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誰知道哪可以在線觀看邵氏拍的古龍筆下的武俠電影。
推薦土豆播客:http://www.tudou.com/
這個網站只要自己搜索就可以找到電影在線觀看,速度也比較快。
❷ 邵氏經典武俠電影系列有哪些作品
1,獨臂刀,王羽 2,十三太保,狄龍,姜大衛,谷峰,王鍾3,上海灘十三太保4,報仇,姜大衛5,馬永貞,陳觀泰6,仇連環,陳觀泰7,刺馬,狄龍,陳觀泰,姜大衛8,大哥成,陳觀泰9,楚留香之幽靈山莊,無翼蝙蝠系列,狄龍+楚原+古龍10,錦衣衛,梁家仁,谷峰11,三少爺的劍,爾冬升12,神腿鐵扇功,劉忠良,黃正利13,鹿鼎記,汪禹14,螳螂,姜大衛,劉家榮15,咸魚翻身,洪金寶,麥嘉,午馬,石天16,白玉老虎,狄龍,岳華,井莉,羅烈17,吉祥賭坊,岳華,何靈芝18,鷹爪鐵布衫,劉忠良,黃正利19,天蠶變,徐少強20,明月刀雪夜殲仇,狄龍21,大殺四方,五毒,殘缺,張徹+郭追+鹿峰+孫建+羅莽+韋白系列22,唐人街小子,傅聲23,博盡,劉家輝24,御貓三戲錦毛鼠,鄭少秋,傅聲,惠英紅25,水月門,姜大衛26,密宗威聖手,譚道良,陳星27,俠骨英雄傳,狄龍,午馬,譚道良,王鍾28,神打,汪禹29,天官賜福,爾冬升30,四大門派,陳星31.少林搭棚大師32,流星蝴蝶劍33,大刀王五34,書劍恩仇錄35,風流斷劍小小刀36,叉手37,少林三十六房38,英雄無淚39,三少爺的劍40,影子神鞭41,五毒天,42,武林聖火,43,瘋,44,血滴子45,清宮大刺殺46,浣花洗,47,雙俠48,碧血劍49,鷹王50,冷血十三鷹51,決殺令52,孔雀王朝53,俠客行54,背叛師門...
❸ 什麼是邵氏功夫電影誰能給我介紹一下。
邵氏功夫片,這個大名許多人都是如雷貫耳,但是還真沒人能系統的介紹一下,我也只能大概跟你說下。簡單地說,邵氏就是邵逸夫(國內很多大學都有他捐贈的教學樓和圖書館)和他兄弟,邵氏電影就是他們創辦的電影公司所拍的電影,因為他們出品的功夫片數量足夠多,質量足夠上乘,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開創了一個電影的時代。可以說沒有邵氏電影,就沒有今天香港電影在世界上的地位,香港電影屆也就不可能發掘出後來的李小龍,成龍,李連傑等,他們的功夫片都是延續了邵氏功夫片的血脈並且突破創新發揚光大了。
不看邵氏電影,不能說了解香港電影;不看邵氏電影,研究香港電影歷史的朋友,研究也會出現斷層。邵氏電影記載的不僅僅是它在香港最輝煌的10年歷史(60年中代到70年代末),也是記錄了香港電影50年發展史的一個方面。
1930年,邵逸夫與三哥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先後購入多間戲院;更到歐美搜羅西方的先進電影及器材。發展到1961年,邵氏已經是世界上擁有最大私人電影製作室的電影公司。
邵氏的掌門人--邵逸夫和鄒文懷
邵逸夫1907年生於上海,浙江寧波鎮海人,父親是漂染業商人,家中排行第六,故有「六叔」的稱號。1924年,他與兄弟成立上海「天一影片」,並負責外埠發行工作。1926年他從上海青年會中學輟學,往新加坡協助三哥邵仁枚管理電影業務。
在新加坡,他結識了南洋華僑富豪余東璇及其女友黃美珍,及後更與黃美珍情投意合,可幸余東璇不但沒有動怒,而且成人之美,並送了數十萬元給邵逸夫創業,邵逸夫遂於1937年與黃美珍在新加坡結婚,並誕下2子2女。這段婚姻維持了50年,直到1987年黃美珍85歲時於美國病逝。這一年,邵氏公司也宣布停產,同時,邵逸夫的4個子女陸續淡出邵氏的管理層。
邵氏由盛而衰,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邵逸夫的舊部鄒文懷另立爐灶,成立嘉禾影業公司。
現在是嘉禾影業公司老闆的鄒文懷,是香港乃至世界電影圈無人不知的人物,在電影圈內,他的知名度甚至比邵逸夫還要高。
鄒文懷在邵氏工作了12年,由宣傳部主任干起,直至升任總經理,他因與邵逸夫意見不合,遂帶同何冠昌、蔡永昌等部下,另謀出路。
在電影圈流傳最廣的一段故事,是說鄒文懷一邊給邵逸夫打工,一邊將以《獨臂刀》而出名的邵氏影星王羽撬過檔,為了避過禁制令,把《獨臂刀大戰盲俠》安排在台灣拍攝。邵逸夫知道後大怒,該片上映時,邵逸夫指「嘉禾」侵犯版權,兩人都是親自上法庭對簿公堂,官司打了足足一年,花掉的律師費超過100萬港元,直到電影映期結束還未完結,足見兩人的水火之勢。
鄒文懷的成功,主要取決於他施行的獨立製片制度,他把與演員的僱傭關系改為合作關系,電影的利潤與演員分賬,從而網羅了大量的優秀演員。許冠文的《鬼馬雙星》創下香港電影史625萬元票房空前紀錄,與鄒文懷的用人政策不無關系。80年代,鄒文懷發掘出成龍,為嘉禾創造了另一個高峰。但令嘉禾名利雙收的,其實是一套西片——《忍者龜》,該片破了2億美元的票房紀錄,4隻可愛的會打中國功夫的小龜在小孩子中得以風靡。鄒文懷在國際影業市場的地位,從此奠定。
邵氏功夫片的大師們
香港功夫片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些開拓者,又很多來自於邵氏。那麼讓我們看看這些功臣的名字——
導演:張徹、胡金銓、程剛、楚原、劉家良、劉家榮、鮑學禮、王羽、孫仲、午馬、張曾澤、桂治洪、徐增宏等等。
武指:劉家良、韓英傑、唐佳等等。
演員:鄭佩佩、王羽、姜大衛、狄龍、劉家輝、傅聲、李修賢、王龍威、白彪、戚冠軍、陳觀泰、汪禹、谷峰、詹森、爾東升、岳華、宗華、劉永、鹿豐、羅烈、鄭雷、楊志卿等等。
以上這些功臣都是邵氏功夫電影的中堅力量,他們代表邵氏功夫電影的最高成就,在邵氏經典的功夫電影之中,幾乎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這些人或已仙去,或者是退休已久,只有少數人活躍在影壇。狄龍大家都很熟悉,最近有些印象的是他在《還珠格格3》中演乾隆皇帝,都認不出來了,老了,真是歲月不饒人。往日玉樹臨風的姜大衛和秦沛、爾東升是哥兒三個,他們是同母異父。姜大衛最近的一次表演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雛菊》,在裡面演鄭雨盛的老大,那個扮演殺手組織老闆的就是他。從1967年《獨臂刀》上映之後,張徹就帶領著他的夥伴和干兒子們一起在功夫片領域打天下,張徹一生拍攝過100多部電影,今天看到的很多電影的題材,都是他首先發掘的,他的電影代表作品有:
《金燕子》、《雙俠》、《大刺客》、《新獨臂刀》、《保鏢》、《獨臂刀王》、《刺馬》、《水滸傳》、《盪寇志》、《報仇》、《八國聯軍》、《方世玉與胡惠乾》、《少林寺》、《少林五祖》、《殘缺》、《馬永貞》、《惡客》、《拳擊》、《十三太保》、《叛逆》、《年輕人》、《射鵰英雄傳》三部曲、《雪山飛狐》、《仇連環》等等。反正是今天的人能想到的功夫題材,張徹幾乎是拍光了,他也夠狠的,都沒給後人留下什麼發展空間,後人之後模仿他走過的路,翻拍他的作品了。作品多了自然參差不齊,有好有壞。張徹的作品個人認為有珍藏價值的是——《獨臂刀》、《新獨臂刀》、《獨臂拳王》、《十三太保》、《馬永貞》、《報仇》、《雙俠》、《少林五祖》、《殘缺》。當然,這只是個人意見。我最喜歡的是《新獨臂刀》和《雙俠》還有《十三太保》,姜大衛的表演是絕了!這三部電影都是他與狄龍搭檔演出,兩人號稱張徹電影的「雙角」,是和張徹並稱「鐵三角」的組合,三人創造了華語功夫片的神話。狄龍那時可真夠帥的,尤其是《刺馬》和《新獨臂刀》中的扮相,集陽剛與溫文爾雅於一身,是個不可多得的演技派明星。這些電影就不詳細介紹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觀看,畢竟還是那句老話「百聞不如一見」。
張徹下面就要說說楚原,張徹是邵氏首席功夫片大師是沒錯,但是張徹不可能永遠吸引觀眾,邵氏這樣巨大的電影製片廠還需要更多不同類型的導演來加入,楚原就是另一位引起廣泛關注的武俠片導演。楚原的武俠片基本都是改編自古龍的小說,這里也有個鐵三角——楚原、古龍、狄龍。楚原導演,古龍原著,狄龍主演,在後期的邵氏是票房的保證。楚原導演的古龍武俠片有《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劍》、《決戰前後》、《綉花大盜》、《蕭十一郎》、《多情劍客無情劍》、《三少爺的劍》、《楚留香》等等,部部精彩,都值得一看。看到這些名字,也不用我多說了吧,武俠小說迷應該都是耳熟能詳的了。
最後要說說劉家良,這一位大家應該比較熟悉,成龍的《醉拳Ⅱ》他扮演那個滿洲最後一個武舉,在《七劍》中扮演付青主的就是他。他是邵氏最後一位台柱級導演,邵氏後期的經典功夫片幾乎都是出自他的手,《少林三十六房》、《神打》、《十八般武藝》、《陸阿采於黃飛鴻》都是他的代表作,片中展示的都是他硬橋硬馬的真功夫。他的父親劉湛就是他的師父,他父親是林世榮的弟子,林世榮大家該知道是誰了吧?論武術的賞心悅目而言,劉家良的武打設計是最好的,他有真功夫,曉得怎麼樣在鏡頭前面表現的最好,各位看看他在《醉拳Ⅱ》中的表現,就可以知道他的身手不凡。
可以說邵氏的成功不是一兩個人的功績,而是在那個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集中了無數具有開創精神和天賦以及孜孜不倦的投資人、製片、導演、編劇、演員、幕後工作人員等,再趕上香港經濟的騰飛,電影市場的繁榮,天時地利人和,所以才給我們留下了至今堪稱經典的好片子,時至今日,還在影響著包括好萊塢在內的世界電影,眾所周知對邵氏功夫最崇拜的就是昆廷達倫蒂諾,他的很多片子都有向邵氏致敬的影子。
邵氏top10
1. 大醉俠(1966)
2. 十三太保(1970)*
3. 星際鈍胎(1983)
4. 流星蝴蝶劍(1976)*
5. 香江花月夜(1966)
6. 江山美人(1959)*
7. 成記茶樓(1974)
8. 傾城之戀(1984)
9. 大軍閥(1972)*
10. 愛情的代價(1970)
❹ 求邵氏拍攝的經典武俠電影
都在優酷有~~我也很喜歡看啦不少~~
都是邵氏經典~~
❺ 古龍武俠小說電影
陸小鳳傳奇
多情劍客無情劍
流星·蝴蝶·劍
❻ 邵氏經典電影有哪些
《江山美人》:香港第一部投資巨大的電影,當時的影響力縱不能說絕後,但絕對是空前的
《梁山伯與祝英台》:黃梅調電影時代的巔峰之作
《大醉俠》:開啟了武俠片時代,黃梅調時代的沒落
《獨臂刀》:結束了影壇陰盛陽衰的格局,從此男演員成為電影的主導,女演員淪為陪襯
《大軍閥》:商業喜劇片和風月片的開山之作
《流星蝴蝶劍》:開創了華麗唯美的武俠片風格,開啟了古龍影視的輝煌時代
《少林三十六房》:少林寺功夫片的巔峰之作,也是邵氏電影的最後一個高潮
❼ 那位推薦幾部好看的邵氏武俠電影啊
你是要看郭追,鹿峰、江生、羅莽、孫建等五人主演的張徹導演的武俠影片吧:
《海軍突擊隊》(1977年)
《五毒》(1978年8月12日)
《殘缺》(1978年)
《南少林與北少林》(1978年)
《亡命雜技隊》(1979年7月29日)
《生死門》(1979年)
《賣命小子》(1979年)
《金臂童》(1979年)
《街市英雄》(1979年)
《廣東十虎與後五虎》(1979年)
《鐵旗門》(1980年)
《第三類打鬥》(1980年)
《大殺四方》(1980年5月30日)
《飛狐外傳》(1980年)
《俠客行》(1980年)
《碧血劍》(1981年)
《叉手》(1981年)
《沖宵樓》(1982年)
❽ 為什麼邵氏拍的古龍武俠片很好看,拍的金庸
古龍的書很多地方都是從電影裡面借鑒出來的,情節較為簡單和緊湊,節奏快,布局簡單,這些都是適合電影的手法來表現,而金庸的作品節奏較慢,布局宏大,人物關系錯綜復雜,這樣的作品僅僅用電影的那2-3個小時是無法講述清楚的,所以金庸的作品更適合改編成電視劇。
❾ 邵氏武俠作品有哪些
以下電影基本都是邵氏武俠作品
值得收藏的邵氏電影
《江山美人》
《何日君再來》
《紅菱淚》
《愛情的代價》
《哪吒》
《少林寺》
《鐵扇公主》
《傾城之戀》
《花團錦簇》
《妲己》
《西遊記》
《花街時代》
《梁山伯與祝英台》
《七十二家房客》
《人皮燈籠》
《愛奴》
《大刀王五》
《流星蝴蝶劍》
《風流韻事》
《城市之光》
《金菩薩》
《萬古流芳》
《保鏢》
《方世玉與洪熙宮》
《十三太保》
《香江花月夜》
《盤絲洞》
《楚留香》
《大醉俠》
《書劍恩仇錄》
《無名英雄》
《緣分》
《小雜種》
《刺馬》
《藍與黑續集》
《花田錯》
《如來神掌》
邵氏武俠電影介紹
在世界華語影壇上,邵氏電影曾經紅極一時。我心儀很久,卻一直無緣見面。如今,被天映娛樂公司買斷邵氏電影760部,用2億多元人民幣以數字方式整理和修復,令這批珍貴華語電影化石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在令人感到興奮的同時,迫不及待地把這來之不易「寶石」,好好欣賞品味。
真正的武俠電影早已經死亡,這點深有感受。當年看《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時,就聽說了哪全然是模仿之作,看過三十年前的邵氏武俠,更得以證實。邵氏的武俠,是武俠片的巔峰時期,從《大醉俠》到《獨臂刀》,從《大刺客》到《金燕子》,從《盜劍》到《奪魂鈴》,從《馬永貞》到《刺馬》,從到《俠女》到《長輩》,從《少林三十六房》到《天下第一拳》等等,高潮迭起。
古龍的作品為這一時期的武俠片,添上一抹瑰麗的色彩。古龍的作品是七十年代武俠電影的寵兒。當時重量級的導演楚原、王羽、羅維等也都非常熱衷於拍攝古龍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還活著的古龍也不時地為電影公司編寫劇本,《蕭十一郎》就是先寫成劇本,後改成小說的。也許,只有這個時候才能拍出古龍想抒發出的意境。
電影是屬於古龍的,電視劇是屬於金庸的。一部電影未必能把金老爺子的作品表達出來,但一部電影能把古龍的意境發揮的淋漓盡致。《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三少爺的劍》、《陸小鳳》、《英雄無淚》、《蕭十一郎》、《絕代雙驕》、《浣花洗劍》、《孔雀王朝》等等,就是那盛世留給懂得品味的人去體會的真正寶藏。
童年,看的第一本武俠書就是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又名《風雲第一刀》),至今依舊覺得它是古龍作品的最佳代表之一,而主人公李尋歡和阿飛,是武俠虛擬人物中經典人物。原著三卷,七十餘萬字,它的問世,奠定了古龍在新派武俠小說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對金庸之後武俠小說不可讀的定論作了一次有力的沖擊。邵氏把原著《多情劍客無情劍》分成二部電影來拍攝的,1977年出品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主題是梅花盜,幾年後拍攝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之魔劍俠情》是以金錢幫事件為主軸。導演楚原拍攝此片,開創新派武俠片潮流,勇奪第15屆金馬獎攝制技術優良特別獎。
邵氏電影的服裝、布景、道具、造型等等絕對是沒有話說,尤其是古裝片、武俠片,那才是正宗。古色古香,看著就舒服,尤其是現在「亂穿」的時代,格外令人懷念。記得「魏君子」在《邵氏作品41部小評》文章里說:「導演李翰祥的美術造詣在華語導演中堪稱後無來者,對服裝、造型、布景、道具,莫不精心考據,務求逼真實感,營造情境更是體現中國文化底蘊。比如燕赤霞身披虎皮的造型,今人以為可笑,實則中國古小說綉像圖畫中的俠客均做如此打扮,反而後來午馬版的才是不倫不類。」(1960年《倩女幽魂》)
《多情劍客無情劍》里也是如此,每每看見漂亮的屏風,精緻的桌椅被打鬥時劃破、損壞,還真有點不捨得。雖然很多是室內景,但是真實度比現在200萬元打造的「海棠金舍」,來得正宗多。楚原為了拍李尋歡從關外入關、與林詩音梅園重逢那一幕,遠赴韓國拍攝。片中的很多道具細節處理的相當不錯。
情節上,前後二部對原著都有改動,似乎預料之外,轉念一想卻在情理之中。其實,改動不是很大,還能接受。全劇塑造的原著氣氛,更是「小李飛刀」系列影視作品中最上乘之作,只怕後無來者。也許是該片表達出了江湖、名、利、情、俠,恩怨情仇,對白、意境、氣氛,完全是古龍的原味風格。雖然看第一遍的時候,不能接受這樣的結局,但是事後想來其實也可以這樣的詮釋。
1977年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狄龍飾李尋歡、余安安飾林詩音、爾東升飾阿飛、岳華飾龍嘯雲、井莉飾林仙兒。影片中,李尋歡蕭然走在雪中,埋下林詩音人像,李尋歡一滴眼淚沒掉,一句話沒說,凄楚心境卻表露無遺。狄龍飾演的李尋歡有評論者以為「活脫脫從小說中走出來一般」,被稱為「永遠的小李飛刀」。個人認為,如果去掉那把扇子,一定給滿分。對於角色的改編,井莉飾林仙兒傳統些,樸素些,還好在下一部時,轉變過來。余安安飾林詩音,的確漂亮,居然被改死了。當然在《魔劍俠情》改活過來了。爾東升飾阿飛,戲份並不多,但抓住了原著的精華部分,我給他打滿分。
邵氏武俠電影介紹
在世界華語影壇上,邵氏電影曾經紅極一時。我心儀很久,卻一直無緣見面。如今,被天映娛樂公司買斷邵氏電影760部,用2億多元人民幣以數字方式整理和修復,令這批珍貴華語電影化石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在令人感到興奮的同時,迫不及待地把這來之不易「寶石」,好好欣賞品味。
真正的武俠電影早已經死亡,這點深有感受。當年看《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時,就聽說了哪全然是模仿之作,看過三十年前的邵氏武俠,更得以證實。邵氏的武俠,是武俠片的巔峰時期,從《大醉俠》到《獨臂刀》,從《大刺客》到《金燕子》,從《盜劍》到《奪魂鈴》,從《馬永貞》到《刺馬》,從到《俠女》到《長輩》,從《少林三十六房》到《天下第一拳》等等,高潮迭起。
古龍的作品為這一時期的武俠片,添上一抹瑰麗的色彩。古龍的作品是七十年代武俠電影的寵兒。當時重量級的導演楚原、王羽、羅維等也都非常熱衷於拍攝古龍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還活著的古龍也不時地為電影公司編寫劇本,《蕭十一郎》就是先寫成劇本,後改成小說的。也許,只有這個時候才能拍出古龍想抒發出的意境。
電影是屬於古龍的,電視劇是屬於金庸的。一部電影未必能把金老爺子的作品表達出來,但一部電影能把古龍的意境發揮的淋漓盡致。《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三少爺的劍》、《陸小鳳》、《英雄無淚》、《蕭十一郎》、《絕代雙驕》、《浣花洗劍》、《孔雀王朝》等等,就是那盛世留給懂得品味的人去體會的真正寶藏。
童年,看的第一本武俠書就是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又名《風雲第一刀》),至今依舊覺得它是古龍作品的最佳代表之一,而主人公李尋歡和阿飛,是武俠虛擬人物中經典人物。原著三卷,七十餘萬字,它的問世,奠定了古龍在新派武俠小說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對金庸之後武俠小說不可讀的定論作了一次有力的沖擊。邵氏把原著《多情劍客無情劍》分成二部電影來拍攝的,1977年出品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主題是梅花盜,幾年後拍攝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之魔劍俠情》是以金錢幫事件為主軸。導演楚原拍攝此片,開創新派武俠片潮流,勇奪第15屆金馬獎攝制技術優良特別獎。
邵氏電影的服裝、布景、道具、造型等等絕對是沒有話說,尤其是古裝片、武俠片,那才是正宗。古色古香,看著就舒服,尤其是現在「亂穿」的時代,格外令人懷念。記得「魏君子」在《邵氏作品41部小評》文章里說:「導演李翰祥的美術造詣在華語導演中堪稱後無來者,對服裝、造型、布景、道具,莫不精心考據,務求逼真實感,營造情境更是體現中國文化底蘊。比如燕赤霞身披虎皮的造型,今人以為可笑,實則中國古小說綉像圖畫中的俠客均做如此打扮,反而後來午馬版的才是不倫不類。」(1960年《倩女幽魂》)
《多情劍客無情劍》里也是如此,每每看見漂亮的屏風,精緻的桌椅被打鬥時劃破、損壞,還真有點不捨得。雖然很多是室內景,但是真實度比現在200萬元打造的「海棠金舍」,來得正宗多。楚原為了拍李尋歡從關外入關、與林詩音梅園重逢那一幕,遠赴韓國拍攝。片中的很多道具細節處理的相當不錯。
情節上,前後二部對原著都有改動,似乎預料之外,轉念一想卻在情理之中。其實,改動不是很大,還能接受。全劇塑造的原著氣氛,更是「小李飛刀」系列影視作品中最上乘之作,只怕後無來者。也許是該片表達出了江湖、名、利、情、俠,恩怨情仇,對白、意境、氣氛,完全是古龍的原味風格。雖然看第一遍的時候,不能接受這樣的結局,但是事後想來其實也可以這樣的詮釋。
1977年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狄龍飾李尋歡、余安安飾林詩音、爾東升飾阿飛、岳華飾龍嘯雲、井莉飾林仙兒。影片中,李尋歡蕭然走在雪中,埋下林詩音人像,李尋歡一滴眼淚沒掉,一句話沒說,凄楚心境卻表露無遺。狄龍飾演的李尋歡有評論者以為「活脫脫從小說中走出來一般」,被稱為「永遠的小李飛刀」。個人認為,如果去掉那把扇子,一定給滿分。對於角色的改編,井莉飾林仙兒傳統些,樸素些,還好在下一部時,轉變過來。余安安飾林詩音,的確漂亮,居然被改死了。當然在《魔劍俠情》改活過來了。爾東升飾阿飛,戲份並不多,但抓住了原著的精華部分,我給他打滿分。
作者: cyp19821029 2006-11-5 14:08 回復此發言
--------------------------------------------------------------------------------
2 邵氏武俠電影介紹
1981年拍攝《多情劍客無情劍之魔劍俠情》時,邵氏旗下精銳盡出,即使連僅有二個鏡頭的孫小紅也找來惠英紅客串,光看明星就非常精彩。可惜,愛情方面的劇情沒有按照原著發展,小紅跟小李一點感情戲都沒有。李尋歡與阿飛角色未變,林詩音復活由井莉扮演味道就很好,有大戶人家的氣派,有滄桑歷盡的無奈,將古龍筆下這位氣質美女演的恰如其分。這里的阿飛情節要比上部多,很考演技,還好爾東升沒有令觀眾失望。有時候,真的能感覺到他在林仙兒面前乖的像個孩子。當他染上酒癮的時候,去撿那隻酒杯時,李尋歡出現的一場戲,令人心中流過一陣暖意。較前部,此部漸入佳境。他們之間的友誼在患難中逐漸升華,令觀者為之動容。
谷峰扮上官金虹、岳華的郭嵩陽、劉永的呂鳳仙、顧冠忠的上官金虹之子,各個氣質獨特,很有風格。最勁爆的角色是由英年早逝影星傅聲演出的荊無命。當看到傅聲演的荊無命出場時候,我很意外,讓他來演小說「酷」如死人色的荊無命,感覺有點不妥當。但看過他的演出後,感覺還不錯,我沒有如別人所言會笑場。因為我看的時候,是第一次接觸他的電影,當時還沒有看過他演的小魚兒和小高等其他角色,沒有對他定性。不過傅聲是挺可愛的。演林仙兒的角色選的不錯,在我的想像中原著里的林仙兒就該是那樣的,就是不知道她叫什麼。
值得一提的還有元華和元彬,當時他們演很小的配角。其實,元華在元家班中地位很高,是香港老一輩的武術指導和功夫巨星,洪金寶、成龍等人都是他培養出來的。可惜長相實在有點兇悍,只能成為幕後的英雄。他的「包租公」,得了05年金像獎。元彬成名始於和徐克合作黃飛鴻系列,以及《斷刀客》。
邵氏武俠電影,一個被人遺忘的精彩世界。我推開了大門,走了進去,你呢?
多情劍客無情劍是我接觸的第一篇武俠小說,也是我第一仰慕的虛擬英雄。雖然很多人都不喜歡李尋歡,認為他太完美。
過了!就有點假了,但是我不這樣認為,我依舊覺得他是偉大的。也有人認為他是害人害己,但誰又能在做出決定前預測出最後的結果?
對於虛構的人物,不能用現實去衡量的。
對於現在爛片飛揚的時代,能見識一下,以前的舊作,也是一種榮幸。
看過邵氏的全劇,多少帶著一種欣慰,至少曾經有人懂,什麼是江湖,什麼是古龍的風格。
但一切都不會很完美,就讓我們一起來仔細的品位吧!
❿ 古龍武俠電影有哪些
香港電影懷舊
2018-03-21優質創作者
經常聽到有人說,金庸武俠是童話世界,古龍武俠是成人世界。兩位大師各自有各自的風格,有的人喜歡金庸,有的人則喜歡古龍。昨天大聖介紹了金庸武俠電影,今天就一起看看十大古龍武俠電影。(排名僅代表個人意見)
10、《決戰紫禁之巔》
劉偉強執導,劉德華、鄭伊健、張家輝主演,當年香港最賣座十大電影第五名,不過和劉偉強的《風雲雄霸天下》《中華英雄》相比,無論口碑還是票房都有所下降。月圓之夜,紫禁之巔,葉孤城大戰西門吹雪,想想還是看看顏值吧,畢竟劇情有點爛。
9、《絕代雙驕》
如果你是真古龍迷的話,那麼劇情你一定不能接受,移花宮主和燕南天是夫妻,小魚兒和花無缺竟然成親了,想想也是夠了吧!不過看到驚艷的林青霞、張敏也就忍下了,畢竟誰能抵抗住這兩大女神呢?如果你不當它是古龍武俠電影的話,還是值得一看的,最起碼可以逗樂你。
8、《新流星蝴蝶劍》
麥當傑執導,梁朝偉、王祖賢、楊紫瓊、甄子丹主演,陣容頗為強大。楊紫瓊十足的大姐范兒,王祖賢青春無敵,甄子丹憨厚善良,梁朝偉瀟灑帥氣,四人在利益糾葛的江湖中夾雜著兒女私情。許多人沒有看到最後的結局,因為公映時被減了,最終結局是楊紫瓊跳入海中,甄子丹緊跟其後,真的應了最後那句話:有緣無份,是人生的無奈;有份無緣,是人生的悲哀。除此之外,本片的動作設計也非常巧妙,尤其是那場竹林大戰更是經典,不愧出自程小東之手。
7、《蕭十一郎》
狄龍在邵氏拍的最多的戲就是張徹和楚原的了,楚原大部分都是古龍武俠電影,而狄龍是他男主角第一人選。鬍子拉碴的蕭十一郎抵擋不住狄龍的風采,他和井莉也是多年銀幕情侶。不過最出彩的不是狄龍和井莉,而是邪氣的小公子文雪兒,文雪兒好像就是為這個角色而生,後來再也找不到這么靈氣的演員了,值得一提的是,文雪兒還是包租婆元秋的妹妹。
6、《多情劍客無情劍》
提到李尋歡和阿飛,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焦恩俊和吳京,不過狄龍也塑造過李尋歡,可謂是玉樹臨風,貴氣逼人,尤其笑得時候更加迷人。當年的小寶爾冬升出演阿飛,不過那個時候他還比較稚嫩,演技不成熟。楚原雖然是他的老師,不過也說過最適合演阿飛的是小姜,也就是姜大衛,爾冬升的哥哥。假如狄龍和姜大衛演李尋歡和阿飛的話,絕對是天配,秒殺所有版本。
5、《白玉老虎》
本片由古龍親自擔任編劇,想想也只有他自己才能成功改編,要不然劇情不可能做到那樣跌宕起伏奇情詭譎。同時楚原又是最擅長拍攝古龍武俠電影的,因為他的布景是一絕,能夠將古龍小說中的意境表達出來,再加上帥氣的狄龍,堪稱完美。當然了,爾冬升這一次演出了唐玉的陰狠和自戀。
4、《三少爺的劍》
爾冬升擔正,狄龍和姜大衛客串演出,身為神劍山莊三少爺,卻不想被盛名所累,獨自游歷,可這樣依然擺脫不了世俗的江湖人,非要找他決斗。爾冬升將謝曉峰那種單純、貴氣和高自尊表現的非常好,其中小麗的扮演者是余安安,兩人曾是一對戀人。幾十年以後,爾冬升執導新版《三少爺的劍》,卻學不到師傅楚原的皮毛。
3、《天涯明月刀》
楚原拍攝古龍電影,除了布景好之外,節奏把握的比較穩,也會製造懸念,雖然我們一開始看出燕南飛是卧底,不過依然能夠吸引人繼續看下去。只不過揭曉羅烈是boss的時候,還沒有怎麼過招就掛了。其實古龍的武俠放到現在的話也就是警匪片,上演各種無間道。
2、《楚留香》
提到楚留香,我們會想到鄭少秋,不過古龍好像曾經說過,鄭少秋並不是他心中最完美的楚留香,不是鄭少秋的話,只有狄龍了,畢竟當年他曾對著成龍說自己的小說是寫給狄龍的。帥氣自然不用多說,不過大聖更喜歡他那瞭然於胸的微笑和恰如其分的溫柔,堪稱楚留香的典範,魅力四射。
1、《流星蝴蝶劍》
本片是當年最賣座十大電影第七名,也正是這部電影讓許多人認識了古龍。除了楚原的功勞之外,編劇倪匡也功不可沒,這次非常靠譜。陣容也異常強大,岳華、宗華、井莉、谷峰、羅烈等等。所謂的流星蝴蝶劍其實應該指的的稍縱即逝的俠客、情慾飄忽的女人和險惡的江湖,分別對應流星、蝴蝶和劍。
古龍的小說充滿了懸疑、冒險和奇幻等元素,縱然被改編過許多作品,不過最經典的依然是古龍、楚原和狄龍三人合作的作品。只有他們三人在一起才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才能真正展現出那個充滿懸疑的武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