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紅色經典電影片段回顧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紅色經典電影片段回顧

發布時間: 2023-02-12 15:54:37

⑴ 那些紅色經典,不褪色的青春記憶

周末的晚上,去美琪大戲院欣賞由華東師范大學歌劇實驗中心復排的民族歌劇《江姐》。戲院的觀眾席里,年輕觀眾不少,不過,更多的是像我這樣年齡的。 少年時我們讀過羅廣斌、楊益言創作的長篇小說《紅岩》,青澀時期我們看過電影《烈火中永生》、年輕時我們看過歌劇版電影《江姐》,所以,當舞台上江姐唱響歌劇里的著名唱段時,我左右一觀察,發現他們跟我一樣嘴巴翕動了起來,特別是江姐帶領孫明霞等獄友在渣滓洞唱起《綉紅旗》時,我們不僅在心裡跟著唱,眼角還沁出了淚花。

那是我們的青春記憶。

第一次捧讀長篇小說《紅岩》至今,已經過去了近半個世紀。在這數十年裡,我起步於《紅岩》等紅色經典的文學閱讀之路,變成了小徑分岔的蛛網結構。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網格版世界文學名著的底色上,由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領銜的拉美爆炸文學添上的色彩最為濃烈,再加上謹言慎行的德國文學、天馬行空的義大利文學、風度翩翩的法國文學、意蘊深遠的東歐文學以及清雅恬淡的日本文學,等等, 手不釋卷的閱讀,使得我的文學園地百花斗艷,但是,少年時讀過的《紅岩》,從人物到情節,都不曾在我的腦海里退過潮。

去年夏天,偶爾在電視里遇到由於藍、趙丹主演的根據《紅岩》改編的電影《烈火中永生》,便又一次津津有味地將電影看到了結束。也不知是第幾遍看這部電影了,所以, 當江姐告訴徐鵬飛「上級的姓名我知道,下級的姓名我也知道,但那是我黨的秘密,不能告訴敵人」時,我馬上替徐鵬飛說出了下面的台詞:「不說?不說再釘,十個指頭都釘上。」江姐會怎麼回答徐鵬飛的威脅,我也爛熟於心,便跟電視里的於藍一起說:「你釘吧,竹扦子畢竟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

就文學價值而言,曾經身陷國民黨囹圄的羅廣斌和楊益言,他們創作的《紅岩》及不上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伊塔洛·卡爾維諾的《寒冬夜歸人》以及托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但,由《紅岩》到電影《烈火中永生》再到歌劇《江姐》,許雲峰、江竹筠、雙槍老太婆、成崗、孫明霞等革命先烈的事跡已經深深植根在我心裡,《紅岩》已不僅僅是一部小說,而是一種象徵,象徵著共產黨人為了理想敢於犧牲的精神。當然,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邁壯士為主角的紅色經典不少,像《林海雪原》、《鐵道游擊隊》、《紅日》等等,但 我最喜歡題材類似《紅岩》的文學作品,我總覺得,在敵人的心臟里與對手鬥智斗勇的共產黨人,最能體現他們的大無畏精神。

所以, 我也特別喜歡李英儒的長篇小說《野火春風斗古城》。

已經不記得先看的是電影還是小說,如今一想起楊曉冬領導沉穩的金環、俏麗的銀環在古城裡與敵人周旋的場景,腦海里閃現的就是王心剛和王曉棠的形象。 近年來,根據紅色經典改編或者重拍的影視劇不在少數,不知為何,年輕的影視演員塑造的革命者總是沒有底氣,比如,流量明星出演的根據麥家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連續劇《解密》。

雖然,麥家是因為小說《暗算》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而名聲鵲起的,另一部小說《風聲》被搬上大銀幕後更使麥家的小說一時洛陽紙貴。盛名之下,他一些早年發表後一直少人問津的小說,比如1991年發表的《解密》,也被發掘了出來。

無論他人怎麼評說,我覺得《解密》是麥家最好的一部小說:榮金珍,一個對數字特別敏感的特別人才,他將自己極高的天賦給了數字之後,情商就有些堪憂了,沒關系,正好全力以赴地與沉迷在數字的天地里。這樣一個天賦異稟的人,原本可以成為一個了不起的數學家,但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需要榮金珍投身到情報機構與敵人就加密和解密的問題進行一番角力。假如麥家的寫作僅限於此,《解密》也許就是一本平凡的關於獲取情報、解構情報的小說。難能可貴的是,當敵我雙方在看不見的戰線上廝殺得你死我活時,麥家能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地插入了對一個不斷涌現數學奇才家族的敬重。如此構思,需要作者將數學的光芒投射進文學敘述中,也正是這樣,一本《解密》雖不見刀光血影,更不見共產黨人在敵人的巢穴摧枯拉朽的勇猛,可是,在智商上完勝敵人,不也體現著一種無往不勝的大無畏精神嗎?

1991年,我正休著產假,趁孩子睡著時隨手翻閱雜志,驀然遇到《解密》,興奮極了,讀著讀著,也許兩位作家都賦予了自己心愛的人物以常人難以企及的智慧, 《解密》讓我想起了在1983年讀到的由樹棻創作的小說《姑蘇春》。

說讀,恐怕未必確切。 1983年的夏天,非常炎熱。1983年,上海人的家庭居住條件普遍較差,空調進家庭還要等上10年,誰家有一兩台電風扇,就很了不得了。晚上,我們還能搬張椅子到戶外納涼,中午,火辣辣的太陽高高掛著,我們只有憋在家裡。 還好,那時的廣播有一檔節目叫小說連播,且在每天中午11點半首播。 彼時電台選書的格調和小說播講者員講究的播音風格,猶如一股清流,彷彿幫助喜歡這檔節目的聽眾消除了暑熱。1983年的夏天,整整一個暑假,上海人民廣播電台的小說連播節目就在播送樹棻的小說《姑蘇春》。

某天深夜,博愛醫院的內科醫生辛玉廷和畫匠老方救下一名被日本憲兵隊追捕的傷員後,另一名醫生周益向外掛了一通神秘電話。不久,日本憲兵隊特高課青木收到號稱「帝國軍人眼睛」的「四十五號」提供的情報,下令搜查博愛醫院,翻譯官丁彥沖在了最前列。特高課在博愛醫院撲了空後,「四十五號」現身日本憲兵隊,稱周益就是他們要找的新四軍的買葯人。知曉了葯品交易的時間和地點後,青木再派丁彥帶上特高課的幾員干將出發。青木哪裡知道,這是一項特高課註定沒辦法完成的任務,因為,他始終沒有弄明白丁彥與「四十五號」的關系……

以上,是小說《姑蘇春》改編成電影《特高課在行動》的故事梗概。2008年有人看過這部老電影後在豆瓣上留言道:「說老實話,我看不出最近這些年的電影如《無間道》、《諜影重重》有什麼與眾不同,你在這些電影里能看到的東西,在《特高課在行動》里都可以看到。開篇陰森的腳步聲中,演職員表以一種翻閱舊相冊的獨特的方式展現,讓人不免想起《405謀殺案》的開頭,而獨具色彩的電影配樂,讓人一聽就知道這是個抗日的電影。最後男主角跟『四十五號『在密林里的精彩打鬥,一點也不次於日本電影《羅生門》里的密林穿梭段落。而電影最後的段落,又完全跟開頭相同,展現了地下工作者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讓我想起了《開槍,為他送行》里的一句話:你們就是插在敵人心臟里的尖刀,插得越深,敵人離死亡就越近。「 留言非常精彩,只是,他只概述出了《姑蘇春》的故事情節。樹棻的《姑蘇春》,在推進生死攸關的故事情節時,不忘穿插古城蘇州春天的景象,這既暗示了姑蘇的春天已經來臨日本鬼子就要失敗的主題,姑蘇溫婉的小橋流水和兵戎相見的搶奪葯物之戰相互交融之間,使得小說讀來令人倍覺享受,也讓讀者更加敬佩戰斗在敵人心臟里的革命志士。

因為歌劇《江姐》,這些天我尋著我的青春記憶,或者再次打開小說《紅岩》,或者重看電影《野火春風斗古城》,甚至在遍尋不著後到上海圖書館翻出了1978年出版的標價9毛5的長篇小說《姑蘇春》,無論是老電影還是老小說,它們都沒有因為歲月流逝而變得寡淡如水。特別是由老一代影星趙丹、於藍、王心剛、王曉棠等詮釋的許雲峰、江姐、楊曉冬和金環以及銀環,一看到他們的銀幕形象,我們就相信他們就是為了革命事業義無反顧的堅強戰士。」知我者謂我心憂」,我想,那一批電影演員是懂得許雲峰、江姐他們的革命理想的,所以,一旦他們走進角色後舉手投足間讓自己就是許雲峰,就是江姐。他們再以他們的方式向那些為了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致敬。 而我們,哪怕能哼唱出歌劇《江姐》里的每一個唱段也要走進美琪大戲院再睹芳華,與其說是想驗證自己的青春記憶是否褪色,不如說是革命先烈的故事中總有一種情懷,讓我們心嚮往之。

⑵ 求 紅色經典電影片段及對白 急需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你們拿了我的、吃了我的,都給我吐出來!--出自《閃閃紅星》

⑶ 愛國主義紅色經典影片有哪些

愛國主義紅色影片有哪些,《十月圍城》,《建國大業》,《建黨偉業》,《辛亥革命》,《建軍大業》等。

1,《十月圍城》

《十月圍城》由陳德森導演,陳可辛監制,甄子丹、謝霆鋒、王學圻、梁家輝、李宇春、范冰冰、黎明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環,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夫、學生、賭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雙重高壓下,浴血拚搏、保護孫中山的故事。影片於2009年12月18日上映。

2,《建國大業》

《建國大業》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國歷史電影,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作品。本片由黃建新執導,韓三平擔任製片人,雲集了華語影壇百餘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影片。

影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線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籌備,突出了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

3,《建黨偉業》

《建黨偉業》(Beginning of the Great Revival)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而製作的獻禮影片。該片由韓三平、黃建新執導(海外部分由李少紅執導,五四時期部分由陸川執導,戰爭場面由沈東執導),由劉燁、陳坤、張嘉譯、馮遠征等108位明星出演。

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該片於2011年6月15日在中國大陸正式公映。

4,《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由張黎和成龍執導,趙文瑄、李冰冰、陳沖、孫淳、房祖名、胡歌、余少群、杜宇航等主演的革命戰爭片。該片講述了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

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的故事。該片於2011年9月23日在中國內地公映。

5,《建軍大業》

《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獻禮建軍90周年的歷史片。由劉偉強執導,韓三平擔任總策劃及藝術總監,黃建新監制,劉燁、朱亞文、黃志忠、王景春、歐豪、劉昊然、馬天宇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影片於2017年7月27日在中國大陸上映,8月3日在中國香港及澳門上映。

⑷ 有關紅色經典的精彩片段和好句子有哪些

1、紅色,已經深深地烙印在心裡,血液里,在兒時的憧憬中,留下了紅色的印記;在中年的奮斗中,續寫著紅色的故事;在老年的回憶中,傳承著紅色的基因。作為現在社會的中堅力量的青年一代,不僅要從革命前輩的光榮與夢想牢記苦難與輝煌的歷史歲月,更應該把「紅色基因」融入血液,深入骨髓,永遠銘記於心,並傳承下去。
2、無題譯文:作者不但僅是歌頌松柏實在是借松柏喻親身己像松柏一樣堅持高潔的天性固然也盼望從弟也做一個像松柏一樣剛強不屈風致的人這種將親身己的真實意思隱蔽在所寫事物中的寫法就是意味
3、青少年朋友們,各個時期的革命烈士都是時代的先鋒民族的脊樑祖國的功臣,他們的精神光照千秋,永垂青史。我們要弘揚先烈的崇高精神,革命傳統要牢牢記在心頭,以此激勵我們警示我們,要珍惜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今天社會安定祥和經濟持續增長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
4、彈指一揮間,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已經有++周年了。時光如流水,當年一臉稚氣的紅軍小戰士,現在大多是飽經歲月滄桑的白發老翁了。一切的一切,都早已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物似人非了。然而今天,當我們追憶那段紅色的歷史,重走那段紅色的歷程時,仍舊會熱血沸騰,感慨萬千。

⑸ 速度!跪求~紅色經典電影的精彩段落!!好的追加100!

哦,冰山上的來客很經典的
不過董存瑞那個大概會容易點···

⑹ 請問誰有紅色經典電影中的5—8分鍾經典片段的推薦

地道戰你鬼子進村的鏡頭,那個相當經典,還有就是地雷戰里,鬼子挖到屎

⑺ 永遠懷念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紅色經典電影都有哪些

《鐵道游擊隊》、《開國大典》、《集結號》等等。

總之,紅色經典文化是值得中國人民的重視的,並且它不僅僅存在於《鐵道游擊隊》、《開國大典》和《集結號》之中,還有更多的紅色經典電影等待著我們的感受。

⑻ 電影《紅高粱》讓你印象最深的片段是哪個

電影《紅高粱》這部片子可以說是中國最經典的影片之一,同時也是被我認為最好的片子之一。

像前面幾個答案說道,印象最深的片段就是高粱地的那幕,這里確實精彩,但我認為算不上我心目中印象最深的一幕。

屠夫胡二師徒,在胡二被逼著去給土三炮 剝皮,人家是屠夫,是剝牛皮的,不是劊子手啊,可以說在日本鬼子眼中,中國人等同畜生, 他下不了手,最後在土三炮的要求下,給了他一個痛快,並沒有剝皮。胡二殺了土三炮後轉身,大叫「我操你們祖宗」,最後死在了機槍之下。可以說,他是勇敢的,他不願意給自己的同胞做出剝皮這樣殘忍的舉動,他知道自己不做也一定難逃一死,所以他選擇給土三炮一個痛苦,不讓他遭受剝皮痛苦。他在生命最後之際,喊出心聲「我操你們祖宗」。

相比之下,胡二的小徒弟,在日軍的逼迫下,選擇了投降,他哭訴著,用自己的雙手將 羅漢 爺爺剝皮。 胡二的小徒弟剝完人皮後坐在荒蕪的高粱地里發出陣陣慘笑的全景不斷向後推移,一片沉寂的高粱地的空鏡頭流露出欲說還休的鏡語。此時無聲勝有聲,卻更擲地有聲啊!

電影《紅高粱》其中有幾處我印象最深

一群人抬著一個漂亮的小媳婦,再加上他們都很調皮,再加上大片的黃色和紅色的襯托,顯得很有震撼力,姜文對愛的執著,降大片的高粱弄到,鏡頭側著姜文,給人留下想像的空間,當眾人一起舉酒碗,祭祀時,表現出一種古老的文化的低溫,在影片結尾的時候,一大片血染深紅中,姜文帶著自己的兒子,小男孩嘴裡一直嘮叨著歌。

這里的每一個畫面,都想導演刻意安排的,給人留下無比深刻的影響,也許時張藝謀在創造這部影片採用了大膽的色彩,和攝影手法,讓這部影片更加的好看,另外在色彩上,以紅色為主,利用色彩對人本色的感覺,以及色彩對象徵的意義,讓人有了悠遠的聯想,讓觀眾有了審美體驗,可以說是非常完美。還有很多隊紅色的體現,比如九兒的穿在身上的紅色棉沃。

除了畫面,色彩,影片在音樂上也有大膽的藝術, 姜文在影片唱著,妹妹你大膽往前走,小男孩在影片結束出唱著小調,從音樂上可以感受到一種純朴,鄉土的氣息,一種敢愛敢恨,敢做敢當盡情的揮灑著人生。

姜文在高粱地睡鞏俐。那個年代人們最需要自由戀愛,父母都是包辦婚姻,一輩子冷言冷語沒幸福,要在我們這一代終結。

《紅高粱》是張藝謀導演的經典之作,各方對其評價甚高,當年還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是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年齡很小,是一次很偶然的機會在電視上看的,當時並沒不是整部看完,可直到如今也不願再從頭看一遍(無刪減版),因為其中一個片段「傷害」了我。
80後的年少時光簡單而快樂,看電視是很重要的消遣方式,正好有天此影片在電視中播出,看的時侯已經放了大半,正好演到小日本在圍困村民,本想著會是以前的套路,八路軍及時趕來解救他們,可天真害死了我,剝人皮的那一幕,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此後一個月,睡覺能夢到,吃飯時,我從來不吃肉,至今也沒有那部影片能給我留下這么深的印象。

都言《紅高粱》是經典,但對我來講卻是夢魘。

我是無名之輩,身處茫茫人海

《紅高粱》這部電影真的很經典,我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是在藝考培訓的時候,那個時候對電影的了解還處於很淺的一個狀態,只知道追著鏡頭跑,導演讓看到什麼,我也就只能看到什麼,很是尷尬。

一直到現在我最忘不了的還是姜文在電影中唱歌的片段(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往前走啊,莫回呀頭……)

這句詞一直忘不了,現在不自禁還會唱兩句,可能是當時渴望這種愛情吧。

在玉米地姜文踩出一張床吧

說真的我是從「玉米地」這個梗,才知道這不劇的

高粱地苟合。這段不僅是電視劇也是小說里印象最深刻的。

⑼ 高分高分。。。。求紅色電影,經典片段

江姐,小,紅色娘子軍 追問: 我想問一下,你有沒有具體的 電影 片段呢????就是配音時節選部分的片段。。。 回答: 這個。。我用手機上的,最近上不了網,找不到資源,不好意思

⑽ 求紅色經典的精彩片段和好句子,做摘記用的,急急急!

1. 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用生命點燃未來。「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壯麗的事業,激勵著我們繼往開來。光榮啊,中國共青團!母親用共產主義為我們命名,我們開創新的世界。」當我們戴著光芒四射的團徽,站在火紅的團旗下,高唱我們自己的團歌,心中怎能不為之激動,怎能不為之驕傲,怎能不為之自豪!「愛國,愛黨,愛人民,愛家鄉」這個堅定的信念在我們腦海中回盪!

2. 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到以服務祖國需要為樂的王傑,從自學成材的張海迪到科技創新的秦文貴,從11名「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到我們身邊的每一位青年星火科技帶頭人,他們在人民利益的大廈上添磚加瓦,他們以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為新時期廣大青年實踐「三個代表」「以德治市」樹起了標桿!正是他們在黨的旗幟的指引下,和千百條各戰線上的青年模範一起,演繹了一幕幕驚天地、泣鬼神的青春活劇,譜寫了一曲曲壯麗雄渾的青春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