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從《杜鵑山》柯湘到《西遊記》白骨精,楊春霞,幕起幕落不失本色
用心原創,敬請關注!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467)——楊春霞】
「沒有一種成功是偶然巧合,歷經苦寒折磨,才有梅花萬朵。沒有一個機會是唾手可得,亂雲飛渡踏破,才能天高地闊。梨園學藝,你師承名家,潛心琢磨;舞台亮相,你博採眾長,自成一格。看得淡榮辱,耐得住寂寞,忍得了顛簸,經得起誘惑。一個舞台守到底,幕起幕落,不失本色!」
這是2019年4月20日播出的CCTV《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京劇表演藝術家楊春霞」節目,贈給楊春霞的致敬詞。
楊春霞是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年齡大的人熟悉她,是因為她在現代京劇《杜鵑山》中塑造了「柯湘」而紅遍大江南北,年輕人了解她,是因為她在央視86版《西遊記》中飾演了「白骨精」而走進了新一代人的心中。
楊春霞,1943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她12歲考入上海戲曲學校,初學崑曲,四年後學京劇,師承梅派傳人言慧珠、楊畹農。
其實,《杜鵑山》並不是楊春霞第一次登上大銀幕。在1960年上映,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梅蘭芳、俞振飛、言慧珠主演的戲曲電影《游園驚夢》中,她曾飾演了片中的花神之一。
1961年畢業後,楊春霞被分配到上海青年京昆劇團。其傳統京劇代表作主要有《白蛇傳》《楊門女將》《拾玉鐲》《鳳還巢》《狀元媒》《霸王別姬》《玉堂春》《王昭君》等。
楊春霞紅遍大江南北,則是因為在京劇電影《杜鵑山》中飾演了黨代表柯湘。該劇1974年由同名舞台劇搬上銀幕,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謝鐵驪執導,楊春霞、馬永安、李詠、劉桂欣等主演。
尤其是楊春霞扮演的柯湘的一些著名唱段,早已成為了一代人的共同記憶。如《家住安源》:「家住安源萍水頭,三代挖煤做馬牛,汗水流盡難糊口,地獄里度歲月,不識冬夏與春秋……」《亂雲飛》:「亂雲飛松濤吼群山奔踴,槍聲急,軍情緊,肩頭壓力重千斤,團團烈火燒哇!燒我心……想起您,想起您,力量倍增,從容鎮定,從容鎮定,依靠黨,依靠群眾,堅無不摧,戰無不勝,定能夠力挽狂瀾挫匪軍,壯志凌雲。」
《杜鵑山》的伴奏音樂是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中與洋結合的典範,尤其《亂雲飛》等唱段,堪稱京劇交響樂,是京劇現代戲中的精美華章。
1974年《杜鵑山》上映後,憑著俊美的扮相和精湛的演技,楊春霞一下子成為萬眾矚目的當紅明星,連她那略帶彎曲的短發,也被稱為「柯湘頭」,在全國流行開來,柯湘的劇照更是被印成年畫、小圖片等,幾乎家家戶戶的牆上、每個人的手裡都有。
然而,被捧上雲端的楊春霞很快跌入人生谷底,她曾受到審查。期間,被停止演出,三年不能登上舞台。當然經過審查,她是清白的。
1979年,楊春霞重返舞台,第二年調入中國京劇院。1989年獲第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2018年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1982年,39歲的楊春霞在央視版電視劇《西遊記》中出演了白骨精一角。
如今,楊春霞已經78歲,雖然近些年很少唱戲了,但她一直關心京劇事業,也一直在帶她的弟子。她曾告誡年輕人:「青春年華很快就過去了,像我們這一代,現在演戲的慾望比原來強了,但是已經老了。所以少年要用功,年輕的時候要鑽研,到中年的時候要琢磨研究。」
正如央視致敬詞所說的,楊春霞「看得淡榮辱,耐得住寂寞,忍得了顛簸,經得起誘惑。」就憑這一點,她也是值得敬重的……
【喜歡老電影、老影人的朋友,這里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娛文娛視」將與您一起向經典致敬,憶影人輝煌,共同重溫我們曾經的美好時光!歡迎關注!歡迎留言!】
『貳』 影視界再傳噩耗,著名藝術家張少華去世,一路走好,「我的丑娘」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333)——張少華】
No.1
3月25日下午,中視協演員工作委員會官博發布消息:「張少華老師一路走好!」同時配發了張少華藝術家去世的訃告:著名表演藝術家張少華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3月23日11時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5歲。
對於張少華,大家還是比較了解的,因為她曾在《我的丑娘》《滿堂爹娘》《大宅門》《鐵梨花》《娘道》《重案六組》《康熙微服私訪記》《我這一輩子》《鐵齒銅牙紀曉嵐》《常回家看看》《海棠依舊》《勇敢的心》《五月槐花香》《武林外傳》等影視劇中飾演了一些讓人難忘的角色。
娛文娛視向張少華藝術家表示哀悼!
No.2
張少華,1946年9月25日出生於北京,但她從小頻遭生活磨難,3歲父親病故,母親改嫁,從小跟著奶奶長大。
1950年,張少華進入中國評劇院,成為一名評劇演員,1981年曾在戲曲電影《楊三姐告狀》中出演裴氏。但在戲曲界,一直沒什麼大名氣。
張少華成名,是在1993年開始涉足熒屏之後。這一年,她有機會出演了著名導演楊潔執導,張秋歌、茹萍、徐少華等主演的神話傳說劇《武夷仙凡界》,她只是飾演了一個人們不注意的老巫婆,但不管怎麼說,這是她第一次演電視劇。
自此,張少華在影視表演之路上一發而不可收,90年代的代表作有《無悔追蹤》《都市英雄》《龍堂》《聊齋先生》《少年英雄方世玉》《康熙微服私訪記2》《還珠格格第二部》《達摩祖師》等。在《還珠格格第二部》中,她飾演了夏雨荷的舅母。
進入新世紀,張少華更是佳作頻出,其代表作如《大宅門》《馬路的夏天》《秘密》《海棠依舊》《五月槐花香》《重症病房》《武林外傳》《我的丑娘》《真情錯愛》《鐵梨花》《幸福來敲門》《我的左手右手》《家有一老》《背著奶奶進城》《娘道》等。
尤其是在2008年電視劇《我的丑娘》中,張少華飾演的丑娘讓人記憶猶新。有人說,《我的丑娘》是人生中看過的最感動人心的電視劇,看一次哭一次。
No.3
張少華曾獲得過多項獎勵和榮譽,如第11屆上海電視節最佳女演員獎、第7屆電視電影百合獎十佳演員獎、2015國劇盛典終身成就演員、中國電視好演員女演員獎、中國演藝界十大孝子等。
得知張少華去世的消息後,曾與她至少合作過6次的著名演員李勤勤在社交平台發文:「小妹,想見,卻不能再見,願在天堂一切安好!」她們合作的這六部作品是:《我的丑娘》《無限生機》《鐵爺茶館》《常回家看看》《大宅門2》等。
張少華的表演樸素、真實、自然,以塑造小人物為主,而在這些小人物中,她又多以慈母形象出現,被譽為「屏幕第一丑娘」、「慈祥媽媽專業戶」等。
張少華的丈夫名叫張惠寶,曾是中國評劇院演員。幾十年夫妻恩愛,互幫互助,尤其是張少華在外拍戲的時候,都是老伴陪著她,忙前忙後照顧她。
張少華藝術家一路走好!
『叄』 2020年去世的20位內地電影人:於藍99歲,謝園只有61歲
不平凡的2020年,即將收尾,希望新的一年是美好的開始。在2020年裡,有太多人離開了我們,科學界痛失36位院士, 體育 圈科比和馬拉多納一頭一尾。
同時演藝圈也有不少人離開了我們,日前我們介紹了離開的香港電影人:梁天、導演羅文、黃日華妻子梁潔華、導演鄧衍成、陳木勝、譚炳文、梁淑庄、曾偉權以及錢國偉。
內地演藝圈在2020年也離開了很多人,他們每一位的去世都讓人十分不舍。
1、曹燦:1932年12月27日-2020年1月8日
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在話劇領域享有很高的威望,《雷鋒》《開荒牛的迪斯科節奏》《流放中的回憶》都是其代表作。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角色還是老年鄧小平,被譽為「形神兼備」。
與此同時,他還涉足廣播領域,播講的小說高達30多部,深受孩子們的喜歡,親切稱他為「曹燦叔叔」。
2、趙忠祥:1942年1月16日-2020年1月16日
中央電視台的第一代播音員,和倪萍是最好的搭檔組合,他前後主持了12次春晚,多次跟隨領導人采訪國外元首,他的形象,代表央視,也代表國家。
許多年輕的同學認識他應該是《動物世界》,每每他的聲音一出來,就彷彿自己也到了非洲大草原上,感受著大自然的無窮魅力,他的聲音已經成為《動物世界》的烙印。
3、李九松:1934年11月-2020年1月29日
出自戲曲之家,3歲客串演出,7歲登台表演,是滑稽界難得的奇才,創作了《頭頭是道》《請保姆》《徵婚》等經典滑稽戲、小品、獨角戲等。
他被觀眾親切稱為「老娘舅」,這一形象深入人心,得益於主演的電視情景喜劇《老娘舅》,節目貼近生活,深受觀眾的喜愛,收視率一直名列前茅,算是上海情景喜劇最後的輝煌。
4、田成仁:1926年4月2日-2020年1月30日
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他的演藝生涯可以劃分為4次走紅,第一次是話劇《黑奴恨》,曾先後演出近百場,廣受歡迎。
第二次是從話劇轉到影視圈,1984年憑借《道是無情卻有情》拿下飛天獎優秀男主角獎。然後第三次就是大家熟悉的「農村三部曲」,他塑造的「茂源老漢」性子朴實、耿直、善良,精湛的表演令人信服。
然後第四次就是《暖春》的爺爺了,沒有人願意照顧小花,他獨自撫養,祖孫倆相依為命,不知道賺了多少人的眼淚。
戲中扎實深厚的表演功底,其實來自於他嚴格的自律和付出,在很多劇組中他雖然是年紀最大的,但他一定是一條過,背台詞的功底令導演佩服,不知道那些台詞小姐看到這些作何感想。
5、魯園:1928年9月-2020年2月8日
魯園和田成仁曾在《道是無情卻有情》飾演夫妻,誰曾想兩人先後離開。魯園畢業於南開大學,身上的標簽比較多,播音員、主持人、譯製片導演、演員、老師,是真正的才女。
演藝生涯中,塑造過不少可愛奶奶形象,比如《暖春》的小花奶奶、《一仆二主》的王奶奶,印象最深的還是《情滿四合院》的聾老太太,是全院最透徹的一個人。
6、杜雨露:1941年1月1日-2020年2月21日
杜雨露,哈爾濱話劇院一級演員,當之無愧的藝術家,演得了王侯將相,詮釋過小人物,時裝古裝,正派反派,全都不在話下。
他是《雍正王朝》中舌戰八爺一派的張廷玉、是《神醫喜來樂》中嫉賢妒能的御醫、是《大宅門》中不退一步的白萌堂、是《突出重圍》中鐵骨錚錚的軍人方英達、是《大秦帝國》中商鞅的老師公叔痤,一個個鮮活的角色,給我們留下了數不清的回憶,正如他說的那樣:「宇宙這么大,我們還會遇見」。
7、李季:1921年9月10日-2020年2月29日
上影演員劇團演員,當了一輩子的綠葉,深受同行們的愛戴,是大家的楷模,代表作品有《渡江偵察記》《李時珍》《海魂》《秋翁遇仙記》《城南舊事》等。
8、譚非翎:1937年-2020年3月22日
一級演員,早些年一直活躍在話劇舞台上,偶爾也在影視劇中顯露,諸如《雍正皇帝》的馬齊、《康熙大帝》的鰲拜、《武則天》的裴炎。
後來退休之後,紮根影視圈,被同行們稱為「多產老來紅」,塑造的角色更是豐富多彩,諸如《西遊記續集》的鳳仙郡郡守、《大宋提刑官2》的杜汝圭、鍾漢良版《鹿鼎記》的索額圖以及張紀中版《西遊記》的金池長老。
9、曲雲:1928年11月8日-2020年3月23日
八一製片廠表演藝術家,拿手好戲是各種類型的老年婦女形象,最經典的應該就是《苦菜花》中的馮大娘一角了,塑造了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形象,後來者無人能超越,曲雲也被譽為「中國銀幕第一大娘」。
10、張沖霄:1927年-2020年4月15日
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擅長塑造性格耿直的軍人和工人形象,諸如《冬梅》的游擊隊長大光、《冰山上的來客》的一班長、《創業》的周師傅等,幾十年的從影生涯,雖然多為配角,但質朴、富有激情的表演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1、劉江:1925年-2020年5月1日
八一電影製片廠表演藝術家,影壇知名反派演員,和方化、陳述、陳強、葛存壯並稱中國影史「五大壞蛋」,劉江最知名的兩個角色應該是《地道戰》中的「湯司令」和《閃閃紅星》的「胡漢三」,「高,實在是高!」和「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直到今天還被人拿來用。
除此之外,劉江在《西遊記》和《西遊記續集》中還塑造了閻王一角,這么多年沒有回去上班,如今終於就職了。
12、劉龍:1929年-2020年5月22日
又一位經典反派演員,從影62年,留下了許多經典角色,諸如《勐壠沙》《南海風雲》《獵字99號》《二泉映月》等。
電視劇領域也有佳片,諸如《三國演義》的董承、《康熙微服私訪記》的索額圖、《李衛當官》的徐祖蔭等,生活中劉龍還喜歡寫作,曾出版過《藝海龍吟》和《我的配角人生》。
13、彥小追:1954年10月2日-2020年5月30日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擔任過《大能人》、《尋訪畫兒韓》、《人逢佳節》等作品的美術設計,後轉為導演,執導過《刑警803》、《帶後院的四合院》、《特殊使命》、《東方朔》、《 江姐》等電視劇作品。
14、仇曉光:1960年-2020年5月31日
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姜文和呂麗萍的班長,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一級演員,參演過《茶館》、《蔡文姬》、《屠夫》等話劇。電視劇上也有《雷雨》、《走過斑馬線》、《苦戀樹開花的季節》等作品。
15、吳素琴:1932年-2020年6月10日
曾擔任北影廠演員劇團團長,18歲一出道就出演了《光榮人家》的女主角,後來又主演了《春暖花開》、《青年魯班》、《三個戰友》等影片,她在銀幕上塑造的許許多多的村主任、居委會主任、街道主任、車間主任的藝術形象深入人心。
16、劉廣寧:1939年1月27日-2020年6月25日
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獨具特色的嗓音,將角色中美好的特質發掘出來,曾獲得第五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音演員獎。
劉廣寧被譽為「銀幕後的公主」,諸如《魂斷藍橋》的瑪拉、《悲慘世界》的芳汀、《尼羅河上的慘案》的傑基,配得了溫柔、善良、天真、純潔的角色,也能駕馭瘋狂、狠毒的惡人形象。
17、於藍:1921年6月3日—2020年6月27日
「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首任廠長,著名表演藝術家,丈夫田方、兒子田壯壯、侄子李雪健。
享年99歲的於藍,一生沒有離開過電影,最經典的形象莫過於《烈火中永生》中江姐,凜然就義的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觀眾。但她生前曾說自己是個演員,大家不用記住自己,記住江姐就夠了。
18、林默予:1924年7月1日—2020年7月1日
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1944年主演人生第一部電影《夢難成》,後續又參演了《花落水流紅》、《三毛流浪記》、《幾番風雨》等影片,最為人熟知的應該就是1990年《紅樓夢》的賈母一角了,氣質中有股大氣雍容的底蘊,為她贏得了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第1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與此同時還是央視版《三國演義》的吳國太和《康熙微服私訪記》的孝庄皇太後。
19、李建群:1957年1月30日-2020年7月16日
她是《唐明皇》的武惠妃、是《漢宮飛燕》的班婕妤、是《康熙王朝》的容妃、是《江山風雨情》的周皇後、《大敦煌》的蘇清平。
許多同學只知道李建群是演員,卻不知道她還是一位傑出的服裝設計師,並憑借《唐明皇》斬獲過第十三屆電視劇飛天獎服裝獎、憑借《楊貴妃》斬獲金雞獎服裝獎,與此同時她還是《康熙王朝》的服裝總設計師,是當之無愧的才女。
20、謝園:1959年6月17日-2020年8月18日
謝園的去世,讓張藝謀、陳凱歌、葛優、宋丹丹在內的大半個電影圈懷念,61歲的他去世,是電影圈的一大遺憾,早在80年代就憑借《孩子王》、《棋王》、《大喘氣》成名,和葛優、梁天並稱喜劇三劍客,不僅是影帝,而且還是一個好老師,帶出了許多優秀的演員,諸如黃磊、孫莉、余男等。
電視劇上面也有不少經典角色,諸如《我愛我家》的農民工寶財哥、《紅色》的老鐵,再近一點的話,《宸汐緣》的南極仙翁、《古董局中局之鑒墨尋瓷》的戴鶴軒。
感謝20位電影人曾經帶給我們的美好回憶,祝願他們在另外一個世界一切安好,也希望大家所有人永遠幸福、安康、快樂。(撰文:鳩摩智)
『肆』 上世紀中國電影界被戲稱為(五大壞蛋)的五位電影演員的詳細信息
名字:葛存壯
出生日期:1928年12月1日
出生地點:河北
國家或地區:中國大陸
人物簡介
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28年12月出生,河北人。1947年東北解放後考入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文工團當演員,兩年後隨團調入東北電影製片廠演電影,1953年調到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工作。早年參加過電影《中華兒女》、《鋼鐵戰士》、《白毛女》、《趙一曼》等影片的拍攝表演。後在電影《六號門》、《猛河黎明》、《紅河激浪》、及話劇《糧食》、《日出》中扮演角色。善於扮演反面角色如叛徒、日本軍官、地主、地痞流氓等。且尤以《紅旗譜》中的地主惡霸馮蘭池,《礦燈》中的日本經理"島田"、《小二黑結婚》中的"金旺"、《小兵張嘎》中的日軍龜田隊長、《南征北戰》中的蔣軍參謀長、《柳暗花明》中的造反派頭子、《大清炮隊》中的清軍守備葉守信等最為成功和著名。同時執導過電視劇《落榜之後》和《鈞魚》。表演之餘,還撰寫過一些理論文章,有《扮演反面人物的點滴體會》、《從馮蘭池到聞一多》等。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理事。
陳強
一、電影表演藝術家
(一)個人簡歷
陳強(1918— ),原名陳慶三,籍貫河北寧晉徐家河,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1918年出生,幼年時期家境貧寒,隨父母逃難到太原,1936年在太原念中學時,課余參加太原青年劇社和新生劇院的進步戲劇演出活動。1937年他隨戰地總動員會宣傳團在晉西北演出。1938年到延安,入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學習表演理論和表演技巧,1939年畢業後參加晉察冀邊區聯大文工團,西北戰地服務團等戲劇演出活動。1942年主演喜劇《二大伯》受到歡迎。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任魯迅藝術學院文工團演員。1945年在大型歌舞劇《白毛女》中飾演惡霸地主黃世仁,因以精湛演技刻畫黃世仁兇殘丑惡的嘴臉而一舉獲得成功。1947年任東北電影製片廠演員。後在《留下他打老蔣》、《橋》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53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55年入北京電影學校表演專修班學習。1961年在影片《紅色娘子軍》中飾演地主南霸天,於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1964年獲印度尼西亞第三屆亞非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不僅擅演反派角色,還參加拍攝多部喜劇片。如《三年早知道》、《父與子》、《瞧這一家子》等。
(二)銀幕生涯
1、綜述
陳強是在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中扮演工人老候開始電影生涯的,而影片《白毛女》中黃世仁的表演創作則使他享譽影壇。1955年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修班學習,隨後幾十年,他先後參加了《畫中人》、《三年早知道》、《紅色娘子軍》、《魔術師的奇遇》、《海霞》、《大河奔流》、《瞧這一家子》、《二子開店》、《父子老爺車》、《爺倆開歌廳》等影片的表演創作。
陳強擅長飾演反派人物,他一反「臉譜化」的表演手法,從深入挖掘人物內心入手,以多種手段揭示本質,使人物形象真實自然,並因《紅色娘子軍》中飾演南霸天獲多種殊榮,並躍居中國反派演員的前列,以後又嘗試喜劇表演,在與其子陳佩斯合作的幾部喜劇影片中,他以形體造型的靈活多變,把握不同人物的幽默感,節奏感,在喜劇表演領域又取得豐碩成果。
2、獲獎情況
《紅色娘子軍》於 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1964年獲印度尼西亞第三屆亞非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白毛女》 1951年在捷克第6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特別榮譽獎。
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中,獲中國電影世紀獎:男演員獎。
3、作品一覽
(1)主演
鬼子來了 (2001) .... 老劊子手一刀劉
九九艷陽天 (1999)
金沙水拍 (1994)
爺兒倆開歌廳 (1992)
君子復仇 (1991) .... 陳父
父子老爺車 (1990) .... 老奎
九千六百萬雙眼睛 (1990)
無罪殺手 (1988) .... 方二頭
傻冒經理 (1988) .... 老奎
點點滴滴 (1987) .... 於大爺
二子開店 (1987) .... 老奎
招財童子 (1987) .... 馬掌櫃
父與子 (1986) .... 老奎
生財有道 (1984) .... 李老大
夕照街 (1983) .... 老孫頭
大海在呼喚 (1982) .... 陳宏業
孔雀公主 (1982) .... 勐板扎國國王
瞧這一家子 (1979) .... 老胡
大河奔流 (1978) .... 海清
海上明珠 (1976) .... 郭老大
海霞 (1975) .... 旺發
路考 (1965) .... 老梁
魔術師的奇遇 (1962) .... 陸幻奇
紅色娘子軍 (1961) .... 南霸天
春暖花開 (1960) .... 桂英公公
耕雲播雨 (1960) .... 肖寬
船廠追蹤 (1959) .... 老秦
試航 (1959) .... 王萬水
畫中人 (1958) .... 皇帝
三年早知道 (1958) .... 趙滿囤
探親記 (1958) .... 老錢頭
紅領巾的故事 (1958) .... 張老恭
一件提案 (1954) .... 四老剛
結婚 (1953) .... 田高洪
白毛女 (1950) .... 黃世仁
白衣戰士 (1949) .... 楊明清
橋 (1949) .... 侯占喜
留下他打老蔣 (1948)
試航
祖國的花朵 媽媽的年代
(2)參與製作
邊城浪子 (1993) .... 特技設計
父與子 (1986) .... 演唱
自古英雄出少年、趙雲拜師、牧童評畫 (1996) .... 美術(製作設計)
三寶鬧深圳 (1988) .... 道具
血淚恩仇錄 (1991) .... 製片人
(三)生平詳述
陳強,一九一八年生於河北省寧晉縣徐家河。因家鄉十年九澇,從小隨家逃難到山西太原。少年時代,一直在太原讀書。「九·一八」事變後,正在中學讀書的陳強,懷著抗日救國的熱情,參加了救亡戲劇演出活動。曾先後在並州中學青年劇社和太原新生劇院,演出《夜光杯》、《漢奸的子孫》、《塞外狂濤》、《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戰戲劇。「七七事變」後,陳強投身革命隊伍,在晉西北戰地總動員委員會搞戰地宣傳。
一九三八年四月,陳強受組織派遣,到延安魯藝學習。畢業後,在第二戰區做了一段統戰工作。三九年回到延安。黨中央發出開展敵後根據地指示後,陳強隨華北聯大文工團來到晉察冀。一九四二年,他參加了西北戰地服務團,一直在艱苦環境中演戲。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四四年,重返延安,在魯藝文工團參加《把眼光放遠點》、《糧食》、《前線》等話劇的演出。翌年,他在大型歌劇《白毛女》中扮演惡霸地主黃世仁。該劇在共產黨的「七大」會議上為中央一級的領導和與會代表做了首場演出後,又在晉中一帶輾轉演出一百多場。在民族矛盾將要結束,階級矛盾即將上升為主要矛盾的時刻,《白毛女》的演出極大地鼓舞了根據地軍民的鬥志。
一九四七年,陳強來到我黨領導下的東北電影製片廠。主演了解放區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不久,又在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僑》中,扮演一位朴實的老工人——老侯頭。接著,他相繼拍攝了《白衣戰士》、《白毛女》、《保衛勝利果實》、《結婚》、《一件提案》、《三年早知道》、《試航》、《畫中人》、《船廠追蹤》、《紅領中的故事》、《探親記》、《》、《魔術師的奇遇》,以及《海霞》、《大河奔流》、《瞧這一家子》等二十餘部影片。一九八0年六月,他又參加了神話故事片《孔雀公主》的拍攝,在影片中扮演國王——孔雀公主喃·穆魯娜的父親。
在陳強扮演的各式各樣角色中,給人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黃世仁、南霸天等反面人物形象。河間那次演出,只不過是陳強演出成功的一個例子。還有一次,《白毛女》在奧地利首都維也那演出結束後,一個奧地利姑娘給扮演黃世仁的陳強獻花。這時,台下一個老大娘氣憤地高聲喊道:「不要給他獻花!」當別人告訴她這是給演員獻花時,她的感情仍轉不過來,繼續嚷道:「那也不應該給他獻!」這個插曲充分表明,陳強扮演的黃世仁,不僅使中國人誤以為真,也為外國觀眾所深深信服。
陳強在影片《紅色娘子軍》中扮演的南霸天,也是一個成功的反面人物形象。在文化部舉辦的第一屆電影百花獎評選活動中,陳強曾為此而獲得最佳配角獎。在亞非電影節上,他又以南霸天這個人物的成功塑造,為我國在國際電影節上贏得了第一個最佳男演員獎。
陳強不僅善於扮演反面人物,而且還是一個出色的喜劇演員。《三年早知道》中的趙滿囤,是他扮演的第一個喜劇角色。這個人物那種小生產者的自私心理,被陳強刻畫得入木三分。一九六二年,他又在《魔術師的奇遇》一片中,扮演了第二個喜劇角色——魔術師陸幻奇。《瞧這一家子》是他的第三部喜劇片。在這部影片中,他與二兒子——八一電影製片廠青年演員陳佩斯,扮演胡家父子倆。由於父子同台,感情自然、真實,加上他那含而不露的幽默表演,使影片充滿了生活的情趣和濃郁的喜劇色彩。
陳強在塑造人物的時候,特別重視「畫龍點睛」的作用。往往能通過一兩個精心設計的動作和「多音的面部表情」,將人物的性格特徵和復雜感情充分揭示出來。影片《白毛女》中,黃世仁第一次見到喜兒,他讓黃世仁用手絹捂嘴一笑,只輕輕一點,就增加了懸念,使觀眾為喜兒的命運擔心了。《紅色娘子軍》中南霸天被捕後乘機逃跑,他讓南霸天捂了一隻眼,只留一隻眼活動,這就突出了人物的狡猾。此外,影片《魔術師的奇遇》中陸幻奇被迫和妻子美鵑生離死別那一剎那的含淚無言的痛苦表情;《瞧這一家子》中老胡拜自己徒弟玉林為師,被女兒嘉英發現後,佯裝出神下棋來掩飾那既尷尬又正經的可笑神氣,都是「畫龍點睛」之筆。在總結這方面的創作經驗時,陳強說:「我在扮演角色時,主要的竅門是『淡抹濃點',整個戲都處理得很生動,很自然,很不費力,只在某個突出的地方、節骨眼上點那麼一筆,這樣戲的色彩就濃了,就象馬連良的戲一樣,只在某一個地方,啪!一躍勁!人物就出來了!這樣觀眾才覺得不吃力,很輕松,很舒服,而且藝術享受在你『點'的時候也得到了滿足!」
陳強在扮演喜劇角色時,則十分強調從生活、人物性格和戲的矛盾沖突中找喜劇因素,反對人為地製造噱頭和過火的表演。他把自己表演喜劇的經驗概括為十六個字:「逗而不厭、鬧而不亂、笑而不俗、趣味由衷」。
陳強今年八十七歲,他希望能在銀幕上再創造幾個生動的喜劇人物形象。最近,他在影片《大海在呼喚》中扮演香港某輪船公司總船長陳宏業,還參加了影片《夕照街》的拍攝。他說:「勞動人民勞動了一天,應該讓他們樂一樂,笑一笑,在笑聲中使人們受到教育,這就是我的最高願望。」(來源:《中外影星》 )
二、延安市市長
陳強,男,1957年12月出生,河南孟縣人,1975年9月參加工作。1975年至1978年在長安縣插隊鍛煉;1978年至1982年,在北京理工大學學習,大學畢業後在204所工作,先後任204所辦公室副主任、技術開發處處長、科研開發處處長、副所長等職(其間先後在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攻讀化學工程和工商管理研究生,獲得碩士學位);1999年6月,任陝西省專利局局長;2000年7月,任陝西省葯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2002年8月,任陝西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廳長、黨組書記;2004年7月,任陝西省商務廳廳長、黨組書記;2005年8月,任中共延安市委副書記;2005年9月,任延安市副市長、代理市長.2月25日,在延安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當選為延安市人民政府市長。
其他三人見
陳述:http://ke..com/view/105298.htm
方化:http://ke..com/view/197970.htm
劉江:http://ke..com/view/198122.htm
『伍』 盤點曾經那些國產喜劇老電影,老藝術家的演繹曾帶給我們無數歡笑
《父與子》是喜劇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一集,王秉林導演,陳強、陳佩斯、黃玲、劉佩琦、於莉等主演的喜劇電影。主要講述了二子年紀輕輕,卻不求上進。整天不是逛馬路,就是溜市場,無所事事。父親老奎對此非常著急.......
《二子開店》是王秉林執導的喜劇電影,由陳強、陳佩斯主演。該片是喜劇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第二部,講述了待業青年二子和朋友們自謀職業,開辦個體旅店的故事 。
《少爺的磨難》是吳貽弓執導,由陳佩斯、趙家玲等主演。該劇根據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小說《一個中國人在中國的遭遇》改編,講述了金福少爺繼承了父親的百萬遺產後不久,突然破產,從此一落千丈成了窮光蛋的故事 。
《傻冒經理》是喜劇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三集,段吉順導演,陳強,陳佩斯、宋丹丹,陳強,馮遠征,李楠,雷恪生,宋春麗,梁冠華,劉江等主演的喜劇電影,講述了兒子開店後遇到的一系列麻煩事。
《頑主》是由米家山執導,米家山、王朔編劇,張國立、葛優、梁天、潘虹等主演的喜劇諷刺電影。影片根據王朔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於觀、楊重和馬青三位無業青年,在北京開了一家「三T公司」,專門替人解難、解悶、受過的故事。
《百變神偷》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香港銀都機構共同出品,由梁治強執導,淳於珊珊、周里京等主演。該片講述了神偷包德揭露了夏炳遠獨吞賑災捐款的醜行,將鑽石交給朱督察轉交賑災委員會,並用部分捐款在上海建了一座孤兒院。
《父子老爺車》是喜劇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第四集,劉國權導演,陳強,陳佩斯等主演的喜劇電影。講述了正直善良的老奎和憨厚誠實的二子父子倆開店不成,只得關門。老奎不甘失敗,花了二千多塊錢買了一輛四十年代的「老賓士」,決心從頭干起。
《來的都是客》是由馬紹惠、沈榮驥導演,趙本山,鞏漢林、王彥波、鄧茜、句號、楊瑞庫主演的國產喜劇電影。 該片主要講述了青年農民肖望發回鄉創業的故事。
《賺他一千萬》是由王好為,李晨聲執導,陳佩斯,薛白,陳強主演。該片講述了總幻想著發大財的牛大偉繼承叔叔1000多萬遺產後發生的故事。
《迷途英雄》是廣西電影製片廠攝制,由郭少雄、劉健魁導演,胡月偉編劇,陳佩斯、高寶寶、李小力、路希主演。講述了1933年日軍侵佔東北,天津某劇社的小底包演員陳彼得一心想成為愛國英雄。當時,抗日名將宋將軍為組成抗日隊伍來津購買軍火,日本間諜龍太郎殺害宋將軍未遂,陳彼得卻落入龍太郎的追殺之中,最後陳彼得揭露了龍太郎的陰謀,成為一名迷途英雄。
《爺兒倆開歌廳》是喜劇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五集,陳佩斯、丁暄導演,陳強,陳佩斯、傅藝偉等主演的喜劇電影。老奎和二子從深圳淘金歸來,開了家卡拉OK歌廳。一有錢,想法自然就多了。老奎開始講「派」,很多看不慣的現象也看得慣了。奎嬸生怕自己跟不上趟,在二子的鼓勵下去美容院開了個雙眼皮兒。二子愛上了歌廳的歌手林小依。林小姐很有心計,一面跟二子好,一面又陪老奎去逛街,吃飯,還和一位海外來的「大款」眉來眼去.......
《三毛從軍記》是根據作家張樂平的同名漫畫改編、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喜劇電影。由張建亞執導、張樂平、張建亞編劇,賈林、魏宗萬、孫飛虎、李穎、朱藝、張名煜、蔣雯、石靈聯袂主演。該片描述了三毛在「抗戰」期間由流浪兒變成一個兵,最後仍然無家可歸的遭遇和他在從軍期間的一系列離奇 搞笑 的經歷。影片播出後先後獲得第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獎、第5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參議院特別獎等國內外獎項。
《站直啰別趴下》是黃建新執導的喜劇影片,由馮鞏、牛振華、達式常等出演。該片講述了作家高文一家搬進新居後,與惡鄰張勇武發生種種糾葛的故事。
《孝子賢孫伺候著》是由陳佩斯 曾劍鋒執導的國產喜劇荒誕電影。由陳佩斯,趙麗蓉,魏宗萬主演影片講述了在民政局工作的陳小二(陳佩斯 飾)和舅舅(魏宗萬 飾)是新舊兩代白事工作者。陳母(趙麗蓉 飾)年逾古稀,老腦筋一時無法轉變。她生怕兒子將自己燒掉,加上娘家哥哥煽風點火,陳母立逼著小二立下土葬的字據。
本片是由福建電影製片廠1993年製作的電影,由陳佩斯、丁嘉麗等主演,主要講述了正當年的陳耀宗處長(陳佩斯 飾)剛剛結束出國考察,太太大桂(丁嘉麗 飾)和部下鞍前馬後接風洗塵,在豪華的酒店為他擺了盛大的一桌酒席。原來陳處長即將榮任企業局局長,所有人都不願放過這個大獻殷勤的好機會。誰知好景不長,鑒於中央「精兵簡政」的政策,黨組決定撤銷企業局,所以「陳局長」的名頭也打了水漂。陳耀宗淪為編外人員........
《老少爺們打鬼子》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張建亞指導,潘長江,魏宗萬,葉芳等主演的喜劇電影。該片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一艘潛艇在護送日軍情報人員回美軍太平洋基地途中遭到了日軍軍艦的追逐。以托馬斯為首的美軍突擊隊和情報人員在中國沿海大陸登陸後,在漁家姑娘蓮妹子和漁村敢死隊員的營救下,他們死裡逃生,登上了回國的路途。美國及時掌握了日軍的最新密碼機密,在太平洋戰爭中給了日軍以沉重的打擊。本片榮膺第一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1995年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特別獎、最佳剪輯獎。
《喬遷之喜》是由姚壽康導演。鞏漢林,曹自牧,李冰冰主演。講述建設中的大上海充滿著喬遷之喜;王阿毛(鞏漢林 飾)受市政公司委派,擔任他所在的地域拆遷工作。拆遷方案公布後,各人打起了小算盤.....
《巧奔妙逃》是由孫敏執導,魏宗萬、黃宏等主演的一部影片。該影片是一部歌頌軍民抗日的愛國主義影片。講述了二柱幫助受傷的八路軍交通員傳送裝有日軍戰略進攻圖的油布包的故事。
《太後吉祥》是1996年上映的一部古裝喜劇片,金韜導演,楊曉雄編劇,陳佩斯,斯琴高娃,陳強等主演。清朝末年,慈禧(斯琴高娃 飾)突然身染怪病,御醫們一批批來了又走,都沒能開出葯方治好太後的病。慈禧大怒,命人將御醫們全部斬首。斬首這天,刑場旁邊放著豐盛的酒席,好讓御醫們死前飽餐一頓。一個江湖郎中湯元元(陳佩斯 飾)因飢腸轆轆,不知就裡就坐上席間大吃大喝。主斬官洪祿以為湯元元是問斬的御醫,喝人將他捉了上來。湯元元發現洪祿正不停打嗝,隨口說了個葯方竟治好了他的病。太後得知此事,忙命人暗中吩咐洪祿帶湯元元入宮為她看病。湯元元最終命運如何?
《甲方乙方》)是由馮小剛執導的喜劇電影,主要演員有葛優、劉蓓、何冰等。影片講述的是四個年輕的自由職業者。他們突發奇想,開辦了一個「好夢一日游」業務,承諾幫人們過上夢想成真的一天。人們離奇古怪的願望接踵而至,似乎人人都想給自己現有的生活來一個180度大轉彎。
《有話好好說》是一部都市喜劇電影,由張藝謀執導,姜文、李保田、瞿穎等主演。故事講述的是青年趙小帥以奇特的方式,狂熱的追求漂亮姑娘安紅,而引發了一場詼諧幽默和 社會 意蘊的故事。
《減肥旅行團》是劉國權導演,沈殿霞、侯耀華等主演的電影。該影片主要介紹了精明的商人侯總(侯耀華 飾)瞅准商機,租下一艘前往三峽的豪華客輪,組織了一次減肥旅行團發生的故事。
《沒事偷著樂》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由楊亞洲執導,馮鞏、丁嘉莉、氣殼等人主演的一部喜劇片。影片講述了張大民帶領著兩個弟弟、兩個妹妹,還有一個老母親過著有條不紊的幸福生活的故事。
《男婦女主任》是由張惠中導演,宋丹丹,趙本山,梁天 張洪傑主演的喜劇電影。故事發生在金秋時節的蘭河峪村。由於村婦女主仼交接班出現問題,此職位臨時空缺,村長便動員鳳蓮(宋丹丹 飾)的丈夫劉一本(趙本山 飾)臨時代理婦女主任,不料這位男婦女主任的工作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女人的天空》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吳天戈執導,巫剛、高蓓蓓領銜主演。影片講述了一批空乘人員,在崗位培訓中與教發生了很多令人發噱的故事。
影片《明天我愛你》是由楊世光執導的喜劇電影,潘長江,李明啟主演。影片講述了河東、河西兩村的兩代領導人,圍繞舉辦農業 科技 節還是舉辦古廟會的問題,年輕的一代最張贏得老了代人的理解和支持,將農業 科技 與古廟會合辦。並展示了改革開放政策給農村帶來嶄新的歲貌。
《沒完沒了》是馮小剛執導,由葛優、傅彪、吳倩蓮參與主演的喜劇電影。該片講述了一個計程車司機為了報復拖欠他工資的旅行社老闆將老闆的女朋友綁架的故事 。
『陸』 秦文金焰的關系
金焰1910年出生在漢城,是朝鮮人(現在來看,應該算是韓國人)。11歲時舉家遷至中國,並加入了中國國籍。
因與阮玲玉搭檔出演《野草閑花》而聞名電影界,24歲時,就獲得了「電影皇帝」的稱號。
1942年,秦怡在黃山認識了大她12歲的金焰。
當時,秦怡和陳天國還沒有離婚,而陳天國非常崇拜金焰,就帶著秦怡去拜訪金焰和王人美夫婦。
王人美和金焰
兩人這次短暫的見面,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交流也不多。那天的他們,怕是都想不到今生會有成為夫妻的緣分。
4年後,恢復單身的秦怡正在家裡洗頭,突然有兩個高大英俊的男人來家裡找她。一個是導演劉瓊,一個就是已經離婚了的金焰。
從那天後,金焰總是三天兩頭往秦怡家裡跑,陪秦怡的媽媽和姐姐打麻將。
有一次,秦怡的媽媽對她說:你得結婚了,他很喜歡你的,他想和你結婚。
可與陳天國那段失敗的婚姻讓秦怡完全沒有想要再婚的念頭。再加上那段時間正好是她事業發展的上升期,她一個人要養一大家子,根本沒有心思談戀愛。
秦怡與金焰
後來,秦怡去香港拍戲,金焰也跟著跑去香港玩。在吳光祖和友人們的起鬨下,秦怡和金焰在香港結了婚,還請來了郭沫若當證婚人。
婚後7年還是比較幸福的,在此期間,秦怡的事業越來越好,相較之下,金焰由昔日的「電影皇帝」竟淪落到無戲可拍的地步。
50年代,抗日電影很火,秦怡形象好,塑造能力強,出演了不少了英雄兒女的角色。
但金焰的長相過於斯文,不適合演濃眉大眼,一臉正氣的英雄,再加上他在演技上有自己的堅持,不會圓滑妥協,因此,慢慢的也就很少有人找他演戲了。
也許,金焰骨子裡還是有著韓國人特有的大男子主義情結所在吧,面對事業上女強男弱的處境,生活中,兩人也逐漸心生間隙。
外界一直在傳金焰與秦怡的妹妹秦文走到了一起,雖然真相不能確定,但金焰確實是出軌了。
秦怡在節目中曾說:
「我提過離婚。但他不同意。他說沒有愛情還有親情,而且還有兒子。再說,還要考慮到組織上的影響。」
沒有愛情,還有親情,還有人情,還有孩子。多少夫妻都是因此而選擇攜手終老。
就這樣,秦怡和金焰開始了長達近30年的分居生活。
後來,金焰在西藏拍戲時,為抵擋寒冷大量飲酒暖身,結果導致胃出血。從此,20多年都常卧病榻。
『柒』 《地雷戰》「偷地雷」彩色清晰照曝光,你了解演「渡邊」的演員嗎
《地雷戰》,稱為國民IP也不為過,少的幾遍,多得十幾遍,有些情節早已印刻在腦子里,翻拍無疑是自取其辱。曾有人評價《地雷戰》是一部「科幻片」,但這並不能影響它在我們心中的地位,畢竟這部經典只屬於我們的童年,豆瓣8.0的評分就是最好的證明。
《地雷戰》作為教學片,在短短的74分鍾里,不僅將各種地雷的埋法生動詳細地介紹出來,而且有效地傳播了樂觀、積極的斗爭精神。如今參演《地雷戰》的很多藝術家已離開,但他們的經典銀幕形象永留我們心中,最後也希望《地雷戰》是一種記憶,一種再也不會發生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