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這部八十年代的電影叫什麼,裡面有黑龍和白龍,我不知道是不是禿尾巴老李
我也是想找這個電影。小時候稍微有點印象,和你說的一樣。白龍是個好人,把米缸變滿。黑龍是個壞蛋,把白龍給吃了!
② 找一部黑龍江傳說的老電影
電影《禿尾巴老李》:關於黑龍江傳說的一部老片子,濰坊電視台早年拍成電視劇,上下兩集。在山東台放過。但這部電影在網上查不到了。現在還有《禿尾巴老李》的連環畫,在拍賣市場上是搶手貨。
劇情:在中國的最北方,有一條著名的大江,叫黑龍江。傳說,在很早以前,這條江不叫黑龍江,而叫白龍江,那是因為江里住著一條凶惡的白龍。後來,為什麼又叫黑龍江了呢?說起來話就長了。
很久以前,在山東住著一戶姓李的人家,只有兄妹二人。一天,哥哥出遠門了,妹妹李姐到海邊洗衣服,因為天氣太熱,她不知不覺在海灘上睡著了。醒來後,她感到肚子很疼,忙收拾起衣服回家了。
誰知李姐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第二年的春天忽然生下一條小黑龍。李姐雖然很害怕,但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呀。她給小黑龍餵奶,小黑龍吃飽了就不見了。以後, 小黑龍每天晚上都回來吃奶,吃飽了就出去。
不久,李姐的哥哥回來了,知道了這件事後,他偷偷地藏起了一把刀。晚上小黑龍又回來吃奶了,他突然舉起刀狠狠地向小黑龍砍去。只見一道火光閃過,屋裡響起了一聲響雷,小黑龍飛出去不見了,地上只留下了一段被砍下的龍尾巴。李姐心疼地哭了起來。
因為小黑龍生在李家,又被舅舅砍斷了尾巴,所以大家都叫它「禿尾巴老李」。
禿尾巴老李被舅舅砍傷以後,不知跑到哪裡去了,很久都沒有消息。
又是一年的春天。一天,住在江邊的老船夫正在做飯,忽然走過來一個穿黑衣的小夥子,他想在老船夫的草棚里借宿一夜。老船夫很喜歡這個又黑又壯的年輕人,連忙說:「住下吧,等我做好飯,咱們一起吃。」
第二天小夥子要出去辦事,老船夫約他晚上還回來住。小夥子答應了一聲,就順著江邊向東走了。
本來天氣很好,可小夥子走了不久,只見東邊山上的天空陰雲密布,雷鳴電閃。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東邊的天空仍然一會兒黑,一會兒白。忽然,一團雲落在江面,黑雲也不見了。
天快黑了,老船夫又開始做飯。他想,小夥子昨天把我准備吃三天的飯都吃掉了,今天出去了一天,不吃飽怎麼行呢?於是他做了更多的飯菜等小夥子回來。
黑小夥子回來以後,一口氣又把飯吃光了。晚上臨睡前,老船夫見小夥子直嘆氣,就安慰他不要發愁,還說他明天可以再去買米,這江邊住的人也都會幫助他的。小夥子卻說:「一頓飯吃飽容易,頓頓吃飽難啊。」
說著說著,老船夫迷迷糊糊快要睡著了。忽然他聽見有人在他耳邊說:「我是一條黑龍,家住在山東,人們都叫我禿尾巴老李。自從被舅舅砍了一刀後,一直住在東海。我常常聽到北方有哭聲,後來才知道是白龍江里的白龍作怪,它年年興風作浪,淹死百姓,沖走莊稼。今天,我在東山和白龍打了一仗,把白龍打敗了,他讓我明天中午再戰。白龍的家在這里,它餓了有吃的;我是從遠處來的,餓了沒吃的,怎麼能打敗它呢?這就得求您幫助我。明天中午我和白龍打仗時,您站在東山頂上,見到江里黑水翻上來,就往江里扔吃的;看見白水翻上來,就往江里扔石頭。這樣,我就可以把白龍趕走了。
老船夫聽到這里,猛地坐起來,只見窗外天已經亮了,黑小伙也不知去向了。他走出草棚,看見附近的伐木工人們都在議論紛紛,原來,他們都做了和老船夫一樣的夢.於是,大家決定一起幫助禿尾巴老李。他們蒸了好多大饅頭,又准備了許多石頭和石灰,一同上了東山。
中午剛過,天忽然陰了起來,只見江面上黑白兩股水攪在了一起,發出「呼啦呼啦」的巨響。大家看見黑水翻了上來,就連忙扔吃的,高喊:「禿尾巴老李,我們早來了。」看見白水翻上來,就把一筐筐石頭扔下去,罵道:「凶惡的白龍,快滾開!」經過一陣廝殺,忽然一股白煙騰起,一會兒就消散了。江面上,黑色的江水平靜地向東流去。
那天晚上,黑小伙沒有回到老船夫那裡去。第二天一早,老船夫正要去南山開荒,一開門,黑小伙站在門外,笑嘻嘻地說:「你歇歇,我去吧。」說完就走了。
老船夫忽然想到,小夥子沒有帶工具,就拿起鎬頭送到了南山,他見一條沒尾巴的黑龍正用頭上的角推倒大樹,已經開出了一大片荒地。老船夫想,這一定是禿尾巴老李了,就悄悄地回去了。
黑小伙回來後,知道老人已經看出來了他本來的樣子,就說:「以後我不再來了。那塊地你種點兒菜,剩下的讓大家種莊稼吧,告訴大家,以後我來管這條江,再不讓江水傷害老百姓了。大家什麼時候有什麼困難,就來找我吧。」說完,黑小伙就不見了。
人們為了紀念為民除害的「禿尾巴老李」,就把這條江的名字改成了「黑龍江」。
③ 80後 電影 少兒片
《龍子太郎》這個是講他最後找媽媽的
④ 求一部老電影(有一條黑龍和白龍的)
我也是想找這個電影。小時候稍微有點印象,和你說的一樣。白龍是個好人,把米缸變滿。黑龍是個壞蛋,把白龍給吃了!
⑤ §№☆ 山 東 ※◎◇
1.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齊魯大地給了山東人一副偉岸的體魄.北國蒼茫,山高地闊,黃河 雄勁奔放,山東人的血液中流淌著原始的野性.
登上泰山,你所能感到那種博大寬廣就是山東人的胸懷!
山東人粗獷剽悍,很有些草莽氣概.勇於抗爭和敢於拼搏的精神中有叛逆的因素,所以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大多數都有山東人的身影.
山東人膽大,好打架.南方人爭吵,唇槍舌劍理論半天,都沒有動起手來.如果你辱罵山東人,對不起,他馬上會瞪眼擼袖子揍你.
有人覺的山東大漢不善辭令,粗獷豪邁有餘,圓滑精明不夠.其實山東人足智多謀,能言善辯,只是他們不願意逞口舌之能而已.
「晏子使楚」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齊國還有鄒衍,田駢等善辯者.據說有個齊人去拜見田駢,當庭羞辱的田駢啞口無言.(6)齊人說,我鄰居家有個女兒,沒到30歲就生了七個孩子,她沒有出嫁,實際上和出嫁了有什麼區別呢?然後齊人話鋒轉向田駢,先生能言善辯,自稱不做官,卻享受著上大夫的俸祿,養著門徒百人,名為不做官,可是和做官又有什麼區別呢?
一個無名之輩尚能如此雄辯,所以司馬遷說「齊人大智若愚」.
魯亡於楚,楚滅於秦,始皇統一天下,分全國36個郡.山東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到朱元璋詔設山東行中書省,齊魯合而為一.
山東人的性格是把雙刃劍.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學思想起到了磨合的作用.
山東民情淳樸,悍而不刁,崇武尚勇者數不勝數.我居住的這個縣城就有十幾家武術學校!
劍是古代山東人的飾物,窮困潦倒的馮慣去投奔孟嘗君,身上只帶了一把劍,不過沒有劍匣,用草繩纏著.(7)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荊軻刺秦,留下千古俠風,捨生取義乃大丈夫之勇.象「二桃殺三士」所表現出的則是匹夫之勇,三個人爭兩個桃,一個人「不得其桃而自殺,餘二士亦愧而自殺.」(8)粗獷的性格使他們以輕生為榮,為了面子將生死置之度外.寧死不辱有時竟到了令人膛目結舌的地步.《呂氏春秋》里有個故事:齊國有兩個爭強好勝的人,一個叫東郭,一個叫西郭.一天,兩人在路上相遇,東郭說去喝一杯如何?西郭說有肉下酒嗎?東郭說用你我身上的肉下酒怎麼樣?東郭不甘示弱,找來些豆醬,兩個人彼此割肉而食,直到倒斃.
孔子主張以禮制國,這是聖人之勇,而東郭西郭只能算是莽漢之勇.
【山東人的剛烈】
山東男人脾氣暴躁,路見不平常常拔刀相助,山東女人大膽潑辣,敢愛敢恨.
東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
在我室兮,履我既兮.
東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闥兮.
在我闥兮,履我發兮.(9)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痴情的齊國女子,早晨跑到心上人的家中,依偎在他身邊.到了晚上,她又悄悄走來,以身相許.
如此大膽外露的女子還有鍾離春.鍾離春,齊國無鹽人,長的奇仇無比,四十歲還沒有嫁出去.有一天,她找到齊宣王,要求嫁給他宣王掩口大笑,問她什麼理由.鍾離春列舉出齊國的四大隱患危險,齊宣王肅然起敬,擇良日娶她為王後,輔佐國家大事.
山東人的剛烈容易走極端!
晉朝有個叫劉伯玉的書生,有一天誦讀《洛神賦》,禁不住心神盪漾,嘆道,如果能娶這樣美麗的一位女子,就是死也無憾了.誰知道被妻子聽到了,她覺的自己受了奇恥大辱,就跳河自盡了.這條河就在山東臨清,名叫妒婦津,傳說貌美的女子過河時河水會波濤洶涌,而相貌一般者則會風平浪靜.
連山東女子都這么剛烈如火,更不用說堂堂男兒.
山東人的剛烈是一種優點,看上去又很脆弱,很容易擯棄文明,回歸野蠻.這種剛烈是一種簡單的思維方式,不能使頭腦清醒,一直處在短暫的矛盾之中,既是果斷的,又是猶豫的.
【山東人的正直】
山東人胸懷坦盪,愛憎分明,有話就說,從不顧忌什麼.順理直言,是山東人說話的原則.
山東的胡同直來直去,不象江南的小巷曲徑通幽.山東快書開門見山,不做任何鋪墊.山東人感情直露,喜怒哀樂全在臉上.
2 跪朝山東
柳下惠坐懷不亂,被稱為正人君子,劉鏞以直言進柬名傳千古.「忠果正直,志懷霜雪」的禰衡裸衣罵曹操惹來殺身之禍.
山東人的直,是極純正的不含任性,蠻橫或粗野的味道.其直是發源於良心深處,公正庄嚴的動機.所以,這樣的直是一種美德.
山東人不善做官.官場復雜,言行直來直去往往到處碰壁.但古往今來,歷朝歷代只有容納直言者方能成其大業.
【山東人的勤儉】
去年過年的時候,我寫了一幅對聯:上報九天五穀豐登,下表九泉一門忠孝,橫批又是一年.父親看了後,說橫批不好,我徵求他的意見,他說橫批改成勤儉持家吧.
勤儉持家,透著根深蒂固的文化底蘊.
「山東人好存糧,山西人好蓋房」.祖祖輩輩生活在齊魯大地上的山東人把勤儉當成最基本的美德.勤儉也是衡量一個人品行的標准.山東人說的敗家子指的就是好吃懶做的人.山東人贊揚一個女人時會說她是個勤快媳婦.
山東人吃苦耐勞,安貧樂道.當年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從清代起,山東人源源不斷的湧入東北三省,(11)1930年(民國十九年)因蝗災,旱災,人口大量外流,1956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又組織移民墾荒種地.據不完全統計,每七個東北人中,就有一個是山東人或其後裔.
山東和東北都流傳著一個關於禿尾巴老李的民間故事:
山東有戶姓李的人家,沒有子女,有一天,女主人去河邊洗衣裳,被一條龍誤配而懷了孕,過了三年,生下一條小黑龍.村裡人以為它是妖怪,就砍了它的尾巴,它化做人形,到一個大財主家打長工.
財主有個啞巴女兒,貌美如花,見到禿尾巴老李就開口說了話.財主把女兒嫁給了禿尾巴老李.過了兩年,山東大旱,禿尾巴老李不忍心看百姓受苦,就私自下了一場大雨,得罪了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派了一條白龍來捉拿禿尾巴老李.兩條龍從山東打到東北,打了三天三夜,不分勝負.
第四天,禿尾巴老李托夢給他媳婦,讓她在六月初三,把山東老鄉邀集在一起,准備一些生石灰幫他打架.
山東老鄉為了報恩,不辭辛苦跑到東北,到了六月初三這天,兩條龍又打起來了,江水渾濁,天昏地暗,山東老鄉就把生石灰扔進江里,結果兩條龍同歸於盡.
人們為了紀念禿尾巴老李,便把這條江叫做黑龍江.
山東和東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同樣的勤勞儉朴,熱情好客.東北人家來了客人,一概讓到炕上就座,這是最榮耀最親密的內室禮遇.山東人家來了客人,無論家境貧富,都得讓客人酒足飯飽之後再走.
一個外地人路過山東,碰上大雪天氣,便向一個老頭打聽哪裡有客店,老頭說,俺山東家家都是客店,你要不嫌臟,就住下吧!老頭把外地人安置在廂房裡.外地人看老頭態度冷冰冰的,也不敢再興求食之想,就餓著肚子睡了.一會,老頭進來,勃然大怒,罵道,你咋睡了,看不起俺,俺家裡窮,一頓飯還管得起你.外地人看見老頭張羅了幾樣菜,有酒有肉,都是為過年准備的.大雪下了好幾天,老頭天天酒肉招待.雪停了,外地人准備向老頭告辭,老頭說,你咋還沒走,你想讓俺養你一輩子啊.外地人表示連日打擾,想付錢給老頭.老頭火了,你覺的俺是個開客店的,想掙你的錢,走,快點走,別覺的俺說話難聽,你給錢就是看不起俺,要是俺二哥在這里,早就揍你個小舅子了.(12)
這種讓人敬畏的熱情有著豐富的內涵!
山東人的節儉表現為自己省吃儉用,對待親朋鄰里甚至陌生人又極其慷慨大方.
沂蒙山老區人民支援解放戰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魯西南地區的山東人見面問候的是「喝湯了不」而不是「吃飯了不」,喝湯就是節儉的意思.大年初一,天沒亮,拜年的人要互相問候對方「起得早」,起得早就是勤勞的意思,是一種祝福,代表著一年的好兆頭.
【山東人的忠孝】
山東人重倫理,崇禮儀. 忠孝的傳統理念遺傳的最為深厚.
公元前221年,齊國滅亡.齊王室後裔田橫率領500餘人揭竿而起.劉邦和項羽逐鹿中原.後劉邦一統天下,項羽烏江自刎,田橫與五百將士逃匿東海.劉邦以為日久必成心腹大患,就遣使招降田橫,田橫帶了兩個隨從去洛陽見劉邦.在城外,田橫對隨從說,如今漢王劉邦做了皇帝,而我卻要以亡虜之身俯首稱臣,深以為恥,劉邦只不過想看看我落魄的樣子,你們砍下我的頭,讓他看吧.說完,田橫自殺身亡.兩個隨從捧著他的頭去見劉邦,劉邦嘆息不已,下令厚葬之.安葬的時候,兩個隨從在墳邊各挖了個坑,皆自刎,海外500將士知道這個消息後亦皆自殺.
3 跪朝山東
田橫之高潔,賓客幕義而從橫死,豈非聖賢!(13)
想我國人,不為國死,更為誰生?山東人有著強烈的報國思想.「五.四運動」的發源地在青島.抗日戰爭時期,膠東平原讓日本鬼子吃盡了苦頭.《地道戰》,《地雷戰》一直是我最喜歡的電影.
對國家要至忠,對父母要至孝,對朋友要至誠,這才是為人之本!
曾子每日「三省吾身」,問自己「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無信乎,傳不習乎?」(14)
山東人講義氣,愛交朋友.對待朋友,崇尚誠信,遇上困境厄運,也不輕易向朋友張口尋求幫助,但假如朋友有難,必將兩肋插刀,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小時候,我讀《水滸》,常常想宋江武藝平平怎麼就坐上了梁山頭把交椅.現在明白了,待人以至誠,救人之急,急人之難,方為領袖之楷模.
「常存報柱信,豈上望夫台.」(15)李白的這句話出自一個典故:有個叫尾聲的人,與一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下起大雨,河水暴漲,尾聲監守信約,不忍離去,最後抱著橋柱,直至淹死.(16)
至死不渝的愛情世間罕見,守信如尾聲者更是百代難尋.
忠為國之綱,孝為家之梁.
《二十四孝》輯錄了24個「孝動天地」的故事,其中山東就有10個:孝感動天的虞舜,齜指心痛的曾參,單衣順母的閔損,為親負米的仲由,鹿乳奉親的剡子,戲綵娛親的老萊子,賣身葬父的董永,行佣供母的江革,卧冰求鯉的王祥,扼虎救親的楊香.
王祥少年喪母,父親又娶了個姓朱的女人.後母對王祥非常刻薄,王祥孝心不改,逆來順受.有一年冬天,後母心血來潮要吃鯉魚,王祥就到河裡去捉.河水已結成了厚厚的冰,王祥就用鐵杴去鏟,冰層裂開,從水裡蹦出來兩條鮮活的鯉魚.傳說至此,人們又加入了自己美好的意願,後來就改成了卧冰求鯉.王祥跪在冰上,要用自己的體溫融化寒冰,天地為之感動,冰層自行裂開,兩條鯉魚躍了出來.
閔損單衣順母,沒有半句怨言,這是一種無條件的孝.贍養老人,既是一種美德,又是一種義務.如今,我們的道德和法律都對此提出了新的規范.
戰國時期,某地發生械鬥事件,傷及人命.官吏趕到現場,見有兄弟二人,哥哥說,是我殺的.弟弟卻說,不是哥哥殺的,是我殺的.兄弟倆爭擔罪責,官吏就上報了齊宣王,宣王把兄弟倆的母親找來詢問.母親聽完事情經過,毫不猶豫的說,殺那個小的.宣王問其何故.母親說,小的是我親生的,大的是繼子.
我曾經在武氏墓祠見過這個墓刻,整個畫面雕琢精細,齊國義母和藹可親,其形象栩栩如生.置親生骨肉於不顧,舍己而為他人,天地永存其光輝,流芳百世!
山東人的忠孝還表現為強烈的故土情結.一個老華僑,思鄉成疾,幾經周折從海外歸來,剛踏上山東土地就哭的昏死過去.
大概是1998年,我看山東台轉播的新疆春節晚會,晚會邀請了十幾位山東籍的油田工人,他們都4,5年沒回家了.當主持人讓他們給遠在家鄉的父老鄉親拜年時,十幾位黑臉膛的大漢竟然在演播廳齊唰唰的跪下,面朝山東方向磕頭叩拜.
電視機前的我激動的熱淚盈眶,那一刻,我想,所有的山東同胞都會同時感到一種溫暖,這溫暖來自一個群體——山東人!
參考資料:《跪朝山東》
2.蒙山旅遊區蒙陰雲蒙景區 蒙山旅遊區平邑龜蒙景區 沂水沂蒙地下奇觀畫廊 山東地下大峽谷 知春湖(國際)溫泉度假村.301.天魁星_中國之戰神_轟天雷_蚩尤
02.天罡星_彎弓射九日_神射手_後羿
03.天創星_齊國始祖.武聖_通天叟_姜尚
04.天聖星_儒家始祖.文聖_一指禪_孔子
05.天首星_墨俠始祖_拚命巨子_墨翟
06.天儒星_儒家大師.亞聖_聖手書生_孟軻
07.天兵星_三令五申.兵聖_擎天龍_孫武
08.天戰星_法家首創者.軍事家_花面錦鑼_吳起
09.天微星_孫龐鬥智_九霄龍_孫臏
10.天謀星_春秋兵法家_飛箭龍_司馬穰苴
11.天匪星_中國抗暴第一人_嘯天吼_盜跖
12.天滿星_曾子殺豬.宗聖_呼孝郎君_曾子
13.天霸星_春秋第一霸_入林龍_齊桓公
14.天累星_鞠躬盡瘁.死而後已_歸海龍_諸葛亮
15.天書星_大書法家_玉彈指_王羲之
16.天捷星_大擺火牛陣_鑽地龍_田單
17.天巧星_木匠始祖_玉手金匠_魯班
18.天義星_建德賣牛_斗戰聖佛_竇建德
19.天策星_戰國計謀家_通背猿_魯仲連
20.天丑星_才貌單全第一人_秀皇後_鍾離春
21.天論星_新朝皇帝_火眼飛龍_王莽
22.天醫星_諱疾忌醫_神醫_扁鵲
23.天智星_戰略家.軍事家_紫氣乾坤_崔浩
24.天勇星_西漢名將_跳澗虎_彭越
25.天文星_文武奇才_玉樹靈貓_辛棄疾
26.天詞星_詞壇女霸_南飛玄女_李清照
27.天英星_抗倭名將_摩雲金翅_戚繼光
28.天清星_管寧割席_旋地羅剎_管寧
29.天驕星_洛陽紙貴_鎮紙神獸_左思
30.天殺星_大漢皇後_六指神魔_呂稚
31.天亂星_亂唐第一人_塌天虎_黃巢
32.天傷星_赤眉領袖_咆哮虎_樊崇
33.天慧星_西晉名將_錦帆忽律_羊祜
34.天敗星_乃壞汝萬里長城_立地太歲_檀道濟
35.天俠星_一鼓作氣_聖劍手_曹沫
36.天刺星_風蕭蕭兮易水寒_窮匕書生_荊珂
72地煞:
01.地魁星_蕭齊皇帝_翻身蟒_蕭道成
02.地煞星_抗暴英烈_三晉霸王_劉黑闥
03.地智星_柴榮智囊_智多星_王朴
04.地權星_北魏重臣_南天一柱_崔宏
05.地勇星_東晉名將_奪命荊棘_王鎮惡
06.地賢星_前秦重臣_鐵秤砣_王猛
07.地英星_西漢名將_奔雷手_陳湯
08.地創星_高雞泊義軍開創者_九尾羚羊_孫安祖
09.地柱星_東晉重臣_重磅炸彈_王導
10.地謀星_戰國名相_銀狐_鄒忌
11.地斗星_田忌賽馬_雪山藏獒_田忌
12.地聖星_孔子弟子.復聖_鎮九州_顏淵
13.地矮星_晏子春秋_金鍋盔_晏子
14.地財星_中國紙幣第一人_白蠅_張詠
15.地俊星_中國美男第一人_秋海棠_柳下惠
16.地詼星_相聲鼻祖_笑彌勒_東方朔
17.地侯星_刺虎第一人_鎮地虎_卞莊
18.地彗星_房謀杜斷.大唐重臣_凌波飛象_房玄齡
19.地良星_大唐名臣_白水牛_馬周
20.地隱星_商山四皓_水幽蘭_夏黃公
21.地烈星_八百壯士_花斑豹_田橫
22.地飄星_東入大海_踏雪無痕_徐福
23.地元星_中國狀元第一人_鐵面判官_孫伏伽
24.地禮星_孔融讓梨_雙面境_孔融
25.地富星_西漢大商業主_弔死鬼_刁間
26.地書星_東漢書法家_點墨麒麟_左伯
27.地冶星_中國煉刀第一人_百煉金剛_綦毋懷文
28.地忠星_北宋大臣_卧地馬_王倫
29.地修星_東漢水利家_汴渠小霸_王景
30.地狐星_短篇小說之王_九尾狸_蒲松齡
31.地母星_巾幗起義第一人_飄靈芝_呂母
32.地戰星_五代名將_鐵槍_王彥章
33.地亂星_東晉起義領袖_喪門神_孫恩
34.地仰星_天文學家_竄天猴_甘德
35.地畫星_清明上河圖_神筆_張擇端
36.地薦星_脫穎而出.自薦第一人_小白猿_毛遂
37.地藏星_望門投止思_遁地神行_張儉
38.地制星_太初歷制定者_沖天飛鶴_倪寬
39.地史星_漢後書著者_御筆_華嶠
40.地會星_大唐理財家_鐵算盤_劉晏
41.地直星_曹魏名臣_紫髯閻羅_崔琰
42.地哭星_哭倒萬里長城_一剪梅_孟姜
43.地醫星_西漢醫學家_妙手空空_淳於意
44.地靈星_竹林七賢_灰風菊_王戎
45.地俠星_西漢大俠_閃電手_朱家
46.地匪星_檀鄉軍領袖_火狐狸_歷子都
47.地蝶星_巾幗豪傑_天寒玉兔_遲昭平
48.地學星_建安七子_花面獐_劉楨
49.地微星_三國武將之楷模_神亭少年_太史慈
50.地獵星_曹魏名將_雪山狐狼_李典
51.地育星_教子三遷_綉花婆婆_孟母
52.地逃星_大唐名將_鑽地鼠_李績
53.地降星_大唐開國元勛_帶病二郎_秦瓊
54.地福星_半路殺出_三板斧_程咬金
55.地鎮星_鎮壓文佳皇帝者_獵豹_崔義玄
56.地文星_唐文學家_朝天竹_段成式
57.地猾星_曹魏重臣_狡兔_華歆
58.地悔星_口中雌黃_無常鬼_王衍
59.地仙星_白日升天_九霄雲霧_馬明生
60.地詞星_蘇門四學士_木琵琶_晁補之
61.地罵星_擊鼓罵曹_雙尾蠍_彌橫
62.地戲星_戲曲大家_戲曲家_火錦雞_李開先
63.地猛星_元朝霸都_恨無環_劉國傑
63.地道星_全真七子_飛天蜈蚣_丘處機
65.地駝星_中國羅鍋第一人_大漠神駝_劉墉
66.地鼠星_水泊梁山_及時雨_宋江
67.地艷星_梨花槍天下無敵_玉蜻蜓_楊妙真
68.地娥星_女仙外史_一丈青_唐賽兒
69.地丐星_行乞辦學_九指神丐_武訓
70.地抗星_義和團團首_吠日犬_朱紅燈
71.地廉星_北洋儒帥_八臂哪吒_吳佩孚
72.地悔星_抗日名將_急旋風_張自忠.
中國十大名相山東佔四席:
管仲、諸葛亮、王猛、房玄齡
⑥ 禿尾巴老李傳說的故事傳說
沒尾巴老李的傳說,在山東各地流傳甚廣,後有山東人移民東北各地,故東北三省也有了沒尾巴老李的故事,且傳承的故事情節大同小異。不過其他地區叫禿尾巴老李,唯有諸城叫沒尾巴老李。這個傳說是這樣講的:有個莊稼漢子姓李名憨,人稱李憨。別看人叫李憨,其實是個能人,聰明著哪!李憨力大如牛,庄戶地里的活那可是行家裡手,什麼時候耕種,哪種物品賺錢,八九不離十。同時,他還有一手精湛的木匠活。由於算計周到,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媳婦叫桃紅,聰明伶俐,俊俏賢慧,人見人誇。兩口子本應幸福美滿,歡天喜地,但怎麼也看不出心滿意足的樣子,整天眉頭緊皺,少言寡語,吃飯不香,睡覺不甜,打不起半點精神。啥事牽心?原來兩口子有塊心病,都四十掛零了,一個炕上睡了二十多年,身邊仍沒個一男半女,日子再殷實有個啥用?兩口子整天是睜眼盼兒,閉眼想女,求醫問葯,拜佛叩天,都無濟於事。左鄰右舍都說兩口子邪門了。這年春天,桃紅直想嘔吐,身子越來越笨重,肚子一天天鼓起來,真的懷孕了。李憨一聽媳婦懷上了,那個高興勁就甭提了,就像做了個飛天夢。俗話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可桃紅已過月多日仍不見動靜,兩口子焦急萬分。說也怪,第十一個月上,這年正是龍年,嬰兒出世了。聽說桃紅生了,李憨急忙進屋,近前一看,這哪是個嬰兒,分明是個肉球,肉球圓溜溜,滿地亂滾。李憨想這肯定是個怪物、災星,留著是個禍害,便順手拿起准備剪臍帶的剪子,照準肉球,一狠心剪了下去。突然,一條小青長蟲蹦出肉球,嗖的飛到屋脊。李憨一心想壯年得子,沒想到生了條小青長蟲,氣不打一處來,順手拿起把鐵杴,一蹦尺把高,朝著屋脊上的小長蟲鏟了下去,把小長蟲的尾巴鏟了下來。小長蟲從屋脊上掉了下來,正好掉到他娘懷里,眼淚還叭嗒叭嗒往下滴。桃紅先是一驚,接著又後怕,同時又氣丈夫不問自己死活去打小長蟲,驚、怕、氣襲身,又是月子里,接著就得了重病,下身大流血。她回頭一看,半截小長蟲血淋淋地趴在自己身邊,一曲一伸痛疼難忍。桃紅想:不管是妖是怪,畢竟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如是,她順手攬過傷殘的小長蟲摸了又摸,親了又親,在他的傷處擦幹了血。小長蟲在他娘懷里一動不動,一直讓娘抱著過了三個時辰。小長蟲不吃不喝,見風就長,只三個時辰已經長到四尺有餘。這時候,他對娘桃紅說:「娘啊!您兒我已經能自立了,謝娘的生育之恩,今天就要離開娘,到自己能生存的地方去。」說完,朝著他娘點了三下頭,一道電光,眨眼間飛的無蹤無影。桃紅一看小長蟲飛走了,丈夫李憨又氣呼呼地下了地,頭一歪沒氣了,這天正好是古歷的五月十三。小長蟲因姓李,又沒了尾巴,後來人們便叫他「沒尾巴老李」。沒尾巴老李一道電光飛起,首先入了黃河,從黃河入了渤海,又從渤海飛到黑龍江。當時,黑龍江里有一條白龍占居,這條白龍自從來到黑龍江後無惡不作,整天翻江倒海,刮陰風,下邪雨,淹沒莊稼,沖倒房屋,欺男霸女,民不安寧,當地百姓恨透了白龍,就是沒有辦法把它趕走。沒尾巴老李是條神龍,他早就知道黑龍江里有一條惡白龍,他要為當地百姓除害。沒尾巴老李聽說當地很多山東人,尤其居住著二十多戶諸城人。他來到黑龍江後,托夢給諸城人,並告知山東人,他和白龍打鬥時,如看到江面上翻出白浪就是白龍在上面,請往江里投入石灰,翻出黑浪那就是我,請往江里投放餑餑。因沒尾巴老李是條青龍,在水裡邊青和黑難已辨清,所以後人就說沒尾巴老李是條黑龍。第二天一早,兩岸上的人們早早地把石灰和餑餑運到了岸上。一會兒,沒尾巴老李和白龍打鬥開始,岸上的人一看見白浪就往江里投入大量石灰,嗆的白龍睜不開眼,喘不動氣。一看見黑浪,就往江里投放大個白面餑餑,沒尾巴老李吃了山東人特別是諸城人蒸得餑餑後,勁頭越來越大,精神越斗越旺。打鬥整整持續了三天三夜,白龍因沒吃上一頓飯,飢餓力乏,被沒尾巴老李打敗,劃一道亮光,飛走了,到什麼地方誰也說不清。從那時起,沒尾巴老李成了黑龍江的主人,當地再沒有泛濫過洪水,黑龍江也由此得名。從那之後直至今日,只要誰過黑龍江,首先問問有沒有山東人,諸城人更好。只要有山東人,風刮的再大,船也平穩過江。這就是山東人和東北各地都流傳沒尾巴老李的故事原由。
⑦ 小時候看過的電影說的是兩條龍
你問的是黑龍江的傳說吧
很早很早以前,黑龍江的名字並不叫黑龍江,江里住著一條白龍。據說這一條白龍,是在大禹治水的時候,許多性情凶惡的龍都被制伏了,而它卻逃到這里,常使江水泛濫,沖毀房屋,淹沒五穀,家畜野獸命喪汪洋;東西幾千里,兩岸少人煙,只有從山東來東北的一些伐木工人和船夫們,沿江搭著幾間小窩棚,臨時居住著。後來怎被叫做黑龍江的呢?這話說起來可就長了。
有一年夏天,在山東膠州灣一帶,一住家姓李的,是兄妹二人過日子。這天哥哥出了遠門,妹妹李姐到海邊去洗衣裳,因為天氣炎熱,她洗完衣裳便倒在灘上睡了一覺,醒來之後,感到腹中有些疼痛,忙收起衣服,回到家中。
不料從這以後,李姐的腹部一天天地凸起來,既不敢對外人去講,又不能再出家門,只好整天呆在家裡。說著,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這夜,天上陰雲滾滾,窗外雨如瓢潑,李姐分娩了。可是她生下來的不是個娃兒,而是條小黑龍。起初李姐很害怕,但天下的母親,沒有不愛自己生下來的孩子的,所以李姐漸漸地想試著給小黑龍餵奶吃。不料小黑龍的嘴非常有勁,吮得母親暈了過去,當李姐蘇醒過來,小黑龍卻不見了。
後來小黑龍每天晚間都回來吃奶,飽了便出去;雖然母親乳兒有些苦楚,但仍是照樣每夜都給小黑龍一頓奶吃。
一晃幾個月過去了。李姐的哥哥出門回來,李姐對他把生下小黑龍的事,前前後後說了一遍。哥哥聽完,一言沒發,走出房去,找塊磨石,蹲在後院偷偷地磨著菜刀……天黑了,小黑龍又回來找娘吃奶,他娘又被吮得暈了過去。就在這時,小黑龍的舅舅抽冷著闖進屋來,掀開被照著小黑龍就是一菜刀;菜刀落下,屋裡忽然閃了一道火光,咔嚓打了一個響雷,等李姐的哥哥提刀追出門外,小黑龍早就沒影了。母親被驚醒之後,點起燈來一看,炕沿底下落著一條被砍掉的龍尾,不由心酸,哭泣起來。
事情傳到外面。因為小黑龍沒有父親,便隨著母親姓李;又沒有名字,被舅舅砍斷了尾巴,所以鄉里人給他起個綽號叫「禿尾巴老李」。
「禿尾巴老李」,從被舅舅砍了一刀再也沒回家來,好久好久沒有消息。
又是一年的春天,在現在的黑龍江邊住著個老船夫。眼看天快黑了,蹲在窩棚前做飯,忽聽身後有人問:
「老大爺,討個麻煩,我在你這借個宿行不行?」
老船夫回頭一看,是個上下穿著一身青衣的小伙。胖達達的身腰,密茸茸的頭發,寬稜稜的額角,黑黝黝的臉堂,厚敦敦的嘴唇,濃眉大眼怪招人愛的。
「住下吧。這里前不沾村,後不著店,先到窩棚里歇歇腳,等會兒飯好一塊吃點,咳,出門呀,沒有帶著鍋碗瓢盆走道的……」老船夫叨叨念念,太陽落下山去。
這夜兩個人談得挺投緣。第二天清早,黑小伙要出動辦點事,老船夫約他晚間還到窩棚來住。小伙答應一聲,順著江沿向東大崖子走去。
說也奇怪,本是個亮睛的天,小伙走後不多時,就見東大崖子頂上,陰雲滾滾,時黑時白,霹靂閃電,接連不停。按說一會定要刮來狂風暴雨,所以老船夫沒去行船,站在窩棚前,不時的觀測天象。可是日頭偏西了,那團陰雲還是原地不動地滾著,滾著滾著,忽然一股白雲降落水面,漸漸的黑雲也散去了。
日近黃昏,老船夫忙點起火來。一邊做著飯一邊想:這黑小夥子真能吃呀,昨天我准備三天的飯;叫他一頓給吃光了,今天他去的地方雨又大,回來不得飽飯吃怎能行?掂量掂量口袋裡的米,有昨天的兩倍,索性一下都倒在鍋里。
天快黑了,那黑小伙回到窩棚來,老船夫一見便問:「叫雨淋了吧?」小伙說:「沒有,走路急點,出了身汗水。」老船夫把飯菜端上來,二人開始用飯。沒曾想,足夠五六天吃的飯,叫小伙一頓又給吃光了。晚間倒在炕上,老船夫聽小伙打了個「咳」聲,長長地嘆了口氣。
老船夫問:「你是不是愁沒吃的啦?不要緊,明天我擺船到下邊去買,別為吃咱兩頓飯就見外了,誰出門也不能背著米口袋呀!」
小伙說:「可是一飢容易解,百飽最難求哇!」
「那也用不著發愁,這江沿住著的多是山東老鄉,求到哪個,也不能叫咱們兩個餓著!」
小伙一聽這話,咯咯地笑了,笑得窩棚的椽木都顫顫有聲。過了一會,老船夫似睡非睡的,就聽小伙當他說:
「我是一條黑龍,家住在山東,因為被舅舅砍掉尾巴,鄉里人管我叫禿尾巴老李。從離開娘懷,再也沒有回家,一直住在東海,常常聽到北方有哭聲,今年尋著哭聲找來。原是這江里的白龍作怪,年年發水鬧災。我想把龍趕走,今天在東大崖子上打了一仗,白龍被我打敗,潛在水中,約我明日正晌午時,在江里再戰。可是白龍家在這里,打餓了有吃的,我是從遠鄉來,打餓了沒吃的,餓著肚子怕打不敗他。可嘆我走之後,這沿江兩岸又要連年受災……」
「這可怎辦好呢?」老船夫問。
「就得求你來幫助我。」黑小伙說,「等明天正晌午時,我跟白龍交戰,你站在東大崖子頂上,見江里黑水翻上來,那是我在上邊,你就往江里扔吃的;若是白水翻上來,那是白龍在上邊,你就往江里扔石頭,這樣我就可以把白龍趕走。」
老船夫聽到這里忽地坐起來,剛想說:「好吧,你盡管放心!」猛一抬頭,紅日上窗;轉身再看看小伙,不知什麼時候不見了。老船夫遲遲疑疑地走出窩棚,就見鄰近一些伐木工人,三個一群,五個一夥,有的蹲在窩棚跟前,有的站在江邊,都紛紛地講著,每人昨晚上都做了個像老船夫那樣的夢。互相對證起來,一點都不差。於是大家集合一起說:「禿尾巴老李給人們除害來了,他有仁德之心,咱怎能不見義勇為?龍向老鄉求助,更是刻不容遲。」人們便把所有的白面都做成了饅頭,又弄了許多石頭和石灰,整制齊備,日頭也快到午時了,大家背的背,扛的扛,挑的挑,齊呼啦地奔東大崖子頂上跑來。
東大崖子是江邊最高的一個山頭,靠水的那面,像刀劈的一般陡,直下江底。這兒的水最深,深的摸不到底;流又最急,急的扔下根鵝毛都被漩渦卷下去。不管是行船或放排木,都不敢靠近崖邊,一靠崖邊,便被水卷沒。
天上一朵雲彩也沒有,人們到了東大崖子頂上,日影也正南正北了。就見江面從西向東來一股黑水,又見從東向西起了一股白水,兩股水遇在一起就打起漩來。漩呀,漩呀,越漩越急,猛聽「嗚隆」一聲,江面突起一座水柱,不消說有多大多高了,把崖上的石頭都震得滾到水裡。接著江水翻滾起來,惡浪拍打著兩岸,水珠時時都能飛濺到高崖頂上。大家看著看著,忽然江面黑水翻上來,人們急忙把成笸籮的饅頭揚下去,高呼:「『禿尾巴老李』我們早就來了!」以助威助戰;一會兒又見白水翻上來,人們便把一抬筐一抬筐的石頭投下去,並且打且罵:「凶惡的白龍,娘的快滾!」如此反復好多次,水上忽然騰起一股白色雲煙,散著一些蒙蒙霧氣,向五大蓮池飄去。再望望江面,惡浪不起,黑湛湛的江水,平平靜靜地向東流著。
日影偏西,人們得意洋洋地回到窩棚,收拾收拾斧鋸,第二天又到山上去幹活。可是這夜,那小伙並未到老船夫的窩棚來。清早,老船夫扛把鎬頭想去刨塊菜地,一出窩棚,見黑小伙在門口站著,沒等老頭開口,他笑著問:「想到哪去呀?」「噢,到南山刨塊菜地……」「你歇歇吧,我去刨,一會兒就完。」黑小夥子說著,把老船夫推進窩棚里轉身就走了。
老頭坐在窩棚里裝了袋煙,一想不行,他沒拿鎬頭怎麼刨地?還得給他送鎬頭去。老頭扛著鎬頭奔南山走來,還離山場挺遠呢,就瞅那兒泥土紛飛,一摟多粗的大樹,一根接一根地往下倒。老頭納悶:這是怎麼啦?慢慢走近一看,原來有條黑龍用犄角把大樹一棵棵連根撅掉;再仔細一看,這條黑龍果然沒有尾巴,不用說就知是他了。老頭並沒驚動就回來了。
不一會兒,那小伙也回來了。向老頭說道:「菜地刨出來啦。」「哼,我怎能種得了那麼大一片呀!」「怎麼,我刨地你看見啦?」「可不,我剛從那回來。」
「好吧,既然你已經知道我了,我就不再來啦。那塊地你種點菜,剩下的留給大夥種莊稼,告訴鄉親們,盡管放心,我來管轄這條江水,水不會再泛濫成災了。日後大家有何為難遭災,只要言語一聲,我就能幫助。」黑小伙就完就不見了。
從此,人們便給這條江取名叫做黑龍江。直到現在,黑龍江上還留著一種鄉規:每當開船的時候,艄公開口先問:「船上有山東人嗎?」坐船的不論哪個,只要應一聲「有!」艄公便開船。據說這樣,不管遇到什麼風浪,也會保得平安無事的
⑧ 請問1部電影或者1部電視 劇情是裡面個白龍和黑龍
很老的一部片子了,就是有兩個龍打架最後黑龍勝了白龍那條江就叫黑龍江?電影《禿尾巴老李》:關於黑龍江傳說的一部老片子,濰坊電視台早年拍成電視劇
⑨ 闖關東留下的地域文化是怎樣的
清朝時期,清政府不修建長城,卻對山海關非常珍視。這座雄關,對於清政府來說,仍有重大的意義:一是稽察往來商旅,抽取稅收;二來有利於防範內地人通過山海關進入關東地區。山海關猶如一座天然的界碑,界定著關東和中原大地,這邊為關東大地,那邊為關A,為中原大地。
清政府歷來就把關東作為他們的興起之地,「龍興之地」,他們實行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嚴禁漢人進入關東墾殖。清朝入關第一個滿族皇帝順治曾告誡滿洲貴族,如果有一天沒有了出路可退往關東。
順治還下令沿著明代遼東邊牆修築「柳條邊」,以分隔關東地區和中原地區。柳條邊東起遼寧鳳城,西至山海關下,挖土為溝,堆土為堤,在堤上插上柳條,築成籬笆,並駐兵把守,關內人只能憑官府發的印票出去。
清康熙統治時期,為了保住關東地區的滿洲風俗,防止滿人漢化,依然禁止漢人進入關東。
1668年推行民族封禁政策,以致造成關東地區大量的無人區。清朝乾隆皇帝曾發布諭令,明確規定關東土地禁止耕種採伐,保留大片荒野以保持八旗騎射圍獵的風俗。
自該道諭令開始,封禁關東正式納入國家法制,清政府加強對出關人員的盤查,在關東地區搜捕偷偷出關的漢人,一旦發現便立即遣送回原籍。遼寧、吉林、黑龍江作為清朝的政治、經濟特區而受到嚴格的保護。
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清朝政府卻依舊禁止關內人士進入關東。但生活沒有著落的農民不顧禁令,成千上萬的人冒著被懲罰的危險,「闖」入關東。
闖關東的人流中,以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人居多,其中又以山東人最多。山東有些地區,幾乎村村、家家都有闖關東的。甚至村裡青年人不去關東闖一闖就被鄉里人視為沒有出息。
「闖關東」的路線分為陸路和海路兩條路。陸路就是經山海關,越長城走遼西,進入關東地區,走這條路線的主要是河北、河南、山西等內地居民;海路就是由山東半島煙台龍口一帶乘船到達遼東半島大連附近,走這條線的主要是山東人。
關東是山東人的第二故鄉,那裡有他們的父老鄉親,一旦生活發生了困難或遭遇天災人禍,他們便首先想到闖關東,投親尋友,以求渡過難關。
人是文化、信息的載體,人的流動實際上就是文化的流動。「闖關東」浪潮一潮高過一潮,意味著中原文化向關東地區大規模挺進,文化交流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山東村、河北村等在關東地區的出現,從文化層面上來看,實際上是齊魯文化、燕趙文化、吳越文化等的平面轉移。加上人數占絕對優勢,他們有充分理由保持自己的文化。
關東地區穩定的人種群應當說是以關內移來的各地的漢族為主體,包括滿、蒙、朝鮮、錫伯、鄂倫春、達斡爾、赫哲等少數民族在內的復合群體。多民族的融合交流給關東地區的文藝以充足的活力和魅力。
這種文化多元碰撞的結果是造就了兼容性、包容性和開放性的關東文化。
可以說從闖關東開始,華北地區和關東地區,無論在語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家族制度、倫理觀念、經濟行為等各方面開始融合。
從語言說,這些中原移民在關東地區和當地的原住民融合,逐漸產生東北民系,而他們說的中原漢語也吸收當地的滿語、蒙古語等原住民語言成分,產生了關東官話。東北方言的形成,也是南腔與北調相互融合而產生的一種語言系統。
飲食方面,關東地區的飲食文化最終變成了關東游牧民族和中原傳來的飲食文化相互結合的產物。
由於山東人「闖關東」較多,所以魯菜在東北有較大的市場。山東人喜歡吃大蔥,他們經常吃「煎餅卷大蔥」,「闖關東」後,關東人受此影響也喜歡這么吃,另外,還繼承了山東人大蔥蘸醬這種飲食習慣。
娛樂方面,二人轉的某些腔調,就是從山東的蹦蹦戲裡面借鑒過來的。其唱腔是以東北民歌大秧歌為主,吸取了東北大鼓、蓮花落、評戲、山東梆子等曲調。
大秧歌起源於南方,是過去勞動人民插秧或者勞動休息時的一種娛樂形式,和勞動的節奏相伴,舞蹈動作是模仿勞動的姿態,後來人們把它固定化、形式化了。秧歌出現以後,逐漸向北流傳,在南方卻被舞蹈取代,在北方紮根了。
史料記載,早在康熙年間,關東地區就已經有了「上元日」辦秧歌的習俗。至清末,扭大秧歌已經是遍布關東各地的春節娛樂活動。
在地域性格方面,「闖關東」移民文化也孕育了關東人一個豪爽、質朴的地域性格。關東地區地廣人稀,生活條件惡劣艱苦,鑄就了東北人健壯的體魄和剛健豁達、質朴尚武的性格。同時,「闖關東」開拓者的勇氣和膽略,也極大地影響到了關東人,使其形成了開拓進取、重情重義、質朴豪爽、樂於助人等性格。
闖關東的山東人、河北人以及山西人在關東地區開設了很多商鋪。比如山東人在沈陽城創辦了老天合絲房、吉順絲房;河北人開設了廣生堂葯房、老久華洗染店;山西人開始了天益堂葯房等。
老天合絲房是沈陽城最早的百貨公司。因為清朝滿族、錫伯族等族的婦女都喜愛手工刺綉,如在衣袖、枕頭頂、鞋面、荷包等物件上刺綉,所以綉花用的絲線就成為當時的搶手貨。可那時沈陽沒有生產絲線的作坊,全靠小商販從山東等地背包運來。
1676年,山東黃縣人單文利和單文興兄弟兩人從山東來到盛京城走街串巷,叫賣絲線,因為生意紅火,就創辦了老天合絲房,兼營布匹百貨。
從此,城內絲房也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包括1925年建起西式五層大樓的吉順絲房,一時形成「天」、「興」、「吉」、「洪」、「裕」、「謙」六大號絲房,創建者都是山東黃縣人,俗稱「黃縣幫」。
山西鐵匠武貴亮從小家貧,20歲時「闖關東」謀生,因身上錢財用盡,被困在沈陽一家客店中。經人指點進深山老林中挖人參,一次挖到一個8兩重的「人參娃娃」,漸漸發財。
住店的店主於是將女兒許配給他。武貴亮有錢後在沈陽城修宅第、買田產,並在各地辦起燒鍋、當鋪、綢緞庄、雜貨店、葯鋪等21處生意,其中始建於1824年的天益堂,在當時是沈陽城最大的葯房。
「闖關東」這段歷史被保留在很多東北民間故事中,許多故事中在傳達著大量的關於山東移民的信息,如他們因貧困而被迫離開家園,來到東北挖參,他們勤勞的本性和濃濃的思鄉之情,以及老鄉們相互幫扶的傳統美德。
在眾多反映山東移民的民間故事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禿尾巴老李的故事」。禿尾巴老李的故事在東北地區廣泛流傳,卻擁有不同的版本。
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傳說是:山東有戶姓李的人家,沒有子女。有一天,女主人去河邊洗衣裳,因感而孕。過了三年,生下一條小黑龍。妻子當場被嚇死過去。
李老漢摸了一把鐮向小龍砍去,小龍尾巴被削去後竄出屋外,頭朝著小屋點了3下,向爹娘拜別後駕雲而逃,向著東北方飄去。它化做人形,到一個大財主家打長工。
財主有個貌美如花的啞巴女兒,見到禿尾巴老李就開口說了話。財主把女兒嫁給了禿尾巴老李。一年,山東大旱,禿尾巴老李不忍心看百姓受苦,就私自下了一場大雨,得罪了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派了一條白龍來捉拿禿尾巴老李,兩條龍從山東打到東北,打了三天三夜,不分勝負。第四天,禿尾巴老李托夢給他媳婦,讓她在農歷六月初三,把山東老鄉邀集在一起,准備一些生石灰幫他打架。
山東老鄉為了報恩,不辭辛苦跑到東北,到了六月初三這天,兩條龍又打起來了,江水渾濁,天昏地暗,山東老鄉就把生石灰扔進江里,結果兩條龍同歸於盡。
人們為了紀念禿尾巴老李,便把這條江叫做「黑龍江」。
闖關東是一種歷史文化現象,它體現出一種「闖關東精神」。「闖關東精神」內涵豐富,是一種勇於開拓的精神,是一種百折不撓、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的精神,還是一種豁達包容、重義守信的精神。
「闖關東精神」和關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和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典型關東地域特徵的創業精神和創業文化。
它來源於雄厚厚重的中原文化與粗獷豪放的北方文化的長期融合浸染,深深地植根於關東的黑土地,它的影響早已突破了關東地區,是中華民族寶貴精神財富和文化財富。
⑩ 跪求一部老電影 禿尾巴老李 高分追加
應該是叫《孽龍傳奇》,但我在網上一直沒搜到
這是90年代播放的 根據山東民間故事《禿尾巴老李》改編的 大體意思差不多跟傳說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