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黑白老電影配音對口型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黑白老電影配音對口型

發布時間: 2023-01-19 17:57:40

㈠ 跪求所有的經典黑白老電影

,《魂斷藍橋》,《茜茜公主》,《羅馬假日

㈡ 想問下大家如何對口型配音

嚴格而言,在對口型方面,「雙簧」比配音稍難。配音員可以看著熒幕上演員的表演配音,如果口型與聲音不同步,後期還可以調。而「雙簧」,那位坐在凳子上,前面的表演者,需要現場對口型,緊張感更強!
為了盡可能對准口型,讓畫面看起來沒那麼尷尬,配音員們通常會在保持原義的情況下,根據原片口型適當調整台詞的語句長短、用詞和語序,然後對著畫面,看原片演員的口型配音。
動畫角色與配音演員的口型,不是非常吻合;第二種配音方式,由於先錄制角色的配音,動畫師跟著音軌配口型,再根據聲音的表情設計動畫,這樣,角色和配音演員的表演會非常接近,而且口型會非常吻合。
比起語言有差異的譯製片和非真人表演的動畫片,真人表演,且台詞是國語的國產電影、電視劇,對口型應該是比較容易的。但即便如此,作為觀眾,偶爾還是會發現一些影片的口型對不上。這主要是因為,有時候演員說著說著忘了台詞,或背錯了台詞。演員說的話和配音演員的台詞不一樣,口型自然就不一樣了。

㈢ 怎樣為電影配音呢 我們看到的國語電影為什麼口形都能對上一致呢 配音演員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說話

演員演得好,就是靠黃金配音搭檔,如 六小齡童 李陽,周星馳 石斑瑜 等等 有了他們才有色彩感,不然你聽聽例子上這兩位的原音。跟普通有幽默的人沒什麼兩樣。 對上口型是因為他們在劇組,背熟演員的台詞表,不管動畫 電視劇 電影 配音的演員都是看著台詞表年的,特別是國產大陸片特別逼真,韓劇和其他劇片都是,先翻譯,在配音。

㈣ 國外電影譯制過來後,除了說漢語外,連口型也符合的很好,敢問是怎麼處理的

關於如何「對口型」的問題,轉一封邱岳峰先生答觀眾的信:

親愛的觀眾:

我收到你們不少的來信。封封都充滿了對我的鼓勵、鞭策我信賴的話語。讀後,心情激盪,久久不能平靜。我只有將全部精力獻給電影事業,酬答同志們的深情。

請允許我就你們最感興趣的"譯製片如何配音"這個問題簡答如下。

配音,先要有個適合配音用的台本,就是把譯成漢語的台詞修整得與原片演員念的台詞長短、節奏一樣。用我們的行話來說,叫做對口型。這以翻譯者為主,配備一名填裝員來共同工作。對口型時,將影片分剪成數十英尺長的小卷,在銀幕上循環放映。填裝員一面眼看漢語台本,一面不時地還要抬頭看畫面;同時耳聽原片聲音,按原片語言節奏把台詞讀出來,及時判斷其長短,節奏是否同原片吻合。如不吻合,就提請翻譯者修整,直至完全吻合為止。一段戲中如有三五人對話,填裝員也就要按照這三五人的不同,就象評書藝人起多角色一般。台詞介面緊的時候,就更難掌握。如果沒有良好的視讀能力,有具備相當強的節奏感,反應又不特別靈敏的話,就比較難予適應這項工作。

演員接到對好口型的台本之後,在放映間看分成小卷的影片。通過具體的台詞、細致地揣摩原片演員所表達的"情",作為自己配音的依據。就以我在<<簡愛>>中配的羅徹司特為例吧。這是一個被人稱為"難以捉摸"的人物,實際上,他那不近情理的倨傲,變幻莫測的乖戾,只是他性格的表象,內心卻埋藏著巨大的隱痛,這就是他不幸的遭遇。正是這種隱痛,使他憎恨並蔑視某些人,使他性情暴戾恣睢。配音時不能單純模仿他的表象,更重要的還在於傳神。如果一味表現他的嘲諷訓斥和以勢壓人,就會失去人們對羅徹司特的同情,也就歪曲了人物。這種分寸掌握是否得體(忠實於原片),是配音成敗的所在。配音演員不應該讓觀眾聽出"字兒"(台詞),還應該讓觀眾聽出"事兒"(潛台詞)。如果再能使觀眾品出點"味兒"(藝術享受)來,那就更好了。

紙短情長,請原諒我就此住筆。祝大家愉快!

上海電影譯制廠配音演員 邱岳峰

㈤ 有哪些好的黑白老電影值得推薦

經典的黑白電影,能夠讓已經習慣了彩色電影的人們,體會到不一樣的感覺。推薦一些我覺得還不錯的:

1,《卡薩布蘭卡》

它是散落在大西洋沿岸的這顆珍珠,麥地那老區街道的每一個拐角都留存著法國殖民地的萬種風情。電影中古樸的老街、法式建築和五彩的商鋪,把最艷麗的色彩留在記憶深處。英格麗褒曼的演繹讓人們對電影印象更加深刻。電影讓我們了解那個時代,戰爭無情,而感情卻是不分國界排斥戰爭的。

一個姑娘想要逃避法律的制裁跑到偏遠小城的一個旅館住下來,結果慘遭殺害,表面和善的小夥子居然是一個精神分裂患者,我們看到最後會聯想到開篇看到的很多動物屍體模型,其實希區柯克早已有了暗示。

以上,希望能夠幫助到需要的朋友~還有不少黑白經典電影,看到了再補充。

㈥ 求幾部好看的國產的黑白電影

1、《小兵張嘎》,改編自作家徐光耀的同名中篇小說。是由潤亞影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北京中亞廣告有限公司出品。由徐耿執導,徐兵編劇,謝孟偉,杜雨,張一山,王莎莎、錢哆多聯袂主演的一部20集電視連續劇。

2、《八千里路雲和月》聯華影藝社拍攝的劇情片,由史東山執導,陶金、白楊主演,於1947年2月上映,該片以抗戰時期的抗敵演劇隊四、九兩隊的生活為藍本,講述女大學生江玲玉毅然參加救亡演劇隊,並與青年音樂家高禮彬在艱苦的斗爭中相愛,抗戰勝利後二人返回上海,生計艱難,卻堅決不向黑暗低頭的故事。

3、《不拘小節的人》是1956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的愛情喜劇片。由呂班執導,白穆、黃婉蘇領銜主演。

4、《沒有完成的喜劇》講述了一個病子、一個胖子從上海來到長春電影製片廠參觀學習,傳經送寶,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李導演請他們參加三個諷刺喜劇的排演。綵排那天,許多人前來觀看,大家興奮地交談著,惟有批評家「一棒子」緊閉著雙眼,專心地待候節目的開始。

5、《孤兒救祖記》講述了富翁楊壽昌晚年喪子。為占家產,侄子道培與陸守敬狼狽為奸,誣告兒媳余蔚如不貞,致使蔚如掃地出門。數月後,蔚如生下一子,取名余璞。余璞十歲,就讀壽昌所建學校。壽昌亦居住於此。祖孫互不相識,然余璞彬彬有禮,膽識過人,頗得壽昌喜愛。

㈦ 給外國影片配音時,是如何做到讓人物的口型符合本國人的說話的口型

你好!!

我就轉邱岳峰先生給觀眾的一封信,邱先生介紹了如何對口型的問題,恐怕這是最權威的回答啦,當然不是我的啦,借花獻佛啦,,,

按:邱岳峰同志是我國觀眾最熟悉的譯製片配音演員之一。他從小對文藝具有濃厚的興趣,二十歲那年就登上了話劇舞台。新中國成立後,成為我國第一代的電影配音演員。據不完全統計,他一共擔任了將近二百餘部譯製片的配音工作。配音的角色有道貌岸然、滿腹邪惡的富洛婁神父(《巴黎聖母院》),有飽經風霜、為生活所迫淪為賊的小偷(《警察與小偷》),有一度傲慢,繼而沮喪的羅徹司特,有一夜之間飛黃騰達的退役軍官霍夫曼,有舉世聞名的藝術大師卓別林主演的騙子手凡爾杜,瘋狂不可一世的大獨裁者……這些人物類型互異、各有特色,譯配難度大,要求高。就邱岳峰同志的音色來說,並不是很理想的,可是他卻能以"神"取勝。他十分注意所配角色的性格特徵,力求對角色理解得深透,分析得精細,故而他的配音大都 能與形象相吻合,彷彿片中人就是由他親身扮演一般,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葉青)

親愛的觀眾:

我收到你們不少的來信。封封都充滿了對我的鼓勵、鞭策我信賴的話語。讀後,心情激盪,久久不能平靜。我只有將全部精力獻給電影事業,酬答同志們的深情。請允許我就你們最感興趣的"譯製片如何配音"這個問題簡答如下。

配音,先要有個適合配音用的台本,就是把譯成漢語的台詞修整得與原片演員念的台詞長短、節奏一樣。用我們的行話來說,叫做對口型。這以翻譯者為主,配備一名填裝員來共同工作。對口型時,將影片分剪成數十英尺長的小卷,在銀幕上循環放映。填裝員一面眼看漢語台本,一面不時地還要抬頭看畫面;同時耳聽原片聲音,按原片語言節奏把台詞讀出來,及時判斷其長短,節奏是否同原片吻合。如不吻合,就提請翻譯者修整,直至完全吻合為止。一段戲中如有三五人對話,填裝員也就要按照這三五人的不同,就象評書藝人起多角色一般。台詞介面緊的時候,就更難掌握。如果沒有良好的視讀能力,有具備相當強的節奏感,反應又不特別靈敏的話,就比較難予適應這項工作。

演員接到對好口型的台本之後,在放映間看分成小卷的影片。通過具體的台詞、細致地揣摩原片演員所表達的"情",作為自己配音的依據。就以我在<<簡愛>>中配的羅徹司特為例吧。這是一個被人稱為「難以捉摸」的人物,實際上,他那不近情理的倨傲,變幻莫測的乖戾,只是他性格的表象,內心卻埋藏著巨大的隱痛,這就是他不幸的遭遇。正是這種隱痛,使他憎恨並蔑視某些人,使他性情暴戾恣睢。配音時不能單純模仿他的表象,更重要的還在於傳神。如果一味表現他的嘲諷訓斥和以勢壓人,就會失去人們對羅徹司特的同情,也就歪曲了人物。這種分寸掌握是否得體(忠實於原片),是配音成敗的所在。配音演員不應該讓觀眾聽出"字兒"(台詞),還應該讓觀眾聽出"事兒"(潛台詞)。如果再能使觀眾品出點"味兒"(藝術享受)來,那就更好了。

附上邱岳峰簡介:

邱岳峰(1922~1980)

中國譯製片演員。曾用名邱呼生、歐陽月楓。原籍福建福州,生於黑龍江呼倫貝爾。1942年肄業於北平(今北京)外國語學校,同年參加話劇演出。1950年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譯製片組任譯製片演員。在30年的譯製片創作生涯中,為約200 部外國影片的主要角色配音,創造性地再現了原來的銀幕形象。例如美國影片 《大獨裁者》中的理發師和希特勒、《凡爾杜先生》中的凡爾杜、《簡·愛》中的羅契斯特、義大利影片《警察與小偷》中的小偷和英國影片《紅菱艷》中的萊蒙托夫等都是觀眾所熟悉的。這些配音富有特色,個性鮮明,為譯製片藝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此外他還執導了匈牙利影片《稱心如意》和日本電視劇《白衣少女》的譯制配音,並在中國影片《林則徐》和《傲蕾·一蘭》中扮演角色。

謝謝!!

㈧ 找一部黑白老電影

《控方證人》

推理傳奇,無法逾越的經典

倫敦著名邢案辯護律師韋菲爵士(查爾斯·勞頓 飾)接受了心臟病治療,但是身體依舊虛弱,第一天回家休養,護士一直嚴厲監督他服葯,並杜絕煙酒。

管家為了便於上樓,還專門為他修了電梯。但是,種種關心照顧,對於這位桀驁不馴、牙尖嘴利的大律師根本不起作用,反倒是一紙訴狀令他倍感興奮。

律師梅休和當事人沃爾(泰隆·鮑華 飾)登門拜訪,請他出山打官司。原來,沃爾結識了富婆,兩人相見甚歡,雖然僕人對他發明的打蛋器充滿鄙夷,但是富婆卻對他充滿愛意,甚至為他修改了遺囑,把8萬英鎊留給了他。

然而,富婆卻慘遭毒手。於是,沃爾成為警方的頭號嫌疑犯。他的唯一證人是妻子克里斯汀(瑪琳·黛德麗 飾),然而後者登門時的冷漠與淡定,令韋菲爵士懷疑這其中另有隱情。

在撲朔迷離的案件背後,隱藏著一個個環環相扣、不可告人的秘密……

㈨ 請問以前國產黑白老電影裡面的普通話是中國什麼地方的口音

民國時期中國人交談時也是用一種統一的語言,那時叫國語.就是你在電影里聽到的.
普通話不斷地在發展.長期受央視和央廣的影響,到現在,普通話越來越接近北京話了.

㈩ 有哪些推薦的黑白電影

下面推薦三部我很喜歡的黑白電影。

1.《羅馬假日》

1953年的《羅馬假日》是女神奧黛麗赫本的經典之作,也是赫本的成名之作。無論是為了看劇情,還是單單為了看赫本的顏值,這都是值得推薦的經典黑白電影。

天使般的公主,英俊瀟灑的平民記者。電影中的公主和男主在一天的相處時間里,演繹了一個不完美卻又能令人回味無窮的愛情故事。讓我們看到,哪怕只有一天時間,有的愛情也足以情深。豆瓣52萬人給出了高達9.0分的評分,強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