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老電影聶耳演員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電影聶耳演員

發布時間: 2023-02-09 07:08:33

『壹』 電影國歌演員表

1、田漢 演員:何政軍 2、聶耳 演員:陳坤 3、齊白山 演員:傅亨


《國歌》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Yb5c4RGjHe_r1WYgMQSU-A

?pwd=713n

提取碼:713n

1931年「9·18事變」,東北三省淪陷了,正在上海積極從事抗日戲劇活動的田漢結識了東北流亡學生齊白山等人,並與這些熱血青年成為了朋友,共同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28」淞滬戰爭期間,田漢深感戲劇舞台不足以表現抗戰,在夏衍的號召下,田漢等人毅然拿起攝影機,以電影武器,創作了一糸列愛國影片,同時他創作的愛國歌曲也不斷問世。


『貳』 電視劇趙丹中的聶耳的扮演者是誰

吳剛 他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wugang718
姓名: 吳剛 演員小吳剛
[1]身高: 178cm 性別:男 民族:漢 生日:7月18日 籍貫: 河南鄭州 現居地:北京 畢業學校: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2002級
編輯本段個人作品
電影 2004年電影《黑車時代》飾男一號 海洋 導演:金莎 2005年電影《燴面館》飾男一號 慶來 導演:胡雪楊 李灌洪 (合作演員張玉潔,袁光) 2006年數字電影《遙遠的地方》飾男一號 李明 導演:趙崇光 2009年膠片電影<> 飾演 反角 賴萬發 導演:胡雪楊 (合作演員任程偉,王雅捷,程前,彭丹) 2009年電影《大國手之秦淮風月》飾演 男二號 庄俊卿 導演:蕭鋒 (合作演員程皓楓,趙凱一) 電視劇 2003年30集古裝劇《大明英烈》飾男二號 小霸王郭英 2007年22集電視劇《趙丹》飾主角 聶耳 導演:翟俊傑 翟小興 (合作演員邢岷山,龔蓓苾,於慧) 2007年30集電視劇《良心無悔》飾反三號 順子 導演:李平 (合作演員寇振海,如萍) 2008年26集電視劇《戰北平》飾反三號 蘇永順 導演: 胡雪樺 (合作演員:蒲巴甲、李小璐) 2008年25集電視劇《罪愛》飾主角 王律師 導演:翟小興 (合作演員富大龍,張晨光,隋俊波) 2010年20集電視劇《中國血》飾 小結實 導演:虎子 (合作演員:翟小興、馮嘉怡、朱泳騰、孫遜) 2010年28集電視劇《最後征戰》飾演主角 墩子 導演:虎子 (合作演員:曾黎,王奎榮,孫遜,周浩東) 2011年40集電視劇《天下鹽商》飾演主角 光緒皇帝 導演:王金宏 李禹龍 (合作演員:劉德凱、李子雄、潘時七) 廣告 仰韶真中酒 東信手機 DEC---GPRS
MTV《良心》 話劇 方珍珠 女人的一生 哈姆雷特 無事生非 第十二夜 仲夏夜之夢
編輯本段獲獎情況
十四屆金雞獎 最佳電視電影獎提名 十三屆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十三屆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提名 第六屆百合獎最佳電視電影一等獎 第六屆百合獎最佳男演員提名 蒙特利爾電影節參獎影片 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傳媒大獎

『叄』 聶耳是怎麼死的

1935年7月17日,年僅23歲的聶耳在日本藤澤市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

聶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雲南玉溪人,生於昆明,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中國音樂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曾用筆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達平等。

1912年2月,聶耳出生於雲南省昆明市。1927年考入雲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到上海,參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初,聶耳由田漢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7月17日,聶耳在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鵠沼海濱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年僅23歲。

(3)老電影聶耳演員擴展閱讀:

聶耳原名聶守信,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家裡境況困難。聶耳該上三年級了,學校立刻就要開學,但是哪有錢交學費買書呢,媽媽悄悄把聶耳爸爸在世時最喜愛的八音鍾賣了。

學費有了著落。可書費呢,開學那天,小聶耳拉住媽媽的衣角說:「媽媽,我有書了。」他從書包里拿出兩個訂得整整齊齊的本子。媽媽翻開本子一看就呆住了。

聶耳用香煙盒紙工工整整地抄了兩本,一本國語,一本算術。貧寒的生活絲毫沒有影響他對生活的熱愛。他家有一位鄰居姓邱,是位木匠,閑暇時喜愛拿一枝短笛坐在門口吹。

那美妙的旋律時而像天上的雲彩一樣悠揚舒緩,時而像森林裡的小鳥一樣活潑跳躍。年幼的聶守信陶醉不已,忍不住跑到邱木匠家,跟他學習吹笛子。

聶守信很聰明,學得很快,在他的影響下,兩個哥哥也跟著一齊學。之後,他們用壓歲錢買了一枝竹笛和一把二胡。從此他的家就樂聲不斷,常引得路人停下腳步聆聽。

之後,聶守信又學會了拉二胡、彈三弦和月琴。在學校,他是學生音樂團出色的小指揮,在他家居住的胡同,他又是街坊兒童小樂團的熱心組織者。

中學畢業後,聶守信被雲南省立師范學校錄取。一天,他親眼看見殺害了三位革命者,還割下他們的頭,挖出他們的心,暴屍示眾。聶守信對此感到無比憤怒,他開始思考民族的命運。

並加入了共青團。由於參加革命活動,他被當局列入黑名單,無奈離開家鄉去了上海。這一年,他剛18歲。初到上海,他在一家雲南人開的商號里當伙計。

一天,他在報上看到了「明月歌劇社「招收學員的廣告,想到自己從邱木匠那裡受到啟蒙至今,一向沒有機會投身藝術,便立刻跑去報名。

主考人是音樂家黎錦暉,他見這個年輕人身上洋溢著奮發向上的熱情,又有音樂基礎,立即錄取了他。在歌劇社,聶守信很快就成了首席小提琴手。

由於他的耳朵個性敏銳,大家就叫他「耳朵先生」,之後,他乾脆改名叫聶耳。「九一八」事變後,國家危難,歌劇社的節目仍然是風花雪月。

聶耳認為年輕人不應沉迷於靡靡之音,離開了歌劇社。不久,他結識了詩人田漢,參加了革命音樂組織。

他開始為電影和戲劇創作主題曲和插曲,《大路歌》、《開路先鋒》、《碼頭工人之歌》、《畢業歌》,一首又一首明快有力的歌曲從他心中湧出,沖擊著中國人麻木怯懦的心靈。

1935年,由田漢和夏衍等人創作的電影《風雲兒女》需要一首主題歌,田漢寫好了歌詞,負責譜曲的聶耳看到歌詞後激動不已,他在自己的房間里忘我地投入了創作。

時而在鋼琴上彈奏,時而用手在桌子上打拍子,時而在地板上走來走去,樓下的房東太太差點把他攆出去。譜好之後,導演許幸之被那激昂有力的旋律深深打動。

但是他覺得結尾不夠有力,歌曲原來的結尾是「前進!前進!前進!」在他的推薦下,聶耳把它改成「前進!前進!前進進!」變得更有氣勢了——這就是《義勇軍進行曲》。

演藝圈的「拚命三郎」: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聶耳來到上海,舉目無親,託人幫忙在「申庄」采購站找到了一份稽查員的工作。誰知「申庄」在昆明的總部雲豐商行正因偷稅被查封,上海的分店遂告關門。聶耳失業了。

還好,天無絕人之路,聯華影業公司音樂歌舞學校刊登在《申報》上的招生啟事引起聶耳的注意。每月能掙十元津貼,還管吃住,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

聶耳忐忑不安地進了考場,正因緊張而發揮得一般,但卻被主考官黎錦暉錄取了。明月歌舞劇社的前身,是黎錦暉創辦的中華歌舞劇團。這是我國最早的職業性歌舞團。

陣容雖然不大,但是正因擁有上海有名的「歌舞四大天王」王人美、胡笳、白麗珠、薛玲仙以及影帝金焰等名角,在上海乃至全國名噪一時。聶耳在群星璀璨的「明月」是名小提琴練習生。

七八個人一間的狹小宿舍,練琴時得站在牆角,但聶耳卻感到了生活的奢侈。初到不久,他幫忙昆明老家的朋友張庚侯、廖伯民在上海代租電影拷貝,得到一百元報酬。

一百元啊,離開大家庭以來他還從未擁有過這么多的錢,聶耳的心狂跳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郵局給母親郵去一半。另一半,買了一把小提琴,還有兩本樂譜。

這把普通的小提琴,從此為聶耳的生活增添了華麗的色彩。王人美的二哥王人藝是聶耳的專職小提琴老師。於是,人們常常看到師徒二人認真地矯正指法,「錯了」,「又錯了」。

德沃夏克的《幽默曲》時斷時續。「小老師」與聶耳同齡,平常為人很隨和,教琴卻毫不馬虎。十九歲的聶耳,剛剛摸琴,連樂譜都看不懂,哪裡懂什麼對位、和聲,「小老師」有點急了。

但聶耳可不傻,他知道自己碰上了好老師。「必須能學會,」他對自己說。吃罷晚飯,大家都結伴去逛「四馬路」,到「大世界」看雜耍,聶耳卻一聲不吭,躲進房間練琴。

他要完成自己的業務指標:一天至少「惡補」七個小時的琴。「拚命三郎」聶耳很快出名了。其時,電影和戲劇往往裹挾在一齊。

一套演員班底,一會兒在舞台上演話劇,一會兒又聚集的水銀燈下。這樣做,雖出於製片商節省成本的策略,客觀上卻鍛煉了演職員。

比如王人美在電影《風雲兒女》中除飾演女主角之外,還要唱主題歌。拉小提琴的聶耳,也要時不時上場扮個什麼賣油炸臭豆腐的小販。或者塗一身黑墨,扮成黑人礦工。

他善於模仿的表演才能已是盡人皆知。1959年,趙丹在電影《聶耳》里出演聶耳時,還不止一次地談及當時的往事。

出入「明月」的都是上海灘演藝界的知名人物,蔡楚生、孫瑜、卜萬蒼、金焰、鄭千里、王人美、黎莉莉、白麗珠、趙丹、周璇、阮玲玉,等等。

近觀名人,聶耳才體會到什麼是「風頭正健」。星光照耀之下,起初投身於此只為謀生的聶耳,眼界一下子開闊起來。

『肆』 你認為聶耳是個怎樣的人為什麼

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中國音樂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他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響中國音樂幾十年。他的音樂創作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嚴肅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藝術創造性,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的發展指出了方向,樹立了中國音樂創作的榜樣。

說到聶耳,有必要提一個人。他的老師,黎錦暉先生。

黎錦暉(1891-1967)是中國流行音樂的奠基人。 黎錦暉生於湖南湘潭,「黎氏八駿」之一。自幼學習古琴和彈撥樂器。家鄉民間音樂和當地流行的湘劇、花鼓戲、漢劇等戲劇音樂對他影響至深。1927年,他創辦了「中華歌舞學校」,後又組建「中華歌舞團」。1929年組織「明月歌舞團」,並到全國各地巡迴演出。1931年,「明月歌舞團」並入聯華影業公司。1949年後,他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擔任作曲,1967年逝世於上海。
1931年4月,聶耳走進明月社參加考試,他的天分和前途被黎錦暉看中,考試通過後正式成為明月社的一員。他在生活、學習和金錢上,都得到了黎錦暉先生極大的幫助。
1932年明月社巡演,報紙上突然有一個匿名為「黑天使」的人,對黎錦暉的明月社進行毫不留情的抨擊。評論中這樣寫:明月社「帶領一班紅男綠女東奔西跑,國內國外,顯了十幾年的軟功夫」,「被麻醉的青年兒童,無數!無數!」,全面否定了明月社的藝術。
當真相大白時,「黑天使」竟是聶耳。這次抨擊導致黎錦暉社團被迫解散,投入大筆經費血本無歸,社裡演員面臨失業,黎錦暉甚至被扣上「黃色,下流」的色情音樂的帽子。
文化大革命爆發,在經歷被焚書,名譽無法恢復,善良為人卻得不到寬待的困惑中,1967年2月,黎錦暉死於嚴重心力衰竭。

1934年,聶耳報考小提琴選科,未被音專錄取。1959年,海燕電影製片廠出品影片《聶耳》。趙丹扮演的聶耳英俊倜儻,兩位被醜化的主考,卻是中國音樂教育的開拓者——蕭友梅和黃自先生。
因為當事者的避而不談,淺言輒止,導致蕭友梅先生被置於「人民音樂家」的反對面。

『伍』 聶耳信息

『陸』 林則徐,聶耳,在烈火中永生的男主演是誰

著名演員——趙丹。

趙丹(1915-1980),原名趙鳳翱,中國著名電影演員,祖籍山東肥城,出生於江蘇揚州,生長於江蘇南通。

趙丹,原名趙鳳翱,祖籍山東省肥城市安臨站鎮賀庄村前賀庄,出生於江蘇揚州,居江蘇南通,趙丹於1915年6月27日誕生於揚州,父親趙子超,時任北洋軍閥營長,公館在東關街,母親黃秀芝,是當時出名的揚州美女,與個園黃家關系很近。1916年趙丹兩歲時隨父母遷居於南通。趙丹的父親在南通開設影戲院,少時受家庭熏陶,酷愛藝術。中學時代,曾與好友顧而已、錢千里、朱今明等組織「小小劇社」,演出過一些進步話劇;畢業後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國畫,專攻山水。其間參加了美專劇團、新地劇社和拓聲劇社,並積極參與「左翼劇聯」的活動,改名「趙丹」,深入工廠、市井、學校,演出抗日救亡劇目;1933年,加入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

1932年被明星影片公司著名導演李萍倩看中,在無聲片《琵琶春怨》中扮演一紈絝子弟,從此成為明星影片公司的基本演員。先後參加拍攝了《上海二十四小時》(1933)、《時代的女兒》(1933)、《三姐妹》(1934)、《到西北去》(1934)、《女兒經》(1934)、《空谷蘭》(1934)、《鄉愁》(1934)、《落花時節》(1935)、《熱血忠魂》(1935)、《小玲子》(1936)、《清明時節》(1936)等二十多部影片;由於他熱愛表演藝術,又有刻苦鑽研的精神,加之形象好,極有表演天才,很快成為引人注目的「明星」。

與此同時,他還活躍在舞台上,曾在世界名劇《娜拉》中飾演海爾茂、《大雷雨》中飾演吉洪、《羅密歐與朱麗葉》中飾演羅密歐。在影、劇兩個方面,均顯露出他的藝術才華,成為一名引人注目的話劇演員和電影明星。

1936年—1937年,主演了中國電影史上經典影片《十字街頭》和《馬路天使》。在《十字街頭》中扮演失業大學生老趙,刻畫了這個天真、純朴、熱情,並帶有幾分傻氣的青年知識分子形象;在《馬路天使》里,趙丹在表演上有了新的突破,運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從生活出發,經過概括提煉,真實而又自然地塑造了心地善良、樂於助人、淳厚質朴、又愛自作聰明的吹鼓手小陳的形象,受到廣泛贊許,從而奠定了他作為一位藝術大師的堅實基礎。

抗日戰爭爆發後,趙丹加入抗日救亡演劇三隊,輾轉各地,宣傳抗日,並於1939年參加影片《中華兒女》的拍攝。1939年6月,他與徐韜、王為一等前往新疆開拓進步戲劇工作,後被反動軍閥盛世才監禁,系獄5年。 抗日

辛勤工作的趙丹

戰爭勝利後回到上海,主演了影片《遙遠的愛》和《幸福狂想曲》,並導演了一部諷刺和揭露國民黨反動派「下山摘桃」進行掠奪,標榜接收,實為「劫收」的影片《衣錦榮歸》。

1948年後,在昆侖影業公司拍攝了《關不住的春光》、《麗人行》、《烏鴉與麻雀》等影片。他在《烏鴉與麻雀》中飾演的「小廣播」肖老闆最負盛名,他把這個生活在舊社會都市裡的小市民典型,刻劃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建國後,歷任全國人大第一、二、三屆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影協和中國劇協常務理事、中國影協上海分會副主席等,並於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個人一等獎。

他先後主演了《為了和平》(1956)、《李時珍》(1956)、《海魂》(1957)、《林則徐》(1958)、《聶耳》(1959)、《烈火中永生》(1965)等影片,創造了李時珍、聶耳、林則徐、許雲峰等熠熠生輝的銀幕形象,代表了中國20世紀50—60年代電影表演藝術的水平。

趙丹與夫人、女兒在長城合影

他飾演李時珍,付出了艱巨而創造性的勞動,准確地把握了李時珍的精神氣質和性格特徵,隨著年齡的遞增和環境的變遷,把角色青年時的稚真倔強,中年時的執著追求和進入老年後的敦厚深沉,表演得細致入微,形神畢肖;他飾演的林則徐,在表演上吸收了中國寫意畫中大落筆的手法,從人物形象的整體把握和規定情景出發,全局在胸,張弛有致,感情真摯濃烈,氣勢宏偉磅礴,創造了這位在中國近代史上反帝愛國的民族英雄形象;他所塑造的聶耳,脈絡清晰,層次分明,性格鮮明,時代感強,充滿了濃郁的浪漫氣息和明朗的幽默色彩。

電影《烈火中永生》譜寫了一曲緬懷、歌頌革命烈士的悲壯頌歌,也是他生前拍攝的最後一部影片——他塑造的革命烈士許雲峰,是一個堅毅沉著、正氣凜然,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藝術形象,表現了共產黨人堅不可摧的革命意志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這些形象,都是鑲嵌在社會主義電影銀幕上的明珠,具有徵服觀眾的力量。

「文化大革命」期間,深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殘酷迫害,被囚禁達5年之久;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熱情地為高等學府講授表演藝術,並不顧重病纏身,於1979年完成了《銀幕形象創造》和《地獄之門》等著作。

他具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大量書畫作品受到中國書畫界的珍視,《趙丹書畫選》相繼問世。

不幸的是,1980年10月10日,趙丹因患癌症在北京病逝,終年65歲。

在近半個世紀的藝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不斷探索中華民族的表演藝術體系,強調趣在法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創作意境;他的表演,主張用體驗和體現的和諧統一,灑脫自如,形神兼備,意境深邃,具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

『柒』 聶耳簡介

聶耳,雲南玉溪人,1912年2月14日生,1927年考入雲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30年到上海,次年加入明月歌劇社。1932年入上海聯華影業公司。1933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進百代唱片公司,組織百代國樂隊。

1935年1月聶耳重入聯華影業,任音樂部主任。4月取道日本,准備去蘇聯及歐洲學習。7月17日,聶耳在日本鵠沼海濱游泳時,溺水身亡。

聶耳先後寫有《碼頭工人歌》、《畢業歌》、《大路歌》、《新女性》、《義勇軍進行曲》等30餘首歌曲。其中《義勇軍進行曲》於1949年9月27日經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國歌未制定前的國歌;1982年12月4日,經全國五屆人大五次會議決議,正式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7)老電影聶耳演員擴展閱讀

聶耳是第一個寫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革命者;第一個為中華民族和中國的勞苦大眾寫歌並在歌曲中創造了中國無產階級形象的作曲家;第一個用電影音樂喚起民眾用築起血肉長城的電影音樂家和用群眾歌曲的形式傳達革命理想的作曲家;第一個用藝術歌曲的形式塑造中國勞動婦女的形象;第一個用兒童歌曲的形式呼喚新中國的作曲家。

郭沫若在聶耳去世後稱其為「人民音樂家」,「他是天才的音樂家,又是革命者」。

2009年,聶耳被中國政府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2009年,雲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張暉發表文章稱聶耳「是第一個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國無產階級光輝形象的作曲家,是我國當之無愧的革命音樂的開路先鋒。」

2012年,紀念聶耳誕辰百年圖片展上評價聶耳是「勤奮努力、嚮往光明與進步的熱血青年」,稱「聶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2012年,第五期《文史參考》雷蕾刊發文章稱聶耳為「國之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