戰役紀念章
1947年11月,於洋奉命來到興山的東北電影製片廠,參加《留下他打老蔣》的拍攝。在這部短故事片里,他扮演我軍連長。從此,他正式開始了電影演員的生活。
《留下他打老蔣》的導演伊琳,做為於洋在電影藝術上的第一位啟蒙老師,首先教給於洋的是:「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這一革命文藝宗旨。並且還告訴他,在表演中生活是基礎,沒有真實感受,表演就不可能真實。同時,陳波兒、王濱等都對於洋有過殷切的希望和具體的幫助。
1948年我國人民電影的第一部故事片《橋》開始拍攝。在這部影片中,我國工人階級第一次作為國家的主人出現在銀幕上。於洋在影片中飾演了青年工人吳一竹。他的表演純真、質朴,表現出獲得翻身解放的煉鋼工人,為支援全國解放戰爭,勇於克服困難的可貴品質。
1949年,於洋光榮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之後,於洋還參加拍攝了《中華女兒》、《衛國保家》等多部影片。在拍攝這些影片的過程中,他接觸到劉瓊、謝添、陳強、張平等很多有經驗的老演員。從他們身上學習了許多長處,並且運用到自己的創造中來。他尤其不能忘懷自己的良師與益友——藍馬。於洋與藍馬是在1951年拍攝《走向新中國》時結識的。在影片中,藍馬飾工程師,於洋飾煉鋼工人。從體驗生活,到實地拍攝,他們一直在一起。影片《山間鈴響馬幫來》(1953)中黛烏這一形象的塑造,就是他在這方面的一次可喜嘗試。黛烏是一位苗族青年,邊寨的聯防隊長。於洋以富於激情的表演,塑造了這位勇敢、頑強、純朴、坦率的苗族青年形象,得到觀眾的喜愛。
1955年,於洋進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訓練班,集中學習了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為主的現實主義表演理論。如果說,從前他是在廣泛的學習和探索中走過來的,那麼這次學習,帶給他一次運用理論系統地總結自己過去藝術上成敗得失的機會,從而使自己的表演藝術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其重要標志,就是他在電影學院表訓班畢業後不久,在影片《英雄虎膽》(1958)中塑造的我軍偵察員曾泰的形象。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期,是於洋演員生活的黃金時代。他連續參加《飛越天險》(1958)、《青春之歌》(1959)、《礦燈》(1959)、《水上春秋》(1960)、《暴風驟雨》(1961)等影片的拍攝,塑造了趙中凱、江華、傅東山、華小龍、肖隊長等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其中《暴風驟雨》中土改工作隊肖隊長的形象塑造很有光彩。他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把當年參加上改時見到過的幾個工作隊長的精神風貌、言談舉止,經過藝術加工,熔鑄到肖隊長的形象中,把自己當年飽含深情訪貧問苦的情景溶化在肖隊長與貧農趙玉林等人物的感情交流中,語言和動作真切自如,在肖隊長這個形象身上顯示了於洋那種剛毅、深沉、真摯、富有激情的表演風格。
1964年,於洋參加了影片《大浪淘沙》的拍攝。他扮演了主要角色靳恭綬。這個人物耿直、倔強,勇於追求真理,願為真理而獻身。於洋生動地塑造了一個追求革命、不斷覺醒的知識分子形象。他演得真實貼切,很好地體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鮮明個性。影片攝制完成後,還沒來得及上映,「文化大革命」就開始了。這部影片包括於洋所塑造的靳恭綬的形象,也以莫須有的罪名遭到批判。粉碎「四人幫」以後,影片才同觀眾見面,受到好評。「文化大革命」中,於洋在中止了一段銀幕形象創作後,曾參加了《火紅的年代》、《第二個春天》等影片的拍攝。
2003年,於洋出演電影《驚濤駭浪》之後,便處於隱退狀態,長達7年未參加電影與電視劇的拍攝演出。直到2010年,「老偶像」 再度出山,在《天堂秀》中飾演一個德高望重、「泰山北斗」級的老藝術家。於洋表示,他之所以出演該劇,主要因為被題材吸引,被劇集中所透出的濃郁蘇州文化吸引。
D. 70年代好看的老電影
哈哈 夠你看的 各種藝術形式都有些
文革時期 1970--1976 電影一覽表
(包括舞台藝術片總共大約95部)
1970年2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1部:《智取威虎山》(京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1部:《紅燈記》(京劇)
1971年2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1部:《紅色娘子軍》(舞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1部:《沙家浜》(京劇)
1972年5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與上海電影製片廠合拍1部:《海港》 (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1部:《龍江頌》(京劇)
上海電影製片廠1部:《白毛女》(舞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1部:《紅色娘子軍》(京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1部:《奇襲白虎團》(京劇)
1973年4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與上海電影製片廠合拍1部:《海港》 (京劇,重拍)
長春電影製片廠3部: 《艷陽天》
《戰洪圖》
《青松嶺》
1974年17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4部: 《杜鵑山》(京劇)
《偵察兵》
《南征北戰》(重拍)
《送貨路上》(湖南花鼓戲)
上海電影製片廠4部: 《火紅的年代》
《無影燈下頌銀針》
《渡江偵察記》(重拍)
《一副保險帶》
八一電影製片廠2部: 《平原作戰》(京劇)
《閃閃的紅星》
長春電影製片廠5部: 《創業》
《鋼鐵巨人》
《平原游擊隊》(重拍)
《向陽院的故事》
《半籃花生》(越劇)
珠江電影製片廠1部: 《沙家浜》(粵劇)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部:《園丁之歌》
1975年24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6部: 《海霞》
《紅雨》
《決裂》
《草原兒女》(舞劇)
《烽火少年》
《渡口》(河北梆子)
上海電影製片廠6部: 《戰船台》
《春苗》
《第二個春天》
《小將》
《人老心紅》(淮劇)
《揀煤渣》(淮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4部: 《沂蒙頌》(舞劇)
《激戰無名川》
《紅燈記》(維吾爾語歌劇)
《雷雨之前》
長春電影製片廠5部: 《金光大道(上集)
《車輪滾滾》
《長城新曲》
《黃河少年》
《沙漠的春天》
西安電影製片廠2部: 《碧海紅波》
《阿勇》
珠江電影製片廠1部: 《小螺號》
1976年41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9部: 《反擊》
《山花》
《沸騰的群山》
《寶蓮燈》(上、下集,河北梆子)
《青春似火》
《牛角石》
《海上明珠》
《百花爭艷》 (音樂歌舞)(1976-5)
《南疆春早》(76年12月)
上海電影製片廠13部:《歡騰的小涼河》
《年輕的一代》(此片系重拍)
《磐石灣》(京劇)
《征途》
《難忘的戰斗》
《江水滔滔》
《審椅子》(京劇)
《新風歌》
《金鎖》
《阿夏河的秘密》
《管得好》(呂劇)
《三定樁》(萊蕪梆子)
《小店春早》(黃梅戲)
八一電影製片廠4部: 《紅軍不怕遠征南——長征組歌》(舞台藝術片)
《南海風雲》
《紅雲岡》(京劇)
《南海長城》
長春電影製片廠7部: 《雁鳴湖畔》
《芒果之歌》
《長空雄鷹》
《鎖龍湖》
《山村新人》
《金光大道》(中集)
《半邊天》(呂劇)
西安電影製片廠1部: 《開山的人》
珠江電影製片廠3部: 《楓樹灣》
《山裡紅梅》
《紅霞萬朵》(黃梅戲)
峨嵋電影製片廠2部: 《寄託》
《春潮急》
廣西電影製片廠1部: 《主課》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部:《兩張圖紙》(湖南花鼓戲)
E. 需查著名電影老演員於洋所攝幾部電影影名
上映時間 劇名 扮演角色 導演 合作演員
2018 越活越來勁 李二冬 劉流, 周英男 劉流, 閆學晶
2012 藍調海之戀 ---- 鄭真 韓棟 , 王曉
2010 金色驛站 ---- 廣春蘭 秦怡
2009 錦綉花園 ---- 邱懷陽 楊利偉 , 於藍
2003 驚濤駭浪 ---- ---- ----
1998 昨日的承諾 ---- 楊在葆 楊在葆
1997 相逢在雨中 ---- 曾劍鋒 姚嘉
1993 大海風 齊廠長 於曉陽 周麗華
1993 拓荒者的足跡 ---- 蘇菲 焦晃, 王惠
1989 女賊 ---- 於曉陽 方舒, 鄧婕
1987 孤帆遠影 ---- ---- ----
1985 駝峰上的愛 ---- ---- ----
1984 騎士的榮譽 ---- ---- ----
1982 大海在呼喚 ---- 於洋 , 楊靜 張燕 , 趙聯
1980 戴手銬的旅客 ---- 於洋 邵萬林
1977 萬里征途 ---- ---- ----
1976 反擊 江濤 李文化 胡朋
1975 第二個春天 馮濤 桑弧 , 王秀文 楊雅琴
1975 翦翦風 ---- 張美君 張冰玉 , Ru-yu Chang
1974 偵察兵 政委 李文化 王心剛 , 金征源
1974 火紅的年代 ---- 傅超武 , 孫永平 婁際成
1966 大浪淘沙 ---- 伊琳 劉冠雄 , 史進
1963 小鈴鐺 ---- 謝添, 陳方千 石小滿, 馬佳
1961 暴風驟雨 肖隊長 謝鐵驪 高保成
1960 五彩路 浦巴 魏榮 李墨丹 , 劉沛
1959 青春之歌 ---- 陳懷皚 , 崔嵬 謝芳
1959 糧食 王團長 魏榮 張平 , 秦漢
1959 水上春秋 華小龍 謝添 舒適
1959 飛越天險 ---- 李恩傑 張浩然, 李紫平, 周森冠
1958 生活的浪花 ---- 陳懷皚 楊靜, 魏鶴齡
1958 英雄虎膽 ---- 嚴寄洲, 郝光 王曉棠, 張勇手
1954 山間鈴響馬幫來 ---- 王為一 孫景璐, 馮奇
1953 葡萄熟了的時候 ---- 王家乙 杜德夫, 李百萬
1950 衛國保家 ---- 嚴恭 楊靜, 車毅
1942 迎春花 ---- 佐佐木康 李香蘭, 木暮實千代, 浦克
F. 台灣電影老莫的第二個春天下載
很高興見到親的提問,網路團隊積極為您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生活愉快,有益望採納
建議去網路網盤,迅雷看看gougou,還有愛奇藝看看,這幾個地方的都是比較清晰的
謝謝親,望採納,親的採納是對大雁最大的支持,是大雁不懈的動力!
G. 那位大俠介紹幾部80年代以前的老電影
《海港》、《龍江頌》、《艷陽天》、 《青松嶺》、《火紅的年代》、 《無影燈下頌銀針》、《創業》、《鋼鐵巨人》、《向陽院的故事》、《園丁之歌》、《海霞》、《紅雨》、《決裂》、《草原兒女》、《烽火少年》、《渡口》、 《春苗》、《第二個春天》、《小將》、《人老心紅》、《雷雨之前》、《金光大道(上集)、《車輪滾滾》、《黃河少年》、《沙漠的春天》、《碧海紅波》、《阿勇》、《小螺號》、《山花》、《沸騰的群山》、《青春似火》、《牛角石》、《海上明珠》、《歡騰的小涼河》、《年輕的一代》、《征途》、《新風歌》、《金鎖》、《阿夏河的秘密》、 《管得好》、《小店春早》、《南海風雲》、《紅雲岡》、《南海長城》、《雁鳴湖畔》、《芒果之歌》、《山村新人》 《金光大道》(中集)、《開山的人》、《楓樹灣》、《山裡紅梅》、《紅霞萬朵》、《寄託》、《春潮急》
H. 印度80年代老電影。在那裡看
印度80年代老電影,在電影頻道1905,愛奇藝視頻,優酷視頻里,都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