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抗戰經典老電影戰爭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
B. 求一部老電影的名字!
1949年(10部)
1橋
2回到自己隊伍來
3光芒萬丈
4中華兒女
5白衣戰士
6無形的戰線
7表
8二百五小傳
9烏鴉與麻雀
10三毛流浪記
1950年( 27部)
1趙一曼
2光榮人家
3衛國保家
4紅旗歌
5鋼鐵戰士
6劉胡蘭
7高歌猛進
8遼遠的鄉村
9內蒙古人民的勝利
10白毛女
11人民的戰士
12保衛勝利果實
13在前進的道路上
14呂梁英雄 *
15鬼神不靈
16民主青年進行曲
17女兒親事
18和平保衛戰
19農家樂
20大地重光
21人民的巨掌
22武訓傳
23太平春
24思想問題
25我這一輩子
26腐蝕
27生命交響曲
1951年(17部)
1鬼話
2新兒女英雄傳
3陝北牧歌
4走向新中國
5女司機
6勝利重逢
7團結起來到明天
8上饒集中營
9海上風暴
10翠崗紅旗
11兩家人
12我們夫婦之間
13姐姐妹妹站起來
14紅樓二尤
15關連長
16彩風雙飛
17有一家人家
1952年(8部)
1葡萄熟了的時候
2六號門
3一貫害人道
4龍須溝
5南征北戰
6方珍珠
7美國之窗
十八頁
8勞動之花
1953年(8部)
1豐收
2草原上的人們 東影
導演: 徐韜
烏日娜 恩和森 樹 海 葉賀 廣佈道爾基
3結婚
4智取華山
5金銀灘
6為孩子們祝福
7紡花曲
8太陽照亮紅石溝
1954年(15部)
1英雄司機
2春風吹到諾敏河
3沙家店糧站
4土地
5無窮的潛力
6一件提案
7雞毛信
8斬斷魔爪
9三年
10偉大的起點
11淮上人家
12渡江偵察記
13山間鈴響馬幫來
14一場風波
15不能走那條路
1955年( 16 部)
1祖國的花朵
2猛河的黎明
3神秘的旅伴
4夏天的故事
5平原游擊隊
6羅小林的決心
7董存瑞
8怒海輕騎
9哈森與米加拉
10天羅地網
11水鄉的春天
12青春的園地
13湖上的斗爭
14閩江橘子紅
15南島風雲
16宋景詩
1956年( 28 部)
1虎穴追蹤
2撲不滅的火焰
3新局長到來之前
4馬蘭花開
5哥哥和妹妹
6馬
7媽媽讓我出嫁
8皮包
9不拘小節的人
10如此多情
11上甘嶺
12國慶十點鍾
13祝福
14為了和平
15春天來了
16小白旗的風波
17秋翁遇仙記
18誰是兇手
19母親
20落水記
21小夥伴
22李時珍
23兩個小足球隊(員)
24鐵道游擊隊
25家
26沙漠里的戰斗
27這決不是小事情
28沖破黎明前的黑暗
1957年( 33部)
1暴風雨中的雄鷹
2寂靜的山林
3未完成的喜劇
4牧人之子
5母女教師
6蘆笙戀歌
7邊寨烽火
8尋愛記
9地下尖兵
10復試
11青春的腳步
12羊城暗哨
13洞簫橫吹 海燕
14球場風波
15牧童從軍
16海魂
17椰林曲
18情深誼長
19女藍五號
20霧海夜航
21幸福
22阿福尋寶記
23鳳凰之歌
24護士日記
25乘風破浪
26不夜城 江南
27戰斗里成長
28水
29柳堡的故事
30五更寒
31激戰前夜
32穿山巨龍
33大木匠
1958年(85部)
1花好月圓
2民兵的兒子
3紅孩子
4水庫上的歌聲
5黨的女兒
6徐秋影案件
7懸崖
8古剎鍾聲
9她愛上了故鄉
10工地青年
11女社長
12黎明的河邊
13東風
14心連心
15患難之交
16三年早知道
17並肩前進
18畫中人
19列兵鄧志高
20服務員
21新的一課
22帥旗飄飄
23春水長流
24傷疤的故事
25快馬加鞭
26天下無難事
27紅領巾的故事
28春雷
29寶山之歌
30風箏
31上海姑娘
32生活的浪花
33探親記
34山裡的人
35十三陵水庫暢想曲???
36一天一夜
37柳湖新頌
38平凡的事業
39夜走駱駝鈴
40紅色的種子
41深山裡的菊花
42小康人家
十四頁
43巨浪
44戰斗的山村
45翠谷鍾聲
46聰明的人
47誰是被拋棄的人
48第三次實驗
49鋼人鐵馬
50油船火焰
51典型報告
52長青樹
53蘭蘭和冬冬
54三毛學生意
55鐵窗烈火
56大躍進中小主人
57前方來信
58布穀鳥又叫了
59千女鬧海
60林 沖
61大風浪里的小故事
62 20天革個命
63英雄趕派克
64重要的一課
65兩個巡邏兵
66苗家兒女
67長虹號起義
68魯班的傳說
69三八河邊
70愛廠如家
71三個戰友
72黑山狙擊戰
73長空比翼
74英雄虎膽
75渡江探險
76一日千里
77破除迷信
78永不消逝的電波
79返老還童
80金鈴傳
81海闊天空
82狼牙山五壯士
83縣委書記
84陽關大道
85社會主義第一列車
1959年(61部)
1船廠追蹤
2鋼鐵飛車
3康莊大道
4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上)
5錫城的故事
6笑逐顏開
7試 航
8冰上姐妹
9五朵金花
10風從東方來
11草原晨曲
12朝 霞
13黃河飛渡
14雲霧山中
15青雲曲
16海上神鷹
17金玉姬
18換了人間
19戰火中的青春
20流水歡歌
21前 哨
22林家鋪子
23無名島
24礦燈
25飛越天險
26風暴
27青春之歌
28水上春秋
29糧食
30綠州凱歌
31好孩子
32黃浦江的故事
33聶耳
34今天我休息
35萬紫千紅總是春 *
36向海洋
37喬老爺上轎
38林則徐
39老兵新傳
40鋼鐵世家
41春滿人間
42沙漠追匪記
43地下少先隊
44香飄萬里
45地下航線
46不老松
47回民之隊
48江山多嬌
49海鷹
50萬水千山
51烈火真金
52英雄島
53赤峰號
54友誼
55戰上海
56漁島之子
57雪海銀山
58天山歌聲
59敢想敢做的人
60你追我趕
61兩個營業員
1960年(47 部)
1鴻雁
2太陽剛剛出山
3昆侖鐵騎
4再生記
5鐵道衛士
6烽火列車
7神秧手
8羌笛頌
9我們是一代人
10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 *
11五彩路
12以革命的名義
13春暖花開
14耕耘播雨
15紅旗譜
16革命家庭
17六十年代第一春
18闖 關
19激 流
20馬蘭花
21摩雅傣
22她們的心願
23風流人物數今朝
24向陽花開
25十二次列車
26三八線上
27林海雪原
28紅鷹展翅
29勐壠沙
30奇 襲
31英雄詩篇
32新隊員
33慧眼丹心
34碧空銀花
35永恆的友誼
36抗旱曲
37草原風暴
38兩代人
39嘉陵江邊
40親 人
41父子倆
42革命風暴戰勝龍卷風
43他們在戰斗
44綉江山
45劉三姐
46十級浪
47 底下航線
1961年(20 部)
1馬戲團的新節目
2萬 椿
3冬 梅
4暑假的禮物
5洪湖赤衛隊
6暴風驟雨
7北大荒人
8 51號兵站
9枯木逢春
10春催桃李
11紅色娘子軍
12英雄小八路
13突破烏江
14碧空雄師
15巴山紅浪
16延安游擊隊
17達吉和他的父親
18遠方星火
19風雪大別山
20雞毛飛上天
1962年(22部)
1七天七夜
2甲午風雲
3爐火正紅
4花兒朵朵
5昆侖山上一棵草
6停戰以後
7阿娜爾罕
8錦上添花
9李雙雙
10魔術師的奇遇
11女理發師
12燎 原
13大李小李和老李
14東進序曲
15哥倆好
16槐樹庄
17地雷戰
18鄂爾多斯風暴
19碧海丹心
20英雄坦克手
21南海潮
22生命的火花
1963年(28 部)
1冰山上的來客
2自有後來人
3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4滿意不滿意
5兩家人
6冰雪金達萊
7汾水長流
8紅河激浪
9早春二月
10小兵張嘎
11兄妹探寶
12飛刀華
13如此爹娘
14北國江南
15紅 日
16水手長的故事
17金沙江畔
18寶葫蘆的秘密
19蠶花姑娘
20球迷
21野火春風斗古城
22農奴
23抓壯丁
24怒潮
25奪印
26跟蹤追擊
27桃花扇
28七十二家房客
1964年(24部)
1獨立大隊
2兵臨城下
3英雄兒女
4南海的早晨
5女跳水隊員
6小 鈴 鐺
7青年魯班
8小二黑結婚
9千萬不能忘記
10草原雄鷹
11青山戀
12阿詩瑪
13豐收之後
14白求恩大夫
15家庭問題
16霓虹燈下的哨兵
17李善子
18血 碑
19岸邊激浪
20帶兵的人
21雷 鋒
22分水嶺
23逆風千里
1965年(21部)
1山村會計
2浪濤滾滾
3三進山城
4小足球隊
5景頗姑娘
6黃沙綠浪
7特快列車
8這是我應該做的
9青松嶺
10年青的一代
11路考
12櫃台
13烈火中永生
14舞台姐妹
15山村姐妹
16打擊侵略者
17紅色背蔞
18苦菜花
19龍馬精神
20秘密圖紙
21地道戰
22天山的紅花
1966年中國拍攝的電影
1雁紅嶺下 ( 長影 導演 常甄華 主演 趙文瑜 張園 史健 )
2紅色郵路
3女飛行員
4紅石鍾聲
5他們在成長
6大浪淘沙
7戰洪圖
.
C. 電影突破烏江觀後感1500字
《突破烏江》是一部關於中國工農紅軍與中國國民黨抗戰的戰爭片。影片開頭便交代了其背景:一九三四年,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江西革命根據地出發,突破了蔣介石匪軍四道封鎖線來到川湘黔邊境,准備與紅軍二、六軍團會師,蔣介石在發現我軍的企圖後,即調集數十萬大軍在紅軍前進的路上前堵後追,妄想一舉殲滅紅軍主力,在這危急的關頭,毛澤東同志挽救了紅軍,他力主放棄會師的企圖,改向敵人薄弱的貴州前進。而這部影片講述地便是中國工農紅軍的一個團甩掉了敵軍的薛岳兵團——中國紅軍長征史上最大的勁敵,然後不懼犧牲地准備搶渡烏江,直攻貴州的侯家軍。在第一次搶渡失敗的情況下,陳連長他們毅然冒著生命危險再次搶渡了烏江,並成功過江。他們機智巧妙地搗毀敵人的一個碉堡後,並協助整個團一舉殲滅了侯家軍的一個旅,最後取得了勝利。
<一>情節的安排
《突破烏江》有兩條線索貫穿著整個故事情節。一個是以羅小光,陳連長他們為主線,從團長命令他們連搶渡烏江到羅小光請求上級讓他加入突擊隊,至他們第一次搶渡失敗後再次搶渡取得成功。輔線則是長工黃大爺的兒子黃大發被侯家軍抓走然後逃脫,巧遇羅小光與之成為朋友,並協助他們搶渡烏江殲滅敵人到最後光榮地加入中國工農紅軍。這一主一輔二線相輔相成貫穿整部影片,使其故事情節得以發展。影片的開端,他們團都向著貴陽前進,趕著會師,整個團都洋溢著喜悅、振奮,比如挑著兩個桶的戰士和另一個戰士嬉戲,還有陳連長他們臉上的笑容以及羅小光說他們可以趕到那裡吃早飯。直到他們召開會議准備渡烏江,都是影片的開端部分。該部分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及環境、背景。讓觀眾對整個故事的梗概有了基本的了解。發展是表現烏江險峻地勢和江面上惡劣的環境,到政委召集整個團准備搶渡烏江進行戰斗這部分。在這一發展過程中,羅小光他們兩次渡烏江,並在第二次成功地渡過了烏江。輔線黃大發從侯家軍手裡逃脫到加入搶渡烏江突擊隊員,幫助突擊隊渡了烏江。每一次渡烏江都推動了情節的發展,為最後我軍和侯家軍激烈地炮兵相接做了鋪墊。所有發展中的情節都為高潮做好了准備。而高潮部分我軍與敵軍直接作戰的整個過程,直到黃大發用手榴彈炸死了敵營長,既是黃大發報了仇,也為觀眾解了心頭之恨。敵營長的死顯然就意味著侯家軍的失敗,我軍的勝利。結尾部分,黃大發加入了紅軍,我軍軍團也與鄉親們作了告別,繼續著他們的征程。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性格的刻畫
在《突破烏江》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導演在演員的選配上下了番功夫。例如,我軍政委、團長、陳連長等人均是五官端正,面部線條清晰,稜角分明型,並且體型都很均衡,是典型的英雄、正義之士的「化身」。還有,黃大發、羅小光這兩個涉世未深的小夥子,勇敢、沖動都表現的淋漓盡致。而黃大爺他們這一批窮苦老百姓的形象也都相當符合人物的需要。相反,敵方角色則形態各異,丑態居多。如敵旅長的禿頭、八字鬍,張營長的口吃,替死鬼王連長的矮胖,以及麻臉班長,他們首先就從本質上給予了觀眾懷印象,再加上導演從他們的語言、姿態、攝影造型手段等的「加工」,敵軍的丑惡形象便躍然熒屏上了。
敵方旅長是國民黨軍隊大家之長的一個典型代表。他持有一定的權利卻和下屬一樣愚昧無知。在得知共軍要渡烏江時,他和下屬一起抽卦算命。卦上寫著:猶如大龍入海,任其所游,有吉無凶,百事如意。他們便自慰道:是說我們有江防天險,又有金兵把守,保險沒事。並且還有貴人蔣介石的相助。參謀長還說,楚霸王項羽當年被三面圍困,最後自刎烏江,共軍這次渡烏江,要讓他們四面被圍困,前後被夾擊。而當一旁的官兵指出「此烏江非彼烏江」時,旅長便喝道:「別打岔了,管他哪個烏江呢,反正都是烏江!」既反映了他的愚昧無知,也說明了他的自欺欺人。這一卦,說白了,就是給共軍抽的,而這「大龍」當然指的是共軍。導演在此處用了隱喻的手法。在我軍第一次渡烏江被結巴營長擊退時,他們便舉辦了慶功宴。在敵旅長發言時,他顯然連他們國民黨民國幾年都不知道,還需一旁的參謀長提醒是民國二十四年。可笑而又可悲,正是因為無知的領導,最後釀造了他們的失敗。而「立見大人,立有憂亡,無主」這句,似乎也預示著他們的失敗。
敵旅長他們在對共軍的態度上是既輕視又害怕。在共軍離他們僅200多里時,他除了等待薛岳兵團的趕到,便是抽卦,沒有採取任何作戰計劃。直到來電說共軍距他們僅40里時,他還在說不可能,顯然是低估了對手的能力。尤其是前線戰報共軍製造了許多竹筏企圖渡江,他依然還是不相信共軍能在一夜之間造那麼多竹筏,最後戰敗時以一句反問「這是共軍嗎?」悲涼地收場。雖說,敵旅長輕敵,但他心裡也是害怕的。在參謀長報共軍直奔烏江而來時,他就一直在關注薛岳兵團到了哪裡。說薛岳兵團依然還是杳無音信時,他厲聲道「這塊肥肉老子獨吞了」。實則,他心裡相當害怕,他害怕薛岳兵團沒能及時地援助。如果不害怕,他也不會愚昧地去抽卦,這純屬心理上的安慰。當然,不單單是他害怕,還有他的下屬。參謀長一收到共軍直奔烏江而來的電報時,他便下令迅速趕回。額頭上,帽子里無不滲透著著急害怕的汗水。抽卦後,旁邊的官兵擔心地問道,萬一薛岳兵團不能及時趕到怎麼辦?抽完大煙的麻臉班長被告知,江面上有動靜時,他無不緊張地問在哪,然後還呵斥下屬是不是被共軍嚇怕了。幾句簡單的話語,便將他們對共軍的恐懼形象地表達了出來。
敵旅長不是個實事求是之人,他包庇自己的小舅子,自欺欺人,喜歡下屬拍馬屁。在共軍試探敵情「那一戰」後,他問是誰開的炮,其實他明知是自己的小舅子,卻和參謀長一起懲處了王連長,也不聽他辯解,還說要他「好漢做事,好漢當」。雖說都是參謀長說的話,但作為和自己沆瀣一氣的下屬,他顯然是道出了自己的「心聲」。在慶功宴上,結巴營長醉酒後說自己打死了共軍151人,而不是121人。他也親信「自己人」,還問參謀長怎麼少報了30人,叫他以後一起補上,一起獎勵。在小舅子已經醉酒的情況下,他也僅聽他一面之辭,而不去做任何證實。坐在旁邊的參謀長除了附和他又能怎樣呢?這一戰下來,我想,不僅僅是我軍有傷亡,敵軍也應有傷亡。而他們報喜不報憂,自己死了人卻不說,純粹是自欺欺人。參謀長說他會陞官,會被蔣介石親自召見,他就樂得哈哈大笑,完全不知道自己正處於一個什麼情況下。
敵方參謀長是個復雜的角色。他是個聰明的人,能識出共軍奔烏江的真實意圖,也知道共軍的實力,一句「共軍一向用兵神速」向我們證實了這點。相比他的「主子」,他至少是知道對手的戰力的。陳連長他們第二次渡烏江那一場景,參謀長巡崗時,命令結巴營長多派些人堅守渡口處,可見他的聰明。一旁的官兵說楚霸王自刎的那個烏江不是這個而是安徽的烏江時,他也能夠接受,並坦然承認自己的錯誤,說明他也是能夠聽從手下對他的「忠言」。但他也是老奸巨猾、阿諛奉承、討好上級之人。敵旅長問誰開的炮,正當結巴營長准備說是自己下令開的時候,他把後面的話一接,說成了「是不是你手下的人私自開的炮」。在共軍集體用竹筏子渡烏江時,他對旅長說,等共軍到了江心再開槍也不遲。可見其奸詐狡猾。在對待敵旅長的態度上,他是一味地奉承、討好。討好地說旅長會官運亨達,還有蔣介石的親自接見,還幫助旅長包庇結巴營長等等。然而也正是他的這些奉承,才使得旅長被蒙蔽了,而他的聰明似乎最後也和敵旅長的一句「這是共軍嗎?」一起幡然醒悟了。
羅小光是一個多才多藝、勇敢、倔強、堅持、樂於助人、富有同情心的中國紅軍戰士。他快板打得好,自編的一番話鼓足了戰士們的士氣。他不畏犧牲,盡管年齡小,個子小,可他毅然要求陳連長讓加入突擊隊。盡管陳連長拒絕了他,他還是沒有放棄,最後在戰友的幫助下,他如願地成為了搶渡烏江突擊隊員的一員。他耐心地教黃大發如何撲倒,怎樣丟手榴彈。在黃大發的鞋子爛了的情況下,他把自己母親給父親生前做的一雙鞋子送給了大發,也許這是他唯一的一雙新鞋了,可是他也沒有吝嗇,可見他的熱心。
黃大發是個和羅小光同般年紀的小夥子。他們有著近乎相似的痛苦經歷,這也是他們兩個合得來的原因之一。他機智、勇敢、頑強、倔強、沖動。被侯家軍抓了後,他巧妙地逃脫了,盡管他負了傷。在他受傷爬到岸上,碰到羅小光,並誤以為他是侯家軍的情況下,他奮勁地和羅小光撕拼,最後暈倒,可見其頑強和勇敢。他協助羅小光他們渡江,也體現了他的勇敢。小劉在給他包紮傷口時,我軍團長給了他一碗水喝,他本是想喝的,可是他還是倔強地拒絕了。盡管自己誤會了羅小光,可他還是不好意思先主動開口。他和羅小光他們一起渡烏江後,看到了殺害他母親的結巴營長,他沖動地出了聲,差點暴露了。而後來他還是獨自地離開隊伍,准備去報仇,幸好最後被陳連長拉了回來。足以表現了他血氣方剛,沖動的一面。
而政委、團長、陳連長他們則是一批沉穩冷靜、指揮有方,關心下屬的上級。我軍成功地突破烏江與他們的領導是息息相關,緊密相連的。
還有兩個特別值得提起的人物,一個是羅小光的爹,一個是黃大發的娘。他們的戲份都很少,卻向我們展示了革命時期兩種不同身份卻都很偉大的人。身為赤衛隊的隊長,羅小光他爹在被別人抓獲並槍斃時,他也是條漢子。他和中國眾多幫助共產黨,為國犧牲的烈士一樣,都是英雄。被抓的時候,他將他最後的溫柔給予了自己的妻兒,他萬分的不舍,都融入了最後看他們一眼。在死的時候,他是堅挺著,不向敵人低頭,身中了兩槍,他依然沒有倒下,而是堅強地轉過深,狠狠地盯著敵人。他的眼神只有面對敵人的時候,才是那麼的兇狠,那麼的懾人。黃大發的娘是中國農村婦女的一個代表。她沒有更多的細膩和柔情,在自己丈夫被打傷時,她是一手抓著他的衣服,一手托著他的頭,而不是撲上去放聲大哭。她的動作不夠溫柔,不夠細膩,但是她愛夫護子心切,她勇敢地沖上去保護自己的兒子,與敵營長進行斗爭,絲毫不妥協,而在最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三>攝影造型手段
在這部影片中,導演運用了各種景別,而這些不同景別的運用,向我們展示了不同的視野、空間范圍、視覺韻律和節奏。首先是遠景的運用。影片中多處用遠景表現了烏江地勢險峻、江水湍急。我軍前進時和准備渡烏江戰斗時,用了遠景,以及戰爭場面也採用了遠景。這樣就表現了戰爭的宏觀形象、規模和氣勢,給了觀眾整體的視覺信息。作為敘事性的描寫的中景,片中大量的採用了。如影片開頭部分,宣傳員在石頭上寫字時用了中景,既交代了環境,也表現了他手寫字的動作以及臉上的神情。還有開端部分介紹我軍陳連長,羅小光他們時,也是用的中景。近景是表現人物面部神態和情緒、刻畫人物性格的主要景別。羅小光打快板時的喜悅和回憶父親被殺害的痛苦,敵旅長得知共軍直奔烏江而來的緊張,陳連長發現手電筒掉入江里的那種悔恨和自責,以及黃大發看到娘被殺的那種憤怒和傷心等等均是通過近景表現出來的。他們肌肉顫動,目光的流轉,眉毛的挑皺均被刻畫得形象而又生動。黃大發一個人悄悄地離開突擊隊准備去報仇時,有一個對他臉部的特寫,表現了他的仇恨和小心翼翼。用特寫給影片營造了一種緊張的氣氛。
導演在運用光線造型手段時,大量的使用了側光和前側光,重在表現我軍戰士的剛毅、英勇的形象。在政委召集眾連長開會時,導演還專門用了人工光照在陳連長的臉上,以突出他是主要人物。在刻畫敵軍形象時,多使用腳光、頂光、逆光、側逆光等,如參謀長向敵旅長報共軍直奔烏江而來時,用了腳光和頂光。參謀長等人奉承說敵旅長會陞官惹得敵旅長開心地大笑時,也運用了腳光,將他丑惡的形象表現得酣暢淋漓。
在《突破烏江》中,還運用了動態造型手段。羅小光和黃大發滾在一起時的運動,在我軍和敵軍戰斗時,戰士的運動。敵軍燒毀老百姓的房子時的運動,這些都是人物的運動。還有機位的運動,如烏江地勢和江面上情況的空鏡頭,攝像師就用了很多搖移鏡頭以表現我軍所處環境的惡劣。小劉和政委談及長工黃大爺邊走邊說時,便用了跟鏡頭。羅小光向黃大發講述自己父親被害時,攝像師便用了推鏡頭,由中景推到特寫上,以詳細地刻畫羅小光的表情。影片中動態造型手段的結合,一方面響應人們眼中全面、詳盡的事物,一方面克服平面造型局限,並且單一鏡頭中的信息量也大於固定鏡頭。
<四>懸念的設置
懸念的設置既推動了情節的發展,也給影片增加了趣味性,讓觀眾興味濃厚。第一個懸念的設置是在開端的部分,陳連長被團長調去,然後羅小光他們問班長發生了什麼事,他說國家大事。這一懸念會讓觀眾猜到底是什麼國家大事,有繼續看下去的念頭。第二個懸念是敵參謀長在接到電報後,緊張的神色以及他催促手下快點回去,加上音樂製造的緊張氣氛,為後面的情節的發展做了鋪墊。羅小光要參加突擊隊,陳連長說他年齡小不讓他參加,同班的戰友小聲地告訴他怎麼辦以及他們渡江後,陳連長發現了敵軍一個僅有幾個人的碉堡時告訴大家他的打算,都是懸念的設置,都推動了劇情,任其合情合理地發展。黃大發從侯家軍手中逃脫,逃到岸上時,用音樂進行了渲染,製造了懸念,人們也跟著緊張的音樂一起緊張,擔心黃大發是否會被侯家軍發現,是否還能見到他的父親。
<五>音樂
《突破烏江》中有二十幾處響起了音樂。第一處是影片的開端,我軍振奮地趕著會師,便運用喜悅的音樂。而第四處也是戰士們走在路上,只不過是奔向烏江的路上,那種激昂的音樂伴隨著戰士們激昂的情緒,恰到好處。片中第二處音樂的響起,是烏江的那幾組空鏡頭。大號的沉悶,帶有哀婉,突然緊湊的節奏似像人們訴述了危險,而烏江的險峻、江水的湍急,在音樂中變得更具挑戰性了。敵參謀長在收到電報後,神色馬上變得慌張,這時音樂適時地響起,既增添了懸念,也營造出了一種緊張的氛圍,更烘托出了人物的情緒。陳連長他們在第一次渡烏江時,音樂一直持續了近四分鍾,其中音樂隨著情節的變化,時而緩慢輕巧,時而緊促激烈,陳連長他們在烏江里拉線時,音樂跟著緊促,觀眾也跟著緊張,都在擔心他們是否能成功渡江,最後繩子被炸斷時,音樂也緩慢下來,團長一聲「撤」,音樂也近戛然而止。敵營長被黃大發炸死的時候,振奮的音樂中還有喇叭的鳴叫,彷彿向人們昭示我軍的勝利。黃大發的娘被敵營長用槍打死時,音樂悲壯而又憤怒,正體現著此時此刻片中人物的心情,也與觀眾意外、悲憤的心情產生了共鳴。戰士和老百姓一起製作竹筏時,音樂輕快活潑,既體現了軍民一起合作的歡快心情,又表現了勞動的喜悅。
<六>聲音
影片中的聲音也豐富多彩,千變萬化。除了人物的同期聲,戰爭的環境音,樂器的聲響,還有一些音響的效果音等等。出現多次的號角聲,每種號角聲都有它特定的意義,有召集戰士集合的,有開始戰爭的,有召集准備出發的。漸近漸大的馬蹄聲,表現了聲音的透視,拓展了大景別的表現力,逼真形象。江水的咆哮,狂風的呼叫,槍支炮彈的轟鳴,滅火的水聲,掛電話的聲音,敵參謀長打開電報的聲音,鞭子抽人的聲音,輕微的轉頭砸人的聲音,電話摔掉的聲音等等,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給觀眾帶來了視聽上的享受。該片中還有一段快板,活潑,富節奏感,配上羅小光的說段,給影片增添了不少趣味,也讓觀眾耳目一新。
<七>伏筆
導演在片中也運用了埋伏筆的手法。如描繪烏江的險峻湍急的空鏡頭,說明渡江的難度,為第一次渡江失敗埋下了伏筆。地主和地主婆的出現,為後面小劉說有一戶地主人家做了鋪墊,他們說沒有帶走糧食和財產,也解決了後面被毀了房子和糧食的老百姓的食住問題。羅小光的一段快板,配上說詞「咱們一天走了一百八,敵人三天才走了九十九」,以及我軍戰士們快捷的步伐的特寫,都證實了後面敵旅長說「共軍怎麼一下子就從200多里走了只有離烏江40里的距離了」是完全有可能的。還有最大的一個伏筆就是前面所有表現敵方性格特徵的場景、畫面,均為他們的失敗埋了伏筆,說明了他們失敗的必然性。伏筆的運用也給影片增添了一定的懸念感,輔助了劇情有條不紊地發展。
<八>對比的運用
影片中有人物性格的對比,也有氛圍的對比。如敵方對待老百姓的殘忍和共軍的友善,敵軍的膽小和我軍的勇敢,都是人物性格上的對比。而氣氛的對比,最典型的就是陳連長他們渡江失敗時,敵方在熱熱鬧鬧地開慶功宴,每一個人都興奮至極,但我軍卻很沉悶,有唉聲嘆氣的,有耷拉著腦袋的,都各有所思,用政委的話說,「白天沒渡過江,大家都憋了一股勁」。正是運用了這種對比的手法,影片中人物的對立、敵我兩方的矛盾才得以融入影片,人物的情感才能夠升華,主題才得以深化。
D. 誰知道所有國產戰爭片老電影的名字
1.上甘嶺 2.英雄兒女 3.鐵道衛士 4.三八線上 5.奇襲 6.飛虎 7.激戰無名川 8.打擊侵略者
9.碧海紅波 10.長空比翼 11.長空雄鷹 12.不該凋謝的玫瑰 13.鐵甲○○八一 14.高山下的花環
15.新兵馬強 16.自豪吧母親 17.蛇谷奇兵 18.閃電行動 19.陸軍見習官 20.南征北戰 21.地雷戰
22.紅色娘子軍 23.林海雪原 24.地道戰 25.狼牙山五壯士 26.鐵道游擊隊 27.兩個小八路
28.洪湖赤衛隊 29.平原游擊隊 30.冰山上的來客 31.董存瑞 32.飛虎隊 33.羊城暗哨
34.智取華山 35.野火春風斗古城 36.渡江偵察記 37.小兵張嘎 38.白毛女 39.閃閃的紅星
40.51號兵站 41.北斗 42.沖破黎明的黑暗 43.大刀記 44.大地重光 45.霓虹燈下的哨兵
46.撲不滅的火焰 47.沙漠追匪記 48.六號門 49.七七事變 50.八千里路雲和月 51.暴風中的雄鷹
52.碧海丹心 53.長虹號起義 54.翠崗紅旗 55.長恨天 56.黨的女兒 57.渡江探險 58.地下少先隊
59.烽火少年 60.沸騰的群山 61.鋼鐵戰士 62.黃橋決戰 63.海鷹 64.紅鷹展翅 65.巨瀾
66.雞毛信 67.昆侖鐵騎 68.地下航線 69.冰山雪蓮 70.紅色的種子 71.烈火真金 72.突破烏江
73.留下他打老蔣吧 74.衛國保家 75.湘西剿匪記 76.怒潮 77.八百壯士 78.沙家浜
79.紅色滿洲里 80.許世友出拳 81.革命到底 82.為了和平 83.白馬飛飛 84.紅日 85.苦菜花
86.英雄坦克手 87.紅珊瑚 88.甲午風雲 89.不夜城 90.內蒙人民的勝利 91.七天七夜
92.白衣戰士 93.梅花 94.大渡河 95.湖上的斗爭 96.較量 97.永不消逝的電波 98.地下尖兵
99.戰上海 100.歸心似箭
終於打完了 呵呵 湊個整數100!
E. 二戰電影。我知道有一些,可是優酷,土豆看不了。。說說有那些經典電...
蘇德戰爭影片:
《白色虎式》
《兵臨城下》
《戰場之星》
《鐵十字勛章》
《進攻列寧格勒》
《布列斯特要塞》
《莫斯科保衛戰》
《斯大林格勒戰役》
《敢死連之無名高地》
《斯大林格勒大血戰》
此外,《登陸之日》以及電影《解放》系列也不錯,值得一看。
白色虎式海報及劇照
F. 懷舊老電影有哪些推薦的
地雷戰,地道戰,南征北戰,兒女英雄
介紹一些戰爭題材的老電影吧!
1,《南征北戰》。
《南征北戰》為1974年由 北京電影製片廠 出品的彩色故事片,由成蔭、 王炎 執導,王尚信、張勇手、 魯非 、 白志迪 、田寶富等出演。
該片翻拍自1952年的同名電影,講述了 解放戰爭 中,在華東戰場上, 人民解放軍 某部隊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正確運用毛澤東運動戰的戰略思想,消滅敵人取得勝利的故事。
2,《車輪滾滾》。
《車輪滾滾》是 今欣 和 尹一青 執導的一部國產劇情片,主演 達奇 、丁里。講述了一九四八年冬,在老民工耿東山及其養女--指導員耿春梅的帶領下,運糧支前,途中與大地主鄭子成為首的一股流竄的土匪進行了斗爭的故事。
3,《戰上海》。
《戰上海》是1959年由 王冰 導演,丁尼、高岩、 李舒田 、 王潤身 、 張良 、 胡曉光 等主演的一部電影。
該片講述了1949年4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 包圍了上海,與盤踞在上海的 國民黨 30萬軍隊作戰的故事。
4,《智取華山》。
《智取華山》是 北京電影製片廠 攝制的戰爭題材驚險片, 郭維 執導, 郭允泰 主演,於1954年1月在中國大陸公映。
該片根據 中國人民解放軍 在解放大西北的戰役中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解放軍偵察小分隊機智、勇敢地攻取 華山 的故事。該片講述了 三大戰役 以後, 解放戰爭 的戰略重點轉向 西北 。 胡宗南 率部南逃,其殘部方子喬( 方化 飾)走投無路,逃往西嶽華山。五嶽之中,華山以險居首。方子喬在各山口要沖布下重兵,負隅頑抗的故事。
5,《紅色娘子軍》。
《紅色娘子軍》是由 上海電影製片廠 出品的戰爭片,由 謝晉 執導,祝希娟、 王心剛 等主演,1960年7月1日上映。
該片講述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吳瓊花從奴隸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經歷和海南紅色娘子軍的戰斗故事。
6,《突破烏江》。
《突破烏江》是朱欣導演, 李久芳 主演的戰爭劇情片。講述了紅軍強渡烏江迫使敵人繳槍投降,保證了全軍向遵義進軍作戰計劃的實施,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勝利的道路的故事。
該片於1961年在中國上映。
地雷戰,地道戰,南征北戰
李雙雙,今天我休息,早春二月,野火春風斗古城,古剎鍾聲,爭取華山,紅日,祥林嫂,白蛇傳,三進山城,鐵道衛士,《羊城暗哨》,賣花姑娘,追捕。
《英雄兒女》
我們那時最奢侈的就是看露天電影,只要小喇叭里一通知哪大哪生產隊有電影,跑上幾里十幾里,哪怕去晚了看反幕看人後背聽聲音,也是十分快活的。
地道戰,地雷戰,鐵道游擊隊,敵後武工隊,野火春風斗古城,閃閃的紅星,偵察兵,智取威虎山,渡江偵察記,英雄兒女,碧玉簪,虎口脫險,劉三姐,小二黑結婚,尼羅河上的慘案,南海風雲,紅燈記,祖國啊.母親,平原游擊隊,奇襲,精武門,醉拳,少林十三房……
閃閃的紅星、地道戰、地雷戰、霓虹燈下的哨兵,國慶十點鍾、戰上海、野火春風斗古城,偵查兵、奇襲、柳堡的故事、山間鈴響馬幫來,革命家庭、海魂、舞台姐妹、哥倆好、青春之歌、秘密圖紙、雞毛信、洪湖赤衛隊……
英雄兒女,上甘嶺,霓虹燈下的哨兵,李雙雙,鐵道游擊隊。等
經典老三戰電影地雷戰,地道戰,南征北戰。還有英雄兒女,紅色娘子軍,永不消逝的電波,戰上海,秘密圖紙,羊城喑哨,智取華山,林海雪原……
有條件有機會文前的電影都可以看,思想性藝術性,演員演技都很好,最大麴別當時的演員都不裝,看那個角色你都會覺得他就那個人。
G. 《突破烏江》這部電影是什麼年代拍攝的
突破烏江
編劇: 朱砍
導演: 李舒田、李昂
上映年度: 1961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普通話/國語
H. 電影突破烏江衛生員的扮演者是誰
電影:突破烏江.
上映:1961年.
導演:李舒田李昴.
編劇:朱欣.
衛生員的扮演者:楊昭彩.
楊昭彩簡介:志願軍113師文工隊員楊昭彩,楊昭榮的妹妹,著名演員王心剛的妻子.楊昭彩在1961年在八一廠的《突破烏江》中扮演了紅軍衛生員。非常成功,可後來沒再見演過什麼。處事比較低調,和王心剛老師一樣,很少出頭露面。非常令人敬佩,八十年代的《大眾電影》介紹王心剛老師時曾經提起.與王心剛結婚後,為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她主動放棄了自己的演藝天空。在「文革」中,楊紹采因受強烈刺激而重病卧床。王心剛默默地承擔著這不幸的災難,用愛心去為妻子四下尋醫治療,並最終使妻子逐漸地恢復了健康。
I. 有哪些老電影值得回憶
隨著時光的流逝,總會有一些電影值得自已懷念與回憶的。特別70,80後,一件老物品,一首老歌,都有可能勾起兒時的樂趣與記憶。同時有許多電影值得自已懷念與回憶的,又或者說是陪伴自已成長相伴流年吧!介紹些兒時所看的電影,老電影每部都是經典,名符其實的百看不厭。
1:《奇襲》這部電影我都不記得看了多少次,記憶中那時在村中放最多就是這一部,電影講述志願軍小分隊深入敵後偵察,經歷險阻與困難考驗,最終炸毀敵軍逃跑必經之橋康平橋,配合大部隊,全部消滅敵人的故事。情節緊扣引人入勝而又驚險萬分,真實反映了軍人保家衛國無私奉獻的舍已精神。
2:《上甘嶺》這也是一部很經典的戰爭電影之一,每次觀看都無比激奮人心,愛國情懷瞬間爆滿,特別是一隻蘋果相互摧託大家都不願吃第一口那一段,相信令無數觀眾動容。
3:《地道戰》 如果兒時沒和一幫小夥伴滿山找防空洞,玩捉迷藏,扛著木棍小竹桿玩打仗 游戲 的,證明你兒時沒看過這部經典電影。
4:《地雷戰》這部電影讓我想了村頭那一片稻田,秋收後就是小夥伴的世界,打泥仗,裝稻草坑,滿滿的兒時記憶。
5:《英雄兒女》"向我開炮!"這句震耳欲聾,視死如歸而又悲壯的呼喊,至今在耳際回響,不曾忘懷!
還有很多,如《鐵道游擊隊》、《紅色娘子軍》、《冰山上的來客》、《烈火中永生》、《智取威虎山》、《高山下的花環》、《閃電行動》、《天雲山傳奇》、《漁光曲》、《狼牙山五壯士》、《南征北戰》、《飛奪瀘定橋》、《小兵張嘎》、《永不消逝的電波》、《智取華山》、《阿詩瑪》、《白毛女》、《四渡赤水》《洪湖赤衛隊》、《長排山之戰》、《少林寺》、《新兵馬強》、《渡江偵察記》.......等等!
南征北戰
奇襲
地道戰
地雷戰
鐵道游擊隊
車輪滾滾
閃閃的紅星
平原游擊隊
上甘嶺
打擊侵略者
舉起手來
新兵馬強
自豪吧母親
大決戰
大進軍
大轉折
對上世紀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期,電影是那個「 情感 飢餓」時代最大和最好的精神食糧,是我兒時難忘的記憶,今天回答一下最難忘的老電影《偵察兵》。
《偵察兵》是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年拍攝的黑白故事片,由李文化導演,王心剛、楊雅琴、安震江、於藍、關長珠等一大批優秀演員參演,其中三個主演精湛的演技己洛印在大腦中。
老表演藝術家王心剛,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他的舞台形象是最英俊帥氣的,他是觀眾心中的男神,特別是在《偵察兵》中扮演的參謀長郭銳,膽識過人,機智勇敢,率領小分隊《偵察兵》智斗國軍,尤其設卡那一段,真叫好呀,「抽煙」,不敢不敢,接著,真不愧為人民的偵察兵,神勇的上佳表演。
老表演藝術家楊雅琴,少年時在濟南前衛話劇團,她的靈氣、悟性,特別是非同一般的威武霸氣的氣質,迷倒了多少電影愛好者,在廣大觀眾心裡深.深的紮根,她在這部電影中扮演一位大氣、善良、威武不屈的女中豪傑形象充分展現給廣大觀眾。只可惜97年離開我們,願老藝術家留下的影屏形象永在。
老表演藝術家安震江,作為新中國培養出來的一位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精湛的影屏形象,一個個「壞蛋」形象,讓人印象深刻,特別是搜索隊長王德彪出神入畫,真實感,形象感,令人難忘。只可惜老藝術家一一安震江,1977年9月離開廣大觀眾,真可惜早逝!
兒時的記憶是美好的,更是難忘的!
我最愛看的老電影有紅軍長征時的電影有《萬水千山》《金沙江畔》《突破烏江》《羌笛頌》等等。
抗日戰爭時期的有《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敵後武工隊》《野水春風斗古城》《三進山城》《小兵張嘎》《苦菜花》《狼牙山五壯士》《八女投江》等等。
解放戰爭時期的有《大決戰》《渡江偵察記》《偵察兵》《延安游擊隊》等等太多了為節省篇幅不一一舉例了!
抗美援朝時期的有《英雄兒女》《上甘嶺》《奇襲》《打擊侵略者》等等,太多了已經無法形容了。
國內建設時期有《今天我休息》《哥倆好》《槐樹庄》《跟蹤追擊》《秘密圖紙》《海鷹》《無名島》《英雄小八路》《我們村裡的年青人》等等,太多了我已經回到了那個年代。
總而言之四十年前的文藝成就是不可磨滅的,那個年代拍出的電影很有教育意義而且也很真實的反映了各個時期的鮮明特徵。讓人百看不厭,我也是從這些電影里吸取了養料,吸取了精華,才長大成人成為了一棵踩不爛的小草。
這些老電影教育了幾代人,讓50年代至7O年代的人有了目標,有了信仰,才成就了我們這三代人的吃苦耐勞精神,勇挑重擔,自力更生,奮發圖強,任勞任怨,艱苦樸素,無怨無悔的精神?
有一部小成本電影叫《天生膽小》,我覺得挺有趣的,故事講的是復員軍人吳小輝(梁天飾)轉到盛名路派出所做了一名普通民警,但是,吳小輝身體素質不行,總想著調離,一次,隨管所長(葛優飾)去處理球迷現場鬧事,挨了一磚頭,吳小輝覺得自己不僅身體不行,還天生膽小,根本做不了警察,就向所長提出要走。
管所長說:「要每個人都像你這樣,我這所長還怎麼當?是吧,你要不想干,脫了警服隨時可以走,」吳小輝一再請求,所長才說:「要真想調離,總要漂漂亮亮破兩三個案子,我也好替你說話,」吳小輝說:「行,一言為定。」
吳小輝一邊依靠居委會的大叔大媽破了一起盜竊小案,一邊托好朋友的姐姐找工作,一切都在穩步的進行著,突然接到任務,去接刑滿釋放人員馬強(謝園 飾),一路上,馬強覺得吳小輝一點也沒有警察的架子,還對自己很關懷,決定幫他抓賊,又完成了一件案子。
這時,工作也差不多找好了,吳小輝准備著向所長正式提出辭職不幹了,夜晚,正在路上走著,突然發現有幾個小流氓調戲一名女孩,吳小輝正義感爆棚,決定去制止,朋友說:「他們有五個人,你打不過的,而且,你馬上就要辭職了,別管閑事了,」吳小輝一邊讓朋友去報警,一邊說:「至少我現在還是警察!」
吳小輝沖了上去,結果被打成重傷。傷愈以後,吳小輝的英勇事跡傳遍了整個片區,他突然感覺做個警察真不容易,這時,馬強把那五個打他的小流氓逮住了,他覺得其實每個人都膽小,只要覺得自己乾的事是正確的,就要大膽的去做,戰勝了自己就戰勝了一切困難。
1、肖申克的救贖,不解釋,美國影史最經典。
2、教父123,黑幫 歷史 還原。
3、飛越瘋人院,人性的探討。
4、這個殺手不太冷,看後讓人難以忘懷。
5、阿甘正傳,執著的人生。
6、當幸福來敲門,勵志的典範。
7、勇敢的心,勇敢鬥士。
8、辛德勒的名單,戰爭。
9、人鬼情未了,愛情。
10、與狼共舞,西部傳奇。
打倒四人幫後撥亂反正的電影,很想看看
第一:《英雄本色》 我們記憶里永遠的小馬哥
第二:《紅高粱》 高粱地里的激情
第三:《霸王別姬》 戲子的人生
第四:《無間道》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六:《卧虎藏龍》 另類的武俠片。
功夫
逃學威龍
烏龍寺
唐伯虎點秋香
東成西就
1.《肖申克的救贖》,百看不厭, 歷史 評分第一;
2.《教父》系列,男人必看;
3.《指環王》系列,每部都是精品,熱血沸騰;
4.《無間道》系列,香港電影余輝之作;
5.香港上世紀90年代有很多出色的電影,周星馳的喜劇,李連傑的黃飛鴻系列,周潤發的英雄本色,眾星雲集的東邪西毒等等,香港電影黃金時代高產,並且每部都叫好賣座。
J. 能推薦幾部適合我的爺爺看的電影嗎
《拆彈部隊》、《深入敵後1》、《深入敵後2邪惡軸心》、《深入敵後3哥倫比亞》、《拯救大兵雷(瑞)恩》、《光榮歲月》、《細細的紅線》、《風語者》、《第一滴血》、《南京1937 》、《血戰台兒庄》、《地雷戰》、 《地道站》、 《狼牙山五壯士》、 《南征北戰》、《小兵張嘎》、《鐵道游擊隊》、《平原游擊隊》、《雞毛信》 、《敵後武工隊 》、《七七事變》、《鐵血昆侖關》、 《烈火金剛》、《巧奔妙逃》《老少爺們打鬼子》
雷鋒——國產老電影 董存瑞——國產抗戰片 劉三姐 白毛女——國產老電影 林海雪原——國產老電影 烈火中的永生——《紅岩》改編 英雄兒女——巴金 新兒女英雄傳——國產老電影 洪湖赤衛隊——國產老電影 王玉珍 夏奎斌 紅色娘子軍——國產老電影 狼牙山五壯士——國產抗戰片 地道戰——國產老電影 小花——劉曉慶 陳沖 成名電影 南海長城——劉曉慶處女作 冰山上的來客——國產老電影 柳堡的故事——國產老電影 地雷戰——抗日戰爭片 鐵道游擊隊——國產老電影 南征北戰——國產老電影 平原游擊隊——抗日 大渡河——國產老電影 雲霧山中——國產老電影 豹子灣戰斗——國產老電影濟南戰役——國產老電影 獨立大隊——國產老電影 海魂——國產老電影 突破烏江——國產老電影 金沙江畔——國產老電影 車輪滾滾——國產老電影 地下游擊隊——老電影 大進軍之南線大追殲——中國戰爭片 51號兵站——國產老電影 七天七夜——國產老電影 405謀殺案——反特 奇襲——國產老電影 黑三角——國產反特 渡江偵察記——國產老電影 蛇案——國產老電影 偵察兵——抗戰片 從奴隸到將軍——國產老電影 大浪淘沙——國產老電影 紅日——國產老電影 毛主席的故事——國產老電影 犬王——國產抗戰片 楓——文革經典片 永不消失的電波——國產抗戰片 戰火中的青春——國產老電影 戰上海——國產戰爭片 智取華山——國產老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