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經典電影片段九品芝麻官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經典電影片段九品芝麻官

發布時間: 2023-02-11 09:47:50

A. 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中有個猥瑣男叫林志穎,他別的電影還有類似橋段嗎

《九品芝麻官之白麵包青天》是星爺電影工作頂峰階段的經典作品,此片將無節操風趣演譯到完美,真實保證了爆笑段子與故事情節完美契合,再再加上恰如其分的節奏感把控,一經開播,廣受五星好評,當初就以3干萬港元取得了香港票房第七名,被大家稱為「用爆笑段子堆積的有品位的影片」,影響深遠。

星爺不光黑別人,也自黑,在《少林足球》中,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段出戲的對話?當時媒體大量報道星爺花邊新聞,說他總換女朋友,太花心了。他就直接把這些搬到電影里,自嘲一下。

B. 我全都要是什麼梗

這個梗出自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

電影中白毛怪鰲拜和周星星,當時兩個人在青樓,鰲拜說青樓的女子他全都要。之後這個梗就被網友們玩壞了。最初大家還都是用著電影的截圖之後,就開始各種表情包漫畫出來了。

梗,網路用語,常出現在綜藝節目中。所謂「梗」的意思是笑點,鋪梗就是為笑點作鋪墊。一般來說,梗用於流行事物比如綜藝、動漫、電視劇等。「梗」字的詞義被不斷擴大引申,大到某個時間段,小到情節插曲,乃至故事中發生的片段都可以叫「梗」,比如「身高梗」、「經典梗」、「撞臉梗」、「言情梗」、「創意梗」、「幽默梗」等。

(2)經典電影片段九品芝麻官擴展閱讀:

引申含義

1、「梗」字的詞義被不斷擴大引申,大到某個時間段,小到情節插曲,乃至故事中發生的片段都可以叫「梗」,比如「身高梗」、「經典梗」、「撞臉梗」、「言情梗」、「創意梗」、「幽默梗」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用法多來自網路語言,所以「××梗」式的詞語往往有一定的時效性,隨著時間的推進,老梗會被新梗覆蓋。

2、老梗:指的是用了很多遍、很多年以至於大家都厭煩了的橋段。成語就是古人用的梗,古人稱之為「典故」,古人使用「梗」時也同時使用了「用典」的修辭手法。

3、梗番:梗番即ギャグアニメ,這類番組通常是Neta一些其他經典動漫中大家熟知的經典橋段(或人物、要素)來套用到自己的故事中引發網友的廣泛吐槽和考據。這類動漫十分考察觀看者的博學宅的深度和廣度。對梗番的了解程度已經成為判斷一個宅是否合格的標准。

C. 周星馳經典電影之《九品芝麻官》,看包大人神斷案,為正義而戰

 

這部影片我不知道看過幾次了,只是依稀記得哥哥和我坐在沙發上看過,當時我們笑的前俯後仰,這部影片是帶著溫度和記憶的。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樣會存留一些表情包,其中就有《九品芝麻官》的。

一個觀眾最幸福的事就是向身邊的人講述自己所見所感,下面就讓我來和你們分享一下。

周星馳老師又延續了無厘頭搞怪的風格,影片里有我們熟悉的大美女張敏和搞怪演員吳孟達,以及經常在他影片中飾演老鴇的石榴姐。這部影片的評分達到了9.0,可謂是非常不錯的好評了。

下面簡單說一下影片的劇情,它好究竟好在哪兒呢?

故事開頭就是包龍星花了銀子當上了縣令,他人不壞就是比較貪。當官不久就遇到了一個案子,廣東第一訟師方唐鏡為他的客人辯護,加之賄賂,讓他荒唐判了案。贏了的方唐鏡還嘲諷他當官水平不行。

這下子他這個縣令出名了,百姓們在他家門口挖坑,聽到他名字就扔蘿卜白菜臭雞蛋,讓他都不敢出門,街上買小吃的,還發明了「油炸包大人」之類的食品名。

好官不用去宣傳,百姓心裡都清楚,會擁戴他。然而一個壞官就不然,圍在他身邊都是一些為富不仁的人,官商勾結是常有的事兒,百姓是有苦難言,只求那天來個青天大老爺。

躲過了百姓的攻擊,剛好碰上了有一家人迎親,新娘子十分漂亮,然而她夫君是一個病懨懨的小青年,包龍星就感嘆鮮花插進了糞土裡。不巧被這家人邀請參加婚宴,酒還沒開始吃,一個武功蓋世的捕頭雷豹就進來抓捕江洋大盜,一來二去他就把包縣令抓了起來,說他包庇逃犯,我本以為捕頭是正義之人,卻是一個愛色愛財的貪官。後包大人設計將他抓捕入了大牢。

真正的高潮是一家滅門慘案,方唐鏡又用同樣的手法忽悠包龍星,天真的他真以為一切會按照他想的那樣,沒辦法找不到證據翻盤,只好曲線救國,他爹給了他信物去找以為故人,他會報恩的。

然而故人確實是一位高官,卻是無情無義之人,不幫忙就算了,還給他一堆餅,讓僕人強塞他們嘴裡逼他們吃,羞辱他們一番,看到如此畫面就想罵那些小人了,自私自利到極點。

中途他進了妓院,然後吃了一次霸王餐,被老鴇罰他做小工,他目睹了老鴇一次次舌戰其他老鴇的大戰,感嘆她的厲害,於是開始修煉自己的嘴皮子。最後他的功力到達了可以罵得水裡的魚兒翻騰,彎著的桿子被他罵直了。為此他信心十足的挑戰老鴇們,好幾個人也說不過他,成了新一屆吵架王。

在妓院的這段時間里,有一位姑娘對他有意思,結果那位捕頭進來調戲她,沒一會兒一位公子也進來了,最後有一個大臣進來了。一下子床底熱鬧了,有好幾個人擠在一起,看到這一幕覺得好搞笑來著。

最後還是包龍星出的計策,忽悠了大臣他喪興而歸,聰明的他憑借一條黃短褲就知道那位公子是皇帝,威脅他要將他嫖妓的事情說出去。不得已皇帝答應了他,還封了他為一品大員。接著皇帝借著微服私訪去了大臣的屋子,最後讓這個被耽擱的案子重新審理。

這個時候被常威強奸的戚秦氏已經身懷六甲了,然而輔助審理的大臣故意刁鑽,第一訟師方唐鏡又來了,然而今時今日的包大人已經變得口齒伶俐了,把他說的啞口無言了。

緊接著有一個太監來了,給常威披了一件黃馬褂,還用老佛爺威脅他,可是這嚇唬對此刻的包大人來說已經不重要了,在他親信人的幫助下,曾經改口供的人被嚇得立刻恢復原證詞。這讓常威有口難辯,太監老頭兒也被氣的離開了公堂。

常威被眾人制服推上了虎頭鍘口,結果了性命。對於這個結局是眾大歡喜,戚秦氏得以含冤昭雪。

不知道你發現沒,影片名叫『九品芝麻官』,實質上還是靠皇帝冊封的一品大員才有資格審理,可見這反差和對比,顯現出人微言輕的一幕。父母官雖小,但是作用卻大著了,但當官也有當官的苦惱,人比你高出好幾品,你有心做好事還百姓一個清白,最後卻是左右為難。

周星馳老師電影好在,用喜劇的說法去演繹悲劇,在歡樂中了解這個世界不公平的一面,鼓勵我們即使生活中有再多的不公,只要敢於堅持真理,光明也會如約而至。

D. 電影《九品芝麻官》中包龍星是如何從一個貪官變成好官的

罷官前的包龍星,將貪官形象發揮到淋漓盡致。電影諧擬古代民間懲治「貪官」的「芻蕘狂議」,藉說書人說「包龍星被十幾個大漢強奸的故事」與小販賣「油炸包龍星」等方式,對包龍星提出批判。真正改變包龍星的事件,乃是戚氏一家十三口的滅門血案。當包龍星因貪污遭全村人唾棄時,只有戚家對包投以善意,戚家人的善良,震撼了他的內心。面對戚秦氏的冤案,包龍星一度徘徊於「清」與「貪」之間,但由於正牌縣令的歸來與狀師方唐鏡的從中攪局,包龍星只能眼睜睜看著戚秦氏被打入死牢。戚秦氏倒在血泊中,狠狠地在包龍星手上咬出一道血痕,似乎在控訴著包龍星在政治上的無能與在私人情誼上的背叛,這股怨氣,不但上達天聽,以致下起《竇娥冤》中的「六月飛雪」,更讓徘徊在清官與貪官之間的包龍星,做出為戚秦氏翻案的決定。

包龍星在官場上的初嚐敗績,肇因於「不夠奸詐」,狀師方唐鏡設下圈套,誣陷包龍星收受賄款,又埋伏在停屍間,等候探查死因的包龍星自投羅網,凡此種種,均導致包龍星被捕下獄。當包越獄返家,其父包不同於臨終叮囑兒子:「貪官要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已暗示包龍星將斷「貪官」血脈,重塑新「清官」形象。

三、新「好官」養成術---包龍星的自我改造
上經告御狀的包龍星,於途中巧遇雜技團團員「莫在緹」與「莫在蔣」,包與「莫在緹」互生情愫,終結連理,包龍星的「成婚」,實暗示無祖可依、無父可承的他,將在「雜技」中成家立業,換句話說,所謂的「新好官」,將向「雜技」取經,「斷案」將成為一種「表演」。包龍星在雜技團練就了「金剛不壞之身」,這顯然是成為「新好官」的首要條件,然而,這還只是包龍星自我改造的開始,要論到真正的完成,還有待包龍星的「妓院游歷」。

包龍星隨身攜帶的「青天秘笈」,陰錯陽差地在妓院被燒成灰燼,包龍星因此變成白痴,並留在妓院幫佣,「青天秘笈」的被毀,包龍星的失智,實象徵包龍星與祖先的「徹底斷裂」。包龍星的失智狀態,一直要到見識到妓院老鴇吵架的功力才解除,此一「頓悟」,讓包龍星找到成為「新好官」的訣竅,體悟到如何能成為一個「比貪官更奸」的好官---鍛鍊嘴上功夫。電影採用誇飾的手法,呈現包龍星「翻江倒海」、「一氣呵成」、「彎的說成直的」、「死的說成活的」的嘴上功力,而他與妓院老鴇的經典鬥嘴片段,則可視為包龍星自我改造的「畢業考」,並獲得「吵架王」的封號。

E. 周星馳有哪些經典電影名場面

喜歡星爺的朋友都知道星爺電影裡面有很多名場面,在這里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

一、《九品芝麻官》

之前的天下第一神捕,京城六扇門中的第一高手,人稱豹子頭的雷豹到了關鍵時刻一下子變成了膿包,被桌子絆到了也就算了,臉還磕到了地面的台階上。

好腳

四、《國產凌凌漆》

星迷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星爺也被驚艷到了吧,星爺認真的時候很帥滴。聽過星爺本人唱的粵語版還是很好聽滴。

五、《破壞之王》

怎麼說呢,這完全是個誤會。

六、《破壞之王》

這個橋段反映了張學友在當時的受歡迎程度,以及黎明的瘋狂粉絲為自己的偶像堅定立場的表現,「我愛黎明」這個梗就是出自這里。

F. 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白麵包青天 與李蓮英對罵台詞

李公公:什麼?哼!你好大的官威呀,包大人。如果再讓你做兩年官,恐怕你連老佛爺也不放在眼裡。
包龍星:我當然不放在眼裡,老佛爺是要放在心裡尊重的,像你這樣整天掛在嘴邊講,只有貶低她的身份


李公公:你……
包龍星:你老母辛苦把你養大了,你跑去當太監,就是不孝;不尊重老佛爺,就是不忠;你這不忠不孝的

死人妖,坐在這里干什麼?
李公公:你好大的膽子,你竟然敢罵我?
包龍星:我堂堂八府巡案,在這公堂之上我最大,你區區一個內務總管五品官,還是來旁聽的,我站在這

,你竟然坐著?我不罵你,我罵誰呀我?
李公公:好,等我奏明皇上,將你抄……
包龍星:抄你老爸,你要是能夠走得出這個公堂再打算吧,來人,關門,放狗。(眾侍衛拔刀,包龍星牽

著豹頭和有為)

…………

李公公:我不跟你作口舌之爭,趕快辦案。
包龍星:好呀。屁精。
李公公:你罵誰?
包龍星:誰搭腔,我就罵誰呀。
李公公:你這個小王八蛋,我不理你。
包龍星:陰陽人。
李公公:我去你媽的!我去你全家,去你的花開富貴。
包龍星:陰陽人爛屁股
李公公:你是檸檬頭,老鼠眼,鷹勾鼻,八字眉,招風耳,大翻嘴,老羌牙,燈芯脖子,高低膊,長短手,雞胸,狗肚,飯桶腰,我要是你,我早就自盡了。
李公公:你……
包龍星:你棒極了,脫褲子睡覺,身上都是屁股眼,活該你被根棒戳呀你!
李公公:我去你……
尚書:李公公,你沒事吧?先坐下,來……
李公公:我去你的花開富貴。

G. 我想問一下來福打常威是個什麼梗

1、來福打常威這個梗是電影《九品芝麻官》經典片段,來福是條狗的名字,常威是九品芝麻官。
2、《九品芝麻官》是由王晶導演,周星馳、蔡少芬、吳孟達、張敏主演的電影。這部電影即有著對官僚主義辛辣的譏嘲,同也包涵以小人物的勵志情懷,電影做到了真正將笑料契合劇情。
更多關於來福打常威是個什麼梗,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a508281616041254.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H. 我出來了這句話出自哪裡

周星馳《九品芝麻官》中的經典片段。在電影《九品芝麻官》第三十九分鍾出現的我出來了這句話,出自周星馳《九品芝麻官》中的經典片段。《九品芝麻官》,是周星馳,或者說是香港本土文化,對古代權力的一種解構。

I. 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周星馳的所有影視作品裡面,我最喜歡的就是九品芝麻官兒,這部經典的電影我看了不下於十遍,我這樣說一點都不誇張,因為我們家的電視有一個頻道專門播放香港的喜劇電影,而周星馳的這部九品芝麻官兒也是被重復播放次數最多的一部,每次看到我都會停下看一會兒。

從這一點也能看得出大家對周星馳這部電影的致敬,周星馳開創了香港無厘頭電影的開端,那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接過周星馳手裡的這桿大旗,真的很遺憾,也希望星爺在有生之年能夠出產更多優秀的作品。

J. 如何評價《九品芝麻官》這部影片

《九品芝麻官》是一部無厘頭喜劇電影,周星馳,吳孟達,張敏,鍾麗緹,蔡少芬等聯袂主演。

包龍星(周星馳)花錢買了個候補知縣當當,本來的目的就是要搜刮民脂民膏,賺大錢發大財的,卻沒想到錢沒賺多少,被老百姓不停地沿街追打,聲名狼藉。

後來他身不由主地捲入了一宗命案之中,畢竟是水師提督的兒子常威強暴了戚秦氏之後獸性大發竟然把戚家滅門,就連狗都不放過,就算這樣禽獸不如的人家也一樣的蔑視他,請來大狀唐文鏡在他眼皮底下輕易地為常威反了供,並且還冤枉戚家的兒媳婦戚秦氏下毒謀殺親夫全家。

包龍星眼睜睜的看著這樁案子被黑白顛倒,還被上擠下壓,受盡了夾板氣,即使想做個牆頭草都不給機會,反而激發了他的良知,想要為戚秦氏翻案,但始終是人言微輕,孤掌難鳴,被迫上京告御狀,卻被奸人陷害淪落在妓院打工。

沒想到竟然在三教九流之所在,學會了一技之長擁有了非凡的口上功夫,更加幸運的是結識了皇上,這真得算是鴻運當頭的好兆頭,然後被皇上封為八府巡撫重審戚秦氏的案子,憑著他的智慧和口才終於洗怨成功,最後給了一個皆大歡喜的大結局。

《九品芝麻官》路數老套了一些,喜–悲–喜的故事架構,大喜大悲的劇情延展中,是砥礪前行中遭遇的大困苦與大挫折,慘到極致後的厚積薄發,最後的成功就像是黑夜裡璀璨的星光一樣的奪目,這也是無厘頭喜劇給人的最客觀的非分之想。

周星馳在《九品芝麻官》里看似浮誇的表演風格里,卻掩藏著過人的智慧,悲天憫人的純然天性顯露出來的卻是犀利與苛刻,他在這部電影的表演張力十足,不露痕跡的魅力展現,總是讓人記憶猶新。

《九品芝麻官》是一部無厘頭喜劇電影,表象上體現出來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大結局,深層里的故事情節卻是隱喻極深,一樁驚天血案的慘烈被寥寥數語輕易地就淡化開了,嬉笑怒罵中卻一樣的暗藏殺機,看似波瀾不驚的日子裡也一樣的波濤洶涌,猶如暴風雨前的寧靜,這也算是這部電影的精妙之處。

看似無厘頭喜劇的電影深藏的玄機也一樣的深不可測,這部周星馳主演的《九品芝麻官》真得值得一看。

周星馳有的無厘頭 搞笑 片只為博得觀眾一笑,並不強調十分嚴謹的邏輯關系,但《九品芝麻官》中 搞笑 情節的設置卻是充滿精妙的伏筆。

故事內容前後呼應,令全片爆笑場面環環相扣,層出不窮。看《九品芝麻官》,觀眾能感受得到導演對故事發展的整體把握能力,而周星馳張馳有度的表演則是這些情節必不可少的潤滑劑。

《九品芝麻官》拍攝於周星馳電影事業的鼎盛時期,與其後一些星爺刻意「玩深沉」的影片相比,本片更加能夠體現周星馳「無厘頭」電影的功力。充滿了看周星馳電影時,觀眾最原始的需求:欣賞用笑料堆砌的有內涵的電影。

星爺的電影大都和喜劇有關,而以玩笑的形式向觀眾展現生活的細節,人生的道理每每都是電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或許和星爺的性格有關,詼諧幽默,大智若愚。喜劇,顧名思義以歡樂為主題,可是星爺的喜劇在原本的意義上卻又多出了很多道理,他是在用喜劇的方式告訴我們平凡生活中的不易。就好比小丑笑得時候是為了逗樂觀眾,小丑哭的時候大家也同樣會以為他是在表演,所以快樂的背後很可能代表著心酸,意味著假裝堅強。現在還是要回歸到電影上,《九品芝麻官》是周星馳早年拍攝的電影之一,和其他的影視作品一樣,有趣且俗套,不過是正義得到伸張,壞人最終嚴懲的故事罷了。但結局是平淡的也是註定的。

更多人認為《九品芝麻官》拍的並不怎樣,劇情俗套,內容平淡無奇,故事的發展也不會出乎意料,只有劇中有一些場景還算 搞笑 。那我只能說他們只看到了表象。

《九品芝麻官》的開頭講述了主人公包龍星因為從小的志向:做一個像包公一樣正直無私的官而去努力,後在鄉親的幫助下得到了九品芝麻官這樣的官職,然後他便想著實現自己一直以來的願望,做一個造福一方百姓的好官。可是好景不長,他的軍師因為貪污連累了他一起被陷害,於是他連一個小小的官也沒法繼續做下去了。 我說過,星爺的電影基本都會出現映射現象,裡面的很多細節其實都是真的在反應 社會 上的狀況,電視劇中的貪污會是軍師,那麼電視劇外呢?

此後,「尚方寶劍」的故事也隨著劇情慢慢展開,而主人公包龍星的母親時而清醒時而糊塗,這一點其實也可以深究,「尚方寶劍」身為前朝遺物,在他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差點因為此丟掉性命,不過喜劇終究是喜劇,所以代表正義的包龍星才會每次都能化險為夷。在權利,利益和金錢面前,有時候人和人之間的情誼真的很脆弱,哪怕你們曾經有過過命之交。 劇中包龍星父親的一次善意施救換來的並不是回報,而是諷刺,是救錯了人?還是人性本就經不起考驗?

最令大家深刻的應該就屬裡面吵架那個場面了吧,對門兩家妓院的老鴇戲劇性的爭吵給主人公包龍星提供了思路,他開始訓練自己的口才,直到能一個人對罵幾個人也不會輸,直到能說到河水翻滾,說到人起死回生。這一點雖是誇大,但卻成就了這部經典,也正因為包龍星出色的口才,幫助了他最後判案的順利,幾次的逆境都將其顛倒過來,雖然說的沒有邏輯,但卻讓人無法辯駁。 以前的包龍星正是輸在了無法接話上,而重新歸來的包龍星卻讓其他人無法再接他的話,這戲劇性的一面又是不是在說,有時候光有證據還不行,還要能完美的將其進行詮釋。

談到這里基本就結束了,當然其實劇中還有很多地方也值得我們深思,主要還是自己去觀察,因為有時候看電影電視劇不僅僅是為了 娛樂 ,還是為了看到和自己有類似經歷的人或事。 最後,就像是喜歡星爺的其他作品一樣,我也很認同這部影片。星爺的影片不是無厘頭,也不是純 搞笑 ,而是在用喜劇的方式去告訴我們笑容背後的不簡單。

這部影片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看過很多遍了,那個時候完全是把他當喜劇來看。確實以星爺這種無厘頭的 搞笑 方式征服了90年代的觀眾,在那個 娛樂 匱乏年代給人們帶來了一絲歡喜和快樂。隨著年齡的增長, 社會 閱歷的增加,有更加的用更深層次的眼光去看待這部電影。

01

首先喜歡九品芝麻官這部電影,是因為電影中其他的配角的表演也是可圈可點的,吳孟達就自然不用說了,是星爺的黃金搭檔,張敏一個美麗新娘的打扮,到後來將一個被冤枉的犯人表演的入木三分。鄒兆龍的表演更加與主角的正面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02

其次,這部電影想表達的是,好官要比貪官更奸詐,所以最後在重審這個案件的時候,包星星才會一直爆粗口,甚至用威逼欺騙的手段,從而讓那些之前改過口供的人重新作證,如果不使用這些陰謀手段,這些人會招供嗎?常威會最後被逼得露出馬腳嗎?

03

最後,我感覺這部電影的配樂也非常經典。九品芝麻官的主題音樂借用金超群版包青天的音樂。片尾曲新鴛鴦蝴蝶也加進去了,經過變奏而獨立成一個新穎的音樂形式。

記得很多經典片段的經典電影,我個人覺得是星爺無厘頭最經典的三部的一部,另兩為大內密探和唐伯虎。

影片開始就是小時候做官的夢想,結果被媽媽擊打粉碎,因為父親是個大貪官,結果差點斷子絕孫,生了12個孩子都死了,卻姓包,類似包公後代,取名包龍星,小名十三。長大後捐錢衙門才混了個候補知縣,父親送他個字,廉潔的廉,怎麼看都是個窮字,似乎暗示官場廉潔等於貧窮。

遇到一件欺民的案子,被方唐鏡一搞,結果沒有保護好弱者,方看出他不是個做官的料,為最後兩人對決埋下伏筆。

最慘的是滅門案了,官場上下一心,埋沒良心顛倒黑白,原告變被告,包也身陷囹吾,似乎烏雲蓋月,黑暗勢力隻手遮天,然後六月飛雪。

但任何 社會 從不缺失正義之士,包龍星背井離鄉遠赴京城告玉狀,在雜技團陪伴下,還學了一招半式,安全到達京城,還與美女相遇 。

在妓院的經歷,練就了包龍星打官司的嘴上功夫,與皇帝的偶遇,更打開了烏雲蓋月的局面,一輪紅日冉冉升起。

最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公堂上的最後對決,拳擊式的出場更增加了 搞笑 精彩的無厘頭成分。包龍星一人對付幾方勢力,仍然游刃有餘,最後用了不符合科學的滴血認親結束了案件審理,天馬行空豪爽灑脫,最後兇手伏法,貪官撤職遊街,真是讓人盪氣回腸。

影片最後,包龍星喜得兩美女,轉行賣印度神丹,卻聽到皇帝駕崩的消息而結束影片,讓人最後再次回盪在整部影片的精彩當中。

這部影片正邪交錯,無厘頭 搞笑 穿插於平鋪直述之間,欣賞起來緊張與興奮同時縈繞,細細品味起來則貫穿了邪不勝正的中心思想,讓人盪氣回腸,真的是周星馳電影最經典的一部了。

《九品芝麻官》這部電影是以喜劇之名傳世的,然而,事實上它卻是一出絕望的悲劇。只不過,它的結尾湊巧是一個大團圓罷了。

影片一開始便是方唐鏡的一場訟案,幾個標點便能將白紙黑字的文書顛倒黑白,讓人目瞪口呆;反告強奸一事,更是可笑而又可怕。這不由得讓人想起魯迅先生的一段話來:「但我又知道人們怎樣地用了公理正義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號,溫良敦厚的假臉,流言公論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無刀無筆的弱者不得喘息。」就連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都掌握在人家的筆上,我們這些小老百姓還能怎麼樣呢?可以說,電影的開篇便已經定下了這個絕望的基調。

《九品芝麻官》的故事主線是戚家一十三口的滅門慘案,圍繞著這樁官司,各色人物輪番上陣,從百姓到狀師,從知縣到捕快,從提督到尚書,從皇帝到公公,我們看到了一幅幅貪贓枉法、欺善怕惡的人情世態圖。常威仗著自己是水師提督的兒子,在殺人之後,仍然咆哮公堂,肆無忌憚;水師提督常昆為了袒護自己的兒子,設下毒計,將無辜的戚秦氏和包龍星打入死牢;方唐鏡為了金錢,不惜收買證人,賊喊捉賊,當真是「金黃銀白,但見了眼紅心黑,哪知頭上有青天?」花尚書趨炎附勢,忘恩負義,為了討好常昆,面對昔日救命之恩的半塊餅而無動於衷,更讓人拿了幾百個餅來逼包龍星二人吃下去,而美其名曰「報恩」。至於所謂的親王、協理大臣、皇上、李公公,無不是幫親不幫理,貪圖享樂,魚肉百姓。如此朝廷,大清如何不亡?

而影片最核心的一句台詞,便是「貪官要奸,清官要更奸」。包龍星最後能打贏官司,為戚秦氏伸冤,靠的是他跟皇帝一起嫖過娼的裙帶關系,以及公堂上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還有他那能把死人說活的三寸不爛之舌,而不是所謂的正義。在歷經了這一切磨難以後,包龍星恐怕早已明白,這個世道,光有菩薩低眉的慈悲心腸是沒用的,你還得有金剛伏魔的雷霆手段才行。否則,即便一腔熱血,也不過是累人累己而已。

說到底,做個好人,是不大容易的;做個捨生取義的好人,則很難;而要做一個能幹實事的好人,卻更是難上加難。心善者不通機巧,機巧者往往詭詐,誰能計狡而心直呢?世上戚秦氏多矣,而包龍星何求?

況且,打贏了這場官司又能怎麼樣呢?在那個世道里,還有多少冤案,早已、正在、將要,石沉大海?弱者的血淚和詛咒,真的能改變什麼嗎?包龍星又能救得了幾個人?他自己在最後,不也是明智的棄官從商了嗎?

但就是在這樣的絕望基調上,《九品芝麻官》的喜劇效果卻做到了絕頂。前段父子談心、糊塗斷案、人人喊打,都妙趣橫生;中段劇情鋪陳,一波三折,官場黑暗令人心驚;而自告御狀始,劇情更是天馬行空,不拘一格,簡直全程高能;最後三司會審,雙方各出奇謀,你來我往,峰迴路轉。整個故事結構謹嚴,張弛有度,在荒唐可笑之餘,卻又引人深思。比如「廉」字像「窮」字,「會當老鼠嗎」等,在不動聲色之中,融哲理於尋常,化諷刺為笑料,讓人拍案叫絕。至於片中的 搞笑 金句,更是數不勝數;因其生動傳神,自電影上映之初便廣為流傳,早已成為流行文化中的一個符號性存在。尤其是「我全都要」、「我玩完了她,不給錢就不算賣啦」、「你叫啊,你叫破了喉嚨都不會有人來的」、「常威,你還說你不會武功,這下露底了吧」等,甚至成為大眾交流時心照不宣的密碼。再加上片中多位實力派演員的精彩演繹,也就無怪乎這部底色悲涼的電影,會以喜劇之名傳世了。

其實,這樣也好。正因為這部電影是如此的 搞笑 ,所以大家才會一遍又一遍的重溫它,最終得以透過那些笑聲,深切地體會到它的尖銳和悲涼。

一切偉大喜劇的核心,都是悲劇。

九品芝麻官之白麵包青天是一部由王晶執導, 徐錦江, 張敏, 吳孟達, 周星馳於 1 994 年聯合主演的喜劇電影。

影片延續了周星馳一貫的 搞笑 風格, 描述了水師提督之子常威垂涎秦小蓮美色, 將其暴力姦淫, 事敗後殺其夫家 1 3 口, 又收買證人, 反誣告蓮與家丁私通,蓮屈打成招被判死刑。 候補知縣包龍星(周星馳) 發現其中蹊蹺, 欲為蓮翻案,夜潛現場驗屍, 反被誣陷毀屍滅跡。 星逃獄後赴京告御狀, 中途幾經波折, 甚至於妓院偷生求存。 適逢皇帝微服私訪八大胡同, 星為皇上擺脫窘境而得以翻身,終得三司會審為蓮翻案。

以前看過一些片段, 尤其對苑瓊丹所飾演之妓院老鴇與人吵架一段印象深刻。 那時的我還未曾接觸法學這個學科, 知識儲備也相當匱乏, 故而觀《九品芝麻官》 , 僅供 娛樂 而已, 何況那時只看了一些影評類的片段。 如今在《法律影視鑒賞》 這門課上再次觀看這部影片, 而且是完整觀看, 無疑是讓我從中去領悟一些影片中暗含的法律問題。

從這樣一部喜劇電影的著裝, 我們可以知道事件發生在清朝時期, 而整個劇情又是圍繞著常威和秦小蓮兩人之間的刑事訴訟展開的, 因此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清朝的刑事訴訟制度, 特別是清朝的審級制。

清朝承襲明制, 在中央設立三法司——刑部、 大理寺、 都察院。 刑部為最高司法審判機關, 主要負責核擬死刑案件上報皇帝批准, 批結全國充軍流放案件, 審理京師笞杖以上現審案件及中央官吏犯罪案件; 同時兼掌造辦「黃冊」(人命盜賊重案囚犯統計冊及秋審事宜等統計冊) 、 獄政管理、 贓款罰沒管理等司法行政事務。 大理寺是最高審判復核機關, 主要職責是復核刑部擬判的死刑案件;如發現刑部定擬不當, 可以駁回; 同時也主持熱審案件, 參與秋審、 朝審案件。都察院號稱「風憲衙門」 , 是司法檢察和審判監督機關, 其司法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參與會讞——各省死刑案件經刑部核擬後, 由都察院列署意見, 再轉大理寺復核, 然後退回刑部辦理題奏; 二是參加秋審和朝審, 執行復奏職責。按照三法司的職權劃分, 刑部掌審判, 大理寺掌復核, 都察院掌監察。 但實際上刑部權力最大, 幾乎獨攬審判大權, 大理寺和都察院並無審判的實權。依據清朝關於人命案件的刑事訴訟規定, 影片中秦小蓮被縣官問罪並且被判死刑難免與程序上有失當之處, 但畢竟這是一部虛擬影片, 也無可厚非, 但是要從法律的角度來分析的話, 就不得不說了。 秦小蓮與常威一案由縣官初審後,應該移送至府(直隸廳、 州) 審理, 之後提出判決意見, 上報省按察司, 再由省按察司對案件進行復審, 如無異議, 簽署意見上報督撫, 再由督撫對人犯親自復審, 如無異議, 簽署意見專案奏報皇帝, 並將副本咨送大理寺和都察院, 之後再按三法司職權不同進行復核, 最後才能定罪執行。 這個程序是十分繁雜的, 其實法律規定的東西在司法實踐中, 有時並不能真正得到執行, 今天的司法制度亦是如此, 何況在毫無法治理念之清王朝。另外, 從法律職業的角度來看, 古代中國實行「控審合一」 的刑事訴訟原則, 也就造成了「法官」 的雙重角色, 縣官不僅是案件的控訴者, 還要擔任案件的裁判者, 如此一來, 「法官」 的公正性就受到質疑, 居中裁判的角色就受到挑戰。例如影片中候補縣官包龍星發現事有蹊蹺之後, 便一心想要為秦小蓮翻案,尤其是在案件交由名義上的三司會審之後, 包龍星掌握了主審權, 更是對常威之被告訴訟權利置若罔聞, 並且使用了 各種手段使案件朝著自己所希望的方向發展。 固然最後包龍星為秦小蓮翻了案, 申了冤, 大快人心。 不過從法律角度來看,未免有些不當, 而且這樣也會有失法律之尊嚴。 因為一旦「法官」 在訴訟中趨於追訴化, 那麼被告人的防禦權就會受到大幅度的削弱甚至完全喪失, 因為沒有中立的第三方的裁判者, 法律意義上的辯護活動將失去存在的空間。 很自然的, 影片中的縣官的雙重身份也就導致了公堂上一個在今天看來很滑稽的事情, 那就是「法官」 和「辯護律師」 之間存在著辯護上的博弈, 但是大家應該清楚, 這在古代 社會 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這也是古代訟師地位不高, 也對今天之律師地位造成了重大影響的原因。 古代的訟師總是與官府辯理, 更直接的是與一方長官辯理,

而今日之辯護律師, 是直接與國家之公訴機關辯理, 難免有「敵強我弱」 之勢,

因此, 律師在訴訟中所處的尷尬地位也可以窺見一斑。不過此片在封建法制中還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包龍星在案一中作為知縣掌有實權, 審判結果由他一人說了算; 在案二中, 包龍星受封八府巡按, 連同提督大人、 尚書大人為戚秦氏翻案, 進行三司會審。 在會審中主控權基本上都掌握在包龍星手裡, 審控合一, 法官獨任, 雖為三司, 提督和尚書在形勢的逼迫下並無

實權。

看了《九品芝麻官》,真希望2018或2019、2020年能補上一個最佳影像獎,讓周星馳再獲一個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