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老電影南征北戰全部演員名單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電影南征北戰全部演員名單

發布時間: 2023-02-23 12:28:19

Ⅰ 老電影《南征北戰》當年的老演員現在怎麼樣了

老版電影《南征北戰》是1952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一經放映,立刻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特別是高營長馮喆、張軍長項堃等人的精湛表演,受到人們的好評和贊譽。老版電影《南征北戰》也成為我國經典電影之一。

老版電影《南征北戰》的主要演員現在生活的怎樣了呢?

馮喆

高營長的扮演者馮喆,1920年生,1946年加入上海國泰影片公司。建國初期,馮喆到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後又調入四川峨嵋電影製片廠,先後拍攝過《羊城暗哨》《鐵道游擊隊》《桃花扇》等數十部影片。馮喆戲路寬廣,能飾演古今各種不同的角色。馮喆曾被評為126名「中華影星」之一,「中國電影百年百星」之一。上世紀那個動盪的年代,馮喆不幸去世,享年49歲。

陳戈

師長的扮演者陳戈,1916年生,1940年來到延安,組建了青年劇院,並任演出部主任。曾演出《塞上風雲》《雷雨》《上海屋桅下》等劇目,受到根據地廣大軍民的好評,甚至得到周恩來等領導的贊譽。建國後,陳戈先後在北京電影局、長春電影製片廠等單位任編劇、導演、藝術指導等,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藝作品。陳戈曾先後在《抓壯丁》《停戰以後》《黨的女兒》等多部片中擔任重要角色。1981年,陳戈離世,享年65歲。

仲星火

戰士的扮演者仲星火,1924年生,解放戰爭時期,仲星火加入到華東軍區政治部文工團,1949年,文工團進駐上海並入到上海電影製片廠,開始了其電影生涯。先後在《巴山夜雨》《李雙雙》《今天我休息》等數十部片中擔任重要角色。仲星火曾獲得過「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金雞獎」男女配角集體獎。2014年,仲星火逝世,享年91歲。

項堃

敵張軍長的扮演者項堃,1915年生,1940年在重慶中國電影製片廠任演員。解放後,曾在上海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任職。先後在《烈火中永生》《海囚》《佩劍將軍》等數十部影片中擔任重要角色。項堃常扮演國民黨軍高級將領、特務頭子,他的表演能揭示人物的本質,入木三分,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和贊賞。項堃曾獲得過國家相關部門頒發的「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稱號。

2009年,項堃病逝,享年94歲。

張瑞芳

女游擊隊長的扮演者張瑞芳,1918年生,抗戰時期,曾在中華劇社任演員。1946年加入到長春電影製片廠,後又分別在北京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上海演員劇團任職,先後拍攝過《李雙雙》《母親》《大河奔流》等數十部片,並擔任主要角色。張瑞芳曾獲得「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榮譽獎、「華語電影終生成就獎」等。

2012年,張瑞芳在上海病逝,享年94歲。

作者:「小方說 歷史 」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 歷史 」

雲緋 歷史 號:故紙堆間

Ⅱ 「南征北戰」的敵軍長是誰演

《南征北戰》的敵張軍長是項堃扮演的。

1、角色簡介:

項堃飾敵張軍長

簡介國軍中將

電影《南征北戰》中的國民黨軍隊主將,剛愎自用、狂妄自大,率領大軍追捕解放軍隊伍,結果被我軍擊敗,圍殲於大沙河,張軍長及其參謀長均束手就擒。

2、演員簡介:

項堃(1915-2009),原名王象坤。原籍山東德州,1915年生於河北吳橋,中國電影演員。

1935年山東濟南師范學校藝術體育科畢業。1937年開始擔任話劇演員。1940年任重慶中國電影製片廠演員,解放後,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作品有《大地重光》、《南征北戰》、《烈火中永生》等。

3、電影簡介:

《南征北戰》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52年的新中國第一部軍事影片。由成蔭、湯曉丹聯合執導,陳戈、馮喆、湯化達等主演。

該片取材於解放戰爭中華東戰場的一個戰例,表現了人民解放軍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正確運用毛澤東運動戰的戰略思想,消滅敵人取得勝利的過程,旨在表現毛澤東「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軍事戰略思想。

Ⅲ 南征北戰電影演員表

《南征北戰》演員表 :

陳戈
飾 師長

湯化達
飾 師政委

馮喆
飾 高營長

劉沛然
飾 張連長

鐵牛
飾 李進

仲星火
飾 劉永貴

孫永平
飾 丁寶山

陳戈
飾 戰士甲

張瑞芳
飾 趙玉敏

張鴻眉
飾 二曼

崔玉梅
飾 婦女丙

項堃
飾 敵張軍長

Ⅳ 南征北戰演員表

南征北戰演員表(主演)如下:

王尚信飾演師長

張連伏飾演政委

張勇手飾演高營長

侯冠群飾演陳班長

白志迪飾演張連長

馮恩鶴飾演劉永貴

高營長奉命在摩天嶺狙擊前來增援的敵張軍長部隊。鳳凰山一戰結束後,高營長又奉命擔任包殲援敵的先鋒。 敵軍退守大沙河以南負隅頑抗,高營長抄小路偷渡大沙河,切斷敵軍退路。

敵人想炸掉大沙河上游的水壩,用水來阻止我軍。趙玉敏帶領游擊隊剪斷了水壩上的炸葯導火索,保全了水壩。我軍渡過大沙河,殲滅了敵人,敵張軍長及其參謀長均被生擒。

Ⅳ 南征北戰電影

《南征北戰》上映於1952年,與《地道戰》、《地雷戰》合稱「老三戰」

後兩部主要展現的是游擊戰,而排在第一位的《南征北戰》主要表現運動戰的戰術思想,影片磅礴的氣勢和宏大的場面,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眾多人物形象和恢宏的戰爭場面,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電影從籌備到拍攝只用了一年多時間,堪稱電影之經典。1951年春,國家電影指導委員會、國家電影局以及上海電影製片廠,決定拍攝一部戰爭片,為次年「八一」建軍節獻禮,成蔭和湯曉丹被點名擔任該片導演。

兩位導演接到任務後就開始著手准備劇本,當時有一部描寫華東戰場萊蕪戰役前後故事的,名為《戰線》的話劇很受歡迎,於是成蔭和湯曉丹決定在話劇《戰線》的基礎上加以改編,這就有了我們後來看到的《南征北戰》。

《南征北戰》作為新中國當之無愧的第一部「史詩」級戰爭故事片,除了場景真實,場面宏大外,演員陣容在當時堪稱豪華,馮喆、仲星火、湯化達、張瑞芳、陳戈都是那個年代明星級別的人物。

馮喆,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演員,能文能武,大家熟悉的《鐵道游擊隊》也是他主演,1995年被文化部列為126名中華影星之一,2005年被評為中國電影百位優秀演員。

張瑞芳,話劇界有名的「四大名旦」之一,被文化部譽為二十二大明星之一,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有突出貢獻100電影工作者。

雖然演員們都是大腕級別,但他們表現出的敬業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當代一些流量明星。馮喆,在當時可是一線小生,為了更好地呈現扮演的角色,他去了一個准備渡海作戰的連隊體驗部隊生活,每天跟著部隊戰士一起訓練,最終塑造了一個睿智多謀、堅毅果敢的高營長。

張瑞芳,扮演的是村長趙玉敏,既要給戰士們縫衣納鞋,磨面送糧,又要帶領群眾上山下水打游擊,為了貼近角色,她專門去了山東沂蒙老解放區,聽當地老百姓講解放戰爭時期納鞋送糧,支援前線的故事,不僅如此,她還穿上老布衫,與當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與民兵幹部一起學習射擊,這才有了影片中生動真實、淳樸憨厚的女村長。

70年後重溫《南征北戰》,不但不會有滄桑感,還會被影片撲面而來的樸素真實感和富有風格的電影語言深深震撼,無愧於新中國影史上第一部史詩級戰爭、軍事故事片的美譽!

Ⅵ 南征北戰張靈普的扮演者是誰

南征北戰張靈普的扮演者是:項堃

南征北戰以當時的萊蕪戰役為原型,萊蕪戰役的時候,華野放棄正面逼近的部隊,轉而對付萊蕪的李仙洲集團,一舉消滅掉他們3個軍,其中張軍長是以張靈甫為原型。


中文名:項堃

別名:王象坤

國籍:中國

出生地:河北吳橋

出生日期:1915年

逝世日期:2009年2月15日17時45分

職業:演員

代表作品:《大地重光》、《南征北戰》、《烈火中永生》

主要成就: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


項堃的演藝經歷


1936年入南京戲劇專科學校學習。


1937年任中國旅行劇團演員。


1938年入武漢合唱團任戲劇股長、導演、演員,並赴新加坡、馬來西亞演出抗日戲劇。


1940年到重慶任中國電影製片廠演員,拍攝《青年中國》等影片。


1941年任中華劇藝社演員,演出話劇《天國春秋》、《風雪夜歸人》等。


1945年在中電二廠、中電三廠任演員,在《白山黑水血濺紅》、《郎才女貌》等影片中飾演角色。


1949年入上海華東革命大學學習。


1950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


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到山東電影製片廠任劇務、新聞紀錄片解說員。


1961年任山東藝術專科學校話劇科主任。


1964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參加拍攝的影片有《停戰以後》、《烈火中永生》、《大河奔流》、《海囚》、《佩劍將軍》、《火燒圓明園》等。


1988年任廣播電影電視部電視中心顧問。

Ⅶ 大佬誰有南征北戰(1974)王尚信和張連伏等其他演員主演的在線免費播放資源高清

《南征北戰(1974)》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ssFby4d51NRQYj46eXiQsQ

提取碼: 4mep

導演: 成蔭 / 王炎

編劇: 沈西蒙

主演:王尚信/張連伏/魯非/張勇手/田寶富/白志迪/侯冠群/徐建福/馮恩鶴/劉乃鵬/胡鵬/俞平/曹翠芬/王培/葛存壯/邵華

類型: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74-10-01(中國大陸)

片長: 118分鍾

又名: From Victory To Victory

該片講述了1947年冬,國民黨軍隊對華東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我華東部隊於蘇北七戰七捷後,為徹底殲滅敵人,大踏步後退。起初,有些戰士想不通。某師一團一營高營長率部轉移到沂蒙山區的桃村待命。老鄉們對後撤也有意見。為安定戰士與老鄉的情緒,高營長與村長趙玉敏分別將上級作戰意圖作了解釋說明。這時,情況突然有了新的變化,敵方以為我軍敗退,集中三十萬人馬,從三面向我軍合圍,意欲決戰。

Ⅷ 南征北戰的主人公是誰

主演:馮喆(高營長)、張瑞芳(趙玉敏)、陳戈(師長)、湯化達(師政委)、項堃(敵張軍長)、白穆(敵參謀長)

1947年,國民黨軍隊對華東解放區發動大規模進攻,我華東部隊在蘇北七戰七捷後,為更有效地殲滅敵人,實行大踏步戰略後退,但有些戰士和幹部對此卻想不通。

在後撤中,某師一團一營高營長率部隊轉移到山東沂蒙山區的桃村待命,老鄉們對部隊的撤退也不理解。為了穩定戰士和群眾的情緒,高營長和村長趙玉敏,將上級作戰意圖進行傳達解釋。這時,突然情況有了變化,敵人以為我軍敗退,集結三十萬人馬,以敵張、李二軍長統率,從三面向我軍合圍,企圖與我軍決戰。我軍在群眾的配合下,扼守著桃村面前的大沙河,阻擊敵人六晝夜,打退敵人五次進攻。師長和劉團長在親臨陣地嘉獎的同時,命令高營長立即離開桃村,再往後撤。村長趙玉敏帶領民兵上山,繼續游擊戰爭。

高營長帶領部隊冒著風雨向軍事要地鳳凰山前進,經過五天艱苦行軍趕到時,鳳凰山的戰斗已經打響,敵李軍長的部隊已被包圍兩天。高營長奉命阻擊前來增援的敵張軍長率領的部隊。他們不顧疲憊,搶先佔領了摩天嶺高地,扼住敵人增援的路線。摩天嶺下,敵軍受到重創,無法前進。隨後,鳳凰山的敵軍被全殲,敵李軍長被俘。張軍長的部隊也損失重大,向南潰逃,高營長奉命擔任前鋒,乘勝追擊。

趙玉敏帶領的民兵積極與我主力部隊配合,遲滯南逃的敵軍。高營長則帶領部隊抄小路偷渡大沙河,拿下將軍廟車站,截斷了敵軍的退路。敵軍發現後,企圖炸毀大壩,讓洪水成為屏障,這時,趙玉敏等及時趕到,她剪斷炸葯導火線,保住了大壩。我主力部隊迅速南下,在車站附近的平原上,一舉全殲敵張軍殘部,敵張軍長和參謀長也都束手就擒。國民黨軍隊的重點進攻被我軍所摧毀。

《南征北戰》是新中國成立後攝制的第一部優秀的戰爭片。影片場面宏大、氣勢磅礴,它通過對一支具體的作戰部隊轉戰經歷的描繪,同時又生動地勾畫出整個戰區國共兩軍角逐的全方點陣圖景,形象地體現出人民解放軍運動戰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思想。它是從解放後直至「文革」期間我國拍攝的大型戰爭片之一,即便在「文革」中幾乎所有影片都被禁演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在銀幕上上映,足見其影響力。《南征北戰》的故事生動,情節起伏跌宕,節奏感強。同時影片又有著紀錄片的紀實風格,使人感到真實可信,有強烈的時代氛圍。片中的人物塑造也十分成功,從下級的軍官、戰士一直到兩軍的高級將領,都有著較為鮮明的個性化彩色,避免了概念化和臉譜化的描繪方式。其中特別是由馮喆扮演的高營長,在軍人的剛毅、果敢性格中,著重突出了他的溫厚、智慧,甚至是帶有書卷氣的一面,是早期電影中不可多得的軍人形象之一。此外由陳戈、湯化達扮演的我軍高級將領,由張瑞芳扮演的女村長和項堃扮演的敵張軍長,白穆扮演的敵參謀長等,也都是新中國電影史上令人歷久難忘的經典銀幕形象。

Ⅸ 電影《南征北戰》的演員有哪些

南征北戰 (1952)

導演: 成蔭 / 湯曉丹
編劇: 沈西蒙 / 沈默君 / 顧寶璋
主演: 陳戈 / 馮喆 / 湯化達 / 王力 / 張瑞芳
類型: 劇情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52
片長: 122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