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台灣經典性啟蒙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台灣經典性啟蒙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2-07 02:45:36

⑴ 阿牛演的一部關於性啟蒙的電影請問名字

電影:《初戀紅豆冰》是陳慶祥執導的首部愛情電影,由陳慶祥、李心潔、曹格等人主演,已於2010年9月在中國上映。[1]
該片講述了九十年代初馬來西亞的小村落, 一群年輕人成長的故事。這是沒有手機,沒有MSN的年代,童年的玻璃彈珠、打架魚、紅豆冰、賣ROTI的小販、老店屋、五腳基,這個故事記錄了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⑵ 有關性啟蒙的電影

推薦《美國派》系列,《歐洲性旅行》等都可以。其實你搜「美國性啟蒙電影」就可以啦~~

⑶ 性教育啟蒙電影

性教育啟蒙有相關的電影,那麼性教育啟蒙電影有哪些呢?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這部電影對很多人來說,就是一本「聖經」。青春期對性的種種幻想和探索本來是如此「不堪啟齒」的難言之隱,在托納托雷的鏡頭下卻如此感性唯美真實而又驚心動魄。幸虧有了托納托雷,幸虧有了西西里,從此青春期的那些難言之隱再也不是什麼難以啟齒話題。瑪蓮娜,不是世人太淺薄,怪你過分美麗,美麗是一種錯誤。

美國往事:提到青春期的性啟蒙電影,美國往事怎麼也繞不過去,片中關於青春期少年對性的美好憧憬和慾望釋放是很令人動容的。其中,面條透過木板牆偷看黛博拉跳芭蕾舞,當黛博拉故意一層層脫掉衣服,並用挑釁的眼神看著面條時,這個畫面被永遠定格了,成為很多人的美好記憶。不得不佩服導演的功力,青春期復雜的心理,一個小小的細節就勾畫出來了,這是大師才能做到的。

⑷ 有關青少年的電影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楊德昌早期的作品,性還很朦朧,更多的是殘酷的青春;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托納多雷的片子,算是男孩的性啟蒙;

《教室別戀》 師生戀的片子,男孩通過性成長;

《乳房與月亮》 怎麼說呢?比較有意思~

《無人駕駛》 台灣片子,幾個13歲的小女孩~

《處女自殺》 記得最清楚的台詞,片子最後,醫生對女孩說:你才13歲,還沒有經歷過人生的滄桑。女孩說:醫生,你沒有做過13歲的女孩~

《玫瑰少年夢》 有意思的片子,不是講性,而是講一個男孩的性取向,他堅信自己應該是個女孩~

⑸ 有沒有台灣的同志電影

涉及同性戀、雙性戀與/或跨性別話題的電影,塑造了重要的同志角色和/或把同性戀、雙性戀以及/或跨性別身份或關系作為一個重要的劇情

1980年代

《孽子》,台灣(1986)

1990年代

《喜宴》,台灣(1992)

《青少年哪吒》,台灣(1993)

《愛情萬歲》,台灣(1994)

《河流》,台灣(1997)

《美麗少年》(Boys For Beauty),台灣(1999)

2000年代

《夜奔》,台灣(2000)

《雨後的天空》(短片),台灣(2001)

《藍色大門》,台灣(2002)

《跳飛機》(短片),台灣(2002)

《台北朝九晚五》,台灣(2002)

《幸福備忘錄》(Memoranm On Happiness),台灣(2003)

《飛躍情海》(Love Me,If You Can),台灣(2003)

《十七歲的天空》,台灣(2004)

《豔光四射歌舞團》,台灣(2004)

《孤戀花》,台灣(2005)

《無偶之家,往事之城》(Scars on Memory),台灣(2005)

《盛夏光年》,台灣(2006)

《當我們同在一起》(GO GO G-Boys),台灣(2006)

《愛麗絲的鏡子》,台灣(2007)

  • 《刺青》,台灣(2007)

《少年不戴花》(花を掛けない少年、It Seems to Rain),台灣(2007)

《沿海岸線徵友》,台灣(2007)

《漂浪青春》,台灣(2008)

《花吃了那女孩》,台灣(2008)

《艾草》,台灣(2008)

《霓虹心》(Miss Kicki),瑞典/台灣(2009)

《亂青春》,台灣(2009)

《帶我去遠方》,台灣(2009)

2010年代

《小狗情人》,台灣(2010)

《雙》(Pair of Love),台灣(2010)

⑹ 青春與寫實,台灣的這些同志電影你看過幾部

前幾天台灣剛舉行同志巡遊,看起來台灣對同志的態度比內地要開放很多, 從華語同志電影的角度來看,無論產出量還是質量也都足以碾壓我們。 這周末,Q叔帶大家盤點一下台灣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同志電影。

提到台灣電影,不得不讓人想到青春電影,白衣飄飄的校園時代,性的覺醒和青春的躁動都是非常好題材,台灣同志電影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青春電影,講年少往事,講初戀,講成長痛楚。

提到台灣青春片很多人都會想到這一部,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的故事,桂綸鎂,陳柏霖嫩得都可以掐出水來。桂綸鎂飾演的孟克柔在牆上反復寫著:「我是女生,我愛男生?」,道出了其中隱藏的同性情愫。

《帶我去遠方》

故事發生在海邊寧靜的小漁村裡。講述一個色盲小女孩阿桂和同性戀堂哥阿賢的故事。 妹妹對阿賢哥產生了朦朧的愛戀,哥哥卻愛著同性。很多感情我們都無法觸及,因為它太靠近。他們都在守護彼此的秘密,一起計劃離開生活的小漁村,奔赴不會被人當做異類的自由天堂。

《盛夏光年》

由張睿家和張孝全主演的這部電影,應該算是台灣同志電影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了,兩男一女的經典人物設定。 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男孩,長大後這份友誼在慢慢變質。大概也是從這部開始,張孝全連續演了好幾部同志電影。另外還有五月天獻唱的主題曲。

《女朋友·男朋友》

還是兩男一女的三角戀,跟盛夏光年有點類似,這部由張孝全,桂綸鎂,鳳小岳主演的電影,Q叔覺得比盛夏光年要好不少。青春加上學生運動的背景,道出自由的主題。我們友誼無法長存,因為我對你動心了。

《渺渺》

范植偉,柯佳嬿和張榕容主演的這部,對比前面幾部還是比較特別,說起來就是,她愛她,她愛他,他愛他的故事。他,直到他離世後才敢承認愛著他;她,直到她離開時都不敢說喜歡她。人生渺渺,世事難料。

《花吃了那女孩》

本片由四段感情故事「在一起很快樂」「不在一起很快樂」「不在一起不快樂」「在一起也不快樂」獨立交錯的演繹愛情的味道,四對女孩之間的故事。部分演員也都挺出名有林嘉欣、、王心凌、莫子儀、陳綺貞等。

以上就是台灣同志電影裡面比較有代表性的幾部涉及青春題材的電影。華語語境里,同志也往往會牽涉到傳統習俗,親人關系,社會壓力等話題,這類題材台灣同志電影也有不少佳作。

《喜宴》

前幾天已經單獨推薦過,李安的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出形婚鬧劇,在20年後再看,依然沒有過時,藉助同志的話題,表達導演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思考,親人關系,中國傳統習俗的反思。

《那天媽媽來看我》

這是一部比較讓人心痛的電影,白冰冰飾演的母親,在母親節那天,知道了小兒子性取向和死亡消息的雙重打擊。最後的哭訴很揪心。.

《艾草》

同樣是一部跟母親有關的電影,58歲的母親吳艾草早年間曾與異鄉老師私奔,可算是思想開放的女性。然而她在不經意間發現了小兒子宋海是同志,留學而歸的大女兒宋伶也跟黑人有了私生女。面對兒女們的離經叛道,內心陷入苦苦的掙扎中。

《夜奔》

《林沖夜奔》是崑曲中的一出劇目,本片由黃磊,劉若英和尹昭德三人主演,背景為民國,講述海歸徐少東和未婚妻英兒以及戲班主演林沖之間的感情糾葛。本片最大的亮點是那些文藝的念白。

導演徐立功說:在我的世界裡,只有真愛,沒有性別;性別只是肉體結構上的不同,性靈上是不分彼此的。這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愛是超越性別的。

《孽子》

這是一部同志劇,根據白先勇長篇小說《孽子》改編。跟國內那些耽美劇很大區別在於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同志劇,殘酷而真實。

本劇也囊括了台灣不少當年的年輕演員,包括前面提到的張孝全、范植偉,楊佑寧等。故事發生在「新公園」荷花池周圍的黑暗王國。「寫給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裡,獨自彷徨街頭,無所依歸的孩子們。」

《醉生夢死》

這部是去年的新片,講社會底層人物,描述一個母親、一對兄弟和一名房客共處一屋的悲傷故事,片中除有濃厚母子情、兄弟情,也有在張作驥電影首見的同志情。

台灣其實還有不少同志電影,比如任賢齊主演的《明天記得愛上我》,楊佑寧主演的《十七歲的天空》,楊丞琳主演的《刺青》等等,包括台灣導演蔡明亮也拍過不少涉及同志情的電影,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

你看過哪些?你有什麼其他好推薦,都歡迎再下方評論。

⑺ 電影《偷窺日記》在哪裡可以看為什麼搜遍了都看不了啊

偷窺日記

《偷窺日記》由King執導,鄭愛、龐磊、敏鎬、孔祥聯合主演的網路大電影

小程序天天影屋

劇情介紹

美麗有罪,偷窺有理。在那個缺乏少年性啟蒙的時代,初生牛犢一般的拴柱,一個情竇初開的男孩子眼中,和大人們一起見證了什麼叫逼良為娼般的悲劇。 而她是栓住的嬸子,是一個性感成熟久經世事完美無聲的女人,被一個稚氣未脫不知所措的小男孩寬衣解帶。按耐不住,按耐不住啊!偷窺!偷窺!時光流逝,美麗在消逝,悲劇在延續,它是沖動的懷想,美麗的破碎。它不僅僅描寫的是一個少年的性意識,它更喚起了人們對人性之中最醜陋最無奈一面的深層次挖掘。那一切是多麼好奇,沖動,多麼苦澀,多麼後悔

⑻ 有沒有你看過一次再也不敢看第二次的電影

我看過很多種類型的電影,其中讓我看過不敢再去看第二遍的電影有:《無人知曉》、《金陵十三釵》、《一九四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無人知曉》

就畫面風格來說,干凈明亮的畫面,各種構圖和特寫都像是在看一部治癒系的電影,自然的表演沒有一絲刻意,可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卻在講述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本可以煽情,卻沒有任何拖沓,就像普普通通的記錄生活,平凡中的四個可憐的孩子,為了生存而努力,以妹妹的意外死亡作為結局,一個小生命最終就在一個旅行箱中,那雙沾滿泥土顫抖的手,本不該在這個年齡經歷的一切,最終畫面停留在四個小孩走在馬路上,前方的路途崎嶇,卻只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繼續

⑼ 台灣二十部打真軍電影

台灣打真軍電影

1、《趕屍艷談》

《浪女迷魂記》講述的士司機遇到了艷遇,可事後得知是女鬼采陽捕陰,嚇的司機趕緊求神拜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