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孫安動本的京劇劇目
《孫安動本》,國家京劇院經典劇目;是高派名劇,是上個世紀60年代初根據山東柳子戲同名劇目改編而成。
其劇情為:明萬曆時,太師張從專權,吞沒賑糧,殘害百姓,私造皇宮。曹州知府孫安奉調回京。連奏三本參劾,未准,反被杖責。
孫安不屈,連夜修本再諫,攜妻兒抬棺上殿拚死相爭,帝應張從議,傳旨斬孫,閣老保本均不能救,激怒定國公徐龍,持先帝所賜黑虎錘進宮,責帝,打張從,救下孫安,並以錘相授,整治朝綱。
(1)老電影孫安動本京劇擴展閱讀:
「孫安動本」的歷史原型:
孫維城,(1539—1602),字宗甫,邱縣孫庄人。在分宜縣任知縣時,接手一徇情枉法,致死人命案。不畏強權,仗義執法,果斷查處大奸臣嚴嵩宗侄嚴世茂欺男霸女一案。
雖被嚴嵩革職,但仍將供詞、訴狀送給海瑞,終被清官海瑞秉公執法,將嚴世茂斬首示眾,為百姓除了大害,大快人心。
此事後被改編為影視戲劇《孫安動本》。後升為布政使,到宣化府去鎮守。萬曆二十九年(1601),又升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卒於官。
❷ 京劇《孫安動本》中孫安的歷史原型是誰
孫維城。《明史》里有記載。
《孫安動本》這出戲,家喻戶曉,為民眾所稱道。孫安原名孫維城,系邱縣邱城鎮孫庄村人。他為這官清正,愛民如子,終生歷職十三任,留下千古佳話。
為民請命動章本,萬曆年間,首相張居正,假傳御旨以丈量土地為名,令民間新開墾的土地納賦稅。將新稅均於舊賦額中,這就加重了墾田農民的負擔。
有很多貧苦農民棄地不墾,造成大片新墾農田荒蕪。這時孫維城正在雲南任安寧知州。他體察民情,本奏天子,安頓流民,墾荒修田,獎勵農桑。嚴懲貪官污吏,安定民心。幸喜風調雨順,連年豐收。
(2)老電影孫安動本京劇擴展閱讀:
《明史》記載:
孫維城,字宗甫,丘縣人。隆慶五年進士。歷知浚、太康、任丘三縣。萬曆十年,擢南京御史。初,張居正不奔喪,寧國諸生吳仕期欲上書諫。
未發,太平同知龍宗武告之操江胡檟,以聞於居正。會有偽為海瑞劾居正疏者,播之邸抄。宗武意仕期,遂置獄,榜掠七日而卒。
居正死,仕期妻訟冤,維城疏言狀。檟已擢刑部侍郎,宗武湖廣參議,皆落職戍邊,天下快之。中官田玉提督太和山,請兼行分守事,帝許之,維城援祖制力陳不可。
俄以救言官范俊,奪俸一年。忤座主大學士許國,出為永平知府。遷赤城兵備副使。繕亭障二百六十所,招史、車二部千餘人。以功屢進按察使,兵備如故。
部長安兔挾五千騎邀賞,維城請於督、撫,革其市賞而責之,戢不敢肆。尋以右布政使移守宣府,改廣東左布政使。二十九年,拜右僉都御史,巡撫延綏。
河套常犯順,罷貢市十餘年。後復松山,築邊城,諸部長恐,益侵軼。至是,吉囊、卜庄等乞款。聞巡撫王見賓當去,請益切。在寧夏者曰著宰,亦請之巡撫楊時寧。
兩鎮交奏,給事中桂有根請聽邊臣自主。維城方代見賓,時寧亦遷去,以黃嘉善代,二人並申約束。維城又條善後六事,款事復堅。
初,維城在宣府,與總兵官麻承恩不相能。會承恩亦移鎮延綏。一日,維城見城外積沙及城,命余丁除之。承恩紿其眾曰:「食不宿飽,且塞沙可盡乎?」卒遂噪。
維城曉之曰:「除城沙,以防寇耳,非謂塞上沙也。」卒悟而散。維城因自劾,帝慰留維城,治嘩者。然維城竟坐是得疾,不數月卒。將吏入視其橐,僅俸數金,賻而歸其喪。
翻譯:
孫維城,字宗甫,丘縣人。隆慶五年(1571)中進士,相繼擔任浚縣、太康、任丘三縣知縣。萬曆十年(1582)升為南京御史。當初,張居正不奔喪,寧國的儒生吳仕期想上書勸諫。
未發,太平同知龍宗武報告給操江提督胡木賈,讓他告訴張居正。正好有偽稱海瑞彈劾張居正的人,將他的上書印在邸報上。龍宗武指為吳仕期所干,於是將他逮捕下獄。
嚴刑拷打七天,致使吳仕期死亡。張居正死後,吳仕期的妻子為他伸冤,孫維城將事情原原本本地上奏。
時胡木賈已提升為刑部侍郎,龍宗武已是湖廣參議,都被撤職流放邊地,天下人稱為大快人心事。宦官田玉提督太和山並請求兼任地方防守事宜,皇帝答應了他。孫維城援引祖制極力認為不可以這樣做。
不久因為申救御史官員范亻焦,孫維城被停發俸祿一年。又因違背恩師大學士許國的意旨,被貶為永平知府。後改任赤城兵備副使,修理亭障二百六十所,招降史、車二部一千餘人。
以功績升為按察使,兵備副使仍舊。部落首領安兔挾持五千騎兵邀功請賞,孫維城請求督、撫,免除賞賜而且責備他,於是安兔不敢放肆。不久以右布政使移守宣府,後改為廣東左布政使。
萬曆二十九年(1601)拜官右僉都御史,巡視撫察延綏。河套地區諸部落常常反叛,孫維城停止他們進貢、互市十餘年。後來,他又收復松山,修築邊境城市,各部落首領異常恐慌,便加緊襲擊。
這時,吉囊、卜庄等乞求和議。聽說巡撫王見賓當離職,請求更為迫切。在寧夏的著宰,也向巡撫楊時寧請求。兩鎮都上了奏,給事中桂有根請讓邊臣自做主張。
孫維城剛代替王見賓,楊時寧也升任走了,由黃嘉善代替,二人一起相互約束。孫維城又陳上有關善後事宜六件,修好之事重新鞏固下來。
起初,孫維城在宣府,與總兵官麻承恩關系處理不好。恰好麻承恩也移鎮在延綏。一天,孫維城看見城外的積沙幾與城高,命令兵丁除掉它。
麻承恩哄騙眾人說:「連飯都吃不飽,還能除盡塞上的沙嗎?」士兵於是喧嘩。孫維城明白地告訴他們說:「除掉城牆下的沙,是為了防止敵人,並不是說塞上的沙。」
士兵醒悟散去了。孫維城因此彈劾自己,皇帝安慰、留任他,整治嘩變的人。然而孫維城竟然因此而得病,不到幾個月就死了。
將吏進入他的家看了他的口袋,裡面僅有俸祿數金,大家捐獻金錢將他的屍體送回到家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孫維城
❸ 孫安動本是哪朝的事
明朝。
明代,萬曆登位,對太師張從言聽計從。曹州知府孫安參奏張從吞沒販糧。張從為了籠絡孫安,奏明皇帝、升孫為兵科給事,調京為官。一路上,孫見哀鴻遍野,決心為民陳情。
孫的岳文黃義德身為轉本御史,膽小怕事,極力勸阻孫安;女婿卻不改初衷,連夜修本,面參權臣。當即被杖責四十轟出朝堂,永不得上殿面君。
孫安又買下三口棺木,親自綁妻縛子,上朝以死進諫。惹怒權奸,慫恿萬曆下了斬令。眼看孫安一家死於刀下,多虧三朝元老沈理,請出定國公徐龍。
徐乃開國勛臣之後,家傳一對黑虎銅錘,上有先王贊語。徐龍手執銅錘大閑金殿、逼迫皇帝赦免孫安,准了孫安奏本,將張從交其處置。一場正義與邪惡之爭,終於圓滿結束。
(3)老電影孫安動本京劇擴展閱讀:
《孫安動本》這出戲,家喻戶曉,為民眾所稱道。孫安原名孫維城,明朝萬曆年間人。他為這官清正,愛民如子,終生歷職十三任,留下千古佳話。
為民請命動章本,萬曆年間,首相張居正,假傳御旨以丈量土地為名,令民間新開墾的土地納賦稅。將新稅均於舊賦額中,這就加重了墾田農民的負擔。
有很多貧苦農民棄地不墾,造成大片新墾農田荒蕪。這時孫維城正在雲南任安寧知州。他體察民情,本奏天子,安頓流民,墾荒修田,獎勵農桑。嚴懲貪官污吏,安定民心。幸喜風調雨順,連年豐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孫維城
❹ 孫安動本的柳子戲劇目
《孫安動本》又名《徐龍打朝》。系柳子戲傳統劇目。1959年趙劍秋主持改編,范季高、楊漢卿、尚之四、紀根垠參與改編。 明萬曆時,太師張從獨攬朝政,吞沒賑糧,草菅人命,曹州知府孫安參奏一本,被張從扣下,反保舉孫安進京任職。孫安進京途中遇民婦投河,其身揣十八張控告張從的訴狀。
進京後,又在岳父黃義德家中得知父親孫存因彈劾張從未遂而遭殘害,於是三上金殿,輿櫬諫君。
無奈幼主偏信張從讒言,不但駁回本章,並將孫安判斬。
黃義德及三朝元老沈理保本不準,求助於定國公徐龍;徐龍持黑虎銅錘上殿,義正詞嚴,幼主終將孫安赦免。 1959年11月進京演出,受到好評。
1962年,由上海海燕製片廠拍成電影。編劇增加朱劍。
舞台劇本1959年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1960年發表於《劇本》月刊,收入《中國地方戲曲集成·山東省卷》。
中國戲劇出版社1961年出版單行本。
1963年編入《戲曲選》第六卷。中國京劇院二團曾移植演出。
《孫安動本》一劇,「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公開點名批判,劇本改編者均遭株連,有的含冤去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公開宣布平反。山東省柳子劇團1979年恢復上演。
❺ 觀看2012年春節晚會---列舉你喜歡的傳統戲曲劇目,主要內容有戲曲的名稱,典型劇目和著名演員
這些作業應付一下就行了,不必太認真。
《龍騰盛世—2012年中央電視台春節戲曲晚會》節目單
主持人:白燕升、董藝、任魯豫、張喆、趙保樂、周宇
1、開場舞蹈《龍騰盛世》
2、京劇《珠簾寨》表演者:馬力、藍天、傅希如
3、京劇《花田錯》表演者:張佳春、唐禾香
4、京劇《戰北原》表演者:陳聖傑
5、豫劇《大登殿》表演者:李樹建
6、評劇《花為媒》表演者:曾昭娟
7、河北梆子《穆桂英掛帥》表演者:許荷英
8、京劇《將相和》表演者:譚正岩、方旭
9、京劇《沙橋餞別》表演者:王佩瑜
10、京劇《詩文會》表演者:趙秀君
11、相聲《送年戲》表演者:何雲偉、李菁
12、京劇《貴妃醉酒》表演者:董圓圓
13、京劇《對花槍》表演者:袁慧琴
14、京劇《孫安動本》表演者:倪茂才
15、京劇《大登殿》表演者:遲小秋
16、京劇《坐寨》表演者:楊赤
17、京劇《金水橋》表演者:張艷玲
18、戲曲小品《真假包龍圖》表演者:朱世慧、王嘉慶、李澤琳、王越
19、高甲戲《金龍煥彩》表演者:福建晉江高甲戲劇院
20、越劇《何文秀》表演者:蕭雅
21、黃梅戲《滿山杜鵑》表演者:吳瓊
22、崑曲《紅樓夢·寶黛初見》表演者:邵天帥、施夏明、朱冰貞、翁佳慧
23、京劇《梅龍鎮》表演者:李寶春(中國台灣)、常秋月
24、京劇《武家坡》表演者:譚孝曾、魏海敏(中國台灣)
25、京劇《孟母三遷》表演者:吳汝俊
26、少兒京劇聯唱
京劇《野豬林》表演者:姜舒原
京劇《穆桂英掛帥》表演者:趙躍然
京劇《天女散花》表演者:王萌
京劇《徐策跑城》表演者:李佩澤
27、戲曲小品《龍媽招親》表演者:徐孟珂、金不換、威廉、瑪利亞等
28、京劇《龍鳳呈祥》表演者:呂洋、吳昊頤、張馨月
29、京劇《捉放曹》表演者:楊乃彭
30、京劇《赤壁》表演者:王嘉慶、張建峰、金喜全
31、京劇《太真外傳》表演者:史依弘
32、京劇《洪洋洞》表演者:張克
33、京劇《八珍湯》表演者:趙葆秀、翟墨、黃麗珠
34、京劇《三家店》表演者:耿其昌
35、京劇《望江亭》表演者:王蓉蓉
36、京劇《姚期》表演者:孟廣祿
37、賀歲武戲《新鬧龍宮》表演者:郝傑
38、京劇《漢蘇武》表演者:張建國、郭宵
39、京劇《赤壁》表演者:李宏圖
40、京劇《下魯城》表演者:杜鎮傑
41、京劇《大漠昭君》表演者:姜亦珊
42、川劇《春夜喜雨》表演者:陳巧茹
43、秦腔《綵樓配》表演者:李軍梅
44、滬劇《庵堂相會》表演者:錢思劍
45、二人台《觀燈》表演者:許美珍、蒙吉珍
46、相聲《學唱現代戲》表演者:陳印泉、侯振鵬
47、京劇《黛諾》表演者:李維康
48、京劇《杜鵑山》表演者:王潤菁
49、京劇《紅色娘子軍》表演者:丁曉君
50、京劇《坐宮》表演者:李軍、林林
51、京劇《鳳還巢》表演者:包飛、蘭海嬌
52、戲曲小品,《五帥闖西天》表演者:宋寧、謝楠、魏嘉藝、楊松、何軍、大牛(英國)
53、京劇《草船借箭》表演者:陳少雲、朱強
54、京劇《狀元媒》表演者:薛亞萍
55、京劇《鎖麟囊》表演者:李佩紅
56、京劇《楊門女將》表演者:李勝素
57、京劇《上天台》表演者:於魁智
58、京劇武戲集錦
表演者:閻虹羽、馮蘊、楊亞男
59、京歌《難忘今宵》表演者:丁曉君、張馨月、唐禾香、張佳春、吳昊頤、王潤菁
❻ 具有中國代表性的三個劇種劇種
中國戲曲劇種介紹
【京劇】
京劇是我國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劇種。它是由多種地方戲在北京匯聚、融合,發展而成的。它從產生到現在約有一百四十年的歷史。
清代乾隆以來,崑曲、弋陽腔、秦腔等曾先後進入北京。1790年安徽著名藝人高朗亭率領有名的徽戲「三慶班」進入北京,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以後,又有「四喜」、「春台」,「和春」三個徽班入京,和「三慶班」合稱「四大徽班」,盛極一時。此時,崑曲、京腔(弋陽腔入京後演化得名).·秦腔等逐漸冷落下來。約於1830年湖北楚調(漢劇)也進入北京,漢 劇和徽劇出於同一源流,因而時常合班演出,聲腔上相互結合。後來,徽班又吸收,溶化了崑曲、梆子、京腔的精華,在劇目,音樂,身段、服裝、化妝方面都有所改革,再結合北京當地語言和風俗習慣,便逐漸形成了京劇。當時稱為「皮黃」,又名「京調」。
1850年前後,京劇在四大徽班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等著名演員,時稱「老生三鼎甲」。他們對京劇藝術的形成和發展有突出的貢獻。
京劇藝術比其它劇種更突出了戲曲集中、概括和誇張的特點,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體系和統一風格,在舞台表演上富於鮮明的舞蹈性和強烈的節奏感。
一百多年來,京劇著名演員先後輩出,特別是不斷涌現出許多傑出的表演藝術家,形成不同風格的流派,為京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成為京劇藝術的珍貴財富。
解放後,京劇藝術取得了巨大成就。整理、改編、創作了大量的優秀傳統劇目和新編歷史劇,並成功地演出了許多現代題材劇目,為京劇的發展開辟了道路。京劇藝術代表團還多次出國訪問演出,轟動了世界藝壇。
【崑曲】
崑曲是我國的古老劇種,約在元末明初形成於江蘇崑山一帶,又稱「崑山腔」。明代嘉靖時期傑出的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對崑山腔進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諸種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間小曲等多種藝術成分,創造出一種輕柔委婉的「水磨腔」。與選氏同時的劇作家梁辰魚專為崑山腔編寫了《浣紗記》一劇,演出後轟動江南,並迅速流行全國。明末清初,崑曲一度繁榮,在藝術上更加精緻完美,成為一個具有全國影的劇種。至乾隆時期,崑曲藝術被統治階級所掠奪,內容趨向宮廷化,以致脫離人民群眾而漸衰落,到解放前夕,已瀕臨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後,崑曲在劇本.唱詞。唱腔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1956年浙江省昆蘇劇團赴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貫》,轟動全國。1957年根據周總理的指示,建立了北方崑曲劇院。崑曲這個古老的劇種,又煥發出藝術的青春。
崑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體系和獨特的聲腔系統。它的劇目豐富,劇本文詞典雅華美,文學性較高。發音,吐字講究四聲,嚴守格律、板眼。崑曲曲調是曲牌體,每出戲由成套曲牌構成。唱腔圓潤柔美,悠揚徐緩。表演細膩,身段動作和歌唱緊密結合,舞蹈性很強。伴奏樂器主要是笛子,有時也用三弦、笙、嗩吶等。
明代中葉,崑曲向北方流傳,經許多藝人的努力,將崑曲和北方地區語言相結合,形成了「北昆」;原來流行於江,浙一帶的崑曲,則被稱為「南昆」。;比昆的演出武戲較多,表現風棚U健豪放;南昆則注重音韻吐字和細膩做工,比較清婉纏綿。崑曲在中國戲曲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對京劇和湘劇、川劇等地方劇種的形成和發展都有過直接的影響。
【評劇】
評劇是全國有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形成於清末民初,約有七十年的歷史。它源於冀東一帶的「蓮花落」,後來吸收了東北「蹦蹦」的腔調,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稱。最初為對口演唱形式,近似東北的「二人轉」,後來陸續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擊樂.灤州影戲、樂亭大鼓和京劇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變為「奉天落子」,最後成為現在的評劇。成兆才是早期評劇的著名演員和劇作家。他創造了許多新腔,並創作改編了一百餘種劇本,對評劇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評劇的藝術特點是:以唱工見長,吐字清楚,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 白如訴,表演生活氣息濃厚,有親切的民間味道。它的形式活潑、自由,最善於表現當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鄉村都有大量觀眾。評劇唱腔是板腔體,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種板式。解放後,評劇音樂,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顯著成就,特別是改變了男角唱腔過於貧乏的弊病,男聲唱腔有了新的創造。
評劇原分為東路和西路兩派。今天盛行的是東路,流行於河北和東三省,在南方也有廣大觀眾。西路評劇又叫「北京蹦蹦」,是在東路評劇梆子、老調的影響下形成的。它的腔調高亢,板頭豐富,別具風格。辛革命前後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觀眾歡迎,以後瀕於絕跡。1958經中國評劇院發掘整理,始重現於舞台。《花亭會》就是經過整理並由青年演員繼承下來的一出好戲。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初名「直隸梆子」,後直隸省改稱河北省,始改今名。它淵源於陝西秦腔的梆子系統。大約在清代中葉以後,由山西蒲州梆子流入河北逐漸演變而成。清末曾在北京盛極一時。後來梆子和皮黃曾同台演出,互相交流、吸收,使梆子在藝術上日趨完整。北京的直隸梆子吸收皮黃精華之後,又稱「京梆子」。辛亥革命後,許多出色的梆子女演員不斷涌現,給梆子劇種帶來了新生面,使其唱腔音樂發生了較大變化。
河北梆子流行時,在我國華北和東北地區,尤其是在河北中、北部及京、津地區最為群眾喜聞樂見。河北梆子的唱腔高亢激昂、剛勁挺拔,主要有慢板、二六、流水、尖板、哭板、反調等板式,還有近百支用於舞台伴奏的曲牌。
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時期,河北梆子在河北一帶農村得到廣泛發展。但在國民黨統治的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則日漸衰落。解放後,河北梆子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對過分喧噪的鑼鼓、梆子進行了革新,創造了新的唱腔,使其在慷慨雄壯之中兼有柔和悅耳、優美動聽的特色。
【老調】
老調,又名「老調梆子」,河北省地方劇種之一。約產生於明朝末年。它長期流傳在民間,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唱腔朴實、激越、剛健,有頭板、二板、安板、起板、撥子板、送板、留板、哭板等多種板式。主要伴奏樂器有板胡、笛子、笙、二胡、三弦等。流行地區以河北保定為中心,分東路(高陽、安新一帶)、西路(保定西部地區)、南路(石家莊一帶)。各路唱腔無甚大區別,只是落腔有所不同。老調表演形式完整,行當齊全,傳統劇目較為豐富。《潘楊訟》是較有影響的劇目,已拍攝成戲曲影片。
【絲弦戲】
絲弦戲是河北省古老的地方劇種之一。它是北曲「弦索調」的一個支脈,古名叫「弦索腔」。絲弦戲原來沒有女演員,男女角色都由男演員扮演,形成了唱腔真假聲交替運用的特點。絲弦的伴奏樂器,長期沿用兩把柳琴與兩把三弦,清咸豐年間,因與老調梆子經常同台演出,主要伴奏樂器改用了老調的中音板胡,其它樂器也有增減。在發展過程中,又受崑曲、河北梆子、京劇不同程度的影響。它流行於河北省中南部的廣大農村,及山西部分地區。絲弦的唱腔既高亢又宛轉,以板腔為主,分越調與管調兩個系統,又各有多種板式。解放前夕,絲弦僅存一兩個專業班社。解放後,絲弦有了較大發展,並有女演員參加演出,絲弦的優秀傳統劇目《空印盒》曾搬上了銀幕。
【平調】
平調是河北省的地方劇種之一,發源於冀南武安縣一帶,也 稱「武安平調」。流行於冀南、豫北和晉東南廣大地區,深受當地群眾喜愛。平調的產生,據傳始於明末清初,由武安藝人汲取了豫j[淮調的特長,結合武安民間音樂、舞蹈演變而成。
平調屬於「梆子戢」,行當齊全,善演歷史戲。它的唱腔屬板腔體,結構 較完整,旋律優美,長於抒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栽板、垛板、悲板等近二十個板頭。音樂伴奏有嗩吶曲牌和絲弦曲牌百餘個。從前,伴奏樂器主要有二弦,軋琴等;;解放後又增加了笙、笛、板胡等。在表演上具有活潑、粗獷、激昂,豪放的風格特點。其代表性劇目有《三進帳》、《鍘陳士美》、《金鍾記》等。
【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因以唐山地區樂亭、灤縣一帶的語言音韻為其音樂特色,所以又叫「樂亭影」、「灤州影」,流行於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區以及東北三省各市縣、它是一種有著精美的雕刻工藝,靈巧的操縱技巧和長於抒情的唱腔音樂的綜合藝術。抗日戰爭以前常在農閑聚眾演出,征上述地區的鄉鎮農村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它的唱腔音樂尤為群眾所喜愛。
唐山皮影的唱腔是從一種純說唱形式的「大福影」演變而來的,它是一種男女分腔的,有著多種腔調(如平調、花凋,陽韻平調、河東調.灤河調,吟腔),·多種板式(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緊二性,三性、流水)的板腔體。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由於前輩藝人的發展創造,長期以來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它的主要伴奏樂器以前是一把小三弦,後來逐漸被四胡所代替。
【北京曲劇】
北京曲劇是解放後在單弦等曲藝的基礎上產生的一個新劇種。單弦是北京廣泛流行的一種說唱藝術形式,用第三人稱說唱故事過去有時用兩個以上演員化裝演唱,便叫彩唱牌子曲。今天的曲劇就是脫胎於牌子曲的戲曲形式。1950年曲藝演員魏喜奎等人首先演出了《新探親》叫做新曲藝,以後改稱曲劇,陸續演出了《柳樹井》、《羅漢錢》、《楊乃武與小白菜》、《啼笑因緣》、《駱駝祥子》等劇目。
北京曲劇的曲調種類很多,生動活潑,並且念字清楚,易於表現現代生活。
【二人台】
二人台是內蒙西部地區最為流行的一種民間戲曲形式,並廣泛流傳於山西北部及河北張家口一帶。;最初只有兩個演員在舞台上演唱故名「二人台」。它是在當地小曲「絲玄坐腔」的基礎上,吸收了「社火」歌舞及蒙族民歌演變而成。有近百年的歷史。二人台的劇目內容多為生活小戲。二人台音樂有 濃厚的地方色彩,所採用的曲調是從民歌的基礎上發展來的).:音階跳動大,滑音,裝飾音多,具有悠揚、開闊、粗獷的風格。伴奏樂器有笛子;四胡;揚琴、三弦等,用「四塊瓦」(竹製樂器)擊打節奏.
解放前,二人台曾受反動統治的摧殘。解放後在劇本,表演、音樂方面作了一系列改革,演出形式和表演內容都有很大的改進。
【吉劇】
吉劇,是在「二人轉」的基礎上,吸收東北其它民間藝術和借鑒其它地方戲曲的長處,融合提煉,於1959年誕生的.流行於吉林省:
吉劇的唱腔音樂,包括「柳 調」和 「咳調」兩大類,各有一套曲牌。這些曲牌是「二人轉」音樂中有代表性,而且適於戲曲化的部分。它被吸收到吉劇中後,按照「板腔體」戲曲音樂的規律,形成了三節板、正板。快正板.搶板,行板、散板、流水板等多種形式。主要伴奏樂器是;板胡和嗩吶。吉劇的表演,繼承了二人轉唱,扮、舞、說,絕(手絹、扇子等絕活)等五功,並吸收了其它劇種的表演特長,而發展形成獨特的風格。經過整理,恢復上演的《包公賠情》和《燕青賣線》等劇,展現了吉劇的表演風格和藝術成就。
【晉劇】
晉劇又稱「山西中路梆子」、「太原梆子」,解放後定名晉劇,是山西的主要地方劇種。它和蒲州梆子,北咯梆子、上黨梆子合稱山西「四大梆子」。流傳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以及內蒙、陝北等廣大地區.晉劇是在清代道光,咸豐年間,在晉中秧歌的基礎上,吸收蒲劇、崑曲、河北梆子等劇種的音樂成份,從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逐步發展並盛行起來的。它的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獷,而又圓潤工細。經常用大沒唱詞來表現戲劇情節,用對唱代替對白。在板類上,主要有四股眼.夾板、二性、流水,以及用來表現激昂情緒的介板和表現悲痛的對白。它的每個行當各有不同唱法;唱腔變化多端;豐富多彩。晉劇的許多技巧表演,如翎子功,鞭子功,梢子功(甩發)也是很馳名的。
抗日戰爭時期;在革命根據地一帶,不少藝人曾演出新編歷史劇和現代劇,為抗日戰爭服務。解放後,·晉劇出現了《打金枝》,《蝴蝶杯》、《劉胡蘭》等許多經過整理的優秀傳統劇目和新編劇目。
【蒲劇】
蒲劇因其發源地在蒲州,今山西永濟縣而得名、又稱「南路梆子」、「蒲州梆子」。晉南群眾又稱之為「亂彈」。它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劇種中最古老的一個劇種。山西、河北,河南幾省的梆子戲,都曾受它的影響。蒲劇是晉南人民喜愛的劇種,在豫西、陝東、·甘肅、寧夏,帶也有廣大群眾基礎。追溯源流,它是由「鐃鼓雜戲」演變而來,至明嘉靖年間已基本形成,分為西路和南路:南路較文雅,細膩;西路則火爆,豪放。蒲劇的音樂高昂、強烈,音節跳動性大,調活潑,感染力很強。它的,呂腔板類繁多,有慢板.、二性、流水、間板、滾白等多種。在表演上誇張性很強,有「耍翎子」,「耍帽翅」等多種特技。
解放前,這個劇種受到統治階級的鄙視和摧殘,戲班四散,藝人轉業謀生,已陷入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後在黨的關懷下,經過挖掘整理和革新創造,蒲劇藝術得到恢復和發展。《竇娥冤》一劇曾拍成電影,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流行於晉北、內蒙及冀西北一帶地區。淵源於蒲州梆子,清同治、光緒年間即已盛:七七事變後,由於日寇摧殘,班社解散,藝人改業,幾乎瀕於絕滅,迄至一九五四年山西第一屆戲曲會演才重新恢復起來。
北路梆子的唱腔、曲調,念白均同蒲劇相近,但音凋更為高亢,富有塞外山野味。特別它的「彎調(即花腔)」,唱起來千變萬化,婉轉動聽。唱腔板式主要有:慢板,夾板、二性,三性、垛板、流水、箭板,滾白等。北路梆子擅長大段的演唱,每句基本遵循弱起強落」的規律,但由於按字行腔和依情演唱,聽來變化多姿,絕不單調。
【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也叫「 晉東南梆子」、「上黨宮調」,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相傳明末起源於澤州(今晉城)一帶,流行於山西東南部地區。「上黨」一詞,是因晉東南為古「上黨郡」而得名。
上黨梆子的表演,無論台步、身段都具有咀獷、古樸的藝術特色。唱腔高亢、活潑,曲牌相當豐富,特別是「花腔」一類曲凋,優美動聽,獨具格調。除梆子腔調外,過去也兼演一部分羅羅腔,崑腔口皮黃的劇目。
【秦腔】
秦腔是西北地區主要的地方戲曲之一,它是在陝西關中地區生長起來的。周代以來,關中地區稱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秦腔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劇種,大約於明代在陝、甘一帶的民歌基礎上形成。發展過程中受到崑腔、弋陽腔、青陽腔等劇種的影響。清初,得到蓬勃發展,廣泛流傳到山西、山東、河南.河北等省。秦腔在發展過程中,因地域不同而演變為三路:東路秦腔,即同州梆子;西路秦腔,又稱西府秦腔;中路秦腔,又稱西安梆子。秦腔本來是陝西各路梆子的總稱,後來習慣地指西安秦腔。它兼有各路秦腔之長處,流傳於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一帶。
秦腔創造了我國戲曲音樂中板式變化的結構方法,成為梆子腔(亂彈)系統中的代表劇種。現在北方幾省的梆子戲雖然風格與秦腔很不相同,但在音調和伴奏上都保持著共同的特徵。
秦腔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它的唱腔,用寬音大嗓,直起直落,給人以高亢激越,粗獷朴實之感。在曲調上有「歡音」和「苦音」之分;在板式上主要有慢板、尖板、滾板、搖板、代板等五種,唱腔音樂豐富多彩,優美動人。在表演上,朴實熱烈,富有誇張性,生活氣息很濃,並有噴火,跌撲、耍髯口等多種特技。
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地區一些秦腔劇團進行了戲曲改革工作,曾創作演出過《窮人恨》、《血淚仇》等現代劇目,深受抗日軍民歡迎。解放後上演的《三滴血》,:趙氏孤兒》《紅梅閣》等經過改編的傳統劇目,展現了秦腔
藝術發展的新成就
【鄂劇】
鄂劇也叫「曲子」、「迷鬍子」是西北人民喜愛的戲油形式之一。它流行於陝西各地以及山西.甘肅、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區,由
郡縣、鄂縣的山歌、小調、童謠等發展而成。清代中葉已在舞台上演出.在發展過程中分為東,中、西三路。東路多發揮小曲子的長處,活潑明快,健康優美。西略則重大麴』,曲調優雅、悲壯,唱時比較緩慢。中路則介乎二者之間,唱法上受秦腔影響較大,聽起來高昂悲壯。
郡鄂的曲牌非常豐富,有七十二大調,三十六小調之說。伴奏上,在「地攤子」演唱時比較簡單,只有三弦、板胡、星子及四塊瓦(四片竹板製成之節奏樂器)等。搬上舞台以後,吸收了秦腔等劇種的打擊樂,加進了二胡等弦樂,使樂隊的表現力更加豐富多彩。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文藝工作者創作的《十二把鐮刀》等新歌劇,就採用了鄖鄂的曲調。
【碗碗腔】
碗碗腔,原為流行於陝西省東部一帶的皮影戲。由於樂器中有小銅碗,配合月琴,形成獨特的音樂風格因而得名。它雖是地方小戲,但形式完整,行當齊全,並具有悠揚清麗的音樂和生動感人的唱詞。它的劇目大都是本戲,摺子戲很少。碗碗腔在音樂上吸收了秦腔、蒲劇、鄖鄂,晉劇等曲調因素,從而創造出豐富多彩別具一格的唱腔。主要板式有:頭回南路、二回南路、東路腔.緊板,滾板、揚句子、花花腔、西廂調等。伴奏樂器以月琴、硬弦、二胡為主,運用起來非常和諧,而且極富變化。1956年在皮影戲的基礎上發展成為舞台劇,流傳於陝東.晉南,晉中一帶,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隴劇】
隴劇是建國後在隴東道情的音樂唱腔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年輕劇種.隴東道情是流行於甘肅東部環縣,慶陽一帶的皮影戲。它在造型。表演(皮影操作),特別是音樂上,都具有獨特的地方風味,深為群眾所喜愛.解放前,它遭受反動統治階級的摧殘,藝術上得不到發展。解放後,經過挖掘和整理,於1958年搬上舞台。1959年成立了專業劇團,並正式定名為「隴劇」.以後,先後排演了很多大小型歷史劇和現代劇。其中大型歷史劇《楓洛池》,受到觀眾的好評。
隴劇音樂旋律開闊、優美,節奏自由明快。它的唱腔有「慢板」、「飛板」、「新板」。「滾白」等多種,並有「傷音」「花音」之分。其中「簧」(即唱腔中的拖腔)和「嘛簧」(即唱腔中幫腔)的運用,形成了隴劇音樂的獨特風格, 它的主要伴奏樂器有四胡,海笛等。
【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主要劇種之一.流行於河南及陝西、山西.河北、山東,安徽等部分地區,是由明代流入的案腔、蒲州梆子同河南當地民間戲曲結合而形成的。由於長期在農村演出,帶有 濃厚的鄉土氣息,唱工多,口白少,長於表達多種多樣的感情,表演風格朴實清新,深為廣大人民喜聞樂見。
現在的豫劇主要分「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個流派。豫東:凋以商丘,開封為中心,演唱用假嗓,聲音高亢,多用花腔,較為活潑輕快,又稱「上五音」「祥符調」和「沙河調」是其支派。豫西調以洛陽為中心,演唱用真嗓,曲凋低回婉轉,尾音低落;又稱「下五音」。腔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飛板、栽板、滾板等多種板式。主要伴奏樂器有瓢胡,月琴,橫笛、梆子等。文武場曲牌有幾百種之多。流傳的傳統劇目達四百餘出。解放後,豫劇在演出現代劇方面曾取得很大成功,《劉胡蘭》,《朝陽溝》、《李雙雙》、《人歡馬叫》等都受到群眾廣泛的歡迎。豫劇現巳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全國影響的劇種。
【越調】
越調,河南省主要地方劇種之一。流行於河南和湖北北部地區。它是在元,明時期流行於民間的弦索的基礎上,受到秦腔、漢劇的影響,至明末清初時形成的。
越調的音樂豐富,有九腔十八調之說。伴奏樂器以四股弦為主,兼用卧笛、月琴、三弦等。過去它以善演悲劇著稱,解放以來,由於音樂的革新和劇目的變化,在表演喜劇上已有可喜的成就。現在河南流行的越調分兩個流派。一是南陽地區的越調,它保持著大越調的特色,唱的節奏較慢,慢板第三個字要用假嗓拉後腔,唱腔用的曲牌較多。另—是豫南,豫東的
越調,近幾十年來,尤其是解放以後;有了較大革新,不再用假嗓拉後腔,所唱的節奏比較快,適於表演現代人民的生活。
【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又名「河南曲子」,是河南省主要地方劇種之一。它是在民間說唱音樂——鼓子曲均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地方戲曲。它的曲牌大多是明,清以來流行於中原的民歌,俗曲。演唱時以三弦、琵琶,古箏等彈撥樂器伴奏;曲調委婉動聽,但纏綿曲折有餘,跳盪激越不足,為著適應群眾新的欣賞需要,一些輕快活潑易於上口的曲牌,開始在洛陽一帶的鼓子曲中演變分化出來,以踩「高蹺」演「故事」的形式演唱了一些生活小戲,音樂伴奏也變為以音量較大的墜胡為主,人們稱這種曲子為「小報曲子」。原有的鼓子曲仍流行於南陽一帶,稱為「大調曲子」這種改革是從說唱過渡為戲曲的一個重要轉折,到1926年前後便正式在舞台演出。
解放後,曲劇音樂唱腔有了很大發展,其中有些腔調已打破了原曲牌音樂的局限,逐漸接近板腔音樂,克服了不善大段宣敘的缺陷,。同時又對 原有的曲調加以豐富變化,從而增強了表現力。
【呂劇】
呂劇過去稱為「上裝洋琴」或「洋琴戲」,是在山東琴書(坐腔洋琴)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劇種。清末,廣饒縣的琴書藝人時殿元、 譚秉倫等將「坐腔洋琴」里的節目化裝上演,受到群眾歡迎。這時,化裝演 員要同時演奏樂器,後來,.伴奏和演唱分開,發展成為「洋琴戲」。它的流行地區不斷擴大,逐漸遍及山東省各縣市,在農村,尤為婦女群眾所喜愛。
呂劇的傳統劇目除部分本戲外,多系以民間傳說及家庭故事為題材的小戲。呂劇的唱腔較為簡單,朴實,平易近人,它的曲調主要有「四平腔」和「二板」兩種,演唱時由演員根據劇情自由運用,長於抒情和表現現代生活。解放後,成立了專門機構,重點對呂劇進行了整理,研究,創作演出了《李二嫂改嫁》等具有影響的劇目。在音樂上,吸收了北方其它梆子劇種的音樂特色,創作出了一些新的曲調,充實了呂劇音樂的表現能力。呂劇已經發展成為較有廣泛影響的地方劇種。
【柳子戲】
柳子戲,又稱「弦子戲」,是山東的一個古老劇種。明末清初時由河南.山東一帶流行的「黃鶯兒」、「山坡羊」等弦索小曲發展而成;後來又吸收了更為通俗的七字句說唱一一「柳子調」,便以「柳子戲」命名。它是皮黃劇泄未盛:行以前,——般所說的我國「南昆、北戈、東柳、西梆」四大聲腔之一。柳子戲流行於山東,江蘇,河南三省交界的地區。
柳子戲的傳統劇目大部分用俗曲演唱,還包括了一部分離腔、青陽,崑曲,亂彈、羅羅,娃娃、微調劇目及唱腔。曲調曲折委婉、優美動聽,有越調,平調、下調,二八調四種。曲牌二百餘支。伴奏樂器為三弦、笙,笛。柳子戲在表演藝術上,有深厚的基礎和獨特的風格,行當齊全,文武兼備,粗獷細膩兼而有之。
柳子戲在解放前備受摧殘,近於湮沒。建國後,成立了山東省柳子劇團,使這個劇種得到了恢復和發展。該團整理了一批優秀的傳統劇目,其中《孫安動本》一劇獲得人們的贊許。
【黃梅戲】
黃悔戲是安徽省的地方劇種,源於湖北省黃悔縣的「採茶調」。「採茶調」在鄂、皖,贛三省毗鄰地區廣泛流行,與當地民間流行的舞蹈、曲藝相結合,逐漸形成為民間小戲,安徽人稱它為「黃梅調」,解放後改秤黃悔戲,
黃梅戲早期多演出「兩小戲」(小丑,小旦)和「三小戲」(加上小生)。後來受「高腔」影響,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清道光以後,黃梅戲流入以懷寧為中心的安慶地區,曾與徽劇同台演出,深受徽劇的影響;此外,還吸收了當地的民歌,小調.得到再發展,形成了獨特的風格。解放後,黃梅戲發展很快,受到各地觀眾的歡迎。
黃梅戲曲調豐富,共有一百多種,如「評詞」,「二行」、「三行」.「火攻」,「彩腔」、「仙腔」等。黃梅戲用安慶地區的語言演唱,加之唱時一律用本嗓兒,所以使人感到語言易懂,字音清晰。
【廬劇】
廬劇原名「倒七戲」,是以大別山地區的民歌和淮河沿岸的民間舞蹈為基礎發展而成的,約有二百年的歷史。1955年改名為廬劇。在發展過程中受過徽劇、京劇的影響。現在是安徽地區廣泛流行的一個劇種。由於流行地區不同,又形成了幾個不同流派:西路流行在六安。霍山一帶,唱腔比較高亢、粗獷;南路流行在蕪湖、南陵一帶,唱腔比較細膩、柔和;中路流行在合肥、巢縣,唱腔兼有西路、南路的藝術特色。
廬劇在長期流行中,曾不斷向安徽民間曲藝(如「鑼鼓書」)。戲曲(如「目蓮戲」、「徽劇」)等藝術形式吸收養分,形成了較為豐富的音樂唱腔+曲調有一百多種,主要分「花腔」和「主調」。「主調」又根據不同行當有不同特點,有「老生調」,「寒調」等區別。在劇目和表演藝術方面,也十分豐富多采。
(泗州戲) 泗州戲,俗稱「拉魂腔」,是安徽省的主要劇種之一。流行於淮河兩岸。它與山東。江蘇的柳琴戲同出一源,在安徽流傳時間很長,並有所豐富發展。最初是以說唱形式出現,常年用「唱門子」、「地攤子」等形式在農村流動演出,後吸收花鼓燈的舞蹈豐富其表演藝術,並在此基礎上發展而成泗州戲,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泗州戲的唱與白結合得非常緊,唱腔富於變化+婉轉動人。它以表演勞動人民生活小戲見長,如《拾棉花》,《走娘家》等都是有影響的劇目。
【漢劇】
漢劇,舊名「楚調」,也稱「漢調」。辛亥革命前後改稱漢劇。原以秦腔經襄陽南下而演變出來的西皮為?/div>
159
❼ 孫安動本的介紹
孫安動本,傳統柳子戲劇目名,有同名電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62年,其主要劇情為:萬曆初年,奸相張從私造皇宮,毒殺民工三千以滅口吞沒賑糧。曹州知府孫安上本參劾張從罪行,但小皇帝被張從所惑,反將孫安責打四十御棍。孫安綁妻縛子,抬棺上殿,想以死諫感動皇帝,但又在張從唆使下定成死罪,三朝元老沈理上殿保救被削職為民。沈理將此情告訴定國公徐龍,徐龍手執先王御賜的虎銅錘嚴懲了張從,並赦免孫安死罪。另有京劇劇目、連環畫冊等。
❽ 陳大濩的民國陳大濩
出生:1910年,宣統二年(庚戌)
逝世:1988年,農歷戊辰年
他出身於文人官僚家庭(清末宣統皇帝博儀的老師陳寶琛是他的堂伯)。受家庭影響,幼年時即開始從師學古文,熟讀經史,後又博覽群書,因此有很高的文學修養,他對唐詩也甚是熟捻,有些名詩能倒背如流。足見先生文學基礎之扎實。他曾先後編導了《竊符救趙》、《鑄劍》、《黃魏爭功》、《斬禰衡》、《孫安動本》等劇本。《斬禰衡》系繼《擊鼓罵曹》之後接連著演,是寫曹操令禰衡去荊州勸說劉表歸降,實乃借劉表之手殺之,但為劉表識破,劉便遣禰衡去江夏見黃祖,黃祖宴請禰衡,禰衡酒醉口吐狂言,目中無人,且當座藐視黃祖,遂被黃祖所殺。20世紀50年代中期,先生在上海華東實驗京劇團時曾與李玉茹、王金璐等名家合演劇目名為《割發代首·戰宛城·打鼓罵曹·斬禰衡》一台戲。《孫安動本》則是先生在山東省京劇團時自編自導自演的戲,不同於中國京劇院的演出本。此外還與其他名作家合編了《氣壯山河》(即《於謙》,他擔任執筆)和現代京劇《花明山》等。晚年他又改編了余派名劇《搜孤救孤》以及編寫完成而未演出的《方臘頌》和《青冢埋香》等。他的教戲方式更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既有實踐,又有理論,不論是對專業的或對業余的,都是嚴格要求。他能編、能導、能演、能教,這在京劇界並不多見,京劇《戰太平》則是先生生前經常演出的優秀傳統劇目之一。 京劇《戰太平》的劇情是寫元末名將花雲輔助朱元璋之侄朱文遜鎮守太平城,被北漢陳友諒遣將暗襲而失守,花雲本擬殺出重圍,但朱卻堅持要去保護家眷,遂貽誤戰機雙雙被擒,朱貪生怕死欲降陳,卻被殺,花雲則不為陳所利誘,拒不投降,在法場上更掙斷綁索,奪得雙刀繼續戰斗,最後身中亂箭,自刎身亡。這出戲和《定軍山》、《珠簾寨》、《南陽關》、《鎮潭州》等戲一樣,是一出唱做並重、很吃功夫的靠把戲,且該劇翻高的唱腔有八句之多。是其他劇目所罕見,其中有一句 「站的是(喏)你老爺將花雲」的「的是(喏)」還是唱到高音i的雙嘎調,如果是低唱,也要唱到5音,故若演員沒有一條高低自如的好嗓子和深厚的武功基礎,是動不了這出戲的,為此很受京劇觀眾們的喜愛。但是此劇也存在著一些缺陷,尤其是在花雲被俘後的部分唱詞,實有損於花雲的英勇形象,雖然行家們曾經對此作過整理,先生也先後改過多次,但是他縱觀全劇,感到尚有繼續修改之必要,後因「文化大革命」而擱下。十年浩劫之後,便根據他的藝術觀念和幾十年來他對該劇演出的體會與感受,進行了全面的整理修改,因限於篇幅,僅將劇中人物的更動和花雲唱詞的修改,作一介紹,這是根據先生在教戲的錄音整理的,也是他生前對該劇的最後一次修改,供有關行家們和愛好京劇的朋友們參考。
首先在人物方面該劇主角花雲原有郜氏(大夫人,二路旦角扮演)和孫氏(二夫人,二路旦角扮演)兩位夫人,但是劇中的側重面都在二夫人孫氏一邊,如出征點兵時的大段[二黃導板、回龍、慢板]唱腔,按過去是由孫氏一個人演唱的,後來則由兩人各自輪流演唱一句,以避免郜氏在場上無戲可演的尷尬,但因孫氏和郜氏兩角色分別是二路、三路旦角扮演,演唱也無甚出彩之處,觀眾對此也不感興趣,再者如果部氏和孫氏的唱技不是同一水準,其效果更將適得其反;在花雲欲再次突圍而別家出戰時,這時他已感到兵單勢薄,恐難挽狂瀾,為此把後事託付了郜氏,囑她要保護好孫氏和他們年幼的兒子。然而待其養子花安來報花雲被俘後,郜氏卻不負重任,竟自投井而亡,而孫氏則挑起重擔,假裝瘋女奮勇機智攜子出逃,劇中兩位夫人的上場、下場都是同出同進,唱、念的台詞也大都是一個人上句,一個人下句,或同時唱、念。按照上述三個情況,先生認為郜氏這個人物是可有可無,甚至是多餘的,於是決定把郜氏這個人物刪去,把郜氏的台詞歸諸於孫氏(台詞稍作調整),在減少一個不重要的配角後,劇情反而顯得緊湊流暢,孫氏也有了更多的表演空間,如果孫氏由較好的演員扮演,在唱腔設計上有所創新,在出逃途中裝瘋認夫時有較優美的身段表演,其效果將會更佳。
在唱詞方面的修改是這樣的:在第三場與敵將陳友傑開打時有四句唱,原詞是:「一見賊子怒氣發,老爺言來聽根芽,我主洪福齊天大,把爾當作井底蛙。」先生對京劇里常用的「聽根芽」、「說根苗」等很多似通非通的詞句,頗為反感,所以在第二句就改為「犯我太平理太差。」在第七場[西皮導板]「號炮一響驚天地」後的一段[西皮散板]的唱詞中,原詞是:「號炮一響驚天地,就是雀鳥也難飛,叫花安與父帶坐騎,捨不得妻兒兩分離,大夫人請上受一禮,下官言來聽端的,孫氏年幼託付你,這是花家一脈息,含悲忍淚跨坐騎,落一個青史名標萬古提。」由於現只設一個夫人了,因此把第五句至八句改成:「夫人請上受一禮,今日一別會無期,撫養姣兒全仗你,莫失花家一脈息。」[下略]。在第十一場的「嘆英雄失智入羅網」一段經典精彩唱腔中,除改了[西皮快原板]中的第二句處,其它均未更動,保持了原有唱腔的特色。[快原板]唱詞的頭三句原是:「大將難免陣頭亡,我主爺洪福齊天降,劉伯溫八卦也平常。」鑒於第二句和第三句的「洪福齊天降」與「八卦也平常」詞意並不連貫,而且是互相矛盾的,所以把第二句改為「失守太平難自諒」,然後接下去唱「劉伯溫八卦也平常」。其意是我失守太平難辭其咎,而有神機妙算用兵的劉伯溫未派重兵能將前來防守,也有失誤之處,經過這樣修改之後,相對來講,就比較通順。在第十二場,當陳友諒殺了朱文遜後,按一般的演技是由兩個士兵手提著人頭(用紅布包代)上場,花雲上前搶下人頭,接著唱[西皮散板]「嘩啦啦大炮一聲響——」,待唱完「人頭打入中軍帳」之後,隨即轉身進帳把人頭扔向陳友諒。先生認為拿人頭上場,舞台形象不好,扔人頭也不妥,故改為兩士兵不提人頭,上場後即向陳友諒架刀示意已殺,因此便把「人頭打人中軍帳」改為「奮身闖入中軍帳」。接下來有一段[西皮快板],原詞是:「大罵賊子北漢王,既是興兵來較量,一來一往動刀槍,不該絆馬設羅網,你是人面獸心腸!」既罵他賊子,卻又認他為北漢王,是說不通的,再說兩軍交戰,兵不厭詐,各施其謀,罵這些毫無意義,所以就把這五句改為「怒發沖冠憤滿腔,今日中爾鬼伎倆,容爾一時且猖狂,不日大兵破長江,取爾的頭顱把仇償!」又當陳友諒勸說花雲歸降之時,花雲有一段[西皮流水],原詞是:「陳友諒下位好言講,背轉身來自思量,我若是降了陳友諒,落個罵名天下揚,我若是不降陳友諒,頃刻之間一命亡,罷!罷!罷!屈膝跪寶帳,哎!你老爺願死就不願降!」這段唱詞的問題在於:原本是忠勇剛毅的花雲,卻在生死決擇之間思想斗爭起來了,當然思想斗爭也未嘗不可,但卻貶低了花雲忠貞不屈的完美形象,無此必要。先生原來只擬把後四句修改一下,以盡量少改動,多保留些原來大家都熟悉的唱詞和唱腔,但是改了多次均不甚滿意,斟酌再三,感到還是採取以蔑視的態度與陳友諒進行針鋒相對斗爭來得徹底,於是才把這段原詞放棄,並重新改寫唱詞如下:「陳友諒,休狂妄,你老爺,不歸降,得天下靠的是民心向,爾有何德能稱孤道王,我主洪福從天降,你星斗怎比日月光,堪笑老賊不自量,呸!你老爺願死就不願降!」在第十三場,先是[西皮導板]轉[快板]四句唱,原詞是「蓋世英雄遭毒手,汗馬功勞一筆勾,將身來在法標口,這是忠良下場頭。」其中第二句和第四句,似有飽受冤屈和悔恨沮喪之意,顯然是不適宜的,於是就把它改成為「蓋世英雄遭毒手,將軍斷頭不低頭,將身來在法標口,留得英名照千秋。」接下來是與陳友諒的兩段[西皮快板]的對唱,原詞的第一段是:「說什麼拜將與封侯,花雲言來聽從頭,要我歸降不能夠,除非長江水倒流。」第二段是:「說什麼一字並肩王,花雲言來聽端詳,要我歸降你妄想,除非紅日出西方。」由於這前後兩段的第二句都顯得俗套,所以又分別改為「說什麼拜將與封侯,妄自嘮叨話不休,要我歸降不能夠,除非長江水倒流。」和「說什麼一字並肩王,富貴難移志如鋼,要我歸降你妄想,除非紅日出西方。」經過這樣修改之後,非但立場鮮明,也免掉了傳統京劇唱詞中的一些通弊。
該劇修改完成後,手把手地傳授予浙江省京劇院的李玉聲、楊超、王璉和上海京劇院專程來杭州學戲的繆斌等,並在浙江省京劇院的大力協助下,由繆斌演出於杭州勝利劇院,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京劇愛好者們的肯定。
先生經常講:傳統劇目需在演出實踐中和在新的具體情況下不斷地修改、加工、充實和提高,才能有持續的表現力和生命力。他也是這樣做的,對他生前演出的劇目如《搜孤救孤》、《擊鼓罵曹》、《定軍山》、《沙橋餞別》等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修改。 1980年1月10日,農歷己未年十一月廿三日:陳大濩1980年赴滬演出
陳大濩應邀來滬與上海京劇二團在人民大舞台合作演出《失空斬》。
❾ 觀看2012年春節晚會--列舉你喜愛的傳統戲曲劇目
《龍騰盛世—2012年中央電視台春節戲曲晚會》節目單
主持人:白燕升、董藝、任魯豫、張喆、趙保樂、周宇
1、開場舞蹈《龍騰盛世》
2、京劇《珠簾寨》表演者:馬力、藍天、傅希如
3、京劇《花田錯》表演者:張佳春、唐禾香
4、京劇《戰北原》表演者:陳聖傑
5、豫劇《大登殿》表演者:李樹建
6、評劇《花為媒》表演者:曾昭娟
7、河北梆子《穆桂英掛帥》表演者:許荷英
8、京劇《將相和》表演者:譚正岩、方旭
9、京劇《沙橋餞別》表演者:王佩瑜
10、京劇《詩文會》表演者:趙秀君
11、相聲《送年戲》表演者:何雲偉、李菁
12、京劇《貴妃醉酒》表演者:董圓圓
13、京劇《對花槍》表演者:袁慧琴
14、京劇《孫安動本》表演者:倪茂才
15、京劇《大登殿》表演者:遲小秋
16、京劇《坐寨》表演者:楊赤
17、京劇《金水橋》表演者:張艷玲
18、戲曲小品《真假包龍圖》表演者:朱世慧、王嘉慶、李澤琳、王越
19、高甲戲《金龍煥彩》表演者:福建晉江高甲戲劇院
20、越劇《何文秀》表演者:蕭雅
21、黃梅戲《滿山杜鵑》表演者:吳瓊
22、崑曲《紅樓夢·寶黛初見》表演者:邵天帥、施夏明、朱冰貞、翁佳慧
23、京劇《梅龍鎮》表演者:李寶春(中國台灣)、常秋月
24、京劇《武家坡》表演者:譚孝曾、魏海敏(中國台灣)
25、京劇《孟母三遷》表演者:吳汝俊
26、少兒京劇聯唱
京劇《野豬林》表演者:姜舒原
京劇《穆桂英掛帥》表演者:趙躍然
京劇《天女散花》表演者:王萌
京劇《徐策跑城》表演者:李佩澤
27、戲曲小品《龍媽招親》表演者:徐孟珂、金不換、威廉、瑪利亞等
28、京劇《龍鳳呈祥》表演者:呂洋、吳昊頤、張馨月
29、京劇《捉放曹》表演者:楊乃彭
30、京劇《赤壁》表演者:王嘉慶、張建峰、金喜全
31、京劇《太真外傳》表演者:史依弘
32、京劇《洪洋洞》表演者:張克
33、京劇《八珍湯》表演者:趙葆秀、翟墨、黃麗珠
34、京劇《三家店》表演者:耿其昌
35、京劇《望江亭》表演者:王蓉蓉
36、京劇《姚期》表演者:孟廣祿
37、賀歲武戲《新鬧龍宮》表演者:郝傑
38、京劇《漢蘇武》表演者:張建國、郭宵
39、京劇《赤壁》表演者:李宏圖
40、京劇《下魯城》表演者:杜鎮傑
41、京劇《大漠昭君》表演者:姜亦珊
42、川劇《春夜喜雨》表演者:陳巧茹
43、秦腔《綵樓配》表演者:李軍梅
44、滬劇《庵堂相會》表演者:錢思劍
45、二人台《觀燈》表演者:許美珍、蒙吉珍
46、相聲《學唱現代戲》表演者:陳印泉、侯振鵬
47、京劇《黛諾》表演者:李維康
48、京劇《杜鵑山》表演者:王潤菁
49、京劇《紅色娘子軍》表演者:丁曉君
50、京劇《坐宮》表演者:李軍、林林
51、京劇《鳳還巢》表演者:包飛、蘭海嬌
52、戲曲小品,《五帥闖西天》表演者:宋寧、謝楠、魏嘉藝、楊松、何軍、大牛(英國)
53、京劇《草船借箭》表演者:陳少雲、朱強
54、京劇《狀元媒》表演者:薛亞萍
55、京劇《鎖麟囊》表演者:李佩紅
56、京劇《楊門女將》表演者:李勝素
57、京劇《上天台》表演者:於魁智
58、京劇武戲集錦
表演者:閻虹羽、馮蘊、楊亞男
59、京歌《難忘今宵》表演者:丁曉君、張馨月、唐禾香、張佳春、吳昊頤、王潤菁
播出時間: cctv-11 1月22日 19:20
CCTV-11 2012年1.23~2.5(兩周)部分節目預告
12/01/23 星期一
06:40:00 109 九州大戲台:黃梅戲《送香茶》
12:56:00 15 CCTV空中劇院:迎新春封箱戲 新編京劇 戲迷家庭 京劇 大白水灘 (訪談)
13:11:00 75 CCTV空中劇院:迎新春封箱戲 新編京劇 戲迷家庭 京劇 大白水灘 1/2
14:26:00 86 CCTV空中劇院:迎新春封箱戲 新編京劇 戲迷家庭 京劇 大白水灘 2/2
19:20:00 15 CCTV空中劇院:京劇新春演唱會 (精編版) (訪談)
19:35:00 89 CCTV空中劇院:京劇新春演唱會 (精編版) 1/2
21:04:00 80 CCTV空中劇院:京劇新春演唱會 (精編版) 2/2
12/01/24 星期二
06:45:00 106 九州大戲台:黃梅戲《霧里青傳奇》
12:56:00 15 CCTV空中劇院:京劇 戲迷家庭(四)十五花洞(訪談)
13:11:00 83 CCTV空中劇院:京劇 戲迷家庭(四)十五花洞 1/2
14:34:00 80 CCTV空中劇院:京劇 戲迷家庭(四)十五花洞 2/2
19:20:00 15 CCTV空中劇院:京劇 四郎探母 (精編版) (訪談)
19:35:00 85 CCTV空中劇院:京劇 四郎探母 (精編版) 1/2
21:00:00 80 CCTV空中劇院:京劇 四郎探母 (精編版) 2/2
12/01/25 星期三
06:08:00 71 九州大戲台:婺劇 雞毛飛上天 1/2
07:19:00 69 九州大戲台:婺劇 雞毛飛上天 2/2
12:56:00 122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京劇:得意緣(葉盛蘭 言慧珠錄音主演)
14:58:00 65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京劇:十八扯(童芷苓 孫正陽錄音主演)
19:20:00 15 CCTV空中劇院:一笑十年少-相聲大會 (訪談)
19:35:00 70 CCTV空中劇院:一笑十年少-相聲大會 1/2
20:45:00 60 CCTV空中劇院:一笑十年少-相聲大會 2/2
12/01/26 星期四
06:29:00 77 九州大戲台:豫劇《七品芝麻官》 1/2
07:46:00 44 九州大戲台:豫劇《七品芝麻官》 2/2
12:56:00 95 CCTV空中劇院:2012年上海春節京劇晚會 1/2
14:31:00 89 CCTV空中劇院:2012年上海春節京劇晚會 2/2
16:00:00 6 CCTV空中劇院:現代京劇 沙家浜·智斗選段
19:20:00 16 CCTV空中劇院:京劇反串版 龍鳳呈祥 (訪談)
19:36:00 90 CCTV空中劇院:京劇反串版 龍鳳呈祥 1/2
21:06:00 80 CCTV空中劇院:京劇反串版 龍鳳呈祥 2/2
12/01/27
星期五
06:37:00 59 九州大戲台:黃梅戲《賣油郎與花魁女》1/2
07:36:00 55 九州大戲台:黃梅戲《賣油郎與花魁女》2/2
12:56:00 112 CCTV空中劇院:《空中劇院》開播九周年答謝聯歡會 1/2
14:48:00 68 CCTV空中劇院:《空中劇院》開播九周年答謝聯歡會 2/2
19:20:00 16 CCTV空中劇院:京劇 群英會 借東風 華容道(陳少雲尚長榮) (訪談)
19:36:00 120 CCTV空中劇院:京劇 群英會 借東風 華容道(陳少雲尚長榮) 1/2
21:36:00 100 CCTV空中劇院:京劇 群英會 借東風 華容道(陳少雲尚長榮) 2/2
12/01/28 星期六
06:52:00 98 九州大戲台:黃梅戲電影《女駙馬》
12:56:00 95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京劇:十五貫(李盛藻
曹世才錄音主演)
14:31:00 44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京劇:拾玉鐲(李玉茹
孫正陽錄音主演)
15:15:00 31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京劇:秋江(李慧芳
葉盛章錄音主演)
15:46:00 19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京劇:普球山(蕭長華 劉連榮錄音主演)
19:20:00 16 CCTV空中劇院:京劇 畫龍點睛 (朱強 張馨月) (訪談)
19:36:00 85 CCTV空中劇院:京劇 畫龍點睛 (朱強 張馨月) 1/2
21:01:00 80 CCTV空中劇院:京劇 畫龍點睛 (朱強 張馨月) 2/2
12/01/29
星期日
06:08:00 91 九州大戲台:豫劇《桃李梅》1/2
07:39:00 52 九州大戲台:豫劇《桃李梅》2/2
12:56:00 15 CCTV空中劇院:京劇龍鳳呈祥(上海京劇院)(訪談)
13:11:00 86 CCTV空中劇院:京劇龍鳳呈祥(上海京劇院)1/2
14:37:00 80 CCTV空中劇院:京劇龍鳳呈祥(上海京劇院) 2/2
19:20:00 120 2012年春節戲曲晚會 1
21:20:00 60 2012年春節戲曲晚會 2
22:20:00 60 2012年春節戲曲晚會 3
23:20:00 60 2012年春節戲曲晚會 4
12/01/30 星期一
06:39:00 114 九州大戲台:黃梅戲《金釵記》
12:57:00 15 CCTV空中劇院:京劇新春演唱會 (精編版)
(訪談)
13:12:00 89 CCTV空中劇院:京劇新春演唱會 (精編版) 1/2
14:41:00 80 CCTV空中劇院:京劇新春演唱會
(精編版) 2/2
19:20:00 67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京劇:定軍山(譚元壽
馬崇仁錄音主演)
20:27:00 54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京劇:九江口(袁世海 葉盛蘭錄音主演)
12/01/31 星期二
06:41:00 109 九州大戲台:豫劇《草根秀才》
12:56:00 15 CCTV空中劇院:京劇 四郎探母 (精編版)
(訪談)
13:11:00 104 CCTV空中劇院:京劇 四郎探母 (精編版) 1/2
14:55:00 51 CCTV空中劇院:京劇 四郎探母
(精編版) 2/2
19:30:00 60 九州大戲台:紅梅花開 1/2
20:30:00 60 九州大戲台:紅梅花開 2/2
12/02/01 星期三
06:39:00 113 九州大戲台:黃梅戲《富貴圖》
12:56:00 60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京劇:綵樓配 三擊掌 母女會(黃桂秋
李盛泉錄音主演)
13:56:00 73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京劇:牛皋招親(袁世海
高玉倩錄音主演)
15:09:00 54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京劇:打櫻桃(馬富祿 小王玉蓉錄音主演)
19:20:00 15 CCTV空中劇院:京劇 西廂記(王潤菁)
(訪談)
19:35:00 83 CCTV空中劇院:京劇 西廂記(王潤菁) 1/2
20:58:00 48 CCTV空中劇院:京劇 西廂記(王潤菁) 2/2
12/02/02 星期四
06:29:00 90 九州大戲台:豫劇《佘洪招婿》
1/2
07:59:00 33 九州大戲台:豫劇《佘洪招婿》 2/2
12:56:00 15 CCTV空中劇院:一笑十年少-相聲大會
(訪談)
13:11:00 70 CCTV空中劇院:一笑十年少-相聲大會 1/2
14:21:00 33 CCTV空中劇院:一笑十年少-相聲大會 2/2
19:49:00 108 九州大戲台:評劇電影《花為媒》
12/02/03 星期五
07:06:00 83 九州大戲台:黃梅戲《孫成打酒》
12:56:00 96 CCTV空中劇院:新編京劇 戲迷家庭(五)京劇 鐵公雞1/2
14:32:00 93 CCTV空中劇院:新編京劇 戲迷家庭(五)京劇 鐵公雞 2/2
12/02/04 星期六
06:18:00 72 九州大戲台:越劇《洪升》 1/2
07:30:00 63 九州大戲台:越劇《洪升》 2/2
12:56:00 44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京劇:拾玉鐲(李玉茹 孫正陽錄音主演)
13:40:00 27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言慧珠唱段選
14:07:00 57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京劇:鐵弓緣(李玉茹 孫正陽錄音主演)
15:04:00 30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京劇:紅娘(選場)(童芷苓錄音主演)
15:34:00 28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京劇:樊江關(荀慧生錄音主演)
19:20:00 15 CCTV空中劇院:京劇荀派摺子戲專場 棒打薄情郎 獅吼記 陳三兩 (訪談)
19:35:00 120 CCTV空中劇院:京劇荀派摺子戲專場 棒打薄情郎 獅吼記 陳三兩 1/2
21:35:00 75 CCTV空中劇院:京劇荀派摺子戲專場 棒打薄情郎 獅吼記 陳三兩 2/2
12/02/05
星期日
06:08:00 91 九州大戲台:越劇《流花溪》上1/2
07:39:00 54 九州大戲台:越劇《流花溪》上2/2
12:56:00 15 CCTV空中劇院:迎新春封箱戲 新編京劇 戲迷家庭 京劇 大白水灘 (訪談)
13:11:00 75 CCTV空中劇院:迎新春封箱戲 新編京劇 戲迷家庭 京劇 大白水灘 1/2
14:26:00 86 CCTV空中劇院:迎新春封箱戲 新編京劇 戲迷家庭 京劇 大白水灘 2/2
19:20:00 15 CCTV空中劇院:2012年上海春節京劇晚會 (訪談)
19:35:00 95 CCTV空中劇院:2012年上海春節京劇晚會 1/2
21:10:00 89 CCTV空中劇院:2012年上海春節京劇晚會 2/2
❿ 孫安動本是哪個朝代的什麼人物
明朝,人物是曹州知府孫安。
孫安動本,傳統柳子戲劇目名,有同名電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62年,其主要劇情為:萬曆初年,奸相張從私造皇宮,毒殺民工三千以滅口吞沒賑糧。
曹州知府孫安上本參劾張從罪行,但小皇帝被張從所惑,反將孫安責打四十御棍。孫安綁妻縛子,抬棺上殿,想以死諫感動皇帝,但又在張從唆使下定成死罪,三朝元老沈理上殿保救被削職為民。
沈理將此情告訴定國公徐龍,徐龍手執先王御賜的虎銅錘嚴懲了張從,並赦免孫安死罪。另有京劇劇目、連環畫冊等。
(10)老電影孫安動本京劇擴展閱讀:
《孫安動本》這出戲,家喻戶曉,為民眾所稱道。孫安原名孫維城,系邱縣邱城鎮孫庄村人。他為這官清正,愛民如子,終生歷職十三任,留下千古佳話。
為民請命動章本,萬曆年間,首相張居正,假傳御旨以丈量土地為名,令民間新開墾的土地納賦稅。將新稅均於舊賦額中,這就加重了墾田農民的負擔。
有很多貧苦農民棄地不墾,造成大片新墾農田荒蕪。這時孫維城正在雲南任安寧知州。他體察民情,本奏天子,安頓流民,墾荒修田,獎勵農桑。
嚴懲貪官污吏,安定民心。幸喜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當時有民謠贊頌孫知州:「孫安寧,浩安寧,寧如青天海剛峰(海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孫安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