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彝族與國民黨打仗用弓箭老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彝族與國民黨打仗用弓箭老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2-05 03:46:07

① 提供幾部使用弓箭做武器的電影

女主角的武器是弓箭啊,不好找,我只記得《刀鋒戰士3》裡面的女主角是用弓箭的,參見此圖:
http://www.mp0.cn/wallpaper/144361512/127514242551845.jpg

② 誰知道劉伯承和小葉丹結拜成兄弟的故事我忘了那部電影叫什麼名子了

1935年5月21日,紅軍先遣部隊進入彝區。許多彝胞聽說紅軍是仁義之師,但還是半信半疑。看到這支以漢族人為主體的軍隊進入自己的控制區,有不少彝民拿著鋼槍、土槍、弓箭圍攏過來,吶喊著漢人聽不懂的口號,占據了山口要隘並攔住去路。

劉伯承、聶榮臻等下令,遇到彝民阻攔和搶劫不得開槍,只能說服解釋。當先遣部隊經過額瓦埡口時,突然有一股彝族武裝沖下來,襲擊了走在隊伍後面的工兵連,把他們的衣服扒光。這個連的指戰員嚴格遵守命令未加抵抗,結果光著身子流著淚跑了回來。

紅軍只得縮短行軍距離,嚴格軍紀,對侵襲採取不予理睬和不還擊的態度。剛從冕寧監獄中被解放的彝民,走在紅軍隊伍的前面當翻譯,說明紅軍此次只是借路北上,絕不會與彝族人為敵。此時,沽雞家支的頭人小葉丹派了他的四叔和精通漢語的沙瑪爾各到喇嘛房姜家店子探聽情況,得知紅軍確實不同於以往所見的國民黨軍隊。在雙方形成對峙時,小葉丹騎馬趕到前沿。紅軍發現這人裝束不一般,便經翻譯向他喊話,得到的回答是同意會談。

小葉丹首先同紅軍群眾工作隊隊長蕭華席地而坐,進行了交談,了解到紅軍只是想借道通過。他看到紅軍解救被國民黨關押的彝民,紀律又很嚴明,便本著「朋友越多越好,敵人越少越好」的傳統理念,表示同意交朋友。此時,紅軍前進路上的兩個彝族部落―――「沽雞」和「羅洪」正在不斷械鬥,小葉丹作為「沽雞」家的領袖提出願與紅軍結盟,也是想借紅軍的力量打敗「羅洪」部落。紅軍願意結盟是為減少北上途中的阻力,並不想介入彝族內部沖突。當小葉丹提出願與紅軍先遣隊劉伯承司令結拜為兄弟時,蕭華馬上回去報告。劉伯承為了團結彝族同胞,確保主力順利通過,毅然決定去擔當這一結盟的主角。
5月22日,在冕寧縣城以北20多公里的彝海湖畔,紅軍先遣隊隊員和眾多彝胞參加儀式,劉伯承和小葉丹歃血盟誓,結拜為兄弟。小葉丹還拿來一隻公雞在湖邊宰殺,兩人喝了雞血酒並對天盟誓。儀式完成後,劉伯承把隨身佩帶的左輪手槍和一些步槍送給了小葉丹,小葉丹也將坐騎送給劉伯承作為紀念。

當晚,劉伯承在宿營地大橋設宴款待了小葉丹叔侄一行。針對小葉丹希望得到外援打冤家的想法,劉伯承建議,彝族內部要團結,不要打冤家,要和好;漢族彝族是一家,不要隔閡,要共同對付軍閥劉文輝。隨後,劉伯承將一面寫有「中國夷民紅軍沽雞支隊」的隊旗授予小葉丹,任命他為支隊長。

「彝海結盟」後,小葉丹考慮到其他家支仍有可能襲擊紅軍,於是親自陪送到喇嘛房,然後派手下的果基尼迫、果基子達、沙瑪爾各等人護送到岔羅。由於紅軍通過彝區時秋毫無犯,加上剛剛解救了被押的各部落民眾,其他家支也很感動,均未攻擊紅軍。為了搶時間和防止意外,紅軍強行軍,在三天時間內全部通過彝區。指戰員們快步行軍時,路邊彝胞一片歡呼,出現了歌中所唱的「兄弟民族夾道迎」的動人場面。

③ 電影《長征》的梗概

劇情簡介

1934年,江西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保存實力,中央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經過艱苦的戰斗,紅軍突破了國民黨軍隊的三道防線,兵臨湘江。敵人利用天險加重兵力,設下第四道防線,紅軍處境險惡。當時的最高領導核心三人小組之一李德是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他不顧敵我雙方力量的懸殊,一味要紅軍正面迎敵死拼。

毛澤東在沒有兵權、沒有領導地位的情況下,分析了當前形勢,提出避實就虛,甩掉敵人主力,到敵力量薄弱的貴州去,得到政治局多數成員的贊同。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結束了黨內「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路線,增選了毛澤東為政治局委員,確立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為領導核心。

從此在毛澤東的正確判斷和指揮下,紅軍四渡赤水,聲東擊西,運動敵人,順利通過彝族地區,向北挺進。長征路上,紅軍強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

許多女同志克服了失去孩子等個人情感,同男同志一樣經受住了考驗,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成為了女英雄,像賀子珍、鄧穎超、蔡暢、王彩秀等人。毛澤東率領紅一方面軍堅持北上抗日,抵制張國燾的右傾逃跑主義錯誤路線。

經過兩萬五千里的長途跋涉,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終於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 毛澤東伏案疾書: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賞析

《長征》以嚴格的歷史真實和豐富的藝術加工,激情地展現了這段共產黨人用生命、鮮血、意志和智慧書寫的歷史篇章。凸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靠徹底的實事求是精神反敗為勝,創造歷史奇跡的氣概和精神品格。

既有氣勢,也頗見扣人心弦的情節和故事,特別是在人物形象塑造,尤其是革命領袖形象塑造上更顯示出新的突破。

④ 老電影《萬水千山》是什麼時候出來的

電影片名 萬水千山
國家/地區 中國
製作公司 八一電影製片廠
年份 1959年
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突破了敵人防守來到大渡河渡口。但大渡河自然條件險惡,數萬大軍難以通過。後有敵兵追擊,前有天險擋路,我軍決定要排除萬難奪取大渡河上游的瀘定橋渡口,以保大軍渡河。紅軍前衛營不畏艱險、頑強戰斗奪下瀘定橋,並鋪設橋板,使紅軍大部隊安然渡河,繼續向大雪山進發。在雪山行進的過程中,天氣極為惡劣,許多戰士都犧牲在這里,但大雪山還是被我軍征服。1935年8月,紅一和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大軍繼續行進。在大渡河戰斗中受傷的指導員李有國舊傷復發,情勢危機,房東老大爺將自己僅有的一匹馬送給了紅軍。草地行軍艱苦異常,首長殺掉了馬分給戰士們吃,李有國用樂觀向上的態度鼓勵著大家,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紅軍終於走出草地,戰士們一鼓作氣打垮了前來襲擊的國民黨馬步芳軍隊,隨後,又迅速突破敵軍重兵防守的天險臘子口。1936年12月,歷經千難萬險的紅軍終於與紅十五軍團在陝北勝利會師,完成了可歌可泣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電影片名 萬水千山
片長 220分鍾
國家/地區 中國
製作公司 八一電影製片廠
年份 1977年
1927年大革命失敗,毛主席領導了秋收起義,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帶領工農紅軍成功粉碎了蔣介石的四次「圍剿」。此時,王明篡奪了紅軍的指揮權,導致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1934年冬,紅軍到達湘江時,已由原來的7萬多人減至3萬。泰山營在望陽灘與敵人奮戰數十次。部隊損失慘重,情況危急。此時,趙志方連長從毛主席處帶回消息,命泰山營為全軍突圍開路,挺進敵人力量薄弱的遵義。遵義會議批判了王明機會主義路線,確立了毛主席的領導地位。在毛主席的指揮下,回攻遵義,紅軍取得了長征路上的第一個勝仗。後又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順利通過彝族區,戰勝天險大渡河,與四方面軍勝利會合。在經過激烈的斗爭後,終於率先與紅十五軍團在陝北會合。1937年1月,三大主力紅軍與陝北紅軍終於在陝北勝利會師,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最終完成了。

⑤ 電影飛奪瀘定橋(百年瞬間丨紅軍飛奪瀘定橋)

△埃德加·斯諾與強渡大渡河官兵合影(1936年)

4:38

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

1935年5月上旬,長征途中的中央紅軍巧渡金沙江後繼續北上,准備渡過大渡河進入川西北地區,向紅四方面軍靠攏。與此同時,國民黨調動幾十萬大軍南追北堵,妄想把紅軍殲滅在大渡河以南。

為徹底粉碎敵人的企圖,5月24日,紅軍先遣隊突然襲佔大渡河南岸安順場渡口,次日強渡大渡河。但由於追敵迫近,加上缺乏渡河工具,全軍兩萬多人馬全部渡河至少需要一個月。在此生死關頭,中央軍委果斷決定兵分兩路,夾江而上奪取240里外的瀘定橋,保證大軍渡江。

△ 紅軍強渡大渡河油畫

電影《萬水千山》

指導員:你們看見了沒有,這里水急不能架橋,我們這十幾萬人,只靠這一隻木船,短時間很難渡過河去,現在追趕我們的敵人已經越過彝族區,逼近了我們這里。軍團長命令我們和已經過河的一師沿河兩岸向瀘定前進,奪取鐵索橋,打開通往川西的道路!

得知紅軍在安順場強渡成功後,國民黨也緊急調遣川軍兩個旅增援瀘定橋。5月28日,在紅4團向瀘定橋急行軍的時候,對岸川軍也在向瀘定橋行進,紅4團幾乎是在與敵人隔河賽跑。

電影《萬水千山》

指導員:敵人不見了。

連長:大概是怕吃苦不走了。

指導員:好,敵人睡覺咱們走,告訴戰士們,敵人宿營了,我們要抓緊機會,明天破曉趕到瀘定橋。

△紅軍長征路線圖以及強渡大渡河與飛奪瀘定橋相關位置

兵貴神速,誰先到一步,誰就會佔得先機。中央紅軍迅速作出反應:提前一天奪橋!命令,也由「十萬火急」變成了「萬萬火急」。

時任紅一方面軍紅一軍團巡視員王敬群:它這個路不好走,大山這邊是河,就這一條路高高低低,有石頭尖尖。白天走,晚上走,還得跑步走,邊走邊打,才到達瀘定橋西頭。

然而,當急行軍的戰士們趕到瀘定橋時,才發現橋面上大部分的木板已經被敵軍撤掉,只剩下13根碗口粗的鐵鏈在風中搖盪。

△瀘定鐵索橋

電影《萬水千山》片段:

團長:你們的意見是怎麼打呢?

6連長:集中所有機槍掩護,一邊鋪板,一邊過橋。

營長:那會造成很大的傷亡。

團長:你的意見呢?說嘛。

2連長:我的意見,組織一個突擊隊,全部用短武器,爬著鐵鎖先過橋。當突擊隊把敵人粘住以後。後續部隊就往橋上鋪木板跟進。

△紅軍飛奪瀘定橋油畫

5月29日下午4點,奪取瀘定橋的戰斗正式打響。由22名突擊隊員組成的奪橋突擊隊,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奮力攀上濕滑的鐵鏈,向對岸發起進攻。

時任紅一方面軍紅一軍團巡視員王敬群:他們就是爬這個鐵索,前面的連爬索打仗奪橋,第二個連扛著橋板,一前一後搭著橋板。

就在突擊隊正要接近對岸橋頭時,敵人突然點燃了預置在橋頭的木板,霎時大火漫天,濃煙滾滾。突擊隊員們奮不顧身沖進火海,迅速撲滅大火,奪取並控制了瀘定橋。

△為紀念22名勇士而設立的紅軍飛奪瀘定橋雕塑

從強渡大渡河到飛奪瀘定橋,長征中的紅軍再一次展示了絕處逢生的生存能力和戰鬥力,不僅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跡,也創造了人類挑戰極限的奇跡,為中央紅軍繼續北上開辟了通道,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不朽的篇章。

用聲音記錄中國

監制丨高岩

策劃 丨 武俊山 李謙

主筆 丨 韓雪

播講 丨 長悅

統籌 丨 朱星曉 王澤華

製作 丨 單丹丹

⑥ 彝族首領小葉丹,最後結局是怎樣的

小葉丹最後被國民黨政府收買的當地彝人伏擊,他在突圍時被打死。

⑦ 有部戰爭電影,日本和中國在一條鐵橋打扙,然後橋下的水都變紅色了叫什麼電影

是跟日本嗎?感覺像是老片《大渡河》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72057/?sugest=%E5%A4%A7%E6%B8%A1%E6%B2%B3
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隊伍來到金沙江到大渡河之間的天險縱橫的重疊山川中。數十萬國民黨中央軍和軍閥武裝圍追堵截,蔣介石的座機也飛臨川軍首腦駐地,兩種決定中國命運的力量對峙著……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樹堡、暗渡安順場的戰斗。紅軍進入冕寧縣城後,嚴格執行黨的民族政策,釋放了被反動政權拘押的群眾,使這片彝族聚居地區,成為紅軍走向勝利的通衢。先遣團迅速奪取了安順場渡口,17位勇士孤舟奮勇,直撲對岸守敵。老謀深算的蔣介石也迅速調整了部署,調集部隊左右夾擊安順場,妄圖半渡而擊,將渡河的紅軍分割圍殲,揚言要紅軍重蹈石達開的覆轍。毛主席等首長及時變通部署,將計就計,一面繼續造成在安順場涉渡的假象,一面另闢瀘定橋為強渡點。之後,又以劉伯承佯攻雅安,作直取成都狀,迷亂了川軍,調開了固守瀘定的川軍二0八旅。蔣介石察覺了真相後,惱羞成怒,走馬換將,令新任川軍司令何湘輝火速調二0八旅回援瀘定。這時,我左路部隊已佔領橋頭,攀著十三根凌空搖盪的鐵索向左岸突擊。當蔣介石打電話訓示右岸守敵時,接電話的已是紅軍戰士小張……毛主席安步走下瀘定橋頭,對身邊的戰友們說:"夢想我們當石達開第二的那個人作何感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