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將唐代不同時期的經典詩詞拍成微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將唐代不同時期的經典詩詞拍成微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2-12 08:02:34

『壹』 央視有過一個系列節目詳細介紹唐代的歷史以及唐代詩詞的是什麼節目

我猜你說的是央視曾經演過的20集大型文化系列片《唐之韻——唐詩》。下面是簡介:

這部二十集每集20分鍾的系列片製作非常精緻,它為電視詮釋古典文學作品中的經典名著創造了新的空間。它獨特的角度、絕美的畫面、高雅的品味獲得了出人意料地熱烈反響,在中央電視台三套《歲月如歌》每周三晚播出時,收視率曾超過1%,這個收視率是中央電視台二套《經濟半小時》欄目的兩倍,比黃金強檔欄目《對話》收視率還要略高。

該片由北京三多堂影視廣告公司與寧夏電視台、山西電視台聯合攝制,總投資350萬元,匯聚了眾多國內紀錄片製作的頂尖高手,創作時間歷時三年,拍攝行程遍及全國。

《唐之韻——唐詩》不僅是在文學的層面上對「唐詩」進行鑒賞,它更注重在文化的層面上,把「唐詩」看作一個時代的聲音。

與以往單純解析唐詩文字的片子明顯不同的是,它經過大量的實地考察和拍攝,力圖通過人物的背景、事跡來介紹其有代表性的詩篇,這種方式填補了傳統唐詩教育的空白,為喜歡唐詩的觀眾提供了另一個從未有過的欣賞空間,是莘莘學子和語文教師難得的高水準課外電子讀物。

至於視頻,你可以在優酷土豆上搜「唐之韻」就可以看了。

『貳』 唐代詩詞故事108部系列微電影上映了嗎

還沒有,現在正在拍攝,具體詳情奉上,請你參考:
6月16日上午9點30分,由中央新影集團、中央電視台科教節目製作中心等單位共同組織開發的大型公益性傳統文化普及項目--《唐代詩詞故事108部系列微電影》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式啟動。該項目旨在通過現代的藝術觀念和影像手法將光輝燦爛的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央電視台及相關地方黨政領導、部分知名導演、演藝明星、影視製作機構、著名企業代表等200餘人出席了啟動儀式新聞發布會。
【啟動儀式中,康洪雷、韓剛、高亞麟、車徑行、任志宏、吳琦、王冰河、江小魚、李宵峰等作為第一批受邀導演接受了中央新影集團授予的「特邀導演」稱號;顏丹晨、周韋彤、王茜、鄒兆龍、鄒黎霞、楊欣等受邀為「特邀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劉大為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原主席歐陽中石先生、中國書法家協會張海主席也對唐詩微電影項目給予高度的關注和支持,特別委派代表向組委會贈送他們專門為這次活動創作的書畫作品。著名的書畫家方增先、吳山明、陳謀、陳家泠、陳昔未等在現場被受邀為「特邀書畫大師」,金全才、裴玉林、駱獻躍、錢爾成、費名瑤、金鑒才、戴珍和等受邀為「特邀書畫家」,歌唱家廖昌永在受邀「特邀歌唱家」後,在活動現場即興演唱唐詩片斷。
【據了解,在《唐代詩詞108系列微電影》正式啟動的同時,《宋詞108部系列微電影》也已進入立項籌備階段。】

『叄』 2013年6月16日,《唐代詩詞故事108部系列微電影》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式啟動。用微電影來演繹唐代詩詞故事

C

『肆』 古代經典勵志詩詞哪裡有

1、《上堂開示頌》

唐代:黃櫱禪師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譯文:擺脫塵勞事不尋常,須下力氣大幹一場。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2、《從軍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譯文:青海湖上烏雲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3、《望闕台》

明代:戚繼光

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於此望宸鑾。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譯文: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這里,遙望著京城宮闕。我的心血如同灑在千山萬嶺上的濃霜,把滿山的秋葉都染紅了。

4、《 浪淘沙·莫道讒言如浪深》

宋代:劉禹錫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譯文:不要說讒言如同凶惡的浪濤一樣令人恐懼,也不要說被貶之人好像泥沙一樣在水底埋沉。要經過千遍萬遍的過濾,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才能淘盡泥沙得到閃閃發光的黃金。

5、《南園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譯文: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麼不腰帶武器,收取關山五十州呢?請你且登上那畫有開國功臣的凌煙閣去看,又有哪一個書生曾被封為食邑萬戶的列侯?

『伍』 關於四季的經典詩詞

春天:

1、春日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緻。

2、詠柳 / 柳枝詞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垂的柳條像千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就是二月的春風,如同神奇的剪刀。

夏天:

3、小池

宋代: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泉眼悄然無聲是因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里柔和的風光。小荷葉才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隻小蜻蜓立在上頭。

4、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秋天:

5、秋詞

唐代: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譯文:自古以來,騷人墨客都悲嘆秋天蕭條,我卻說秋天遠遠勝過春天。秋日晴空里,一隻仙鶴排開雲層扶搖直上,引便發我的詩情飛上雲霄。

6、秋思

唐代: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譯文:洛陽城裡颳起了秋風,心中思緒翻湧想寫封家書問候平安。又擔心時間匆忙有什麼沒有寫到之處,在送信之人即將出發前再次打開信封檢查。

冬天:

7、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所有的山上,飛鳥的身影已經絕跡,所有道路都不見人的蹤跡。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大雪覆蓋的寒冷江面上垂釣。

8、夜雪

唐代: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譯文: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讓我很驚訝,又看見窗戶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陸』 唐代詩詞故事108部系列微電影的相關資料

6月16日上午9點30分,由中央新影集團、中央電視台科教節目製作中心等單位共同組織開發的大型公益性傳統文化普及項目——《唐代詩詞故事108部系列微電影》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式啟動。該項目旨在通過現代的藝術觀念和影像手法將光輝燦爛的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央電視台及相關地方黨政領導、部分知名導演、演藝明星、影視製作機構、著名企業代表等200餘人出席了啟動儀式新聞發布會。
「作為國內第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能給微電影一個展現平台,既是一種長遠的戰略眼光,也是對微電影的扶持和尊重。」中央電視台副台長、中央新影集團總裁高峰的致辭拉開了啟動儀式的序幕。作為《唐代詩詞108部系列微電影》的總導演,他滿懷豪情地說到:「唐詩是中國詩壇的珠穆朗瑪峰,在小農社會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一個無法企及的高度。今天我們有意並有幸將中國光彩燦爛的古典文化和最有代表性的唐詩作品作為向微電影開發創作的重要題材出發,希望引起廣大微電影創作者的足夠重視,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倡導國學精髓做出貢獻。」
高峰同時堅信,《唐代詩詞108部系列微電影》用講故事的方式重新解讀和建構唐詩精華和精神本質,更適應當今人們的欣賞和觀影需求,更具有現實價值,同樣也一定可以成為新的藝術和一種新的傳世樣式賦予她更長的生命力和傳播力。
《唐代詩詞系列微電影108部》總製片人、中央新影集團重大項目部主任、中央電視台微電影頻道總編輯楊才旺對該項目做了具體的闡述。他認為跨界創作是唐詩系列微電影的最大特色。
目前中央新影集團已邀請了康洪雷、車徑行、韓剛、陳燕民、濮存昕、伊能靜等80多位影視文化名人擔綱導演;同時引納了當今眾多的書法和美術大師,如:劉大為、歐陽中石、張海、陳謀、陳家泠、吳山明、方增先等共同演繹和解讀作品,每首唐詩均配作一幅書法和情景畫作品;邀請音樂人士為108首唐詩創作歌曲,作為每部微電影的主題曲。楊才旺希望通過這種「詩、書、畫、情、景交融,視頻、音效聲情並茂」的方式,打造出一個全新的立體的高端文化產品。而集合108首唐詩微電影主題歌為核心專題創作的「唐詩之夜」大型公益晚會也將作為品牌效應的延伸,在全國108個城市巡演,以獨特的方式推動和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以期在全國掀起學習唐詩、傳承國學的熱潮。
此外,組委會還計劃在節目安排播出的同時開展投票評選,精選其中最優秀的10部作品,將被重新注資拍攝打造,進軍院線,與觀眾相約大熒幕。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柯春暉在發布會上表示,微電影是目前快節奏時代傳播正能量的一種最有效的藝術形態,唐詩微電影不但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傳承,更是對微電影這樣的新的藝術樣式、以及微電影產業和發展方向的正確引領。特別是對青少年的教育影響至關重要,是一件具有深遠意義、效應顯著的宏圖偉業。
啟動儀式上,上海廣電集團黨組書記、總裁、該項目的總策劃薛沛建,北京電影學院院長、藝術顧問張會軍相也繼登台致辭。他們分別就《唐代詩詞108部系列微電影》的創新性、文化性、傳承性及藝術性做了多方面的闡述。
《唐代詩詞系列微電影108部》樣片《人面桃花》在啟動儀式上首次揭開神秘面紗:依舊是春光爛漫,百花吐艷的季節,花木扶疏、桃柯掩映,舞蝶環繞、蜜蜂聞香,然而曾在春風中凝情含笑的「人面」卻已杳然……它改編自詩人崔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詩篇。
該片導演吳琦分享了他的創作心得:「將一首耳熟能詳的詩歌再創作成微電影是導演的幸運,也是導演的負擔。正因為它流傳范圍較廣,也給重新詮釋和演繹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如何在熟悉中尋找到新意是我首先考慮的。很多人在感悟這首詩時,總會徒生一種『當刻意追求自己偶遇的美好時,卻再也不可復得』的喟嘆和惆悵,但是我希望大家在看完《人面桃花》的微電影後,能感悟到人事雖非,場景仍在,大自然的風韻是永恆的」。
在發布會現場,曾執導電視劇《下一站是幸福》、電影《國寶疑雲》的中國電視劇導演委員會副秘書長,國家一級導演車徑行表示: 唐詩有那種意境、那種韻律、那種感受、那種節奏感,還有故事的久遠和耐人尋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通過微電影這種現代的光影去傳承唐詩,能夠賦予中國傳統文化一種嶄新的表現形式,也能在浮躁的社會氛圍里讓更多人接觸和接受唐詩。
他說:我是學中文出身的,對唐詩非常了解和熟悉。有些詩,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非常有畫面感、韻律感,非常合適微電影。但是能夠把唐詩的意境和故事講好,其實也是很有挑戰的。我們每個導演都有情懷,這個事情我們要義無反顧地去做。但是我們要心懷敬畏,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我們絕對要不辱使命,無愧於良心,無愧於時代,無愧於先人,無愧於導演的情懷。
曾以《激情燃燒的歲月》《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等長篇電視連續劇而享譽影視圈的導演康洪雷,卻對執導微電影這種短小精良的小製作充滿熱情,面對唐詩這樣一種跟他以前創作截然不同的題材,戲稱自己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著名電影導演、影評人江小魚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表達:唐詩有一種大氣象在裡面,自由、遼闊、粗獷。詩人就是連接天地的行者。自唐以降,詩詞曲越來越精緻,精神的格局卻越來越小。我想要通過我的電影去還原這樣一種大氣的節奏,用現代的影像方式呈現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流動的畫面感,把大家所熟悉的唐詩通過電影的方式呈現,嘗試探索性的畫面,找到我自己的與眾不同的視角,以及讓大家通過我的電影體會到「熟悉的陌生感」,我想這是非常有意思但是又很有挑戰性的。
啟動儀式中,康洪雷、韓剛、高亞麟、車徑行、任志宏、吳琦、王冰河、江小魚、李宵峰等作為第一批受邀導演接受了中央新影集團授予的「特邀導演」稱號;顏丹晨、周韋彤、王茜、鄒兆龍、鄒黎霞、楊欣等受邀為「特邀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劉大為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原主席歐陽中石先生、中國書法家協會張海主席也對唐詩微電影項目給予高度的關注和支持,特別委派代表向組委會贈送他們專門為這次活動創作的書畫作品。著名的書畫家方增先、吳山明、陳謀、陳家泠、陳昔未等在現場被受邀為「特邀書畫大師」,金全才、裴玉林、駱獻躍、錢爾成、費名瑤、金鑒才、戴珍和等受邀為「特邀書畫家」,歌唱家廖昌永在受邀「特邀歌唱家」後,在活動現場即興演唱唐詩片斷。
據了解,在《唐代詩詞108系列微電影》 正式啟動的同時,《宋詞108部系列微電影》也已進入立項籌備階段。

『柒』 唐代詩歌發展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家 作品及風格特點

初唐四傑是唐詩開創時期的主要詩人。這四傑分別是王勃(649--676)、楊炯(650--693)、盧照鄰(637--689)、駱賓王(646--684)。他們的詩雖然因襲了齊、梁風氣,但詩歌題材在他們手中得以擴大,五言八句的律詩形式也由他們開始初步定型。

「四傑」之後,陳子昂(661--702)明確提出反對齊梁詩風,提倡「漢魏風骨」。《感遇詩》38首,即是他具有鮮明革新精神的代表之作。

盛唐時期是詩歌繁榮的頂峰。這個時期除出現了李白、杜甫兩個偉大詩人外,還有很多成就顯著的詩人。他們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孟浩然和王維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人;另一類是邊塞詩人,他們中的高適和岑參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齡、李頎、王之煥也是邊塞詩人中的佼佼者。王昌齡的邊塞詩大部分用樂府舊題抒寫戰士思念家鄉、立功求勝的心情,他的《從軍行》、《出塞》歷來被推為邊塞詩的名作。李頎的邊塞詩數量不多,成就卻很突出,《古意》一首、《古從軍行》是他的代表作。王之煥是年輩較老的邊塞詩人,一首《涼州詞》寫盡了遠徵人思家的哀怨,另一首《登鶴雀樓》詩意高遠,富於啟示性。

中唐詩歌是盛唐詩歌的延續。這時期的作品以表現社會動盪、人民痛苦為主流。白居易是中唐時期最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繼承並發展了《詩經》和漢樂府的現實主義傳統,從文學理論上和創作上掀起了一個現實主義詩歌的高潮,即新樂府運動。元稹、張籍、王建都是這一運動中的重要詩人。元稹(779--831)的主要作品是樂府古題19首和新樂府12首。無論從內容還是從形式來說,元詩都非常接近白居易的詩,語言通俗易懂是他們共同的特色,這是源於他們文學觀點的一致。張籍和王建雖無明確的文學主張,但他們以豐富的創作成為新樂府運動的中堅。同情農民疾苦是張籍樂府詩的主題,以《野老歌》最為著名。風格與上述幾人十分相近的李紳詩作雖不多,但《憫農》詩二首卻為他贏得了廣泛的讀者。

除新樂府運動之外,這一時期還另有一派詩人,這就是韓愈、孟郊、李賀等人。他們的詩歌藝術比之白居易另有創造,自成一家。韓愈(768--824)是著名的散文家,他善以文入詩,把新的語言風格、章法技巧帶入了詩壇,擴大了詩的表現領域,但同時也帶來以文為詩,講才學,追求險怪的風氣。孟郊(751--814)與賈島(779--843)都以「苦吟」而著名,追求奇險,苦思錘煉是他們的共同特點。劉禹錫(772--842)是一位有意創作民歌的詩人,他的許多《竹枝詞》描寫真實,很受人們喜愛。此外,他的律詩和絕句也很有名。柳宗元(773--819)的詩如他的散文一樣,多抒發個人的悲憤和抑鬱。他的山水詩情致婉轉,描繪簡潔,處處顯示出他清峻高潔的個性,如《江雪》就歷來為人們所傳誦。李賀(790--816)在詩歌的形象、意境、比喻上不走前人之路,擁有中唐獨樹一幟之風格,開辟了奇崛幽峭、濃麗凄清的浪漫主義新天地。《蘇小小墓》、《夢天》等都是充分體現他的獨特風格之作。

晚唐時期的詩歌感傷氣氛濃厚,代表詩人是杜牧、李商隱。杜牧(803--852)的詩以七言絕句見長,《江南春》、《山行》、《泊秦淮》、《過華清宮》等是他的代表作。這些詩於清麗的辭采、鮮明的畫面中見俊朗的才思。李商隱(813--858)以愛情詩見長。他的七律學杜甫,用典精巧,對偶工整,如《馬嵬》就很有代表性;他的七言絕句也十分有功力,《夜雨寄北》、《嫦娥》等是其中的名作。

晚唐後期,出現了一批繼承中唐新樂府精神的現實主義詩人,代表人物是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他們的詩鋒芒畢露,直指時弊。

詩發展到宋代已不似唐代那般輝煌燦爛,但卻自有它獨特的風格,即抒情成份減少,敘述、議論的成份增多,重視描摹刻畫,大量採用散文句法,使詩同音樂關系疏遠。

最能體現宋詩特色的是蘇軾和黃庭堅(1045--1105)的詩。黃庭堅詩風奇特拗崛,在當時影響廣於蘇軾,他與陳師道一起開創了宋代影響最大的「江西詩派」。宋初的梅堯臣(1002--1060)、蘇舜欽(1008--1048)並稱「蘇梅」,為奠定宋詩基礎之人。歐陽修、王安石(1021--1086)的詩對掃盪西昆體的浮艷之風起過很大作用。國難深重的南宋時期,詩作常充滿憂郁、激憤之情。陸游是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與他同時的還有以「田園雜興」詩而出名的范成大(1126--1193)和以寫景說理而自具面目的楊萬里(1124--1206)。文天祥(1236--1282)是南宋最後一個大詩人,高揚著寧死不屈的民族精神的《過零丁洋》是他的代表作。

源於唐代的詞,鼎盛於宋代。唐末的溫庭筠(812--870)第一個專力作詞。他的詞詞藻華麗,多寫婦女的離別相思之情,被後人稱為「花間派」。南唐後主李煜(937--978)在詞的發展史上佔有較高的歷史地位。他後期的詞藝術成就很高,《虞美人》、《浪淘沙》等用貼切的比喻將感情形象化,語言接近口語,卻運用得珠圓玉潤。

宋初的詞人象晏殊(991--1055)、歐陽修都有出色的作品,但依然沒有脫離花間派的影響。到了柳永,開始創作長調的慢詞,自此,詞的規模發生了顯著變化。到了蘇軾,詞的題材又得以進一步發展,懷古傷今的內容進入了他的詞作之中。與蘇軾同時代的秦觀(1049--1100)和周邦彥(1056--1121)也是非常出色的詞人。秦觀善作小令,通過抒情寫景傳達傷感情緒的《浣溪沙》、《踏莎行》、《鵲橋仙》等是他的代表作。周邦彥不僅寫詞且善作曲,他創造了不少新調,對詞的發展貢獻很大。他的詞深受柳永影響,聲律嚴整、適於歌唱、字句精巧、刻畫細致,代表作有《過秦樓》、《滿庭芳》、《蘭陵王》、《六丑》等。在兩宋詞壇上,女詞人李清照以其獨樹一幟的風格,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之地。

南宋初年,面臨國破家亡的危局,詩詞作品多表現作家們的愛國之情,辛棄疾被譽為愛國詞人,他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受辛詞影響,陳亮、劉過、劉克庄、劉辰翁等人形成了南宋中葉以後聲勢最大的愛國詞派。

南宋後期的詞人姜夔(約1155--1235)最為著名。姜詞絕大多數是紀游詠物之作。在他的詞作中,更多的是慨嘆身世的漂零和情場的失意,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長亭怨慢》。他的詞沿襲了周邦彥的道路,注意修辭琢句和聲律,但內容欠充實。

詞在南宋已達高峰,元代散曲流行,詩詞乃退居其後。

明代詩歌是在擬古與反擬古的反反復復中前行的,沒有傑出的作品和詩人出現。

清代詩詞流派眾多,但大多數作家均未擺脫擬古主義和形式主義的套子,難有超出前人之處。清末龔自珍(1792--1841)以其先進的思想,打破了清中葉以來詩壇的沉寂,領近代文學史風氣之先。他的詩常著眼於社會、歷史和政治的觀點來揭露現實,使詩成為現實社會的批判工具。後來的黃遵憲(1848--1905)、康有為(1858--1927)、梁啟超(1873--1929)等新詩派更是將詩歌直接用做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的宣傳載體。

「五四」文學革命中,中國的現代文學誕生了。1917年胡適(1879--1942)首先在《新青年》上發表了白話詩8首,並提出「詩體大解放」的主張,倡導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長短的「胡適之體」詩。在新詩誕生過程中,劉半農、劉大白、康白情、俞平伯是創作主力。經過他們的努力,新詩形成了沒有一定格律,不拘泥於音韻,不講雕琢,不尚典雅,只求質朴,以白話入行的基本共性。最早出版的新詩集有:胡適的《嘗試集》、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兒》和郭沫若的《女神》。

郭沫若的《女神》帶著狂飆突進的「五四」時代精神,帶著不同於其他白話詩的鮮明藝術性,為新詩奠定了浪漫主義的基礎。《女神》也是新詩真正取代舊詩的標志。它成功地創造、運用了自由體形式,將新詩推向新的水平。

經過開辟階段,新詩形成了以自由體為主,同時兼有新格律詩、象徵派詩的較為完善的形態。

文學研究會的作家們創作了大量的自由體詩,他們的詩多以抒情為主,表現了覺醒後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追求與苦悶。其中朱自清的成就較為突出。他的詩突出地表現了積極進取的精神,如《光明》一詩表達了作者不靠施捨、踏實求索的願望。還有《匆匆》、《自從》、《毀滅》等詩都表現了歷經坎坷與幻滅,追求理想之心不渝的堅韌。文學研究會中自成一家的冰心,受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創作出版了《繁星》、《春水》兩部詩集。她的這些詩都被稱作「繁星體」。她的「繁星體」詩多表現母愛、童真和自然之情,滿蘊溫柔、憂愁之風。

怒吼的詩指的是瞿秋白和蔣光赤等共產黨員作家的政治抒情詩,其中蔣光赤(1901?/FONT>1931)的詩最多。他的詩中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色彩,如《太平洋中的惡象》、《中國勞動歌》、《哭列寧》等詩一掃當時許多新詩中的纏綿悱惻之調,充滿了陽剛之音,但他的政治抒情詩存在內容較空泛的弊病。

在新詩創作中,愛情詩這一領域當屬湖畔詩社的詩最為引人注目,汪靜之(1902-- )、應修人(1900--1933)、潘漠華(1902--1934)和馮雪峰(1903--1976)是其中的主力。他們的詩中所描寫的愛情大膽而袒露,其間所顯現出的質朴、單純的美是最打動人的地方。

寫自由體詩的馮至(1905--1994)也是比較有成就的詩人。他的詩既寫愛情,也寫親情和友情,出版有《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等詩集。

提倡格律詩的是新月派。聞一多(1899--1946)為格律詩理論做出了很大貢獻。為建設新格律詩,聞一多提出建設詩歌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並為此進行了艱苦的創作實踐。聞一多有兩部詩集《紅燭》和《死水》。在他的作品中,愛國主義情感貫穿始終。此外,他的詩還表現了「五四」時期積極向上,進取追求的精神風貌。他的藝術表現方法是浪漫主義的。他常選擇某一形象來托物寄情。他善用貼切的比喻以增強詩的形象性和藝術感染力。他的詩具有他所提出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這一特點對整個格律派產生過重大影響。徐志摩(1896--1931)是新月社的另一重要詩人。他的詩主要表達對光明的追求、對理想的希冀、對現實的不滿。表現個性解放、追求愛情的詩在徐志摩的創作中佔有重要地位。他的詩風婉約,文字清爽、明凈,感情渲染濃烈、真摯,氣氛柔婉、輕盈,表現手法講究而多變。他的詩多收於《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游》等詩集中。

幾乎在新月派活躍的同時,象徵派的詩也出現在中國的詩壇上。象徵派的詩既不真實描寫,也不直抒胸臆,而是常採用不同於常態的聯想、隱喻、幻覺、暗示等手段製造朦朧、神秘的色彩。李金發(1900--1976)是象徵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微雨》、《為幸福而歌》等詩集。他的詩反映了「五四」之後一些知識分子面臨茫然的前途時而產生的悲觀情緒。李金發被人稱為「詩怪」,是因其詩怪誕,可讀性較差,但他的詩也有許多成功之處,如詩中大量形象鮮明的比喻、形象化的語言、表現強烈的感覺等皆為許多人所不及。其他成績較為突出的象徵派詩人還有王獨清、穆木天和馮乃超。

30年代的左翼詩派以高昂的戰斗激情領詩壇一派風騷。殷夫(1909--1931)是重要的政治抒情詩人。他的詩熱情頌揚無產階級革命,生動描繪工人運動的戰斗場面。因為有實際斗爭經驗,所以他的詩感情充沛而真摯又不流於空泛,藝術風格朴實、粗獷,代表作品有《血字》、《1929年的5月1日》、《我們的詩》等。左翼詩派的重要代表團體是中國詩歌會。他們的藝術主張是詩歌大眾化,倡導詩歌面向下層人民,歌唱抗日救亡運動,代表詩人是浦風(1911--1942)。

新月派之後,描寫現代人在現代生活中的現代情緒的現代詩派興起,戴望舒(1905--1950)是現代詩派的主要詩人。他因1928年發表的《雨巷》一詩而獲「雨巷詩人」的美名,曾出版過《我的記憶》、《望舒草》等詩集。這些詩作集中表現了知識分子在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感和孤獨感。他的詩大量採用象徵意象,但因貼近主觀情緒,詩意雖曲折、朦朧但並不過於晦澀。他常用的譬喻也新鮮而貼切。富於節奏感是他的詩的另一特色。

抗戰後詩壇上最重要的詩派是七月派。七月派的重要詩人是胡風、艾青、田間、亦門、魯藜、鄒荻帆等。在他們的創作中,政治抒情詩佔有很大比重,內容多充滿愛國主義激情,呼喚人們的抗敵鬥志。七月派在藝術上注重以熾烈的激情去撞擊人們的心靈,而不講究文學的雕琢、修辭。質朴、粗獷、奔放是七月詩人共有的藝術特色。

40年代後半期,被後來稱為民歌體的新詩在解放區農村成熟了。民歌體新詩的突出成就表現在李季與阮章競的敘事詩中。

馬凡陀是袁水拍(1907--1983)40年代中期發表諷刺詩的筆名。他在這一時期的詩結集為《馬凡陀的山歌》,這是當時國統區最有影響的政治諷刺詩集。它多以市民熟悉的民謠、小調寫成,輕松、詼諧而又銳利、潑辣,鋒利的筆鋒掃盪了末日社會的各個角落。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詩歌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新題材、新主題伴隨著新生活應運而生。詩人們滿懷激情抒寫了一首首新時代的頌歌。同時,新的社會也造就出一批詩壇新人和嶄新的作品。他們是:邵燕祥和他的《歌唱北京城》、《到遠方去》,森林詩人傅仇和他的《伐木者》,嚴陣的《老張的手》,未央的《祖國,我回來了》,李瑛的《軍帽下的眼睛》,公劉的《邊城短歌》和《黎明的城》,顧工的《喜馬拉雅山下》等。此外,詩歌形式有所創新,吸取民歌營養的信天游、接受外來影響的階梯式、新格律詩等形式相繼出現。

50年代未60年代初,詩歌興起了新民歌運動,發展了傳統民歌。政治抒情詩以獨立的藝術形式在60年代出現,郭小川、賀敬之是當時兩位優秀的政治抒情詩人。這一時期詩歌創作的另一突出成就是長篇敘事詩的豐收。郭小川的《深深的山谷》、《將軍三部曲》以新穎的形式和深遂的思想享譽詩壇,李季的《楊高傳》、聞捷的《復仇的火焰》、韓起祥的《翻身記》、王致遠的《胡桃坡》、臧克家的《李大釗》、田間的《趕車傳》等也都別具特色。

但取得成績的同時,這一時期的詩歌創作也存在著題材、主題、形式、風格不夠豐富的缺點。

新時期以來,沉寂十載的詩壇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新景象。詩歌在表現手法上,得以古今中外廣泛借鑒,形式則更趨於鬆散的自由體,風格千姿百態。新時期初期,歡呼勝利、反思歷史的詩歌繼承了現實主義的傳統,並使之繼續發展。與此同時,一批青年詩人,如舒婷、顧城、江河等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快速成長起來。他們的詩通常表現出一種晦澀的、不同於尋常的復雜情緒,人們謂之「朦朧詩」。

80年代中後期以後,詩壇又出現了自稱為「第三代詩人」的現代派潮流。

『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1、將這首詩拍成一部微電影,請仔細聯想三個電影鏡頭

三個電影鏡頭分別是秋風破屋群童抱茅和屋破漏雨

『玖』 將傳統詩詞改編成電視劇或電影,你覺得是在傳承文化還是玷污文化

電影電視劇翻拍要想超過原版,需要以下三方面基礎優勢,新的演員受觀眾認可度高,劇情尊重原著合理不跳脫,製作水準能超出前作一大截。在這樣的基礎上,其他各方面都在水準,配合新的宣傳營銷方式,再加上點運氣,才有可能超過原版。

2005年版《京華煙雲》 突出優勢:新演員受觀眾認可度高

這版的《京華煙雲》是由趙薇、潘粵明、黃維德、邱琦雯、陳寶國等主演的,它的上一版是1987版,由趙雅芝、歐陽龍主演。當然趙雅芝版的絕對經典,當時的這一版還獲得了第二十四屆台灣金鍾獎最佳戲劇作品獎。


豆瓣評分7.7分,很多評論都提到了製作精良,這也是理所當然的,本身徐克導演的風格就是很注重影像美,雖然到現在是6年前的電影,現在來看,服飾、造型、道具、場景等等都不會突兀和過時,仍然很有美感。這也是當時這部劇收獲好評的原因。