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越劇老電影外景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越劇老電影外景

發布時間: 2023-01-20 23:55:51

A. 越劇電影紅樓夢是在哪個園林拍的

是老電影紅樓夢嗎?那是在頤和園拍的。一開始的的賈府大門口,就是頤和園大門。

B. 越劇老電影紅樓夢在1979年上影的嗎

那個不是1979年拍攝的,而是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1962年攝制的。導演岑范,主演王文娟:林黛玉;徐玉蘭:賈寶玉;呂瑞英:薛寶釵;金采鳳:王熙風。

C. 越劇(外景的)在哪裡下載啊

這里有很多的越劇可以下載 ,有舞台的,也有外景的。曲目眾多,你去看看吧。

http://hi..com/tc312400/blog/item/466316f1bff69aa8a50f5209.html

隨便復制幾個越劇:

越劇《醉公主》,2集 全劇下載

越劇電影《金枝玉葉》

越劇電影《碧玉簪》(1962)

越劇: 《梅龍鎮》章瑞虹.張詠梅.華怡青

越劇《石鍾緣》下載(浙江越劇團)

越劇《雲中落綉鞋》,2集 全劇下載

越劇電影] 沙漠王子 趙志剛.周曉芬

越劇:《五女拜壽》全集(親測可下)

越劇《招駙馬》,2集 全劇下載

越劇 《西廂記》 方亞芬.錢惠麗.張永梅

越劇電視劇《九斤姑娘》下載(3集,浙江越劇團)

D. 建國後我國拍攝的越劇電影都有哪些

1948年《祥林嫂》
啟明公司
原著:魯迅 改編、導演:南薇 攝影:董克毅、董紹泳
演員:袁雪芬 范瑞娟 徐天紅 張桂鳳 吳小樓 項彩蓮 張雲霞

1949年《越劇精華》
文華公司
導演:桑弧 攝影:黃紹芬
包括:
范瑞媚、傅全香的《樓台會》;
徐玉蘭、王文娟的《販馬記》中的《寫狀》;
袁雪芬,徐玉蘭、筱小招、吳小樓的 《雙看相》;
竺水招、戚雅仙的《賣婆記》。

1949年《相思樹》
中國電影實驗工廠
導演:程述堯
編劇:鍾 泯 邵慕水
袁雪芬 魏鳳娟 金艷芳 陳金蓮 高劍琳

1950年《石榴紅》
中國電影實驗工廠
導演:韓義
編劇:沈默
徐天紅 戚雅仙 焦月娥 高劍琳

1953年《梁山伯與祝英台》
上海電影製片廠
編劇:徐進、桑弧 導演:桑弧、黃沙 攝影:黃紹芬
布景設計:胡倬雲、張曦白
根據華東戲曲研究院舞台劇本改編
袁雪芬 范瑞娟 張桂鳳

1958年《情探》
江南電影製片廠
編劇:田漢、安娥 導演:黃祖模 攝影:李生偉 美工:盧景光
演出:上海越劇院
傅全香、陸錦花

1959年 《西廂記》
香港文華電影公司
金寶花、張茵、高佩

1959年 《追魚》
天馬電影製片廠
改編:集體 導演:應雲衛 攝影:馬林發 美工:葛師承 副導演:丁然
演出:上海越劇院
徐玉蘭、王文娟、鄭忠梅、周寶奎

1960年《斗詩亭》
天馬電影製片廠
編劇:胡小孩 導演:應雲衛 攝影:馬林發、任志新 美工:葛師承
演出:浙江越劇二團
根據浙江省越劇二團演出本改編

1961年《雲中落綉鞋》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61年《王老虎搶親》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 上海越劇院配合
導演:金庸
編劇:金庸
夏 夢 李 嬙 配 音 畢春芳 戚雅仙等

1962年《紅樓夢》
海燕電影製片廠、香港金聲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編劇:徐進 藝術指導:朱石麟 導演:岑范 攝影:陳震祥美工:胡倬雲、張曦白
演出:上海越劇二團
徐玉蘭 王文娟 金采風 呂瑞英 周寶奎 徐天紅 孟莉英

1962年《碧玉簪》
海燕電影製片廠、香港大鵬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改編、導演:吳永剛 攝影:羅從周、彭恩禮 美工:張曦白 副導演:趙煥章 舞台導演:黃沙
演出:上海越劇二團
根據上海越劇院演出本改編
金采風 陳少春 周寶奎 姚水娟 錢妙花

1962年《三看御妹劉金定》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 上海越劇院配合
編劇:李萍倩
夏 夢 丁賽君 李 嬙 馮 琳 配 音 陳 琦 徐涵英

1962年《柳毅傳書》
長春電影製片廠
改編:南京市越劇團創作組集體,計大為、葉至誠執筆
導演:蔡振亞 攝影:吳國疆 美工:崔永泉、陳德生
演出:南京市越劇團
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

1963年《毛子佩闖宮》
珠江電影製片廠、香港鴻圖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編劇:裘鳳 導演:斯蒙 攝影:李生偉 美術:葛興萼 副導演:黃丹彤
演出:武漢市越劇團
金雅樓、筱靈鳳

1963年《金枝玉葉》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 上海越劇院配合
編劇:胡小峰
夏 夢 丁賽君 李 嬙 馮 琳 配 音 陳 琦 徐涵英

1965年《烽火姻緣》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拍攝 上海越劇院配合
編劇:李萍倩
夏 夢 丁賽君 配 音 陳 琦 徐涵英

1974年《半籃花生》
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劇:《半籃花生》創作組 導演:朱文順 攝影:常彥 美工:汪滔
演出:浙江越劇團

1978年《祥林嫂》
上海電影製片廠、香港鳳凰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改編:吳琛、庄志、袁雪芬、張桂鳳 導演:岑范、羅君雄
攝影:蔣錫偉 美工:胡倬雲、謝棨前
袁雪芬、金采鳳

1982年《花燭淚》
浙江電影製片廠
編劇:胡小孩、謝枋、天方 導演:殷子、陳蟬
攝影顧問:石鳳歧 攝影:龔國良蓖、周榮震 美工:駱德灝
演出:浙江越劇一團

1983年《莫愁女》
南京電影製片廠
編劇:張弦 導演:周予、吳秋芳 攝影:馮秉鏞、單興良 美術顧問:張曦白 美術:胡榮法
竺小招、林婷婷

1984年《五女拜壽》
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劇:顧錫東 導演:陸建華、於中效
總攝影:王啟民 攝影:李俊岩 美術:徐振鵾
演出:浙江省小百花越劇演出團
董柯娣、徐愛武

1985年《綉花女傳奇》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改編:包朝贊 導演:石嵐
攝影:瞿金樓 美工:葉明楠
演出:浙江省杭州市桐廬越劇團
根據江南民間故事改編

1986年《桐花淚》
上海電影製片廠
編劇:包朝贊 導演:沙潔 攝影:張珥 美術:秦柏松 副導演:史鳳和
演出:杭州市越劇二團

1999《紅絲錯》
浙江省電影公司、浙江小百花越劇團聯合攝制
編劇:顧頌恩 導演:徐偉傑 攝影:瞿家振、李榮聖

2001年《唐伯虎》
茅威濤、何賽飛

2002年《醉公主》
中影集團、北京今古影視策劃有限公司聯合攝制
編劇:王雲根、錢勇 導演:森島 攝影:王健

2007年越劇電影
經典版《紅樓夢》
主演:鄭國鳳 王志萍
交響版《紅樓夢》
主演:趙志剛 方亞芬
總導演:韋翔東

正要拍攝的電影
《西廂記》《梁祝》
主演:茅威濤 顏佳

E. 哪裡有外景拍的越劇

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西廂記》《紅樓夢》《祥林嫂》《情探》《追魚》《碧玉簪》《打金枝》《五女拜壽》《桐花淚》《綉花女傳奇》
電視:。《漢文皇後》《魂斷銅雀台》》《梁山伯與祝英台》《西廂記》《孔雀東南飛》《紅樓夢》《沙漠王子》《西園記》《漢文皇後》《玉蜻蜓》《何文秀傳奇》《天之嬌女》《蝴蝶夢》《血手印》《花中君子》《孟麗君》《真假駙馬》《報國魂》《秦淮煙雲》》、《兩代怨夢》,《蝴蝶的傳說》。《早春二月》》、《綠林奇緣》、《血緣恩仇》、《江南情》。《凄涼遼宮月》、《三看御妹》

F. 跪求一些好看的越劇,最好是外景的,謝謝

以前浙百的電音效卡拉OK版本都是外景拍攝,且都是一些經典名段。全劇的話,早先的有吳鳳花和陳輝玲的《宮牆柳》、顏佳和江瑤的《一縷麻》、《梨花情》、《紅絲錯》,黃依群的《陳三兩》,還有錢慧麗主演的30集越劇連續劇《紅樓夢》,強烈推薦君安和金靜的《牡丹亭還魂記》,還有最近11頻道播出的紹百張琳和董鑒鴻的《一錢太守》。還有以前老一輩的經典劇目拍成的電影像《梁祝》、《情探》、《追魚》、《紅樓夢》太多了,都是外景,而且在網上一搜很容易找到視頻

G.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幕後製作

1952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決定把膾炙人口的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搬上銀幕,拍成彩色故事影片,確定了由桑弧導演,黃紹芬攝影,演員基本上由原越劇班底組成,主演袁雪芬、范瑞娟都是越劇「大腕」,前者以柔婉細膩著稱,後者以醇厚質朴見長。她們聲情並茂的演唱強化了影片的藝術魅力。
1952年下半年,第一次全國戲曲觀摩大會舉行,袁雪芬、范瑞娟進京演出《梁山伯與祝英台》。上級明確地通知:毛澤東主席指示,馬上要開拍彩色電影。
1952年年底,《梁山伯與祝英台》開始拍攝。參與人員非常激動,當時一部黑白電影投資近20萬元,彩色電影要翻倍。盡管財政緊張,但還是投入了拍攝。
當時蘇聯專家明確地說:「你們要拍彩色電影,再過3個五年計劃再說,現在拍好黑白片就可以了。」因為燈光、葯水等方面都不成熟,她們一面在電影廠拍攝,一面看著工作人員拿著小瓶子葯水做實驗。她們也不適應當時的拍攝,一個鏡頭拍十幾次,演的情緒都沒有了。但即使這樣的拍攝方式,還是因為手工印刷、燈光不穩定、色彩不定而流產。
最後,能不能拍成彩色片的問題被提出,而且集中在兩盞從蘇聯進口的阿克炭精燈上。彩色電影必須光源充足,這兩只燈一閃一閃,總在眨眼,不能起到應有作用。電影廠決定改拍黑白片。於是,彩色布景和服裝必須重新設計,大家在拆布景的時候,電工突然發現:掉頭安裝的阿克炭精燈可以正常工作了——「原因就是裝倒了這么簡單。」袁雪芬找到了當時的宣傳部長夏衍,請他到攝影棚看看,從攝影機鏡頭里看到的彩色畫面很明麗,於是,召開現場辦公會,再次決定拍攝彩色影片。
「1953年夏天非常熱,很多天都是38攝氏度。那麼多燈照著,我們每天演10幾個小時,演完後,臉都腫一圈。」袁雪芬說。范瑞娟的眼睛受不了燈光刺激,腫成葡萄那麼大。袁雪芬的十二指腸潰瘍發作。11個月的辛苦過去,影片竣工。當時的上海市市長陳毅前來審查樣片,對這部電影大加贊賞:「不是有人說我們沒條件拍攝彩色片嗎?現在拍出了,不是很值得總結嗎?」
陳毅同志親自到上海電影製片廠審看樣片,並向洗印這部彩色影片的萬國強、查瑞根師傅及攝制組全體同志表示祝賀。
當時領導上海文化工作的夏衍到攝影棚了解拍片情況,黃紹芬向他談了所遇到的困難,並提出了用幾台防空探照燈的發電車,增加炭精燈,提高棚內的光亮度的辦法。夏衍覺得這個辦法不錯,於是便向當時上海市長、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匯報。陳毅同意借用,但規定出借時間只限於白天,傍晚前必須歸還。時值1953年,國民黨轟炸還在持續。就這樣,《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方方面面的「精心呵護」下,得以開機拍攝。
由曾經拍攝出《不了情》(1947)、《太太萬歲》(1947)、《哀樂中年》(1949)等膾炙人口電影的大導演桑弧於1954年完成的這部舞台藝術片《梁山伯與祝英台》是新中國建立後所拍攝的第一部彩色電影(之後他又陸續拍攝了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1956)、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電影《魔術師的奇遇》(1962))。「越劇」和「彩色」成為影片最終成功的兩大核心要素。導演桑弧深知我國傳統戲曲藝術在舞台視覺表現層面的豐富性和層次性,將其有機移植到「彩色」電影這一當時對中國來說尚屬於新技術的視聽媒介表現中,在視覺上充分反映出中國戲曲化妝和服裝的艷麗,取得了較好的銀幕效果,為新中國彩色電影的誕生打響了頭炮!另外,《梁山伯與祝英台》是越劇的經典劇目之一,越劇本身柔美清麗的表演和纏綿動人的唱腔音樂富有鮮明的江南特色,早已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其全女性演員出演角色,擅長演繹青春愛情題材的特點顯得尤為細膩,相對而言,它與現實生活距離較小,電影形式化比較容易。
而酷愛戲曲藝術的桑弧導演顯然深悉此道,他在拍攝本片時格外仔細,比較研究了《梁祝》的幾個不同戲曲版本,然後把越劇版和川劇版的優點組合起來,通過越劇名演員袁雪芬和范瑞娟的表演將之電影化。
導演桑弧曾撰文回憶當時拍攝《梁山伯與祝英台》,「1953年上半年,攝制組進行了排戲,分鏡頭、美術設計、彩色片攝影、洗印的各項技術試驗。影片於7月初開拍,對這部新中國第一次拍攝的彩色戲曲藝術片,周總理和陳毅市長都傾注了很大的關心。1953年冬,影片攝制完成,夏衍同志邀請周總理、鄧穎超同志和陳毅市長來審看樣片。他們看後十分高興,對袁雪芬、范瑞娟的優秀表演以及攝制組全體的創作勞動給予很多鼓勵。周總理還詳細詢問廠拍攝情況。他知道舞台上的《梁祝》要演三個多小時,這對電影來說,無疑是一個過量的負荷。
因此,如何把影片的長度控制在電影通常所允許的二小時放映時間之內,而又要盡可能地保留甚至突出舞台上的精華,這確是一個難題。攝制組雖然作了很大努力,仍不能盡如人意。周總理沉思片刻,用商量的口吻問我們,為了劇情的貫串,在「樓台會」和「山伯臨終」之後,能否加上一個祝英台思念梁山伯的場面,再銜接下面馬家花轎進門,祝公還硬逼女兒上轎的場景。我們覺得總理的建議非常好,於是又補拍了「思兄」一場,增加了短短四句唱詞,卻把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間堅貞不渝的愛情烘托得更濃烈了。」
這部彩色戲曲片問世後,效果很好。備受觀眾歡迎,它也為攝制彩色影片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到1959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了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故事片《老兵新傳》。
其實,《梁山伯與祝英台》被負載的政治意義還不止於這么點。
當時普遍的國際輿論對新中國抱有敵意,在文化方面,認為共產黨中國壓制文化發展,只會搞一些軍事題材的宣傳品。中央領導決定投拍《梁山伯與祝英台》正是從一方面說明:我們國家也有經典的愛情片,也非常重視文化發展。
1954年4月間,周恩來總理在參加日內瓦會議期間,指示中國代表團新聞處放映彩色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外國人對中國越劇片究竟感不感興趣?作為新聞聯絡官的熊向暉心中沒有把握。上世紀20年代在歐洲生活過,對歐洲人的文化素養有較多了解,並且喜歡看中國各種民族歌舞尤其是越劇的周恩來認為,越是具有民族性的,就越有世界性。
因此,只要給這部影片取個既恰如其分又有吸引力的別的名字,外國人看它的興趣是會有的。 周恩來凝神沉思了一會兒,說「只要在請柬上寫上一句話:請你欣賞一部彩色歌劇電影--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並在放映前作3分鍾的說明,概括地介紹一下劇情,用語要有點詩意,帶點悲劇氣氛,把觀眾的思路引入電影,不再作其他解釋。這樣試試,我保你不會失敗。不信,可以打賭,如果失敗了,我送你一瓶茅台酒,我出錢。」
200多名記者被這樣陌生而優美的文化感動著,當時主要的國際輿論轉了風頭:「誰說共產黨不要文化?新中國建國不久,就拍出了這樣美麗的愛情彩色片。」在日內瓦,周恩來總理還邀請查理·卓別林先生觀看了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
查理·卓別林認為,這是一部最出色的影片,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查理·卓別林十分欣賞《梁祝》,他由衷稱贊中國民族戲曲的優秀傳統。他說:「從來也沒有見過這樣一部非凡的影片!就是需要有這種影片!這種貫串著中國幾千年文化的影片。希望你們發揚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和對美的觀念。我希望你們對自己有充分的信心而我知道你們是已經有了。」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得國內外眾多榮譽:1957年4月在文化部舉行了1949年—1955年優秀影片授獎大會上,榮獲舞台藝術片類的唯一金獎;1954年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音樂片獎;1955年英國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影片在巴黎放映時也引起了轟動,外國人的反映是影片「故事好,表演好,音樂好,色彩好」。

H. 越劇電影紅樓夢是在哪個園林拍的

1962年,越劇《紅樓夢》在香港搭室內布景拍攝的。
1962年,越劇《紅樓夢》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導演岑范,主演王文娟:林黛玉;徐玉蘭:賈寶玉;呂瑞英:薛寶釵;金采鳳:王熙風。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這個唱詞幾乎全中國的人都很熟悉。一部戲,便貫穿了一個戲種的歷史;一部戲,就幾乎容納一個戲曲的全部精妙。這樣的情形,只有《紅樓夢》和演繹它的越劇。
越劇紅樓夢是由劇作家徐進於1958年所編寫一出越劇劇目,由於其為首度將整個紅樓夢的故事完整地呈現於戲劇舞台,且以優美的台詞、唱詞,細致的表現手法,豐富的人物個性塑造,再配合上越劇本身語言的特色,以及主演者徐玉蘭、王文娟等人的演技及優秀嗓音,使其在1958年2月18日於上海首演以來,廣受到歡迎,其後並在1959年在北京作為國慶10周年演出,至1962年該劇在香港被拍成戲曲電影,使之更加廣為流傳。
越劇紅樓夢成為當代戲劇中紅樓戲的經典代表作,後來兩岸三地改編的紅樓戲曲及電影,或受其影響,或試圖改弦更張以超越之。而這部戲也不斷重新演出,1990年代以後,開始由新一代的越劇演員來演出此劇。
越劇紅樓夢首演時的陣容: 編劇:徐進 藝術指導:吳琛 導演:鍾泯。
演員:徐玉蘭飾賈寶玉、王文娟飾林黛玉、陳蘭芳飾薛寶釵、唐月瑛飾王熙鳳、周寶奎飾賈母、徐慧琴飾賈政、鄭忠梅飾王夫人。

I. 好看的越劇,古裝外景拍攝

趙志剛
華怡青
朱雪蓮
越劇電視劇
紅樓夢
外景版,主演:王文娟,金美方,單仰萍等...越劇
孟麗君
外景電視連續劇,著名戚派花旦傅幸文和尹派小生蕭雅聯袂主演的越劇外景電視劇《血緣恩仇·洞房》。為拍攝本次電視劇編劇還對原演出本稍作修改,使劇本增添了藝術性,更加符合戚(雅仙)派、尹(桂芳)派...
〖越劇影視〗《真假駙...
分類:越劇,電視劇
v.ku6.com
越劇電視劇警世情緣第4...
分類:越劇電視劇警世情緣第4.....
好看的實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