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香港10大經典電影!
十大經典電影啊
不按順序的話 我就按我心中的排名排了哈
1 大話西遊
2 英雄本色
3 黃飛鴻系列
4 李小龍的精武門
5 醉拳
6 林正英的僵屍片
7 王晶的東邪西毒
8 無間道
9 古惑仔系列
10 警察故事系列
⑵ 粵劇有那些經典作品
一、經典作品:
1)粵劇《帝女花》為戲曲大師唐滌生50年代末所撰,唐用詞優雅感人,加上他大量採用古典,重視樂曲的配合,令到他的劇本更覺典雅。1957年首演,是香港著名粵劇編劇家唐滌生在1957年6月的作品,非常著名,也是任劍輝和白雪仙的粵劇戲寶,更是仙鳳鳴粵劇團最為人傳頌的粵劇。
2)粵劇《紫釵記》由唐滌生於1956年改編自明代湯顯祖所著《紫釵記》,共八出,1957年8月30日在香港利舞台首演。湯顯祖版本的《紫釵記》,據唐人小說《霍小玉傳》及其本身作品《紫簫記》所改編,並改變其原來的悲劇結局為才子佳人故事。主角是唐朝詩人李益(任劍輝飾演),淪落娼家的貴族女子霍小玉(白雪仙飾演),身份神秘、扭轉男女主角命運的「黃衫客」。李益、小玉兩人一見鍾情,後來發生變故,不能長相廝守,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
3)《雙仙拜月亭》是唐滌生的經典名作,歌頌男女至死不渝的愛情,也揭示了封建禮教的丑惡面目。此劇由何非凡首演,膾炙人口,歷久不衰。劇中之《抱石投江》及《仙亭會》,都是「凡腔」戲迷所心儀的唱段。
蔣世隆與瑞蓮兄妹逃避戰亂至一驛館,瑞蓮本與秦侍郎之子興福訂情,惜秦家遭奸臣殺害。兵部尚書王鎮亦帶同家人逃難至驛館,他往軍營前叮囑女兒瑞蘭必須守身以保家聲。亂兵殺至驛館,眾人逃亡失散。瑞蘭與世隆偶遇同行,二人漸生情愫。王夫人則與瑞蓮相遇,認作母女同行。世隆與瑞蘭到興福避居之處,興福自薦為媒,二人即時拜堂,暫居西樓。時王鎮等人亦借住東樓,他誤以為女兒無媒苟合,大怒命瑞蘭回府。世隆悲極投江自盡,被王夫人之姊卞夫人所救,改名卞雙卿。王鎮擢升為宰相,擬為女兒瑞蘭及乾女兒瑞蓮在狀元之中挑選夫婿。瑞蘭以為世隆投江已死,請求在成婚前到玄妙觀祭奠世隆亡魂;世隆亦借詞到觀內附薦亡魂,實則二人分別決定於祭拜亡魂後殉愛。瑞蘭於拜月亭重遇世隆,時眾人到來,證實世隆即為狀元,王鎮終准許瑞蘭與之成婚,瑞蓮亦得與興福團圓。
二、粵劇簡介:
原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知識分子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廣州話,使廣東人更容易明白。
粵劇名列於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公元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三、粵劇的行當分類:
戲劇內的角色,在粵劇及中國戲曲中被稱為行當。這都是根據角色的年紀、性別、性格、外型等特徵來分類的。
1)十大行當:
一末(老生)、二凈(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丑(男女導角)、六元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貼(二幫花旦)、九夫(老旦)、十雜(手下、龍套之類),合稱十大行當。
2)六大行當:
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武生。
⑶ 下列劇目哪些是影響較大的粵劇劇目
下列劇目哪些是影響較大的粵劇劇目:《帝女花》,《平貴別窯》,《搜書院》。
1、《帝女花》講述了明末動盪時代,崇禎之女長平公主與吏部尚書周興之子周世顯之間矢志不渝、轟轟烈烈的曠世愛情故事。該劇於2003年3月24日在香港TVB首播。
2、平貴別窯,為京劇《紅鬃烈馬》中的一段,也可以單獨演義。其表演形式為小生和青衣的組合。
3、粵劇電影《搜書院》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56年。主要劇情為:重陽節,瓊台書院學生張逸民與鎮台府丫環翠蓮相識。鎮台夫人認為翠蓮在外面有私情,翠蓮死不招認。道台要納翠蓮為妾,翠蓮得知後,女扮男裝逃出鎮台府。瓊台書院掌教老師謝寶帶翠蓮到書院,與張逸民相見。翠蓮願與張逸民回鄉同甘共苦。鎮台帶兵丁包圍書院,張逸民向謝寶說出實情,謝寶決定成全他倆。謝寶以書院是道台所轄為由,拒絕鎮台搜查。鎮台叫謝寶同去見道台。謝寶把翠蓮藏在轎內,走到半路,謝寶下轎步行,待鎮台和謝寶走遠,轎夫放出翠蓮,與張逸民遠走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