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香港老電影屈原觀後感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老電影屈原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3-02-24 10:24:43

Ⅰ 電影屈原

在改編自郭沫若同名話劇的電影《屈原》中,鮑方先生擔任了編劇、導演和主演。《屈原》作為一部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彩色故事片,是文革後第一部在內地上映的香港電影,當年曾在內地引起強烈反響。

在這部影片中,鮑方先生的女兒鮑起靜扮演了屈原的學生嬋娟。這也是她與父親在電影方面唯一一次的合作。

我很有幸在2005年,在家裡看過這部電影,看慣了現代電影的我,看到這充滿了藝術造詣的精品,心靈的震撼著實了得。屈原的偉大人格,愛國精神,高尚情操,以及豐富的才華,早就讓我佩服得很緊。記得電影里有個鏡頭,嬋娟在橘樹下彈箏詠唱《橘頌》,聲調清幽,寄託深遠,讓我至今難忘。要說那部影片對我影響最大,屈原算是其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Ⅱ 看完電影《屈原》的觀後感

評論歷史人物

----觀《屈原》有感
星期五那天,我們看了一部話劇,名字為《屈原》。這讓我們了解了屈原,也了解歷史了。

話劇一開始就是奴隸幹活的場面。我認為裡面的奴隸特別可憐,他們沒有自己的尊嚴和人格,每天吃不飽也穿不暖,還要幹活,並且還會被鞭打。他們只能造反,拚命出逃,可是會被追捕、殺頭。而且除了特別善良的人,沒人敢違抗國法而收留他們。我還覺得古代的權貴子弟是廢材,他們每天除了吃喝玩樂,什麼也不會。他們不拿人命當回事,拿人命賭博。我更覺得楚國的官吏讓人憤懣,他們把奴隸吊在樹上。屈原看到後,想出一系列為百姓好的新法,而那些權貴大臣們只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去反駁屈原的新法。連一國之母----南後也反對。她用榮華富貴、美酒美人來誘惑屈原,但被屈原識破,不肯接受。試問,連國後也不為江山著想,那些大臣們又怎會為江山著想?怎麼能讓江山變得更好?真是枉費了屈原為國家著想的心。前面聽信屈原意見的南王在後來也改變了主意,聽信了奸佞之臣的話。整個國家都被迷煙瘴氣所籠罩,一步步走向滅亡之路……

如果屈原生在現在的時代,肯定有用武之地。因為現在的社會比古代改進了很多。雖然也有貪污犯,但只是少數。現在的社會領導者是為國家、為人民著想的。我覺得屈原正直,不慕榮利,為國家、人民著想,有遠大的抱負但無力實現。好在他的付出是有回報的,人民很愛戴、尊敬他。當然正因為有了屈原這樣的人物,才顯出另一些人的可惡。尤其是像南後、大臣們的形象讓我心裡產生憤怒。這些人真讓人厭惡,還有不明事理認為屈原是叛賊,奪了他官職的南王。而如此的官吏也突顯出百姓的善良。屈原在一位善良的老人家家裡修養,還有大娘大叔們給他們送糧食。後來楚國被攻打,屈原擔心國家就回去了,但被南後貶官。而屈原的學生也為了自己的前途和榮華富貴背叛了屈原,離他而去。在這時,嬋娟出來了。她願意追隨屈原,不離棄他。一些百姓同屈原商量變法事宜,被公子子蘭帶人攪了。屈原痛罵張儀,被囚了起來。屈原都那番落魄了,但那些人還不放過他,在他的酒里下毒。那杯毒酒誤被嬋娟喝了,最後屈原離開了。

我有時在想,如果這個世界上有時光機,可以回到過去,要把像屈原這樣的人才救出來,不埋沒人才

Ⅲ 電影屈原的主要內容50字

張儀是秦國的丞相,此次來楚就是破壞東方六國的團結,鼓吹"連橫",以利秦國各個擊破。楚王聽從了屈原的勸告,拒絕了張儀。但張儀去走南後鄭袖的門路,想搬掉屈原這個障礙。南後是個兇狠陰險的女人,一面指示上官大夫靳尚加害屈原,一面親自出面陷害屈原。她請屈原來到宮中,就在楚懷王就要進宮的時候,她假裝頭暈,撲倒在屈原懷里。等楚王進來,她裝出委屈的樣子,誣告屈原調戲她。楚王大怒,免了屈原左徒 的官職。在南後的努力下,楚王接受了張儀的"連橫"計劃,與東方各國絕交,張儀成為楚國的座上賓。一次,他與南後外出時遇到屈原,南後戲弄屈原。屈原悲憤交加,大聲斥責南後和張儀。楚王命令將屈原關進東皇太一廟。太卜鄭詹接到女兒南後鄭袖的密令,要毒死屈原。屈原的侍女嬋娟來看望屈原,屈原不知酒中有毒,將毒酒送給嬋娟解渴。嬋娟飲下毒酒,中毒身亡,卻為能替屈原死而深感欣慰。屈原為她展帛哀誦《橘頌》

Ⅳ 電影《屈原》

電影《屈原》是由鮑方,許先執導的歷史片,鮑方、張錚、朱虹參加演出。楚國大詩人、政治家屈原力主對外聯齊抗秦,對內改革變法,但遭到以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貴族集團反對。屈原努力不懈,促使楚懷王接納其主張,並在弟子宋玉和嬋娟的協助下,撰修了限制貴族特權的新法令。

Ⅳ 電影觀後感評語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評語吧,評語對被評價對象來說,起著「指揮棒」的作用,為其努力指定方向。那麼你有真正了解過評語嗎?以下是我整理的電影觀後感評語,歡迎大家分享。

電影觀後感評語1

1.段落清晰,條理分明,文筆優美。

2.整體的結構,描寫都還不錯。

3.這篇文章總體來說寫的還可以,語句通順,用詞恰當,字體工整,寫出了自己的感受,望以後繼續努力。

4.神態描寫生動傳神,寥寥數語,將人物的性格特點勾勒得一覽無遺,人物的言談舉止具有了鮮明獨特的個性。

5.敘述簡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結構,人物缺乏鮮明的個性特徵。

6.內容多為線條式勾勒,缺乏點式的細描。

7.與時代氣息不符,內容過於陳舊老化。

8.重點突出,中心明確,立意鮮明。

9.觀點明確,好惡立場分明,使人一目瞭然。

10.主題直接凸現於內容之中,明了扼要,毫無贅意。

11.主題嚴肅,思想高尚,進取心較強。

12.中心不夠明確,立意不夠清晰。

13.主題含混晦澀,文意渺茫含糊,寫作目的不清。

14.雖有中心主題,但表達不夠充分有力,言而不實,空而無力。

15.主題不夠嚴肅,思想之中尚有糟粕。

16.情節:情節曲折,敘事過程有一定的起伏感,體現了情節的曲線美,引人入勝。

17.情節波折性較強,於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18.情節變化不落於俗套,偶有懸念驟生,波瀾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發展過程體現了作者的創新構思。

19.情節發展較平緩,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20.情節變化平淡無奇,缺乏新意。

電影觀後感評語2

1.情節平直,毫無懸念,平鋪直敘似記流水賬。

2.過程詳細,結尾卻簡略不全。結構不合理,給人以虎頭蛇尾之感。

3.構思不合常理,內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實。

4.情節大起大落,轉換太快,不夠連貫自然。

5.比喻生動形象貼切,本體與喻體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與說服力都大大增強了。

6.適當地運用對比比較等手法,通過事物相互間的懸殊與差異,有力地佐證文章的中心。

7.不失時機地運用排比的手法,從多方面說明事物的特徵,既增強語勢,又給讀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8.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備了人的行為特徵人的思想情感,使之從側面體現文中主人公的心靈歷程。

9.能夠選擇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題材,事件的代表性較強。

10.選材新穎獨特,不附平庸,一掃迂俗之氣,令人耳目一新。

1.能通過具體的事例體現熱鬧的場面。

2.詳略得當,寫出了喜慶的氣氛

3.用詞准確,描寫生動,反映出傳統的熱鬧與人們

4.體現出作者無限快樂

5.在敘述傳統習俗的同時,能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6.詳略不當,面面俱到,記流水賬,沒有側重點

7.有一些習俗沒有介紹具體。

8.沒有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9.語言平淡,不夠生動。

10.思維混亂,沒有條理。

11.本文是一篇敘事的記敘文。事件過程描述詳細具體,內容雖多但顯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體現了作者清晰的思路與謀篇布局的能力。取材新穎,構思奇妙,語言生動活潑。字里行間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氣息和兒童情趣。

12.這篇文章作者構思新穎獨特,從「窗外」「山外」「海外」到「心外」,層層深入,從小到大,從個人的團圓到國家領土的統一。文末引用「但是它們掠去,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一句歌詞,更突出了我們渴望祖國統一的迫切心情。

13.這是一篇敘事文章,作者藉助爸爸的`口,給我們介紹了的由來,以及作者的決心要像屈原那樣,做一個愛國的人。文章語言通順流暢,如果能把聽了爸爸介紹之後的心理活動,好好描寫一番,會更好。

14.和許多歌頌贊揚屈原的人不同,作者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作者認為屈原是懦怯的,他的犧牲是不值得的,想法獨特,構思新穎,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文章論述語言有理有據,富有文采。

15.小作者走出課堂關注生活,以獨特的視角寫出自己在傳統節日中的感想。其語言清新活潑流暢,包粽子動作和人物對話的描寫更是富有童趣。讀罷全文,一個可愛的兒童形象躍然紙上。

16.這是一篇記敘文,作者敘述了包粽子的事。文章開頭直接點出「包粽子」,開門見山,引出下文的敘述。作者對包粽子的過程敘述得很詳細。作者還引用了杜甫的詩,給文章增添了文采。

17.這是一篇描寫的文章,讀著你的文章讓老師特別感動,感動於爸爸對於奶奶的懷念,感動於你的懂事。文章字里行間都流露著對奶奶的懷念。全文語言流暢自然,較為生動,是一篇不錯的習作。

18.這是敘事文章,作者採用了敘事和抒情相結合的方法,抒發了作者對革命前輩英雄的崇拜和敬仰之情。文章語言親切自然,句句飽含著作者對英雄的緬懷之情。

19.這篇文章描寫了初次邂逅竹林的美麗場景,文章內容充實,語言簡潔凝練,對景物的描寫尤為精妙,勾勒出一幅意境優美的竹林美景,文章結尾對竹聲的描寫更是把文章拉到另一個高深的境界,「那一縷悠揚而深邃的聲音,就這樣貫穿了我的整個童年,也貫穿了我的整個人生。」引起讀者對人生的思索。

20.這篇文章小作者運用朴實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名字的來歷。文章結構完整,層次分明,語言流暢,敘述具體全面。讓人讀後感覺小作者一定是個酷愛讀書,知識儲存量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