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60 70 80年代國產喜劇老電影 越多越好
二子開店
樓上樓下
瞧,這一家子
咱村裡的年輕人
父子老爺車
《大李小李和老李》
。《滿意不滿意》。
《七品芝麻官》
《魔術師的奇遇》。
② 中國老片子有哪些
1000部國產老電影老影片詳細內容http://www.chuiyue.com/zj/24980/內容太多發不上來,你自己去這個地址看吧
- 老電影《哀樂中年》(1948)
- 老電影《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
- 老電影《白衣戰士》(1949)
- 老電影《表》(1949)
- 老電影《長恨天》(1942)
- 老電影《長相思》(1946)
- 老電影《乘龍快婿》(1947)
- 老電影《春》(1942)
- 老電影《春蠶》(1933)
- 老電影《大團圓》(1948)
- 老電影《都市風光》(1935)
- 老電影《二百五小傳》(1949)
- 老電影《風雨江南》(1949)
- 老電影《歌女之歌》(1948)
- 老電影《各有千秋》(1947)
- 老電影《孤城烈女》(1936)
- 老電影《光芒萬丈》(1949)
- 老電影《紅樓夢》(1944)
- 老電影《花外流鶯》(1948)
- 老電影《還鄉日記》(1947)
- 老電影《回到自己隊伍來》(1949)
- 老電影《混江龍李俊》(1940)
- 老電影《家》(1941)
- 老電影《狼山喋血記》(1936)
- 老電影《浪淘沙》(1936)
- 老電影《勞工之愛情》(1922)
- 老電影《麗人行》(1949)
- 老電影《留下他打老蔣吧》(1948)
- 老電影《馬路天使》(1937)
- 老電影《莫負青春》(1947)
- 老電影《母親》(1949)
- 老電影《母與子》(1947)
- 老電影《木蘭從軍》(1939)
- 老電影《南國之春》(1932)
- 老電影《怕老婆》(1929)
- 老電影《橋》(1949)
- 老電影《清宮秘史》(1948)
- 老電影《情海重吻》(1929)
- 老電影《秋海棠》(1943)
- 老電影《如此繁華》(1937)
- 老電影《塞上風雲》(1942)
- 老電影《三毛流浪記》(1949)
- 老電影《神女》(1934)
- 老電影《生死恨》(1948)
- 老電影《十字街頭》(1937)
- 老電影《松花江上》(1947)
- 老電影《太太萬歲》(1947)
- 老電影《荒雪》(1988)
- 老電影《畫中仙》(1988)
③ 60年代內地經典電影,你看過哪部
1.大鬧天宮 (上下集)(1961-1964)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60後,70後,80後,90後,所有小孩的共同記憶。一部成績斐然的動畫電影,至今也沒有任何一部中國動畫能超越其價值地位。出於個人能力,我無法評價這部經典之作,也不敢評價其影響力和內涵。不過,要知道的是,這部電影在國際上產生巨大轟動,就連著名日本動畫片《鐵臂阿童木》的導演、日本動畫和漫畫的鼻祖手冢治蟲,也是在看了這部動畫後放棄學醫,決定從事動畫創作,而成為了偉大的漫畫家。
同樣是一部幾代人童年時的共同記憶的動畫電影。雖然影片只有短短20分鍾時間,簡單的筆觸,簡單的故事,卻不簡單的道理。敘述者作為最高的控制者,與不高興的對話,挺有意思。不再是完全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按照你的意願來驗證。其實,這種驗證,也不過是如來佛的手掌心,最終還是處於掌控之中。
3.小蝌蚪找媽媽 (1961)
一部牛逼到不行的水墨動畫,也是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集體編導,藝術指導為特偉,美術指導為錢家駿。影片拍竣後的十多年,在多個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榮譽,並在1962年第一屆中國電影百花獎上榮獲最佳美術片獎。
4. 地雷戰 (1962)
雖是黑白片,但對於當時的我卻是色彩斑斕的. 抗日戰爭也能打得如此有喜劇效果,小時候每看一次都會大快人心。經典就是經典,現在所謂的那些抗日劇,真心還比不過這部。不論有人說它好與壞,其實觀看它的行為本身,就已經彌足珍貴。
5.小兵張嘎 (1963)
不得不說這部電影,就是小時候每到暑假都會在電影的少兒頻道看到這部經典電影。這部攝制於1963年的電影由崔嵬和歐陽紅櫻兩位導演合作拍攝,這部電影在新中國電影史上評價極高,甚至影響了中國好幾代青春激昂的愛國少年們。
6. 半夜雞叫 (1964)
7. 劉三姐 (1960)
8.甲午風雲 (1962)
對於此片的評價,我個人認為也許是那時剛經歷過多年戰爭的緣故,戰場效果處理得很動人,很有真實感。個人認為影片詮釋出「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可能人物內涵上表現得淺了些,但對於電影入門者卻是個很好的引子。同時此片突出放映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譜寫了一曲氣勢磅礴的愛國主義頌歌,把一段歷史悲劇,塑造成傑出的藝術經典。但是,不得不說的是此片囿於製片年代政治氣氛的影響,這部電影多處虛構,諸多情節嚴重偏離事實。
9. 紅色娘子軍 (1961)
一代大師謝晉導演的早期作品。紅色娘子軍,真正的無產者,苦大仇深的勞苦大眾,為了報仇雪恨、翻身做主人,拿起了武器反抗斗爭。影片中在表現吳瓊花從自發到自覺反抗的成長這一過程,在電影語言方面有創新:發揮造型表現力作用,通過眼睛特寫、變焦鏡頭的運用刻畫內心激情,服化道有南國特色。但同時,可惜的是由於左傾去掉了情感戲份,因此人物形象過於概念化,沒有深入挖掘內心。
10. 花為媒 (1963)
之所以提起這部電影,最大的理由便是,此片的主演有趙麗蓉老師,一代笑星大師,早期也有這樣精彩的電影。趙麗蓉老師就是我眼中的表演天才。盡管她長得不漂亮,也沒有太多盛名的電影作品,她只是個因小品廣為人知的演員,但是就是在這些平庸的作品裡,我依然看到了一位有杉村春子式魅力的偉大的演員。
④ 抗戰經典老電影戰爭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
⑤ 我國五六十年代拍的電影有哪些
《白毛女》東北電影製片廠1950年攝制 編劇:水華、王濱、楊潤身導演:王濱、水華 主演:田華、張守維、趙路、李百萬、胡朋、陳強、李壬林
《南征北戰》上海電影製片廠1952年攝制 編劇: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 導演:成蔭、湯曉丹 主演:陳戈、馮喆、張瑞芳、項堃、湯化達、王力
《董存瑞》長春電影製片廠1955年出品 編劇:丁洪、趙寰、董曉華導演:郭維 主演:張良、楊啟天、張瑩、周凋、任頤
《祝福》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編劇:夏衍 導演:桑弧 主演:白楊 、魏鶴齡、李景波、管宗祥、邸力
《上甘嶺》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編劇:林杉、曹欣、沙蒙、肖予 導演:沙蒙、林杉 主演: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
《鐵道游擊隊》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56年出品 編劇:劉知俠 導演:趙明 主演:曹會渠、秦怡、馮喆、馮奇、馮笑、鄧楠、仲星火、陳述
《柳堡的故事》 八一電影製片廠1957年出品 編劇:石言、黃宗江 導演:王蘋 主演:陶玉玲、廖有梁、徐林格、張璋、康天申、陳東崗
《永不消逝的電波》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58年出品 編劇:林金 導演:王蘋 主演:孫道臨、袁霞、王心剛、陸麗珠
《青春之歌》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楊沫 導演:崔嵬、陳懷皚 主演:謝芳、於洋、康泰、於是之
《林則徐》 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呂宕、葉元導演:鄭君里、岑范 主演:趙丹、韓非、秦怡、藍谷、錢千里
《林家鋪子》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夏衍 導演:水華 主演:謝添、張亮、林彬、馬薇、韓韜、於藍
《五朵金花》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趙季康、王公浦 導演:王家乙 主演:楊麗坤、莫梓江、王蘇婭
《今天我休息》 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 1959年出品 編劇:李天濟 導演:魯韌主演:仲星火、上官雲珠、馬驥、李保羅
《戰火中的青春》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攝制 編劇:陸柱國 導演:王炎 主演:王蘇婭、龐學勤、林農
《紅旗譜》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0年出品 編劇:胡蘇、凌子風、海默、吳堅 導演:凌子風 主演:崔嵬、蔡松齡、魯非、趙聯
《劉三姐》長春電影製片廠1960年出品 編劇:喬羽 導演:蘇里主演:黃婉秋、劉世龍、梁音、張巨克、賀汝瑜
《紅色娘子軍》 天馬電影製片廠1961年出品 編劇:梁信 導演:謝晉 主演:祝希娟、陳強、王心剛、向梅、金乃華
《革命家庭》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1年出品 編劇:夏衍、水華 導演:水華 主演:於藍、孫道臨、於洋、田方、秦漢
《甲午風雲》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2年出品 編劇:希儂、葉楠、陳穎、李雄飛、杜梨 導演:林農 主演:李默然、浦克、王秋穎、李頡、龐學勤
《冰山上的來客》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烏·白辛導演:趙心水 主演:梁音、阿不都力密提、谷毓英、恩和森
《小兵張嘎》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徐光耀 導演:崔嵬、歐陽紅櫻 主演:安吉斯、吳克勤、李小燕、李健、張平
《紅日》 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瞿白音 導演:湯曉丹 主演:張伐、高博、中叔皇、李農、里坡、楊在葆、舒適
《早春二月》北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謝鐵驪 導演:謝鐵驪 主演:孫道臨、謝芳、上官雲珠、高博
《野火春風斗古城》 八一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李英儒、李天、嚴寄洲 導演:嚴寄洲 主演:王曉棠、王心剛、陳立中
《阿詩瑪》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1964年出品 編劇:葛炎、劉瓊導演:劉瓊 主演:楊麗坤、包斯爾、韓非、崔超明、黃瓊英、柳傑、馮奇
《英雄兒女》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出品 編劇:毛烽、武兆堤導演:武兆堤 主演:劉世龍、劉尚嫻、田方、周文彬
《烈火中永生》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5年出品 編劇:周皓 導演:水華 主演:趙丹、於藍、張平、項堃、蔡松齡、方舒
《舞台姐妹》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1965年出品 編劇:林谷、徐進、謝晉 導演:謝晉 主演:謝芳、曹銀娣、李緯、馮奇、上官雲珠
⑥ 有哪些優秀的國產老電影
先介紹五部知名度較高,大家很可能已經看過的電影;然後再紹五部幾乎很少人看過,但是絕對精彩的老電影。電影按照動作片、故事片、靈幻片、愛情片、喜劇片分類型介紹,方便不同觀影愛好的朋友。
第一部(動作片):由成龍、劉家良、狄龍、梅艷芳主演,劉德華、黃日華、錢嘉樂客串的《醉拳2》,美國《時代周刊》評為「1994年世界十大佳片」以及「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之一。《醉拳2》在美國上映後創下不俗的票房成績,標志著成龍電影開始真正地走向世界;第31屆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
第二部(故事片):尊龍、陳沖、鄔君梅主演《末代皇帝》,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原始音樂九項大獎。
第三部(靈幻片):林正英、錢小豪、樓南光主演《僵屍先生》,開啟了香港的「僵屍大時代」,雖然獲獎不多,卻是香港靈幻功夫電影的巔峰之作。
第四部(愛情片):周潤發、鍾楚紅主演《秋天的通話》,24屆金馬獎最佳男主;第7屆金像獎最佳電影;精湛的表演,細膩的感情,不哭都不行。
第五部(喜劇片):周星馳、袁詠儀主演《國產凌凌漆》,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當年的袁詠儀風頭正盛,中國影史唯一一位處女作就拿金像獎的女演員,然後連著兩年拿影後。袁詠儀就像一顆流星,璀璨卻不持久,如今早已不在一線女星陣營。
再來五部絕對養眼卻名氣不大,幾乎無人看過的電影
第六部(動作片):洪金寶導演,狄龍、楊凡、楊麗菁、關之琳主演《一刀傾城》,以武俠片的形式描述中國近代史中悲壯的一頁,不該遺忘的歷史,不該忽視的好片,可惜沒有獲獎,知名度也不大。思想和高度絕對超越一般的江湖仇殺片,看過後令人盪氣回腸。
第七部(故事片):王雙寶主演,王寶強配角《盲井》,血淋淋的罪惡,陰暗的角落,觸目驚心,王寶強第一部電影作品。
第八部(靈幻片):鍾鎮濤、張敏、釋小龍、徐錦江主演《十兄弟》,知名度不高,沒有獲獎;觀賞性還是很不錯的,適合和父母一起看。
第九部(愛情片):蔡卓妍、鄭中基主演《追擊八月十五》,知名度小,沒有獎項,但是很好看,目前主流視頻網站找不到這部電影,樓主可以費勁找找,實在找不到,可以聯系我。
第十部(喜劇片):洪金寶、吳耀漢、成龍配角《奇謀妙計五福星》,五福星系列電影的巔峰之作。注意這裡面有個主演叫「秦祥林」,那個年代的當紅一線,紅到什麼程度呢,在大話西遊中,朱茵飾演的青霞稱周星馳飾演的至尊寶為「祥林」,就是在調侃秦祥林和林青霞的戀情。
給你放幾部老電影集合的短片,請欣賞
網頁鏈接
⑦ 懷舊老電影100部戰爭片
1、《平原游擊隊》(1955)
本片也算是頭哥小時候最喜歡看的電影之一,經典黑白片,小時候每看一次就心情澎湃,影片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冀中平原地區的故事,日軍在此實行了兇殘的大掃盪,當地的老百姓為了對抗他們,在村子裡挖了許多地道,通過這些地道抵禦鬼子的掃盪,最後取得勝利。
⑧ 國產老電影推薦
國產老電影推薦:《牧馬人》、《永不消逝的電波》、《茶館》等。
《牧馬人》1982年上映,講述了男主角許靈均雖幼年成為棄兒、青年被打成右派下放牧場的悲慘經歷,卻也數次從牧區質朴、善良的鄉民身上感受到人間溫情,而在艱難歲月中與四川苦命女李秀芝(叢珊)結為夫妻後,許靈均更是嘗到苦盡甘來的心酸與甜美。
《茶館》該片根據老舍同名原著改編,獲得了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文化部1982年優秀影片獎特別獎。
⑨ 六十年代老電影有哪些好看嗎
六十年代的老電影有:《冰山上的來客》、《甲午風雲》、《龍門客棧》、《永不消逝的電波 》、《甲午風雲》、《小兵張嘎》、《獨臂刀》、《英雄本色》等等。雖然年代久遠,依然十分好看。
1、《冰山上的來客》
講述的是女特務古里巴兒(谷毓英飾)假扮解放軍哨所戰士阿米爾(阿木都力力提飾)的青梅竹馬古蘭丹姆刺探軍情,一步步破壞我軍邊疆防線,最後被我軍識破,不僅揭穿了她的特務身份,阿米爾終於和真古蘭丹姆再次重逢,在勝利的也幫阿米爾和真古蘭丹姆團聚。
5、《永不消逝的電波 》
千里赴戎機—奔赴上海,電影的開頭就是故事的結尾:從來不止一位李俠。從來不止一個人在最後的時刻會用明碼和戰友永別,這一次是白馬翩躚的李俠。
李俠來到喘不過氣的敵占區,離開戰友。一個個深夜裡,冒著危險和汗水工作著,堅持著。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軍人,甚至從肉體上都從未離開過延安。
他的微笑都帶著寶塔山的光輝,他不過是騎著白馬換了一個陣地。他渴望著被捕和犧牲,那不過就是回家。
⑩ 經典中國老戰爭電影
下面這60部最經典的革命老電影,你看過幾部,又還記得幾部呢?
01.《鐵道游擊隊》
電影《鐵道游擊隊》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6年攝制。主要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魯南鐵路沿線的鐵道游擊隊與日軍鬥智斗勇的故事。
02.《地道戰》
《地道戰》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戰爭電影的經典之作。至今為止,《地道戰》已創造出共18億人次觀看的紀錄。
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利用新創造的斗爭方式——地道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03.《永不消逝的電波》
《永不消逝的電波》是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的作品,是一部表現我黨地下斗爭生活的影片。著名演員孫道臨在片中扮演的李俠的形象深入人心。
04.《閃閃的紅星》
《閃閃的紅星》是根據李心田同名小說改編,1974年上映。該影片講述了在30年代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05.《雞毛信》
電影《雞毛信》,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54年。
主要劇情為:抗日戰爭期間,河北冀中抗日民主根據地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給八路軍送雞毛信,半道上遇見了日本鬼子和偽軍,海娃利用老綿羊的尾巴保住了雞毛信。
鬼子被海娃引進山裡,八路軍全殲了敵人;根據雞毛信里報告的情況,八路軍又襲擊了一個日本鬼子的據點,活捉了貓眼司令。
06.《冰山上的來客》
該片1963年上映,曾獲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的最佳導演獎。
影片從真假古蘭丹姆與戰士阿米爾的愛情懸念出發,描繪了邊疆地區軍民驚險的反特斗爭生活,驚險緊張、引人入勝。
07.《地雷戰》
1962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
地雷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山東民兵最重要的作戰方法之一,地雷是當時最重要的作戰武器。抗戰時期,地雷大顯神威,在抗戰史上塗上了濃重的一筆。
08.《小兵張嘎》
1963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小兵張嘎》改編自當代著名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這部作品自1961年發表至今,已經五十多年了。
小說和電影中的「張嘎」,因其「英氣」與「嘎氣」,已成為新中國幾代人童年記憶中的最燦爛的一部分。
09.《紅色娘子軍》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60年,著名導演謝晉執導。
影片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紅色娘子軍的斗爭業績為素材,圍繞吳瓊花從奴隸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經歷,用寫實的手法突出反映了舊社會婦女在反抗和斗爭中成長的典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